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

春联
春联

春联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文。课文描绘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指出了读春联的语文学习功能。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从春联的内容、形式、功用三方面逐一介绍。内容通过七句话予以反映,形式先写春联讲究对仗后写春联的声律美,作用在最后点出,即:会使读者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能使读者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卷”。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讲究对仗、追求声律),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对春联的诵读,了解春联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工整的特点,感受其音律的美,学习春联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祖国语言的无

穷奥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春联的对仗和音律美。

2.在贴春联、对对子、区分上下联、填补缺对等联系过程中加深对春联的

认识,使语文学习指导学生生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2月13日(101)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卷”。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

大红纸上写大字,左一条,右一条,书幸福,写吉祥,家家门上寄希望。你贴这扇门,我贴那扇窗,全家上下喜洋洋。(打一春节用品)2.学生交流:春联。板书课题。

3.新春佳节,爆竹声中,人们喜气洋洋地张贴春联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种风俗早在宋朝就兴起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只不过那时候不叫春

联,而是叫桃符。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当时人们迎新年的一首诗《元

日》中就提到过桃符。出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齐读)

4.关于春联,你还了解哪些呢?学生交流。

5.其实,春联是博大精深的,春联里还蕴含着很多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联》这篇课文,了解一些有关春联的知识。学生朗读课题。(设计意图: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故事、游戏更能引起学生注意,由猜谜语引发了学生对春联的浓厚兴趣,随后春联渊源的介绍,更调动了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还要多读几遍。

(2)读完课文后,说说你对春联的初步认识。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张贴、增添、浏览、揣摩、歌颂

和睦、气氛、(告)辞、声律

欣欣向荣、抑扬顿挫、开卷有益、奥妙无穷

多音字:卷

后鼻音:荣颂

平舌音:挫颂辞

翘舌音:揣

重点指导:多音字“卷(juàn)”、易错的字音“氛(fēn )”。

“卷”是个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一般和书本有关的,都读卷

(juàn),把东西裹成圆筒形,就读卷(juǎn),如把头发卷起来就是——卷

发,指名用(juǎn)组词。

(2)组织学生逐段逐句朗读全文,重点指导读好第一段中的长句子。个别读,

小组读,齐读。

(3)组织运用查词典、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开卷有益、欣欣向荣、抑扬顿挫

(4)读了课文,你对春联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读词语时的语调、情绪等状态来引导学生理解“抑扬顿挫”这个词的意思。真正力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并将学生的表现转变成生成资源,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另外在对一篇新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全文。)

三、理清层次,感知内容

1.学生交流。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知道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和好处,以此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相机板书:内容丰富讲究对仗抑扬顿挫开卷有益2.小结:春联它各种各样,读它就如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漫步;它最讲究对仗,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现

在就让我们赶快走进春联的世界。

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春联?找一找,把它们划出来。

(1)出示春联,组织指导正确、熟练地朗读春联。

(2)结合看图,指导了解春联的上联、下联、横批等常识。(贴对联也是有讲究的,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有时候买来的春联分不出哪是上联,哪是下联,可以看最末一字,是三四声的为上联,一二声的为下联。)

(3)我们读春联,不光要读正确、读得抑扬顿挫,还要边读边想象,这样才能读出春联中所蕴含的意境。说说你在读这些春联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4)让我们再到春联的百花园中漫游一番吧!有感情朗读五副春联。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特别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好时机,而对春联丰富多彩、情致美好的内容之美的欣赏和对春联对仗之美、声律之美的品味,都要建立在学生对春联的阅读、感悟、体验的基础上。)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同学们,春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春联的特点,诵读了很少的一部分春联,老师要求大家回家再收集一些春联,下节课,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万紫千红的春联百花园,去感受春联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2.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重点指导“奥”、“添”等字。

(2)搜集两三副春联,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和作业,让学生能熟练掌握本课生字,并能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12月14日(102)课时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对春联的诵读,了解春联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工整的

特点。

3. 在贴春联、对对子、区分上下联、填补缺对等联系过程中加深对春联的

认识,使语文学习指导学生生活。

4. 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2. 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工整、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

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欢快的音乐,《过新年》。

2.随着一曲热闹的《过新年》,我们发现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别看它就两张红纸,春联里的学问可不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春联》(板书:春联)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此处,教师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极自然地布置环境,创设出浓浓的喜庆氛围,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

三、整体感知,体会意境

1.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思考:春联一般有哪些内容?

把描写春联内容的语句用“——”画下来,把相关的春联用“~~”画

下来。学生自由读,边读边画。

2.交流:春联都有哪些内容?指名说。内容这么多,作者用了哪些词,把这些内容连起来了?(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是……)

3.其实春联的内容很多,书上只举了四类.你们画了哪些春联?(相机出示;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4.一起读一读这些春联。(生读)大家读得很准确,下面请大家再选你最喜欢的一、两幅春联有感情地读读。读完之后想一想:它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啊?这幅春联的意思是什么?

