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一、必要性分析

1、行业发展的需要

据国际权威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200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400亿元,今后几年内,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将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7年,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7万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5.2万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专业以及专业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为此,加快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的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电子商务时代日益增长的人才需要势在必行。

2、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湖南地处中部地区,为东西向、南北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建国以来,湖南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起了以轻纺、食品、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为主体,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努力实现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把人口大省转化为人力资源强省,为湖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随着中原崛起、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和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加快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步伐,提升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进企业营销手段创新,加快企业跨入电子商务运营时代的步伐,促进长、株、潭和湖南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电子商务营销手段的创新与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青睐。据统计,目前人才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在50万人左右,但目前,各个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各个高职院校挂靠的院(系)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直接影响了该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能够对我省高职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4、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我省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化,实现湖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省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受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投入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南高职教育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面,各高职院校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等,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专业的健康发展。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我省高职院校开办较早的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5、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型行业,社会需求量增加较快。但起步较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湖南工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以实训设施建设为条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专业建设思想,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二、可行性分析

1、专业优势和特色

湖南工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成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主要力量,初步形成了明显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二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坚持实施双证制,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以及行业标准列入教材建设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建设和立体化教材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和“校企结合,产学合作”的办学方向,组建产学研组织机构,实行“订单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培养模式,突显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四是先后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室、物流管理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并先后在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建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实训及该专业产学研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

2、建设内容科学性

建设方案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和客座教授等途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选择若干门核心课程打造精品课程,编写一批工学结合的核心优质教材,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通过建设现代商务实训中心,带动相

关专业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按照专业建设的轻重缓急分步实施。该方案既务实,又具有科学性。

3、建设方案可行性

通过核心优质课程、专业教材、精品课程建设,采取订单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手段,完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外出培训、学术交流,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聘请行家里手和客座教授等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确立依照教学需要优先建设现代商贸实训室,在此基础上分步建设营销与策划实训室和现代物流实训室的总体建设方案。思路正确,方法切实可行。

4、保障措施健全

建设方案注重构建“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分工负责制,重视建立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是建设方案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建立健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工作量化管理等规章制度,为专业建设的实施提供了运行保障;专业建设经费的按时、足额投入到位将为建设方案实施提供资金和物资保障。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的市场调研并对本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论证,我们认为该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措施有力,能够达到为行业发展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高职教育发展服务、为专业发展服务的预期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