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

陈祖怀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生、发展,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从中世纪走向近代文明社会的一项客观度量。本文依历史时序及女子教育自身发展的脉络,分四阶段作一系统论述,请方家指教

一、传统女学和清末女子教育的出现

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奉行男尊女卑。封建礼教不仅完全剥压女子的受教育权利,并以"三从四德"的行为规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标准和缠足的陋习,将中国女子完全置于被奴役的境地。为使女子认同这种现实,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编定了一系列家教读物,如《内则》、《女诫》、《女儿经》、《烈女传》、《温氏母训》等,训导女子"明理"、"守义",所谓"有女在室、莫出闺庭;有客在户,莫露声音",所谓"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在对外部世界的吨昧和内部心灵怪桔中,心甘情愿地成为社会和家庭男性的训服工具。女子无学,成为千百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色,一直延续到近代。

19世纪初,西方殖民势力东侵,并向中国渗透。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派遣女修士在宁波开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就社会结构言,无异给中国注入了一个新的因素,给中国女子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示范。这种新因素和新生活示范随列强对华侵略的深入而扩散,由五口而沿海沿江,由沿海沿江而向内陆伸展,至1876年,据有关统计,教会在华所办女日校已达82所,女生1307人,女寄宿学校39所,学生794人。教会女校的教学内容,除《圣经》外,据1895年《中国教育指南》载,如北京贝满女校课程设有《四书》、《女儿经》、《算术》、《地理》、《历史》、《科学初步》、《生物》、《生理学》等,这些教材中所包含的工业文明及近代科技知识,和作为教师的女修士本身所展现的西方女性自立自强的风采,都不可能不深刻影响成百上千中国女学生,并进而幅射整个中国社会。她们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社会女子无学的旧格局,使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为中:国创办自己的女子学校做好了师资和办学形式上的某种准备。教会学校的个别学生甚至开始出国留学。

19世纪六十年代,清统治者发动近代工业化运动史称"洋务运动勺。机械、电气的神威和商品经济的魔力,迅速改变着中国社会,市场同资本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蕴酿着新的社会观念。加之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工业化运动本身富国强兵的功利目的,使变法维新的要求在一批进步士大夫中孕育,其中包括了对女子教育的提倡。

1891年,宋恕《六斋卑论》问世,书中将中国与西方、印度、日本对比后认为,中国之"积因"、"错愚"根因是民众文化低下,这同"女子无学"的社会状况有直接关系。他呼吁:"今宜取法日本,下教育令,民男女六岁至十三岁,皆须入学,不者罚其父母。每县乡聚连均置男女校各一区",授学科考,按级递升,"以至京校气对成绩优异者,男女一体奖励。1892年,郑观应《盛世危言》71行,他在书中特别列出《女教》

一章,将西方男女平等的教育体制为座标,同"战贼肢体"、"步履艰难"的中国女子对比,认为女子无学,是中国"礼教之不讲,政化之所由日衰"的社会根源,呼吁当局"通伤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易裹足之功,改而就学",提高中国妇女群体的文化素质,由此而"相子佐夫",则中国"利兴弊去",强盛可期。宋、郑两人的言论,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业经形成的近代新知识分子阶层的共同意见,立论基点,是指,出中国被强行纳入国际市场后,传统"女子无学"的社会规范已成为中华民族启发民智、富国强兵、角逐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障碍。由于这批新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不足启动朝廷的视听。

1894年甲午战败,割地赔款的深创巨痛促成了维新政潮,兴女学、推行女子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变法图强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纷纷著书立说,提倡女子教育,梁启超在1896年发表的《论女学》,集中概括了维新派人士的意见,他说,中国二万万女子无知无识,分利困顿,是中国积弱的根本,他以为,"西人之强"、"日本之勃兴",无不得益于男女平权及女学之提倡。他说,环顾当今世界,"女学最强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女学次盛去,其国次强",而"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幸矣气据此,他疾呼,中国兴女学已成当今急务.@在维新运动促进下,中国第一个妇女组织"女学会",1897年于上海建立,创办《女学报》旬刊,倡导女学。所有这些舆论的、组织的活动,为中国女子教育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得风气之先,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上海,成了中国人办第一所女子学校的诞生地.1898年4月,由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学"(也称"女学会书塾")在上海城南桂墅里成立。梁启超为该校撰写的《创设女学堂启》阐明了办学宗旨:"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经正女学的课程设置,规定中西文各半,拟开设中文、西文、算学、医学、法学、女红六门,并附设幼儿师范。其中法学、医学的设置,显然超越,了相夫教子、宜家善种的范围,显示了与学诸人冲出家庭藩篱,走向社会大天地的潜在愿望。.

