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德富苏峰
浅析德富芦花散文集《自然与人生》的崇高美

浅析德富芦花散文集《自然与人生》的崇高美作者:吴婷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9年第12期【摘要】德富芦花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是德富芦花的名作。
作品中折射出的崇高美与作家的时代和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此,就《自然与人生》的代表作《大河》《利根川秋晓》《相模湾落日》的崇高美进行了分析,展现了德富芦花的美学理念。
【关键词】德富芦花大河利根川秋晓崇高美美学理念德富芦花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左翼作家,由于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较高的文学素养,留下了《黑潮》《不如归》等震惊世人的名作,更有文笔优美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蚯蚓的呓语》等流传于世,使得他成为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作家,声名红极一时。
对此,从他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的几部代表作品来分析作品的崇高之美,展现德富芦花的美学理念。
一、关于德富芦花的概述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近代著名社会派小说家,散文家,生于日本熊本县。
甲级战犯德富苏峰之弟。
少年时受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
1885年皈依基督教,1898发表小说《不如归》而闻名于世。
1903年震动文坛的长篇小说《黑潮》,揭露明治政府的黑暗面,反映上层社会的色情生活。
1907年去耶路撒冷朝圣,回国时专程去拜见托尔斯泰。
归国后在东京郊外实践了晴耕雨读的生活,写下随笔集《蚯蚓的梦呓》。
在幸德秋水事件中曾发表《谋反论》,表明明治政府的领导们也是通过谋反取得政权的,反对明治政府的强权统治,表达对暗杀天皇未成功而被处决的幸德秋水等一行人的同情。
二、关于崇高美的概述崇高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高尚,至高。
据百科大辞典的解释,是在精神或道德上能达到统揽全局的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
语出《国语·楚语上》: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
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
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本庄繁

战犯姓名:本庄繁战犯简介:本庄繁(ほんじょうしげる1876.5.10—1945.11.20),日本兵库县人,陆军大将(1933.4),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侵占东三省的关东军司令。
二·二六事件时因替叛军说情而被昭和天皇解除职务。
日本战败时作为甲级战犯嫌疑而自杀。
战争罪行:1、制造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冯玉祥组成国民联军,与张作霖的军队在平津一带不断作战。
奉系军队属下的渤海舰队企图掩护陆军在天津登陆,被国民联军击退,此时本庄正在任在日本驻华武官期间。
张作霖想到了本庄繁,两人一拍即合。
当晚,本庄繁急电日本参谋本部,请求日本军舰掩护奉系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
狡猾的日本人感到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很快给予回复,表示全力支持。
他请求日军派遣军舰,联合张作霖的军舰驶抵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阵地。
被击溃后,日本政府以国民军击伤日本军舰为借口,纠合美、英等八国列强,向中国北洋军阀执政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于是就有大沽口事件的爆发。
本庄繁一手制造了" 大沽口事件" 。
他由此受到军部首脑的赏识,很快就昭和2年(1927年)3月,晋级为陆军中将,此时他还不到51岁,1928年2月被任命为第十师团长。
2、九一八事变本庄繁1931年8月1日任第9任关东军司令官,接替菱刈隆。
当天,本庄繁与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石原莞尔中佐等人拜谒了天皇。
8月15日,本庄繁在东京与前任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进行交接后,便前往设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