学习要求:(1)认真读读这四副春联,说说意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2)练习有感情地读好春联。

每人选一副春联交流。

学生自学,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读是最有效的实践活动。这儿,教师注意营造读春联的氛围,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春联,通过反复揣摩,反复练读,自然由"通顺地读"过渡到"有感情地读",同时情感也得到了陶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此处学生充分地朗读,也为以下感悟春联的特点与内容打下扎实的基础。)

5.交流:通过刚才的读,你理解了哪副春联?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说:“_________。”这副春联_____了__________,我仿佛__________。”

(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a.生汇报。

b.点拨。师:你从哪几个词语中看出春光是美好的?(从“芳草绿”“杏花红”

可以看出春光是美好的。)

c.说话练习。说的真好,请大家再轻声读读这幅春联,想想,读了这幅春联之

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d.练习朗读。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a、生读说。

b、点拨。什么叫“欣欣向荣”啊?(就是繁荣昌盛的情景。)你从哪里感受到

祖国的欣欣向荣?(从“百业兴”和“千山秀”中可以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

c、练习说话.

d、练习朗读。

(3)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门第”什么意思?(人家)春联讲究上下对应,不重复。这副对联贴在哪儿好?(善良人家、勤劳人家)这幅春联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意思是勤劳的人家门前景色会更美好,和睦的人家会更感觉幸福。

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幸福的感觉读出来吗?

(4)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烂漫是什么意思?(色彩艳丽,美丽的意思。)

这幅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意思是梅花开的时候,景色特别美丽,希望爆竹的“碰啪”声能赶走不幸,给人们带来平安的生活。

这副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祝愿什么?(平安幸福)

你能把这美好的祝愿读出来吗?

6.小结春联的内容,引读(点击课件)

刚才我们欣赏了四副春联,每副春联的意境都各不同,(出示第一段文字)引读:这些春联,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有的展现了祖国欣

欣向荣的景象,如——;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

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

(设计意图: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这一环节的设计改理性地逐词逐句翻译为感性地描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对春联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拓展练习。

老师今年也带来了几幅春联,你们看,这些春联反映了什么内容呢?请

你试着连连看!

描绘美丽的春光家家致富家家乐,处处迎春处处歌

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与日月争辉

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四化宏图展,九州春意浓8.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步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了什

么呢?这样写,你读出了什么?(写出了春联多、美的特点。)所以作

者说,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让我们在音乐

声中美美地读好第一自然段,体会这种幸福和希望吧!

四、读中感悟春联特点

1.读春联是一种享受,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春联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把写它特点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2.交流:对仗、声律美

3.什么是对仗?文章是怎样写的,请你读读课文,以(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为例,来给我们讲讲!

4.对,你说得很正确,你把它相对的词都找出来了。那么,请大家再揣摩

揣摩这些相对的词,你有什么发现?

(它们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像“绿柳”和“红桃”都是表示事

物的词,“舒眉”和“开口”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5.春联中总是把同一种类型的词作对,这其实就叫“词类相当”。只要我们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6.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运用春联对仗的特点对春联吗?光说不练假把式,请同学们看看老师这儿填空题,你能填一填吗?

第一组:和风拂绿柳,春风()红花。(打,洒,润)

第二组:青山()水风云静(碧,绿,流)碧海蓝天日月新。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学作春联,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五、学习最后一段

1.你们的春联是从哪儿收集来的?是啊,这就是人们常说——(引读)

2.“开卷有益”“卷”指什么?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卷”指书,“开卷有益”就是说多看看书是有好处的。)

3.生活处处有语文,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既然诵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那我们就把今天学的五副春联背诵、积累下来,好吗?你

们自己试着背背看。

六、总结内容,布置作业。

1.同学们,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春联是一种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春联是一条纽带,牵动着多

少漂洋过海的赤子之心;春联是长江、长城,是黄山、黄河,树起了中

华民族的气节,奔腾着中华儿女的激情!课后请同学们去多多搜集春联。 2.布置作业:

(1) 搜集有关春节、春联的资料,可以在班上举行一次“辞旧迎新”的综合

实践活动。

(2) 过节时,写几副春联贴在自己的家门上,或是送给亲朋好友。

(设计意图:自主、实践的课外延伸作业,能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打破课内外的界限,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春联的无穷魅力,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

板书设计:

内容展开想象

春联对仗美细心揣摩

声律诵读积累

教学反思:

拓展阅读,既反映了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注重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又突出了学生在信息社会素养形成的需要,启发学生多从生活中收集阅读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样,一节课就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了一点春联知识,学会了几幅春联,而是以课堂为载体,努力地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中积极、自主、富有趣味地学语文、用语文,这样一节课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就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2015羊年春联 (2)