经正女学的创办尽管曾获得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的批准与奏闻,但在朝廷看来,它不过是在华洋杂处的上海实行的一项特殊性地方实验,并不具有正当的、普遍的意义。与经正女学同年行世的《劝学篇》,被清延确定为教育改革的权威文件,详尽论述了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就是对女子教育不置一词。张之洞在《劝学篇》最初的序文中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他公开说:"中西礼俗不同,不便设立女学"。

这是晚清社会瓦解,知识阶层分裂之后出现的特殊现象。一方面是当权的封建官僚感到女子学校"触目惊心气一方面是上海科学书局〈1895年〉刊行的《初等小学女子官话.修身教材》成为市场抢手货,正反映了这一时新情戊戌政变发后,正积极筹办第二分校的经正女学被迫关闭。旋即,庚子事变发生,叶赫拉那氏主持的保守朝廷被迫宣布再次变法,清廷中一批最顽固的守旧派被分别处死与流放,使统治阶级中革新与保守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女子学校于是复兴。1901年苏州兰陵女学成立;1902年严复于天津创办严氏女塾,吴怀疚在上海设立务本女塾,蔡元培开办爱国女学,顾实等人于常州创立争存女子小学堂,杜益女学,福州挂E了陶淑女学堂31903年,杨白民于上海设立城东女学,黄德润等创办了四川铜梁县女学堂。至20世纪初,中国民间创办女子学堂已形成一股不可扭挡的社会潮流,"女子无学"的旧堤堪已被完全冲决。

二、从"相夫教子"到"人格独立"

三、

1902年,我国近代意义上第一个教育法《钦定学堂章程》由清廷颁布,次年经修订,于1904年1月正式颁布,定名《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葵卵学制",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新教育。葵卵学制将整个学制系统中的学前阶段"蒙养院"向女子开放,规定:"令女师范生为保姆教之",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的教育方式,"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章程》对蒙养院的教学内容作了严格限定:"所谓教者,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也。惟宁国男女之辨甚谨,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且不宜多读西书,误学外国习俗,致开自行择配之渐,t乏蔑视父母夫婿之风。故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或受母教,或受保姆之教,令其能识应用之文字,通解家庭应用之书算物理,及妇职应尽之道,女工应为之事,足以持家教子而已。其无益文词概不必教,其干预外事、妄发关系重大之议论,更不可进行纪教。

学制规定“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用意是坚持"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规范,"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的禁令,无疑根本排除了女子学教育的可能性。葵卵学制同当时女子学堂纷纷成立的社会现实严重脱离,使清政府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即使蒙养院中担任保姆的"女师范生",也总得有一个培训机构吧?1906年,工部主事刘捋上书,要求适度开放女学,以付幼稚园及家庭教育师资之缺。清廷纳之。1907年3月8日,清学部奉旨订颁《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作为对葵卵学制的补充。章程规定,女子小学堂分初、高两等,学制各4年,凡女子小学堂学生,一律禁止缠足。女子师范学堂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初办时先设于省城、府城,允许民办,学制亦为4年,这样搭成了一个学制总共12年,以略高于初中程度的女子学校教育体系。

举办女学的理由,清廷在章程中解释,为"本于经训了',法"先圣先王化民成俗"之良范,谓"王化始于正家,倘使女教不立,妇德不修,则是有妻而不能相夫,有母而不能训子。"此种化民成俗、相夫教子的女子教育政策,几乎完全是维新派的持论,连语言也毫无二致。清廷女子教育政策的特点,是提出了必须以"女德"挂帅的政治方针,亦即"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规范。《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所谓女子教育,就是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章程说:"今教女子师范生,首宜注重于此,务时以贞静、顺良、慈淑、端俭诸美德。总期不背中国向来之礼教,与路微之风俗。其一切放纵自由之僻说(如不谨男女之辨,及自行择配,或为政治上之集会演说等事〉,务须严切屏除,以维风化。"据此规定女师修身教材为:"根据经训并萎萃《烈女传》、《女诫》、《女训》、《女孝经》、《家范》、《内训》、《闺范》、《温氏母训》、《女教经传,及外国女通篡》、《教女遗规》、《女学》、《妇学》等书子修身书之不悖中国风教者,……。"同年9月21日,经候补道程清奏准,女子职业教育也于各地展开,内容以家务劳动的延伸为主,如蚕桑、织染,以裁剪为基础的美术等等。

