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美国陆军毁灭性武器M3E1超级“火箭筒”
二战美国陆军的各师级单位编制一览

二战美国陆军的各师级单位编制一览二战美国陆军共组建89个师,其中66个步兵师、5个空降师、16个装甲师、1个骑兵师和1个山地师。
首先来看下1940-1942年间美军步兵师(三角形师)编制组成:1)师司令部,102人,手枪100支。
2)3个步兵团,10347人。
每团装备37mm反坦克炮12门,60mm、81mm迫击炮39门,轻重机枪54挺,步枪2224支,手枪1181支。
3)师属炮兵,2770人。
含1个155mm榴弹炮营(12门)、3个105mm榴弹炮营(各12门)、1个反坦克营(75mm、37mm炮32门)、1个防空营(高射机枪60挺),手枪2685支。
4)工兵营,648人,装备机枪18挺,步枪516支,手枪118支。
5)医疗营,520人。
6)补给营,320人,步枪50支,手枪262支。
7)侦察队,147人,机枪53挺,冲锋枪35支,步枪32支,手枪147支。
8)宪兵连,130人,步枪47支,手枪83支。
9)通信连,261人,手枪261支。
总计全师军官630人,士兵14615人。
武器装备:榴弹炮54门,反坦克炮68门,迫击炮117门,机枪292挺,冲锋枪35支,步枪(包括自动/半自动步枪)7317支,手枪7199支,各种大小机动车辆1400余辆。
1943年后步兵师编制组成:1)师司令部及师部连。
2)3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包括3个步兵营、1个团部连(有6门106mm迫击炮)、1个勤务连和1个反坦克连(12门57mm反坦克炮、5挺机枪);每步兵营包括3个步兵连、1个火器连和1个营部连;营部连装备3门反坦克炮、4挺机枪、8个火箭筒;火器连有官兵162人,装备6门81mm迫击炮、11挺重机枪、7个火箭筒;步兵连包括3个步兵排、1个武器排;武器排有3门60mm迫击炮、3挺机枪、3个火箭筒;步兵排包括3个12人的班3)师属炮兵:包括3个105mm榴弹炮营、1个155mm榴弹炮营、1个司令部连和1个炮兵勤务连,装备155mm榴弹炮12门,105mm榴弹炮36门。
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

M2迫击炮类型迫击炮原产国美国服役记录服役期间1938-1970年代用户美国参与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韩战越战生产历史研发者美国研发日期1920年代基本规格总重19.05公斤枪管长度72.6厘米(12.1倍径)炮弹60公厘炮架或载具种类圆形底板式三脚炮架最大射击仰角+40 - +85度最大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7度发射速率18发/分枪口初速158米/秒有效射程91米最大射程1815米装药类型M49A2榴弹(1.33kg)M302白磷弹(1.8kg)M83照明弹(1.68kg)美国于1920年代开始进行迫击炮规格审查,主要目的为进行新型步兵轻型支援武器测试,在经过各种迫炮的测试以后决定购买法国兵器工程师Edgar Brandt设计的轻型迫击炮,1940年1月第一批1500门迫击炮交付美军服役,由于这是美国陆军第二种采用的迫击炮,因此正式代号为M2迫击炮。
二战美军标准编制一个步兵团下辖27门60迫炮,使用单位除了团直属迫炮连之外,各步兵排也有直属迫炮班配发3门60迫炮提供火力支援。
二战中,M2迫击炮的地位为步兵排级支援武器,介于82迫击炮与手榴弹间的火力空白地带。
二战后到韩战期间M19迫击炮开始换装,不过M19的弹著精度美军认为不如M2,因此M2迫击炮一直留用到越战时期,到1980年代后才以M224迫击炮取代。
M2迫击炮于1940年装备部队,由于这是美军装备的第二种迫击炮,因此被命名为M2。
二战美军标准编制一个步兵团下辖27门60迫炮,使用单位除了团直属迫炮连之外,各步兵排也有直属迫炮班配发3门60迫炮提供火力支援。
重量:19.05kg身管长度:72.6cm(12.1倍口径)口径:60mm 炮架或载具种类:圆形底板式三脚炮架最大射击仰角:+40 - +85度最大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7度有效射程:91.5m最大射程:1815m使用弹种:M49A2榴弹,M302白磷弹,M83照明弹,训练时使用用M69训练弹M2化学迫击炮是在1928年定型的M1化学迫击炮基础上,参考了英国的Mk.I 4英寸迫击炮之后设计出的一种口径为4.2英寸的线膛迫击炮。
M240四联火箭筒

