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犯实录

合集下载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一位哲人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下面,就让我们一道共同重温那段历史吧——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东北的沈阳发动了突然进攻(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一夜之间攻占这座大城市,进而占领了东北全境。

第二年,又成立了所谓的“满洲国”,东北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接着,日军又不断向华北地区进犯,占领了察哈尔、热河、河北的部分地区。

1937年7月7日,得寸进尺的日本侵略者在北京(今北京)附近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很快占领了华北。

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并在这年12月13日攻占了当时中国(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在此后的七年中,侵略军发动了多次战役,占领了我国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国土,甚至还打到了西南地区贵州省独山子。

日寇在它所到之处对我国同胞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对于这场屠杀,用“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等描写残忍悲惨到祭奠的词语来形容,都有些不足了。

有一个大概的数字:在日寇侵略中国的八年间,一共屠杀和击伤中国普通群众1800多万。

如果加上为奋勇抵抗他们而伤亡的中国军人,就有2000万人以上。

至于日寇屠杀这些人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

他们是把中国当成了杀人取乐的试验场!观点: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

广大的日本人民则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

他们被迫承受战争带来的负担,他们的子弟被拉上战场充当侵略工具和炮灰。

日本人民在战争期间也遭受了极大损失。

一、日寇对我国同胞的残害1、旅顺大屠杀日军暴行:四天屠杀两万人后焚尸灭迹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海陆皆败,号称“亚洲第一大军港”的旅顺港口在旦夕间落入敌手。

同年11月21日夜,侵入旅顺的日军对无辜的旅顺市民进行了持续4天的大屠杀,包括旅顺船坞工人在内的约两万同胞惨遭杀戮。

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近卫文麿

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近卫文麿

战犯姓名:近卫文麿战犯简介:近卫文麿(近卫文麿/このえふみまろKonoe Fumimaro,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日本第34、38、39任首相,日本侵华祸首之一,法西斯主义的首要推行者。

幕末公卿近卫忠熙曾孙,明治时期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长子。

近卫文麿出生在门庭仅次于天皇家的日本豪族家庭。

191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

1937年至1939年,1940年至1941年,1941年三次出任日本首相。

任内发起建立直接辅助天皇的政治组织大政翼赞会,实行严密的法西斯主义统治。

对外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在4年里积极扩大侵华战争,曾向蒋介石提出向日本投降的苛刻条件,发表臭名昭著的“近卫声明”,同时与德、意签订《三国轴心协定》,并扩大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亚洲各国的侵略。

近卫辞职后,仍作为政府重臣参与制定重大国策。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麦克阿瑟传讯逼迫下,畏罪服毒自杀。

时年五十四岁。

战争罪行:1、卢沟桥事变仅仅一个多月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就发生了。

近卫在手记中觉得“我方有点可疑”。

由于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石原莞尔和陆军省柴山兼四郎为代表的慎重派的活动,近卫内阁也在9日内阁会议上确定了不扩大事态的处理方针。

但是在陆相杉山元已经参谋本部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和第三课长武藤章的要求下,内阁于11日再次召开会议,决定向华北增派关东军两个师团,驻朝鲜陆军一个师团,从日本再派两个师团。

当时对此执慎重论的只有米内光政海相一个人。

当天晚上近卫在首相官邸召集政界、财界、评论界人士吹风,将这次事件定名这“北支事件”,表明了处理此事件的强硬姿态,要求在座各位予以合作。

第二天大藏相贺屋兴宣和内相马场瑛一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谈话,鼓吹对华强硬。

有讽刺意义的是,当时在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正与第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签订停战协定。

这种增兵的强硬态度必然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硬政策。

国民政府的中央军迅速北上,大战一触即发。

这时他也曾经划策过同蒋介石的高峰会谈,也试图向国民政府派遣密使摸索和平的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聊城妇女的性侵犯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聊城妇女的性侵犯

编者按: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强大的今天,实现中国梦,更不要忘记国耻。

本文以抗战时期聊城女性同胞惨遭日军蹂躏血的事实,印证日本军国主义灭绝人性的侵略行径,唤醒生长在和平年代青年人的爱国意识。

愿此文能为维护世界和平,创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聊城妇女的性侵犯在2006年开展的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活动中,聊城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抗战时期有关日军对妇女性侵犯的史证资料,其中,有不少是新发现的资料。

如1951年对日籍战犯罪行调查存档资料和近20年党史、文史等单位征集编纂出版的历史文献资料,其中有一些当年驻聊日军战犯,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宽宏大量的感化教育,坦率地承认自己60年前对聊城妇女所犯下的罪行。