《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以国家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女子教育的合法性,中国女子教育如千万朵梨花春风初度,各地出现了一个办学高峰。据清学部统计,1907年全国女子学堂已达428所,学生15496人。

另据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不同统计,除教会学校女生不算,中国自办女子学校学:1906年为306名,1907年为1853名,1908年为2679名,1909年为12164名,在全学生总数中所占比率四年分别为0.6742.100%、2.341%、7.915%,四年间的年递率分别为

312%、111%、338%。可见1907后,我国女子教育出现的飞速发展状况。在期间,女子留学校教育也开始得到官方承认1907年江苏省举行留学考试,考取男生10名,女生3名,这是我国官费女生留学之始

这一时期的女学课程,以1907年官定女子师范学堂为例。

上述课时安排显示,具有近代科学教育内容的地理、算学、格致每周共27课时,占总课时的20%不到,其余传统女红、闺训、礼教v内容的教学课时同师范专业类课时各约占40%,这说明近代科学知识仅被置于副课地位,封建礼教占据了当时女子教育的中心地位。

封建统治者期望以保守精神消融掉近代女子教育挟裹来的革命内容,但此时的中国社会已不再满足于女子被贱视、被奴役的封建旧构图。己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开始高扬西方"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的革命旗帜,提出了女子教育"人格独立"的新要求。1902年蔡元培等创办爱国女学,揭赞办学宗旨为"增进普通知识,激发权利义务之观念"严1903年5月,邹容发表《革命军》,号召"复我天赋人权",提倡"平等自由";1904年3月,上海《女子世界》第三期刊文《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号召中国妇女力争"规复天赋之权利",提倡发展女学应培养女子独立性;1907年1月,秋瑾在上海创办 《中国女报》,宣传民主革命,主张男女平等,争取女子人格、人权的解放和独立。1903年,吴江金天翩发表《女界钟》一书(署名金一,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认为女子教育应以培养"有人格、有个性"的女子为宗旨,由此提出女子教育八项目的:"一、教成高尚纯洁完全天赋之人;二、教成摆脱压制自由自在之人;三、教成思想发达具有男性之人;四、教成改造风气女界先觉之人;

五、教成体质强壮诞育健儿之人;六、教成德性纯粹模范国民之人;七、教成热心公益悲悯众生之人;八、教成坚贞节烈提倡革命之人。

辛亥革命,清朝覆灭。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规定国家主权在民,人民无论男女,都有选举、被选举、创制、复决等权利,规定在守法、纳税、服役与财产继承等方面男女一律平等。民国上层建筑与国家体制的变革,为教育领域的男女平等提供了法制上的保证。1月19日,民国第卢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作为对女子教育的支持和鼓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同月特批5000元,作为上海女子法政学校开办费,训练女子走向社会,走向政治。5月6日,孙中山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发表《女子教育之重要》的专题讲演,指出女子教育"最重要者为人格"。8月25日,国民党发表宣言,主张振兴女子教育,"发达女权"。@民主政体的建立和革命领袖与党派的介导,带动了全国的社会舆论,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的先后迅速垮台,说明了民主观念及"人格独立"、"男女平等"女子教育观的深入民心。

四、新文化运动与女子教育的全面解禁

民国建立后一而再的封建复辟,激发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革命一一新文化运动,妇女解放、女子教育成为这场运动中的一大内容。1915年9月,陈独秀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激烈抨击封建女子观$10月15日,他再次发表《今日之教育方针》,呼吁以广大人民为施教对象-要求一切教育机关向全民开放,并从第二卷第六号特辟"女子问题"一栏,进行专题讨论。1918年9月,胡适发表《美国的妇人》,以西方女子为楷模,提出"超贤妻良母"教育主张,宣传美国妇女独立自主的榜样,号召中

