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颈椎病 中药外敷显奇效

治疗颈椎病 中药外敷显奇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治疗颈椎病中药外敷显奇效

导语:现代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颈椎病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何治疗颈椎病,较轻的患者一般采用自我治疗颈椎病方法,在这里重点为大家介绍的是...

现代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颈椎病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何治疗颈椎病,较轻的患者一般采用自我治疗颈椎病方法,在这里重点为大家介绍的是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不妨试试吧。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段脊柱慢行性变,常在中年以后发生,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以颈肩臂痛、头痛、头晕、耳鸣等为主诉而就诊。其主要原因是颈椎椎间盘退变,椎体间松动,椎体缘骨质增生,压迫和刺激了神经根、颈段脊髓、自主神经、椎动脉及邻近软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颈部伤筋后,又复感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现介绍三种简单易行的三种中药治疗颈椎病方法,患者不妨试一试。

中药泡酒外敷法:威灵仙50g,当归、细辛、乳香、姜黄、丹参、白芷、透骨草、自然铜、木瓜各15g,三七10g,冰片、紫草各5g,蜈蚣3条。先将上述诸药浸泡于2000ml的75%酒精中,4天后过滤,药液装瓶收贮,过滤后的药渣再用2000ml的75℅酒精浸泡4天后再次过滤,再将两次制成的药液混合搅匀即可。用时取药酒适量揉涂增生椎体所对应的颈部两侧及肩背部软组织,每天3次。

中药外敷法:当归、川芎、葛根、红花、白芷、羌活、乳香、没药、伸筋草、大腹皮、泽泻、丹参、透骨草、威灵仙、熟地黄各50g,桂枝、麻黄、白芍、川乌各30g,细辛25g,全蝎20g。先将上述诸药共研成细末,混匀,每次取50-100g,陈醋调匀,放置20-30分钟后外敷于颈后部,敷药后用灯照射30分钟,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2011-8-24 11: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 评论: 0 摘要: 外敷中药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而诱发。其康复疗法较多,大致有牵引、体育锻炼、物理疗法、西式手法、药物、固定和制动、手术、推拿、针灸和中草药等方法。实践证 ...颈椎病的民间偏方、中医秘方、验方大全 外敷中药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受寒等因素而诱发。其康复疗法较多,大致有牵引、体育锻炼、物理疗法、西式手法、药物、固定和制动、手术、推拿、针灸和中草药等方法。实践证明,中药外敷法治疗颈椎病可取得显著效果。 热敷法: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各等量,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调至糊状,装入两个棉布袋内,置锅蒸至布袋温度达40度左右,直敷患处,

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药物袋可复使用。 薄贴法:即膏药外贴法。用川乌、草乌、羌活、独活、川芎、秦艽、威灵仙、当归、骨碎补、透骨草、桃仁、红花、细辛、乳香、没药、煅磁石、白芥子、花椒适量,加植物油1000克,按传统熬膏法加热,去渣炼油加铅丹成膏,待温度低于100度时,将穿山甲、沉香适量研为细末,加入膏内即成。用膏药贴穴位或患处。每周换药一次,连结用一个月。 敷贴法:药用制附片、桂枝、麝香、蟾酥成细末调匀,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临床治疗时,如患者体质偏热者加冰片、牡丹皮;偏湿者加苍术、珍珠;血虚者加当归、赤芍;偏肾虚者加黄芪、巴戟各适量研极细末,相兑调匀,外敷患处,每周1~2次。 涂搽法:中药制成煎剂、药酒剂、油剂或软膏等涂搽在患处。如复方马钱药酒:制马钱子、川草马、威灵仙、三七、姜黄、水蛭、乌蛇、冰片等适量,用75%的酒精适量,浸泡5~7天可用,涂搽颈椎部,每日4~6次,连续用1个月。 药枕法:药用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枝、葛根、赤芍、桃仁、细辛、补骨脂、川芎、五加皮、荆芥各等量研末,调匀装入布袋,制成枕头使用。 除上述中药外敷外,进行自我按摩晨练法效果也较好。这种方法最好在晨起进行,具体作法如下:

颈椎病中药方

【颈脉通】葛根 25克,当归15 克,川芎30 克,黄芪35 克,蜈蚣 3 条,天麻9 克,地龙15 克,白芍15 克,钩藤 20 克,五灵脂 15克,泽兰 15 克,丹参 20 克。功能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 10 克,地龙 12 克,鸡血藤 20 克,首乌藤20 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 克,竹茹 15 克,天南星 6 克,炒 白术 15 克,生姜 6 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 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 克,炒杜仲 15 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 克,独活15 克,荆芥 15 克,羌活 15 克;血瘀重者加水蛭 3 克。临床运用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老中医赵淑炳验方】威灵仙15 克,羌活15 克,当归15 克,白芍20 克,熟地15 克,川芎 15 克,葛根15 克,伸筋草20 克,黄芪30 克,姜黄15 克,乳香10 克,没药10 克,党参 10 克,甘草 6 克。每日 1 剂,水煎分 3 次服,连服10 剂为 1 疗程。煎取第 3 次药汁,用纱布或毛巾浸泡后热敷颈部,每天 2~3 次。笔者屡用效果明显,一般服药 1 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这个我吃过有缓解但容易复发 【颈眼综合征31 例】均有视觉障碍或闪光暗点,视野缺损 ,甚至幻视 ,伴头痛、头晕 ,颈部酸困僵硬或肢体麻木 ,汗出等颈椎病表现。眼部检查排除眼睛的原发性病变,X 光检查颈椎有病理性改变。(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川芎嗪240mg~ 320mg, 加入 10%葡萄糖液 500ml 中静脉滴注 ,每日 1 次。(同时服中药颈椎方):太子参 20g、杭芍 30g、葛根 10g、枸杞 10g、菊花10g、决明子10g、补骨脂10g、怀牛膝20g、当归 20g、川芎 20g、生龙牡各 30g、灵仙 15~20g、白芥子10g、胆南星10g、桑枝 30g、泽泻 20g、连翘 15g,每日 1 剂水煎服 ,7 天为 1 个疗程 ,一般治疗 2 个疗程。痊愈19 例,有效 9例 ,无效 3 例 ,总有效率 90.3%。有效9例中 6例于短期内复发 ,但再用上述方法仍有效。(典型病例)芮某,男 ,46 岁,视力障碍伴两眼发作性灼 热 ,眼睑垂坠半年余 ,曾多方治疗无效,近期出现发作性眩晕头痛。诊见颈椎生理弯曲消失,颈4~5 后缘骨质增生 ,眼底检查和颅脑CT 扫描无异常改变 ,诊为颈眼综合征。予上法治疗,1 周后症状消失 ,2 周后临床获愈。嘱其注意颈部锻炼,勿长久低头伏案工作,睡眠时保持枕头松软 低位。随访 1 年未复发。 【脊髓型颈椎病案】主诉:双手麻木、握力弱,双下肢乏力 3 个月。加重 1 周。 3 个月前出现双手麻木、握力弱。一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双手笨拙,持筷系扣不能,双下肢乏力,易 跌倒,束胸感,走路似蹋棉花,二便正常。颈椎后伸明显受限,双前臂尺侧,左手4、5 指、中指尺侧,右手尺侧 1个半手指感觉减弱,胸6、 7 节段感觉减弱,双手握力减弱,双下肢 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肌腱反射亢进,双侧 Hoffmann's征、双 Babinski's 阳性。肌电图报告:双手内在肌(尺神经支配)和右尺侧腕伸肌失神经改变。96年 10月 10 日颈椎 MRI(GE,1.5T)报告: C5、6 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脊髓。苔薄,脉沉细辨证:早期痉证,晚期痿证(脊 髓型颈椎病)治则:早期益气化瘀利水,晚期益肾温经通络:黄芪 30g川芎 9g 白芍 9g白术 9g 汉防己 9g 米仁 30g 制半夏 9g生甘草5g。( 14 剂) 二周后,双下肢肌张力正常,束胸感、踏棉花感消失。再予益肾温经通络,处方如下:黄芪 30g 赤芍、白芍(各)9g 川桂枝 9g射干 9g生地熟地各 18g熟附片 9g补骨脂 30g 巴戟天 30g 汉防己 9g生甘草 5g。用七周后,除Hoffman's 征阳性,双下肢乏力外,余皆 正常。肌电图检查示:右手内在肌少量失神经改变。续按上法治疗 3 个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97 年 6 月 10 日在同样条件下做颈椎MRI 检查示: C5、6 突出椎间盘明显变小,受压 脊髓较治疗前变宽。 【毛德西 --疏颈活络汤】疏通经脉,散寒活络。葛根30 克,川羌活10 克,桂枝10 克,细辛 6 克,赤芍 30 克,鸡血藤 15 克,木瓜30 克,桑枝15 克,薏苡仁15 克,生甘草 10克。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加入一定辅料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常用的为神阙穴和涌泉穴),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一种外治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方简效捷,现重点介绍中药外敷神阙和涌泉。【中药敷神阙】神阙即肚脐,此处皮肤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药物敷于此,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可发挥神奇的治疗作用。药物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脐周会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不必过于担心。中药敷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体如下:(1)感冒: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2)肠胃炎:生白芷末60克,小麦粉15克,食醋调糊敷脐。(3)黄疸:茵陈、栀子、芒硝、大黄各30克,杏仁、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60克,共煎汁热敷于脐。(4)便秘:生姜60克,豆豉15克,葱头3根,共捣敷脐。(5)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或用鲜青蒿200至300克,捣烂敷脐。(6)遗精:五倍子、牡蛎,盐水调敷脐中。(7)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取0.3克,食醋调后敷脐。【中药敷涌泉】涌泉穴