9月2日至5日,关东军还加紧进行了针对偷袭沈阳城的一系列军事演习。
9月18日,满洲事件爆发,这个事变,做计划的其实是关东军参谋坂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
作为司令官的本庄虽然也叫嚣占领,可是没有证据说明他知道这个计划,之前一直蒙在鼓里。
直到事变发生,关东军开始进攻北大营了他才接到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岛本正一大队长的电报。
按照日本陆军刑法,未经许可向外国开战是死罪。
二战日本所有甲级战犯名单(共27人)

二战日本所有甲级战犯名单(共27人)
二战日本所有甲级战犯名单
(共28人)
一、被判绞刑的,共7人:东条英机、板桓征死郎、广田宏毅、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土肥原贤二、武藤章。
二、被判无期的共16人:木户幸一、平沼骐一郎、贺屋兴宜、坞田繁太郎、白鸟敏夫、大岛浩、荒木贞夫、星野直树、小矶国昭、畑俊六、梅津美治郎、南次郎、铃木贞一、佐藤贤了、桥本欣五郎、冈敬纯。
三、被判有期徒刑的共2人:东乡茂德被处以20年徒刑;重光葵为7年。
四、因病亡等受到审判但未受制裁的共2人: 永野修身1947年1月5日,患肺炎在巢鸭拘留所死去,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他的最后审判; 松冈洋右1945年日本投降后作为甲级战犯接受审判。
1946年患肺病死去,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他的最后审判。
五、装疯逃脱的1人:大川周明。
德富苏峰的事迹_德富苏峰有哪些评价

德富苏峰的事迹_德富苏峰有哪些评价德富苏峰是一个著名的日本作家,同时也是记者、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那么你想了解更多吗?下面是为你提供德富苏峰的事迹和评价,希望能帮助到你。
德富苏峰的事迹德富苏峰生涯事迹有哪些呢?德富苏峰作为日本的作家,记者,其实最能代表他的政治主张的就是他的思想,而他最后也是被作为二战甲级战犯逮捕的。
他的思想就是典型的日本右翼思想,而他的著作中也是体现出他对日本发起侵略的大力赞扬和支持。
1876年德富苏峰到东京学习英语,后经人介绍进入报社,在报社里他初步积累了办报刊的经验,梁启超提倡“文界革命”时相当称道德富苏峰,借鉴了德富把欧文引进日文的作法,称自己为“中国的德富苏峰”,但是德富苏峰本人认为梁启超更有才华,应该是他被称为“日本的梁启超”更为妥当。
但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就完全变了。
在战后,德富苏峰急速地转变立场,成为狂热地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者。
狂热的天皇主义者和大日本膨胀论者,从“征清”到后来的侵华,信仰日本应该“海外雄飞”的他,作为当时日本相当知名的评论人、杂志编辑和记者,一直是战争的舆论制造人。
九;一八”事变后,年以68岁的他声称这是他日俄战争以后最愉快的时刻。
相信这一事件是实现我的主张的最好机会。
日本战败后列为“甲级战犯”嫌疑人将其拘禁于自宅内,等候处分。
1947年9月,德富苏峰被解除拘禁,到1952年又被解除“公职追放”令,使其完全获得了自由。
1957年去世,享年九十四岁。
德富苏峰的评价德富苏峰评价是什么样呢?关于德富苏峰的事迹应该多多少少知道点的,毕竟是日本比较典型的甲级战犯,而且对待日本对外的扩张一直都是给予支持的,还会以自己所创办的报社以支撑,派出记者来进行舆论的支持。
德富苏峰认为日本应该要迅速扩张,如果不能保证把日本的国土面积增加到两倍,就会造成人口和国土的比例失衡。
因此,德富苏峰就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十分赞同,当日军在甲午海战中取胜,并占领中国的旅顺口后,德富苏峰欣喜若狂。
日本异类浪人宫崎滔天

RENWUCHUNQIU 人物春秋B 本异类浪人宫崎滔天◎萨苏雪珥宫崎滔天(1871-1922 ),日本人 少时受日本自由民权思潮熏陶,19世纪90年 代起,多次到中国调查、采访1897年在日 本结识孙中山和陈少白,次年戊戌政变去香港迎接逃亡中的康有为赴日20世纪初,参与策划 惠州起义,撰写了《三十三 年之梦》,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配合宣传同盟 会的革命主张。
武昌起义 后,随孙中山到南京,参 加临时政府成立典礼.孙中山就职典礼上,一个大胡子伏地大哭1912年的新年第一天,是金陵城一个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这个王气巍然的城市在举行一项庄严的大典' 上午10时,孙中山偕南方革命军各省 代表推举的临时议长汤尔和、副议长王宠惠 以及孙中山的军事顾问、美国人荷马李等数十人乘沪宁铁路专用花车从上海开往南京。
下午5时,火车抵南京下关.停泊在长江江 面的军舰发炮21响,当晚.孙中山在黄兴 和海陆军代表、各省代表以及驻南京的各国领事簇拥下,在南京城旧两江总督衙门内就宫崎滔天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天,是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就职日,随着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的时 代到来了随着典礼的进行,狮子山炮台连续鸣放礼炮108响,临时大总统府这座优美的法式 建筑中一片欢腾;此时,忽有一个大胡子在大厅前的楼梯处伏地大哭。