国女子仿而习之。1919年2月14、15日,李大钊于《晨报》发表《劳动教育问题》,提出在教育上应全台电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在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下,"男女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男女同校"、"妇女解放"成了新文化运动中文教界和广大青年知识阶层的普遍崇尚。运动推动了当时教育法规建设,1919年初,教育部下令高等小学和部分中学允许男女同学同年10月,全国中学校长会议通过扩大女子职业教育方案,女子教育出现又一轮热潮。据统计,1916年全国女中学生仅724名,1922年增加到3249名,1925年再增加到7956名,1928年已达24870名,前后12年3增长了34倍有余。

女子高等教育也在新文化运动中开始。191宁年,我国自办的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f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高等部成立,1919年4月,正式改组为北京女子面等师范学校,但局限于师范一科,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女子仍无法获得同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1919年5月19日,甘肃邓春兰上书北大蔡校长,要求"国立大学增女生席","实行男女同班"。。适蔡元培"五·四"后因故离校,此信未达,但邓春兰却信及随之发出的呼吁大学、解除女禁的信件,先后为北京《晨报》、上海《民国日报》等许多大报竞相登载,舆论界再次掀起妇女解放问题大讨论,《少年中国》、《少年世界》等杂志出版"妇女号",专门讨论男女教育平等、职业平等及婚姻自由等妇女问题。同年10月15日,《少年中国》第四期妇女号,登载了胡适文章:《大学开女禁问题》,主张大学开放女禁,立即予以实施。他说,第一步大学应先延聘有学问的女教授,以养成男女同学之风气,第二步将现行旁听生制度向女子开放,在大学开禁之前,先行招收女旁昕生;第三步改革女子中学课程,使与大学衔接,或开办女子大学预科,以解决女子课程程度的相对参差问题。在全社会舆论声潮推动下,蔡元培率先于北京大学'一一中国最重要的名牌大学决定开放女禁,1920年2月,第一次招收9名女生入文科旁听,开创了中国大学内男女同校的先例。南京高等师范学(南大前身)紧紧跟上,1919年12月17日,南高师教务主任陶行知提出规定女子旁听办了法案,@1920年6月2日校务会通过招收特别生办法,规定"各科各学程有缺额时,得招收男女特别生。"北大和南高师的榜样带动了全国,不久,所有大学都开始招收女生。据中华教育改进社调查,1922年,除教会学校外,全国入高等学校的女生已达665人,1925年增加到972人,1928年达到1835人。新文化运动大大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带有相当的偏颇和茫然,女子就学专业,过份集中于师范科及由传统女红延伸的职业教育,另外,尽管此时女子教育已全面开禁,但很大程度上仍须依赖各大中学校校长的开明程度。1922年,北京女界提出政纲三项,其中第三项为"打破专治家政的教育制度以求知识平等"。虽然同年教育部颁布的"圭戌学制"不再对女子有任何禁止,但在一些稍许保守、落后的省份和地区,中学禁止男女同学的现象仍继续普遍存在。1925年7月,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伏章士钊仍以"不受检制,竞体忘形,啸聚男生,蔑视长上"为词斥责北师大女生爱国行动,证明封建观念的顽固。1926年12月6日,湖南全省学生联合会发动长沙各女校六、七千人,向省教育厅请愿,要求改进女子教育,反对贤妻良母教育,要求男女教育平均发展,取消各校一切束缚女生之办法,各男子中学一律开放女禁,正表现了女子教育在社会平等化层次上还将有一深化发展过程。

五、国民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及状况分析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于广州召开了国民党"一大气随之在宣布对内政纲中规定z "于法律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此种平等观念随北伐战争而向全国推进。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了风起云涌的工农革命运动。基于这种政权性质与阶级关系,蒋政权南京政府确立后,即以稳固社会、强化思想钳制作为自己的政治宣传方针,在教育政策上的反映,则重新拣起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传统伦理思想。