位于足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中药敷涌泉蕴含着“上病下取,引火归原”之意,适应症广,简便验廉,可治疗感冒、呕吐、发热、火眼等病症,还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如下。(1)口腔炎:吴茱萸5至15克,研末,加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也可用吴茱萸15克,胡黄连6克,大黄6克,生南星3克,研末,以醋调后敷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2)小儿口角流涎:吴茱萸12克,胆南星4克,研末,用陈醋糊后敷涌泉穴;或用生南星9至12克,研粉,醋调后于临睡前外敷涌泉穴,连用2至4天。(3)腮腺炎: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4)小儿哮喘: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48小时后取下。(5)鼻衄:将大蒜捣成泥状,左侧流血敷右侧涌泉穴,右侧出血敷左侧涌泉穴,一般1小时左右流血可止。(6)肺结核咯血:大蒜10克,硫磺粉6克,肉桂粉8克,冰片8克,捣匀敷贴双侧涌泉穴,隔日换药1次。奇效的敷脐疗法艾叶和白酒贴肚脐的特效好方法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本来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就闻到了香味,读完想想有道理,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

(33)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33)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肚脐(也叫神阙)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另外,有一种说法:《艾灸神阙(肚脐眼),万病自灭》! 一、功能与原理 肚脐有个孔,把药放在肚脐,用纱布把它封住去睡觉,药力就会进入到人体内。

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这样能增强疗效。皮肤敏感者可缩短敷脐时间。 用热性药外敷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使身体气血畅通,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14岁以上男女均可,对年老者效果稍差。 三、配方 花椒10克白胡椒60克肉桂20克附子5克炮姜10克陈皮5克。

四、制作 将花椒,陈皮,胡椒,肉桂,附子,炮姜研末,密封备用。 五、方法 敷药时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擦洗干净,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药粉)适量,(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放入肚脐孔,用医用胶布(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盖住固定即可。最好晚上睡觉前用,白天不需要拿下来。一般保留6~12小时即可。 使用本方后,敷药的神阙穴(肚脐),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冬季怕冷的朋友,请用此法。 注:生姜、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生姜

治疗颈椎病中药方【20良方】

治疗颈椎病中药方(20方) 1.【处方】葛根、丹参各30克,川芎、红花、川木瓜、白芷、威灵仙、香附、元胡各15克,桂枝10克。 2.【处方】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威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3.【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4.【处方】:独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 5.【处方】: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 6.【组成】:葛根20克,桂枝15克,酒芍15克,麻黄5克,甘草15克,生姜5克,大枣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申姜15克,狗脊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鹿角胶15克。 7.【处方】黄芪18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6克、川芎6克、甘草5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升麻5克、柴胡5克、葛根20克。 8.【处方】威灵仙、姜黄、全当归、川芎、秦艽、葛根各12克,羌活、牛蒡子、香附各10克,赤芍20克,鸡血藤30克。 9 【处方】熟地10 枣肉(山萸肉也叫枣皮)10 女贞10 枸杞10 仙灵脾10 丹皮10 白芍15 旱莲草10 葛根20 甘草5克。 10.【处方】当归、白芍、鸡血藤各15克,川芎、威灵仙、白芷、独活、秦艽、延胡索、五加皮、豨莶草、甘草各10克,细辛5克。 11.【处方】熟地黄10克、杜仲12克、杞子10克、当归6克、没药3克、山茱萸5克、红花3克、菟丝子10克、独活6克、肉苁蓉10克、补骨脂10克。 12 【处方】.黄芪30g,丹参15g,白芍15g,木瓜9g,葛根20g,天麻9g,延胡索9g,威灵仙9g,淫羊藿9g,川续断12g,牛膝9g,甘草3g。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讲解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