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宝地生意年年盛,福门财源日日增 生意如春年年好,财源似水滚滚来 生意如同春前草,财源好似雨后泉 宝地生意通宇宙,福门财源达神州 好生意天邦地助,大财源川流云集 福旺财旺事业旺,家兴人兴生意兴 风水宝地财源旺,富贵豪门生意隆 财源不竭长流水 生意欣逢到处春 虎步奔腾开胜景春风浩荡展鸿图 兴隆家宅长如意吉祥门第永平安 吉祥如意鸿运来平安富贵财源进 福照家门万事兴喜居宝地千年旺 龙腾虎跃人间景 鸟语花香天下春 爆竹声中辞旧岁 梅花香里报新春 财源广进平安宅 福水长流幸福家 发大财一帆风顺 走鸿运心想事成176迎新春生意兴隆贺佳节财源广进横批:生意兴隆177新春大吉鸿运开佳年好景财源来横批:一帆风顺 178一帆风顺财源广万事如意事业兴横批:大展鸿图 179心想事成家业兴顺风得利财源广横批:恭喜发财 180生意火红腾腾起财运亨通步步高横批:繁荣昌盛 181吉门生意连年盛宝地财源逐日增橫批:吉星高照 183事业辉煌年年好前程锦绣步步高横批:如意吉祥 184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形势喜人

185展鸿图方方顺利创大业事事成功横批:一帆风顺186鸿运当头万事兴吉星高照全家福横批:吉祥如意187新春鸿运随人意家和顺景财源来横批:五福临门188迎新春万事如意贺佳节财运亨通横批:吉星高照189三星拱照平安宅百福常照富贵家横批:心想事成190年年好运天天顺日日进财月月发横批:年年大发191恭喜发财财到手迎春接福福满门横批:吉星高照192身体健康年年好事业有成步步高横批:福星高照193迎春纳福人财旺和睦家庭万世成横批:如意吉祥194迎新春平安大吉贺佳节富贵荣华横批:福星高照195一帆风顺财兴旺四季平安福满堂横批:万事如意196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横批:万事亨通197平安如意千日好人顺家和万事成横批:出入平安198福寿康宁传百代荣华富贵享千秋横批:五福临门199福门吉祥千财旺家顺人和万事兴横批:万事胜意200出外求财添富贵归家创业永兴隆横批:吉星高照201求财顺景方方利出入平安事事成横批:万事如意202迎春大吉鸿运来万条富路广进财横批:财运亨通

春联 教案教学设计

春联教案教学设计 春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文中的五副对联。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生词及文中五副对联的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张贴春联,你留心过春联的内容吗?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学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 2、检查预习效果。 ⑴指名读生字。 开火车读。

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 齐读。 ⑵指名读二类生字。 开火车读。 齐读。 ⑶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祥和; 描绘; 欣欣向荣; 歌颂 辞旧岁; 技巧; 奥妙; 开卷有益 齐读。 这些生字你是怎样记的?(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相机描红练习) ⑷从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读出生字词所在的句子。理解“欣欣向荣”、“开卷有益” 3、自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

5、理清脉络: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内容; 特点; 作用 三、作业: 1、描红。 2、课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欣赏春联。 1、同学们,置身于今天的教室,你有什么感觉? 指名说。 2、自读(请你读一读,欣赏一下这些春联)。 3、挑选出一副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二、精读春联。 1、出示春联(老师也带了五副春联,与大家共享) 指名读。 2、自由大声朗读。 3、你读出了哪副春联的意思?能否用你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 指名说。 4、这五副春联的内容有什么区别?

5、拓展:周围的春联哪些与这五副春联同类?哪些春联与这五副不同类,是写其它方面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春联? 6、春联的内容真丰富,那么,它的形式有什么特点呢? 7、复习对子。 提起对仗,老师想起以前我们曾做过关于对仗的练习题,是什么题目呢?你能说出几个对子吗? 8、找对子。 春联中也藏着不少对子,你能从前面的这五副春联中找到吗?指名说。 四周的春联中也有,你发现了吗? 9、指导朗读。 过渡:对得如此工整的春联,我们该怎样读?书上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请你找出来。 ①自由练读。 读前面的五副春联,希望你能读出“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感觉。 ②指名读。选你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副读。 ③指名评议 三、背诵春联。 过渡:如果我们下功夫背诵一些名联,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你想不想背呢?

我和春联

《我和春联》说课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它以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冀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六单元——民族文化单元,编排了当代作家黎汝清的散文作品《我和春联》,文章以叙事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以及春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文章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春联逐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在单元总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语文和多元文化特征的热爱”的指导下,立足于“对联”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我从以下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 的生字新词;能理解文中涉及的对联含义;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用作标记、写 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留意与时间推移有关的词语,理清课文线索,并引导学生体会每一个过程中“我”的变化。此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对联。自主搜集对联,了解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作者受春联影响走上 文学之路的故事,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状态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的责任感;通过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增强对祖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感受春联是怎样融入作者的生活的。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轻松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与学生分别做以下的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制作课件,并搜集对联与学生分享;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并做有关资料的查找和搜集。 由于这篇文章是叙事性的散文,事件过程和写作手法简单易懂,因此,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引导他们抓住时间主线概括主要内容,教师主要在对联内容的理解和对联知识的概括上给予帮助和指导。 因此,我预设利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过程如下: (一)谜语导入新课:

贴春联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

贴春联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门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 贴春联的讲究: 1、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正确的贴法是: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常虹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它以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冀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六单元——民族传统文化单元,编排了当代作家黎汝清的散文作品《我和春联》,文章以叙事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以及春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文章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春联逐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诵读课文能初步感受到对联的意境和魅力。但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对联知识和积累,没有亲自撰写过对联,感受不够真切,。 (三)教学环境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利用主题网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观看有关对联的图片、对联故事视频、阅读有关对联的拓展性文字资料,激发学习积极性,体会对联的意境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4、搜集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欣赏名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读的实践中,进行感悟和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深对对联的理解和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我和春联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和春联不得不说的故事 打开文本图片集 快过年的时候,我回乡探望母亲,见同院居住的二哥不在家,询问母亲,才知道街上有卖春联的,哥出去买了。接着又问了一句,现在村里人不写对子了,母亲笑了,一副对子才一两块钱,谁还再懒得写,家家都是买现成的春联贴…… 母亲的话里透着自豪,洋溢着幸福,验证着庄禾人家生活的变迁,而我的心却不由地抽搐了一下,记忆一下子回到了从前的岁月。 那时的春节最有年味了,节前的许多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剥米磨面,磨豆腐,炸麻花,炸糕花、馓子、麻叶……而写春联呢,更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不过这“戏”与其他活儿相比,就不是谁都可以唱的,那是肚子里有墨水,毛笔字写得像模像样的人才能胜任的。因此写不了对联的人家就得拿了好烟央求人家来写。 打我记事起,家里就是村西头十几户人家写春联的集结地。彼时父亲在村里担任村主任,他读过几年私塾,写毛笔字是“奶功”;后来大哥推荐上了大学,我们家又添了个文人;再后来我考上了省内的一所中专,头上同样被乡亲们罩上了“文人”的光环;因此我家一股脑儿为邻里街坊写了几十年对子,直到父亲驾鹤仙去,大哥到外地工作,而我也因为工作变动以及儿子读书移居县城。 写对联可不是个好差事,手指衣服上常沾满墨迹,而且乡亲们为红红火火过年图个喜庆,除了院子大门,住的房屋上贴对联,什么鸡舍兔笼农具上面要贴,甚至耕牛的尖角上面也要贴,这样工作量自然要大一些。写的时间久了,手腕子又困又疼,但缘于邻里的情谊和享受着别人无上的尊重和肯定,纵使内心有了惰意,身体有了不适,但决然不会拂了乡亲们的热忱期盼,只要是找上门,把红纸拿来了,再困再累全然不会推却。 而写春联不仅身体累,还须用脑子。许多时候并没有现成的对子

对联常识补充

对联常识补充 一、对联知多少 二、对联猜一猜(请在空格处填上正确选项) *节令联: (甲)元宵节 (乙)端午节 (丙)中秋节 1.( 甲 ) 光天满月,火树银花。 关键词:【火树银花】,形容元宵节灯火通明,灯光灿烂的景象。 2.( 丙 ) 天开清旷域,人在广寒宫。 关键词:【广寒宫】,神话里月亮中的宫殿。 3.( 乙 ) 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螘樽。 关键词:【榴花】,夏季代表植物;【蒲叶】,古时多于端午节将菖蒲浸入酒中,相传

喝了可以避邪及免疫。 4.( 乙 ) 保艾思君子,依蒲祝圣人。 关键词:【艾】,即艾草,中国民俗端午节悬插在门上,用以避邪驱瘟。【圣人】,即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农历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而亡,人们非常敬重屈原 爱国的精神,故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去河边纪念他,并用竹筒装米放入江 中喂饱鱼虾,这样鱼虾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此即是粽子的由来。 *庙宇联:(甲)弥勒佛 (乙)月老庙 (丙)财神庙 1.( 甲 ) 笑口常开,笑古笑今,万事付诸一笑;大腹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 关键词:【笑口常开】、【大腹能容】,描述弥勒佛的外在形象。 2.( 乙 )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成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关键词:【天下有情人都能成眷属】,相传月下老人是主管男女婚姻的神。 3.( 丙 )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也拜,暮也拜,教我为 难。 关键词:【几文钱】,相传财神爷是掌管钱财的神。 *行业联:(甲)蛋店 (乙)电信业 (丙)眼镜行 (丁)米店 (戊)花店 (己)理发店 (庚)医院 (辛)保险业 1.( 甲 ) 蕴白金黄,浑圆一体;扬清激浊,分判两仪。 关键词:【蕴白金黄】,此处的「白」即是蛋白;「黄」即是蛋黄。 2.( 辛 ) 莫怨风云多不测,何愁水火太无情。 关键词:【风云多不测】、【水火太无情】,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意外,故有保险业之兴起。 3.( 丁 ) 无时巧妇难为力,歉岁司农费尽心。 关键词:【巧妇难为力】,谚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司农】,汉九卿之一,武帝时置大司农,主管钱粮。 4.( 乙 ) 消息瞬通九万里,往来无间一须臾。 关键词:【消息瞬通九万里】,此处就电信业的实用性而言。 5.( 庚 ) 杏林春意广,橘井活人多。

