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低头族”在社会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若司机也属于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剧增。若高速公路(可视为平直公路)同一车道上两小车的车速均为108km/h ,车距为105m ,前车由于车辆问题而紧急刹车,而后方车辆的司机由于低头看手机,4s 后抬头才看到前车刹车,经过0.4s 的应时间后也紧急刹车,假设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6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车不会相撞,两车间的最小距离为12m

B .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车速为6m/s

C .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后车车速为18m/s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车的初速度0108km/h 30m/s v ==,结合运动学公式知两车从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

220130m 75m 226

v x a ==?= 则后车从开始到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

2130(40.4)m 75m=207m>105m+=180m x x ?++=

所以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已经停止,距后车减速到速度为0的位置相距

207m 180m 27m x ?=-=

根据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以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处理,则相撞时后车的速度

2

2v a x ?

解得

18m/s v =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2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5m/s 2

D .若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 处有险情,正常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正常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可得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

7.5s 0.5s 15

x t v =

== 选项A 错误;

B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酒后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则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

15

's 1s 15

x t v '=

==' 则酒后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选项B 正确;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时,有一反应时间。以速度为v =15m/s 为例:若是正常情况下,制动距离减去思考距离才是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发生的位移,即

x =22.5m-7.5m=15m

由22v ax =可得

a =7.5m/s 2

选项C 错误;

D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汽车速度为25m/s 加速行驶时,酒后驾驶后若要制动停止的距离是

22''25200

'''''251m m m 227.53

v x v t a =+=?+=?

大于前方险情的距离,不能安全停车,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3.a b

、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0

t=时刻,b车在a车前方0S处,在1

0~t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s,则()

A.若a b

、在1t时刻相遇,则03

s s

=

B.若a b

、在1

2

t

时刻相遇,则

3

2

s s

=

C.若a b

、在1

3

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

1

4

3

t

D.若a b

、在1

4

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a车速度为1

3

v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题述,在0

t=时刻,b车在a车前方0S处,在1

0~t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s,若a b

、在

1

t时刻相遇,根据v 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

3

s s s

+=

解得02

s s

=,故A错误;

B.若a b

、在1

2

t

时刻相遇,根据v 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

7

44

s

s s

+=

解得

3

2

s

s=,故B正确;

C.若a b

、在1

3

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的时刻为关于1

t t=对称的1

5

3

t

时刻,故C错误;D.若a b

、在1

4

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1

7

4

t

,下次相遇时a车速度

111

1

1

7

2

44

a

v t v

v v

t

=-?=

故D错误。

故选B。

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两车相遇前,t2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D.甲车的初速度大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B. 从图象可知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距离大于t2时刻两车距离,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选项A错误,B正确;

C. x—t图象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t1时刻后甲车的瞬时速度小于乙车的瞬时速度,选项C错误;

D. 甲车的初始时图象的斜率等于乙车在t3时刻图象的斜率,所以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选项D错误。

故选B。

5.一物块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8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2s内与4s~6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在0~2s内与4s~6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C.在0~2s内与4s~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D.在4s~6s内,物体距离出发点越来越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图像中,0~2s 内加速运动,而在4s~6s 内,物体做减速运动,故二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A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0~2s 内与4s~6s 内,物体的速度都是正值,方向相同,选项B 正确;在0~2s 内的面积与4s~6s 内的面积不相等,故位移不相等,而时间相等,故物体的平均速度不相同,选项C 错误;在4s~6s 内,位移是正值,故物体距离出发点越来越远,选项D 错误. 考点:速度与时间图像.

