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阅读下列词语、诗句,完成下列问题。

蜀犬吠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蜀犬为何吠日?

(2)千树万树的“梨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

(3)“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风,它为何不能度玉门关?思路解析与答案:(1)蜀地(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晴天少,很少见到太阳。偶尔日出,犬觉得很奇怪而吠。

(2)雪

(3)夏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此线东南属于夏季风能影响的季风区,此线西北属于非季风区。“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属非季风区,所以夏季风“不度”(不能到达)。

2.常见的天气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气旋和反气旋。

答案:锋气旋反气旋

3.图2-3-1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

图2-3-1

思路解析: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旋转辐合。

答案:B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B.锋面总是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C.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差别不大

D.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出现雨雪、大风天气

思路解析:本题容易错选D项,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冷锋过境时会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但冷锋过境时降水与否与锋前暖气团的干湿状况有关。若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锋面过境时往往无降水,只会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如在我国北方的冬春季节,常可见到这种冷锋天气。

答案:A

2.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

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

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思路解析: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天的寒潮、冬春的沙尘暴均是由快行冷锋南下造成的。在锋面两侧因为是性质不同的冷暖气团,所以其温度、湿度、气压、风均有明显的差别。

答案:A

3.在下述天气系统控制下为晴天的是()

A.冷锋天气系统

B.暖锋天气系统

C.低压(气旋)天气系统

D.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

思路解析:锋面控制时,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均常带来阴雨天气,所以A、B是错误的。低压(气旋)因为中心气流是上升的,所以在中心气流控制下也常形成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多为晴好天气,所以正确答案为D。答案:D

4.下列正确叙述出现降水区域的是()

A.暖锋锋前锋后都有降水

B.冷锋锋前锋后都有降水

C.暖锋只有锋后有降水

D.冷锋只有锋后有降水

思路解析:锋面活动时常伴有不同强度的风,受风的影响,冷锋锋前锋后都有雨,但主要为锋后雨;暖锋降雨均降在锋前。

答案:B

5.在图2-3-2中,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方向的是()

图2-3-2

思路解析:判断此题四幅图中风向正确与否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风向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二是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三是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综合分析图中风向,可得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6.图2-3-3表示“某锋面在某一时段的运动情况示意图”,图中A、B、C均表示同一个城市O,根据图和以上论述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图2-3-3

(1)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此图中的锋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请根据你对锋面的了解判断此锋面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锋面形成的降水大多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锋前、锋后)。

(2)请分别写出城市O处于A、B、C三个时刻的天气状况。

A时刻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时刻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时刻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锋前降水,判定该锋为暖锋,其运动方向为向左;A、B、C分别处于冷空气、

锋面和暖气流控制之下,故天气状况差别明显。

答案:(1)暖锋向左锋前

(2)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降低,天气转阴并常常伴有连续性降水气温较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7.读“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图2-3-4),完成下列问题。

图2-3-4

(1)表示某地区反气旋过境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某地区气旋过境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暖锋过境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能是寒潮来临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气旋中部是低压中心,其控制区域气压应低于其控制前后日期的气压,反气旋情况相反,所以表示气旋过境的曲线是A,表示反气旋过境的曲线是B。暖锋过境后的地方,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会逐渐降低,所以表示暖锋过境的曲线是D。随寒潮来临移来的是冷气团,气压会逐渐升高,所以可能是寒潮来临的曲线是C。

答案:(1)B (2)A (3)D (4)C

8.读图2-3-5,完成下列问题。

图2-3-5

(1)图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______。(2)图①表示的天气系统,从气压状况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气流状况看是________________。当它过境时,常常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3)夏季受图②天气系统控制的地区,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长江流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就是在它控制下形成的。

思路解析:第(1)题,旨在考查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的理解和风向的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相对气压梯度力有所偏转。

第(2)题,图①中心气压低,为低压(气旋),其控制的天气为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3)题,图②中心气压高,为高压(反气旋),在其控制下多晴朗天气。我国长江流域夏季在其控制下形成了伏旱天气。

答案:(1)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

(2)低压气旋阴雨热带气旋

(3)晴朗伏旱

快乐时光

最大遗憾

同事小丽因中耳炎住院治疗。手术当天,几个好朋友都到医院来为她鼓劲,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还未结束,我们不禁担心起来:这个手术是局部麻醉,这么长时间,药效恐怕该过去了,那得多疼啊!又过了一会儿,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小丽躺在病床上被推了出来。果然不出所料,她两眼通红,满脸是泪,看来疼得不轻!我们围上去安慰她,没想到她哽咽着说:“越想越伤心,忘了让医生在药劲儿没过的时候,给扎个耳朵眼儿了!”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晴朗天气②我国北方夏季暴雨与冷锋活动有关③我国冬季寒潮的爆发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④暖锋过境后,气温、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冷、暖锋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征及冬夏对我国天气带来的影响。冷锋过境时,一般会出现阴雨天气并伴有大风。暖锋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所以气温会升高,气压会下降,天气转好。

