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德清县铜山寺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浙江省德清县铜山寺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浙江省德清县铜山寺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作者:王树槐来源:《地球》2014年第03期[摘要]浙江省德清县铜山寺矿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北端,经过成矿条件的分析,属于赋存于寒武及震旦系碳酸盐地层与何村花岗闪长岩接触带中的多金属矿床,初步认定为矽卡岩型铜铁矿床。

对矿床成因的分析,有助于矿区深部找矿。

[关键词]铜铁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46-21矿区成矿背景据《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研究》(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铜山寺地区位于浙北成矿带(Ⅲ1)堪脚—湖州金、银、萤石、硅灰石、硫铁矿成矿区(Ⅳ2)、里山村—铜山寺—港口铁锡金银成矿远景区(Ⅴ6)内。

其地质背景是处于天目山中生代火山喷发区与莫干山—湖州岩浆岩交汇处,侵入岩极为发育,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组成岩体群,临安—湖州断裂贯穿全区。

区内已知矿体、矿点大多与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大多数铜、铁、锡、钼、多金属矿点沿北东向展布,区内侵入岩分布大致一致。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有潜在的找矿价值。

2矿区地质特征铜山寺地区位于德清西北区域,属于钱塘台褶皱带德清-长兴褶皱带东南边缘。

2.1地层矿区为一套浅海相的硅质、炭质、泥质、含泥质碳酸盐地层,西北侧为一套巨厚层状的火山碎屑岩地层,总体呈不整合接触覆于古生代地层之上。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大陈岭组、荷塘组及灯影组地层。

大陈岭组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于铜山寺至五四村,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成上下两段(4个岩性段),上段为∈1d2(sh)含炭泥页岩、硅质泥岩夹透镜状泥质灰岩,分布较广,厚度在160米~260米,下部为两层细晶灰岩∈1d1(ls)(局部为白云质灰岩)夹一层硅质泥岩,厚度一般在50米~130米,近岩体地段热变质为大理岩∈1d1(mb)或石英质角岩∈1d1(hs),与岩体接触部位发育矽卡岩化、蛇纹石化、硅化等蚀变,地表已知铜铁矿体均赋存在该大理岩段中。

锡矿储量及分布

锡矿储量及分布

立志当早,存高远
锡矿储量及分布
锡矿是我国优势矿产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

在世界6 大产锡国中,我国居首位。

中国的锡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南三省,而云南个旧和广西南丹大厂两个特大型锡矿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锡矿资源集中地,中国的最大的两家锡生产企业云南锡业和广西华锡分别位于这两个矿区。

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
锡矿床。

云南锡矿保有储量略低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而产量居全国之首。

个旧锡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自古享有“锡都”之誉,是我国最大的锡矿,也
是大型铜矿、铅锌矿产地。

它与广西大厂的合计储量要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个旧,哈尼人之意为“银色的山谷”。

这里锡矿储量丰富,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带之一。

矿石中还含有铜、铅、锌等多种金属元素。

个旧的锡开采历史悠久,现已形成采、选、炼生产体系,除生产锡以外,还冶炼铜、铅、镍、钴等。

个旧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以产锡为主的有色金属联合生产基地。

个旧锡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

我国锡矿分布于15 个省、区,其中云南保有储量128.00 万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1.4%;广西保有储量134.04 万t,占保有储量的32.9%;广东保有储量40.82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10.0%;湖南保有储量36.25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9%;内蒙古保有储量32.87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1%;江西保有储量26.04 万t,占总保有储量6.4%。

以上6 个省、区保有储量就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97.7%。

图表1 我国锡矿保有储量分布图。

试议云南主要金属矿产及勘查

试议云南主要金属矿产及勘查

试议云南主要金属矿产及勘查作者:李磊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8期摘要:在我国之南有一个名叫云南的地方,它富饶美丽、久负盛名。

