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总结】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
麻醉苏醒延迟原因分析

选 择 麻 醉 药 物
l 2
持 续 给 予 纯 氧 机 械 通 气 , 维 持 术
中 生 命 体 征 和 血 流 动 力 学 稳 定 ,
术 前 有 效 睡 眠 7 时 间 不 足
体 温 过 低
5
1 3 2 l
2
1 2
不 能 急 于 拔 除 气 管 插 管 术 前 及 时 消 除 患 者 对 手 术 的 恐 惧 、 焦 虑 情 绪 , 使 患 者 术 前 能 处 于 正 常 休 息 状 态 加 强 保 温 措 施 , 使 患 者 体 温 恢 复 并 保 持 在 3 6℃
100— 600m in。
研究方法 :采 取回顾性 分析 的方法对苏醒延迟 的原 因 和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 。 1.3 麻醉苏醒延迟判断标准
自麻醉给药停止开始 60~90 rain内神志未清醒 、术前 记忆及指令动作 、定 向能力未恢 复者 即可被认 为是麻醉苏 醒延迟。具体指标可参考镇定深度评分标准 中的相关规定 , 6分为对疼 痛刺 激无 反应 ,深睡 ;5分 为对刺激反应迟钝 ;4 分为对大声 呼唤反应迟钝 ;3分为睡眠 ,但对大声呼唤反应 灵敏 ;2分为对指令动作 能正确反应 ,有定 向能力 ;1分为烦 躁不安 ,有疼痛反应。【}J 2 结 果
病 因
2022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研究进展

2022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研究进展麻醉苏醒期始于停止使用麻醉药,止于患者对外界言语刺激做出正确反应。
由于任何麻醉药都有各自的苏醒时间,因此难以对苏醒延迟的时间作统一规定。
一般认为凡术后超过30min,患者不能睁眼和握手,对痛觉刺激也无明显反应即视为苏醒延迟。
苏醒延迟是全身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其确切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
苏醒延迟不仅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和监护时间,还会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的健康和经济带来负担,也影响了术后的快速康复。
本文以麻醉学标准教材为支撑,以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检索为基础,对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预防及处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苏醒延迟的防治提供参考,推进术后快速康复进程。
1.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1.1患者因素1.1.1年龄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肝脏代谢功能、肾质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依赖肝肾排泄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苏醒时间延长。
老年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进行性下降,对全身麻醉药的敏感性增加,达到相同麻醉深度所需的麻醉药剂量和浓度都比年轻患者低,标准剂量麻醉药则会延长作用时间,从而影响苏醒。
由于血脑屏障通透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脂溶性药物的浓度更高,从而使老年人更易苏醒延迟。
1.1.2性别性别可能是影响全身麻醉苏醒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男性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长于女性。
女性对麻醉剂镇静作用的敏感性较低,这可能是她们恢复较快的原因。
而女性性激素可能在全身麻醉苏醒时间的性别差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3体质量肥胖患者体内脂肪含量较高,需要更高的药物剂量才能达到与标准体型患者相同的峰值血浆浓度,这主要是由于脂溶性麻醉药在体脂中重分布造成的。
麻醉结束时,脂肪内的药物弥散入血,使血浆药物浓度维持时间延长,导致肥胖患者意识恢复延迟。
有研究表明在开腹手术中,体质量指数较高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气道反射恢复时间较长。
全身麻醉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苏醒延迟的高危因素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第21卷第23期53投稿邮箱:sjzxyx88@作者简介:唐雯桢(1997-),女,湖南省永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通信作者*:莫新少(1966-),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论著·全身麻醉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苏醒延迟的高危因素分析唐雯桢,王继龙,邱洁净,周凯妃,莫新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高危因素。
方法 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苏醒情况分为苏醒延迟组(50例),非苏醒延迟组(252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一般情况和手术资料的差异,分析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
结果 50例(16.56%)患者存在复苏延迟,单因素分析(t 检验或χ2检验)显示与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输血量、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丙泊酚用量、七氟烷吸入和苏醒后低体温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丙泊酚用量和苏醒后低体温是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苏醒延迟的高危因素(P <0.05)。
结论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因此,术前应综合评价患者发生苏醒延迟的风险性,选择最适宜的麻醉方案。
关键词:全麻手术;苏醒延迟;肝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21.23.017本文引用格式:唐雯桢,王继龙,邱洁净,等.全身麻醉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苏醒延迟的高危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23):53-55.Analysis of High-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Primary Liver CancerResec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TANG Wen-zhen, WANG Ji-long, QIU Jie-jing, ZHOU Kai-fei, MO Xin-sha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delayed recovery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iver cancer resection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delayed recovery group (50 cases) and non-delayed recovery group (252 cases) according to their recovery status. The differences of general conditions and operativ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layed recovery were analyzed. Results 50 patients (16.56%) had delayed resuscitation. Univariate analysis (t test or χ2 test) showed that it was related to age, operation time, anesthesia tim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operation method, anesthesia method, propofol dosage,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d hypothermia after awakening (P <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osage of propofol and hypothermia after awakening were high-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awakening of patients after liver cancer resection (P <0.05). Conclusion Delayed recovery from general anesthesia may be the result of multiple factors. Therefore, the risk of delayed recovery from general anesthesia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and the most appropriate anesthesia plan should be selected.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 delayed recovery; hepatectomy0 引言麻醉苏醒延迟(prolonged anesthesia recovery,PAR)是指排除脑血管意外,全身麻醉结束后90min 患者的意识仍未恢复,对外界刺激和言语指令不能做出正确反应[1]。
老年肿瘤患者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分析及护理

