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作者:罗莉娅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刊名:

黑龙江史志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

年,卷(期):2009,(24)

被引用次数:0次

1.何秉松刑法教科书 1997

2.孙莉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矫正研究

3.李曙光.张龙.邵明玄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 2008(6)

4.韩丽春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动因 2002(3)

1.期刊论文韩辉青少年犯罪心理预防及其改善-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1)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犯罪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很大程度上预示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犯罪的发展趋势.因此,青少年犯罪预防,具有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青少年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少年犯罪心理预防的措施与建议,冀全社会对青少年犯罪心理预防工作予以关注.

2.期刊论文宾雪花.BIN Xue-hua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防——基于犯罪青少年和大学新生的心理比较-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

犯罪青少年和大一新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对比分析表明,两者既存在一定相似性,表现在性逐渐成熟和性道德相对落后的矛盾统一,心理探究能力增强但辩知能力较弱、独立意识的增强和逆反心理出现、情绪状况差但对人生抱有较好的期望、少数青少年存在着偏激行为等,同时两者在对未来期望程度、心理压力来源和承受能力、自控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导致这种差异既有青少年自身认知能力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需要及时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学校关怀教育、创造良好心理教育外部环境以防止青少年心理异化.

3.期刊论文郭婧谈女性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及预防-法制与社会2008(3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女性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女性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个体外因素,并且从犯罪学的角度,指出对于女性青少年的犯罪的预防,既要看到预防的可能性,又不能不切实际.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政府、法律、家庭、学校以及女青少年自身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女性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4.学位论文杨智平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生成分析及控制对策2006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接入终端用户的普及在带给人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色情广泛传播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青少年不仅是网络色情的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要揭示青少年个体实施网络色情犯罪行为的心理生成的一般过程和各种影响心理生成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文章认为,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的生成是建立在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基础之上的,网络色情犯罪人格表现在青少年有缺陷的需求结构、对社会规范意识特别是网络色情法律、道德规范意识淡薄,对自身行为调控能力弱化三个方面,这是由于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网络道德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缺失造成的。当青少年涉入网络环境,缺陷需求结构产生的缺陷需要成为心理产生的动机,而网络环境中的各种犯罪因素随之成为满足不良需要进行网络色情行为的诱因。在青少年产生初步的网络色情犯罪意向后,经过内心不断的道德冲突和利弊权衡,最终形成犯罪决意,产生了网络色情犯罪意识。但犯罪意识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转化,有积极转化,有消极转化,这是由于青少年内心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对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生成的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防范网络色情犯罪对策,也就是对网络色情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可以看到,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的内在根源是通过网络色情行为满足青少年个体的某些需要,犯罪心理的生成是主客观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于是有诸种因素影响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的生成。对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人格的控制,就是要使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通过塑造形成健康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正确的网络观和网络色情观,使青少年能够以真善美的标准去对待自己的利益追求,在追求需要的满足时自觉地选择社会规范所认可的方式。对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意识的控制就是要通过技术控制、法律控制和政府管理等手段打击网络色情犯罪等社会预防措施,还要有青少年道德、心理、需求满足等几个方面的个体预防措施。

5.期刊论文梅传强.李学刚.Mei Chuan-qiang.Li Xue-gang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5)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以及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对青少年形成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和诈骗犯罪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以期对解决这一现实严重问题有所帮助.

6.期刊论文邓焕琼.DENG Huan-qiong青少年犯罪心理浅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

青少年犯罪心理是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引起的.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矛盾、心理活动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矛盾以及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的产生及其相互作用,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

7.期刊论文孟威佳青少年犯罪心理预测变量分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预测变量的主观要素分析,学术界普遍集中于身心发展特殊性带来的相关要素影响.对于人格要素的深层次作用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理论成果,对其犯罪心理预测变量进行了人格要素归因,提出自我意识作为人格系统的重要变量,其发展水平对犯罪心理主观预测变量具有重要作用.

8.期刊论文孟威佳.宋晓维.Meng Weijia.Song Xiaowei青少年犯罪心理预测变量分断-行政与法2010(5)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殊性决定的主观要素变化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心理条件.本文在借鏊艾里克·埃里克森等人关于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理论成果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