1928年,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详细讨论了1922年"圭戌学制"后,就女子教育方面特别提出:"女子中等教育,应培养女子特有的社会职分,而适应其特殊的需要,故女子中学应单独设立为宜。"这成为整个国民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指导方针,并引用于一般女子补习教育和女子职业教育。1935年6月24日,蒋介石在成都扩大纪念周上作《教育人民与转移风尚的要点》演讲,他说教育与风尚的"最重之点,则在整顿纪纲。无论文的武的,无论农工商学各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人都要守本分,守纪律,循规蹈矩J知礼守法,然后纪纲以立。"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订颁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在关于教育的四款条文中,妇女训练被列为专项。大会同时制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特别将"中小学中之女生,应使之注重女子家事教育,并设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推行"列为十七要点之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由此规定z各地中小学应特别重视女子教育,傅为改进家政的基础s在中小学中,对于女子除一般正常教育外,应有特殊的训练与设施,如家事劳作者,以为将来改造家庭教育的预备。

这项特殊政策范围中小学而侧重于中学,在高校中却无法形成特色,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女性高级师资与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无法组成强有力的女子高等院校。勉强组成的女子院校,在同其他老资格的名牌院校(全部为传统的男性大学)相比时,学术及社会声望均处于明显的劣势,使单性别的女子院校陷入一种无法稍减的严重困窘境地。北京女高师叠经改组后终于归并给北师大,就表明了这种情况。所以,国民政府时期一度存在过的安子高校,未能象西方国家某些女子院校一样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性别高等学府。

初、中等教育程度上的男女教学分途,是国民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一大基本特色。然而在法制意义上,此阶段的女子已获得了完全平等的权利。政府的重视和军阀混战局面结束后社会相对稳定的客观环境,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女子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有关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统计资料严重缺乏,该时期女子教育发展情况,只能从零星资料的比较中窥其一斑。

该阶段初等教育女生入学情况,以资料较为完备的1930年、1936年为小样。

以前述1909年初等教育女生在校比7.915%同1930年的15.1%相比,21年间增长了190.8%。在1912年至1930年度儿童入学率增长31。9%的基础上,女生同男生之比再增长3贝1.9%,可想见这一时期女生入学绝对人数必有一较大发展,而1936年出了一个更高的峰值。

另据有关统计,1930年全国中等学校学生数为514609人,其中女生90386人,约占总数的17.56%。据上述统计,1946年女生379087人,其时全国中等学校学生总数为1878532人,女生占总数的20.18%。由此可见国民政府时期中等教育方面,女生入学比率在持续上升,1946同1930年度比,绝对人数更增长了4倍以上。

上述统计数字显示,国民政府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前后有过两个高峰z第一高

峰出现在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五、六年中(1928~1933),除1931~1932年度因国民党新军阀大规模内战影响入学外,其余年份高等院校女生入学人数年递增数皆在700~1000名左右后一高峰在1937年以后出现,并持续增长到1947年底,除1941~1942年度之外,其余年度高校女生每年递增数皆在1000名以上,1940年度比1939年度增加了2000多名-1946年,由于大片国土收复,高校女生人数更为激增。以1947年底与1928年度相比,前后20余年,我国大专以上高等院校女子入学数增长了15倍有余,考虑到旧中国国力的衰蔽,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发展。

女子留学教育,也在民国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民国时期的留学方向,包括美、日、法、英、德、俄、意、比、西、荷、印度、菲律宾等国,但以美、日为主。风气前期重日,后期多趋向美国。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皆叠经战乱,女子留学教育的材料犹如玲羊挂角,无从寻迹,唯留美方面,经梅贻琦、程其保两先生广搜海外材料,编成百年来中国留美学生调查表(1834~1953)户。

如表可见,民国最后阶段的1946~1949年间的女子留学年平均人数,是1928~1937年段的9倍,同1912~1927年间北洋政府时期相比,则年平均出国人数增长了10倍以上。女留学生在留学生总数中的所占比率,从1912~1927年间的11.1%,增长到了1928~1937年间的16%,再增长到抗战期间〈1938~1945〉的23.9%,直至1946~1949年间的29.2%,显见女子留学教育一直在以比男子留学更猛的势头发展,而其中1928年以后的增长率更快。留学率不断提升所显示的另一结果,是民国后期的中国女子教育已基本同国际教育接轨,这是中国教育界、知识界经几代人的努力获得的成就。