中药外敷肚脐治鼻炎

中药外敷肚脐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 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 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 ;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中药外敷肚脐疗法偏方(下)

中药外敷肚脐疗法偏方(下) 31、中药敷脐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麝香1、5克;龙骨、虎骨、附子、雄黄、乳香、没药、胡椒、小茴、青盐等分为末。将麝香入肚脐中,外用药末放麝香周边做圈围住,用槐树皮灸一百二十壮,中间不时的须换槐皮。注意事项:治疗中需注意避免风寒,戒油腻、生冷、酒色。32、治小腿肿:细辛粉末9-15g,和水或蜂蜜调匀成糊剂,贴于脐部,至少3d,伤湿止痛膏固封,当天消肿。33、前列腺炎:可以缓解因前列腺炎所导致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冷凉腹痛,小儿腹泻,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没有副作用。一个贴敷在肚脐上的小方子丁桂散:丁香0、3克。肉桂1克研粉(1:3)加食醋拌用手捏成团,贴敷在肚脐上,固定、冷天7-8小时,热天3-4小时(每天一次,一般贴一周)34、前列肥大:白胡椒15克,细辛15克,研末,取药3克,放脐窝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后停2天继续下疗程,(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35、小孩腹泻——黑枣捣糊贴肚脐眼:除了发烧,小孩子还容易腹泻,这时候,可以把黑枣去核,捣成糊,贴在肚脐眼上,一晚上就有效果。如果是肚子痛,就拿胡椒粉和成糊,点上些醋,捏成小饼团,贴肚脐眼上。36、自汗或盗汗:用药物敷脐,通过神阙穴调节心肺肾之阴气,泄阴

火,固阴精,使心肾相交,虚火下移,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汗出自止。张氏用朱砂3克,五倍子9克,共研细为末,备用。用时先将脐心洗干净,然后将药末放入脐中,用大块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各种盗汗症收到满意效果。37、水肿:但对于一些久病不任克伐者,或汤药难进者,用药物贴脐治疗有预想不到的效果。杜氏根据脐乃人体出生前摄取天然清气和水谷精微,排泄代谢产物之通道,皮内血管丰富,通透力强之理,用制甘遂、冰片各6克,研细为末,填脐,外用麝香追风膏固定。用于治疗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下肢或全身浮肿,正气极虚而邪气炽盛的危重症,收到满意效果。认为该法能调达气机,使紊乱的升降出入功能恢复正常,水邪得去而正气不伤。38、治疗肝硬化腹水:用麝香温脐散(麝香0、6克,阿魏、硼砂各6克,白酒500毫升,猪膀胱1具)外敷脐部,方法是将上药共研细为末,与白酒同放进猪膀胱内,用细线扎紧外敷脐部,固定3天即可见效。共治疗肝硬化腹水15例,其中14例显效,1例无效。39、中成药脐疗治便秘:1)大黄片方取本品2粒研为细未,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肚脐孔处,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适用于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烦,舌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滑数等。2)补中益气丸取本品1粒,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