它最著名的称号就是“有色金属王国”,因为具有大量的地下矿藏,地质条件极好,类型最为齐全而著称,文章提出了以扬子成矿区之老矿山深部及外围作为突破区,以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成矿区之云南段作为开拓区;滇东南成矿区作为深化找矿区的地质矿产勘查部署。

关键词: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床勘查云南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的16个成矿带中云南有2个:“三江成矿带”和“川滇黔相邻成矿区”。

“三江成矿带”经我国云南省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为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合部位,是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流体活跃的资源富集区,专家称之为全球地质构造的“百慕大”。

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是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富集区,曾先后发现过一批大中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如滇西北香格里拉普朗、德钦羊拉、思茅大平掌等。

一、云南主要金属矿产概况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

8~29。

15和东经97。

31一106。

11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内陆省份。

东西横跨864.9 km,南北纵跨990 km,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平坝面积占6%。

全省总面积39.4万km ,占全国总面积的4.1%,仅次于新疆、西藏等省区,居全国第8位。

云南矿产储量大、矿种全,素有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之称。

已发现矿产142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种)的83.04%,有86种探明了储量,矿产地1253处。

有6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

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铅、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银金属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云南成矿区带划分成矿带是指在一定区域的特定成矿地质背景(如裂谷、岩浆弧、结合带等)中,受一定的地质构造、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等相互关联的成矿作用控制,几种矿床类型集中分布的区带,一般与大地构造单元相对应。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有以下特征:(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中国铜矿成矿时代虽然从太古宙至第三纪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其次是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

从探明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在时代占有情况来看,据王之田(1988)统计的各时代铜矿储量比例:太古宙0.6%,古元古代7.8%,中-新元古代16.5%,早古生代3.5%,晚古生代6.2%,中生代49.8%,新生代15.3%。

从各期的地壳运动来看,自寒武纪以来,历经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的地壳运动,每期虽然都有相应的铜矿成矿作用,并形成矿床,但以燕山期生成的矿床最多。

据郭文魁主编的1∶400万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了115个铜矿的床(点)在各成矿期的比例,其中燕山期占46%。

可见铜矿床的形成在整个地史成矿期中,燕山期成矿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从成矿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

地层发育较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也较强烈。

这种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形成了多种铜矿类型,主要分布在赣东北、长江中下游、祁连山及邻区、中条山、西昌-滇中、三江地区以及黑龙江嫩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等。

在这些成矿区带已探明的铜储量占全国铜总储量的80%以上。

(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从板块构造成矿环境来看,据王之田等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含活动陆内古板边)和岛弧环境挤压弧系里,都与发生大幅度相对运动正负构造单元之间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有关;夕卡岩型铜矿与斑岩型铜矿成矿环境基本类似,但成矿围岩有所不同;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在离散板块边缘和会聚板块边缘以及岛弧环境等均有产出,主要为大陆边缘斜坡已跨上洋壳部位的优地槽,或经洋壳俯冲送到海沟地带的原来生成在洋中脊的蛇绿岩套环境;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型铜矿,产于大陆壳海西-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环境,并受中生代岩浆岩的活化改造富集;海相沉积(变质)岩型铜矿,产于稳定大陆边缘裂谷或类似张裂构造的早期阶段,属冒地槽环境;镁铁-超镁铁质岩型铜镍矿,产于大陆边缘和增生褶皱带边缘深大断裂环境。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石榴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石榴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石榴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石榴石在不同类型的变质岩、花岗岩、伟晶岩、酸性火山岩、金伯利岩和一些交代岩中较为常见。

钙铝榴石主要产于不纯的钙质岩受热液变质或区域变质的岩石中,也可产在钙质交代的岩石中;钙铁榴石通常产于接触带或不纯的钙质岩受热液变质后的岩石中,特别是在与这种变质作用有关的交代矽卡岩矿床中。

