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精)

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精)
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精)

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

作者:都定元作者单位:(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重庆 400014)

【摘要】创伤已是44岁以下美国人首位死因,一些创伤患者由于创伤范围广泛、严重而无法救治。为了维护尊严,节约宝贵的人力和财政资源,并尽量减少参与急救的医护人员的风险,对无法救治的创伤患者不应转运到急诊部或创伤中心。然而,在现场决定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文介绍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医师协会(NAEMSP)和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创伤委员会(ACS COT)关于“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的联合立场声明,以指导院前创伤急救实践。

【关键词】创伤;院前急救;呼吸心跳骤停;复苏

AGuidelines for withholding or termination of resuscitation in prehospital

traumat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

DU Ding yuan

(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Chongq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Chongqing Institute of Accident &

Emergency Medicine,Chongqing 400014,China)

Abstract: Injury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or Americans between the ages of 1 and 44 years.Some of these patients will be unsalvageable due to the extent of their injuries.In order to preserve dignity,conserve precious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as well as to minimize risks to the health care workers

involved,patients who can be predicted to be unsalvageable should not be transported emergently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ED) or trauma center.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make decision to withhold or terminate resuscitation attempts in the field.This paper aimed to introduce the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NAEMSP)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ACS COT) on out of hospital withholding or termination of resuscitation for adult traumat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TCPA) patients who meet specific criteria.

Key words:injury;prehospital care;cardiopulmonary

arrest;resuscitation

创伤已成为44岁以下美国人首位死亡原因。大多数最严重创伤患者通过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体系进入医院。这些患者中的一部分由于创伤范围广泛、严重而无法救治。尽管最大的复苏努力,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traumat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TCPA)患者存活者仍罕见。穿透性创伤,尤其单纯胸部穿透伤比钝性伤或多发性穿透伤的预后稍好;钝性暴力常导致严重多发伤,钝性伤所致的TCPA存活者更加罕见。

为了维护伤者尊严,节约宝贵的人力和财政资源,并尽量减少参与急救的医护人员的风险,对无法救治的TCPA患者不应转运到急诊部或创伤中心。然而,现场决定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非常困难。一直以来,院前TCPA患者预后极差。对于极少数潜在可能获救的院前TCPA患者,应权衡其内在消耗与复苏风险。首先,创伤复苏要大量消耗急诊部、手术室、ICU的物资;其次,EMS人员和公众要承担与急救转运相关的风险;第三,院前创伤复苏混乱的环境可能加重血源性病原菌暴露给急救人员的风险程度。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已有文献依据制定TCPA患者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才是明智之举,才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

在对TCPA概况、TCPA患者早期心电节律、复苏持续时间、急诊室剖胸探查术、快速转运与现场稳定、空中救护等大量文献回顾分析的基础上,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医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NAEMSP)和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创伤委员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ACS COT)关于“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作出联合立场声明[1],并作为附件收录入ACS COT制定的美国创伤急救体系评价标准:《创伤患者最佳急救资源2006》[2]一书。

NAEMSP和ACS COT支持在医院外(院前)创伤急救中,对成年TCPA患者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必须符合以下特定标准。

1 根据院前急救人员的初步评估,对任何钝性创伤病人,发现无呼吸、动脉搏动消失、EMS人员到达现场时心电监护仪上无ECG电活动时,可不予复苏。

2 根据院前急救人员的评估,对穿透伤病人,发现无呼吸、动脉搏动消失时,应迅速评估有无其他生命迹象,如瞳孔反射、自主运动、或ECG电活动。如有以上任何生命迹象,应立即进行复苏并送往就近医院急诊部或创伤中心;如无上述任何生命迹象,可不予复苏。

3 与生命明显不相称的穿透性或钝性损伤,如断头或半体离断,应不予复苏。

4 穿透伤或钝性伤患者出现脉搏消失时间过长的表现(如青黑色、尸僵、腐解),应不予复苏。

5 损伤机制与临床情况不相称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提示有非创伤性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应实施标准的复苏。

6 EMS人员目击的呼吸心跳骤停,经过15分钟的心肺复苏(CPR)仍抢救不成功的创伤患者,应终止复苏。

7 现场确诊的呼吸心跳骤停创伤患者,到达急诊部或创伤中心的时间超过15分钟,应视为无法抢救,应终止复苏。

8 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转运指南和方案应该根据各自EMS系统不同而制定。应考虑平均转运时间,不同EMS提供者覆盖的急救范围和该系统确定性急救能力(即创伤中心)。当转运可能时,应确保气道管理和静脉输液管道准备完好。

9 特别要考虑溺水和雷击患者,因为明显低温可能会改变患者的预后。

10 EMS提供者应非常熟悉决定终止复苏或不予复苏的指南和方案。

11 所有的终止复苏方案制定和实施都应在EMS系统医疗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对于终止复苏的合适性,在线医学控制是必要的。

