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学

合集下载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

育成鸡、产蛋鸡、快大型肉仔鸡饲养管理看书、注意产蛋曲线第一章绪论:1、现代家禽业的支柱:①、良种繁育体系;②、饲料工业体系;③、禽病防治体系;④、畜牧工程设施;⑤、科学的经营管理;⑥、产品加工销售体系。

2、我国家禽业的成就:①、禽蛋生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首位;②、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和消费国。

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一、公鸡与母鸡的区别(梳羽、蓑羽和镰羽都是第二性征)1、冠:冠的发育受雄性激素控制,公鸡比母鸡发达,去势鸡与休产鸡的鸡冠萎缩而无血色。

2、颈部:颈部羽毛具有第二性征,母鸡颈羽端部圆钝;公鸡颈羽端部尖细,像梳齿一样,特称梳羽。

3、鞍部(家禽翅膀基部以后的区域称为鞍部):①、母鸡鞍羽短而圆钝;公鸡鞍羽长而尖细,像蓑衣一样披在鞍部,特称蓑羽。

②、公鸡的覆尾羽发达,状如镰羽形。

二、翼1、轴羽:翼羽中央有一较短的羽毛,称为轴羽。

2、主翼羽:由轴羽向外侧数,有10根羽毛,称为主翼羽。

3、副翼羽:由轴羽向内侧数,一般有11根羽毛,称为副翼羽。

4、覆主翼羽:每一根主翼羽上覆盖着一根短羽,称为覆主翼羽。

5、覆副翼羽:每一根副翼羽上覆盖着一根短羽,称为覆副翼羽。

三、体尺测量1、跖长:习惯称为胫长,是指跖骨的长度,应统称为跖长。

用卡尺测量跖骨上关节到第三趾与第四趾间的垂直距离,可作为衡量家禽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2、胸角:在评判肉鸡和肉鸭胸肌发育状况时,通常对胸角大小进行测定。

方法是将家禽仰卧在桌案上,把胸角器两脚放在胸骨前端,使胸角器的中心点及两角紧贴胸部,即可读出所显示的角度,理想的胸角应在90°以上。

3、体斜长:用皮尺测量锁骨前上关节到坐骨结节间的距离。

4、胸宽:用卡尺测量两肩关节间距离。

5、胸深:用卡尺测量第一胸椎至胸骨前缘间的距离。

6、胸骨长:用皮尺测量胸骨前后两端间距离。

四、家禽的生理特点:1、新陈代谢旺盛:鸟类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因此其基本生理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

①、体温高;家禽的体温比家畜高,一般在40~44度之间;②、心率高、血液循环快:家禽心率一般在160~470次/min,鸡的平均心率为300次/min以上;③、呼吸频率高:在22~110次/min之间变化;④、禽类对氧气不足很敏感,其单位体重的耗氧量为其它家畜的两倍。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第一章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第二章家禽的生理及生物学特性第三章家禽的品种第四章家禽的繁殖第五章家禽的孵化(人工孵化)第六章家禽的生存环境第七章家禽的饲料第八章蛋用鸡的育雏及育成期管理第九章蛋鸡产蛋期的管理第十章肉仔鸡的饲养管理第十一章种鸡的饲养管理第十二章蛋鸭的饲养管理第十三章肉鸭的饲养管理第十四章鹅的饲养管理第十五章人工强制换羽技术第十六章预防接种与疾病防治《家禽生产学》复习题1、家禽的定义。

2、品种的定义。

3、各种家禽的起源。

4、家禽的分类方法及内容。

5、现代生产中鸡的标准品种、现代品种有哪些。

6、我国特有的药用鸡品种有哪些特点。

7、蛋鸭和肉鸭主要有什么品种。

8、大、中、小型鹅主要有什么品种。

9、家禽骨骼的独特特点。

10、家禽被皮系统的衍生物。

11、家禽羽毛的构成。

12、家禽肌肉构成的特点。

13、家禽呼吸系统独特特点。

14、鸡为什么易发生疾病。

15、家禽循环系统中与家畜不同的地方。

16、鸡的生物学特性17、家禽泌尿系统的独特特点.18、鸭、鹅的生物学特性。

19、水禽产品的独特特点.20、母禽的生殖生理特点。

21、输卵管的构成及在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2、各种家禽的产蛋时间。

23、鸡的排卵时间。

24、蛋各部分的详细构造。

25、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26、公禽的生殖生理特点。

27、公禽生殖系统的构成。

28、影响精液数量的因素。

29、禽类的受精特点。

30、各种家禽自然交配比例及影响因素。

31、人工授精的优点。

32、输精时的注意事项。

33、采精的方法。

34、孵化的定义。

35、种蛋选择的内容。

36、种蛋保存的条件及方法。

37、各种家禽的孵化期。

38、影响孵化期的因素。

40、孵化的条件及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41、鸭鹅蛋孵化过程中与鸡的不同之处。

