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复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由三类两级构成,其中,三类指的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和方法标准,两级指的是地方级环境标准和国家级环境标准。

2、环境问题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区域性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环境问题。

3、生态平衡包括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地平衡,而不是绝对地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不是静态平衡。

4、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P104 5、化学沉淀法常用的沉淀药剂有氢氧化物、硫化物、碳酸钠。处理过程中一般要控制好反应条件,防止沉淀物再次溶解。

6、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原则(三化技术政策)是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7、钠碱法脱硫所用的吸收剂是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8、除尘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处理量、除尘效率和阻力降。

P160 9、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营养物质、温度、pH、溶解氧、有毒物质等。

10、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酸雨、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11、“三致”效应指的是致癌、致畸、致突变。

12、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剂量、作用时间、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和个体敏感性等因素。

13、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金属元素是Pb、Cr、Cd、Hg。其中,引起水俣病的是汞。食品中最主要的两类污染物是黄曲酶素和亚硝酸盐。

P26 14、大气污染物按化学成分可分为七类,分别是颗粒物、硫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卤化物、放射性物质。

15、世界三大酸雨区是北美地区、北欧地区和我国西南地区。我国南方与北方相比,南方酸雨危害更加严重,其中我国酸雨的三大片区是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

P333 16、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技术有电磁屏蔽技术、吸收法控制微波污染、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作业、线路滤波、合理设计工作参数,保证射频设备在匹配状态下操作、个人防护等;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关键是做好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和处置工作。

二、名词解释

生态平衡——指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环境问题——环境的各要素及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偏离其固有特性值,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环境是指某一中心以外的空间和事物。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又不危及后代的发展。其中包含了两点共识:一是强调发展,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质量的提高,生产过程的节能、少废等等。二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指发展必须与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等协调。

大气稳定度——指整层大气的稳定程度,是用来描述环境大气层结对其中作垂直(绝热)运动的气团起什么影响的一种热力性质。

COD(化学需氧量)——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单位为mg/L。

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活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单位为mg/L。

P95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即是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某些藻类(如裸甲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致使另一些生物死亡,使海水呈现出优势藻类的本色。

P332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从频率的概念而言,主要是射频电磁场频段。

三、问答题

1、氨法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废气的原理是什么?

答:氨法吸收是将氨水通入吸收塔中,使其与含SO2 的废气接触,发生如下反应:

2NH3+H2o + SO2 = (NH4)2SO3;(NH4)2SO3+SO2+H2O=2NH4HSO3 ,在吸收过程中所生成的酸式盐NH4HSO3对SO2不具有吸收能力,随吸收过程的进行,吸收液中的NH4HSO3数量增多,吸收液吸收能力下降,此时需向吸收液中补充氨,使部分NH4HSO3转变为(NH4)2SO3,以保持吸收液的吸收能力。

NH4HSO3+ NH3=(NH4)2SO3

因此氨法吸收是利用(NH4)2SO3—NH4HSO3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来吸收氨气中的SO2。补充的NH3并不是直接用来吸收SO2,只是保持吸收液中(NH4)2SO3的一定浓度比例。NH4HSO3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吸收液要不断从洗涤系统中引出,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对引出的吸收液进行处理。

P89 2、何谓惯性除尘?其除尘原理是什么?

答:惯性除尘——指使含尘气体冲击挡板或使气流急剧改变流动方向,然后借助粒子的惯性力将尘粒从

气流中分离。其除尘原理——①以含有气体中粒子冲击挡板收集较粗粒子的冲击式②通过改变含尘气体流动方向来收集较细粒子的反转式。

3、何谓离子浮选?其作用机理是什么?P106

答:离子浮选(ion flotation)以捕收剂作为表面活性物质,使溶液中的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或不溶性沉淀物附着于气泡上,形成泡沫或浮渣浮出的浮选方法。

作用机理:是用带有和将要浮出的离子(或离子络合物)相反电荷的异极性表面活性剂作捕收剂,加入水溶液中。捕收剂分子的极性端与溶液中要回收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或难溶沉淀物;捕收剂分子的另一端为疏水(亲气)的非极性基团,能附于从溶液底部吹入的气泡上,带至水溶液表面;再刮出分离,是从稀溶液中提取有价元素或消除废水中有害组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4、矿山中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①、改变和破坏水文地质环境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大气④、产生噪声与振动污染⑤、占用农田耕地⑥、破坏植被,改变局部气候

5、何谓厌氧生物处理?其作用机理是什么?P259—P260

答:厌氧生物处理是在隔绝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借助兼性菌和厌氧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的过程。

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四个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2)发酵(或酸化)阶段: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厌氧生物牌法的处理对象是: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

6、何谓吸附?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答:吸附——指通过添加多孔活性固体物质,依靠其表面剩余能,粘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溶解性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吸附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①、溶质对水的疏水特性和对固体颗粒的高度亲和力,表现为溶解度的大小;②、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或化学键力,表现为交换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7、电除尘的除尘原理是什么?