12 终止复苏的政策和方案必须包括相应法律执行机构的告示和医疗诊查者或法医对尸体的最终处理的告示。

13 必要时,死者家属有权使用以下资源,如牧师、社会工作者和其他辅导人员。EMS人员必要时可以询问和咨询抢救情况。

14 管理终止复苏的附带政策和方案应受到质量监督体系的持续监控。

这些建议没有特别强调小儿患者、某些医学原因(如心肌梗死)可能诱发事件的病人、有复杂因素的病人(如严重低温)等。低于32°C的深度低温会导致进行性的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意识丧失,最终脑干反射消失,就象死亡一样,但经过合适的治疗和复温治疗后还有存活潜能。低体温合并外伤的例子,如冷水淹溺(尤其是儿童)、雪崩埋葬,和随后环境暴露引起的轻微创伤。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应该被积极的复苏和运送到有能力复温的中心。因此,该指南是以现有可获得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应随着创伤患者的急救进展而改进。

这是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医师协会、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创伤委员会关于“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作出的联合立场声明[1],并收录入ACS COT制定的美国创伤急救体系评价标准:《创伤患者最佳急救资源2006》[2]。

在创伤正日益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一大公害,居死亡原因第4 位,在儿童和青壮年则居第1位这一大背景下[3],笔者介绍了美国“创伤性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急救不予复苏或终止复苏指南”,为我国创伤急救体系,尤其院前创伤急救实践提供参考,建议“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院管理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或国家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可操作的系列院前创伤急救指南或规范。

【参考文献】

[1]Hopson LR,Hirsh E,Delgado J,et al.Guidelines for withholding

or termination of resuscitation in prehospital traumat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 joint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J].J Am Coll Surg,2003,196(1):106-112.

[2]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Resources for optimal care of injured patient 2006[M].Chicago:IL,2006.163-169.

[3]程天民.对加强创伤医学研究的思考[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1):1-2.

创伤急救试题

创伤急救试题 姓名:成绩:阅卷:时间: 一.单选题(40分)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C ) 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 B. 无菌清创包扎固定 C.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D. 止血清创固定搬运 2. 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C ) 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 恢复自主呼吸 C. 瞳孔散大 D. 皮肤颜色.温度改善 3. 单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为:( D ) A. 15:2 B. 10:1 C. 5:1 D. 30:2 4.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C ) A. 俯卧位 B. 侧卧位 C. 仰卧位 D. 膝胸位 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C ) A. 呼吸停止 B. 瞳孔散大

C. 大动脉搏动消失 D. 血压测不到 6. 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B ) A. 心前区叩击 B. 心脏按压. C. 口对口人工呼吸 D.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B ) A. 心尖区 B. 胸骨下段 C. 胸骨上段 D. 胸骨左段 8. 下面那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D ) A. 触电休克 B. 溺水 C. 心跳、呼吸骤停着 D. SO2中毒者 9.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平卧硬板床 B.在胸骨下段按压 C. 按压次数每分钟40-60次 D.按压时双肘伸直 E. 按压时使胸骨下陷3--4Ccm 10.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 A A.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 体温.呼吸.心跳.瞳孔 D. 心跳.运动.呼吸.血压 D. 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11. 煤矿创伤致残率最高的是: A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及包扎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休克等情况。 2、评估伤员伤情、确认固定方法,正确选择固定用物,避免神经、血管、骨骼及软组织的再损伤,便于伤员的搬运。 3、了解伤员心里状况,做好伤员隐私保护。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物品:1、制式材料:各型号夹板、三角巾宽带和窄带数条、衬垫、绷带、颈托、腰部固定带等。 2、就便材料:布条、毛巾、雨伞、木棍、木板、纸板等。 环境:安全。 体位:根据骨折固定部位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垫衬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成窄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字形固定(将窄带一端由肩部绕过腋下,另一端由腋下绕过肩部)→拉紧三角巾的两端于背部打结→打结处加垫衬垫→尽量使两肩后张以达到锁骨固定效果→松紧适度→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2、上臂闭合性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在将要放置夹板部位垫衬垫(环绕上臂)→选择适宜长短不一的夹板两块(长夹板长度: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短夹板长度:不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或夹板一块→将长夹板置于上臂后外侧→将短夹板置于上臂前内侧(一块夹板时置于外侧)→取绷带或带状物在上臂骨折部位上、下两端进行打结固定→再在适宜位置加一条固定带,使夹板固定牢靠→将肘关节屈曲90°→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若无夹板,也可用两块三角巾或绷带,一块将上臂呈90°悬吊于胸前→另一块叠成宽带状→将伤肢上臂与胸部固定在一起→松紧适宜→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3、大腿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用长、短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大腿的外侧和内侧(长夹板的长度自腋下至脚跟,短夹板的长度自大腿根部至脚跟)→在骨隆突处、关节处和空隙处加衬垫→固定带分别置于在骨折上下端、腋下或腰部及关节上下处→再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将固定带分别打结固定(足踝用“8”字形固定,脚与小腿部呈直角功能位)→若无夹板,也可将伤员两下肢并紧→中间加衬垫→将健侧肢体与伤肢分段固定在一起→固定带松紧适宜→观察并记录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4、颈、腰椎损伤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环境安全可进行施救→呼叫伤员→确认伤情(伤员诉颈、腰部疼痛)→呼叫助手→准备用物(颈托、腰部固定带)→运用五拳法(头锁,胸锁,肩锁,改良肩锁,胸背锁)按步骤分别稳定及固定伤员头颈部→首先术者用“头锁”法,稳定伤员头部→助手检查伤员伤情(检查部位:头顶、额部、眼眶、鼻梁部、下