颈椎病中药方

【颈脉通】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功能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临床运用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老中医赵淑炳验方】威灵仙15克,羌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伸筋草20克,黄芪30克,姜黄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煎取第3次药汁,用纱布或毛巾浸泡后热敷颈部,每天2~3次。笔者屡用效果明显,一般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这个我吃过有缓解但容易复发 【颈眼综合征31例】均有视觉障碍或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伴头痛、头晕,颈部酸困僵硬或肢体麻木,汗出等颈椎病表现。眼部检查排除眼睛的原发性病变,X光检查颈椎有病理性改变。(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川芎嗪240mg~3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服中药颈椎方):太子参20g、杭芍30g、葛根10g、枸杞10g、菊花10g、决明子10g、补骨脂10g、怀牛膝20g、当归20g、川芎20g、生龙牡各30g、灵仙15~20g、白芥子10g、胆南星10g、桑枝30g、泽泻20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有效9例中6例于短期内复发,但再用上述方法仍有效。(典型病例)芮某,男,46岁,视力障碍伴两眼发作性灼热,眼睑垂坠半年余,曾多方治疗无效,近期出现发作性眩晕头痛。诊见颈椎生理弯曲消失,颈4~5后缘骨质增生,眼底检查和颅脑CT扫描无异常改变,诊为颈眼综合征。予上法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2周后临床获愈。嘱其注意颈部锻炼,勿长久低头伏案工作,睡眠时保持枕头松软低位。随访1年未复发。 【脊髓型颈椎病案】主诉:双手麻木、握力弱,双下肢乏力3个月。加重1周。3个月前出现双手麻木、握力弱。一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双手笨拙,持筷系扣不能,双下肢乏力,易跌倒,束胸感,走路似蹋棉花,二便正常。颈椎后伸明显受限,双前臂尺侧,左手4、5指、中指尺侧,右手尺侧1个半手指感觉减弱,胸6、7节段感觉减弱,双手握力减弱,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肌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s征、双Babinski's阳性。肌电图报告:双手内在肌(尺神经支配)和右尺侧腕伸肌失神经改变。96年10月10日颈椎MRI(GE,1.5T)报告:C5、6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脊髓。苔薄,脉沉细辨证:早期痉证,晚期痿证(脊髓型颈椎病)治则:早期益气化瘀利水,晚期益肾温经通络:黄芪30g 川芎9g 白芍9g 白术9g 汉防己9g 米仁30g 制半夏9g 生甘草5g。(14剂) 二周后,双下肢肌张力正常,束胸感、踏棉花感消失。再予益肾温经通络,处方如下:黄芪30g 赤芍、白芍(各)9g 川桂枝9g 射干9g 生地熟地各18g 熟附片9g 补骨脂30g 巴戟天30g 汉防己9g 生甘草5g。用七周后,除Hoffman's征阳性,双下肢乏力外,余皆正常。肌电图检查示:右手内在肌少量失神经改变。续按上法治疗3个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97年6月10日在同样条件下做颈椎MRI检查示:C5、6突出椎间盘明显变小,受压脊髓较治疗前变宽。 【毛德西--疏颈活络汤】疏通经脉,散寒活络。葛根30克,川羌活1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赤芍30克,鸡血藤15克,木瓜30克,桑枝15克,薏苡仁15克,生甘草10克。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单用西药进行治疗,坚持治疗2个月。待所有治疗完成后,比较临床疗效、内镜检查积分。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较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4] ①患者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胸痛、吞咽困难、嗳气、食欲不振、便血、呕吐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②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患者食管中下段的黏膜出现破损;③病理学检查可发现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增生,乳穿渗透到鳞状上皮的表面层,可并发血管增生,固有层存在浸润的中性粒细胞。 1. 3 研究方法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单用西药进行治疗,坚持治疗2个月。与此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嘱咐患者清淡饮食、规律进餐、少食多餐,戒烟戒酒,禁止餐后立即平卧,进

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提高抵抗能力,避免腹压过高的运动[3]。待所有治疗完成后,将两组取得的临床疗效、内镜检查积分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其差异。 1. 3. 1 西药治疗给予奥美拉唑20 mg, p.o., b.i.d.,联合莫沙必利5 mg, p.o., t.i.d.,坚持治疗2个月。 1. 3. 2 中药汤剂治疗白术10 g,柴胡10 g,白芍10 g,姜半夏10 g,鸡内金15 g,陈皮10 g,黄芩10 g,黄连5 g,蒲公英15 g,瓦楞子15 g,浙贝母20 g,降香10 g,焦山栀10 g,苏梗15 g,柿蒂10 g,竹茹10 g,旋复花10 g,枳壳15 g,焦山楂12 g,焦麦芽30 g,生甘草15 g,水煎服, 200 ml/次, 2次/d,坚持治疗2个月。 1. 4 疗效判断标准[5] ①治愈:患者的症状彻底消失,其内镜检查积分降低>70%;②显效: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其内镜检查积分降低>50%;③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其内镜检查积分降低>30%;④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显著缓解甚至有病情恶化的状况,其内镜检查积分降低0.05);而患者接受2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内镜检查积分分别为(1.24±0.95)分和(1.65±0.58)分。观察组患者的内镜检查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