后 监测 治 疗室 是 对 麻醉 患 者进 行 严 密 观察 和 监测 , 2 分 析 原 因
直 到麻 醉患者 生命 体征恢 复稳定 的场所 。现 总结 48 2.1 年 龄 大合 并 多种慢 性 病 年 龄 大 、低 体质 量 、
例 老 年肿 瘤 患者 全 麻 术后 苏 醒 延迟 的原 因及 护 理 , 低 血压 、高/低 血糖 均可 引起 苏醒延 迟[3】,本 组 患者 年
报 道如 下 。
龄 均 在 70岁 以上 ,其 中 l2例 年龄 超 过 80岁 ;80%
患者 都有 2种 或 2种 以上 慢性 病 ,23例 患 者 有低 体
1 临床 资料
质 量 、肝 肾功能 较 差 ;15例患 者 血压 偏低 、糖尿 病 并
2011年 6月一2O12年 6月 .共 48例 全麻 术后 血糖 控制 一直 都不 理 想 ;12例 患者 术前 有 不 同程 度
癌 5例 。合 并 症 :23例 合并 高血 压和肝 肾功 能差 ;15 迟 。
例合 并高 血压 、糖 尿病 。所有 患者 均采 用常 规静 吸复 2.2 麻 醉 药物 原 因 麻醉 药 主要 有 吸入 麻 药 、肌松
合全 身麻 醉 ,行 气 管插 管 ,术 中机械 通气 。手 术 时间 药及 阿 片类镇 痛药 ,麻醉 药易 致苏 醒延迟 。本组 l3
苏醒 延迟 的老 年肿 瘤 患 者 ,其 中男 30例 ,女 l8例 , 的肺 功 能障碍 ,其 中 7例 为慢 性 阻塞 性 肺气 肿 ;5例
年龄 70~93岁 ,其 中 12例超 过 83岁 。疾病 :肺 癌 15 有 50年 吸烟史 ,肺功 能 障碍 。术毕 自主呼 吸恢 复差 ,
例 ,肝 癌 l3例 ,前 列 腺癌 8例 ,食 管 癌 7例 ,甲状 腺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 低 氧 血 症 及 CO,潴 留导 致 苏 醒 延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临床分析