创伤急救理论知识试题多选题

1.烧伤的急救原则是( ABC ) D.大量使用抗生素 E .及时使用破伤风 2.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正确方法是以( A. 病人口唇包裹术者口唇 B.闭合鼻孔 8?12次/min E .每次吹气量500mL 3.现场止血的方法有( ABCD )E 。 A. 直接压迫止血法 B.动脉 行径按压法 带止血法 4 .下列(AE )项是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 A. 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 B.出现应答反应 C .瞳孔由小变 大 D.收缩压在65mmH 以上 E .呼吸改善 5. (AB 是创伤早期引起的休克。 A. 神经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中 毒性休克 E.过敏 性休克 6. 深昏迷包括( ABCD )。 A. 全身肌肉松弛 B.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 C.各种反射消 失 D.生命体征不 稳定 E.全身肌肉紧张 7.人工呼吸包括( ABCD )E 方式。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口对鼻人工呼吸 C.侧卧对压法 D.仰卧压胸法 E .俯 卧压背法 8.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说法正确的是( ABCD )E 。 A. 伤员仰卧于地上或硬板床上 B.按胸骨正中线中下1/3处 C ?按压频率80?100次/min D .按压深度4?5cm (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即可) 应平稳而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9.以下有关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E )。 A. 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B.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 C. 出现自主呼吸 D.可见瞳孔由小变大,井有对光反射 E .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10.现场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ACDE )。 A.消除致病原因 B.使创面不受污染 C ?防止进一步损伤 BC )。 C.吹气量至胸廓扩张时止 D.频率为 C.压迫包扎法 D.填塞法 E.止血 E .按压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教学文案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一、止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成四头带加压包,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窝内放置绵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止血带止血: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上臂,膝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大腿。 2.在上止血带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 3.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 4.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用手压迫动脉于近端。 5.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 6.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

具体操作方法:橡皮带止血法: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带未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二、包扎 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1.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3)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 (4)包扎不能过紧过松。 (5)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 2.特殊损伤的包扎: (1)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包扎: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有敷料或其它布类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织。

创伤急救试题

创伤急救试题 姓名: 成绩: 阅 卷: 时 间: ? ? .单选题(30分)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 B ) A.清创包扎固定 搬运 B. 无菌 清创 包扎 固定 B.止血包扎 固定 搬运 D. 止血 清创 固定 搬运 2.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 功的指 标: ( C ) 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恢复自主呼吸 C.瞳孔散大 D.皮肤颜色.温度改善 3.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 为:(D ) 4.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C 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 6. 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A. 15:2 B. 10:1 C. 5:1 D. 30:2 A. 俯卧位 B. 侧卧位 C. 仰卧位 D. 膝胸位 A.呼吸停止 B. 瞳孔散大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 血压测不到 A. 心前区叩击 B. 胸外心脏按压 C. 口对口人工呼吸 D.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B ) A.心尖区 B.胸骨中下段 C.胸骨上段 D.胸骨左 段 8. 下面那些情况适宜进行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B ) A.触电休克 B.溺水 C. 心跳、呼吸骤停着 D. S02中毒者 9. 出血的种类:(A) A.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B.内出血、静脉出血 C.胸腔出血、血管出血 D.颅内出血、胸腔出血 10.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A) 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体温.呼吸.心跳.瞳孔 D.心跳.运动.呼吸.血压 D.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11.人体正常体温是:(A ) A.37C B.38 C C.36 C D.35 C 12. 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B) A.注意保温 B.脱离电源 C.包扎伤口 D.进行心肺复苏 13.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多少次?(A)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优选材料)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抢救步骤 (一)、病情评估。护士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以耳听、面感、眼观法评估患者呼吸情况,若无反应即科进行心肺复苏。 (二)、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三)、去掉床头挡,解开患者衣扣及腰带,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四)、采用仰头举法开放气道,清楚气道内分泌物,有舌后坠时使用口咽通气管,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2次,评估患者呼吸、心跳。 (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给予非同步电复律。 (七)、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八)、严密观察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九)、心肺复苏成功后,将心跳骤停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和病历中。 二、注意事项 (一)、同心肺复苏技术规范。

(二)、应先做5周期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然后检查心律并考虑除颤。 (三)、如果是心室纤维性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施救者除颤1次后应立即开始CPR,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施救者不应花时间去检查脉搏或心律,而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做了5个周期(约2min)的CPR后,用自动体外除颤(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分析心律,如果条件适合可进行再除颤。 三、抢救流程 评估: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面色口唇发绀 ↓ 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 去掉床头挡,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2次 ↓ 评估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8~10/min),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 100次左右)