众人问之.答曰:“恨我生不 是中国人!”这在中国充满苦难和屈辱的近代史上 确实堪称惊人一叹。
这个人,就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浪人出身的日本志士 宫畸滔天。
辛亥革命中,参与 的日本人不少,浪人尤多:鲁迅就曾在《范爱农》中写过这样一段:“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
人心很愤怒。
有几个人便秘密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 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荡的家属去匚”宫崎倒真是做过这样的事情1898年9月发生“戊戌政变”,他努力保护维新党人,曾到广东保护万木草堂学生,并保护出逃的康有为亡命日本’和一些试图浑2019.05.下/文史精华|57人物春秋RENWUCHUNQIU水摸鱼或者只有血气之勇的日本浪人不同,宫崎滔天绝对是一个日本武士中的异类。
德富苏峰:入侵中国是发泄五十年的活力,征服中国,我们才有土地

德富苏峰:入侵中国是发泄五十年的活力,征服中国,我们才有土地在所有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中,没有哪个事件比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创伤更为惨重。
那场战争,中国战史称之为“抗日战争”,日本战史称之为“中国事变”。
——王树增著《抗日战争》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开始了全面的侵略。
但实际上,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从未中断过对中国的入侵,1894年的甲午战争,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一直到七七事变。
这还只是在行动上,日本想要入侵中国的想法,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幕府时期。
历史上的日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分裂状态。
一直到十六世纪末期,丰臣秀吉才重新统一了日本。
完成统一大业的丰臣秀吉野心也跟着膨胀,小小的日本已经无法容纳,因此,丰臣秀吉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
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
但朝鲜历来都是中国的属国,当时的明朝廷发兵相助,丰臣秀吉的军队大败而归。
朝鲜战争的失败,使丰臣秀吉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同时也刺激了他侵略的野心。
因为中国强大的背后,是因为其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而这正是日本所缺少的。
日本想要强大,必须要有更多的领土和资源,而中国正好具备这些东西。
但不久之后,丰臣秀吉因病去世,入侵中国的计划也就此搁置。
但是,丰臣秀吉所留下的这个思想,却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反而在日本生根发芽。
丰臣秀吉之后,日本和中国一样,逐渐进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在东方各国封闭自我的时候,西方各国却在快速发展。
强大起来的列强开始走上对外掠夺和扩张的道路,而富饶的东方是他们掠夺和扩张的最佳目标。
为了侵略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为了打开日本的市场,1853年,美国迫使日本签下了《神奈川条约》,历史上称之为黑船事件。
相似的事件,却引发了不同的结果。
由于清廷的腐败,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逐渐被列强控制,沦为了半殖民地;而经历了黑船事件,让日本意识到自己的落后,进而奋发图强,进行了明治维新。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资料来源社会报刊、杂志△头号战犯东条英机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生于日本东京青山地区一个军官家庭,1899年就读陆军幼年学校,士官学校直到陆军大学毕业。
授衔少尉分配到中国东北。
1935年9月任关东军司令官,组编宪兵队,在通化捕杀我爱国师生80余人,柳河160余人,在东北华北共杀戮200万以上的中国人。
1945年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被逮捕。
1946年5月3日押进国际军事法庭受审,在28名战犯55项罪行中东条英机占其中54项。