施暴者的良心发现,对剖析抗战时期日军对聊城妇女性侵犯这一专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同时也弥补了受害人证言材料日趋减少的不足。

一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曾两次侵占鲁西北地区。

第一次是于1937年10月至1938年6月,聊城现辖区域内部分县城被日军侵占。

第二次是自1938年11月15日聊城失陷至1945年8月16日,鲁西北各县城和大部分农村相继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7年之久的野蛮统治中,除疯狂地攻城掠地、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外,还惨无人道地强奸和虐杀无辜女性,给无数家庭造成难以磨灭的创伤。

(一)荒诞的侵略“国策”日军侵华期间,日本官兵强奸妇女的暴行是比较普遍的。

正如原驻阳谷日军小队长金子安次所说:“强奸就像家常便饭......不强奸的人反而遭人嘲笑,完全没有罪恶感”(星彻著《日本老兵忏悔录》第95页)。

这也是当年日本政府对国民进行的以天皇为中心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造成的。

日军官兵信仰这样一种荒诞无耻的怪论,即日军上战场前若得到女人的抚慰,便会交好运,不会伤亡。

所以,早在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就已配置随军妓女。

日军侵入中国领土,日本国内“举国战争狂热”,日本家庭加入战争体制,成立“妇人会”、“母亲会”、“主妇会”,努力将全国人口由七千万增至一个亿。

日本战犯船木健次郎侵华笔供

日本战犯船木健次郎侵华笔供

日本战犯船木健次郎侵华笔供
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社科视野》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据船木健次郎1954年5月-6月笔供,其重要罪行有:“我大队由于团长命令对村庄进行覆灭的事也有过数次,其年、月、日、地点等没有明确的记忆。

即于东斋堂南方15公里的地点,一处约15户。

于东斋堂西南方20公里地点,一处约15户。

于东斋堂西北方20-约30公里地点,一处约有15户。

”“1941年8月,对宛平县西南方地区之旅团作战”,“旅团预备队把一个村庄(东斋堂西南方约45公里)烧毁了,
【总页数】1页(P59-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6
【相关文献】
1.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供材料之十城野宏侵华罪行自供
2.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供材料之九富永顺太部侵华罪行自供
3.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供材料之四——佐佐真之助侵华罪行自供
4.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供材料之六船木健次郎侵华罪行自供
5.一部全面展现侵华日本战犯改造的力作——《史证———中国教育改造日本战犯实录》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大屠杀主犯田边盛武简介

南京大屠杀主犯田边盛武简介

南京大屠杀主犯田边盛武简介田边盛武(1889—1949),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二战日本乙级战犯。

最终军阶是陆军中将。

战后经印度尼西亚的荷兰军事法庭审判后被处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南京大屠杀主犯田边盛武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田边盛武简介田边盛武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乙级战犯,曾是日本的陆军中将。

他是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

田边盛武出生于1889年,是日本石川人。

他的父亲是一个陆军中校,从小田边盛武便就读幼年陆军学校。

先是在广岛地方幼年陆军学校学习,之后去了中央幼年陆军学校。

可见田边盛武自小便接触陆军方面的知识。

之后,田边盛武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升为陆军士官学校的第22期学生。

毕业之后的田边盛武在步兵第49联队任职,为步兵少尉。

并不是说成了少尉就不用再进行学习了,之后的田边盛武进入了日本陆军大学继续进行学习,在田边盛武29岁的时候,从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

田边盛武的一生担任过很多职位。

他曾是参谋部员,担任过陆军大学的教师,去过法国出差。

他曾是步兵第61联队的大队长,担任过陆军省整备局科员。

1933年,田边盛武被晋升为陆军大佐,在陆军步兵学校担任教官一职,一年后成为整备局动员科长。

1936年,田边盛武成为步兵第34联队的队长,在“七七事变”之后没多久,田边盛武被晋升为陆军少将,在陆军士官学校担任干事一职,之后没多久,田边盛武便开始担任第十军的参谋长,参与了金山卫登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等战役。

之后,田边盛武被晋升成了陆军中将,在他的挑唆之下,日本先后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浙赣会战等。

在1943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的第三年,田边盛武以战犯嫌疑人的身份被荷兰军方逮捕,并在1948年12月被判处死刑。

田边盛武罪行田边盛武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乙级战犯,作为战犯嫌疑人在1946年的10月被荷兰军方逮捕归案并被判处了死刑。