创伤急救试题

创伤急救试题 姓名: 成绩: 阅 卷: 时间 ? ? 一.单选题( 30 分) 1.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 B ) A. 清创 包扎 固定 搬运 B. 无菌 清创 包扎 固定 B.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D. 止血 清创 固定 搬运 2. 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 的指 标: ( C ) 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 恢复自主呼吸 C. 瞳孔散大 D. 皮肤颜色 . 温度改善 3. 心肺复苏时 , 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 列为:( D ) 30:2 4.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 : (C ) 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 : ( C ) A. 呼吸停止 B. 瞳孔散大 C. 大动脉搏动消失 D. 血压测不到 6. 当心跳 .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 B ) A. 心前区叩击 B. 胸外心脏按压 . A. 15:2 B. 10:1 C. 5:1 D. A. 俯卧位 B. 侧卧位 C. 仰卧位 D. 膝胸位

道 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 B ) A. 心尖区 B. 胸骨中下段 C. 胸骨上段 D. 胸骨左段 8. 下面那些情况适宜进行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 B ) A. 触电休克 B. 溺水 C. 心跳、呼吸骤停着 D. SO2 中毒者 9. 出血的种类: ( A ) A. 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B. 内出血、静脉出血 C. 胸腔出血、血管出血 D. 颅内出血、胸腔出血 10.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 ( A ) A.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B. 体温. 呼吸. 心跳. 瞳孔 D. 心跳. 运动. 呼吸. 血压 D. 呼吸. 血压. 心跳. 瞳孔 11. 人体正常体温是:(A ) A.37 C B.38 C C.36 C D.35 C 12. 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 需立即: ( B) A. 注意保温 B. 脱离电源 C. 包扎伤口 D. 进行心肺复苏 13.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A ) A.60-100 次 B.50-80 次 C.70-80 次 D.50-100 次

病人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病床)

病人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A :值班医师; B :值班护士; C :急诊科医生; D :麻醉科医生 无神志、无脉搏 听到呼救的人员立即推急救车(应包括简易呼吸器、除颤监护仪、导电膏、供氧设施)迅速赶到现场,打开简易呼吸器(放置于患者左耳侧),连接监护仪。第一信息接收者予患者通气两次 A 到现场后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及球囊通气,边抢救边口头告知家属:患者已无呼吸心跳,现正行心肺复苏,需除颤、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 B 接氧气至球囊后建立静脉通道 可除颤心律:室颤/无脉性室速 A 电击除颤 ●单项波除颤:360J ●双向波除颤:200J ●每次除颤仅给予一次电击 不可除颤心律:心脏停搏/无脉电活动,继续按压 持续按压、通气(按压通气比例:30:2) D 进行气管插管管 插管成功,连接球囊通气。由C 判断是否需呼吸机,若需要通知急诊科准备呼吸机,由C 负责上呼吸机及参数设置。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A 、 B 、C 、D 交替进行(抢救时间至少1小时),停止抢救前要与患者家属沟通。由A 及时完善相关记录 病人 突然倒地、呼之不应 第一信息接收者立即判断病人反应及颈动脉搏动并呼救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呼救。按压30次后判断病人呼吸,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立即清理 请家属或旁观者拨打电话68692616请急诊科医生协助抢救。拔打电话68660166通知麻醉科医生气管插管,抢救人员到场后由职称高的医生担任抢救指挥。尽快上报科主任、医疗管理部。 A 判断是否可除颤心律 ●肾上腺素1mg 静推,每 3~5分钟重复一次 C 暂接替A 进行胸外按压及除颤 A 立即与家属沟通患者病情并签署病情告知书、病危通知书、气管插管及呼吸机使用同意书。 若复苏成功,继续给予有 效监测及持续生命支持。病人情况允许再完善相关检查或转入ICU 。 一旦出现可除颤心律,立即除颤(A/C 完成) 抗心律失常药(在除颤前后给药、不中断按压过程) ●胺碘酮300mg 静推/骨通道,5分钟后追加150mg 静推,后以1—1.5mg/min 静滴维持。 ●没有胺碘酮时使用利多卡因1~1.5mg/kg ,最多3次或总剂量不超过3mg/kg

创伤急救基础常识考试题附答案

创伤急救基础常识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36分)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 B. 无菌清创包扎固定 C.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 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 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 恢复自主呼吸 C. 瞳孔散大 3.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为:() A.15:2 B.30:2 C. 5:1 4.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 A.俯卧位 B. 侧卧位 C. 仰卧位 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大动脉搏动消失 C. 血压测不到 6. 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心脏按压 C.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A. 胸骨下段 B. 胸骨上段 C. 胸骨左段 8. 下面那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A. 触电休克 B. 溺水 C. SO2中毒者 9.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卧硬板床 B.在胸骨下段按压 C. 按压次数每分钟40-60次 D.按压时双肘伸直 E. 按压时使胸骨下陷3--4cm 10.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 ) 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 体温.呼吸.心跳.瞳孔 C. 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11.动脉出血时,血液从伤口向外喷射,其颜色是()。 A.红色 B.鲜红色 C.暗红色 12. 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 ) A. 注意保温 B.脱离电源 C.进行心肺复苏 13. 创伤包扎的范围要求超过伤口周围:( ) A. 1-2 cm B. 3-6 cm C.5-10 cm 14. 下列哪项不是创伤包扎的目的:( ) A. 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 B. 止痛,缓解伤员紧张情绪 C. 加压包扎可用以止血 D. 脱出的内脏纳回伤口再包扎,以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 15. 关于骨折的固定正确的是()。 A、必须使用夹板进行骨折固定B固定越紧越好C若骨断端裸露可将其复位