高三语文考点归纳:对联常识

高三语文考点归纳:对联常识楔子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高考,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与享受。 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和快感。 就其内容而言,有褒扬、有批判;有抒情、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可以说: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对联的演革与渊源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

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这是现代对联的之一。 对联的另一个是集句。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对联的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春联 教学设计

《春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春联》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的语言精练,中心突出,通俗活泼,引导学生去赏读春联,感受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地展现了春联的民族特色,同时让学生了解春联的特点——讲究对仗和和谐动听的声律美,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练习整理、填补、完成春联,从而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幅春联。 2、初步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对仗、声律美),知道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设计意图: 《春联》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语言精练,生动地说明了春联具有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我重视学生的自主感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围绕学生而开展。一、课堂上体现人本思想,把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无论是学习新课中的读春联、谈感受、还是之后延升的整理春联、填春联等诸多环节都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有着个体独特见解的人。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发挥想象、发表看法,尽情畅谈个人体验。二、注重过程,“听、说、读、写”相结合。结合是语文教学之本。学生们在这过程中主动积累知识,积极实践,在自我的感悟中,感受成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自主、实践的课外延伸作业,打破书本的界限,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将生活和文本相结合。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曹全碑集字大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集字大全 事业篇 【勸學語】:讀書萬卷、勵精圖誌、業精於勤、耕雲種月、天道酬勤、開卷有益、學而不厭、聞雞起舞 【養心語】:胸懷灑落、溫恭自虛、慎靜尚寬、澄心清神、知足常樂、百忍成金、氣若幽蘭、豁達大度、怡然自樂、冰壺秋月 【藝術語】:神融筆暢、會通古今、筆啟自然、辭富山海、遷想秒得、思逸神超、法貴天真、言為心聲、珠圓玉潤、珠光寶氣 【賀績優】:一馬當先、出類拔萃、同心協力、個中翹楚、無與倫比、超越巔峰、勞苦功高、卓越幹練、品資卓越、無懈可擊、業績斐然、績效斐然、敬業樂群、業績輝煌、絕倫逸群、勤奮楷模、篳路藍縷、运筹帷幄 【賀升遷】:英才得展、大展鴻猷、任重道遠、步步高升、青雲直上、高瞻遠矚、功績卓著、鵬程萬里、豐功偉績、懋績可風 【賀深造】:名標金榜、才高八斗、才華橫溢、名列前芧、名冠群倫、出類拔萃、前程萬里、前途輝煌、鵬程萬里 【賀榮退(調) 】:仁風廣被、永懷德風、功成名立、功績永懷、勞苦功高、任勞任怨、勤勞卓著、政績在公、厥功奇偉、博施濟眾、德澤縈懷、聚情永懷、懋績長留、勳業永懷、鵬程萬里 【賀金融界】:欣欣向榮、信孚中外、裕國利民、信用卓著、服務人群、實業昌隆、輔導工商、福國利民、通商惠工、繁榮社會、金融樞紐、安定經濟

