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和INS组合定位导航算法技术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信息融合技术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论文综述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融合课程论文信息融合技术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综述摘要:随着导航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组合导航系统拥有众多的导航传感器模块,已经构成了一个多传感器导航信息系统。
信息融合方法是解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综合处理问题强有力的手段。
通过多源信息的最优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论文旨在研究信息融合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该文在阐述信息融合技术和组合导航原理之后,主要介绍了基于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技术,针对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在数据处理时存在的计算量大和故障数据相互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导航参数最优估计滤波方法,该方法可提高导航系统的计算精度和速度,有较好的容错性和环境适应性,可有效地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仿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结论:组合后系统定位精度明显高于单纯的INS和GPS导航。
关键词:信息融合;组合导航;INS/GPS组合;卡尔曼滤波Summary of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in Intergrated Navigatio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vig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theory,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has numerous navigation sensor module, and has formed a multi-sensor navig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fusion method is a powerful tool to solve the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integrated problems. Through optimal information fusion from multiple sources, w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avigation system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Information Fusion application in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this paper describes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navigation principles, and mainly introduced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INS / GP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Fusion for INS / GP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have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fault data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mutual interference problems, we propose a navigation parameters optimal estimation filter method based on information fus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navigation system accuracy and speed, better fault toleranc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navig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use the Matlab software for system simul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concluded: combined system positioning accur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S and GPS navigation.Keywords:Information Fusion; Navigation; INS / GPS combination; Kalman Filter目录1 信息融合技术 ................................................................................... - 5 -2 组合导航原理 ................................................................................... - 6 -3 基于INS/ GPS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 ..................................... - 7 -3.1 组合的原因.............................................................................. - 7 -3.2 组合原理.................................................................................. - 7 -3.3 状态方程与量测方程 ............................................................. - 8 -3.4 算法描述 .................................................................................. - 8 -3.5 系统仿真 .............................................................................. - 10 -4 结论.................................................................................................. - 11 - 参考文献.............................................................................................. - 13 -随着现代数学、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组合导航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GPS_INS组合高精度定位定向