创伤急救习题完整版

创伤急救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手术室N2年护士创伤急救专科测试 姓名 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腹腔穿刺点应选择在两侧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C)交界处。 A.正中 B.中外1/2 C.中外1/3 D.中外2/3 2.治疗脑挫裂伤的关键是(C)。 A.手术 B.应用营养神经药物 C.防治脑水肿 D.应用抗生素 3.胸膜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穿刺点(B)。 A.锁骨中线第2肋间 B.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C.腋中线第6间 D.腹后线第6肋间 4.饱食者剧烈活动后出现急性腹痛首先考虑(B) A.急性胰腺炎 B.肠扭转 C.肠管破裂 D.肠梗阻 5.腹部损伤情况不明时禁用(D) A.抗生素 B.平卧位 C.导尿 D.镇痛剂 6.首选B超检查的腹部损伤是(A) A.肝损伤 B.脾损伤 C.胰腺损伤 D.十二指肠损伤 7.能引起肱动、静脉或正中神经损伤的骨折为(C) A.肱骨干骨折 B.肱骨头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尺、桡骨干骨折 8.出现餐叉样畸形和刺刀样畸形的骨折是(B) A.尺、桡骨干骨折 B.桡骨下端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肱骨干骨折 9.肠瘘的全身治疗中哪项是挽救生命的关键(D) A.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B.监测血气分析 C.营养支持 D.控制感染 10.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D) A.肝肿大 B.腹水 C.腹壁静脉曲张 D.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突然破裂发生大出血 B.11.肩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是(D) A.疼痛B.肿胀C.“锅铲”畸形D.“方肩”畸形 12.进行性血胸首选的治疗方法是(C)。 A.应用抗生素 B.应用止血药物 C.立即剖胸止血 D.胸腔闭式引流 13.急性脓胸时,每次抽吸脓液不应超过(D)。 A.1200ml B.800ml C.600ml D.1000ml 14.头皮血排早期可给予(B) A热敷B冷敷C用力揉搓D穿刺 15.截瘫病人的主要并发症是(C) A.缺血性肌挛缩,神经受压症状 B.肌肉萎缩,关节强直 C.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压疮 D.皮肤 过敏性水疱、糜烂 二、填空题40分(每格2分) 1.三腔管压迫止血是利用充气气囊分别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目的。 2.重症病人当收缩压低于60mmhg时,肾小球滤过率基本停止。 3.腹部损伤时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为脾、肾、肝、胃、结肠等。 4.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非手术治疗,经胃肠减压管灌注加入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使血 管收缩而达到止血目的。 5.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与外界不相通。 6.脊髓半切征时指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的痛觉和温觉消失。 7.嵌顿性疝原则上应紧急手术治疗。

应急救护知识试题(答案)word版本

应急救护知识试题(答 案)

应急救护知识测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伤工应该(B)。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止血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D、先搬运后送医院 2、(D)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A、请医生急救 B、送住医院 C、向上级报告 D、使触电者快速脱离电源 3、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B)。 A、感冒 B、重症中暑 C、中毒 4、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A)。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C、进行心脏按摩 5、在下列确认伤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C)。 A、在伤者耳边呼叫 B、轻轻拍打伤者肩部 C、用力敲打伤者头部 6、以下(A)症状应判断为伤者无呼吸? A、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 B、感到伤者者呼吸急促 C、感受伤者口鼻处空气进出较弱 7、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以下(C)表述是错误的? 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伤者的鼻子 B、每次吹气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 C、每分钟吹气次数不得超过10次 8、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B)放在按压位置。 A、手背面 B、手掌掌根部位 C、手掌指端部位 9、以下物品中(A)不能用作止血带。 A、铁丝 B、领带 C、毛巾 10、搬运交通事故伤员,(C)是正确的? A、随意搬抬伤员 B、两人或多人抬伤员 C、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11、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B)。 A、呼叫救护人员 B、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C、进行人工呼吸 12、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A)。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 13、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以下(C)急救方法不正确?

