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类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类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类习题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5()。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4()。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5()。小明做10道口算题用了1()。

4、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北京乘火车去天津用了2()。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看一场电影用了10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爷爷每天晨练1()。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8:30:25是()时()分()秒。

6、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7、()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从8:40到9:30经过了()时()分;从2:30到4:40经过了()时()分;从6:10到6:45经过了()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5、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千米。

1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5分○500秒240秒○4分

1时○60分1分○100秒10分○1时4时○4分

5分○50秒4时○300分200秒○4分400分○6时

1时40分○100分150秒○2分30秒150秒○2分30秒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7、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8、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

9、分针和时针在6时正成一直线。()

10、2时30分也可以说2点半。()

11、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12、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54秒。()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A、做的一样快

B、小王做的快

C、小李做的快

六、算一算,填一填。

1时=()分 1 分=()秒60秒=()分

60分=()时118秒=()分()秒1分70秒=()秒

1分12秒=()秒90分=()时()分100分=()时()分

2小时=()分2分=()秒1时35分=()分

65秒=()分()秒75秒=()分()秒1时5分=()分

80分=()时()分1分21秒=()秒2时12分=()分

七、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 1时20分+40分=

八、解决问题。

1、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

2、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的?

3、玩具厂的王师傅1小时可以做8个玩具,他从8时到11时可以做多少个玩具?

4、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

5、工人张师傅6分钟做了54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比张师傅多做2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做几个零件?

6、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7、杨师傅4小时做了36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比杨师傅多做3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8、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

9、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10、1人唱歌要2分钟,18人合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

11、妈妈做米饭用15分钟,择菜、洗菜5分钟,做菜用5分钟,做完这些事,妈妈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12、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13、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

14、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钟表时间练习题范文

: 一、识表练习 1、写出图中各钟表所示时间(精确到分钟) 2.根据给出的时间把钟表的指针画上 9:56 4:47 11:58 1:52 二、时间概念练习 1.根据给出的时间与下边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连线 7:30 9:20 6:30 11:30 14:00 12: 00 学好数学的用处可大呢!下面就请你用自己 的本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

午睡放学吃饭起床上课上学 2、根据给出的时间长短与下边的具体活动内容连线 8分钟 30分钟 90分钟 40分钟 2个小时 10分钟 课间休息吃饭考试一节课起床 三、计算练习 1、填空 ①3时20分=()分 210分钟=()小时()分钟 ②3:20再过50分钟是() 4:20的前半个小时是() ③分针从12走到6是()分钟,一个大格和两个小格是() 分钟. ④一天是()个小时,标准工作时间是()个小时。 ⑤13:00是()的1:00, 24:00是()的12:00 2、判断 ①从家到学校小红用1个小时,小明用100分钟,他们两个用的时间 一样多。()

②小红说半个小时就是30分钟() ③时针从3走到6,分针就要从3开始走3圈() ④分针从12走到过9后的第三个小格,时针就要走4个小格() ⑤新闻联播是在每天早晨的7:00钟() 三、应用题 1、小红从家出发时是7:20,到学校时间后预习20分钟后开始上课, 8:40下课,每节课是40分钟,问从小红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2、小明每小时可以画4副画,从8:00到10:40中间休息了10分 钟,问小明在这段时间里一共可以画几幅画? 3、小刚从家以每小时1千米的速度走路去图书馆,出发半小时后又 折回拿借书证,最后一共用了2时30分钟到达图书馆,问从家到 图书馆有多远? 四、填空题 1、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走了(),分针走一小格是()秒针走一小格是()。 2、秒针走5圈是()秒,也就是()分。 3、时针走了半小时,分针走了()小格。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间的专项练习