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 :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 ;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 ;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7:前列腺肥大: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热敷与牵引治疗颈椎病

中药热敷与牵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此病属祖国医学的“项强”、“血痹”、“眩晕”等范畴,系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的基础上,又受劳损、风寒湿邪等因素影响,致使筋骨不利,经络阻滞,气血不通,属本虚标实。治疗应补肝肾,强筋骨,祛寒逐湿,活血温经。 治疗方法: 旺草胡蜂醋热敷药物组成:皂荚,大胡蜂,白花蛇,全蝎,蜈蚣,鸡血藤,藏红花、寻骨风,透骨草,海风藤、络石藤、桑寄生、狗脊、醋酸等。 方法:把胡蜂醋倒入干净的器皿中(能浸湿纱布即可,不要倒过多,用过后不能再倒回瓶中),取医用纱布浸入器皿,待纱布完全浸润后捞出挤压至不滴水为准,把药液浸泡过的纱布敷在患处,用热水袋敷在上面(温度以患者皮肤能耐受为适宜),一日3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 方中胡蜂可祛湿、活血止痛;白花蛇活血行气、散风止痛,又可通达四肢;全蝎、蜈蚣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效;寻骨风温经止痛;鸡血藤有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透骨草、藏红花、行气活血化瘀,醋酸能软坚散结,促进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渗透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消除软组织肿胀,减轻炎症渗出,解除血管、神经的压迫症状,调节并增加软组织的适应能力。诸药合用可散寒祛风除湿,经络流通,气血畅通,活血强筋止痛,改善肢体的功能活动。

牵引治疗 具体方法:牵引用最常用的坐位枕颌布带牵引法,并根据颈椎病变部位选取牵引角度:C1~4用0°~10°;C5~6用15°;C6~7用20°;C7至T1用25°~30°,每次牵引30分钟,重量由2~4kg 开始逐渐至10~15kg,以项背部肌适应为度。 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2.5~5mm,从而减轻了髓核的压力和骨刺对软组织、神经根、血管的刺激和压迫症状,又可解除颈项肌痉挛、松解粘连,恢复椎体关节、软组织和神经根血管和解剖位置,改善临床症状。 总之,采用中药热敷、牵引治疗颈椎病,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临床症状,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教学提纲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加入一定辅料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常用的为神阙穴和涌泉穴),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一种外治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方简效捷,现重点介绍中药外敷神阙和涌泉。【中药敷神阙】神阙即肚脐,此处皮肤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药物敷于此,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可发挥神奇的治疗作用。药物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脐周会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不必过于担心。中药敷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体如下:(1)感冒: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2)肠胃炎:生白芷末60克,小麦粉15克,食醋调糊敷脐。(3)黄疸:茵陈、栀子、芒硝、大黄各30克,杏仁、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60克,共煎汁热敷于脐。(4)便秘:生姜60克,豆豉15克,葱头3根,共捣敷脐。(5)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或用鲜青蒿200至300克,捣烂敷脐。(6)遗精:五倍子、牡蛎,盐水调敷脐中。(7)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取0.3克,食醋调

