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MATLAB课程设计

引言

MATLAB是一个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函数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计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前经过了各种优化和容错处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它来代替底层编程语言,如C和C++ 。在计算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MATLAB的编程工作量会大大减少。MATLAB的这些函数集包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到诸如矩阵,特征向量、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复杂函数。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其大致包括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的组的求解、符号运算、傅立叶变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程中的优化问题、稀疏矩阵运算、复数的各种运算、三角函数和其他初等数学运算、多维数组操作以及建模动态仿真等。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大家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和原理

1.1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

超前校正通常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超调量,但增加了带宽,而滞后校正可以改善超调量及相对稳定度,但往往会因带宽减小而使快速性下降。滞后-超前校正兼用两者优点,并在结构设计时设法限制它们的缺点。

1.2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原理

滞后-超前校正RC网络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滞后——超前校正RC 网络

由此求得滞后——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

若使:

则:

滞后——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变为 :

|←滞后→|←超前→|

设12

范围内,输出电压相位滞后于输入电压相位;在高频范围内,输出电压相位超前于输入电压相位 。

图2 滞后——超前网络的伯德图

s

C R R Z 111

11+=

s

C R Z 2221+

=2112212112212(1)(1)

()(1)(1)c Z R C s R C s G s Z Z R C s R C s R C s

++=

=

++++111222

,1,

aT RC bT R C ab ===11221212

RC R C RC T T ++=+121122

TT R C R C =212111()11c bT s aT s G s T s T s ⎛⎫⎛⎫++= ⎪⎪

++⎝⎭⎝

滞后——超前校正的频域设计实际是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频域法设计的综合,基本方法是利用滞后校正将系统校正后的穿越频率调整到超前部分的最大相角处的频率。具体方法是先合理地选择截止频率c ω,先设计滞后校正部分,再根据已经选定的β设计超前部分。

应用频率法确定滞后超前校正参数的步骤: 1、根据稳态性能指标,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 2、选择校正后的截止频率c ω; 3、确定校正参数β; 4、确定滞后部分的参数2T ; 5、确定超前部分的参数1T ;

6、将滞后部分和超前部分的传递函数组合在一起,即得滞后-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

7、绘制校正后的伯德图,检验性能指标。

2、滞后——超前校正思路和过程

题目: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

()(0.051)(0.11)

K G S S S S =

++,试用

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

150v K s -≥,相位裕度为00402γ=±,剪切频率(100.5)c rad s ω=±。

根据初始条件速度误差系数150v K s -≥,调整开环传递函数:0K 取50,因此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50

()(0.051)(0.11)

G S S S S =

++

2.1 用MATLAB 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G=tf(num,den); margin(G) 运行结果如下:

图3 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

相位裕度为=-16.9γ 剪切频率19.4c rad s ω=

不满足题目中的要求,需要采用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校正

2.2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参数计算

校正前的传递函数50

()(0.051)(0.11)

G S S S S =

++

取10c rad s ω=,2c 1=25rad s ωω=,则11

==0.1c

aT ω,2121==0.5bT ω

在截止频率处,满足等式:5020lg =20lg

10a ,所以1

=5,b=5a ,12=0.02,=2.5T T 得到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0.1s+10.5s+1

()0.02s+1 2.5s+1

G S =∙

所以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为:()

()

500.5s+1()s 0.02s+10.05s+1 2.5s+1G S =

()()

作此函数的伯德图,可见不满足题目的要求,再改变k 的值,作伯德图,直至满足要求

图4 手绘校正前后,校正装置的伯德图2.3 用MATLAB绘制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

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G=tf(num,den);

margin(G)

图5 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

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为=42γ 剪切频率10.4c rad s ω=,满足题目的要求

3、用MATLAB 计算系统校正前后的闭环极点

校正前的特征根: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G=tf(num,den); Gc=feedback(G,1); [num,den]=tfdata(Gc,'v'); r=roots(den);

disp('系统闭环极点:'); disp(r)

运行结果: 系统闭环极点: -34.2286 2.1143 +18.4464i 2.1143 -18.4464i

校正后的特征根: 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G=tf(num,den); Gc=feedback(G,1); [num,den]=tfdata(Gc,'v'); r=roots(den);

disp('系统闭环极点:'); disp(r)