答:除尘原理是用特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不均匀电场,利用电场中的电晕放电使尘粒荷电,然后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把荷电尘粒集向集尘极,进行捕集分离。

8、如何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答:“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性的中心议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人口基数大,迅速膨胀过剩,贫困人口的比重大,绝大多数人口素质低下,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资源不断消耗,某些资源出现枯竭危机,资源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问题突出普遍,环境污染已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9、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①、物理处理:压实、破碎、分选等。

②、化学处理:无害化或转化处理,如氧化、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等。

③、生物处理:微生物分解,无害化,综合利用化,如由生活垃圾制有机肥料。

④、热处理:高温破坏、改变结构,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如垃圾焚烧、塑料热解、湿式氧化烧结等。

⑤、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覆起来,以降低危害。

10、活性污泥法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答: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以用最广泛的废水好养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在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由系统排出。

四、论述题或分析题

1、分析环境自净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㈠、自净途径: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3类。

①、物理净化:通过稀释、扩散、淋洗、挥发、沉降等作用将污染物净化。如含有烟尘

的大气,通过气流扩散、降水淋洗和重力沉降达到净化;污水进入江河湖海后,通过吸附、沉淀和水流的稀释、扩散等作用,达到水体净化;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如酚、氰、汞等,因挥发作用,其含量逐渐降低。

②、化学净化:环境自净的化学反应有氧化和还原、化合和分解、吸附、凝聚、交换、

络合等。如有些有机污染物经氧化、还原作用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中的铜、铅、锌、

镉、汞等重金属离子与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物沉淀;铁、锰、铝的水合物、粘土矿物、腐殖酸等对重金属离子的化学吸附和凝聚作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代换作用等,均属环境的化学净化。

③、生物净化: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植物吸收土壤

中的酚、氰并在体内转化为酚糖甙和氰糖甙,球衣菌把酚、氰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㈡、影响因素:①、物理净化能力的强弱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温度、风速、降水量和地形、水文条件等因素。

②、影响化学净化的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形态、组分以及环境的酸碱度氧化还原电势和温度等因素。

③、影响生物净化的主要是生物的科属以及环境的水、热条件和供氧状况等。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在矿业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减少矿业开发对环境破坏的对策。

㈠存在的环境问题:

①、改变和破坏水文地质环境:破坏低下水资源、地面下沉、边坡失稳、地压失衡,如广西大厂塌陷冒顶,田林高龙金矿地压严重。

②、污染水体:酸性水、尾矿废石堆淋溶渗滤的离子污染、选矿含油废水、有毒废水等排入水环境中容易造成水体污染。以广西河池地区为例,由于南丹县开采利用锡和铅锌矿,造成刁江污染严重。

③、污染大气:选矿破碎车间粉尘、采矿凿爆破粉尘、选矿的药剂气味、硫化矿的自燃、柴油机废气、采矿运输粉尘都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④、产生噪声与振动污染:爆破噪声、爆破振动、球磨机工作噪声和振动。

⑤、占用农田耕地:废石堆、尾矿库、露天矿的开采区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广西苹果铝业公司在开发铝土矿时每年要征用大量的农业用地,造成当地农田资源十分紧张。

⑥、破坏植被,改变局部气候:露天采区剥离,修筑运输公路铁路,厂区建设,居民区建设,烟气毁林等都对当地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改变局部气候。

㈡、减少矿业开发对环境破坏的对策:

①、严格项目审批,做好“三同时”:即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②、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废物排放:减少剥离量,降低贫化率,提高入选品位,采用新的选矿工艺等。③、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

④、积极防范,预防为主:如采矿地面塌陷问题。

⑤、使用清洁原料和能源:燃料、无毒药剂。

⑥、严格操作规程,减少隐患:如爆破破坏防护。

⑦、重视绿化、美化,加强植被恢复:广西的平果铝、高龙金矿。

⑧、积极投入,加强治理:粉尘污染的治理,噪声污染治理,柴油机尾气治理,水污染治理。

其他:

1、请写出在矿业开发中会出现的三种污染物,并说明其来源与危害。

①、 Pb。主要来自矿山、冶炼、铅的使用部门,如汽车的废气、燃料、食品容器等。铅的溶点低高

温下有铅蒸汽逸出,干燥时稳定,潮湿时易生成保护膜,不耐强酸。在环境中容易发生迁移转化。铅污染可对动植物产生危害。铅污染可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影响,但毒性比其他重金属低。可破坏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损害骨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肝、肾等。

②、As。来自矿山、冶炼、砷的使用部门,如杀虫剂、除草剂、木材防腐剂、光弹等。砷加热不熔融

而升华,是剧毒物质,无机砷的毒性比有机砷大。其危害表现为:对作物而言,低浓度下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作物的生长,但高浓度可引起中毒,危害生长。对人体而言可食入、吸入、或接触侵入,三价砷的毒性最大,是剧毒物质,少量摄入可使细胞正常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细胞死亡,发生“三级”

效应。

③、Cr。主要来源于矿山、冶炼、电渡、制革等。金属铬元毒,离子铬有毒,六价铬毒性比三价的毒

性大。Cr与其他重金属不同,是植物与人体生长的必需元素,对植物而言,铬是生长必需微量元素,但过多有毒害作用。对人体而言,铬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铬缺乏易致病,但超量后,不同化合态的毒性不一样,可食入、吸入、引起炎症、溃疡、甚至发生“三致”效应。

2、大气污染形成的要素和条件是什么?