梁祥济在实验室合成出了钙铝-钙铁榴石及它们之间的过渡性矿物。

前人对不同产状中的石榴石及其成分环带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17]。

在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花岗岩与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中,石榴石矿物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硅酸盐矿物。

本文对该区石榴石及其环带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成矿过程中岩浆期后热液与盆地流体的耦合关系。

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T2g51为中三叠统个旧组下段第5层;图件引自文献为了研究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石榴石的水平分带规律,重点在老厂矿田塘子凹矿区1 750 m深处中段选取33号矿体3线剖面进行研究。

剖面全长约77 m,起始位置为背阴山花岗岩突起,终点为粗晶大理岩围岩(产状为45°SymbolPC@ 12°),在该剖面共采集16件样品(图1)。

从接触带矿物的组合变化来看,接触带矽卡岩可划分为3个韵律带8个岩相分带。

TZ-11、TZ-12、TZ-13代表第Ⅰ韵律带,从内向外岩相分带为透辉石矽卡岩、含萤石绿泥石化石榴石矽卡岩;TZ-9、TZ-10代表第Ⅱ韵律带,从内向外分带为透辉石矽卡岩、含萤石绿泥石化石榴石矽卡岩;TZ-6、TZ-7、TZ-8代表第Ⅲ韵律带,从内向外依次为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阳起石石榴石矽卡岩和透辉石硅灰石石榴石矽卡岩。

这种透辉石矽卡岩带与石榴石矽卡岩带交替出现的现象主要与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对围岩中灰质白云岩和大理岩的互层带进行渗滤交代作用有关。

TZ-6、TZ-7、TZ-8、TZ-10、TZ-12、TZ-13中可见石榴石,采样点位置见图1。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刘春学,秦德先,党玉涛,谈树成,《地球科学进展》2003.6)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刘春学,秦德先,党玉涛,谈树成,《地球科学进展》2003.6)

第18卷第6期2003年12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Vol.18No.6Dec.,2003文章编号:1001-8166(2003)06-0921-07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X刘春学1,秦德先2,党玉涛3,谈树成2,4(1.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云南昆明650221;2.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3.云南锡业公司,云南个旧661400;4.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摘要: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和世界上重要的锡产地,近年来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

通过分析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信息特征,用统计排序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解决了断裂、褶皱、地层、花岗岩等定性信息的量化、分级,用分维确定了考虑线性和面状因素的最佳信息单元大小,利用以Shannon信息论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分层次自相似信息量加和法在信息类型内部和类型之间进行了信息的有机综合,得到了三级18个预测区,经云南锡业公司工程和已知矿区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综合矿产资源信息;地质统计学;预测;分维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A个旧锡矿作为国内外驰名的锡多金属产地,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单位和学者在此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1~3],但目前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解决矿产预测难题,本课题组进行了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

1矿区地质个旧锡矿处于欧亚板块在东、西两侧分别被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相接的部位。

矿区以个旧断裂分为东西两部分,高级次的骨干构造按延伸方向有北东组、东西组、南北组及北西组,总体构成以西区大杂岩体为中心的圆环形构造景观,主要出露二叠系砂页岩和三叠系灰岩,是多种岩浆的活动中心(图1)。

高松矿田¹位于个旧东矿区的北部,夹持于北部的个松断裂、南部的背阴山断裂、东部的甲介山断裂、西部的个旧断裂之间,是个旧东矿区工作程度较低、找矿潜力较大的地区,因而是本次工作的重点。

个旧锡矿成矿热液活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

个旧锡矿成矿热液活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

活 动 元 素 在 空 间上 的 分 带 及 其 动 力 学 机 制 等 。本
文热液 活动 体 系 , 几 对 类 不 同地 质 体 元 素地 球 化学 特 征进 行 比较 研 究 , 了 解 热 液 活 动 体 系 的基 本 作 用方 式 及 主要 特 点 。
1 矿 床 地质 简 介
个 旧锡 矿 主 要 产 出在 个 旧 断 裂 东 侧 的 个 旧 东 部 矿 区 , 田产 出 受 五 子 山复 背 斜 控 制 , 括 马 拉 矿 包 格 、 树 脚 、 松 、 厂 、 房五大矿 田( 1。 松 高 老 卡 图 ) 11 岩浆岩 .
Fg , i.1
维普资讯