答案:B

2.下列四幅冷、暖锋示意图2-3-6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图2-3-6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用符号表示的冷、暖锋的认识。要使气温最低、气压最高,需在冷气团一侧。A在冷锋锋后,为冷气团一侧;B在冷锋锋前;C在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D在暖锋锋后,暖气团一侧。

答案:A

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A.冷空气总是位于锋面之下

B.过境后气压升高

C.过境后天气转晴

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思路解析:因冷空气密度大而重,暖空气密度小而轻,锋总是向冷空气一侧倾斜,无论冷锋或暖锋,冷空气总是位于锋的下方。

答案:A

4.关于风向和气压的关系,错误的是()

A.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

B.北半球地面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

C.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北风

D.南半球反气旋西部吹偏南风

思路解析:高空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北半球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偏向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与等压线平行,此时高压应在风前进方向的右侧;北半球地面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偏转不到90°,斜穿等压线,低压应在风前进方向的左前方。背风而立即人脸的朝向与风前进方向一致,所以A项和B项都是正确的。南半球气旋东部与反气旋西部的风都应是偏北风,因此C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

答案:D

5.赤道上没有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

B.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C.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D.无地转偏向力

思路解析:气旋及反气旋都是水平气流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转偏向力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的,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所以形不成气旋和反气旋。

答案:D

6.下列风向属于北半球反气旋南部的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思路解析: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是呈顺时针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辐散的。东部吹西北风,西部吹东南风,北部吹西南风,南部吹东北风,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图2-3-7为“我国黄河下游的东营市在9月27日影响其大气状况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7—8题。

图2-3-7

7.下列关于图中相关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整体来看,其属于北半球的反气旋

B.图中曲线①代表暖锋

C.图中曲线②代表冷锋

D.从整体来看,其属于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天气系统

思路解析:据闭合等压线的数值内低外高可判定该天气系统为气旋,根据题干中所给资料断定为北半球,因此①②处分别形成锋面,且分别为冷锋和暖锋,那么该图从整体看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在图中天气系统控制和影响下,东营市在未来几天内会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D

8.图中标注的A、B、C、D四地,最容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A、D

B.A、C

C.B、C

D.B、D

思路解析:据锋面降水冷锋在锋后,暖锋在锋前,又已知①和②分别为冷锋和暖锋,所以可判定A位于冷锋后,D位于暖锋前,这两地最易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A

9.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难性天气的出现,大都是由哪一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思路解析:本题一方面考查对冷锋天气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考查对我国主要天气状况成因

的了解程度。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也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答案:B

10.上海某年3月8日的最高气温比3月9日的最高气温高出8 ℃,其原因可能是()

A.9日有寒潮到达

B.9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云量多,大气反射作用增强,近地面气温低

C.9日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连绵

D.9日受一台风系统的影响,出现阴雨天气

思路解析:上海8—9日气温下降了8 ℃,降温幅度很大,可能是受寒潮的影响;B项错误,受高压控制时,云量少,晴天多;C、D两项,受江淮准静止锋和台风影响形成的阴雨天气降温幅度不会达到8℃。

答案:A

11.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图2-3-8)和“锋面示意图”(图2-3-9)及表2-3-1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图2-3-8 图2-3-9

表2-3-1

(1)图2-3-8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2)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3-8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3-8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该锋面与图2-3-9甲、乙两图中的哪一幅图相符?________________。该锋面过境时,一般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

思路解析:从图2-3-8中可以看出,C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向外指,运动气体同时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如C处的风向;①处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A、B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密集,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①处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N是槽线,易形成冷锋,如图2-3-9甲图,过境时带来阴雨天气。

答案:(1)C

(2)阴雨天气

(3)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N 甲图阴雨

12.读图2-3-10,完成下列问题。

图2-3-10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A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 处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

(2)图中C、D两处中________________处即将发生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_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

(3)目前,图中D点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风向应为________________。(4)请画出E、F两点的风向。