一、填空: 1.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8:30:25是()时()分()秒。 6.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7.()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个小格,一个大格中有()个小格。时针走了1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 12、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是()分。 13、分针从12走到8,要走()分,时针从5走到9,要走()小时。 14、小明中午11:20放学,12:00到家,他在路上的时间是()分。15、小明和小军100米赛跑,小明用了15秒,小军用了20秒,()跑的快,快()秒。 16、在钟面上,时针从7走到8的时间是()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个小格。 17、在钟面上,秒针走一圈是()秒,分针走了()个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小格是()秒,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小格。 18、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小时。时针从7到11,经过了()小时。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分钟。 19、学校下午2时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时()分,课间休息10分,第二节是()时()分上课,()时()分下课。 20、看一场电影用了2(),早上小明8()上学。 21、从8:40到9:30经过了()时()分从2:30到4:40经过了()时()分从6:10到6:45经过了()分 从4:55到5:30经过了()分从3:30到4:50经过了()时()分从7:50到8:40经过了()分从5:30到6:40经过了()时()分 三、单位互化我最棒! 1时=()分1分=()秒60秒=()分 60分=()时1小时=()分118秒=()分()秒1分12秒=()秒90分=()时()分2小时=()分100分=()时()分1时=()分65秒=()分()秒75秒=()分()秒80分=()时()分2分=()秒1时5分=()分1分21秒=()秒1时35分=()分1分70秒=()秒1时=()分1时20分=()分7分=()秒120分=()时100分=()时()分6时=()分240秒=()分360分=()时2时=()分300秒=()分1时20分=()分3分20秒=()秒3分=()秒100秒=()分()秒 四、在○里填上<、>或=。 60秒○1分60分○1小时55秒○1分半小时○30分1小时○60秒60分○60秒 5分○5秒60分○1时120秒○12分3时○180分1分10秒○110秒200分○4时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2时○120分300分○3时 5分○500秒240秒○4分1时○60分1分○100秒10分○1时4时○4分 五、解决问题: 1、欢欢做一朵花用了8分钟,王畅在30分钟内做了5朵花。欢欢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比王畅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多几分钟?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一、口算 380-200= 28÷4= 43+50= 6×7= 87-55= 51÷7= 37+45= 71-26= 1600-700= 5900-2000= 74+32= 120+50= 二、填空 1、长方形有四个()角,长方形()边相等。 2、四千写作:()三千零七写作:() 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3050、5030、5003、350、3500、53 , ( )<()<()<()<()<()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 数学本厚约5()二年级的小红高128()深圳到广州大约120()一棵大树高9()5、选择合适的符号(“<”“>”“=”) 1km ( )100m 999( )1000 20cm( )2dm 6、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三、判断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锐角比直角大。() 3、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4、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5、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1脱式计算 86-(23+46)= 63-42÷7= 1000-132-452= 896-253+74= 2、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26= 4100-648= 36÷4= 261+425= 56×6= 五、应用题 ①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②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 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③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④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⑤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⑦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⑧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⑨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个一百是一千,一万里面有()个千。 2、1km=()m ,1分=()秒,4000cm=()dm。 3、选合适的单位填在()里; 一个小朋友高150()桌子高7() 一节课时间是40()一条铁路长1000() 4、3084是由()个千、()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6、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位数。 7、在○里填>或<。1003○9993968○4001900克○2千克 8、把7903、7930、9730、97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9、()-8=724+()=4264-()=46 12、在20-63×9中,先算()法,再算()法。 二、1、口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题 一、我会填。 1、在钟面上,时针从7走到8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 )圈,是( )分。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个小格。 2、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 )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 )分,是( )小时。 3、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 )小时。时针从7到11,经过了( )小时。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 )分钟。 4、学校下午2时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 )时( )分,课间休息 10分,第二节是( )时( )分上课,( )时( )分下课。 5、1小时=( )分 , 120分=( )时 6、(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7、学校秋游,8:00出发,9:10到达,路上用了( )时( )分。 8、上午8:00开始下雨,下了4个小时,( )时雨才停止。 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看一场电影要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我们放学的时间是11( )30( )。 三、判断。 1、分针走一圈是1分。( ) 2、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 ) 3、小明下午2: 00到校,4: 30分放学,下午在校的时间是2小时30分。( ) 4、钟面上最短的针是分针。( ) 5、电子表上显示6: 45就是6时45分。( ) 6、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7、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 ) 四、在钟表盘上拨出下列时刻 1、 5: 55 9: 35 12: 00 9: 00 3:00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钝角的是: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形成锐角的是: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形成直角的是: 五、拓展延伸: 1、博物馆开放时间是上午8:00~下午4:30。 (1)现在是7:35,离开放还有多长时间? (2)小明从家到博物馆要走25分钟,小明8:20从家出发,他到博物馆是什么时候?博物馆已经开放了多长时间? 2、小花猫从一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按这样的速度,它上到六楼共要多少时间? 3、锯一根木头,每锯一段要用8分钟,锯成5段要用多少分钟?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时间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练习题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2、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一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秒。 3、分针从3走到5走了()分钟,走到8走了()分钟。 4、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针,秒针走1圈是()秒。 5、1时=()分1分=()秒1时20分=()分 80分=()时( )分2分15秒=()秒60秒=()分60分=()时180秒=()分 240分=()时1时20分=()分90秒=()分()秒 二、填写合适的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 2)小明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3)烧一壶水大约要25( ) 4)小华跑50米用了9();5)爸爸每天工作8()。6)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7)一部电影放映了2()10()8)跳绳20下要用15()9)做一次深呼吸用24()10)小华跑200米用45() 三、按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上的时间。 8、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