创伤急救试题及答案

创伤急救试题 姓名:成绩:阅 : 卷: 时 间: ? ? .单选题(30分)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C) 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 B.无菌清创包扎固定 C.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D.止血清创固定搬运 2.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C) A.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恢复自主呼吸 C.瞳孔散大 D.皮肤 j 颜色.温度改 ? 善 3.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为:(D) A. 15:2 B. 10:1 C. 5:1 D. 30:2 4.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C) A. 俯卧位 B.侧卧位 C.仰卧位 D.膝胸位 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C ) A.呼吸停止 B.瞳孔散大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血压测不到 A. 1-2 cm B. 3-6 cm C. 5-10 cm D. 10-15cm

A. 1-2 cm B. 3-6 cm C. 5-10 cm D. 10-15cm 6. 当心跳 .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 B ) A. 心前区叩击 B. 心脏按压 . C. 口对口人工呼吸 D.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 B ) A. 心尖区 B. 胸骨下段 C. 胸骨上段 D. 胸骨左段 8. 下面那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D ) A. 触电休克 B. 溺水 C. 心跳、呼吸骤停着 D. SO2 中毒者 9.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C ) A.平卧硬板床 B.在胸骨下段按压 C. 按压次数每分钟 40-60 次 D .按压时双肘伸直 E. 按压时使胸骨下陷 3--4Ccm 12. 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 ,需立即 : B A.注意保温B.脱离电源 C.包扎伤口 D.进行心肺复苏 13. 创伤包扎的范围要求超过伤口周围 10.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 A.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D. 心跳 .运动 .呼吸 .血压 11. 煤矿创伤致残率最高的是 A. 四肢伤 C. 血气胸 A B. 体温 .呼吸 .心跳 .瞳孔 D. 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A B. 腹腔内脏器破裂 D. 颅脑伤及多发伤

门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门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患者在候诊期间、辅助科室做检查期间、到达各科室途中(院内),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第一到达现场人员应立即就地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呼救;就近利用抢救设备、抢救药品进行救治;需要多科协助的,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情许可,可适时转入急诊抢救室或病房抢救室继续抢救。 程序: 情况许可转至抢救室就地抢救呼叫救护人员 继续抢救至结束 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 超声科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1.危重患者做超声检查时,所在科室应派医师一同前往,在检查前应对患者是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如属危重患者一般劝其暂停检查,如患者必须接受检查的,应做好抢救准备。 2.在检查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如患者接受检查时出现病情恶化,应立即停止检查,迅速投入抢救。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患者所在病区的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要立即亲自(或指派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生)赶至现场组织抢救。 4.超声科工作人员应仔细观察,随时掌握受检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5.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6.超声科医师应掌握基本的抢救知识,以便协助临床医师抢救。 影像科危重患者救治预案 1.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应立即停止检查。 2.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用药。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喉道。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

3.放射科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医院总值班,同时向患者所住科室科主任汇报,科主任接到通知后,要立即亲自(或指派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生) 1 赶至现场组织抢救。 4.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对患者的抢救治疗。 5.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于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6.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7.二线医师实行听班制度,保证24小时联系畅通,并能迅速到位。 2

创伤急救知识试题

创伤急救知识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共 40 分) 1、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B ) 成人心肺复苏时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 为: A 、 30:2 B :15:2 C 、30:1 D :15:1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围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C: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大脑组织缺氧后发生不可逆时间一般为: B ) A 、 50次/分 B 、 100次/分 C 、 120次/分 2、

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米用的是( C ) "有一物体扎入人员的身体中,此时救助者应如何处理( C ) A 、硬板担架 B 、单人肩负法 C 、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 8、"行心肺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应为( A ) A 、仰卧位 B 、俯卧位 C 、侧卧位 9、对成人进行心脏按压时,操作人员肘部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将患者胸 部向下按压约 A 、 1—2 分钟 B 、 4—6 分钟 C 、 超过十分钟 5、 A 、 在患者耳边呼叫 B 、 轻轻拍打患者肩部 C 、 用力敲打患者头部 6、 A 、 拔出扎入的物体 B 、 拔出扎入的物体实施加压包扎 C 、 固定扎入的物体后送往医院 7、 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米用(A )搬运

(B )厘米 10、"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身体各部位。(“ A 、 1— B 、 4—5 C 、 6— 710、"一旦发现病人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开始( A ) A 、 心肺复苏 B 、 人工呼吸 C 、 胸外挤压 判断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最初紧急措施。( "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者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 吸。(“ 2、 3、 "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端的两个关节。( “ 4、 "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面动脉即可止血。( “ 5、 "手部出血可用两手拇指同时压迫手腕的尺动脉和桡动脉。( W 6、 "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 7、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任何四肢出血。( 8、 "现场可用铁丝代替止血带进行止血。( 9、 "腹部外伤有内脏脱出时,要及时还纳。(为

创伤急救试题

创伤急救试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创伤急救试题姓名:成绩:阅卷:时间: 一. 单选题(30分)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B) 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 B.无菌清创包扎固定 B.止血包扎固定搬运D.止血清创固定搬运 2.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C) A.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恢复自主呼吸 C.瞳孔散大 D.皮肤颜色.温度改善 3.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为:(D) A.15:2 B.10:1 C.5:1 D.30:2 4.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C) A.俯卧位 B.侧卧位 C.仰卧位 D.膝胸位 5.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C) A.呼吸停止 B.瞳孔散大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血压测不到 6.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B) A.心前区叩击 B.胸外心脏按压.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B) A.心尖区 B.胸骨中下段 C.胸骨上段 D.胸骨左段 8.下面那些情况适宜进行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B)