思路解析:第(1)题,考查高低压系统及锋面系统的判断及对天气的影响。由等压线的分布可知,A处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为高压(或反气旋);B处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为低压(或气旋)。反气旋控制下,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气旋控制下,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第(2)题,对锋面图要会识别锋面移动的方向。三角或半圆所指方向即为锋面移动的方向,由图中可知,C地处于冷锋锋前,即将发生天气变化;D地处于暖锋锋后,天气转晴。

第(3)题,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D地处于暖气团一侧,说明为偏

南风。

第(4)题,先判断两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根据北半球风向右偏画出即可。

答案:(1)高压(反气旋)晴朗低压(气旋)阴雨

(2)C 冷锋

(3)晴朗偏南风

(4)E地为西北风(或偏北风),F地为东北风(或偏北风)。

13.根据图2-3-11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图2-3-11

(1)此时控制北京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其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控制福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团。武汉、合肥受___________________锋面的影响,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长江流域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汛。(3)请在郑州和长沙两处画出风向。两地风力较大的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东京东南方向的气压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以等压线图的形式考查气旋、反气旋和锋面的相关知识。由图知,北京此时受高气压控制,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此时控制福州的是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气团;武汉、合肥受暖锋影响,多连续性降水,河流进入汛期。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可画出郑州和长沙两处的风向,长沙地区等压线更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更强。

答案:(1)高压晴朗

(2)暖暖锋阴雨夏

(3)图略(长沙偏南风,郑州偏北风)长沙等压线更密集,说明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速大

(4)夏威夷高压增强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执教老师:蒋卫兴 上课班级:高一 (10)班 上课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二、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再进一步明确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全国通用)

第三单元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 (2015·江苏地理,9~10)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解析第1题,根据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可知,此时江苏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不易遭受冻害;青海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浙江沿海5月基本无低压气旋,无台风袭击,故A、C、D项错误;重庆位于冷锋过境处,易形成降水,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B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看出江苏在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而过境前后气压应该由高到低再变高,故B项正确。 答案 1.B 2.B (2015·新课标Ⅱ,4~5)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4.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析第3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自18~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18~19时。故选C。第4题,此次强沙尘暴是冷锋引起的,其经过时冷暖气团在该地交汇,气温水平差异增大,A错。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显著,B对。强沙尘暴天气增加了大气悬浮物,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强,C、D错。 答案 3.C 4.B (2011·天津文综,10~11)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6.据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第5题,此题考查的是寒潮在我国发生时的路径情况。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其路径有三(偏西路径、偏北路径、偏东路径),但总体趋势都是由北向南运动,故选C。第6题,此题考查的是冷锋对天气的影响。a图中的武汉位于冷锋后,此时应为寒冷阴雨天气;c图中的北京和d图中的杭州相同,冷锋还没有到达,被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 归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上图所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 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的主要区别: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难晴。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1.教材第42页活动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天气的。 (2)“连日大风……铁甲如冰”,这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 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3)“彤云压阵……云势越重……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 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4)“那雪……已没过马膝”,此时降雪过程已经停止,说明冷锋已经过境,天气转好。 (5)根据描写判断,这个冷锋移动速度快,一是天气过程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雪” 为证。 2.教材第44页活动 (1)气旋中心的气流是辐合上升的,而反气旋中心的气流是下沉辐散的。 (2)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气流上升形成降水。 (3)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 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高温、晴朗的天气。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 1~2题。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 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解析:依题意,该诗句的大意是:夏日的晴空,忽然乌云翻腾,大雨倾盆,一会儿又风

吹云散,雨过天晴,应是阵雨天气,多与冷锋有关。 答案:A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 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 C.持续阴雨 D.影响范围很小 解析:每年6月中旬,我国锋面雨带移至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冷暖气团势 均力敌,锋面在此徘徊形成准静止锋,从而导致该地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诗句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正 是梅雨季节。 答案:C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4日,受飓风“英格丽德”和热带风暴“曼努埃尔”影响,墨西 哥出现强风暴雨天气,多地受灾严重。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与该飓风相同的天气系统是( ) 4.此次飓风可能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 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地震④狂风⑤暴雨⑥沙尘暴 B.②⑤⑥ A.①②④ D.①③⑤ C.②④⑤解析:飓风是气旋的一种,中心是低气压,对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等天气。 答案:3.C 4.C 下表是北京市2015年11月2—5日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5~6题。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三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部分)

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要求 5年考情预测热 度 考题示例考查点 锋与天气 锋面、低压、高压 等天气系统的特点Ⅲ2015课标Ⅱ,4—5,8分冷锋与天气★★☆ 高、低压与天 气Ⅲ 2018课标Ⅲ,37,24分锋面气旋 ★★★2019天津文综,3—4,8 分 高低压中心与气温、降水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 要原因及危害Ⅱ 2018课标Ⅱ,37(1),8 分 龙卷风成因 ★★☆2019北京文综,7,4分台风特征与天气 分析解读近五年课标卷对本讲内容多次考查。命题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多提供天气要素图或区域图,考查获取信息、运用天气系统知识解释具体天气现象、气象灾害的能力。由于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仍会是命题关注点。 【真题探秘】