2.1 GPS定位测速技术(地面监控)
▪ 组成:
▪ 1 主控站 ▪ 5 监测站 ▪ 3 注入站
▪ 功能:
▪ 监控卫星 ▪ 编辑星历 ▪ 保持时间系统
组合导航-GPS-INS组合

组合导航技术讲座—GPS/INS组合导航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罗建军提纲6.1 概述6.2 GPS/INS组合模式和结构6.3 惯性组合导航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原则6.4 GPS/INS组合导航的模型和算法6.5 GPS/INS组合导航的仿真与实验5/8/201225/8/201239惯性导航的优点和存在问题9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精度的方法和途径9采用最优滤波的组合导航是提高惯导精度的有效途径9采用最优滤波的惯性组合导航原理9GPS、INS的互补性和组合的好处6.1 概述返回目录5/8/201241.惯性导航具有高自主性、抗干扰性、高的短期精度、高数据输出率、完备的导航信息、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在飞机、导弹、舰船等航飞器中,惯性导航系统多作为主要的导航手段。
2.惯性导航的系统误差具有周期振荡的特性,某些导航参数误差具有随时间积累的特性。
惯导系统精度主要由惯性器件精度决定,其中以陀螺仪的精度尤为突出。
在长时间范围内,初始对准精度、系统使用的惯性敏感器缺陷和载体运动轨迹的动态特性都影响导航误差增长的速度。
3.由于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纯惯导系统高度通道工作不稳定,必须引入外部高度信息进行阻尼。
4.惯性导航是一种航位推算导航,正常工作前需要初始化信息。
初始化主要任务包括:给定初始速度和位置;惯导平台对准;惯性器件测漂和标定。
准备时间长。
6.1 概述-惯性导航的优点和存在问题6.1 概述-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精度的方法和途径•采用新型、高精度惯性器件•建立惯性器件误差模型并对器件误差进行补偿•研究和采用高精度惯性导航和姿态计算算法•与其他传感器或导航系统进行组合-组合导航在现有器件或设备的基础上,利用导航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的外部参考信息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导航参数校正和对惯性器件的漂移进行补偿。
虽然采用更精确的敏感器可以提高精度,但惯性系统的成本会变得极为昂贵,而且提高的精度也有限。
所以,除了潜艇导航系统或其他战略平台外,大多数战术平台不宜采用昂贵的惯性导航系统。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SINSGPS(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组合导航系统也随之出现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一种由惯性导航系统(INS)和GPS 接收器组成的系统,将两种导航技术进行融合,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原理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是一种将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结合起来的导航方式。
该系统通过将INS 和GPS 进行融合,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克服两种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1、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以惯性测量装置(IMU)作为核心的导航系统,它使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设备来测量运动物体的姿态和速度,并通过积分计算出运动物体的位置。
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无需外部参考,可以连续提供导航信息。
但是,它很容易受到系统漂移的影响,导致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
2、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由美国政府运营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GPS 的精度和可靠性非常高,且具有长期稳定性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3、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将INS 和GPS 接收器结合起来,可以将两种技术的优点互相补充,提高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其基本原理是: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提供连续的位置和速度,但是受到系统漂移的影响;而GPS 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但是在城市、山谷等建筑物密集的区域或者高纬度地区时,GPS 信号很容易受到干扰或者被遮挡,会导致无法定位。
所以,将这两种技术进行融合,可以克服彼此存在的缺陷。
二、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应用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航空航天领域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是飞行器中最常用的导航系统之一,尤其是航空器和导弹控制系统。
高动态GP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收稿日期 :2000 - 05 - 03 修订日期 :2000 - 09 - 10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 : 王忠 (1964 - ) ,男 ,副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 GPS 理论及应用 , GPS 车辆自主导航 , GPS 车辆监控 , GPS 姿态测量技术 , GPS 抗干扰技术 , GPS/ MET , GIS 技术 ,移动电话定位 ,混沌扩频多址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的 turbo codes 技术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 第 4 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等 。
λ - Rhcosφsinλ cosφcosλ - Rh sinφ cos
D =
输入信号的动态变化 , R 代表输入的干扰噪声强度 。采用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 ,在未知 Q , R 情况下 ,对其进行有效 的自适应估计 。
λ - Rh sinφ cos
cosφ
λ Rhcosφ cos
0
测量噪声 V k 为零值的高斯白噪声序列 。
采用常规组合方式的 GPS/ INS 组合系统如图 1 所示 。 在这种组合系统中 ,码跟踪环类似一个半自主的伺服回