程序运行结果: 系统闭环极点: -55.7495

-6.1665 +12.0264i

-6.1665 -12.0264i

-2.3175

分析:校正前,系统存在右半平面的根,可见系统不稳定校正后,右半平面的根消失,可见系统变稳定了

4、用MATLAB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各响应曲线

4.1用MATLAB绘制系统校正前后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校正前: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G0=feedback(tf(num,den),1);

impulse(G0,0:0.02:8)

运行结果:

图6 系统校正前单位脉冲响应曲线校正后:

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G0=feedback(tf(num,den),1);

impulse(G0,0:0.02:2)

运行结果:

图7 系统校正后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4.2用MATLAB绘制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校正前: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G=tf(num,den);

Gc=feedback(G,1);

step(Gc)

图8 系统校正前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校正后:

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G=tf(num,den);

Gc=feedback(G,1);

step(Gc)

运行结果:

图9 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曲线4.3用MATLAB绘制系统校正前后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校正前: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sys=tf(num,den);

lsim(sys,0:0.01:40,0:0.01:40);

运行结果:

图10 系统校正前后单位斜坡响应曲线校正后:

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sys=tf(num,den);

lsim(sys,0:0.01:40,0:0.01:40);

运行结果:

图11 系统校正前后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5、用MATLAB计算系统校正前后动态性能指标σ%、tr、tp、ts以及稳态误差的值

校正前的动态性能指标σ%、tr、tp、ts以及稳态误差的值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G=tf(num,den);

Gc=feedback(G,1);

[y,t]=step(Gc);

C=dcgain(Gc);

[max_y,k]=max(y);

peak_time=t(k)

max_overshoot=100*(max_y-C)/C

r1=1;

while(y(r1)<0.1*C)

r1=r1+1;

end

r2=1;

while(y(r2)<0.9*C)

r2=r2+1;

end

rise_time=t(r2)-t(r1)

s=length(t);

while y(s)>0.98*C&&y(s)<1.02*C

s=s-1;

end

setting_time=t(s)

ess=1-dcgain(Gc)

运行结果:

peak_time = 6.6704

max_overshoot =1.1116e+008

rise_time =0

setting_time =6.9426

ess =0

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σ%、tr、tp、ts以及稳态误差的值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G=tf(num,den);

Gc=feedback(G,1);

[y,t]=step(Gc);

C=dcgain(Gc);

[max_y,k]=max(y);

peak_time=t(k)

max_overshoot=100*(max_y-C)/C

r1=1;

while(y(r1)<0.1*C)

r1=r1+1;

end

r2=1;

while(y(r2)<0.9*C)

r2=r2+1;

end

rise_time=t(r2)-t(r1)

s=length(t);

while y(s)>0.98*C&&y(s)<1.02*C

s=s-1;

end

setting_time=t(s)

ess=1-dcgain(Gc)

运行结果:

peak_time =0.2661

max_overshoot =32.7131

rise_time =0.1140

setting_time =0.9694

ess =0

分析:对比校正前后的阶跃响应曲线可知,校正前系统是不稳定的,时域性能指标不存在,但通过Matlab 可求得相应的值。校正后的系统是稳定的,系统的阶跃阶跃响应曲线是衰减振荡的。可见,校正后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大大减小,系统的性能变好了!当调节时间取%2±的误差范围时,调节时间0.9694s t s =。

6、用MATLAB 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根轨迹图

校正前: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G=tf(num,den);

rlocus(G);title('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图');

xlabel('实轴');

ylabel('虚轴');

[k,p]=rlocfind(num,den)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4.2256 + 0.0000i (分离点)

k =0.0326

p =

-21.5470

-4.2274

-4.2256

[k,p]=rlocfind(num,den)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0.0000 +14.0362i (与虚轴的交点)

k =0.5009

p =

-29.9184

-0.0408 +14.0555i

-0.0408 -14.0555i

图12 系统校正前的根轨迹图

校正后:

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G=tf(num,den);

rlocus(G);title('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图');

xlabel('实轴');ylabel('虚轴');