答:㈠大气污染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污染源、大气状态、污染汇。污染源是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源头,是大气污染形成的物质要素。大气状态是大气污染输送、转移和转化动力,是污染形成的环境要素。污染汇是大气污染物的最后接受者,是大气污染形成与否的根本反映。

㈡大气污染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有污染源排放大量的大旗污染物;其次,要有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大气状态和气象条件,使得污染物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有效扩散,从而在局部地区造成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超出了环境质量所允许的浓度;最后,污染汇必须存在,并且对接受者产生实质性危害。因此,大气污染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有何危害?

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①、固体污染物:分溶解态(小于1nm)、胶体态(1~100nm)、悬浮态(大于100nm),使水质浑浊,磨损堵塞设备和管道,有毒有害物质的载体和宿主。

②、需氧污染物:分无机需氧物、有机需氧物,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中氧缺乏。

③、营养型污染物:主要是N、P,造成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鱼类死亡。如赤潮。

④、酸碱污染物:主要是酸碱化合物,改变水中pH值,影响鱼类生存繁殖以及灌溉农作物和植物擦和产量质量。

⑤、有毒污染物:分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放射性污染物,能直接引起中毒和“三致“效应。

⑥、油类污染物:形成油膜,影响氧的补充共给,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在灌溉中由于附着于土壤和植物表面,影响养分的共给和废物的排出;同时,油膜能吸收阳光辐射,致使表面水温比常日高三度,阻碍海水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少了海面蒸发,导致了气候异常。

⑦、生物污染物:主要指废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致病细菌、病毒、病虫卵,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

⑧、感官性污染物: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和恶臭的物质,如表面活性剂。

⑨、热污染物:水温升高溶解氧减少、藻类繁殖加快、细菌生长加快、化学反应加快、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

4、何谓废水处理的一级、二级、三级处理?

答:分级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一般可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的任务是从废水中去除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为此,多采用物理处理法。一般经过一级处理后,悬浮固体的去除率为70%~80%,而生化需氧量( BOD)的去除率只有25%~40%左右,废水的净化程度不高。

二级处理的任务是大幅度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 BOD 为例,一般通过二级处理后,废水中的 BOD可

去除80%~90%,如城市污水处理后水中的 BOD含量可低于30毫克/升。需氧生物处理法的各种处理单元大多能够达到这种要求。

三级处理的任务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磷、氮和可溶性无机物。

三级处理是高级处理的同义语,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三级处理是经二级处理后,为了从废水中去除某种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补充增加的一项或几项处理单元;高级处理则往往是以废水回收、复用为目的,在二级处理后所增设的处理单元或系统。三级处理耗资较大,管理也较复杂,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有少数国家建成了一些污水三级处理厂。

5、简述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

答: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条件下,对污水中的各类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和培养,形成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微生物细胞在载体表面生长和繁殖,由细胞自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孔状结构,称之为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厌氧生物处理(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2)发酵(或酸化)阶段: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6、简述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基本措施和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答: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基本措施有

①、改革生产工艺,包括采用无废技术养活生产过程排废;采用精料,减少废料输入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②、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在同一企业进行废物转化,废料变原料

③、进行综合利用,回收有价成分,开辟应用领域

④、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包括焚烧与填埋等。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

①、物理处理:压实、破碎、分选等。

②、化学处理:无害化或转化处理(便于回收),如氧化、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等。

③、生物处理:微生物分解,无害化,综合利用化,如由生活垃圾制有机肥料。

④、热处理:高温破坏、改变结构,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如垃圾焚烧、塑料热解、湿式氧化、烧结等。

⑤、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有毒、有害、放射性)固定或包覆起来,以降低危害。

7、如何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答: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

①、电磁屏蔽:即利用优良导体作屏蔽体,吸收和反射电磁波,要求屏蔽体要接地。一般电场屏蔽宜

选用铜材,磁场屏蔽宜选用铁材。接地系统表面积要大,接地线要短。

②、吸收法控制微波污染:采用能强烈系数微波的材料敷设于场源外围。吸收材料分谐振型吸收材料

和匹配型吸收材料。如各种塑料、橡胶、胶木、陶瓷等材料加入铁粉、石墨、木材和水等物质制备而成。

③、远距离控制和自动作业

④、线路滤波:在设备和电源线交界处加装电源滤波器,以保证低频信号畅通,而将高频信号滤除。

⑤、合理设计工作参数,保证射频设备在匹配状态下操作。

⑥、个人防护:防护服、头盔、防护眼镜。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①、废气处理:做好收尘、除尘工作,在做后处理。

②、废水处理:三条原则:a、稀释分散,降低单位辐射剂量:适合于低浓度排放。b、浓缩贮存,

减少外排:方法有蒸发、离子交换、凝聚沉淀、电渗析。c、回收再用。

③、固体废物的处理:a、焚烧:烧掉可燃物质,减少放射性残渣的体积。b、切断压缩减少体积:

主要对不可燃废物而言。

④、三废处置:a、地下处置:选好场地埋存。b、海洋处置:固化块投海,或直接排入海洋。c、

太空处置:设想阶段。

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答: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①、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②、臭氧层破坏: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使臭氧层遭到破坏。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③、酸雨: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