35秒6分6时49分3秒 ()﹤()﹤()﹤()﹤() 9、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 ()跑的最快. 四、你能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的时刻吗? 五、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 2、6点一刻就是6时15分。() 3、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4、夏天午睡大约1分。 ( ) 5、明明的脉搏跳10下用了8秒。 ( ) 6、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 ) 7、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就要5个3分钟,也 就是15分钟。 ( ) 8、时针指着3,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 ) 六、 1、连一连 2、画一画 七、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 .1分钟 B .5分钟 C .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 A .1秒 B .1分 C .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 )个字.A .6 B .5 C .30 7:154:45 1:35 12 5 3 86 4 21 11 97 10 5 9 812 6 4 321 11 7 10 5 4 8 12 6 321 11 97 10 画一画 7时5分 9时半 12时 1时55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 一、填空。(25分) (1)六千零五十写作(),4078读作()。 (2)一千里面有()个百,10个一千是()。 (3)由6个千,5个百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4)1千克=()克;8000克=()千克。 (5)9的6倍是(),56是8的()倍。 (6)最大的四位数是(),它比10000少()。 (7)把36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8)一十一十地数,写出后面的三个数。 3980、()、()、()。 (9)72÷8=(),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盐重500();小兰的体重是42();小刚身高135()。(11)在()里填上“>、<或=”。 3900克()4千克 2001克()2千克 600+200()799 42÷7()18÷3 二、计算。(40分)

(1)口算。(14分) 29+40= 800-300= 4000+6000= 5400-400= 65-29= 3700+600= 28-7= 3200-400= 45+38= 36+36= 48-39= 34-15= 8×8= 54÷9= 32÷4= 7×5= 6×4-9= 63-8-20= 40÷5+29= 30÷6×4= 81÷9÷3= 76-(6+24)= (2)用竖式计算。(18分) 370+80= 540-90= 820-390= 470+360= 630+270= 750-250= (3)列式计算。(8分) 1.两个加数都是280,和是多少? 2.63是9的多少倍?

3.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比9的5倍多9的数是多少? 三、画一画,圈一圈。 (1)画一个锐角。(2)画一个直角。(3)画一个钝角。 四、用数学。(16分) 1、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2、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2人,到邮电大楼站下去9人。又上来13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一)

1.7.1 认识时间(例1)

师:对。(钟表模型演示1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为什么?(5分。) (2)现在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3)小组交流后,汇报是几分。(模型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学生想办法记住。) (4)钟表模型演示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3.认识1时=60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钟表模型显示。)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时=60分。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了。 5.学习读写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刚才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你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 师: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个时间记下来?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用两种方法表示,3时5分,10时28分。 再出示:认识3个时间并说说认的方法。 6.拨时间练习。 (1)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 生:想。 师: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能。)请小朋友们拿出表准备好。(投影显示。) 我上午8时10分上第一节课,11∶40下班。下午2∶30上班,5时55分下班。 师说,生拨。拨完一个就集体订正,或同位互相检查。 (2)同位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十三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 第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刷牙。钟面上,时针所指的位置在7时多一点儿,分针指向刻度1,刻度1对应的是5分。钟面上的时间是7时5分。电子表示法表示为7:05。 第二幅图:图上的小朋友正在教室里上课。钟面上,时针所指的位置在9和10之间,确定是9时多,分针指向刻度6,刻度6对应的是30分钟面上的时间是9时30分,用电子表示法表示为9:30。 第三幅图: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家里看电视。钟面上,时针指在6和7之间,确定是6时多。分针指向刻度8,刻度8对应的是40分。钟面上的时间是6时40分。用电子表示法表示为6: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钟表时间练习题

r e g 一、识表练习 1、 写出图中各钟表所示时间(精确到分钟) 2.根据给出的时间把钟表的指针画上 9:56 4:47 11:58 二、时间概念练习 1.根据给出的时间与下边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连线7:30 9:20 6:30 11:30 14:00 12:00 午睡 放学 吃饭 起床 上课 上学