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便开始了对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侵略。

而在这个侵略的过程中,田边盛武作为日本第十军的参谋长也参与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日寇侵占临清历史及罪行述要

日寇侵占临清历史及罪行述要

日寇侵占临清历史及罪行述要——临清程占祥根据赵五桂同志2005年9月回忆录整理、编辑,并根据相关史料进行了充实、完善和调整【编者序:赵五桂同志1928年7月1日出生于临清市贺庄村(现属临西县),私塾毕业。

1944年在原籍参加抗日初级小学教学工作和抗日区政府工作;1951年参加临清市公安工作;1973年7月任临清市公安局副局长,分管并长期从事政治保卫工作,对缴获的敌伪档案进行过专门管理和研究,为肃清临清旧政府的军警宪、汉奸特务和反动会道门势力,惩处反革命分子做出过卓越贡献。

1990年末离休后,被聘为政协顾问,经常应邀对临清文史资料进行查补、校核工作。

现该同志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我于退居二线后,能随时就近讨教,并获取相关资料,实为幸也!】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贵有知耻之心。

人为万物之灵不可无耻,人不知耻,与禽兽何异?纵观我国近代史,因满清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中华民族受到列强之奇耻大辱,数不胜数:鸦片战争、甲午之败、庚子之危、二十一条之羞、五卅惨案之痛......直至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进攻东北军之北大营,由于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反共反人民政策,致使东北沦陷。

六年后的1937年7月7日,日寇又在卢沟桥挑衅,炮击宛平城,大举进攻华北,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官吏,除二十九军抵抗以外,均不战而退。

日寇逐步南侵,进犯华北至临清时,山东省四专署(驻临清)专员、山东省第二路民团总指挥赵仁泉(博源)弃城不战,携全体党政军官员南逃。

临清城内一些媚日人士伙推刘彝忱(曾任万字会会长)为代理县长。

1937年10月28日,日寇上校官中野率野战部队2000余人,皇协军第一军崔培德部6百人由邱县袭来,在卫运河(京杭大运河)浮桥口过河侵入市区。

在事先串通下,当时临清城内所谓的维持会长胡乾一(曾在日本留学),副会长代理县长刘彝忱,商会主席王荫轩等人,手持日本国旗,在浮桥口欢迎日军进城。

日军占领临清后,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抢掠。

田中久一,被判两次死刑的日本驻港总督

田中久一,被判两次死刑的日本驻港总督

田中久一,被判两次死刑的日本驻港总督他叫田中久一,一个凶残的战犯。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逮捕,以战争罪行被起诉。

在提篮桥监狱再次接受审判时他高喊“无罪”,气焰嚣张。

1947年3月27日,他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田中久一被喻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全境土地面积约为上海的六分之一,其中香港岛及周围小岛屿为78.12平方公里。

香港在开埠前是一渔港。

1842年起,香港土地分阶段被割让和租借予英国,至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移交中国为止,历任英籍香港总督有28人;此外,自日本侵占香港后,也历经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其中有矶谷廉介、田中久一两任日本战犯为香港总督,而这两个战犯均在抗战胜利后被关押在上海,其中田中久一先后在上海和广州两处被判死刑,最后在广州执行枪决。

一个凶残的战犯田中久一,1888年3月生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

1910年5月,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22期。

田中久一从下士起入伍,不到一年就当上步兵少尉、连队副,后来他又进入陆军户山学校学习,学成后留校任教官、教育总监部副等。

在此后的日子里,田中久一一路坦途,历任参谋本部副勤务、参谋本部部员、陆军大学教官、陆军省军务局课长、陆军步兵学校教官、近卫步兵第一联队长。

1937年晋升陆军少将,次年2年月就任台湾军参谋长,参与侵华战争。

同年9月调任第21军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第21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然后攻占广州,命令出动飞机百余架对广东各地狂轰滥炸,仅广州一地就焦土满地,死伤平民达10万人。

1940年8月,田中久一升任中将参谋,次年攻占香港,在进攻圣斯蒂芬学院时,日军发现校舍内住着90多名英国军队的伤病员,即用刺刀捅死60多人,并强奸医院的女医生、女护士,不服者尽数杀死。

1944年12月26日田中久一兼任香港总督,直至日本投降。

侵华战争后期,田中久一一直是日军侵略广州的最高指挥官,被日本军人奉为“华南之虎”。

1943年3月,田中久一任第23军司令,主管华南军事,并驻在广州中山大学。

1946年_中国通化二_三暴乱_纪实

1946年_中国通化二_三暴乱_纪实

1946 年◎商 豫1946 年 2 月 3 日,新春大年初二,在卲林省 通化市,已经向中国投降的日本关东军旧军人以 及日本战俘、商人、暴民等数千人,在国民党的 煽动下,向刚刚成立的中共通化新政府发起了暴 乱。