[k,p]=rlocfind(num,den)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 -6.5583 + 0.0000i

k =0.4385

p =

-52.8844

-6.5583

-5.9043

-5.0530

[k,p]=rlocfind(num,den)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0.2101 + 0.0000i

k = 0.0019

p =

-50.0142

-19.9664

-0.2101

-0.2094

[k,p]=rlocfind(num,den)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5.3790 + 0.0000i

k =0.4382

p =

-52.8830

-6.7591

-5.3790

-5.3789

[k,p]=rlocfind(num,den)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0.0006 +29.4296i

k =5.1373

p =

-68.0811

-0.1355 +29.4882i

-0.1355 -29.4882i

-2.0479

图13 系统校正后的根轨迹图

7、用MATLAB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Nyquist图

校正前:

程序:

num=[59];

den=[0.005 0.15 1 0];

G=tf(num,den);

nyquist(G);

图14 系统校正前的Nyquist图

校正后:

程序:

num=[29.5 59];

den=[0.0025 0.176 2.57 1 0];

G=tf(num,den);

nyquist(G);

图15 系统校正后的Nyquist图

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医药销售管理子系统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设计院部名称龙蟠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M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Ⅱ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B513 课程设计学时30 指导教师陈爱萍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配合《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教学,是学生能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2、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5、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二、设计工具与环境 SQL Server 2005,Microsoft Visual 2010 三、设计过程 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迅速发展,药店企业多业态经营,仓储式大型超市、中等规模超市、便利连锁综合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医药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通过对从事医药产品的零售、批发等工作企业的深入调查,发现其业务主要包括企业药品销售、出入库管理、企业的财务、人事管理等。医药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手工进行企业日常的药品销售、出入库的工作,容易出现“开空单”的现象,且呆账、错账时有发生,而且费时费力。本系统在设计中考虑和克服了上述问题,实现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3.1系统功能分析与需求分析 1.信息需求 药品信息:药品编号,药品名称,数量,售价,进价,供应商等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号,供应商名称,联系人,所在城市等 药品销售信息:销售编码,药品编码,药品名称,售价,单位,数量,总额,销售日期等 员工信息:员工号,姓名,用户名,职位,用户密码,用户权限等 2.功能需求 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1)对药品信息的维护和管理,能够万册很能够药品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并按一定条件查询药品信息。 (2)对供应商信息的管理,能够完成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并按一定条件查询信息。 (3)对客户和员工信息的管理,能够完成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并按一定条件查询信息。 (4)仓库管理,能够查询库存药品信息,并对库存进行更新、盘点

DSP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理工类) 所属院部:龙蟠学院指导教师:姜志鹏 2009 ——2010 学年第 1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基于DSP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仿真实验学时: 2周(分散40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B402实验日期:2009.11.16-11.27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DSP芯片TMS320C54x的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获得DSP应用技术的实际训练,掌握设计较复杂DSP系统的基本方法。通过使用汇编语言编写具有完整功能的图形处理程序或信息系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汇编语言讲法规则。学会编制结构清晰、风格良好、数据结构适当的汇编语言程序,从而具备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功能介绍及总体设计方案 1、系统功能介绍 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中,总存在各种干扰。数字滤波器在语音信号处理、信号频谱估计、信号去噪、无线通信中的数字变频以及图像信号等各种信号处理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数字滤波器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信号处理算法之一。 在本设计中,使用MATLAB模拟产生合成信号,然后利用CCS进行滤波。设定模拟信号的采样频率为32000Hz,。设计一个FIR低通滤波器,其参数为:滤波器名称: FIR低通滤波器 采样频率: Fs=40000Hz 通带: 4000Hz~4500Hz 过渡带: 2500Hz~3000Hz,3500Hz~4000Hz 带内波动: 0.5dB 阻带衰减: 50dB 滤波器级数: N=154 滤波器系数:由MATLAB根据前述参数求得。 2、总体设计方案流程图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PID控制器应用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仿真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应用所学的自动控制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TLAB软件上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2.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3.反馈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4.采用Smith 补偿器克服纯滞后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a)已知被控对象传函W(s) = 1 / (s2 +20s + 1)。 (b)画出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c)用MatLab的Simulink画出该系统。 (d)选PID调节器的参数使系统的控制性能较好,并画出相应的单位阶约响应