④、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

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给人类生存带

来严重威胁。

⑤、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

⑥、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

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⑦、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

--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⑧、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⑨、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

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

⑩、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知识综合测试题1 一、填空题 1、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水、土壤、空气 都有微生物存在,尤其在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好场所。 2、加热灭菌法有干热和湿热两种方法。 3、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准确度和精密度。 4、监测大气污染常用的布点方法有方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 布点法、按功能区布点法。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有光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数据处理 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6、扰民噪声监测点应设在受影响的居民户外1 m处。 7、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用污水灌溉的田块。 8、为了便于管理,固体废物一般是按其是否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性、反应性、放射性、感染性来进行判定,凡具有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特性者即称为有害固体废物。 9、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14、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具有消毒效果的氯可以分为自由氯和化合氯,化合氯为NH2Cl、NHCl2和NHCl3。一氯氨,二氯胺,三氯氨 15、生物膜蛋白质、脂肪和多糖组成。 二、判断题 (对)1、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值,在6.5-10之间。 (对)2、由饮水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主要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肝炎。 (对)3、银量法测定氯离子(C1-)含量时,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

(对)4、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生成沉淀的物质,根据消耗滴定液的浓度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沉淀滴定法。 (对)5、生物体大小不同是由于所含细胞数目不等,而非细胞所占的体积不同所致。(对)6、空白实验值能全面反映分析工作中所用试剂(包括纯水)与仪器的质量状况,并反映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以及分析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 (对)7、环境监测中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于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 (对)8、当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所用的方法很灵敏时,直接采取少量样品就可满足分析需要。 (错)9、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可氧化水样中全部有机物。 (对)10、当暴露时间为8h,为防止噪声性耳聋的噪声容许值为110dB。 (对)11、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指标总计35项。 (错)12、重力式无阀滤池不设冲洗水箱。 (对)13、生物转盘是人工条件下的好氧处理构筑物。 (错)14、脉冲滤池是用颗粒材料过滤。 (对)15、焚烧是污泥处理的一种方法。 三、选择题 (D )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2、当吸光度A=0时,透光率T%为D 。 A、0 B、10 C、50 D、100 (A)3、废水处理厂曝气池运行初期往往出现什么微生物? A、植物性鞭毛虫 B、游泳型纤毛虫 C、动物性鞭毛虫 D、固着型纤毛虫 (B )4、佛尔哈得法是以为指示剂的沉淀滴定法. A 、氯化钾;B、铁胺钒;C、铬酸钾D、铬黑T (B )5、由饮水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是 . A、大肠杆菌 B、脊髓灰质炎 C、痢疾杆菌 D、马鼻疽 (C )6、我国六类环境标准中,只有国家标准的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基础标准 C、环境方法标准 D、标准物质标准(c)7、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粒径在的颗粒物。 A、10μm B、0.1~100μm C、100μm以下 D、100μm 以上

《环境工程》习题解答

《环境工程》习题解答 第一次 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 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 15.03 =??-,NO 2: ppm 058.0643 .444610 12.03 =??- CO :ppm 20.3643 .442810 00.43 =??-。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 N 、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 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 N )3 3 4 /031.1104.22154 10 50.1N m g =???= -- c (mol/m 3 N )3 3 3 4/10 70.610 4.221050.1N m mol ---?=??=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3.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 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 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 C 855 71.25 71.25 H 113-2.5 55.25 27.625 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