以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国女子教育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同国际接轨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长期斗争取得的宝贵财富。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被束缚于家庭不仅仅是封建政治强制的结果,它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一种客观折射。由此出发,可以确定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政治领域革命斗争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新生活方式不断扩张,旧的社会结构不断解体、崩溃的过程。在这个多层次的社会整合演进过程中,由于中国工业文明生成过程的特殊性,百余年来的中国事实上处于一个巨大的不平衡状态中,既有华洋杂处、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也有高度闭塞、刀耕火种的山村,在这片国土的两端成长的女性,几乎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如此巨大的社会落差反映到国家学校制度中来,便出现了民国中后期特异的女子教育政策既强调中小学男女教育的分流,又有高等院校、出国留学对女子的完全开放z既有近代国家公民权利、义务的教育,又有.传统道德在女子教育中的提倡。应当说,这种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特色,包含了某种历史的合理性。另外,百余年来围绕女子教育进步与保守的斗争,不仅反映了革命与反动的对立冲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与世界文明接触、交融过程中,中华民族如何吸取西方文明,发扬本民族特色的理性内容。个性和共性,是世界范围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共同问题,由此可以确定,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一是必将有自己的特色;二是真正地达到理论上的男女平权,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推荐一些职业教育类的书籍

推荐一些职业教育类的书籍 1.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6月1日) 李继延 (作者), 等 (作者) 作者简介 李继延: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院长,博士学位,教授,是国内第一个以企业视角审视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的学者,出版有专著《产教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路径、机制与政策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被广泛引用,并主编有《现代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大辞典》等书籍,在北京市高职教育领域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一直担任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青联委员,摩托罗拉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任国资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经理评价与培训特聘专家,曾参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的咨询、诊断与营销策划工作。获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证书,并担任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北京祥龙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内容提要 本书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成果,得到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

干校建设项目资助,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国际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近年发展的最新趋势,重点选择英、德、澳、美、日、印、俄等七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演变及趋势进行了细致梳理,总结各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参考。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探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选择了发达、较发达以及欠发达区域职业教育的典型案例,并分析了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模式及主要特点。第三部分根据前述研究成果,提出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策略,提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时,要从体系的民主化、专业化要求考虑构建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系,体系内各类型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结构合理,并能保障质量,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和产教结合制度是体系构建的制度基础,强调要从现实问题和实践价值出发来关注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本书适合高校教育类专业师生及教育研究人员、职业教育工作者参考使用。 2.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王川 (作者) 内容提要 《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不同之处在于,过去的外国教育史研究往往过多地受到历史上政治、军事因素的影响,断代划分都是以世界史的断代为准,很少注意到科学技术层面、文化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影响,以致教育史大多成为政治史的附庸。在书中,力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多关注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经济因素、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因素,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潮也将是《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落笔的重点之一。 按照主流话语权的解释,西方是指19世纪至20世纪以来,给中国人留下过深刻而痛苦记忆的资本主义列强国家(如八国联军),特别是在今天仍然把握着强势话语权的几个主要西方国家。换句话说,《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的“西方”是个政治概念而非地理概念。一言以蔽之,《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研究的是西方国家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来对教育功能从“形而上”重新回归到“形而下”的本原上来的看法(思想)和做法(制度)。 目录 导论 第一章西方职业教育的产生 第一节西方古代职业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经院哲学的解体和新方法论的出现 一、经院哲学的解体 二、新方法论的出现 第三节工业革命和新教育思想的产生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答案】B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答案】A 【解析】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考点】反帝反封建革命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了广大同学的需求!~~~~~ 特此发表几造福同学们的答案!!! 考试么就没问题了~~~~~~~~~~~~~~~~~HAHAHHA ------------------------------------------------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研 究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一、国内职业理论研究 1.我国古代职业理论研究 我国古代体系仅局限在各个职业圈内进行,古代中,很多受教育者都是艺徒制的,同时,这也是我国古代保持时间最长的职业教育形式。艺徒制作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最为典型的教育形式,是奴隶制的统治者集中全国功匠艺人建造作坊为开端,在封建里随着商品的发展而日益兴盛。一个国家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劳动者的职业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将“习”取其原意:练习、实践,也就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反复练习,变成自己的职业技能,并付诸于实践。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职业教育不无启示,也是我们当今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2.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被公认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研究。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们大都有天赋的个性与特长,而兴趣做他的先导在不断启发着,很可能尽量地发挥出来;前人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乐于传给后人,后人从仿效中获得改进,或进而有所发明,这就是教育;社会生活方式采用分工制,求工作效能的增进与工作者天性天才的认识,进而与其工作适合:于是乎有职业教育”。孟广平的课题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卫生、农业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原则,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总之,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它们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演变,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我们引以为鉴,不断探索。 二、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确提倡“民主主义” 约翰?杜威是着名实用主义家、教育家,杜威心中的理想国是民主社会,杜威倡导民主主义,民主的功能,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做了细致描述:倘有一个社会,它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利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相互影响,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这个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杜威一度认为,不能仅单凭主观臆想就来制定标准衡量社会,而应以成员共享利益的多寡为尺度,还以本社会和其他社会究竟能否交流互惠为尺度。杜威强调的民主社会主要否定了外部权威原则,采用自愿倾向和兴趣原则。学校是传播社会团体重视的价值与目标的核心机构,通过学校,任何社会团体所重视的价值以及试图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2)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1、近代清政府与资本-帝国主义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1842.8.29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3.10 中英《虎门条约》 1844.7 中美《望厦条约》 1844.10 中法《黄埔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被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的很缓慢。 第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最主要的两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六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③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⑥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4、中国近代历次反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1]《论语》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1]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1]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活动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重视儿童教育 B.重视师范教育 C.主张女子有受教育权 D.有关高等教育的举措 答案:D [解答] 他曾提到过儿童、师范、女子教育,高等教育不曾专门论述过。 2.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 A.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B.近代空想主义 C.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解答]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3. 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的是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强学报》 D.《新报》 答案:D [解答] 《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强学报》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