【賀醫界】:仁心良術、仁術超群、仁術濟眾、良相良醫、良醫濟世、華陀再世、華陀妙術、醫學淵博、功同再造、醫術精湛、妙手回春、懸壼濟世、杏林春滿、博施濟眾、著手成春、德施仁術、濟世利人 【賀政界】:名孚眾望、仁聲廣被、口碑載道、功在桑梓、為民前鋒、為民喉舌、政通人和、政績斐然、善政親民、造福地方、德高望重、眾望所歸、德政澤民、德政可風、斐聲議譠、萬眾共欽、豐功偉績 【賀軍警】:英才得展、步步高升、干城之才、柳營之光、忠勤永念、忠勤楷模、忠涨诿、、軍紀楷模、愛民助民、義舉救人、績效卓著、綱紀嚴正、懋功勛績、造福地方、惠民無疆、戰績彪炳、鵬飛鷹揚 【賀法界】:法學權威、才華橫溢、明鏡高懸、伸張正義、法學浩瀚、明察秋毫、廉己奉公、公正嚴明、芸眾慧人、仰強扶弱、崇德辯惑、德孚眾望、廉潔可風、理精言、精通六法 【賀當選】:眾望所歸、名孚眾望、萬眾出欽、仁聲廣被、造福桑梓、為民喉舌、高才碩望、德政澤民、為民前峰、勤政親民、斐聲議壇、輔政利民 【賀體育】:大顯身手、出類拔萃、球壇菁英、滑壇佳技、球國稱雄、奪標高手、球技超群、球藝精湛、球壇勁旅、捷足奪魁、體育之光、體能超群、技精術粹、健身強國、為國爭光、發揚武德、擊技超群、弘揚體育 【賀教師】:百年樹人、作育功高、培育英才、春風化雨、教育報國、春風廣被、師德永銘、教澤廣被、良師益友、師恩永懷、誨人不倦、嘉惠學子 【賀美術】:妙筆生花、巧奪天工、出神入化、匠心獨俱、藝林薈萃、鬼斧神工、淋漓盡致、維妙維肖、藝臻化境、藝海生輝、刻畫入微、藝苑英才、別出心裁、藝壇翹楚、功在美育、神態活現、品藝精敏、彩筆生輝 【賀餐廳】:賓至如歸、痛飲快談、開懷暢飲、高賓滿座、勝友如雲、知味下馬、近悅遠來、嘉賓雲集、萬商雲集、醇酒佳餚、飄香十里、御膳天廚 【賀表演】:賞心悅目、多彩多姿、盡善盡美、聲色俱佳、藝術之光、行雲流水、藝臻化境、藝海生輝、天韻之聲、藝壇精英、餘音繞樑、聲藝卓越、曼歌妙舞、絲竹和鳴、傳道宏藝、婆娑曼妙、珠圓玉潤、響遏行雲 【答謝】:嘉惠良多、匡助良多、嘉惠永銘、贊襄良多、受益良多、居功厥偉、熱心堪崇、感佩熱忱、贊襄功宏、銘心刻骨、貢獻殊偉、恩同再造 【友誼】:雲天厚誼、雲誼永存、聚情永懷、雲天高誼、盟誼永固、情誼永懷、敦睦情誼、惠澤廣備、至诚永念、惜別常憶、德業彌珍、锦情义茂商业篇 【办公室】:匯川納海、斂福生財、興隆大業、宏圖大展、裕業有孚

春联教学设计(公开课)

《春联》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2、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 2、了解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声律美。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春联的资料或图片。 2、制作课件。 一、创设情境,走进春联。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这红红火火、欢欢喜喜的节日里,神州大地上有一种语言,它比串串鞭炮更和谐,比朵朵窗花更美丽,它能给节日增添喜庆,这种语言就是(春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诵读春联,揣摩春联,好不好? 二、感受春联的内容美。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你读到的四副春联,用“~~~~”画出这些春联所描绘的内容。板书:内容 2、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屏幕,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的1、2两句话?好,请这位男同学来读。出示:“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3、同学们,大年初一的时候,你们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或游玩,走在大街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大红春联,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读第二句话,我们浏览着()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百花园中。你们知道浏览的意思吗?(粗略,大致的看一遍)从各种各样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从万紫千红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5、那么,春联到底多在哪、美在哪儿呢?接下来读你们自由读读第一节中第三句到最后的内容。出示:“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6、现在,就让我们来再来诵读这四副春联,(投影出示)第一幅春联,谁来读?齐声读第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这一副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7、第二副春联谁来读?读。(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一副春联向我们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8、再来看第三幅,谁来读?(男上联女生读下联)读第三副春联(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一副春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幸福美好的生活。)9、好,第四副谁来读?(分组读)读第四副春联(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一副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

我看春联_高中作文

我看春联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我看春联,感谢您的阅读! 不经意间,牛年已经悄悄走过,虎年接踵而来。走在大街小巷,无处不感受了春节的喜庆氛围,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贴在大门上的一幅幅喜庆的大红春联了。 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 相信你一看到这幅春联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是农民们对新的一年祈望和祝福的春联。没错,这就是爷爷奶奶贴在老家大门上的,记得去年因为气候恶化,不是大风大雨就是霜冻严寒,结果田里的庄家大量减产。每天晚上,爷爷都要看天气预报,力求提前做好防护。优势遇上突发的恶劣天气,爷爷还得半夜起床,忙碌个不停。 新春来临,爷爷奶奶多么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支粉笔,连绵花雨滋桃李 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 爸爸妈妈都是教师,而且都十教语文的。到现在已经教了十几年,可以算是老教师了吧,也不知道他们教了多少学生,爸爸带了好几届初三,妈妈也教了几个六年级,他们或许算不上“桃李满天下”,但“桃李满宝应”还是一定的,因为走在街上,好多学生都能认出爸爸妈妈呢!他们每天是忙的不亦乐乎半天上班,晚上还要备课、改作业,有时连我的生活都不能关照。他们为了什么呢?不就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吗? 春节前,我帮爸爸选了一幅对联贴在了我家的大门上,爸爸妈妈很满意,每次进出家门总要认认真读上一遍呢!

书林漫步,学海遨游 古人就曾经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就要学会一个“勤”字。在家里书房就是我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我走进经典,与大师对话,了解历史,丰富了自己,漫游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我功课一道道数学难题,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在这里疯狂朗读英语,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当然,我也有懈怠放松的时候,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便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关键是你有没有确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因此我在我的书房的们上便贴上了这幅对联,提醒自己在新的学期里把握美好的春光,努力拼搏! 其实,每一幅对联都是能打开心灵大门的钥匙,只要我们用心感悟春联,就能感悟我们美好的生活!