由于我八路军 (时称东北民主联军) 事先得 到了情报,及时作了部署,经一场血战,最终将 日本人的暴乱镇压下去。

打死暴乱分子一千八百 余人,俘获三千余人。

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 的“中国通化二·三暴乱”。

一、孙耕尧与藤田实彦密谋暴乱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共军队抢先进入 东北。

1945 年 9 月 20 日,我八路军进驻通化城, 接收了日军的投降,建立起了人民政府。

此时,国民党的正规部队还没有到达东北, 他们在通化只有一个地下党部,这个党部的负责 人就是孙耕尧。

孙耕尧原是日伪时期的汉奸,曾 当过日伪通化地方职员训练所所长,积极宣扬 “ 日满一家, 民族和谐” 的思想, 人称“ 二鬼 子”。

日本投降后,他又投靠国民党,被蒋介石任命为通化市党部书记,但他手下没有一兵一 枪,他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夺取中共通化政 权 。

因 此 , 孙 耕 尧 是 这 次 暴 乱 的 主 要 策 划 人 之一。

参与这次暴乱的另一核心人 物是原日本关东 军第 125 师团参 谋长藤田实彦大 佐 。

日 本 投 降 后,藤田实彦逃 匿到通化石人矿 区 潜 伏 起 来 。

1945 年 11 月 ,在日本投降后,大批关东军转移到通化,到 1945 年底,聚集在通化的日本人已经达到两万余 人。

这些人大部分是官员、军人和商人,还有 28 家株式会社,几家医院、学校和妓院。

因而,孙 耕尧想利用聚居在通化的日本人,发动武装暴 乱,推翻刚刚建立的共产党政权。

1945 年 12 月 15 日,孙耕尧与藤田实彦在另 一叛乱分子姜际隆家秘密聚会,孙耕尧说:“正 月初,中央军必定能抵达通化,讨伐八路军,你 们日本人应该组织日本义勇军,配合中央军作 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笔供来自国家档案局网站 铃木启久笔供内容提要(中文) 据铃木启久1954年7月笔供,他1890年生于日本福岛县,1934年到中国东北参加侵华战争,任步兵第28联队长辅佐,1945年4月任陆军中将,第117师团长。同年8月31日在吉林被俘。

重要罪行有: 1934年6月前后,在锦州“杀害了2名中国农民”。 1935年3月上旬前后,援助高木大佐“于上板城附近烧掉了两个共有300户的村庄,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民”。

1940年9月,在安徽宣城作战中,对躲在屋内的约50名抗日军人“以毒瓦斯将其全部惨杀了”。

1941年在安徽巢县设置慰安所,并诱拐了20名“中国妇女及朝鲜妇女做为慰安妇”。 1941年11月,在河北枣强攻击八路军,“杀害了10人,并烧毁约有600户两个村庄,同时屠杀了100名中国农民”。

1941年12月,“强制居于长城线附近2公里以内的”“居民迁移,使之成为无人区”。 1942年1月,在唐山一带命令田浦大佐“扫荡,烧毁了约有800户的房屋,并屠杀了1千名中国的农民”。

1942年4月,在河北丰润田官营“大力的虐杀了八路军,在鲁家峪攻击洞穴时使用毒瓦斯惨杀了八路军干部以下约一百人,”又将“逃至鲁家峪附近村庄避难的235名中国农民用野蛮的办法惨杀了(将其中的妊妇剖腹了),烧毁房屋约800户,将往玉田送交的俘虏中杀害了5人,强奸妇女达百名之多”。

1942年7月,在丰润将“民房烧毁了500户,惨杀了约100名中国农民”。 1942年9—12月,为把迁安、遵化等地“变为无人地带,即强制该区的居民全部迁移。”“在该地区烧毁的房屋达一万户以上,强迫搬走的人民达数万以上,被惨杀者也甚多。”

1942年10月,“对滦县潘家戴庄1280名的农民采取了枪杀、刺杀、斩杀及活埋等野蛮办法进行了集体屠杀,并烧毁了全村800户的房屋”。

1942年,命令日军盘踞地区“皆设有慰安所,并引诱约60名的中国妇女任慰安妇”。 1944年5月,在河南新乡“向抗日军游击队进行攻击并将其杀害约10人,同时将战场附近的村庄烧毁约300户,杀害约100名的中国农民”。 1944年7月,在河南封丘“杀害了约40名的抗日军游击队,并在其附近烧毁了一个约有400户的村庄,杀害了约100名的中国农民”。