42、鸡孵化过程中的死亡高峰期时间原因43、提高孵化率的措施。

44、养鸡生产中熏蒸常用的消毒药物。

45、初生雏选择的方法。

46、雏禽雌雄鉴别的方法。

47、快慢羽鉴别中各种鸡羽毛的情况。

禽生产学

禽生产学

名词解释家禽: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鸟类动物。

包括: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珠鸡、鸵鸟等现代家禽生产:以现代科学理论来规范和改进家禽生产的各个环节,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家禽生产,实现家禽业内部的专业化和各环节社会化;合理利用家禽的种质资源和饲料资源,建立合理的家禽业生产结构和生态系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禽蛋和肉的产品率和商品率,使家禽生产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目标,以满足社会对优质禽蛋和禽肉日益增长的需要。

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

品变种:又称亚种或内种。

是指在一个品种内按羽毛颜色或冠型等特征划分的类群。

标准品种:注重血统的一致和典型的外貌特征,尤其注重羽色、冠型、体型等选育提纯。

品系: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在某些性状上具有相当的遗传一致性的后代纯系: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 5 代以后,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少,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称为纯系。

配套系:在标准品种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对生产性能进行选育形成高产品种,是对标准品种的继承和发展。

杂交繁育体系:将家禽的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扩繁、杂交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各环节、品系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体系。

饲养日产蛋数(H.D.):统计期内全群累积产蛋个数/统计期内每日平均饲养量入舍鸡产蛋数(H.H.):统计期内全群累积产蛋个数/入舍鸡数全净膛重:去掉除肺、肾以外的所有内脏、腹脂及头颈脚(鸭鹅保留头颈脚)的重量。

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心、肝(去胆)、肌胃(去角膜及内容物)、腹脂及头颈脚的重量。

胸肌率:左右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腹脂率:(腹脂+肌胃外脂肪)重/全净膛重*100 %伴性性状:指由性染色体上的性连锁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快羽:主翼羽生长速度快,初生时明显长于覆主翼羽者称为快羽慢羽:出生时主翼羽长度等于或短于覆主翼羽者为慢羽蛋型指数:鸡蛋短轴与长轴的比值孵化:又称抱窝,鸟类靠体温提高胚胎发育的温度。

家禽生产学试题及答案

家禽生产学试题及答案

家禽生产学试题及答案
问题一:家禽养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家禽养殖的基本原则是:和谐共处、负责任养殖、合理繁殖、注重健康。

问题二:家禽养殖的经济收益主要有哪几种?
答案:家禽养殖的经济收益主要有食用肉、蛋制品、饲料添加剂、毛皮制品和家禽活体等。

问题三:家禽的蛋产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家禽的蛋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温度、湿度、营养内容、光照时间及控制、体条状、体重、产蛋期落差误差等。

问题四:家禽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
答案:家禽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分类繁殖、基因工程繁殖、
精心配种、克夫耦合和一代转换繁殖等。

问题五:养殖家禽时应避免的一些措施是什么?
答案:养殖家禽时应避免的措施是:严格控制家禽的入圈量,确保家禽的生长环境的良好;避免禽舍及禽食容易长螨污染;禽舍、人员、食品餐具应进行定期消毒;禽类内外病毒感染应及时减毒。

家禽生产学简答题

家禽生产学简答题

家禽生产学简答题1. 家禽生产的基本知识1.1 家禽生产的定义和意义家禽生产是指人类为了获得肉、蛋、羽毛等产品而饲养家禽的过程。

家禽生产在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和其他禽产品,同时也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1.2 家禽的分类和特点家禽主要分为家禽鸟类和野生鸟类两大类。

家禽鸟类包括鸡、鸭、鹅等,而野生鸟类包括斑鸠、野鸽等。

家禽鸟类与野生鸟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繁殖性能突出:家禽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以进行人工控制繁殖。

•饲养适应性强:家禽能够适应各种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措施。

•营养物质丰富:家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2. 家禽的饲养管理2.1 饲料与饲养方式在家禽的饲养管理中,饲料的选择和饲养方式至关重要。

•饲料选择:根据家禽的生长阶段和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配方,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给。

•饲养方式:根据家禽的饲养目的和饲养环境,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如散养、笼养、混养等。

2.2 环境管理家禽的饲养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环境管理至关重要。

•温度管理:根据不同种类的家禽,合理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保证家禽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

•通风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良好通风,排除湿气、废气和有害气体,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

•光照管理:给予适当的光照,调节家禽的生物钟和促进其生长发育。

3. 家禽的疾病防控3.1 常见家禽疾病的防控家禽疾病是影响家禽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家禽疾病包括禽流感、新城疫等,防控疾病对于维护家禽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疫苗接种:家禽疫苗的接种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及时清理禽舍、消毒饲料等,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饲养管理:合理管理家禽的饲养密度,保持家禽的良好体质和免疫力。

3.2 家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家禽生产中,诊断和治疗家禽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诊断:通过观察家禽的症状和行为变化,进行初步判断,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等进一步诊断。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家禽生产学是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家禽养殖的各个环节,了解家禽生产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二、课程目标1、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的品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

2、熟悉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了解家禽生产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3、了解家禽生产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家禽生产的环保和安全管理工作。