环境工程复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由三类两级构成,其中,三类指的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和方法标准,两级指的是地方级环境标准和国家级环境标准。 2、环境问题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区域性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环境问题。 3、生态平衡包括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地平衡,而不是绝对地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不是静态平衡。 4、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P104 5、化学沉淀法常用的沉淀药剂有氢氧化物、硫化物、碳酸钠。处理过程中一般要控制好反应条件,防止沉淀物再次溶解。 6、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原则(三化技术政策)是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7、钠碱法脱硫所用的吸收剂是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8、除尘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处理量、除尘效率和阻力降。 P160 9、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营养物质、温度、pH、溶解氧、有毒物质等。 10、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酸雨、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11、“三致”效应指的是致癌、致畸、致突变。 12、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剂量、作用时间、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和个体敏感性等因素。 13、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金属元素是Pb、Cr、Cd、Hg。其中,引起水俣病的是汞。食品中最主要的两类污染物是黄曲酶素和亚硝酸盐。 P26 14、大气污染物按化学成分可分为七类,分别是颗粒物、硫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卤化物、放射性物质。 15、世界三大酸雨区是北美地区、北欧地区和我国西南地区。我国南方与北方相比,南方酸雨危害更加严重,其中我国酸雨的三大片区是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 P333 16、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技术有电磁屏蔽技术、吸收法控制微波污染、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作业、线路滤波、合理设计工作参数,保证射频设备在匹配状态下操作、个人防护等;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关键是做好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和处置工作。 二、名词解释 生态平衡——指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环境问题——环境的各要素及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偏离其固有特性值,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环境是指某一中心以外的空间和事物。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又不危及后代的发展。其中包含了两点共识:一是强调发展,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质量的提高,生产过程的节能、少废等等。二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指发展必须与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等协调。 大气稳定度——指整层大气的稳定程度,是用来描述环境大气层结对其中作垂直(绝热)运动的气团起什么影响的一种热力性质。 COD(化学需氧量)——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单位为mg/L。 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活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单位为mg/L。 P95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即是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某些藻类(如裸甲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致使另一些生物死亡,使海水呈现出优势藻类的本色。 P332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从频率的概念而言,主要是射频电磁场频段。 三、问答题 1、氨法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废气的原理是什么? 答:氨法吸收是将氨水通入吸收塔中,使其与含SO2 的废气接触,发生如下反应: 2NH3+H2o + SO2 = (NH4)2SO3;(NH4)2SO3+SO2+H2O=2NH4HSO3 ,在吸收过程中所生成的酸式盐NH4HSO3对SO2不具有吸收能力,随吸收过程的进行,吸收液中的NH4HSO3数量增多,吸收液吸收能力下降,此时需向吸收液中补充氨,使部分NH4HSO3转变为(NH4)2SO3,以保持吸收液的吸收能力。 NH4HSO3+ NH3=(NH4)2SO3 因此氨法吸收是利用(NH4)2SO3—NH4HSO3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来吸收氨气中的SO2。补充的NH3并不是直接用来吸收SO2,只是保持吸收液中(NH4)2SO3的一定浓度比例。NH4HSO3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吸收液要不断从洗涤系统中引出,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对引出的吸收液进行处理。 P89 2、何谓惯性除尘?其除尘原理是什么? 答:惯性除尘——指使含尘气体冲击挡板或使气流急剧改变流动方向,然后借助粒子的惯性力将尘粒从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 环境工程学是现代工程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控制、废弃物处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学习环境工程学知识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本文将提供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部分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的知识。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1 题目 什么是环境工程学?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1.1 答案 环境工程学是研究环境保护、资源清洁利用和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科学技术。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清洁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设计、建设和经营环保和资源清洁利用的工程系统,开展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 1.2 题目 什么是环境污染和其分类? 1.2 答案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超出一定浓度或某些物质在环境中存在时间过长,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象。根据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可将环境污染分为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第二章 2.1 题目 解释污染源、排放量、排放浓度和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 2.1 答案 污染源是指产生和排放有害物质的自然、人为活动或设施,如工厂、交通工具、矿山等。排放量是指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总量。排放浓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制定的限制和控制污染物在环境媒介中浓度或总量的标准。 2.2 题目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2.2 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开、透明、科学、客观、以人为本、以风险 管理为导向。其中,公开、透明是指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和结果应该向公众公开;科学、客观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科学、客观、可靠的依据开展;以人为本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确保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总结 本文为学习环境工程学的人们提供了一些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点和对应的练 习题及答案。通过练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环境工程学的理论和实践,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 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 3 该浓度可表示为 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

(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 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16、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17、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18、某化工厂,用河水在一间壁式换热器内冷凝有机蒸汽,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发现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明显下降,分析主要原因 是。 19、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和。 2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 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21、用二种厚度相同的材料保温时,往往把_____________ 的材料包在内层, 以达到好的保温效果。

2023年环境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资料

2023年环境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资料 本文档为2023年环境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资料,旨在为环境工程师提供研究和参考材料。 试题一 1. 环境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案:环境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分析、评估和解决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 环境影响评价是什么?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通过对计划或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减轻或避免这些影响的措施。 3.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环境监测的目的是收集、分析和解释环境数据,以评估环境质量,检测环境污染,并提供基于科学数据的环境管理决策。 试题二 1. 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答案: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 2. 简要解释排放许可制度。 答案:排放许可制度是一种控制和监管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制度,通过发放排放许可证,限制企业的排放量,并对排放进行监测和追踪。 3.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 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价值,如提供食物、水源、气候调节、自然景观等。

试题三 1. 请简要描述环境风险评估的步骤。 答案:环境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问题定义与范围确定、风险识别、风险特征描述、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和实施、风险监测与评估。 2. 请解释循环经济的概念。 答案:循环经济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标的经济模式,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3. 绿色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绿色建筑的特点包括能源效益高、材料资源节约、环境影响小、室内环境舒适、可持续发展等。

环境工程师考试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师考试题-含答案 1. 循环经济是指什么? 答: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 2.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什么? 答: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对计划或项目可能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预防的过程。 3. 农田土壤的环境质量如何评价?请列举几个评价指标。 答:农田土壤的环境质量可以通过土壤污染物浓度、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4. 请简述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 答: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这些污染物会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5. 请简述水污染的种类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水污染的种类包括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水污染会导致水质下降,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如引发水源性疾病。 6. 请简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和目标。 答:环境管理体系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环境政策及目标,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和方法。其目标是不断提高组织对环境的管理和性能,减少环境风险和负面影响。 7. 请简述环境工程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答:环境工程师应具备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并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8. 环境工程师的职责是什么? 答:环境工程师的职责包括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治理等,旨在实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9.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原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10. 简述环境工程师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环境工程师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环境评估、监测和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环境保护的实施和监督,并协助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粒数中位径(NMD)是指累计频率为时对应的粒径。 2. 旋风除尘器由、、和等组成。 3. 静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有、、 和。 4.水中所含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 和。 5.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分类,按照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 和。 6.写出危险废物的三个特性:、、。 7. 声压的常用单位是,声压级的常用单位是。 8、静电除尘器的结构由、、、 和所组成。 9、废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一般细胞分子式为,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 养元素比例为,C:N:P= 。 10土地处理技术有五种类型:、、、和。 11.固体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分为和。 12.城市垃圾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脱水与干燥等。

