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课能培养学生素质

种植课能培养学生素质
种植课能培养学生素质

种植课能培养学生素质

铜陵市金口岭小学王莉君

环保意识是公民素质、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唤起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已迫在眉睫"环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小学生应当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劳动课的种植课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植树种花,学生亲眼看到通过自己的种植以后,环境会变得这么美丽,这比任何一堂说教性质的环保教育课都要有效得多。前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环保教育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保素质。"种植课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阵地,充分发挥其优势,成为全面提高新一代人的素质,而创造理想的自然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探索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立足于改革,致力于创新。要千方百计地"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而《生活与劳动》中的种植课,无疑是学生的一方乐土。在种植课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学生探索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铜陵市金口岭小学王莉君

新形式下的今天,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十分必要的。我曾在班上做过调查:你认为劳动是为了什么?有很多孩子毫不考虑的就告诉我,劳动就是为了赚钱。当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心里起伏难安。是的,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否认劳动是为了生活,但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爱劳动是美德,是劳动创造了人类,是劳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劳动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以及人的体质。针对现在很多孩子蔑视普通劳动者以及不愿参加劳动的心理,我曾设计过一堂特别的劳动课——以“假如没有……”为主题的“劳动谈话课”。首先由教师启发: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假如没有空气和水,人类不可能生存,那你知道假如人类没有劳动会是什么样子吗?如:没有工人,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农民,人们的生活会是怎样?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假如没有……”为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孩子们一听,兴致勃勃的议论起来,我没有想到当他们的话匣子一打开就一发不可收拾,有的说假如没有医生的劳动,病人的痛苦将不断加重直至死亡;有的说假如没有教师的劳动,就不会有一批一批的有用之才出现,让社会得以进步和发展;有的说假如没有农民伯伯的辛勤耕种,城市里的人就没有粮食和蔬菜吃;有的说假如没有清洁工人的劳动,街上将杂乱不堪、垃圾成山;有的说假如没有煤炭石油工人的劳动,所有的交通工具将不再转动……孩子们说的多好啊!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互相的谈话与交流中逐渐的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劳动的骄傲、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以及劳动给社会带来的飞跃,同时也就懂得了为什么要劳动,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并让他们从小知道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一切劳动都将给人类带来收获。通过40分钟的

激烈讨论,同学们不仅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理解了劳动的涵义和作用,而且激发他们劳动的兴趣。故此,每接受一个新班级的劳动教学任务时,我都要上一堂这样的谈话课。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在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告诉他们劳动离不开科学,再通过对劳动成果的评价,让学生感受科学给劳动带来的成功,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怎样科学种植?怎样科学养殖?怎样科学利用废旧物品等?为了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科学在劳动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刺激学生。如种植树木,我们可以让一个组的学生用陈旧的方法种植,其他组科学种植。经过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精心培育,再进行比较,其结果显而易见,此时教师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事实胜于雄辩。是啊,科学的时代需要科学的劳动,我们都希望一个个科学的劳动者来创造未来美好的世界。孩子就是我们的希望,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的劳动观念,引导他们走科学的道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点点滴滴的积累和锻炼是他们成功的基石。

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铜陵市金口岭小学王莉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在劳动实践中恰恰能让孩子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体现。首先我对学生说:“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打算举行一次全校同学的手工品展览会,老师打算在每班挑选20件泥塑作品,因为我知道你们从小就爱玩泥巴,而且个个心灵手巧,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泥塑高手,何况学校这次没有种类、造型、色彩的要求,你们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制作过程中你们可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你可以捏世界上有的,可以捏世界上没有的,或者捏你希望今后世界上有的,你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完成后,由自己推荐,同学评选。”孩子们一听热情高涨,异常兴奋,立即行动起来。当看到孩子们这种活跃的气氛,我情不自禁的融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想、一起做、一起玩,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的给他们制作

技巧上的指导,鼓励他们大胆创作,这时,孩子们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被选中,会很乐意的接受你的建议,并能主动的请教。这时你可以惊讶的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是惊人的,就连那些平时胆小的学生也大胆的说起来,动起来,你会觉得他们是那样的聪明和可爱,同时你也会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那样的有价值,孩子们的作品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并富有创意。当学生制作完之后,再鼓励他们自荐,同学举手表决,教师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当时,孩子们那种急于推荐自己和自己作品的欲望一下子迸发出来,他们各自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介绍,有各种交通工具、各种动物、各种卡通形象、以及宇宙飞船、外星人等。此时此刻你会发现他们的语言是那样的丰富,想象是那样的奇特,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一直充当着学生劳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他们结合周围事物发挥想象,并鼓励他们合作创作。孩子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思维是活跃的,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做到了一个也没有少的教学效果。的确,培养孩子创新的思维,就要求教者必须要有创新的观念,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于走出旧的课程模式,体现“趣、精、实、活、新”的教学原则,特别是劳动教学内容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使课堂不断拓宽,学习不断延伸,思维不断扩展。让孩子在劳动中感悟、体验、求知、探索。

在劳动实践中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铜陵市金口岭小学王莉君

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让他与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在劳动中形成。如卫生习惯.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材《水果拼盘与果皮艺术》一课时,我这样问学生:由于水果是直接入口的食物,并且制作后会留下果皮,所以我们在制作时除了注意安全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孩子们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就能答出“卫生”两个字。那你认为包括哪些方面的卫生呢?孩子们可以答出“食物卫生和环境卫生”。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卫生的基本知识,但如果教者不引导和提示,也许出现的结局和产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