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 2,t =3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则( )

A .a 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83

a v =m/s B .t =3s 时a 车和

b 车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 C .t =1s 时b 车的速度为10m/s D .t =0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9m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s t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知,a 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82m/s 2m/s 3

a s v t ?-=

==? 故A 错误;

B .3s t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辆车相遇。斜率相等,此时辆车的速度相等,故B 正确;

C .3s t =时,b 车的速度为

2m/s b a v v ==

设b 车的初速度为0v ,对b 车,有

0b v at v +=

解得

08m/s v =

则1s t =时b 车的速度为

01(821)m/s 6m/s b

v v at '=+=-?= 故C 错误;

D .3s t =时,a 车的位移为

6m a a s v t ==

b 车的位移为

082

3m 15m 22

b b v v s t ++=

=?= 3s t =时,a 车和b 车到达同一位置,得

09m a b s s s =-=

故D 正确。 故选BD 。

7.甲、乙两车沿直线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乙车在前且两车恰好没有相撞,则0t =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128m

B .若乙车在前且两车恰好没有相撞,则0t =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176m

C .若0t =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36s

D .若0t =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24s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而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在前12s 内,甲车的位移

1176m s =

乙车的位移

248m s =

根据题意恰好不相撞,因此0t =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12128m s s s ?=-=

A 正确,

B 错误;

C .若初始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在前16s 内甲车的位移

1

192m s '= 乙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

2

m/s 3

v a t =

= 因此前16s ,乙车的位移

22

1256

m 23

s at '== 乙没有追上甲,接下来甲车停止运动,乙车继续加速运动,当乙追上甲时

221

192m 2

s at ==

整理得

24s t =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AD 。

8.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V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关系图线,若甲、乙两车恰不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 =时,乙车一定在甲车前面

B .1s t =时,甲、乙两车恰不相碰

C .2s t =时,乙车速度恰减小为零

D .3s t =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m/s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甲车有

01

2

x v a t v t =+甲甲甲=

由题图可知

21

1m/s 2

a 甲= ,00v =甲 则

22m/s a 甲=

对于乙车,有

01

2

x v a t v t =+乙乙乙=

由题图可知

21

1m/s 2

a 乙=- ,04m/s v =乙 故

22m/s a 乙=-

由于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两车恰好不相遇,则乙车在后,甲车在前,故A 错误;

B .甲乙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即

422t t -=

解得

1s t =

即1s t =时,甲、乙两车恰不相碰,故B 正确; C .2s t =时,乙车速度为

420v t =-=乙

故C 正确;

D .3s t =时,甲车速度大小为

26v t m/s ==甲

故D 错误。 故选BC 。

9.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2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s

2

4

6

v /(m ?s -1) 0 8 12 8

A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B .t =3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

C .t =10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214m/s a =

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

222m/s a =-

根据运动学公式

1122812a t a t +-=

122t t +=

解得

14s 3

t =

知经过

10

s 3

到达B 点,到达B 点时的速度 140m/s 3

v a t ==

如果第4s 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16m/s ,从而判断出第4s 已过B 点。是在2s 到4s 之间经过B 点。所以最大速度不是12m/s ,选项AB 错误; C .第6s 末的速度是8m/s ,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

08

s 4s 2

t -'=

=- 所以到C 点的时间为10s 。选项C 正确;

D .根据22

02v v ax -=可求出

AB 段的长度为2009m ,BC 段长度为4009m 。 则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选项D 正确。 故选CD 。

10.在一条水平直赛道上,分别放着甲、乙两辆玩具汽车(可视为质点),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辆汽车达到它们最大速度后就匀速运动,观测到它们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加速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 .在x =0.5m 处,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C .在x =0.5m 处,甲、乙两车相遇

D .在2s 末,甲、乙两车相遇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BC .由图可得

00v =甲,01m/s v =乙

在x =0.5m 处,甲、乙两车速度相等;在00.5m x ≤<中的任一位置,甲的速度均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车到达x =0.5m 处所用的时间不同,故选项B 正确,C 错误; A .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22

02v v ax =+

结合图象可得

a 甲=3m/s 2,a 乙=2m/s 2

选项A 正确;