13.常见的沉砂池有、和三种型式。 二、选择题 1.电晕线越细,起始电晕所需要的电压越()。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没有关系 2.下列水处理方法哪些是二级处理()。 A.混凝+气浮 B.活性污泥法 C.消毒 D.自由沉淀 3、下列不属于生物膜法的生物处理方式是()。 A.生物滤池 B.生物转盘 C.生物接触氧化 D.活性污泥 4.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粉尘粒径密切相关,当除尘效率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粉尘粒径被称为()。 A.中位径 B.众径 C. 长度平均径 D.面积等分径 5.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溶解氧 B. 化学需氧量 C. 生化需氧量 D. 总有机碳 6.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低比电阻粉尘 B.中比电阻粉尘 C. 高比电阻粉尘 D. 以上均适合 7.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 B. 电除尘器 C. 湿式除尘器 D. 旋风除尘器 8.声源类型按其几何形状特点划分可分为()、线声源、面声源、 A、平面声源 B、点声源 C、球面声源 D、电磁噪声源 9.固体废物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 )。 A固体废物和半固体废物B生活废物和工业废物 C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D.高热值和低热值废物 10.声级计读数直接给出(),测量范围大约为20~130dB。 A、声压级 B、声压 C、压强 D、电压

环境工程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环境工程是指()。 A. 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领域 B. 通过工程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工程领域 C. 通过管理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工程领域 D. 通过政策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社会稳定的工程领域答案:A 2.以下哪一项不是环境工程的主要领域? A. 大气环境工程 B. 水污染控制工程 C. 土壤修复与污染防治工程 D. 电力工程 答案:D 3.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A. 酸雨 B. PM2.5

C. 重金属 D. 臭氧 答案:C 4.以下哪一项不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任务? A. 水处理 B. 污水排放 C. 水质监测与评价 D. 废水减排 答案:B 5.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土壤修复与污染防治工程的常用方法? A. 生物修复 B. 燃烧处理 C. 土壤水分调控 D. 化学修复 答案:B 二、问答题 1.简述环境工程的定义及其主要领域。

环境工程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领域。其主要领域包括大气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土壤修复与污染防 治工程等。 2.请举例说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分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PM2.5和臭氧等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支气 管炎,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水污染 物如重金属和有机物可通过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对肝脏、肾脏等器 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慢性中毒和癌症。 3.请简述土壤修复与污染防治工程的主要方法之一——生物修复的 原理。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因子来修复污染土壤。原理是通 过生物降解、吸附、转化等作用来减少或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并降 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菌根修复、菌菇 修复和植物吸附、转化等。 三、综合题 某工厂位于城市郊区,经过环境评估发现其废水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请设计一个综合处理方案,以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综合处理方案: 1. 废水预处理: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可沉淀物,使用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 分章 有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分章有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分章-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表述概念:微生物;微生物学; 2、填空题: 1)微生物分类以其()属性及()属性及()为依据。 2)微生物的命名就是使用生物学中的(双名)法,即为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 的种。这个种的名称就是由一个(属于名)和一个(种名)共同组成。 4)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肉眼看不见,必须 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才能微小生物的总称。 5)微生物的分类系统使用:(界)、(门)、(纲)、(目)、(科)、(属于)、(种),(种)就是基本单位。 6)escherichiacolik12(λ)中:k12表示()、λ表示(); 7)微生物的命名使用(二名)法,即为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 名称前者为(种名),后者为(属于名),均用(斜体字)书写,属于名第一个字母大写。 8)louispasteur的贡献主要在于证明(微生物)活动和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并创立了(病原)学说。 9)(病毒)就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10)robertkoch的贡献:创建了(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创建了推论病原物的知名的(柯赫氏)法则。3、推论 ()1)从进化程度看,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进化程度高。()2)真核微生物和原 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壁。()3)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拉丁学名为escherichiacoli。4、选择题 1)robertkoch的贡献是:(ad)多挑选 a.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c.观察发现了微生物的活动b.发明了显微镜 d.证实病害的病原学说 2)下面定义恰当的就是: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coli。()多挑选a.escherichia代表种名c.coli代表种名b.coli代表种名d.escherichia代表种名3)属louispasteur的贡献的存有();多挑选a.证明微生物活动c.明确提出了推论病 原物的原则b.驳斥微生物自然出现学说d.创办了病原学说道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次习题答案 1-1、 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或蒸腾作用形成水汽,上升到空气中凝结为云,在大气环流-风的推动下运移到各处。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以雪、雨等形式降落下来。这些降落下来的水分,在陆地分成两路流动:一路在地表形成径流,汇入江河湖泊;另一路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称为地下渗流。这两路水互相交流转换,最后注入海洋,与此同时,一部分又以蒸发或蒸腾的方式进入大气。这种循环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而经过使用后水被排放出来,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一个局部的循环体系。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质: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标准: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统一规定。如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水体自净:在污染物参与水体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中,经过一些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离或分解,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3、 L mg L mg /4.150250 1000 1000)3622.543998.54(/8.228250 1000 1000)3426.543998.54(=⨯⨯-= =⨯⨯-=挥发性固 悬浮固体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分析 1、下列关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 (2)在采用类比法的时候,应充分注意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3)物料衡算法,由于遵循质量守恒定量,计算的结果最能体现实际情况,一般对结果不需修正 (4)资料复用法一般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中使用 2、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注意。 (1)拟建工程设计资料的准确性(2)实测数据的准确性 (3)现有工程数据的准确性(4)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3、下列选项中,可作为是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后需要的污染物最 终排放量。 (1)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2)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 (3)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4)(1)、(2)和(3)的代数和 4、无组织排放是指。 A、生产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 B、不经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 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 C、在空气中的蒸发、逸散引起的污染物 D、无任何规律排放的污染物 5、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9000 吨,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 吨,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 吨,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 吨,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400吨,则某污染的排放量为吨。 A.5000 B.5400 C.6400 D.1400 6、在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时,如废水经简单处理后排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需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是否与项目()相符,是否还有足够处理能力等。 A.工艺 B.水文特征 C.水质特征 D.规模 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的保证性。 A.卫生防护距离 B.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 C.安全防护距离 D.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防护距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 A.产生位置 B.产生量 C.处理方式 D.污染物的种类 2、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 A.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 B.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C.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D.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3、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 A.分析厂区的区位优势的合理性 B.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C.根据气象、水文等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环境工程选择题(附答案)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题目及答案详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B.水在社会循环中取用的是径流水源和渗流水源 C.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D.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源而非面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超编题目) A.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的流量、浓度、pH值和温度 B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有自动均和的作用 C.堰顶溢流出水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 D.外设水泵吸水井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 3、TOD是指( A ) A.总需氧量B生化需氧量C化学需氧量D总有机碳含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测定通常采用K2Cr2O7和KMnO7为氧化剂(KMnO4才对,属于书写错误) 测定不仅氧化有机物,还氧化无机性还原物质 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描述的是BOD) 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 6、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D) A.悬浮物B胶体C溶解物D沉淀物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B.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水头损失很小,阻力主要是截留物堵塞造成的) C.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15 cm D.格栅倾斜50-60o,可增加格栅面积