2 深组合 GPS/ INS 系统结构
在没有干扰或机动不大的环境中 , GPS 的载波 环对码环进行速度辅助 ,即提供码环多普勒频率值 。 在较高动态或机动性较大的环境中 , GPS 接收机的
X ^ ( t) = F ( t) X ( t) + G ( t) W ( t) ( 2)
状态方程离散化后得
XK = φK, K- 1 XK- 1 + ΓK-,δ V E ,δ V D ,φ φ ,δ λ ,δ N ,φ E ,φ D ,δ h,
312 量测方程式
INS与GPS组合导航数据处理方法探讨

INS与GPS组合导航数据处理方法探讨INS与GPS组合导航数据处理方法探讨摘要:在组合导航领域中,组合导航系统经历了从航位推算与地图匹配技术的定位组合到以GPS定位为主,各种导航设备为辅的定位组合的过渡,尤其是GPS与INS惯性导航系统组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该技术将INS和GPS相融合,使两种系统优势互补,提高制导性能。
本文对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原理、形式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联邦组合系统的优势。
关键词:INS/GPS组合;数据同步;Kalman滤波;联邦滤波器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navigation,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dead reckoning and map matching technology to GP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combined to give priority to, a variety of navigation equipment supplemented by the positioning assembly transition, especially GPS and 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combination has very strong complementary sex, the INS and GPS integration the two system, the advantage is complementary, enhance the guidance performance. The INS / GP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the principl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re studied, the advantage of proposed federal combination system.Key words: INS/GPS combination; data synchronization; Kalman filter; federal filter1、导言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复合制导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全天候、自主式制导技术。
《基于MEMS惯性组件的INS-GPS组合导航定位定姿的研究》

《基于MEMS惯性组件的INS-GPS组合导航定位定姿的研究》基于MEMS惯性组件的INS-GPS组合导航定位定姿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确的导航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自动驾驶、无人机飞行控制、智能交通等。
近年来,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基于MEMS惯性组件的INS(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组合导航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基于MEMS惯性组件的INS/GPS 组合导航定位定姿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实际应用。
二、MEMS惯性组件及INS工作原理MEMS惯性组件主要由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优点。
INS是一种基于牛顿力学原理的导航系统,通过测量载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实现导航定位。
MEMS惯性组件的引入,使得INS在小型化、低成本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GPS工作原理及特点GP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多个GPS卫星的信号,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定姿。
GPS具有全球覆盖、全天候工作、高精度等特点,但容易受到信号遮挡和干扰的影响。
四、INS/GPS组合导航原理及优势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将INS和GPS的优势相结合,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导航定位的优化。
当GPS信号被遮挡或干扰时,INS可以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信息;而当INS因长时间积累误差而导致导航精度降低时,GPS可以提供准确的校正信息。
因此,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连续性等优点。
五、基于MEMS惯性组件的INS/GPS组合导航定位定姿研究基于MEMS惯性组件的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在定位定姿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MEMS惯性组件的小型化、低成本特点使得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型设备。
其次,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对载体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连续性的导航定位和定姿。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自适应性,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的导航定位。
《基于改进SRCKF和运动约束的GNS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范文

《基于改进SRCKF和运动约束的GNS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篇一基于改进SRCKF和运动约束的GNS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组合导航系统在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全球定位系统(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的组合导航技术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导航手段。
GNSS能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但存在信号被遮挡、多径效应等问题;而INS则能提供连续的导航信息,但在长时间工作后会出现累积误差。