2、根据给出的时间长短与下边的具体活动内容连线 8分钟30分钟90分钟40分钟2个小时10分钟 课间休息吃饭考试一节课起床做作业 三、计算练习 1、填空 ①3时20分=()分210分钟=()小时()分钟 ②3:20再过50分钟是()4:20的前半个小时是() ③分针从12走到6是()分钟,一个大格和两个小格是()分钟. ④一天是()个小时,标准工作时间是()个小时。 ⑤13:00是()的1:00,24:00是()的12:00 2、判断 ①从家到学校小红用1个小时,小明用100分钟,他们两个用的时间一样多。( ) ②小红说半个小时就是30分钟() ③时针从3走到6,分针就要从3开始走3圈() ④分针从12走到过9后的第三个小格,时针就要走4个小格() ⑤新闻联播是在每天早晨的7:00钟() 三、应用题 1、小红从家出发时是7:20,到学校时间后预习20分钟后开始上课,8:40下课, 每节课是40分钟,问从小红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2、小明每小时可以画4副画,从8:00到10:40中间休息了10分钟,问小明 这段时间里一共可以画几幅画? 3、小刚从家以每小时1千米的速度走路去图书馆,出发半小时后又折回拿借书 证,最后一共用了2时30分钟到达图书馆,问从家到图书馆有多远? 1、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走了(),分针走一小格是()秒针走一小格是()。 2、秒针走5圈是()秒,也就是()分。 3、时针走了半小时,分针走了()小格。 4、1000秒()1小时 2000秒()1小时 3分56秒 = ()秒 2分21秒 =()秒 5、小胖 13:00去小巧家做作业,15:30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16:35分到家,小胖一共用去()。 6、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7、钟面上最短的针是()针,较长的针是()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8、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走了(),分针走1小格是(),秒针走1小格是()。 9、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师电子备课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册数:二年级下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

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类习题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5()。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4()。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5()。小明做10道口算题用了1()。 4、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北京乘火车去天津用了2()。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看一场电影用了10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爷爷每天晨练1()。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8:30:25是()时()分()秒。 6、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7、()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从8:40到9:30经过了()时()分;从2:30到4:40经过了()时()分;从6:10到6:45经过了()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5、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千米。 1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三、比较大小。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一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学,有( )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里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3、秒针转一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钟,所以1分=()秒。 4、分针转一圈,是()分,时针正好走()大格,也就是()时,所以1时=()分。 5、一天有()小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要转()圈,分针要转()圈。 6、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3,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7,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7,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8,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2走到数字8,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3走到数字7,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12,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3走到数字12,走了()分钟。 7、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7,这时的时间是( )。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和9的正中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8,时针走过5,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10和11之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11,时针快要指向4,这时的时间是()。 8、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120分=()时 90分=()时()分 1刻=()分 30分=()刻 3时=()分 2时20分=()分 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时和()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时、()时、()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锐角。 ()时、()时、()时、()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钝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10、填单位。 小明每天睡 10(),上一节数学课要 40(),眼保健操要6()。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1单元试卷 一、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 二、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 22+13-6 65-5×9 63÷(32-23)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支钢笔,每支8元,又买了1支毛笔,每支5元,妈妈买笔共用了 多少钱? 2、二年级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女同学有18人,男同学有27人。每5个人坐一张 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 3、李老师买这套衣服够钱吗? 四、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小青有30元,买了6支钢笔后,还剩多少钱?

2、小青妈妈有60元,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几个笔盒?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试卷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 3=15 5=25

二年级数学下册时间(时、分)教案

时间(时、分)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并理解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初步建立时、分的量感。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实物钟、钟面模型、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媒体出示:小巧一天主要的生活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说说图中小巧几时在做什么?小巧起床(7:00)、做操(9:30)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读写几时几分。 1 .复习读写几时和几时半的钟面。 2.认识几时几分。 (1 )屏幕显示1 2时1 0分,小巧吃午饭图及钟面。 观察后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吗?