M240四联火箭筒M240四联火箭筒,是一种威力强大的火箭筒,在和平精英中,这是唯一可以“连发”的火箭筒,这就很舒服了。
M240“闪光”(Flame Assault Shoulder Weapon--肩射型火焰攻击武器的缩写)是一种火箭发射器类型的火焰弹投射武器,于1972年开始研制,在1973年试产和功能性试验,1974年进行部队试验,改进为M240后于1975年装备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
它的重量只有M9A1-7和M2A1-7便携式火焰喷射器重量的一半,而且可在5倍射程外对多个点目标进行覆盖,可用于进攻和防御,长时间存放时只需要较少的维修和保养。
是一种可多次使用的肩射、轻型、四联装发射器,它由发射筒、护壳、前后护盖、发射机构、击发机构、瞄准具、握把和背带等组成。
发射筒的结构与M72系列基本相同,仍为内外筒式结构,前筒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后筒为铝制品。
四个发射筒固定在框架上,用护带缠绕,构成整体护壳。
前护盖用于保护发射器口部,与护壳的前隔框底部铰接,携行时用固定闩将前护盖锁在闭合位置。
当前护盖打开并锁定在下面时,可以起前支架作用,发射时用来稳定发射器。
后护盖与护壳的后隔框底部铰接,携行时以固定闩将后护盖锁在后端闭合位置,打开后可作为肩托。
内筒拉出之后,靠闭锁钮锁定在发射位置。
发射后可以重新装弹发射机构装在握把内,由扳机、扳机簧、扳机保险和棘轮组件等组成,击发机构包括击针、击针簧、击针座和凸轮轴组合件等,发射机构和击发机构由联接组件连接,点火系统为通常的火帽、导火索式。
发射前,打开前护盖,握把自动弹出并锁定在使用位置,向后移动扳机保险柄,使扳机处于待击状态,即可发射。
发射装置为联动式,每扣压一次扳机,棘轮转动90°并带动凸轮轴组件,解脱击针。
该发射器能够以每秒1发的速度发射,也可以一次同时发射出所有4枚火箭。
与M72 LAW不同的是,M240发射时只能从右肩发射,这是由于它的反射式光学瞄具安装在发射器的左侧。
绝对火力投掷武器介绍

燃烧 酒也可。深藏于民居,居家旅行,纵火闹事必备之物。正常
弹 人请远离持有本物品的人。
72 型
9
0
7290型战术闪光手榴弹在爆炸时会产生高亮度的眩光,使有 生目标在短时间内失去视力,除此之外并无杀伤力。多作为 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时的突袭手段使用。
电子 干扰
专用于破坏车辆电子部件的特种手雷
俄制
烟雾 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大量浓烟,以达到干扰视线,方便隐蔽的
弹蓝 效果。
色
逗游网——中国2亿游戏用户一致选择的”一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绝对火力投掷武器介绍
枪械 名称
枪械说明
M33式防御型手榴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M67式延时杀伤手榴
M67 弹,作为美陆军标准手榴弹之一种,主要用于防御作战时杀
伤有生目标。
M24 手榴 弹
为德国陆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所 使用之手榴弹。它非常独特的外表使它被称作“柄状榴弹”, 或是英国陆军俚语中的“马铃薯捣碎器”,且为20世纪步兵武 器中最易辨识者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由英军首创,在普通手雷外部涂一层粘鸟胶,原属反坦克手
粘性 手雷
雷,可以附着在坦克履带上或坦克机体外侧爆炸造成破坏, 粘性手雷突破了传统手雷落地爆炸的局限,可有效减少反弹 造成的意外伤害,但是对投掷者准确性要求较高,因为投掷
后位置固定性,所以敌方也较容易躲避爆破伤害。
酒瓶 汽油、酒瓶加抹布即可完成制作,取材方便,若无汽油,烈
详解美军现役单兵武器装备和工兵与反雷装备

