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新实验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学校创新实验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学校创新实验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学校创新实验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创新实验室”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的科学小实验社团,逐渐壮大,成为了一门正式、正规的拓展性课程,从一个老师的小打小闹到后来的多学科教师团队协作、专家引领,从没有经验的“随地取材”到后来逐步成形的教学计划与课程纲要,大家不断的努力,使得课程主线越来越明朗,课程内容也更加吸引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学生。

创新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作为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核心学习方法,而科学探究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本学校建设和管理好创新实验室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的“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讲道:“实践是培养人的主要途径。”学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科学教学的质量,关系着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项目学习课程设置实验室,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并要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是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保障,对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身心健康、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创新实验室的未来展望

(一)加强对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自身科学素养,实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要想保证科学实验的发展,首先还需要注重对实验设备、场所以及器材等方面的完善,并建立良好的科学实验管理机制。同时要想有效的提升科学实验的管理效率,学校的领导还需要加强对科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视,并加大对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可以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机构,保证建设的资金,完善实验室的各项器材和仪器,对于-些老化的器材进行及时的淘汰和更新,保证实验器材和仪器的数量和质量,为科学实验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在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中还需要满足新课程的标准,保证软硬件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完善科学实验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为科学实验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在人员的招聘过程中,需要保证科学实验教师具有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积极的参与到业务学习中,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其次,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实验室管理岗位的宗旨头内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实验室管理工作不是单一的对实验相关财产的管理,而是要能够结合教学目标、任务和方法等实现全面教学管理的一一种管理方式。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提升服务意识,并落实好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保证实验室的有效利用。

(三)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首先,注重对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试剂等方面的补充和更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实验室传统的仪器设备以及药品试剂等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所以必须要注重对这些仪器设备以及药品试剂的补充和更新,及时订购与新教材相符的设备,满足STEM项目学习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其次,善于挖掘实验器材,提倡自创实验。STEM项目学习中应用的实验器材在生活中也比较丰富,所以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的实验器材,比如校园中的动植物、生活中的纸张、瓶子等废弃物等都可以充当实验设备和器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实验器材的挖掘和寻找,不仅有利于实验的开展,同时也降低了实验的成本,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开放实验室,推广科技活动

打造开放的氛围。改变传统实验室布局,创设开放的环境,将学生一般很难进入的仪器室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观察和自行取用仪器设备,让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与学生“零距离”。将实验室功能外延至学校各个角落,可在学校设立生物角,鼓励学生饲养花鸟鱼虫,并做好管理。创设浓郁的大自然气息,让科学资源和科学精神充满校园。

实验室能够体现出学校的管理体系,所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以及科学实验教师还需要不断的拓展思维,加强对实验室的研究,并设置相应的、合理的开放方案,提升实验室仪器和没备的使用效率。

三、创新实验室的优点

(一)功能定位明确

创新实验室发展了学生的不同基础,在《科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渠道,通过制作小小生态瓶、小小望远镜、小小显微镜等模拟前辈们的思维方式,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参观科技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规划清晰

1.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及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学校条件、学生需求等要素,制定了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统领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2.在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创新实验室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效、有序开展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教案等活动。

3.每学期开展课程反馈与评价研讨,根据具体的活动要求与学生特点,及时调整内容与过程,逐步完善课程。

4.本课程重视并倡导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如:国家课程资源、其他学校的课程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科技馆)。

(三)课程实施落实到位

1.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收敛与开放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教学评价中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2.精心设计问题。

充分关注学生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通过精巧的预设问题和随机的跟踪提问,捕捉学生思维亮点、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的综合培养。

3.把握动态过程。

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权威型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与思考时间。重视激发和引导学生思维的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重视学生知识关联能力及创意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4.评价方式丰富。重视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学生特点,在发展性评价基础上适度引入终结性评价;倡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评估、反思和约束的习惯。

(四)课程管理规范

学校拓展性课程需要规范管理,才能不断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创新实验室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建立正确科学观的重要场地,加强对科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视,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培养实践型的人才奠定基础。通过STEM项目学习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增强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机制,则是提高STEM项目学习实验室硬件水平的基础。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推动STEM项目学习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为增效提质,深化课程改革服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