4、能够进行家禽生产的设计和规划,具备家禽生产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三、课程内容1、家禽的品种、生物学特征、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家禽饲料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饲料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3、家禽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4、家禽生产的最新技术和设备,包括智能化养殖、环保技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5、家禽生产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家禽生产的环保管理、安全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6、家禽生产的设计和规划,包括家禽场的规划设计、家禽品种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四、课程形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2、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

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个方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课程特色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以下特色:1、实践教学:本课程设置了许多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家禽养殖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2、案例教学: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禽养殖的生产和管理技能。

(生产管理知识)家禽生产学基础

(生产管理知识)家禽生产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家禽:经人类长期驯养,在家养条件下能生存、繁衍,并具有一定价值的鸟纲动物,统称为家禽。

P1家禽生产学:研究家禽的生物学特性、经济学特性、遗传、育种、营养、饲养、生产管理和产品处理加工等的理论和实践过程的科学。

P1家禽业:从事家禽的生产经营的行业(Poultry Industry)。

P1现代家禽业:是一个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由良种繁育体系、饲料工业体系、禽病防治体系、禽舍设备供应体系、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产品处理加工销售体系、环境控制体系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系统工程。

P1品种:经选育形成的、具有特殊和相似的外形及大致相同的生产性能。

P3品变种:在家禽品种中,按羽色和冠形分为不同的类群。

P3配套系:是在标准品种(或地方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突出的生产性能及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群体,也称为商用品系(commercial strain或variety)或商业品种。

P4纯系:在家禽育种中,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5代以后,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少,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就可称为纯系、简称为纯系。

P8排卵:滤泡成熟、破裂,卵子与卵黄从滤泡排出、掉入腹腔、然后被输卵管接纳的过程。

P9产蛋:禽蛋在输卵管中形成、自阴道翻出泄殖腔外的过程。

P9家禽环境:广义:影响家禽生长、发育、繁殖、生产等的一切外界条件、境遇和因素。

狭义概念:指气温、气湿、气流、光照、空气中所含的有害气体、灰尘与微生物等小气侯状况以及管理方式等家禽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

P16 人工强制换羽:是采取人为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使鸡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的措施。

P19应激:是指家禽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

P20逆境:逆境是指家禽所处的不良境遇。

P20育成鸡:育雏结束后至种鸡或产蛋鸡开产前这一阶段的鸡,又称后备鸡。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一.学习目的和任务《家禽生产》是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畜牧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是针对家禽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社会技术服务等岗位所需的技能,是一门重要的岗位工种职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等前导课程相衔接,对后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90学时,在三年制高职生第5学期开设,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养禽场实践1个月,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家禽的饲养管理、良种繁育、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禽病预防及禽场的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劳动部颁布的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中有关家禽生产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通过“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创业的素质,为畜牧生产培养合格的饲养人员、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二.课程学习途径1. 多媒体课件学习。

课题组在广泛搜集素材、资料基础上,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紧紧围绕从禽场的选择与设计、良种繁育、蛋种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禽场综合防制技术、禽场经营管理7个项目,26个任务设置,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 视频资料学习。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新更全的现代家禽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课程组精心挑选了一些国内外现代化家禽生产方面的视频资料、行业企业案例,在任务教学过程中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加强学生对现代家禽生产管理的直观认识。

3. 课程网站。

课程建有课程网站,网站配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动画、在线测试等丰富资源,资源生动、形象,弥补了现场教学的不足,学习者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提供的大量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师生可以互相沟通,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训基地现场学习。

本课程目前已配套了多功能实训室,校内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两个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并以规章制度和合作协议的形式确保基地的有效性,保障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蛋鸡饲养环节的问题与改善:
1.人工强制换羽 2.笼养系统 3.啄羽 4.短喙 5.骨折损伤 6.疾病 1.舍外自由散养 2.舍内垫料平养 3.大笼饲养管理
五、鸭、鹅饲养环节的问题与改善:
绝大多数水禽被圈养在昏暗的棚舍中,没有可游泳 的水池,这对游禽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福利问题,除
家禽普遍的福利问题之外,水禽还有强制填饲和活拔毛
二、我国家禽福利现状:
1.家禽养殖的福利标准较小
2.家禽养殖的福利认知不足
3.家禽养殖的福利研究滞后 4.家禽养殖的福利技术缺乏
三、肉鸡饲养环节的问题与改善:
1.饲喂问题:为了快速生 长,大量采食,严重超重, 导致关节疾病发生。 2.圈舍环境差:密度小, 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 3.健康问题:其肌肉骨骼 的快速生长,会导致较高 的肌肉量。 家禽运输、屠宰环节中的福利问题:
七、解决我国家禽福利问题的对策:
1.建立适应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制体系
2.加强宣传,提高广大民众保护动物
3.推进我国家禽生产方式转变 4.推进家禽定点屠宰,改善运输环节
5.坚持市场开放立场
参考文献:
动物福利观点对我国家禽业的 影响
一、动物福利 (welfare)
1.概念:所谓动物福利,就是使动物在无任何痛苦、 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的安适状态下 生长发育。 2.五大自由:一是免受饥渴的自由,二是免受环境不 适感的自由, 三是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四是 免受惊吓和恐惧的自由,五是能够表现绝大多数正常行为 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