详解美军现役单兵武器装备和工兵与反雷装备(图)]单兵武器装备士兵是陆军中部署最为广泛的战斗“系统”,也是美国陆军武库中最重要的武器。
自2004年4月开始,“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通过集中开发、采办、部署和维护等现存的有关士兵穿的和戴的装备等,实现了将“士兵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管理。
“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的任务是提高士兵们的作战效能,保护士兵们的生命,改善士兵们的基本生活条件。
作为对战争变化和新技术演变的反应,无论我们的全球利益指向哪里,“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都随时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我们的士兵装备最为合适的武器。
“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所开发技术和所部署的装备能够适合今天和未来的挑战。
它们的产品现在被驻守世界各地的每一个美军士兵每天都在使用。
项目经理士兵勇士(PM SWAR)PM SWAR通过对勇士系统的采购来保障士兵。
当前,勇士系统主要包括“陆地勇士”(LW)、“车上勇士”(MW)和“空中勇士”(AW)。
勇士系统产品经理开发和综合了许多组件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用以提高战斗效能,减少战斗负载,改善任务柔性。
只要可能,这些组件和技术都将被“螺旋式增量”改进以尽早尽快将它们部署到士兵的手中。
“陆地勇士”系统是士兵近程战斗的第一代综合模块化战斗系统。
它集成了计算机、激光、导航技术和无线电以及其它任务设备,以充分提高单兵的态势感知能力。
该系统优化和集成了许多战斗能力,最小化了战斗负载和后勤需要。
在伊拉克自由行动的高潮阶段,“陆地勇士”和“车上勇士”装备了第2步兵师第4旅第9步兵团的第4营,一共装备了从营指挥员到队指挥员的229套陆地勇士系统,133套车上勇士,该营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支在战斗行动中装备数字网络化士兵系统的部队。
战区中使用了该系统的士兵反映在战场环境中的可靠性超过了所有预期水平,其附加的其他能力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
图1 配备“陆地勇士”的士兵地面士兵系统(GSS)综合了许多士兵系统的组件和现有技术。
其能力开始于对“陆地勇士”的升级,并建立在核心士兵系统能力之上,以满足执行地面作战的士兵的需要,同时为未来战斗系统提供下车步兵组件。
今日武器装备分享-M270多管火箭炮

今日武器装备分享-M270多管火箭炮
M270多管火箭炮是由美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五个国家联合开发的多管火箭炮系统,1976年由美国、德国和英国开始研制,其间法国和意大利先后于1979年及1982年参与了研制工作,在1983年正式装备美国陆军和北约国家陆军。
M270多管火箭炮是基于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改进的底盘,乘员3人,车长6.85 米,车宽2.97 米,车高2.59 米,战斗全重24950千克。
发动机采用1台500 匹马力的康明斯柴油机,最大速度64.3 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40千米。
M270多管火箭炮的一个特点是没有发射轨道,发射箱内装有两个各有6发火箭弹的集装箱,火箭弹可以在没有任何维护的情况下储存长达十年。
火箭炮采用标准的227毫米高爆破片火箭,弹长3.96米,重307公斤,射程在60到100公里。
M270多管火箭炮也可以发射MGM-140 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战术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50公里,一次可以携带2枚导弹,或者携带1枚导弹和6枚火箭。
当今世界上十大威力最强的超级炸弹

当今世界上⼗⼤威⼒最强的超级炸弹 世界上⼗⼤威⼒最强的超级炸弹 世界最⼤的⾮核的单体炸弹出⾃美国,重量⾼达700吨,只能埋于地下引爆,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的⽤于⼩型钻地核武器的常规试爆产品,使⽤700吨硝酸铵和燃油制成的炸弹。
现在,我们⽤重量和威⼒等⽅⾯的差别,由店铺带来世界⼗种超级炸弹做个排⾏榜。
第⼀名、美国GBU-57重型钻地炸弹 ⼜被称为“炸弹祖⽗”,该弹长6⽶,重13.6吨,由美国波⾳公司研制,2011年交付美国空军,主要⽤来打击地下深处的指挥中⼼以及⼤规模杀伤性武器。
GBU-57重型钻地炸弹通常由B-52轰炸机搭载投放,也可以由B-2隐形轰炸机作为投放平台。
直径约80厘⽶的GBU-57炸弹从12000⽶⾼空投掷下来,可产⽣令⼈恐怖的侵彻动能和穿透⼒,能够打穿地下30⽶厚度的钢筋混凝⼟层,是⽬前世界威⼒最⼤的常规钻地炸弹。
第⼆名、“炸弹之⽗” 是俄罗斯秘密研制的⼀种重型稳压炸弹,2007年由图-160战略轰炸机进⾏过投放测试。
炸弹之⽗的全重7.8吨,爆炸半径300⽶,使⽤新式7.8吨的⾼爆品,装填由硝酸和铝粉组成的燃料炸药,炸弹在空中先由⼀次引爆解体,将内装填的燃料炸药抛洒到空⽓中混合,成为⽓溶胶,然后再⼆次起爆,形成距离巨⼤的轰爆波,威⼒仅次于核弹。
第三名、“炸弹之母”——美国GBU-43B重型航空炸弹 弹重9.5吨,是⼀种与BLU-82炸弹类似的云爆弹,可将500⽶内的氧⽓燃烧到只有1/3浓度。
弹长9.17⽶,直径1.03⽶,起爆后的强冲击波半径150⽶,可摧毁地⾯建筑物和⼤型⼯事。
由于体积和重量都⾮常巨⼤,GBU-43B炸弹只能装载在C-130或C-17运输机的货仓⾥,从尾门⽤降落伞投放。
第四名、⾬林毁灭者“滚球”炸弹——BLU-82型炸弹 美国在战争时期的超级炸弹,它是当时世界上当量最⼤的常规炸弹。
69式火箭筒