1944年8月,向河南怀庆抗日军队“进行攻击,并杀害约10人,将农民的房屋烧掉了约400户,虐杀了约30名的中国人民”。

1944年11月,“我命令步兵部队侵略林县南部地区后,在撤出该地区之同时,由防疫给水班在三、四个村庄散布霍乱菌,因此后来我接到„在林县内有100名以上的中国人民患霍乱病,死亡人数也很多‟的报告”。之后,又在长路县某村“将该村约300户的房屋烧毁,并将该村的660名中国农民以极野蛮的办法虐杀了,即枪杀、刺杀、烧杀等极惨暴的方法” 。“另外,在此侵略中,我的部下又共杀害了30名俘虏”。

“我为了试验以空气注射杀人的方法,于1945年春在怀庆的师团野战病院命令“进行试验,即给予当时住院的1名中国伪县警备队员极高的代价进行了试验”。

1945年春,在怀庆一村庄“将该村庄的农民杀害了约500人,将全村600户房屋烧掉了”。 1945年春前后,将焦作“附近村庄烧毁了约400户房屋,惨杀约100名中国农民”。 1945年,在“蟠居地区命令设立所谓慰安所,并引诱约60名的中国妇女和朝鲜妇女任慰安妇”。

1945年7月,中旬“在醴泉进行了侵略,惨杀了约40名中国人民”。 “在侵略中国期间”,“只我个人的记忆即杀害了5470名中国人民,烧毁和破坏中国人民的房屋18229户,其实际数字很(可)能还多”。

笔供英文内容提要(Abstract of the Written Confessions in English) Suzuki Keiku(铃木启久) According to the written confession of Suzuki Keikuin July 1954, he was born in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in 1890 and went to northeast China in 1934 to join the 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serving as assistant commander of the 28th Infantry Regiment. In April 1945, he became lieutenant general and commander of the 117th Division. He was captured in Jilin on 31August 1945.

Major offences: Around June 1934: “killed two Chinese peasants” in Jinzhou; Around early March 1935: assisted Colonel Takagi in “burning down two villages with a total of 300 households near Shangban City and killing many Chinese people”;

September 1940: “used poison gas to brutally kill all” of the 50 or so anti-Japanese soldiers hidden indoor in a battle in Xuancheng, Anhui; 1941: set up a comfort station in Chaoxian County, Anhui and abducted 20 “Chinese and Korean women as comfort women”;

November 1941: in an attack on the Eighth Route Army in Zaoqiang, Hebei, “killed 10 soldiers, burned down two villages with around 600 households, and also slaughtered 100 Chinese peasants”;

December 1941: “forced inhabitants” “in the area within 2 kilometers of the Great Wall” “to relocate and made the area a depopulated zone”;

January 1942: ordered Colonel Taisuke to “burn down the houses of about 800 households and slaughter 1,000 Chinese peasants in a mop-up operation” in Tangshan area;

April 1942: in Tianguanying, Fengrun, Hebei, “brutally killed soldiers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 and used poison gas in an attack to murder about 100 cadres and soldiers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 in the caves in Lujiayu” and “cruelly killed 235 Chinese peasants seeking refuge in a village near Lujiayu (cutting open the bellies of pregnant women among them), burned down houses of about 800 households, killed 5captives to be delivered to Yutian, and raped as many as100 women”;

July 1942: in Fengrun, “burned down civilian houses of around 500 households and brutally killed about 100 Chinese peasants”;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1942: in order to “create depopulated zones, i.e. to force all the residents to move out” of regions including Qian‟an and Zunhua, “burned down the houses of over 10,000 households in those regions, forced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o relocate and also massacred many people”;

October 1942: “murdered 1,280 peasants in Daizhuang Village, Panjia, Luanxian County in such cruel ways like shooting, bayoneting, slashing and burying alive, and burned down the houses of all 800 households in the village”;

1942: ordered “to set up comfort stations in all” regions where Japanese troops were stationed and “to lure about 60 Chinese women to serve as comfort women”;

May 1944: in Xinxiang, Henan, “attacked anti-Japanese guerrilla forces and killed around 10 of their soldiers, burned down about 300 houses in villages close to the battlefield, and killed about 100 Chinese peasa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