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简答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简答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简答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

简答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简答题

1、语文课程标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

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

术修养

5、低段地写话教学与中高段地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

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6、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地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

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

创新能力地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

括四、五、六自然段,讲地是怀丙和尚利用水地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

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地:(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地"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

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地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

地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地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地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地你是通过哪些句

子读懂地("一思"眼前地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地特点;"二思"胸中地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地心意;"三思"未来地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7、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

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独立识

字,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2)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能用普通

话和别人交谈。(3)帮助学生阅读。简而言之,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

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8、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个维度的目标要相互交融、

渗透,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

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

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9、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0、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识字乐园(如板报、墙报、识字角等)内容。(4)开放教学时空,走进生活识字,如广告牌、商标等。

(2)借助游戏活动,借助图画等媒体,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积累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让学生自主识字。

1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每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2《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各是多少九年累积达到多少万字

答:第一学段(一、二年级)5万字以上;第二学段(三、四年级)40万字以上;第三学段(五、年年级)100万字以上;第四学段(七---九年级)260万字以上。

13、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新的课程目标,在课标中指出应从哪些方面突出综合性

答:(1)学习目标的综合。(2)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3)学习方式的综合。

1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a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b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c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d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5、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16、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总体教学建议

答:(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7、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阶段(3~4年级)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答:(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8、课程标准中第三阶段(5~6年级)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答:(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19、课程标准中第一阶段(1~2年级)口语交际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答:(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0、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10分)

答:首先,要明确的基础知识的范围和教学要求,教师都要建立这样的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语文,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新知识和新概念,使学生了解广泛的语文知识。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操作、交流、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

21、如何返回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10分)

答: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的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2、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1)活动安排不够充分。(2)小组内交流过多,学习过少。(3)小组内分工不明确。

23、《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有哪些建议

答:写字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

24、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有哪些

答(1)综合性学习中要正确选择主题(2)综合性学习中要启发诱导,激发兴趣,

(3)综合性学习中要恰当安排,明确目标(4)综合性学习中要共同合作,参与指导(5)综合性学习中要关注过程,做好评价

25、什么是语文素养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6、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画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

(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

(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27、你认为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好比一个引路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想使他们都能到达知识理解的大门前,就要根据他们差参不齐的现状,为他们设计不同的道路,难度就在于教师的问题设计上。(1)确立主题,突出综合性。(2)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3)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4)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5)学习活动要发挥创造性。

28、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29、如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答: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30、你认为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好比一个引路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想使他们都能到达知识理解的大门前,就要根据他们差参不齐的现状,为他们设计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道路会有不同的问题等着学生们去探究,去学习,去思考,但最终目的是,他们都能从不同道路上走到同一扇知识大门前,并且开启这扇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难度就在于教师的问题设计上。(1)确立主题,突出综合性。(2)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3)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4)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5)学习活动要发挥创造性。

30、简述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中的评价建议。(10分)

答:(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1、简述语文课程在教育中的特点(10分)

答:(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简述在语文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答:(1)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语文课程治理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3)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3、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35、《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什么请举例说明。(至少五种)(10分)

答: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3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10分)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8、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10分)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

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39、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10分)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40、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1、《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7分)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