学生尝试: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2)研究分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你对分针有什么了解? 组织学生讨论、同桌互说。 得:分针走1 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一圈有60 格。 问:怎样看分针走了几分钟呢? 得:1小格是1分钟,1大格有5小格,也就是5分钟,两大格就是10分钟。 (3)我们来试试看,从12出发,分针走到3 是多少分?走到6呢?走到8 呢?走到11呢?(看是否有学生能说出用60 格反过来减)用什么方法能马上得出是几分呢?(用5 的乘法) 总结:所以小巧吃午饭的时间是12时10分。 板书课题:时、分 (4)练习: ①教师拨动分针,学生说出分钟数。 ②教师拨出时间,学生口答时刻 ③同桌说说课本中“说一说,写一写”上面四个钟面各是几时几分,并用两种写法写出来,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交流、评价。 总结:看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5)独立完成“说一说,写一写”下面四个钟面的时间。 注意:3时零5 分的表示方法(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使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时,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并且通常习惯读作“3时零5 分”。) 4时59分的钟面,学生容易错看成5:59,可以组织学生质疑与讨论。小结: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我们,时针接近一个数的时候,要结合分针去分析。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分法是把一些物 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第二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 除数 5、若除数是1,则商与被除数相等。 6、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每份数X 份数=总数 7、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线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一样,并能够重合。 8、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五角星 有5条对称轴。 9、物体或图形沿直线移动,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 计算。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1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3、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时,加减先算加括号。 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后面先算加括号。 14、余数<除数。被除数= 商X 除数+ 余数

15、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是10 )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10个十是100)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百是1000 )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千是1000) 16、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我们认识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 位、千位,万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五位数。 17、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19、从右边起,第一位是各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第五位是万位。 20、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数位多的比数位少的数大;数位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第一位相同比第二位,第二位相同比第三位,第三位相同比第四位…… 21、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0。 写数时如果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就用0占位,在那一位上写0。 22、写近似数的方法:约是整千看百位,约是整百看十位,都约是整十看个位。(≥5 前一位加1 ,﹤5 前一位不变) 23、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克”(g)作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体,常用:“千克”(Kg)作单位。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间复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间复习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 8. 脉搏跳10次用了8()。小强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7()。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12. 爷爷每天晨练1()。 二、填空 13.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14.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15.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16.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17.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9.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 ()分钟就是一小时。 20. 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23. 秒针从12走到3,走了()秒;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单元练习题

有余数的除法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35÷8=`````` 34÷5=`````` 54÷8=`````` 29÷5=`````` 46÷8=`````` 52÷6=`````` 二、填空 1、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数。 2、被除数=× + 。 3、除数6,商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 4、□÷6=□……□,余数可能是()。 5、一个数除以9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6、○□□△○□□△○□□△……第22个图形是()。 7、○▲□○▲□○▲□○……第20个图形是()。 8、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个,还剩个。 9、35个小朋友坐船,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条船。 10、有9个桃子,每盘放2个,还剩()个 11、26个桔子,如果每袋装4个,可装()袋,还剩()个;如果每袋装5个,可装()袋,还剩()个;如果每袋装6个,可装()袋,还剩()个。 12、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13、( )里最大能填几? (1)()×6<57 (2)()×7<43 (3)()×5<38 (4)()×4<31 (5)()×5<26 (6))×6<39 三、判断对错。 5 8 4

(1) 9 )4 8 (2) 3 )2 9 (3) 5 )1 9 4 5 2 4 2 0 0 5 1 四、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74÷9= (2)17÷2= (3)60÷8= 五、解决问题 1、姐姐买来一束花,有11枝,每5枝插入一个花瓶里,可插几瓶? 还剩几枝? 2、妈妈买了21米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可做几个窗帘?余几米布? 3、有25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4、三年级一班57个同学去春游,过山车每辆可以坐8人,碰碰车每 车可以坐6人, (1)都玩过山车,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有剩下的人吗? (2)如果都玩“碰碰车”该租几辆车? 5、○○○○●●○○○○●●○○○○●●……那么第21颗棋子是 什么色的?第43颗棋子是什么色?(列式计算)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填空: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 )位起. 2.一个数千位上是1,个位上是6,其他都是0,这个数是( ). 3.在9989和9991中间的数是( ). 4. 10个一是( ).10个( )是一百.( )个一百 是一千.一万里面有( )个一千. 5.由9个千、6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_;读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