1948年12月22日晚零时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一同押上绞刑架,零晨10分30秒绝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生于日本东京四名坂盯街一个武士家庭,就读陆军幼小学校,士官学校直到陆军大学毕业,此期间参加过库页岛战役,在本国当过教官,教过中国学生阎锡山、孙传芳等156人。
1915年2月踏入中国领土。
策划“皇姑事件”炸死张作霖、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对全中国实行“抢光、杀光、烧光”三光政策,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残害我抗日军民6700万人,烧毁房屋55000间,抢走牲畜19000头,烧毁粮食3000万斤。
1945年8月15日冈村宁次接到天皇密电,明白战败已成定局。
感到绝望,这时他却收到蒋介石密电,要冈村宁次暂保武器装备,持现有态势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
1945年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公布战犯名单时冈村宁次为一号战犯。
1946年1月远东国际法庭公布战犯名单时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松井石根都列在其中,此时的冈村宁次自忖,死刑难免,但蒋介石想方设法庇护他、重用他,不以战犯论处,1946年6月蒋介石秘密将冈村宁次聘为国防部高级军事顾问,发挥他的所谓“军事天才”。
远东国际军事法曾几次照会国民政府令冈村宁次到庭受审,国民党当局制造多种理由搪塞过去了,本应判极刑的冈村宁次由蒋介石、李宗仁、汤恩柏极力庇护,审判官石美瑜在判决书上签字竞以无罪释放。
最卑劣的靖国神社内14名二战甲级战犯组图

最卑劣的靖国神社内14名二战甲级战犯组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
目前,有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供奉在靖国神社中。
自杀未遂的东条英机:头号战犯东条英机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战犯档案:战犯姓名:东条英机生辰年月:1884年12月30日死亡日期:1948年12月23日零时10分30秒教育背景:幼年一直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在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和陆军中央幼年学校上学,毕业后上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
主要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军国主义思想深深在心中扎根任职经历:仅用10个月完成了别人需要两年才能走完的军官之路,22岁穿上陆军少尉军服。
但之后仕途并不一帆风顺。
从使馆武官、大学教官、陆军省军务局参谋等职,到后来的一些职位都是些闲职,东条英机毫无兴趣。
后因巧合机会调日本关东军任职,“七七”事变扬名,称为“剃刀将军”,此后便从关东军参谋长一直升职,直到进入日本内阁,成为日本首相。
主要罪行:“七七”事变主要策划,大举发动侵华战争主谋,太平洋战争策划者之一,妄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远东国际法庭判决:破坏和平罪、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违反人道罪战犯结局:这样的战争狂人,甲级战犯,绞刑架是他应得下场土肥原贤二:侵华阴谋家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日本陆军大将。
他从1913年开始在中国从事长达30余年的间谍特务生涯。
他参与策划了“九·一八”事变。
1948年11月12日,土肥原贤二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生于军人世家,能说流利的北京话和几种中国方言土肥原贤二,1891年8月8日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的一个军人世家,从14岁入仙台地方陆军幼年学校开始,先后就读过东京陆军幼年学校、日本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
1912年从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由参谋本部派往中国,在北京特务机关任坂西利八郎中将的辅佐官,开始了他在中国的特务生涯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松井石根松井石根,日本陆军大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犯姓名:德富苏峰
战犯简介:德富苏峰(とくとみそほう、文久3年1月25日(1863年3月14日)昭和32年(1957年)11月2日,本名德富猪一郎,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在其去世后接过其手中接力棒,鼓吹极具侵略性的皇室中心主义,他经历幕末、明治、大正、昭和时期,活了近一世纪,于1887 年前后登上论坛直到1957 年病逝笔耕70 余载,且始终处于舆论界的核心地位,其地位几乎与皇室、首相、军部等同。