曲线。注明所用PID调节器公式。PID调节器公式Wc(s)=50(5s+1)/(3s+1) 给定值为单位阶跃响应幅值为3。 有积分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无积分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大比例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e)修改调节器的参数,观察系统的稳定性或单位阶约响应曲线,理解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性能的影响? 答:由上图分别可以看出无积分作用和大比例积分作用下的系数响应曲线,这两个PID调节的响应曲线均不如前面的理想。增大比例系数将加快系统的响应,但是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有比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稳定性变坏;增大积分时间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但是系统静差消除时间变长,加入微分环节,有利于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加。 (2).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a)已知主被控对象传函W 01(s) = 1 / (100s + 1),副被控对象传函W 02 (s) = 1 / (10s + 1),副环干扰通道传函W d (s) = 1/(s2 +20s + 1)。 (b)画出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及相同控制对象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c)用MatLab的Simulink画出上述两系统。

计算机网络课设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金陵科技学院校园网络设计与实现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设计 院部名称计算机工程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2软件工程(Z) 学生姓名陈爽 学号1205107014 课程设计地点工科楼A205 课程设计学时 30学时 指导教师赵炜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 I 1 绪论 (3) 1.1 研究金陵科技校园网的目的和意义 (3) 1.2 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 (3) 2 需求分析 (4) 2.1 应用背景需求分析 (4) 2.2 业务需求分析 (4) 2.3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4) 2.4 网络环境需求分析 (4) 3 金陵科技学院网络规划设计 (6) 3.1 校园网络设计原则 (6) 3.2 网络组成与拓扑结构 (7) 3.3 VLAN及IP地址规划 (8) 4 金陵科技学院网络实施 (12) 4.1 实施过程 (12) 4.2 校园网软硬件选择 (12) 4.3 校园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3) 5 系统测试 (15) 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I

金陵科技学院校园网络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了人们快速获取,发布,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迅速发展的Internet正在对全世界的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趋势。 本文主要完成金陵科技学院校园网络的设计和实现。主要介绍金陵科技学院校园网设计的需求分析,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依照标准的设计原则,设计出适合本校园的的网络结构和解决方案。本校园网采用通用的分层设计方法,将校园网分成三个层次:核心层、分布层、访问层。建设一个搞笑安全的局域网并接入互联网,校园网对外提供Web、FTP等数据服务,并且使每台电脑都能访问到互联网。采用cisco的网络设备,把校园网内的每个部门都设计成一个子网,划分每个部门的IP地址,设计网络拓扑图,配置网络的交换模块,广域网接入模块,服务器模块和远程访问模块。 关键字:校园网、Internet、虚拟局域网、拓扑图、Cisco网络设备

金陵科技学院MATLAB课程设计

引言 MATLAB是一个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函数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计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前经过了各种优化和容错处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它来代替底层编程语言,如C和C++ 。在计算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MATLAB的编程工作量会大大减少。MATLAB的这些函数集包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到诸如矩阵,特征向量、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复杂函数。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其大致包括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的组的求解、符号运算、傅立叶变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程中的优化问题、稀疏矩阵运算、复数的各种运算、三角函数和其他初等数学运算、多维数组操作以及建模动态仿真等。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大家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和原理 1.1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 超前校正通常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超调量,但增加了带宽,而滞后校正可以改善超调量及相对稳定度,但往往会因带宽减小而使快速性下降。滞后-超前校正兼用两者优点,并在结构设计时设法限制它们的缺点。 1.2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原理 滞后-超前校正RC网络电路图如图1所示。

数据库课程设计(终)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酒店住宿管理系统 课 程 名 称 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信息技术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单) 学 生 姓 名 姜飞 学 号 1105201022 课程设计地点 工科楼B513 课程设计学时 30 指 导 教 师 王预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注: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第四项具体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项目名称: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设计实验学时: 30 同组学生姓名:李涛、张浩、陈丽、单益锋、王琦、高杰、赵紫兰实验地点:工科楼B513实验日期:第17、18周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王预批改时间: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 二、课程设计的开发环境 (1) 三、课程设计过程 (1) 1 需求分析阶段 (1) 1.1应用背景 (1) 1.2系统可行性分析 (2) 1.2.1 技术可行性 (2) 1.2.2 经济可行性 (2) 1.2.3 操作可行性 (2) 1.3系统的设计目标 (3) 1.4系统功能设计 (3) 1.4.1 系统功能模块图 (3) 1.5具体系统的业务过程及功能要求 (3) 1.5.1 酒店管理系统总业务流程图 (3) 1.5.2 各模块业务流程 (4) 1.6数据流图 (5) 1.6.1 数据流程图 (5) 1.6.2 系统的数据字典 (5)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6) 2.1本系统总的E-R图 (6) 2.2以下是分E-R图 (6) 3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8) 3.1把系统的E-R图转化成数据库关系模式 (8) 3.2数据库中的关系表 (8) 4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0) 4.1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10) 4.2数据库关系图 (10) 5 数据库实施 (11) 5.1CREATE DATABASE创建数据库 (11) 5.2CREATE TABLE创建表 (11) 6 C#界面设计及程序逻辑代码设计 (11) 6.1开发工具简介 (11) 6.2系统的主界面图 (12) 6.3本系统模块以及详细说明 (14)