2021年新春贴春联常识

2021年新春贴春联常识 1.一副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横批大家都明白,可如何区分上下联? 关键秘诀在春联的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结尾。” 春联区分平仄的要义,即按发声来区别,普通话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比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中,第一句结尾的“绿” 字是四声,为仄声字,这句就是上联。 但也有不好区分的。王家安说,一些古联是用“古声” 创作,其中多数字读音和普通 话一样,但也有些字,现在是平声字,古代是仄声字,区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知道一些常见字即可,比如福、蝶、发、得、德、吉、石、竹这些字,在春联中常见,在“古声“中就是仄声字,如果遇到这些字结尾的春联,就要多留心。 2.如何贴春联上联贴在面对门右手

下一步就该贴春联了。王家安说,根据古人习俗,上联要贴在上方位。“就是当你面对家门时,上联贴在你的右手方向,下联反之。” 至于横批,按前人习俗,最好是从右往左书写,但现在也有从左往右书写的,也已约定俗成,怎么都好,只要贴在门框上方,与上下联位置左右对比居中即可。“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 字,但贴‘福’ 字不是都要倒着贴。” 一般家里的大门和室内的主要房门,都讲究贴正‘福’ ,要端端正正地贴,才有“出门见福” 、“福入家门”的彩头。只有房中犄角旮旯和一些存放杂物的地方,贴个倒着的福字,寓意“福气到了” 。 3.贴春联时间除夕下午最合适 按照我国每个地区习俗的不同,过年贴对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所以,对联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也有一种说法,春联是大年三十早上贴的,春联主要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贴完春联以后还会放鞭炮,据说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年兽,带来新一年的好运。 北京人一般从腊月二十三之后就开始贴了,一直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饺子之前都可以,大年初一就不能再贴了。老北京讲究,过

春联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春联教案 本文是关于春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 2、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讲究对仗、追求声律),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春联的对仗和音律美。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春联。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通过回忆,把学生渐渐地带入情境。) 二、赏读课文 1、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课文,走走看看,欣赏人们张贴在大门上的春联。 2、课文中列举了一些春联,请你把它找出来。(指名说,教师出示春联)指名读、齐读。 3、请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春联再读一读,并谈一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两人可以讨论讨论) (1)第一副(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它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提醒学生具体说一说春联描绘的春光)意思:新的一年来到了,万物苏醒,草木发芽,大地上一片绿色。你瞧,方圆十里一片粉红的杏花。 写得多美啊,14个字就概括了美丽的春光。(齐读) (2)第二副(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它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意思:春天来到了,祖国山河一片秀丽,在美丽的春光的照耀下人间呈现出百业兴旺的景象。 “百业”是什么意思?(各行各业)(联系昆明城市中的变化来理解,如:交通、饮食、信息网络等。)

“百业兴”这几个字用来形容我们昆明最恰当不过了。这幅春联正是我们昆明的写照,谁来把它读得兴旺些?(指读)再兴旺些(指读、齐读)(3)第三副(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它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的生活。意思:勤劳的人家春光好,和睦的人家幸福多。(之所以春光好、幸福多,是因为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与人和睦相处。) 你觉得这幅春联写的是你的家庭的请举手?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指说) 生活多么甜蜜呀﹗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心里有什么感觉呢?(齐读) (4)第四副(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主要是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祝愿。意思:写了梅花开放后,预示着离美丽的春天不远了,爆竹声声向人们祝愿岁岁平安。(关于竹报岁平安还有一个典故呢:古时候,北方的寺院里生长着一棵翠竹。翠竹害怕寒冷,在北方很难成活,自然显得十分珍贵,所以寺院里的事务主管特别关心它、爱护它,也乐于向大家报告翠竹平安生长的消息。后来便成为新春祝贺平安的吉祥语,希望人们岁岁平安。) ①2010年就要来到,你有什么美好的祝愿吗?(指说) ②一起读,把这美好的祝愿带回家,带给周围所有的人。 (5)第五副(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人们十分喜悦) 你能把这喜悦之情读出来吗?(指读,齐读) 4、现在老师说内容,大家马上把相应的春联背出来,再现这些美好的画面。 5、读了这么多的春联,你觉得春联的内容怎样? (板书:内容各种各样) 6、过渡: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春联所用纸的颜色,所描绘的色彩、景象、场面、氛围,所表达的情感等都不同,,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让我们再去百花园中走一遭。(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7、引读: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春联的内容各种各样,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特点) (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2)、指名交流。