他是日本右翼思想家典型,其思想是近代日本思想史的折射,当今日本右翼思潮和政界的思维与其思想一脉相承。
战后,德富苏峰由国际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1945年12月2日逮捕。
战争罪行:梁启超提倡“文界革命”时相当称道德富苏峰,借鉴了德富把欧文引进日文的作法,称自己为“中国的德富苏峰”,但是德富苏峰本人认为梁启超更有才华,应该是他被称为“日本的梁启超”更为妥当。
他的思想大致以甲午战争为界。
在这之前,曾创立“民友社”这一政治及社会团体,创办《国民之友》杂志,提倡平民主义,反对藩阀政治,有一定积极意义;在这之后,急速地转变立场,成为狂热地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者。
狂热的天皇主义者和大日本膨胀论者,从“征清”到后来的侵华,信仰日本应该“海外雄飞”的他,作为当时日本相当知名的评论人、杂志编辑和记者,一直是战争的舆论制造人。
他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的1893年,发表了《大日本》一文,强调日本要有自己“自主的外交”,日本要寻找“扩张日本的途径”,稍后又在《海国人民的思想》一文中提出了“国民扩张”的设想;他在1892年出版的《吉田松阴》一书中,为幕末时期日本的对外侵略理论的先行者吉田松阴树碑立传,认为吉田松阴“实是膨胀的帝国主义的先驱者”。
德富苏峰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出版了二百余种书,其中,《大日本膨胀论》是德富苏峰对外扩张及侵华理论的代表作。
这本小册子中的五篇内容相关的文章,均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在《国民之友》杂志发表,到1894年12月结集出版,书中的五篇文章分别是《日本国民的膨胀性》、《好机会》、《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战争和国民》、《战胜余言》。
在这本小书中,德富苏峰系统地提出并论述了他的“大日本膨胀论”。
除了大量地著书以外,德富苏峰还在几十年中,
先后控制《国民之友》和《国民新闻》等重要舆论喉舌,在影响和操纵国民舆论方面不遗余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成为军国主义的狂热鼓吹者,马上声称:“举国一致对付清国是当务之急,为此我愿意牺牲我所有的一切。
”他以社长身份,派出30余名随军记者,宣言大日本帝国的赫赫战功,极力宣言狂热的民族情绪,他甚至亲自漂洋过海,到辽南地区采访,当三国干涉还辽时,苏峰很不甘心的用手帕盛住旅顺口的沙土,作为这里一度成为日本领土的纪念。
回国后,他积极配合日本政府的扩军备战方针,在报刊上大造“十年磨一剑”,必报“还辽”之仇的军国主义舆论。
1895年6月1日,他在国民日报上发表文章,鼓吹要在五年内建立一支可以对付两个欧洲最强国在远东海军之海军力量和一倍于现有陆军常备军的兵力。
他的这种卖力叫阵,赢得了统治阶级的赞赏。
1897年由明治天皇下令任内务省参事,另一批人却指责他投降了藩阀政府,但苏峰不为所动,继续和达官贵人勾结,尤其是和桂太郎的关系最为密切。
日俄战争爆发后,他提出“国家第一,办报第二”的方针,彻底堕落成政府的喉舌,但苏峰却因此成了贵族院议员,1912年桂太郎组织立宪同志会时,《国民新闻》报社所在地简直成离了新党的总部。
但他也因卖力的支持桂太郎,招致群众的愤怒,国民日报总部在1905年的日比谷烧打事件和1913年的护宪运动中两次被群众捣毁。
1913年桂太郎死后,他的政治靠山已倒,于是心灰意冷的脱离政界,重新开始他的“文章报国”著述生涯,先后写出《公爵桂太郎传》,《大正青年与帝国前途》,《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与日本》,1923年出资组织国民教育鼓励会,继续为宣传军国主义,天皇中心论而奔忙。
同年,任帝国学院院士。
九·一八”事变后,年以68岁的他声称这是他日俄战争以后最愉快的时刻。
相信这一事件是实现我的主张的最好机会。
他与军部势力紧密勾结,在日本的侵华战争及所谓“大东亚战争”进入关键时刻的时候,报界一片黑暗中,他依旧活跃异常,还积极组织策划全国的文化人、学者、文学家,为侵略战争效力,美其名曰“文学报国”、“言论报国”。
1938年著《皇道日本之世界化》,为日本侵略升级辩护,1942年著《兴亚之大义》,鼓吹超国家主义,12月又出任日本新闻界协力侵略战争的最大团体组织“大日本言论报国会”的会长。
1943 年因宣传皇室中心主义和法西斯思想有功被授予文化勋章。
日本战败后列为“A级战犯”(最严重的战犯)嫌疑人将其拘禁于自宅内,等候处分。
但1947年后,由于“冷战”状态的形成和美国的基本政策的变化,对日本战犯的惩治不了了之。
1947年9月,德富苏峰被解除拘禁,到1952年又被解除“公职追放”令,使其完全获得了自由,并继续写完他的《近世日本国民史》。
这期间,他还著有《胜利者的悲哀》,《三代人物史》,流露出不甘心日本失败的情绪。
1957年去世,终年94岁,临死时,高呼“再等500年”。
他一生著书300 余册。
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但是对于这样的日本人,中国人不了解,不愿意了解,所以他在中国的知名度比弟弟德富芦花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