34





20 年第 3 02 0卷第 2期
Vo . 0, 1 3 No. 2 0 2, 0 2
文 章 编 号 : 章 编 号 :080 4 2 0 ) 20 3 -6 文 10 -2 4(O 2 0 -040
个 旧锡 矿 成 矿 热 液 活 动 的 微 量 元 素 地 球 化 学 指 示
生 产 、 查 部 门及科 研 院所 许 多研 究 人 员 对 个 旧锡 勘
矿 元 素 地 球 化 学 作 了 大 量 、系 统 的 研 究 工 作∞ [, 9 , 2 -] 阐述 了热 液 活动 与岩 浆 作 用 的 亲 缘 关 4 系 、 明 了 成 矿 特 征 指 示 元 素 、 识 和 研 究 了 热 液 查 认
① 西 南 有 色 地 勘 局 三 0八 队 . 旧 矿 区 高 松 矿 田 大 型 锡 多 金 属 隐 个
晚 期 产 物 , 要 为 燕 山 晚 期 【 庄 永 秋 等 【 认 主 m。 J J

红河州优势矿产成矿条件、主要分布及找矿方向分析

红河州优势矿产成矿条件、主要分布及找矿方向分析

红河州优势矿产成矿条件、主要分布及找矿方向分析作者:孙建平来源:《地球》2013年第01期[摘要] 红河州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重要和优势矿产为锡铜铅锌镍金银锰煤等。

分布区域及找矿方向:能源矿产-北部(弥勒、泸西、开远、蒙自),有色金属矿产-中南部(个旧、建水、蒙自、红河、绿春、金平),贵金属矿产-南部(金平、元阳),黑色金属矿产-中南部(锰:建水、蒙自,铁:金平、元阳)。

[关键字]优势矿产成矿条件分布区域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 P57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97-2红河州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发现新的大型、超大型资源富集区的优越条件,是云南省最具找矿前景的地区之一。

金平龙脖河铜矿、长安金矿、老集寨多金属矿等为近几年新发现的矿集区;现有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山,其深部、周边外围仍有发现新矿体和增加资源储量的巨大潜力。

1 优势矿产根据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产业基础及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等综合因素,锡铜铅锌镍金银锰煤为红河州的重要和优势矿产。

2 成矿条件、主要分布及找矿方向2.1 能源(煤)矿产红河州煤炭资源丰富,煤类齐全,资源总量占全省各地州的第三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区域上主要分布于牛首山古陆以南,川滇古陆东侧,越北古陆北端北、西边缘之间区域内的弥勒、泸西、开远、蒙自一带。

蕴藏着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第三纪、第四纪四个成煤时代的煤炭资源,以成因类型特殊适合露天开采的晚第三纪褐煤为主,矿区规模大、煤层较稳定的晚二叠世煤次之,晚三叠世煤零星分布且不稳定,第四纪泥炭分布于坝区河、湖低洼地带,以淤积残留湖沼泽成矿条件最好。

目前州内各类成煤盆地仍是今后的主要找煤方向,根据开发条件及煤炭需求,近期内的勘查重点区为:圭山煤田、小龙潭煤矿区、弥勒跨竹煤矿区、弥勒竹园-朋普煤矿区、屏边西土依-蒙自水田煤矿区的深部及外围。