基于Simulink的MQAM调制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基于Simulink 的MQAM 调制系统的设计 课 程 名 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信息技术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通信工程 学 生 姓 名 Silams 学 号 xxxxxxxxxx 课程设计地点 工科楼B402 课程设计学时 20 指 导 教 师 XXXXXX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Simulink的MQAM调制系统的设计 一、摘要(所进行设计工作的主旨、缘起、目的,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过程,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关键字(Key Words):一般3~5个,最能代表报告内容特征,或在报告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词组) 正交幅度调制QAM是数字通信中一种经常利用的数字调制技术,因此在自适应信道调制技术中得到了较多应用。利用MATLAB7.1对QAM调制系统进行仿真,在信噪比变化条件下,得到不同进制QAM系统的错误率,为自适应调制方式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实际应用和科学合理地设计正交幅度调制系统,提供了便捷、高效、直观的仿真平台。 Simulink提供了用方框图进行建模仿真的图形接口,它的存在使MATLAB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实现了可视化的建模仿真及多工作环境间文件互用和数据交换,让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我们专业课程设计掌握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分析简单通信系统的功能,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次专业课程设计中利用MATLAB自定义的M函数实现MQAM调制功能,更加直观的展示出MQAM调制的基带星座图。使用MATLAB的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 对所建立的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该次设计主要采用的模型库是通信系统工具----Communication Blockset,使用命令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在运行的同时通过图形窗口显示出不同信噪比对应的误码率,从而衡量MQAM通信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MATLAB语言;Simulink动态仿真

金陵科技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叮咚”门铃设计 学生姓名:孙梦薇指导教师:高峰 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电气(一)班学号:1104102016

目录 摘要 (1) 绪论 (2) 1 总体方案设计 (3) 2.AT89c51单片机简介 (4) 3 硬件部分设计 (7) 3.1单片机系统 (7) 3.2电路仿真图 (7) 3.3 音频放大模块 (8) 3.4扬声器模块 (8) 3.5时钟电路 (8) 3.6复位及复位电路 (8) 4 软件部分设计 (10) 4.1 程序设计方法 (10) 4.2程序框图 (11) 4.3 T0中断程序框图 (11) 4.4汇编源程序 (12) 5 调试分析 (15) 5.1硬件调试 (15) 5.2软件调试 (15) 5.3软、硬件联调 (15)

6 结论 (15) 7 参考文献 (17)

基于单片机的“叮咚”门铃设计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叮咚”门铃,主要有键盘,音频功率放大器LM386,AT89S51单片机,扬声器等构成,通过单片机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700Hz 和500Hz的频率来使扬声器发出“叮咚”声音。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扬声器;频率;