A.触电休克 B.溺水 C.心跳、呼吸骤停着 D.SO2中毒者 9.出血的种类:(A) A.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B.内出血、静脉出血 C.胸腔出血、血管出血 D.颅内出血、胸腔出血 10.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A) 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体温.呼吸.心跳.瞳孔 D.心跳.运动.呼吸.血压D.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11.人体正常体温是:(A) A.37℃ B.38℃ C.36℃ D.35℃ 12.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B) A.注意保温 B.脱离电源 C.包扎伤口 D.进行心肺复苏 13.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多少次?(A) A.60-100次 B.50-80次 C.70-80次 D.50-100次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 B.止痛,缓解伤员紧张情绪 C.加压包扎可用以止血 D.脱出的内脏纳回伤口再包扎,以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 15.指压止血法下面叙述错误的是:(D) A.简单 B.有效 C.快速 D.可长时间使用。 二.判断题(共10分)

创伤急救试题

创伤急救试题 姓名: 成绩: 阅卷: 时间: 一.单选题(30分) 1.现场急救得四项技术就是指:(B) 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B。无菌清创包扎固 定 B.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D. 止血清创固定搬运2。下列哪项不就是心肺复苏成功得指标:(C) A。可触及大动脉搏动B。恢复自主呼吸 C. 瞳孔散大 D.皮肤颜色.温度改善 3、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得次数比列为:( D ) A. 15:2 B。10:1 C、5:1 D. 30:2 4. 抢救伤员最常用得体位就是:(C) A。俯卧位B、侧卧位C. 仰卧位D。膝胸位 5。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得指标就是:( C) A。呼吸停止B、瞳孔散大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 血压测不到 6、当心跳。呼吸骤停得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B ) A. 心前区叩击B、胸外心脏按压。 C. 口对口人工呼吸D、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成人胸外心脏按压得正确位置就是:(B) A、心尖区B、胸骨中下段 C. 胸骨上段D。胸骨左段 8。下面那些情况适宜进行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B) A、触电休克 B、溺水 C、心跳、呼吸骤停着D、SO2中毒者 9。出血得种类:( A) A。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B。内出血、静脉出血 C、胸腔出血、血管出血D。颅内出血、胸腔出血10。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得就是: ( A) 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 体温。呼吸.心跳.瞳孔 D、心跳.运动。呼吸。血压D。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11。人体正常体温就是:(A )

A。37℃ B。38℃C.36℃ D。35℃ 12、电击伤伤员得现场救护,需立即:( B) A。注意保温B、脱离电源C、包扎伤口D、进行心肺复苏 13、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多少次?(A) A.60-100次B、50-80次 C.70-80次D、50-100次 14、下列叙述错误得就是:( D) A。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 B。止痛,缓解伤员紧张情绪C。加压包扎可用以止血 D、脱出得内脏纳回伤口再包扎,以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 15。指压止血法下面叙述错误得就是:( D ) A、简单B。有效C。快速D、可长时间使用。 二。判断题(共10分) 1、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伤员搬运。(对) 2、怀疑胸部受伤伤员应立即背送医院抢救。( 错) 3. 考虑颈部受伤伤员应固定颈部不使扭转。( 对) 4。烧伤病员皮肤出现水泡时,应剪去泡皮,再包扎。( 错) 5。一下肢骨折时,可将双下肢绑在一起进行固定。(对)

创伤急救 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和方结)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肩部受伤。 取适宜体位→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巾→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夹角朝上置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包绕上臂部打结→两角(向后的一角

病人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流程

病人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流程 一、目的:实施就地可以急救的措施。 二、程序: 1.胸外心脏按压 2.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4.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三、用物准备: 1.急救车(上):心电监护仪 液装置(注射器、输液器、安尔碘、胶布、棉签、止血带、网套、锯片、输液贴) (下):简易呼吸器装置(右)、垃圾桶(左) (后):急救板 2.输液架 3.工作服左右口袋内各备一块纱布,备20ml注射器1具。 四、流程: “报告,放射科科护士准备完毕,请指示” 通知急诊科医生“开始” 1.小跑到病人右侧,(1)双手摇动病人双肩;(2)呼叫:“你怎 么了,你怎么了?”设法通知旁边的人,“快去叫医生来”(3)判断意识,右手中、食两指摸颈动脉,(位置:气管正中向外2—3cm)左手按压额头,同时俯下身,用耳贴近病人口鼻,

试有无气体呼出,眼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4)看呼吸、心跳停止时间。(第一次看表) 2.去枕平卧,掀开被子,右手从工作衣袋内取出纱布清理呼吸道 分泌物,(方法:先用纱布一面清理口腔分泌物,反折纱布,用另一清洁面清理鼻腔分泌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颌法)3.松开病人衣领、腰带、暴露胸部,快速确定按压部位:用食、 中指沿肋弓触摸到胸骨下切迹,切迹上两横指(胸骨中下1/3处)为按压部位。a.左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1/3处;b.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c.两臂绷直垂直向下按压(手指不能触及胸壁,按压要平稳,不间断,压与放时间相等,不要冲击或摇摆,以免肋骨骨折或脏器损伤)d.按压力量及频率适度(频率:成人80—120次/分;深度:成人4—5cm)按压30次。 “医生已到,继续按压” 4.推急救车到床边,把心电监护仪放到床头柜,拿心脏按压板置 于病人身下,右手拿板,左手抬起病人颈肩部,把急救板塞到病人身下) 5.拿简易呼吸器装置于急救车上,检查面罩(右手拿面罩放在左 手掌轻压一下),检查呼吸器活瓣是否漏气(箭头向上锁住,轻捏气囊),正确连接面罩于气囊,连接于气袋,左手拿呼吸器,右手接通氧气,调节氧流量“10L/分” 6.抢救者站于病人头侧,左手母、食指拿面罩(C形),将其扣 于病人口鼻上(注意防漏气),其余三指托住病人下颌(有效开放气道);右手挤压呼吸气囊(拇指在下,其余四指在上,