69式火箭筒在军事武器装备领域中,有着许多具有威力和破坏力的武器,而其中一种备受瞩目的武器就是69式火箭筒。
本文将对69式火箭筒的起源、特点和运用进行探讨,以展现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69式火箭筒的起源与背景69式火箭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研制的一种重型机械单兵武器,它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并开始投入使用。
当时,世界各国纷纷研发新型的火箭筒以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中国也决定自主研制一种具有较高性能和强大杀伤力的火箭筒。
69式火箭筒的研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验,于60年代初在中国成功问世。
它在短时间内获得广大军队的认可和使用,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重型火箭筒。
二、69式火箭筒的特点与设计1. 结构特点69式火箭筒采用一种管式结构设计,整体重量适中,便于单兵携带与操作。
其采用的火箭弹具备直射、贯甲能力强、弹道稳定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远距离射程时的风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2. 技术指标69式火箭筒的口径为88毫米,整体长度为1.4米左右,重量在10至12千克之间。
它的最大射程为1.3千米,有效射程为500米。
火箭弹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弹头,如高爆、穿甲、燃烧等,以适应不同作战环境和目标。
3. 杀伤力与性能由于火箭弹的威力巨大,69式火箭筒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它可以有效地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和工事阵地等目标,同时也适用于攻击敌方步兵、火力点和阵地。
火箭弹的爆炸威力能够产生杀伤范围较大的作战效果,为我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69式火箭筒的战术运用与实战效果1. 对于侧翼突击的支援69式火箭筒在战术运用上可以为我军进行侧翼突击提供强有力的支援。
它能够快速并准确地攻击敌方装甲力量,破坏敌方火力点,有效地推动突击部队的前进,提高战术成功率。
2. 防御性反击与反伏击作战在防御战或反伏击作战中,69式火箭筒可以被用作反制敌方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工具。
通过充分利用火箭弹的高爆破坏力,可以有效地打击敌方机械化力量,保护我军阵地和部队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美国陆军毁灭性武器M3E1超级“火箭筒”
美军接收极具毁灭性的超级“火箭筒”(可以杀死很多人和坦克)
M3E1“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据美国媒体9月6日报道称,美国陆军已批准M3E1无后座力炮立即投入使用。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陆军对肩扛式M3E1“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进行了几次重大升级和测试,现在军队正在向世界各地的美国士兵发放1000多门M3E1无后座力炮。
M3E1无后座力炮及各型弹药无后座力炮的历史:1946年,两个瑞典人雨果·阿布拉姆松和哈拉尔德·延森设计出了“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
随着反坦克导弹的采用,这些武器中的许多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逐渐被废弃。
但是,阿富汗战争促使“卡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在美军中再度流行。
武装分子从远距离以及身后的隐藏处骚扰美军部队,使得后者难以还击。
根据美国陆军研究、开发和工程司令部官员的说法,M3E1是与瑞典制造商萨博公司的合作设计的,是专门为陆军和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而开发的。
M3E1无后座力炮
M3E1比它的前身M3要轻得多,而且也不那么笨重。
M3E1新的钛合金外壳系统使重量在15磅左右(约合6.8公斤),比现行的M3版本轻了7磅(约合3.2公斤)。
长了2.5英寸,
把火箭筒装在一个可调节的新装具和肩垫中。
但更重要的是,陆军希望其重新设计的新火箭炮能够给部队提供一种致命的能力。
军队使用的现有系统是AT4,这只允许士兵发射一次,然后他们不得不把发射筒扔出去。
而在M3E1中,士兵能够用同一发射筒发射多枚及不同类型的弹药,这使士兵在战场上的能力增强。
M3E1无后座力炮M3E1可发射口径84毫米的各种弹药,标准射速每分6发,对车辆的最大有效射程500米,对固定建筑物的最大射程为700米,配备火箭助推弹药后,对静止目标的最大射程达1000米。
加装ADM后,M3就变成了一把“巨型霰弹枪”,ADM弹内装数百枚钨钢制飞镖弹,有效射程可达150米,杀伤面积超过400平方米,范围内敌军士兵将无一幸免。
M3E1无后座力炮无后坐力炮的卖点是廉价、简单以及在战场上的凶残。
陆军完成M3E1的测试并且喜欢所看到的结果,现在五角大楼开始购买部署M3E1发射器,将让这种瑞典无坐力炮在今后几十年里继续呼啸于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