4.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A.1906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9年 答案:B [解答] 1905年废科举。 5. “百日维新”中全国最高学府且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B [解答] “百日维新”中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 6. 有关新学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 B.采用6—3—3学制 C.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缩短 D.采用不少弹性措施 答案:C [解答] 应是中小学、大学年限缩短,中学延长。 7. 20世纪时,各种教育思潮蜂拥,下列不属于的是 A.平民教育 B.职业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思潮

D.洋务运动 答案:D [解答] 时间不对,洋务运动早的多。 8. 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描述不包括 A.洋务教育 B.维新教育 C.资产阶级民主教育 D.新文化教育 答案:D [解答] 新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 9. “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是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自强求富 C.中学更加巩固 D.打破封建教育僵化的体制 答案:D [解答] 封建教育仍很顽固,但开始有转机,有点活力。 10.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解答]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并未实施。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 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 近代时期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 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由于封建思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2011-04-19 18:01:23 宋伟/韩梦洁 【英文标题】On the Non-balanc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PRC 【作者简介】宋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韩梦洁,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开封 475001)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于晚清,在军阀混战的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政府时期艰难发展。近代高等教育地域分布的非均衡情形,引起各时期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努力追求均衡布局。但由于受到政局动荡、外患不断的干扰和影响,很难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公平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历史考察 目前,研究者关注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问题时,往往关注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均衡问题,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之初的近百年的地域布局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图考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情况,以图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的叙述帮助我们触及基础,接触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原因和后果。历史成为与变革和稳定有关系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不被人承认和未见到的事情。”①目前,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招致公众批评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问题是有历史根源的。考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历史演变轨迹,将给我们很多启示,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的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中国近代(1840-1949年)兽医高等教育溯源及发展

中国近代(1840-1949年)兽医高等教育溯源及发展 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西学东渐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和北洋马医学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开端,也有了中、西兽医之分。自此伊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约一个世纪,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从萌芽到起步,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和变革,在波折中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本论文以1840-1949年前后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大量史料和数据为论证依据,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100余年的变迁进行回顾和系统分析。论文系统回顾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以政权更迭变化引起的学制变化和高校变迁为主线,讲述了清朝末期和民国期间不同学制下的兽医高等教育思想和机构设置差异,并立足于当时兽医高等教育所处的政治、社会和历史环境,对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变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不同3个历史时期的兽医高等教育情况,即1840-1911年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从萌芽到起步阶段,并处于由传统兽医高等教育向近代兽医高等教育转变初期;1912-1937年的民国初至抗日战争前夕,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与畜牧教育并行,畜牧兽医高等教育初具规模,并且发展态势良好;1937-1949年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开始真正独立于畜牧教育,但由于战争等原因,在艰难发展中迎来新中国成立。论文通过列举了4所代表性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其兽医高