麻手术 的患者 中, 共 发生 3 6例苏 醒延迟 。现对患者 的手术 、 麻
醉资料进 行 回顾行 分析 , 期望 为 临床提 供经 验 , 减 少 苏醒延 迟
的发生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3 6例 患者 中男 2 4例 , 女 1 2例 ; 年龄 3 8~8 3
岛素敏感 性降低 , 诱 发了高血糖从 而导致苏 醒延迟 。③ 电解 质代谢 紊乱 : 术 中补液 不 当或其 他原 因导 致患 者血 压过 低 , 缺 血、 缺氧 , 药物清 除减 少 。或 者组 织水 肿 , 对药 物敏 感性 增 高 。
k P a ) 、 心率 6 7— 9 7 ̄ . . / mi n 、 血糖 ( 4 . 3~9 . 0 ) m m o l / L 。原发疾病
及手术种类 : 贲门癌根治性 近半 胃切除 、 胃食 管吻合术 1 2例 , 门 静 脉高压症脾切加断流术 9例 , 直肠 癌 Mi l e s 根 治术 7例 , 乳 腺
・
4 6・
可南外科学杂志 2 0 1 3年 5月第 1 9卷第 3期 H E N A N j O u R A L O F S U RG E WY Ma y. 2 0 1 3 .  ̄ o 1 . 1 9. No . 3
全 身 麻 醉术 后 苏 醒 延 迟 临 床 分 析
王 力
癌 改 良根治术 4例 , 肝破裂修补术 2例 , 肾切 除术 1例 , 纵隔肿瘤 切除 1 例 。手术时间为 6 5~1 5 0 mi n 。 1 . 2 方法 3 6例患 者均为气 管插管呼 吸机辅助 呼吸全 麻。常 规 监测 患者 呼吸、 脉搏 、 血 压、 血 氧饱 和度 、 心 电图 。术前 用药 : 肌 内注射托 品 0 . 0 1 mg / k g 。麻醉诱导 : 依次静注 咪达 唑仑 0 . 0 5
麻醉苏醒延迟-徐俊美

高渗综合征
诊断:血糖浓度>33.3mmol/L,血清渗 透压升高而无酮症酸中毒的高渗、高 血糖非酮症性昏迷为高渗综合征。 血清渗透压主要反映血清中渗透活 性物质的数量,其中钠(以及相伴的 阴离子)、尿素和葡萄糖为最重要。
(2)高温(>40 oC)也会导致意识丧 失(高温休克)。
10.神经毒性药物
癌症化疗药物如左旋门冬酰 胺酶和长春新碱,引起中枢神经 系统的抑制和脑电图改变。蛛网 膜下腔注入造影剂也与术后神经 毒性有关。
三、中枢神经性损害
1.脑缺血 2.颅内出血 3.脑栓塞 4.脑缺氧
1.脑缺血
(1)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应用不当是造成 脑缺血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糖尿病、高 血压和老年病人特别有害。 (2)手术过程病人体位放置不当(如过 度曲颈、伸颈和旋转)或颈动脉被牵开 器或其他机械装置压迫,可造成椎动脉 或颈内动脉循环受阻,发生脑缺血。
皮层神经递质
2.γ-氨基丁酸 是大脑中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
递质。它通过开放氯离子通道使神 经超极化,从而减少兴奋性刺激引 起去极化的可能性。
当药物识别位点之一苯二氮卓 类药物受体,被安定结合后,将加 强γ-氨基丁酸调节的神经抑制功能, 产生抗惊厥和镇静作用。
作用于同一受体的特效拮抗剂 氟马西尼,能够拮抗由苯二氮卓类 引起的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
因此,高龄、营养不良、低温、同 时应用多种需肝脏解毒的药物(如乙醇 和巴比妥类),都将使肝脏代谢功能下 降,麻醉苏醒延迟。
西米替丁和雷尼替丁:
由于西米替丁和雷尼替丁损害 肝脏微粒体系统对一些药物的氧化 作用,因此当麻醉药物与其中任一 个药物合用时,有可能使镇静剂和 其他中枢抑制剂的作用加强或时间 延长。
苏醒延迟

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常见原因
3、麻醉药物与其他辅助药的协同作用:
▪ 目前术前常规用药中,除为了减低呼吸道分泌物而使用的抗胆碱药物以外,其 他药物均属于镇静剂。此类药物如巴比妥类或苯二氮䓬类等均可在不同程度上 加强麻醉药及麻醉性镇痛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用量若大或手术时 间过长不断追加各类辅助药物,则很容易导致苏醒延迟。
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常见原因
▪ 相对正常体重健康人群而言,老年或虚弱瘦小患者通常所需用药 量也应该相应减少,肝肾功能受损或衰竭患者使麻醉药物代谢延 迟,用药时更应注意。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敏感 性大大增加,使用时如不注意这一点将会出现长时间的肌力无法 恢复,急性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麻醉药即可出现意识 障碍。
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常见原因
2、麻醉药物选择和给药时机不当:
▪ 对于吸入麻醉药而言,肺泡通气程度决定了患者的苏醒速度,因此,通气不足 是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常见原因,当因长时间手术而使用大量吸入麻醉药物时, 停用吸入麻醉药时间过短、麻醉药进入脂肪组织再分布等因素均会导致麻醉药 的消除缓慢,从而影响患者的苏醒。静脉麻醉药物使用方便,但一经注射进入 血液,则必须通过代谢消除,时间要长于吸入麻醉药。
小结
▪ 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苏醒延迟后果严重,是可危及患者生命的一 种严重并发症。它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和 精神负担。因此,积极寻找发生原因,探索有效的处理方法,尽 量减少其发生,对于临床避免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有重要意 义的。
谢谢观看
苏醒延迟
副标题
前言
▪ 全身麻醉以后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称为全麻苏醒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麻醉深度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期。 2.出现自主呼吸,通气量逐渐能够满足机体需要期。 3.呼吸道反射恢复期。 4.神志清醒,定向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渐恢复期。 ▪ 现代麻醉技术能使多数患者在手术结束不久意识就恢复清醒,对语言等刺激有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15小时1例