后敷脐。【中药敷涌泉】涌泉穴位于足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中药敷涌泉蕴含着“上病下取,引火归原”之意,适应症广,简便验廉,可治疗感冒、呕吐、发热、火眼等病症,还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如下。(1)口腔炎:吴茱萸5至15克,研末,加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也可用吴茱萸15克,胡黄连6克,大黄6克,生南星3克,研末,以醋调后敷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2)小儿口角流涎:吴茱萸12克,胆南星4克,研末,用陈醋糊后敷涌泉穴;或用生南星9至12克,研粉,醋调后于临睡前外敷涌泉穴,连用2至4天。(3)腮腺炎: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4)小儿哮喘: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48小时后取下。(5)鼻衄:将大蒜捣成泥状,左侧流血敷右侧涌泉穴,右侧出血敷左侧涌泉穴,一般1小时左右流血可止。(6)肺结核咯血:大蒜10克,硫磺粉6克,肉桂粉8克,冰片8克,捣匀敷贴双侧涌泉穴,隔日换药1次。奇效的敷脐疗法艾叶和白酒贴肚脐的特效好方法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本来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就闻到了香味,读完想想有道理,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非常实用】肚脐眼上敷点它一月瘦10斤外敷肚脐眼,减肥不求人。很多MM减肥很长时间了都没有成功,有的是因为没有坚持,有的则是方法不对,其实减肥方法中用中医方法最安全,也很有效,还不用忌嘴,下面是中医配方,照着做,1个疗程瘦10斤不成问题,赶紧试试吧。肚脐眼上敷点它一月暴瘦10斤材料半夏、荷叶各10克,茯苓、泽泻各15克,焦三仙9克,二丑[牵牛子炒香,就是炒二丑]、槟榔各5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每取药末15~30克,用鲜荷叶捣烂取汁或用大黄15克水煎取汁调成软膏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个月为1疗程。功用健脾利湿,利水减肥。主治肥胖病。疗效一般用药10日以上,必日见其效。附记本散亦可内服,每次服3~5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内外并治,效果更好。外用减肥方材料番泻叶15克,泽泻、山楂各30克,油麻稿(又名油草)5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每取药末15~20克,以红茶水(浓汁)调和成软膏状,敷于肚脐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功用清胃热,健脾运,利水湿,散痰饮。主治肥胖病。疗效治疗50例,连用月余,有效率达100%。外治敷贴三要穴刁吉祥安徽郎溪中医院

外治敷贴“穴位”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结合机体的生理特征,从整体观出发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按“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用性味不同的药物敷贴在某一特定的俞穴上,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作用于经络,使脏腑功能气血调和。外治敷贴的穴位很多,现常选劳宫、涌泉、神阙三穴。劳宫穴:即两手掌心处,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古有“掌属心,心主汗,用握药,能发汗,并治积聚和老人虚寒便秘,握药又能下积”的说法。如有小儿感受风寒,用香豉3克研末,葱白头3根,捣乱如泥,二者混合,加开水少许调敷“劳宫”穴可愈的记载。 涌泉穴:即双足心处,属于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是下焦病的重要穴位。关于涌泉穴外治的记载很多。例如《串雅》及《万病回春》就有“鼻血不止,可取蒜一枚,捣泥贴'涌泉’穴,左鼻出血贴左足心,右鼻出血贴右足心,两鼻俱出血,则两足同时敷贴。” 神阙穴:即肚脐处。神阙穴可补虚泻实,可升可降,在治疗应用上有广泛性和重要性。如用五倍子3克、吴茱萸1.5克、胡椒7粒,酒和为饼敷于脐以治虚脱喘急。取五倍子、龙骨、牡蛎各10克,研末醋调敷于神阙穴治盗汗,多可取效。 李国勤:穴位贴敷的疗效和穴位、药物选择有关