D .由图得,甲、乙匀速时的速度分别为3m/s ,2m/s 甲的加速时间

13

=

=s=1s 3

v t a 甲甲 乙的加速时间

2021

=

=s=0.5s 2

v v t a --乙乙乙 2s 内,甲、乙两车各自位移分别为

21+() 4.5m 2

x a t v t t =-=甲甲甲甲甲 02

+() 3.75m 2

v v x t v t t +=

-=乙乙乙乙乙 在2s 末,甲、乙两车不相遇,选项D 错误。 故选AB 。

11.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 的同时,在离地面高H 处有相同质量的另一物体B 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距地面高h 时速率都为v(两物体不会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3

H h =

B .物体A 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小是物体B 落地时速度大小的2倍

C .物体A 、B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D .两物体落地前各自的机械能都守恒且两者机械能相等 【答案】AD

【解析】

A 项,设A 、

B 两物体达到地面高h 时所用时间为t ,则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22()v g H h =- ,v gt = ;

设A 物体竖直上抛的初速度为0v ,有0v v gt =-,22

02v v gh -= ;则解得

02v v =,4

3

H h =

,故A 项正确. B 项,物体A 竖直上抛的初速度02v v =,设物体B 落地时的速度为v ' ,则有

22v gH '= ,由A 项分析知2202v v gh -=,4

3

H h =,联立解得2v v '= ,所以0v v =',故B 项错误.

C 项,根据竖直上抛的对称性可知物体A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042A v v t g g

=?= ,物体B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1

2

B A v v t t g g =='=

,故C 项错误. D 项,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在地面时两者的速度相等,质量相等,则动能相等,所以机械能也相等,由于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D

12.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3 s 内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 s 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t =1s 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C .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

D .t =3 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C .由图可知

0=2m/s v 甲,0=1m/s v 乙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

22=m/s 3a -甲,21

=m/s 2

a 乙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选项C 错误;

AD .由公式2

012

x v t at =+

得1s 、2s 、3s 时两质点的位移分别为 15m 3x =甲,28

m 3

x =甲,3 3m x =甲

1 1.25m x =乙,23m x =乙,3 5.25m x =乙

因为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可知t =2s 时,甲、乙没有相遇,t =3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故A 错误,D 正确;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图可知,当t =1s 时,速度相等,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选项B 正确。 故选BD 。

1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的v -t 图像如如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空降兵在0到t 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空降兵在t 1到t 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 .空降兵在0到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1

2v 2 D .空降兵在t 1到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

2

(v 1+v 2)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0到t 1时间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空降兵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 错误;

B.在t 1到t 2时间内的速度为正在减小,所以空降兵做竖直向下的减速运动,因此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又因为图线的斜率在减小,所以加速度在减小,选项B 正确;

C. 从图像可知空降兵在0到t 1时间内的位移大于从速度为0做匀变速运动到v 2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大于

1

2

v 2,选项C 错误; D. 空降兵在t 1到t 2时间内的的位移小于从速度为v 2做匀变速运动到v 1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小于

1

2

(v 1+v 2),选项D 正确。

14.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并且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一次

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不相遇

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

【答案】BCD

【解析】

【详解】

AB.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但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两车不能相遇;故A错误,B正确。

C.若乙车在前,速度相等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若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然后甲车在前面,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可能乙车再次追上甲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故C正确。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速度相等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则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者不会再相遇;故D正确。

15.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滴水的时间间隔是0.2s

B.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是3.2 m

C.此时第3滴水的速度大小是4m/s

D.水滴通过窗子的平均速度大小是6 m/s

【答案】ABC

【详解】

A.设第二滴水的位移为x 2,第三滴水的位移为x 3,水滴落下的时间间隔为T ,由212

h gt =得,

()2

2132

x g T =, ()2

3122

x g T =

, 231m x x -=,

得:

0.2s T =,

故A 正确; B.下落时间为

40.2s=0.8s t =?,

下降高度为:

2

1 3.2m 2

h gt =

=, 故B 正确;

C.此时第3滴水下落时间为

0.4s t =,

故速度为:

4m/s v gt ==,

故C 正确;

D.滴通过窗子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31

m/s 5m/s 0.2

x x v T -=

==, D 错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