1.绪论 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叮咚”门铃以它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点占据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本课程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叮咚”门铃,通过单片机控制输出频率,由音频功率放大器LM386放大给扬声器,使之发出叮咚声。虽然功能简单,但是由于其操作简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技术指标是当按下开关SP1,AT89c51单片机产生“叮咚”声从P1.0端口输出到LM386,经过放大之后送入喇叭。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2)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3) 2.1课程设计的任务 (3)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三校正函数的设计 (4) 3.1理论知识 (4) 3.2设计部分 (5) 四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8) 4.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4.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10) 五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1) 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1) 5.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5) 六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9) 6.1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9) 6.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21) 七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23) 7.1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23) 7.2校正后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4 八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5) 8.2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8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用于电的控制系统,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设计适当类型和适当参数值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可以补偿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由控制对象、执行机构和量测部件组成的部分)在特性上的缺陷,使校正后的控制系统能满足事先要求的性能指标。常用的性能指标形式可以是时间域的指标,如上升时间、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见过渡过程),也可以是频率域的指标,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见相对稳定性)、谐振峰值、带宽(见频率响应)等。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0809913119 设计周数:1 设计学分:1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图形学 一、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以图形学算法为目标,深入研究,继而策划、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表现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原理的或完整过程的演示系统,并能从某些方面作出评价和改进意见。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程序,经历策划、设计、开发、测试、总结和验收各阶段,达到:1.培养对图形建模、变换、投影、消隐、光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培养图形类的编程能力;3.培养计算机图形学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实现多边形和曲线的绘制和变换 2、要求:学会使用VC++ 编写实现图形的绘制和变换,需包括直线、曲线、多边形的 绘制和变换,及三维立体图形的相应变换。要求学生能够策划、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表现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原理的或完整过程的演示系统,并能从某些方面做出评价和改进意见。 三、时间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按金陵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撰写。 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成绩考核方法由三大部分组成: 1)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根据学生程序设计和上机调试结果。 3)根据学生撰写的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考核标准: 以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成绩考核内容各单项所占分数比例为:预习情况 10%,现场打分占70%,课程设计报告占20%。 1)预习情况考核标准 课前学生已查阅相关资料,课程设计目的明确,完成全部或部分程序设计流程,或已书写部分程序代码,情况良好,分值为8-10;反之视为未进行预习以0分记。具体执行时指导教师可进行适当提问给出预习成绩。 2)现场打分标准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进行程序设计,并调试正确,分值为90-100; 学生经教师启发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程序设计,并调试正确,分值为80-90; 学生经教师指导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程序设计,并调试正确,分值为70-79; 学生经教师多次指导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程序设计,并调试基本正确,分值为60-69; 学生经教师帮助后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程序设计或调试不出结果,且无法判断出原因并无法提出修改意见,分值为60分以下。 3)课程设计报告考核标准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完整,程序设计流程清晰,书写工整,运行结果正确,分值为优(85-100)。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基本完整,程序设计流程较清晰,书写工整,运行结果正确,分值为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华电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正 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题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1周 成绩: 20XX年1月15日 日期: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自动控制理论A》的课程设计,是课堂的深化。设置《自动控制理论A》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mATLAb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熟悉mATLAb这一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标准软件,能熟练地应用mATLAb软件解决控制理论中的复

杂和工程实际问题,并给以后的模糊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多变量控制理论等奠定基础。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学会应用这一强大的工具,并掌握利用mATLAb对控 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以达到加深对课堂上所讲内容理解的目的。通过使用这一软件工具把学生从繁琐枯燥的计算负担中解脱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思考本质问题和研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上去。 通过此次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1.能用mATLAb软件分析复杂和实际的控制系统。 2.能用mATLAb软件设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具体的性能指 标要求。 3.能灵活应用mATLAb的conTRoLsYsTem工具箱和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2、主要内容1.前期基础知识,主要包括mATLAb系统要素,mATLAb 语言的变量与语句,mATLAb的矩阵和矩阵元素,数值输入与输出格式,mATLAb系统工作空间信息,以及mATLAb的在线 帮助功能等。 2.控制系统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建立、模型变换、模 型简化,Laplace变换等等。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的各种响应、性能指标的获取、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高阶系统的近似研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的求取。