【考点集训】 考点一锋与天气 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摸底测试,7)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 B 2.(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摸底测试,8)乙地将会出现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 A.云层加厚,多连续性降水 B.阳光明媚 C.大风、降温、降雪 D.雷电交加 答案 C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是某月4—6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3.(2018黑龙江哈尔滨三中十月月考,11)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冷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暖锋 答案 B 4.(2018黑龙江哈尔滨三中十月月考,12)4—6日期间,该地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 ) A.5日的深夜 B.6日的深夜 C.5日的日出前后 D.6日的日出前后 答案 D

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

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那什么是锋面呢? 1锋面的定义(板书)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2.冷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19“冷锋与天气”,注意观察冷锋的表示方法。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精品)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优质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 社旗一高冯彦中 常见的天气系统 社旗一高冯彦中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 1.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 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2.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 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 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 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 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 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 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 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 关。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 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 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 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 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 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 2.低压、高压系统。(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 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 2、分组讨论作图法 3、问题探究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江苏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精练含解析

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备考篇提纲挈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锋面与天气 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与天气命题情境以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为 主,考查频率较高,难度适中;题型以选择 题为主,主要考查锋面、气旋与反气旋,尤 其是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突出对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 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 养 复习备考时联系最新天气 形势,学会分析寒潮、台风 等与锋面、气旋和反气旋 等天气系统的关系 气旋与反气 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锋面气旋锋面气旋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 锋面与天气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段霜冻线变化及该时段北京天气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分析影响该地区2日至4日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台风 答案 B 下图为我国冬季大气环流平均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此季节我国北方冷空气南下,与西风气流在昆明与贵阳之间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则昆明( )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风和日丽 D.晴热干燥 答案 C 知识2 气旋与反气旋 2018年9月16—17日,受台风“山竹”的影响,常熟、海门、深圳三地出现特大暴雨。下图为2018年9月16日23时中国部分地区气象要素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常熟、海门出现暴雨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长江的两岸,水汽充足 B.受江淮准静止锋的长时间控制

C.副热带高压强盛,夏季风强 D.受低压槽影响,冷暖气流交汇 答案 D 2.此次台风( ) A.缓解江苏伏旱旱情 B.增大广东地质灾害风险 C.引发四川暴雨洪涝 D.扩大山东盐碱土地面积 答案 B 知识3 锋面气旋 下图为2018年4月10日亚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四个城市以晴朗天气为主的是( ) A.无锡、长沙 B.石家庄、哈尔滨 C.石家庄、无锡 D.长沙、哈尔滨 答案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所示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 B.丁所示天气系统是反气旋 C.此时无锡的风向为偏北风 D.甲—乙所示天气系统可能给我国北方带来沙尘天气 答案 D

2019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备考练案

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 旋”。下图为美国东部 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降雪量( ) “炸弹气旋”格雷森( 3 .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A .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 . D 2 . A 3 . B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 示区域的东南部,A 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 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 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 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 、单选题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 “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 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 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 24百帕。该类 图例 ii 国界 -Ji 等降雪英寸 1 英 J =2.54W|£ A .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 .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A . 生成于热带洋面 B 属于温带气旋 C.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 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① 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 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 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 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 B 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C 正确; 7

D 错误。故答案选 C 项。 2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 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 3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 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 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 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 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 容易形成锋面, 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 4 .从14时到20时,合肥 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答案】4. C 5 . C 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 C 对,A 错。 5 .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 A 错。冷锋降水在锋后,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 B 错。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蹙好转 ,C 对。20时黄山位 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 D 错。 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 B 项。 B 项。 黄 III. A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A . 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 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解析】4 ?读图,从14时到 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 F 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也时 佔州 I0I7.5 ? 102 020 J0[.i “悻川寸U 讣冏 20时 O 1017.5

第四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四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垂直分层 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 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这就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 散,大气环境较差。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1、大气的热力作用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最强,吸收作用最弱 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 反射: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卫星云图上白色越浓,云层越厚,反射太阳光最多。地面性质与反射:新雪最强。 散射:有选择性。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天空呈灰白色是因为太阳光被较多尘埃和雾粒散射的缘故。 肖U弱作用与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短,削弱得少。