8、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A )8-11题参见课本76、77页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 9、颗粒在初沉池初期(A),在初沉池后期(B)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10、颗粒在二沉池初期( B ),在二沉池后期( C ),在泥斗中(D)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11、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D)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自由沉淀试验用沉淀柱的有效水深应尽量与实际沉淀池的水深相同 B.絮凝沉淀试验用沉淀柱的有效水深应尽量与实际沉淀池的水深相同 C.对于自由沉淀E~t曲线和E~u曲线都与试验水深有关(应为“无关”) P 81 D.对于絮凝沉淀E~t曲线和E~u曲线都与试验水深有关 13、料的接触吸附是过滤的机理之一,不属于这一机理的是( C ) A.重力沉淀 B.范德华力吸附 C.布朗运动 D.截留作用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 《环境工程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COD;2. 厌氧生物处理法;3. 泥龄;4. 好氧硝化;5. A/A/O 法; 6. 反电晕; 7. 二次扬尘; 8. 电场荷电; 9. FGD;10. SCR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 溶解氧; B 化学需氧量; C 生化需氧量。 2.废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水中的()。 A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B 不溶性有机物;C悬浮物质。 3.废水二级处理技术属于()。 A 生物方法; B 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4.A2/O法产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 A 多; B 少; C 一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水三级处理技术()? A 臭氧氧化; B 气浮; 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A 炉前脱硫技术; B 炉内脱硫技术; 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 低比电阻粉尘; B 中比电阻粉尘; C 高比电阻粉尘。 8.常被用来作为高效除尘器的前级预除尘器的是()。 A 机械力除尘器; B 电除尘器; 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 B 电除尘器; 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气脱硝的主要机理是()。 A 催化转化; B 化学吸收; 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气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5.控制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包括:、、、。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什么是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2.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曝气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