电影院售票系统(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电影院售票系统 课 程 名 称 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信息技术学院 专 业 运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M12运算机科学与技术(专转本) 学 生 姓 名 孙运超 学 号 *********** 课程设计地址 B513 课程设计学时 20 指 导 教 师 钟睿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成绩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该课程设计的目的确实是想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综合应用大体概念,大体原理,和技术方式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讲义上抽象的理论,方式与具体的实践应用相结合。 熟悉Rational ROSE或Visio建模工具,依照面向对象思想,分析、设计系统用例,熟练UML的图形表示,建模方式,利用UML,合明白得决现实问题。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课程设计以实际应用中的小型题目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能依照不同的题目,完成从系统概念,指定开发打算,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直至运行/保护的软件生存期的全进程。 在本课程设计进程中要求学生: (1)重视课程设计环节,用严谨、科学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对待课程设计的每一项任务; (2)依照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独立地完成各项任务,不许诺彼此剽窃; (3)按时到计算中心上机,并同意教师的检查。 (4)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实践进程 一、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电影慢慢成为人们闲暇时的要紧娱乐方式之一,传统的电影售票都是人工效劳,观看座位都是人工安排,无法表现人性化选择,加上此刻人们的生活节拍愈来愈快,购票时刻需要相应缩短和方便电影院工作人员的治理,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因特网的优势,设计“电影院自动售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减轻各级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度是超级有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电影院售票系统能够实现影片的记录和电影票的购买,能够方便的进行电影和实时影票信息的查询等,从而做到方便的售票操作,方便工作人员的同时也让顾客能够轻轻松松地买 票 二、系统建模 1)静态建模 1.1 需求建模 一、建模原理 本系统建模采纳的是基UM建模方式,UML是一种用于对软件密集型系统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的建模语言。UML统一了面向对象建模的大体概念、术语及其图形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三相短路故障分析计算机算法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三相短路故障分析计算机算法(总1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三相短路故障分析计算机算法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院部名称龙蟠学院 专业 0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M0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顾辰蛟 学号02 课程设计地点C314 课程设计学时一周 指导教师朱一纶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三相短路故障分析计算机算法设计》 一. 基础资料 1. 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如图 25MW cos 0.8N ϕ=cos 0.85 N ϕ=''0.13 d X =火电厂 110MW 负载 图1 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 '' 0.264 d X = 2.电力系统参数 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K (3)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产生最大可能的故障电流和功率。 (1)发电机参数如下: 发电机G1:额定的有功功率110MW ,额定电压N U =;次暂态电抗标幺值 ''d X =,功率因数N ϕcos = 。 发电机G2:火电厂共两台机组,每台机组参数为额定的有功功率25MW ;额定电压U N =;次暂态电抗标幺值''d X =;额定功率因数N ϕcos =。

(2)变压器铭牌参数由参考文献《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中查得。 变压器T1:型号SF7-10/,变压器额定容量10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59kW ,空载损耗,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空载电流百分值I 0%=。 变压器T2:型号,变压器额定容量·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148kW ,空载损耗,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空载电流百分值I 0%=。 变压器T3:型号SFL7-16/,变压器额定容量16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86kW ,空载损耗,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空载电流百分值I 0%=。 (3)线路参数由参考文献《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中查得。 线路1:钢芯铝绞线LGJ-120,截面积120㎜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10﹣6S /㎞。 对下标的说明 X 0(1)=X 单位长度(正序);X 0(2)=X 单位长度(负序)。 线路2:钢芯铝绞线LGJ-150,截面积150㎜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10﹣6S /㎞。 线路3:钢芯铝绞线LGJ-185,截面积185㎜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10﹣6S /㎞。 (4)负载L :容量为8+j6(MV ·A ),负载的电抗标幺值为 * L X **22 *L L Q S U ;电动机为2MW ,起动系数为,额定功率因数为。 3.参数数据

2-MATLAB实验指导书end

《Matlab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1 Matlab 控制流与函数的可视化 实验序号:1 实验名称:Matlab 控制流与函数的可视化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学 时 数: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利用某些判断结构来控制程序流的执行次序 (2)掌握for 和while 循环结构 (3)熟习switch 结构 (4)感受由图形所传递的内在本质 二、实验要求 (1)调试程序要记录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编写程序要规范、正确,上机调试过程和结果要有记录,并注意调试程序集成环境的掌握及应用,不断积累编程及调试经验; (3)做完实验后给出本实验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环境 奔腾以上计算机,装有Matlab7.0以上软件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一)重点讲解Matlab7.0的使用; (二)1、编写、调试如下程序,要求将输入/输出的值都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内容: (1).请分别写出用for 和while 循环语句计算63 263 2 2212 +++== ∑= i i K 的程序。 (2).编写学生的成绩管理程序,用来演示switch 结构的应用。 (3).绘制曲线x x x sa )sin()(= ,其中]10,10[ππ-∈x 。(注意:0=x 处需要特别处理。) (4).3.0c o s )3.01(s i n (.3 .0111)(2 3.02 a x e t y x +---=- (用for 循环)。 (5).绘制⎪⎩ ⎪ ⎨⎧===24cos 2sin 3u z v u y v u x 曲面图形,应用插值着色处理,并设置光照效果。 (6).求近似极限,修补图形缺口,即达到下图要求。

