如何对哮喘患者进行分期和分级

如何对哮喘患者进行分期和分级
如何对哮喘患者进行分期和分级

如何对哮喘患者进行分期和分级?

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可分为3期:

1、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是指气促、咳嗽、喘息、胸闷或以上症状的组合进行性地加重,以峰值呼气流速值(PEF)降低为特征,它可以由肺功能检查(PEF或FEV1)来量化和监测。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persistent):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分级

1.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附表

根据白天和夜间哮喘发作的频度和肺功能的测定结果分为4级,即①间歇发作,②轻度持续,③中度持续和④重度持续。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

根据上表对临床哮喘严重度分级的注意事项:白天症状,夜间症状,肺功能只要有一项达到高一级即应将病人按高一级方案治疗;②一年内如有因哮喘而住院治疗,则应按重度哮喘治疗;③询问病人使用短效b2激动剂的次数可帮助正确分级;④肺功能检测在哮喘分级中十分重要。

根据严重程度把哮喘分级对于决定初始治疗方案是有用的。但是,必须认识到,哮喘的严重程度既与目前的病情有关,也与其对治疗的反应有关。因此,一名哮喘患者初诊时由于严重的症状和气流阻塞而被分类为重度持续哮喘,但因其对治疗反应充分而被分类为中度持续哮喘。另外,哮喘患者的严重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数月或数年中可以发生改变。

由于上述考虑,根据专家意见而不是循证医学证据提出的哮喘严重程度的分级,除了在某些临床研究中仍有价值外,不主张继续作为决定治疗方案的依据。其主要局限性在于难于预计患者需要怎样的治疗?以及患者对治疗会出现怎样的反应?为了上述目的,定期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是更为可靠、更为有用的方法。

2.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见表2-3-5。

这种分级方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

3.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级:

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在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见表2-3-6。

注:只要符合某一严重程度的某些指标,而不需满足全部指标,即可提示为该级别的急性发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