拟急诊 在全 麻 下行 剖腹 探 查 术 。急 诊查 血 常 规 、 电解质 及 E G无 特 殊 ( 层 医院 急诊 仅 能 查 这 C 基
几项辅 助检查 ) 。术前 肌 注阿托 品 0 5mg . 送入 手 术室 。人 手 术 室 血 压 ( P ) 10 1 5 mm H , B 6 / 0 g 心率 ( HR)10次/ ,呼 吸 ( ) 2 6 分 R 2次/ , 分 脉搏氧饱 和度 ( p 0 。以咪达 唑仑 2m 、 S O )9 % g 芬太尼 0 1m 、丙 泊芬 8 、司可 林 8 g静 . g 0mg 0m 注快速诱 导 ,并 顺利 行气管 插管机 械通气 。麻 醉 维持 :手术开 始 给予 维 库 溴铵 4 m g静 注 ,异 氟 醚 0 5~1 吸 人 及 1 % G 0 +瑞 芬 太 尼 . % 0 S2 0 ml 0 5m . g+丙 泊芬 10 m 0 g复 合 液 l O—l 5滴/ 分静 滴 ( 无靶控 装置 ) 维持 。机械 控制 呼吸 ( T 5 V 40 m ,IE=1 15 5次/ ) l : : . ,R 1 分 ,术 中 B P稳 定在 10 7 mH ,HR 9 2 / 0m g 0次/ ,S O 9 。关 腹 分 p2 % 9
该 病例 中患者 术前 急诊查 相关检 查及体 征并 无特殊 ,苏 醒延迟 的主要 原 因还是考 虑为麻 醉药 物所致 。麻 醉药 物 作用 延 长 的 常见 原 因 主要 有 :
( )用 药过量 ( 1 相对 或绝对 过 量 ) ,或持 续使 用 时 间延 长 ,或使 用 时 机 不 当 ; ( ) 高 龄 、 营养 2 不 良、低温 等使药 物 消 除减 慢 ; ( ) 多种 药 物 3 合 用时可 致麻 醉药物增 强 或消 除减 慢 等。病例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诊治流程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继续机械通气。
2.复习病史,重点关注:精神疾病,颅脑疾病(癫痫、脑血管疾病等),耳聋,心率失常(如房颤、房扑等),先天性心脏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营养不良,吸毒,文化和语言差异,麻醉过程及用药等。
3.检查与麻醉相关的体征:如自主呼吸频率和形态,瞳孔大小和肌肉张力等。
用肌松监测仪监测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4.麻醉药物过量时可以考虑使用拮抗药。
纳洛酮拮抗阿片类药物过量,氟马西尼拮抗苯二氮卓类,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5.监测体温、血糖、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
6.全面的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
1.药物原因
a)术前用药或麻醉药物(包括静脉和吸入全麻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过量。
b)同时使用麻醉辅助用药,如右美托咪定。
c)药物代谢减慢。
d)低蛋白血症。
e)药物残余作用。
2.低温和体温过高。
3.代谢和内分泌因素
a)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和呼吸性碱血症。
b)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钾、低钠、高钙和高镁。
c)血浆渗透压增高或降低。
d)高血糖或低血糖。
e)肝性脑病或肾性脑病。
4.神经系统原因
a)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缺血,颅内高压。
b)脑栓塞。
c)缺氧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