2.2 有色金属矿产2.2.1 锡矿主要集中分布于个旧矿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分析
【摘 要】云南的个旧地区是我国成矿地带最重要的金属矿集区
之一。长期以来,个旧锡矿一直是凭借大型的锡多金属资源的储量
和矿床的类型进行开发来闻名的。本文就针对构成矿的理论来作为
指导并加以分析,并且结合区域成矿演化的背景进行深入探讨,对
矿床成矿的时、空分布的规律以及矿床成矿的系列进行了进一步的
深入,以此建立起了一种矿的演化模式,对矿化富集的规律进行了
进一步开展成矿预测的研究。
【关键词】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
云南的个旧地区一直以来一众多的矿床类型和悠久的历史而闻
名中外。在这个地区中,矿的储存量不但有着储存量大的特点,并
且还有sn、cu、pb等,并且伴生zn、bi等多种有色稀有的金属矿
产。个旧地区的矿集区的面积约有1800平方千米,从南到北的个
旧大断裂共分为东西两个成矿区,东西两区的框中和成矿类型都有
很大的差别,勘探的锡大多数的金属矿都是分布在个旧的东部地
区。因此,为了促进个旧地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地的经济能
够更好的发展,如今现有的矿山深部已经和外围的地区有了明显的
交替资源,为矿山的生产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极低,这样就会使矿山
的生命力得到延长。
1.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现状
个旧锡矿从汉代以来但现在已经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过在这漫
长的发展岁月中,地质矿产的看差工作却发展的较晚。从1873年
开始,法国以为地质学者就对个旧地区的矿集区进行了相关的地质
考察,相继有德国和美国等很多的地质学家对矿集的地区也进行过
考察。从1914年的2月我国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首次来个旧地
区开展地质矿产的考察工作,并在考察之后写下了一篇报告名为
《云南个旧附近矿物报告》。之后,我国又有几位地质学家孟宪民
和陈恺等在个旧地区进行了矿集区的矿物详细的调查工作,对地层
和岩浆等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编制了地
质图。由于受各种历史条件的局限,地质工作仅限于矿集区的底层
岩性和构造等一些基础上的调查。到目前为止,整个个旧地区所累
计进行探测出的一些金属矿物有,sn、pb、w等多达30余种,有色
金属的储藏量已经多达2000余万吨,矿体总共数量为2600余条。
2.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统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人们对个旧矿集区一直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并且一直在坚持研
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个旧地区的矿集区有着越来越高的研
究要求,并且在研究的成果上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不过在研究
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矿床的成因和矿石的演
化模式等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始终不能统一结果,
并常常在研究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
面:
(1)对个旧地区的地势条件和环境演变问题的认识问题不能够
统一看法,有很多有见地的学者曾经提出,追溯到我国历史发展的
远古时代,由于大量伸展成了碳酸盐岩台地和深水海槽相同的“台
槽”结构,被称为裂谷。有的学者认为,研究去的三叠纪蚀岩盆地
区是三江古特提斯扩张和俯冲而形成的弧后的盆地或是弧后裂谷
型的地槽。
(2)矿床的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存在很大的争议。
有很多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的重点侧重在花岗岩的成矿
理论和成矿模型的建立上。
3.矿集区的矿化类型和成矿的作用
个旧矿集区的有用元素和矿化类型具有多种类型的特征,它几乎
涵盖了很多和花岗岩相关的锡多的金属矿化的所有类型,这些矿化
类型除了和表生作用有关的一些砂锡矿化和离子吸附型的矿化之
外,还包括一些云英岩等类型的矿化。这些主要是用元素和原生矿
化类型和高中温的一些液体进行成矿作用,层间的氧化型的矿化包
括锡石-硫化物型的矿物或是蚀基性的火山等。当遭受到后期酸性
地下水氧化淋滤所改造的产物,那么这句不是一种原生矿化类型的