(2 )大气的保温效应 温度高低与波长长短关系: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太阳辐射波长小于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实例:1、多云的夜晚,气温变化小。(大气逆辐射强) 2、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3、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 4、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没有大气逆辐射,没有保温作用) (3)全球的热量平衡 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因此全球气温稳定。 人类活动使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及人类减缓地球变暖的措施:①冰川融化(特别是南极大陆),海平 面上升;②海拔较低的岛国,将被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是地球上第一个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影响的国家。 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2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力与风向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 __________ ,由________ 指向___________ ②地转偏向力:垂直于 ________ ,风速越快地转偏向力越 _______ 北_南 ___________ ③摩擦力:与 ________ 相反 北半球 970 hPa 980 hPa 990 hPa 1000hPa 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高空风)摩擦力 (近地面风) 南半球 970Pa 980 hPa 990 hP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0hPa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咼空风近地面风 结论: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大小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大小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压线图:把同一等高面气压相等的地点连接起来所成的圭寸闭线 咼压--- 由四周向中心气压升咼 卜等压线闭合 彳氐压_ ----- 由四周向中心气压降低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教学方法】 1.讲授法:例如,通过对冷暖气团特殊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冷暖气团和冷暖 锋 2.提问法:例如,通过问学生“前两天的天气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 引起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生动,方便地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学生也能更 加直观地学习。 4.板书笔记法:通过板书,能让学生更加清晰本内容的学习思路,清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ppt、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

2019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04第四讲 世界的气候

第四讲世界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 B.由西向东增大 C.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D.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气温年较差自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答案:C 2.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短于内陆 D.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解析:从图中看,大陆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小,而大陆东岸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答案:D 3.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 A.大陆西岸更大,大陆东岸更小 B.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大 C.大陆西岸更小,大陆东岸更大 D.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小 解析: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答案:A 读“沿50°纬线气温年较差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丙所在大洲分别为() A.非洲、大洋洲B.非洲、南美洲 C.欧洲、亚洲D.北美洲、亚洲 解析:结合该气温年较差曲线经过的经纬度地区判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引起其气温年较差变化的主要因素,判断甲位于北美洲,丙位于亚洲。 答案:D 5.图示纬线穿越的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下图中的()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的纬度位置为50°N,所穿越的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终年降水少,故A图符合。 答案:A (2016·浙江文综)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 C.⑥至⑦D.⑨至⑩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结构: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气团类型冷气团暖气团 图示 与移经地区的温度 比较 低高 湿度小大 密度大小 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在锋面以下在锋面以上 所以,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0℃ 25℃ 移动方向 10℃ 17℃ 移动方向 常 见 天 气 系 统 锋面系统 锋面气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冷锋准静止锋 天气 反气旋 气旋 低压槽 低压 高压 天气

项目详情 图示 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面 (自地面向高空冷空气一侧倾斜)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随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雨区分布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1)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2)锋面经常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产生降水,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上升气流,还与锋面上方暖气团的湿润程度有关。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有降水。

依据: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 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锋 图示锋图 天气图 符号 锋面坡 度大小大小较小 降水强 度 大,多为狂风暴雨小,多为连续性降水小,多为连续性降水 雨区位 置 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特征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阴天、下雨、大风和降温连续性降水或雾暖气团爬升,形成降水 过 境 后 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 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

示范教案一(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暖锋 D .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 .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分析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 17~19题。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反气旋影响 B.冷锋影响 ① ②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③ ④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9月3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看过阅兵仪式的同学们,还记得那些精彩镜头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

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 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第2时气旋与反气旋 使用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等气压场类型。 2.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自主预习】 1.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_________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_______状况而言的。2.低压是指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__(高于或低于)四周的区域。 3.高压是指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四周的区域。 4.气旋是指中心气压_______,四周气压_______的大气水平涡旋。水平气流:北半球气旋为_______时针由_______流向_______,南半球气旋为_______时针由_______流向_______。气旋中心气流:_______(上升或下沉),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______________天气。代表天气台风(热带气旋)。 5.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_______,四周气压_______的大气水平涡旋。水平气流:北半球反气旋为_______时针由_______流向_______;南半球反气旋为_______时针由_______流向_______。反气旋中心气流:_______(上升或下沉),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代表天气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副热带高压)。 【合作探究】 1.分别绘制下列四图中各点的风向(用虚线箭头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风向)

2.高压与低压、气旋与反气旋分别按何种状态描述的?它们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3.读课本P44图2.22回答下列问题: (1)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 (2)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 (3)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 4.读课本P44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反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 (2)北半球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 (3)反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