对联常识及对联的制作

对联常识及对联的制作 对联常识及对联的制作——兼评述高考对联题 2004 年高考语文新出 现了一种题型,这就是对联题。 包括全国卷和自主命题卷,有 8 份高考语文试卷考查了对联。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它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 在一千多年前。 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 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 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 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 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 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叫对子。 对联的单位叫副,因它分上下联互相对称,像人的肾脏那样叫一副、 两副等,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新闻叫则。 上联叫出句,下联叫对句。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 艺术形式。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婚联、寿 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歇后联、药联等 等。 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 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 联称春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 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 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 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 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一九四一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懂必武和邓颖超联 名赠送了一幅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昆明大观园大观楼的长联达到 180 字,被称誉为古今第一长联;而武

春联 公开课教案

春联 导入: 同学们春节快要到了,伴随着这欢快的旋律和喜庆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春节的热闹气氛。 1、过新年呀,贴春联是非常重要的习俗。关于春联,你了解多少呢?(指名说)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4课春联2、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一定难不倒你们 课件出示词语:和学程单一 气氛卷教学生字“添”(齐读) 你能选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说一句有关春联的话吗? 3、读准了词语,才能读好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春联的哪些知识?学习时间2分钟。 谁来告诉我,课文介绍了关于春联的哪些知识? 根据回答板书:内容丰富、讲究对仗、开卷有益 4、春联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丰富多彩,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那几幅春联,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呢?我们先快速默读课文用直线把他们画出来吧! 你划到了哪些?一句句出示,齐读,出示学程单三 5、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我们先来看这一副 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哪两个字让你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什么绿了?什么红了?

一“绿”、一“红”为我们展现了无限美好的春光:我们来看,【课件】春风徐徐,杨柳青青,小草绿了,河水绿了,桃花开了,杏花开了……到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多么美丽的春光啊,咱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课件】同学们我们抓住关键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读懂春联,用相同的方法,也来说说这四副春联吧!。出示:提供句式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6、(教师总结)【课件】春联有的描绘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课件】有的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课件】有的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课件】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你能记住这些春联吗?自己试着填一填。 在这四副春联中,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的是——,描绘美丽的春光的是——,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是——,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的是——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填空) 7、总结:同学们,【课件】这些春联的内容尽管各不相同,但是表达的都是人们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营造了新年欢乐祥和的气氛。 8、春联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它的形式也非常具有特点!现在,我们就来揣摩揣摩,体会体会,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读后试着完成这个填空:【课件】 9、教师宣读答案。【课件】春联上下联讲究“对仗”。这“对仗”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字数相等”:上联7个字,下联也必须是——;上联是5个字,下联也只能是——。【课件】另外就是“词类相当”:春联中总是把同一种类型的词作对。课文中举了一个例子,告诉我们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认识春联》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语言活动《认识春联》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anguage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 class "Understanding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语言活动《认识春联》 设计意图: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它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好多幼儿春节有和爸爸、妈妈贴春联的经历,但他们只是盲目地帮忙,觉得好玩而已,并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大胆交流中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民俗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对春联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春联的特征和种类,体验张贴春联的的乐趣。 3.初步了解春联的演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节里幼儿与家长一起贴春联的照片。 2.红纸、毛笔、砚台等 经验准备: 1. 幼儿有贴春联的经验

2. 了解春联的由来和传说。 3. 联系会写春联的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1.出示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春联的兴趣。 引导语:看看这些照片的门上都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春联? 2.多媒体展示春联演变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联。引导幼儿一起了解春联的演变。 讨论:为什么春节或办喜事的时候门上要贴春联?春联到底是怎么来的? 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春联的由来,教师小结。 3.出示各种各样的春联照片,探究春联的种类。 (1)请小朋友观察这些春联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分别贴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春联有好几种,就好像小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绍春联的种类和名称。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联》教学设计的教案

《春联》教学设计的教案 一、欣赏春联,激情导入,《春联》教学设计。(看视频,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乐曲,欣赏着这大红的春联,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师:是啊!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欢乐、热烈、祥和的气氛,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来诵读、揣摩春联,去感受春联中蕴含的美,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二、学习新课,感受春联的美。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话。 师:刚刚那么多的春联,我们只能大致的看一看,这就--(浏览)。 师:浏览着这些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师:欣赏着这些春联,就像是在百花园中欣赏那万紫千红的(鲜花)一样。 这"百花园"、这"万紫千红"就写出了春联的(美),写出了春联的(丰富多彩)。齐读一、二两句。 师:春联到底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接下去把第一自然段

读完。 (课件演示四幅春联) 师引读: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情致优美,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诵读这些春联,去揣摩他们的意思,去体会那一份幸福,那一份希望。然后以"读了--我--"的句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又是一个春天到了,满地绿茵茵的春草,一树树粉红粉红的杏花,表现出春光的明媚鲜亮。这一幅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春联所描绘的景色美。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春天重回大地,大自然山清水秀,充满生机,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祖国到处呈现出百业兴旺的喜人景象。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勤劳的人家沐浴着春光,和睦的家庭和气生财,告诉人们要勤劳,人与人相处要和睦,春联还能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春联所体现的思想美。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梅花开了,春光烂漫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