创伤急救理论知识试题

三、多选题 1.烧伤的急救原则是(ABC)。 A.消除致病原因B.使创面不受污染C.防止进一步损伤 D.大量使用抗生素E.及时使用破伤风 2.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正确方法是以(BC)。 A.病人口唇包裹术者口唇B.闭合鼻孔C.吹气量至胸廓扩张时止D.频率为8~12次/min E.每次吹气量500mL 3.现场止血的方法有(ABCDE)。 A.直接压迫止血法B.动脉行径按压法C.压迫包扎法D.填塞法E.止血带止血法 4.下列(AE)项是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 A.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B.出现应答反应C.瞳孔由小变大D.收缩压在65mmHg以上E.呼吸改善 5.(AB)是创伤早期引起的休克。 A.神经性休克B.失血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感染中毒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 6.深昏迷包括(ABCD)。 A.全身肌肉松弛B.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C.各种反射消失D.生命体征不稳定E.全身肌肉紧张 7.人工呼吸包括(ABCDE)方式。 A.口对口人工呼吸B.口对鼻人工呼吸C.侧卧对压法D.仰卧压胸法E.俯卧压背法 8.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伤员仰卧于地上或硬板床上B.按胸骨正中线中下1/3处 C.按压频率80~100次/min D.按压深度4~5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即可)E.按压应平稳而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9.以下有关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B.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C.出现自主呼吸D.可见瞳孔由小变大,井有对光反射 E.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10.现场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ACDE)。 A.威胁人员安全的现场危险迫在眼前B.出现微弱自主呼吸 C.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D.由医师或其他人员接手并开始急救 E.医师已判断病人死亡

创伤急救的原则

创伤急救的原则 ●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 ●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 ●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 ●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 ●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 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教程。 导致的死亡原因 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 (肝或脾), 其次,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检查时加入颈椎CT检查是很好的策略; ●患者因可能存在的颈椎骨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需向神经外科医生咨询; ●患者神清,反应灵敏,无精神改变,无颈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可以排除颈椎骨折,无需放射线检查, ●其余的病人至少应进行颈椎侧面的视诊,包括后脑的基底部到第一胸椎的上缘; ●排除骨损伤并不能排除韧带损伤,MRI对检查韧带损伤是很有利的工具。 2.循环 病例研究: 一上腹部刺伤的年轻人被送往急诊室,凶器不明,目前收缩压90mmHg,心动过速,静脉输液能提高收缩压到100mmHg以上,但停止输液就恶化,患者末梢凉,烦躁。 -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推荐的治疗手段是什么? 出血是创伤后休克的最常见原因。早期经验性治疗包括通过两路大的静脉套管针补充晶体液(2L乳酸林格氏液)和体表压迫止血。经验性容量治疗的目标是血压维持正常,纠正心动过速和维持充分的组织灌注。当低灌注和静脉容量不足限制了外周静脉通道的建立时可选择留置深静脉导管(7F、8.5F、9F)或大隐静脉切开。无明显体表出血时应明确出血的部位包括胸片,骨盆平片,超声检查(focusdassessmntsonogaphyintraumaFAST),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部CT检查(如果病人能很快稳定); 快速控制体表出血的同时积极复苏,推荐出血部位的直接压迫,尽量避免夹闭出血的血管,以免损伤邻近的结构,如神经。尽快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以评估肾脏的灌注,即使是男性患者有尿道口出血、阴囊血肿或前列腺骑跨伤怀疑尿道损伤。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可以用来评估出血量。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确认脉压差减小提示 b.头部 CT检查对头部损伤或部分意识改变的病人的早期评估是必须的。 c.脊柱 早期的颈椎侧位片对辨别大的颈椎损伤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对严重的颈椎损伤作出决断。 d.胸部 e.腹部 腹部平片常常不能反应太多的问题。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顿挫伤病人应选择增强CT或腹腔诊断性穿刺。如果有条件超声检查(FAST)对腹腔游离液体的诊断非常快捷方便。FAST也不能确定就应行腹部CT或诊断性腹穿。 f.泌尿生殖道 血尿应行CT检查或其它的造影检查。CT可以显示腹部解剖,后腹膜的结构,肾脏的损伤。如果体格检查提示有尿路损伤,插导尿 管前应行尿路造影。怀疑有膀胱损伤可以通过膀胱X线片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并不常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