因此,如何将GNSS和INS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高精度的组合导航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RCKF (Spherical-Radial Cubature Kalman Filter)和运动约束的GNSS/INS组合导航算法,以提高导航精度和稳定性。
二、GNSS/INS组合导航技术概述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通过融合GNSS和INS的信息,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导航。
这种系统结合了GNSS的高精度和INS 的连续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系统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提高组合导航的精度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改进SRCKF算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SRCKF算法。
SRCKF是一种非线性滤波算法,通过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实现最优滤波。
然而,传统的SRCKF算法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可能会出现滤波精度下降、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因此,本文对SRCKF算法进行了改进,包括优化算法参数、引入更多的状态变量等措施,以提高算法的适应性和精度。
四、运动约束的引入除了改进SRCKF算法外,本文还引入了运动约束来进一步提高组合导航的精度。
运动约束是根据目标的运动特性,对系统的状态进行约束,以减小滤波误差。
例如,对于地面车辆,可以通过约束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来减小滤波误差。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运动约束引入到SRCKF算法中,实现对系统状态的更精确估计。
五、算法实现与实验分析本文将改进的SRCKF算法和运动约束应用于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于GPS和INS组合定位导航算法技术综述 导航是引导载体从出发点按照一定的路径或者轨迹行进到目标点的技术或方法,实现上述引导功能的硬件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软件统称为导航系统。随着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航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由开始时的无线电导航、天文导航到如今的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以及多种导航技术有机结合而成的组合导航,其中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制导武器、战斗机、舰艇等国防武器装备上,在载人航天、深海潜行等高精尖技术领域,导航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载体的即时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是导航所需的最基本信息[1][2]。
1.1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依据牛顿经典力学中的惯性原理,惯性导航系统(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它利用陀螺和加速度计这两个惯性敏感器件测量运动载体的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然后通过积分计算得到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角等导航参数[3]。在工作过程中,INS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依靠载体自身设备即可完成导航工作,具有很强的工作自主性和隐蔽性,在军事上得到了一种绝对保密且不受外界干扰的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等重点国防领域[4]。 按照惯性器件在载体上安装方式的不同,INS可分为平台惯导系统、捷联惯导系统两类。平台惯导系统因其工作精度高、体积大、成本高的特点主要应用于航海、大型运载火箭等军事领域。捷联惯导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导航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尤其是最优估计理论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捷联惯导系统去掉了平台惯导标志性的机电式平台,将陀螺和加速度计直接固连在载体上,随着载体的运动获得相应的惯性敏感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一个“数学导航平台”,将陀螺和加速度计量测到的载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三个转动角速度和三个线加速度投影在载体坐标系上的分量传输给弹载计算机,通过坐标转换、积分等一系列的计算之后,得到载体相应的导航信息。相比于平台惯导,捷联惯导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导航信息丰富、有较强的系统综合能力等特点,因此捷联惯导系统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的广阔。 但是,惯性导航是一种推算式的导航,依据其原理,导航参数误差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也在逐渐增大,导航精度得不到保障,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保持高精度导航输出的导航系统来说是个致命缺陷。综上所述,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惯性导航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在其他系统的辅助下进行工作[5][6][7][8]。
1.2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ning System)是天文导航和无线电导航的结合体,是继惯性导航后导航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被称为“第四代导航系统’’,卫星星座、2
地面监控、地面接收设备是它的三大组成部分,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绕地运行的多颗导航卫星,为地面上的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导航服务与高精度的授时服务,用户可以随时获取当前时刻的位置信息与速度信息,卫星导航具有定位精度高、系统成本低的特点[9]。 GPS导航的基本原理决定了良好的收星是保证高精度导航的前提,由于高动态环境会削弱GPS接收机对卫星信号的捕获与跟踪能力,甚至短时间内丢失卫星信号,影响正常导航;山脉、高楼、树木的遮挡也会致使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变差,无法达到定位要求;或者由于遮挡产生多路径效应,造成很大的定位偏差;而且导航信息输出的频率比较低,一般只有1Hz,不能满足某些特定任务的导航需求。鉴于以上原因,很多情况下,GPS需要与其它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特别是对军用设备,这种互补性更为重要。