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校正及仿真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控制系统的校正及仿真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一周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1、课程设计达到的目的、题目及要求 (3) 1.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3) 1.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3) 2、校正函数的设计 (4) 2.1校正函数理论分析 (4) 2.2校正函数计算过程及函数的得出 (4) 3、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8) 3.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3.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4、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0) 4.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0) 4.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3) 5、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6) 5.1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6) 5.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8) 6、系统的幅相特性 (20) 6.1校正前系统的幅相特性 (20) 6.2校正后系统的幅相特性 (20) 7、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2) 7.1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2) 7.2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3) 8、心得体会 (26) 9、参考文献 (27)

1、课程设计达到的目的、题目及要求 1.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2)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1125.0)(1()(0 ++= s s s K s G ,试 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 30>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0-=s K v 。 (2)课程设计要求: 1)首先, 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α等的值。 2)利用MATLAB 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3)利用MATLAB 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 后的动态性能指标σ%、tr 、tp 、ts 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 4)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K * 值,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K * 的变化范围。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Nyquist 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5)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Bode 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幅值穿越频率和相位穿越频率。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微机原理模拟计算器设计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模拟计算器设计课程设 计(共2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吴映阳 指导教师李国利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学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之后,为了巩固和检测所学知识,我选择基于8088CPU的模拟计算器设计。要完成设计首先需要构建简单的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其次是确定组成各部件的芯片,然后画原理图并且用仿真软件仿真。仿真正确后再连接硬件电路,电路连接完成后进行调试。设计过程中我们用到了8088CPU、可编程计时器8253、可编程并行输入/输出芯片8255A、74LS138、2*8矩阵式键盘、六位七段LED数码管。原理图设计完成之后用PROTUES仿真软件对原理图进行了仿真得到了预期的结果。我们的模拟计算器能实现5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及减法运算和2位十进制数以内的乘除法运算。 关键词:模拟计算器,8088CPU,PROTUES,8255A

目录 一、概 述 (4) 二、硬件电 路 (4) 、CPU控制模块 (4) 、键盘输入模块 (6)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7)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 (8) 、总原理图 (9) 三、软件设计框图 (10) 四、源程序 (11) 五、调试过程 (26) 六、课程设计体会 (26) 七、参考文献 (27)

模拟计算器设计 一、概述 设计思路:首先利用程序不断扫描键盘是不是有输入,如果没有就一直扫描,如果有就停止扫描,完成输入,利用汇编的程序核对输入键的数值,通过调用子程序实现5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及减法运算和2位十进制数以内的乘除法运算。运算完成后将运算的结果储存并显示到LED显示器上。 二、硬件电路设计 硬件电路键盘输入及LED数码管通过8255A接口与系统总线连接,键盘的16个按键组成8*2矩阵,其中8根矩阵线作为8255A的输出线与PB7~PB0连接,2根矩阵线作为8255A的输入线与PC7、PC6连接。键盘采用逐次扫描原理,16个按键中0~9座位数字健,+、-、*、/、=作为加、减、乘、除和等号功能键,C为清零键。 1、CPU控制模块 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 为,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8088内部 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

基于DSP的FIR滤波器实验综述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FIR 滤波器的实验 课 程 名 称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40 指 导 教 师 胡国兵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FIR滤波器的实验 一、摘要(所进行设计工作的主旨、缘起、目的,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过程,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关键字(key words):一般3~5个,最能代表报告内容特征,或在报告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词组)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在通信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德州仪器、Freescale等半导体厂商在这一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它不仅具有可编程性,而且其实是运行速度可达每秒数以千万条复杂指令程序,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是数字化电子世界中日益重要的电脑芯片。它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是最值得称道的两大特色。 关键字:数字滤波器、可编程、高速运行

二、目录 1、摘要 (2) 2、目录 (3) 3、前言 (4) 4、正文 (5) 4.1、设计理论 (5) 4.2、程序分析 (11) 4.3、设计步骤 (14) 5、问题与心得 (24) 5.1、实验问题 (24) 5.2、心得体会 (25) 6、参考文献 (2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