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学选择题练习附答案

1、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宜采用下列哪项作为污水再生处理工艺?(D ) A :一级处理—消毒B:一级强化处理—过滤 C:二级处理—气浮 D --二级处理—混凝—沉淀—消毒2. 下列哪种药剂不宜用于酸性废水中和处理?(D) A:石灰B:白云石C:氢氧化钠D:磷酸二氢钠3、在采用电解法处理废水时,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 A:在电解过程中,阴极放出电子,废水中某些阳离子因得到电子而被还原B:根据法拉第定律,电解时电极上溶解或析出物质的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 C:电解法处理废水有多种功能,如氧化和还原,有时也有混凝和浮选等作用 D:电解槽内的电流总是同外加电压呈直线关系 4、利用吹脱法处理废水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 A:采用吹脱法吹托氨气的过程中,气液比越大则吹脱效果必然越好 B:吹脱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非溶解性物质 C:废水中油类物质的增多会降低吹脱效果 D:水温一般不会影响吹脱效率 5、水质分析中把固体物质分为( C )。 A.SS和TS B.DS和TS C.DS和SS D.COD和BOD 6、水环境的污染源有许多方面,但最普通最重要的污染源为( D )。 A.酸雨 B.大气中有害沉降物 C.固体废物渗滤液 D.排放的各类废水 7、水体中胶体态污染物的直径为( B )。 A.小于1nm B.1-100nm C.大于100nm D.大于10000nm 8、除了pH值、浊度、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数、臭味及色度、油度、放射性物质以外,其余污染指标的单位均用( A )。 A.mg/L B.kg/m3 C.g/L D.g/mL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非金属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 A )。 A.5m/s B.10m/s C.6m/s D.2m/s 10、污水管道应按不满流设计,当管径为200-300mm时,最大设计充满度为( A )。 A.0.55 B.0.65 C.0.75 D.0.85 11、城市污水处理厂,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最小流速应为( A )m/s。 A.0.15 B.0.3 C.0.6 D.1.0 12、雨水管渠( A )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覆盖情况而定,一般为5-15min。 A.设计地面集水时间 B.设计地面渗水时间 C.设计管内流水时间 D.设计管内渗水时间 13、埋设污水管道时必须防止管道壁因地面活荷载而受到破坏,车行道下的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宜小于( C )。 A.0.5m B.0.6m C.0.7m D.0.8m 14、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生物膜法BOD5的去除率为( C )。 A.65%-80% B.60%-80% C.65%-90% D.50%-80% 15、下列方法中不能分离分子态污染物的是( C )。 A.汽提法 B.萃取法 C.电渗析 D.吹脱法 16、在24h或48h内使供试鱼类50%致死的毒物浓度称为( C )。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72336) 一、名词解释 1、堆肥化 参考答案: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腐殖质转化的生物过程。 2、逆温 参考答案:指对流层中某层次出现气温上热下冷的现象。 3、中位径(d c50) 参考答案:指粒子群中将颗粒质量平分一半时所对应的颗粒的粒径。 4、富营养化 参考答案: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5、农业退水 参考答案: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 6、水环境容量 参考答案: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的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或称纳污能力。 7、污泥负荷 参考答案:指单位时间单位微生物质量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 8、物理性污染 参考答案:物理环境中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光、热等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仪器设备,造成的污染或异常,就是物理性污染。 9、热解 参考答案:指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料油、油脂和燃料气的过程。 10、自养型微生物 参考答案: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二氧化碳、氨和水 1/ 20

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11、容积负荷 参考答案:单位为:kgBOD5/(m3·d),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容积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 12、废物固化 参考答案: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基材中,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13、理论烟气体积 参考答案:燃料在供给理论空气量下完全燃烧,且生成的烟气中只有CO2、SO2、H2O、N2这四种气体,此时烟气所具有的体积为理论烟气体积(又称湿烟气体积)。 14、表面水力负荷 参考答案:单位为m3/(m2·d),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污水流量。 15、噪声 参考答案:噪声是声波的一种,具有声音的所有特征。从物理学的特点来看,噪声是指声波的频率和强弱变化毫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16、放射性废物 参考答案:放射性废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17、破碎比 参考答案:指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也表征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18、浸出率 参考答案:指固化体浸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时,其中有害物质的浸出速度。 19、堆肥 参考答案:指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制得的成品。 20、焚烧 参考答案:在高温炉内(800-1000。C),废物中的可燃组分与空气中的O2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高温气和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并释放热量的过程。 21、吸声系数 参考答案: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的比值。 22、滤波器 2/ 20

环境工程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讲绪论 1、了解环境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问题: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结果。 分类: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因素自身的失衡和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涝、干旱、台风等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成为当今世界环境科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动植物有影响并达到致害的结果,破坏了生物界的生态系统,这就是环境污染 2、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是哪些?各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的气温发生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 2、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蓝色“光化学烟雾”汽车太多,300~400万辆汽车尾气(NO X ,SO2,HC化合物等与光反应)造成的污染。) 3、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出现逆温,大部分地区持续有雾由二氧化硫和烟尘所致。) 4、伦敦烟雾事件(SO2、烟尘、Fe2O3综合的硫酸烟雾) 5、疯狂的猫-日本水俣病事件(鱼身体内含有汞(甲基汞)-氮肥厂排放的废水) 6、痛痛病事件(骨痛病事件)(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 7、四日事件(二氧化硫、金属粉尘的废气) 8、米糠油事件(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过程中,由于生产失误,米糠油中混人了多氯联苯) 3、充分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这些环境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详见P31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成为当今世界环境科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环境与人关系密切--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原则是什么?并谈谈你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概念:人类发展经济以改善生活品质,但不能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历史性原则 认识: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 1、人口暴涨,人均资源短缺严重2、环境污染严重,污染防治力度不足3、森林覆盖率低 4、环境监管的力度有待提高 第二讲当前热门的环境污染问题 1、温室效应是怎样形成的?温室气体有哪些?温室效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防 治? 近代气候变暖原因: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上升造成的。 大气对地表热辐射遮挡保温的属性类似温室中玻璃具有的作用-温室效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