2.1 研究组合导航的背景及意义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虽然惯性导航与GPS导航是当前主流的导航系统,但二者仍然各有优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导航系统的要求。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急需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强、全球、全天候的新型导航系统,而卫星定位与捷联惯性(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能在发挥各自系统优势的同时,取长补短弥补单一系统的不足。利用GPS稳定的导航精度为捷联惯性导航提供连续不断的位置修正,减小其误差随着时间的累积,利用SINS导航动态性能好、数据更新快、短时精度高的特点增强GPS在强干扰和高动态等环境中的定位能力。卫星定位与捷联惯性组合导航增强了导航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导航的精度,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得到一种高性价比、高精度的导航系统,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的增强了组合系统的导航性能,组合导航技术是未来导航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对于单一系统,组合导航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作互补功能:综合各子系统的导航信息,取长补短,形成单个子系统不具备的功能和精度,提升导航信息输出频率,扩大系统的使用范围。 (2)余度功能:各个系统观测同一信息源,测量值冗余度大,增强了导航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10]。
2.2 导航系统的组合方式介绍
过去的二十多年,大多数GPS/INS组合系统都采用松组合或紧组合方式。这两种组合方式都是利用数据融合算法综合GPS接收机和INS提供的量测数据给出最优的估计结果,并反馈给INS进行误差修正。两者的区别在于:在松组合中,GPS提供的量测信息是位置和速度等最终导航结果,由于GPS的位置和速度通常是相关的(在GPS接收机内部采用卡尔曼滤波器的情况下尤为严重),使组合滤波器的估计精度受到影响,并3
且当导航星少于4颗而无法定位解算时,系统的组合将被完全破环,整个导航系统性能就会迅速恶化;而紧组合中,GPS提供的量测信息是伪距、伪距率和多普勒频率等接收机用于定位的原始信息,克服了松组合方式中量测信息的相关性问题,提高了组合系统的导航精度,且当可用星数目不足4颗时,也可以进行导航。 松组合与紧组合方式的实质都是GPS对INS的辅助,缺少对GPS接收机的辅助,当组合系统中GPS接收机跟踪性能下降时,会影响组合系统的导航性能。超紧组合方式则是对INS、GPS进行更深层次的信息融合,一方面为INS提供误差校正信息以提高导航精度,另一方面利用校正后的INS量测信息为GPS跟踪环路提供辅助信息[11][12]。随着航空、航天、军事等应用对导航系统的高动态、抗干扰等性能要求的提升,超紧组合导航技术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3.1 GPS/INS超紧组合系统概念与分类
超紧组合是一种在硬件级进行一体化的组合方式,除了通过估计INS误差对INS进行反馈校正外,还使用校正后INS信息对GPS接收机的载波环、码环进行辅助或直接用INS信息闭合载波环和码环跟踪环路[13]。 超紧组合一体化在实现方式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传统标量接收机的内部,INS辅助接收机码环或载波跟踪环路,辅助后的接收机再与INS采用紧组合方式组合;另一种是,用矢量跟踪环路代替传统的GPS接收机跟踪环路,并用组合滤波器代替矢量跟踪接收机中的导航滤波器。第一种超紧组合方式通常称为INS辅助GPS超紧组合[14],但在实际应用中普遍认为,只要INS能够辅助卫星信号的捕获和跟踪,就可以将两者之间的组合方式称为超紧组合[15]。第二种超紧组合方式称为基于矢量跟踪环路的GPS/INS超紧组合,我们将这种矢量跟踪超紧组合称为深组合。 GPS/INS深组合算法又可以根据接收机与卡尔曼滤波器之间信息流动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相关算法和非相关算法。相关算法是把GPS相关累加器输出的I,Q信号直接作为卡尔曼滤波器的量测信息;而非相关算法是先将I,Q信号经传统跟踪环路中的码相位和载波鉴频器处理,然后再作为卡尔曼滤波器的量测信息[16]。下面将对INS 辅助GPS超紧组合、相关深组合和非相关深组合的结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3.2 不同GPS/INS超紧组合模式结构
3.2.1 INS辅助GPS超紧组合模式 INS辅助GPS超紧组合是最简单的超紧组合模式,只需在紧组合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组合导航滤波器对载体多普勒频率进行估计,并将估计结果输送到接收机内部对跟踪环路进行辅助[17]。 4
INS辅助GPS超紧组合系统的一般结构具体工作流程为:卫星信号经捕获与跟踪后,可以得到伪距、多普勒频率、载波相位和导航电文等信息,同时可以辅助INS解算模块初始化;结合星历信息,INS测量数据经导航解算后,求解得到相应的伪距、伪距率信息;在导航滤波器中采用伪距、伪距率作为量测信息,以INS线性化误差方程为系统方程,利用滤波算法对系统的位置、速度、姿态和传感器误差进行最优估计,进而给出组合系统的导航定位解,同时根据估计结果一方面对惯导器件误差进行校正,另一方面将校正后的惯导速度信息经多普勒等效转换后对接收机环路进行辅助。
3.2.2 GPS/INS深组合模式 GPS/INS深组合模式是基于GPS矢量跟踪结构提出的,它将GPS信号的跟踪与GPS/INS信息组合功能集中在一个单独的估计算法中;而INS 辅助GPS超紧组合是以传统标量跟踪结构为基础的[18]。 GPS/INS深组合系统的典型结构。GPS接收机前端设备采集生成GPS中频信号,随后经相关器与本地产生的信号相关,再通过积分累加器得到I,Q信号。随后,I,Q信号将作为输入送到组合导航Kalman滤波器中。GPS数控振荡器控制算法利用校正后的INS 导航结果、卫星位置、电离层与对流层校正估计值以及组合导航滤波器输出的GPS估计值,综合计算出数控振荡器(NCO)指令,数控振荡器指令调节本地信号使其与接收到的GPS信号相一致。最后组合导航滤波器对INS 进行校正,并输出最终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结果。
3.2.3 GPS/INS相关深组合模式 根据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器结构的不同,相关深组合可以分为集中滤波相关深组合和级联滤波相关深组合。来自GPS接收机的I,Q信号直接作为组合导航Kalman滤波器的量测信息。由于集中滤波相关深组合模式存在计算负担重、状态方程可观测性差、数据跳变等缺点,因此,对于所有实际实现的相关深组合系统都采用了级联Kalman滤波结构[16]。 预处理滤波器(跟踪Kalman滤波器)的输入为频率至少为50Hz的I,Q信号。一般每个预滤波器对应一个跟踪环路,各个预滤波器的输入是6路量测量,而它们的状态量至少包括3个:码相位跟踪误差、载波频率跟踪误差和本地信号载波相位偏差。这些预滤波器输出分别对应码相位跟踪误差和载波频率跟踪误差的伪距和伪距量测更新值,随后将这些更新值输入到组合导航Kalman滤波器中作为量测信息。同时,为了消除跟踪预滤波器与组合滤波的级联问题,每当量测信息输送给组合滤波器后就将预滤波器中的码相位和载波频率状态估计值清零[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