等教育的溯源和发展,以期以点带面,对当时的兽医高等教育的创建、发展、变迁和动因进行案例分析,并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进步等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和分析。正文介绍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源起的社会背景,回顾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情况,以清末民初两种学制下的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迁为主线,论述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变迁,并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开展、大才培养、国际交流及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制约因素,如 来自政府保守派的发展阻力及媚外派系的排挤、政局多变导致的办学波折、经费短缺造成的办学困难、近代农业教育自身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五四”运动前夕、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几次关于教育发展路线的争论对兽医高等教育的影响。在以历史时间轴为脉络,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三章到第六章选择了4个代表性 案例: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到北京农业大学的兽医高等教育发展沿革,是中国近代最完整和最复杂的一段兽医高等教育历史;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是中国近代兽医高等大才培养的摇篮,其发展沿革能体现出国民党政府时期整个兽医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当时农业高等教育的缩影;北洋马医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先河,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兽医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国立兽医学院为中国第一所独立兽医学院,是西北地区兽医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当时西北高等教育 的缩影。在高等学校和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兽医高等教育工作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蔡无忌、罗清生、熊大仕、盛彤笙、

《中国职业教育史》等

《中国职业教育史》等 《中国职业教育史》 著者谢长法,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处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04 入选理由 以翔实的资料考证为方法和基础,对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体察,推动相关思想史和制度史的研究。 主要观点?本书以“中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为主线,从职业教 育的渊源一一实业教育的引入着笔,详细地勾勒了实业教育制度在清末的引入和确立,及其在实业教育制度规范下实业教育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和嬗变:包括实业教育及其制度的改革,职业教育及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国民政府时期的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对职业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以及职业指导在中国的滥觞、兴起及理论发展等。 书中认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起于清末,源于近代特殊的社会需要,其前身是清末的实业教育。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办了福建船政学堂这一技术性的教育机构。不过,虽然这一游离于当时教育体制之外的技术型学堂在学生毕业后不像传统的官学一样,以应科举、求官位为目的,而是以实用为中心,给予相应的职位,在一定程

度上,也具有实业学堂的性质,但是,这一应急性地设置、囿于一才一艺的专门技术学堂,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实业教育。直至19世纪70年代,实业教育开始真正传入中国,逐渐为国人所认识。而在实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广泛,“职业教育”开始传入中国。一大批爱国的教育家和先进的知识分子怀抱“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信念,立足现实,以“职教救国”为其人生理想、抱负和追求,批判地汲取西方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致力于探索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并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团体,对职业教育孜孜以求的进行现实宣传、理论探讨和实践推行。在他们的努力下,职业教育本身及其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逐渐为社会、政府以及越来越多的民众所理解、认识。终于,1922年的“新学制” 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 《30年重大变革——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概录》主编杨金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顾问 出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1 入选理由 以客观的笔触,第一次全面地记录影响和推动我国30年职业教 育发展的大事与小情,以此探寻当代职业教育的思想历程。 主要观点?本书指出,与普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起步并不算晚,但发展道路却更加坎坷。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在最近30年的发展和变迁过程,是通过一个一个的事件推动和变革的。这些事件有大小、轻重之分,它们在时间和空间的结构上共同构成了一个网络,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 2011-04-19 18:01:23 宋伟/梦洁 【英文标题】On the Non-balanc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PRC 【作者简介】宋伟,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梦洁,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475001) 【容提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于晚清,在军阀混战的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政府时期艰难发展。近代高等教育地域分布的非均衡情形,引起各时期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努力追求均衡布局。但由于受到政局动荡、外患不断的干扰和影响,很难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公平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历史考察 目前,研究者关注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问题时,往往关注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均衡问题,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之初的近百年的地域布局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图考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情况,以图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的叙述帮助我们触及基础,接触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原因和后果。历史成为与变革和稳定有关系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不被人承认和未见到的事情。”①目前,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招致公众批评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问题是有历史根源的。考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历史演变轨迹,将给我们很多启示,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的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