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10-08T16:34:50.54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潘冬冰邓秀香黄梦婷 [导读] 2015年8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2例,男30例,女42例,年龄36~72岁。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53002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在治疗颈椎病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在对7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及中药外敷为主的物理疗法过程中进行观察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55例,好转15例,无效2例。结论此方法是中药熏蒸加中药外敷,通过渗透作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发挥药物及物理温热作用而共同起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炎性物质分解吸收、促进炎性递质排泄,有利于缓解关节局部症状。通过系统的全程的护理配合,对患者进行观察、评估和分析,使护理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中药熏蒸;中药外敷;颈椎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75-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2例,男30例,女42例,年龄36~72岁,平均52.5岁,经MRI或CT定性、定位确诊。72例患者经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再辅以推拿、拔罐等物理疗法,痊愈55例,好转15例,无效2例。 1.2临床资料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者增多,遭受风寒湿的侵袭,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收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1]。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引起肩臂痛、眩晕、瘫痪等一系列症状[2]。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中药熏蒸联合中药外敷是我科康复理疗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大量临床观察,证实此治疗疗效确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见效快、疗程短、疗效稳定的特点,患者自觉舒适、无痛苦,深受我科医护人员及广大患者的欢迎。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疾病发作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眩晕、视物不清、耳鸣,重者活动障碍不能起床,甚至于发生猝倒。病人易产生紧张、烦燥、焦虑等心理变化。针对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深入病房主动与患者谈心,及时疏导,主动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及防病知识,对行动不便者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治疗时耐心细致,帮助克服心理障碍,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部分病人对手法治疗存在恐惧怀疑心理,治疗前须向病人解释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必要时可让病人观看他人的治疗过程,消除其恐惧心理后方可施治[3]。 2.2中药薰药 2.2.1主要设备:仪器为HB-4000型中药熏蒸机,可移动式床边熏蒸机。 2.2.2药物组成:当归、红花、炙川乌、草乌、透骨草、秦艽、狗脊、伸筋草、丹参、防风、田七、羌活、独活、骨碎补等中草药 2.2.3薰药方法:将中草药特制成药袋,用清水浸泡30min后,再煮沸20min,待药液浸出后,将中药放入熏蒸机里的熏蒸锅内加热,使其蒸气从薰药机的两个蒸汽孔冒出。协助患者平躺于病床上,将颈肩部皮肤对准熏蒸孔,使中药蒸汽上冲缓缓作用于颈肩部皮肤,持续熏蒸20min。每日可1~2次,14天为1个疗程。薰药温度应以患者体力和耐受力调节,一般为45℃~55℃。 2.2.4薰药护理:治疗前的宣教指导在熏蒸前应做好患者的指导工作,皮肤有外伤、水泡、溃疡、破损不能进行薰药。讲解熏蒸时皮肤的感觉,温度的适宜情况,卧位的姿势,时间上的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作用机制等。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熏蒸前必须先检查熏蒸机及电源的安全性能。提供私密性良好的治疗环境,患者熏蒸时需要暴露患处皮肤,因此,为保护个人隐私,应注意拉好床帘遮挡患者,同时要用大浴巾将患者暴露部位盖好。熏蒸时患者汗毛孔开放,容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护士要将门窗关好,治疗完毕一定要协助患者擦干皮肤、穿好衣服,以免受风着凉,影响治疗效果。温度的控制及护理在熏蒸温度过热会烫伤皮肤,过冷会降低疗效,所以在全程治疗中,护士应随时询问患者皮肤的感觉,因为不同的患者耐热程度不同,对热的敏感性也不同。另外,同一患者长期使用同一温度的刺激对热敏感性也会降低。因此,护士要耐心的帮助患者调节好最佳的温度。特别是熏蒸时蒸汽孔要调好安全距离,一般为15~30cm,否则靠太近上冲蒸汽会烫伤皮肤。 2.2.5消毒隔离的管理及护理制定相应的消毒制度,由于薰药机每天都进行中药熏蒸,工作量大,晚上停止熏蒸时,要及时清洗薰药机,把白天的剩余的中药倒掉,用清水加热熏蒸清洗薰药机,再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次。患者的用物消毒原则为一人一物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2.6潜在意外发生的观察及处理,注意随时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如出现红、肿、痒或皮疹等药物过敏反应,应停止治疗并通知医生,根据皮肤情况遵医嘱涂抹抗过敏药膏;对于大量出汗的患者,体内的水分丢失过多应嘱患者多饮水,以防止虚脱;如不慎出现烫伤者,应立即停止治疗并给予烧伤药膏涂擦患处。 2.3中药外敷 2.3.1使用器具:自制20cm×40cm、20cm×30cm大小不等的单层袋子和纱布,把膏药均匀涂抹在器具上后盖上纱布,便于外敷。 2.3.2药物组成:乳香、当归、红花、桃仁、苏木、没药、海风藤、桑枝、杜仲、红花、冰片、凡士林等中草药,粉碎过60目筛,用凡士林调成膏状。 2.3.3中药外敷方法:将特制好的中药硬膏外敷于病人患处皮肤,四边以胶布固定好,辅以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20min,距离大于患处15~30cm,避免皮肤烫伤。中药外敷可作用2~4个小时,然后取下药膏擦干净皮肤,可根据病情定次数。 2.3.4敷药护理:讲解敷药的目的、方法,询问药物皮肤过敏史,皮肤有外伤、水泡、溃疡、破损不能进行外敷。询问患者对药膏的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