风化产物。
个旧矿集区的原生矿化与燕山晚期复式花岗岩体的存在有着内
在的联系,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逗分布在旧式的入侵杂岩体所
影响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区域,大概存在的一个云英岩和锡石等不同
的分带;它们会分布到不同的矿田和矿床之中,可是因为花岗岩侵
入造成很多成矿出现叠加的状况,那么这种粉黛行的面貌就变得不
清晰。
根据成矿作用的类型中,我们可以发现,成矿流体是在花岗岩和
围岩接触的地方,另外,在它们所接触的地方的接触交代和交代所
作用会形成一个旧矿的集区,在这里会形成原生矿化的主要机制;
从成矿流体的性质我们可以c看护,个旧矿集区的原生矿化主要涉
及到的与早期发现的和花岗岩有关系的岩浆热液所形成的演变所
侵位的地下水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从成矿物的来源来看,一般会受
到几个成分的制约,一种是旧燕山花岗岩岩浆区域中下端的地壳影
响,另一部分就是印支期玄武质岩浆系所组成的影响。所以,成矿
流的形成和矿集区来看,这两者之间的成矿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并
且岩石之间发生交代的作用也会引起岩浆来源区域各种成矿元素
的再分配等时间,这就成为了旧矿集区域通常会发生的问题。
4.区域成矿模型
(1)成矿环境:燕山晚期复式的花岗岩体在进行碰撞的时候,
会造成侵位进入盐岩地层组的褶皱部位,锡铜等一些金属元素的成
矿的起源主要是花岗岩和围岩接触部位,成矿的元素主要是通过中
下部位地壳物质熔融所形成的花岗岩浆和之前印支期的裂谷环境
中所分布的地幔的玄武岩中形成的,这就使得成矿的元素在其中分
配和再分配变得越发的密集,最后形成了一个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侵
入活动的金属矿化的系统。
(2)矿化类型:矿化的类型是有温度顺序的,以此从高温到低
温来形成,并且有从接触带到远离的围岩所存在的大致的规律性的
分布:云英岩—石英脉型矿化—硫化物型矿化—火山岩—侵入岩型
矿化—断裂有关的一些矿化,其中在旧西区所开展的变基性侵入的
岩型的矿化,能够在矿集区的外侧开展低温型的矿化研究,通过这
样的研究能够发现新的矿化的类型,并且能够寻找到更多的关于矿
化的信息资源。
(3)控矿因素和条件:对于一些复杂的岩体来说,其中很多值
得利用的空间,包括层间的破碎带和一些级序的断裂带等,需要进
一步的对砂岩的深部和边部的残留部分进行蚀变特征进行适当的
研究;另外,也需要对矿集区的外部低温矿化部分进行深入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是,喜山期入侵岩体热驱动地下水循环对
低温矿化的影响。
5.结论
个旧矿集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锡铜的矿产地之一,它形成了云
英岩—石英脉矿化和蚀变基性火山等和断裂有关的各种脉型矿化
构成的多金属成矿系统。根据它的构造,对岩浆演化和锡铜多金属
矿化系统的配置关系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燕山晚期复式
花岗岩体和围岩接触部位等交代等形成了长期有效的一种热液系
统,金属矿集区就是通过这些要素来共同构成的,并根据这些要素
来建立起了旧矿集区成矿的模型、源区等。
【参考文献】
[1]黎应书.秦德先.党玉涛等.云南个旧锡矿床铅、硫同位素研究
[d].地质与勘探,2006(08).
[2]杨学立.铜镍硫化物矿床深部找矿地球物理方法综合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05).
[3]程彦博.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区成岩成矿时空演化及一些
关键问题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06).
[4]秦德先,谈树成,范柱国,黎应书,陈爱兵,李连举,刘光
亮,党玉涛,童祥,武俊德,李玉新.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
化及锡多金属成矿[j].矿物学报,2004(02).
[5]徐毅,张寿庭,高阳.甚低频电磁法在哈尔楚鲁图银-多金属
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中的应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
(12).
[6]高振敏,张欢,陶琰,马德云.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地
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c].200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