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之木马病毒防范措施概要

网络安全之木马病毒防范措施概要
网络安全之木马病毒防范措施概要

重庆邮电大学高等函授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2011年3月

2222222

11822222

计算机信息管理

重庆新华电脑学校

郭宇棋

2012 6 20

[第1页/共2页]

姓名学号专

业计

工作单位电话

通信地址E-

mail

地址

设计(或论文)题目网络安全安全技术手段和防范措施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组

组长及成员姓名职称工作单位

及所从事

专业

郭宇棋中

级重庆新华电脑学校,网络工程

专业方向、基本理论、技术要求及设计(论文)内容纲要

专业方向:

基础理论:

从计算机网络面临各种安全威胁,介绍了计算机使用安全与防护所涉及的知识,精神选取的典型案例。

设计内容:

1、网络安全概述;

2、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

3、提高网络安全技术;

4、网络安全体系架构;

5、网络安全防范。

论文内容:

毕业论文要求论点突出、条理清楚、论据充分、内容实际、格式规范,所针对的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实用性,结论明确。

论文的内容纲要应符合以下要求:

1、摘要:以浓缩的形

的内容,中文摘要在500字左右。

2、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制,要求标题层次清晰,题文一致。

3、正文: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论。要求正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正文主体部分应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论述。

4、结束语: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

(设计)工

作的组织和

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

简捷、实事

求是。

5、参考文

献:文献条

目只要包括

三个部分:

作者、标题

和出版信

息。数量

5-10本。

6、附录:

是一些不宜

放在正文

中,但有参

考价值的内容。

本人在该设

计中具体完

成的工作

1、借阅相关书

2、收集整理知

识要点

3、完成论文的

撰写与排版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龙冬阳.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5,52-56

张千里.网络安全新技术. 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2003.

要求完成报告书的时

间:2012年5月15日

审批意见函授站

(盖

章)

月日

重邮成

教院

盖章)

注:第2页/共2页;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一式三份。

姓名学

号专

计算

机信

息管

所属

站重庆

新华

电脑

学校

设计(或论文)题目网络安全安全技术

手段和防范措施

毕业设计(或论文)的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备注

重庆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毕业设计(专科评阅意见表

毕业论文题目网络安全安全技术手段和防范措施

评价项目得分

选题质量01选题符合专业培

养目标,体现综

合训练基本要求

选题综合得分(共

10分):

02题目难易度

03题目工作量

04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能力水平05查阅文献资料能

力能力水平综合得分(共50分):

06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07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

08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

用能力

成果质量09文题相符论文成果综合得分

(共40分):10写作水平

11写作规范

12篇幅

评阅人评定成绩(共

100分)评阅人:

姓名骆莉学

号12800306 专

业计算

机信

重庆

息管理站新华

电脑

学校

设计(或论文)题目网络安全安全技术手段和主要类型

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意

见:

根据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

评阅教师意见,经成人教

育学院高等函授毕业设计

指导委员会认真评定,该

学员的毕业设计总评(四

级评分制)成绩为:

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主

任:

年月日

【摘要】我们知道,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可以非常迅速的传递信息。因此网络现在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当网络的用户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与部门时,大量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就需要保护。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国家的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名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

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2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理论基础 3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安全应具备的功能 4

第四节网络安全策略 4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6

第二节网络开放性带来的问题6

第三节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7

第四节防火墙的脆弱性8

第三章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10

第一节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10

第二节网络安全管理10

第三节运用防火墙技术及工作原理11

第四节数据加密技术12

第五节网络病毒防范13

第四章网络安全体系架构15

第五章网络安全防范16

第一节入侵防范16

第二节防止账号被破解16

第三节网页恶意代码及防范17

一、目前,网页中的恶意代码开始威胁到网络系统安全,一般分为以下

几种:17

二、网页恶意代码的防范措施:17

第四节“木马”防范措施18

一、“木马”概述18

二、“木马”防范措施

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我们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单机处理功能发展到面向内部局域网、全球互联网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功能。网络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由于计算机网络组成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广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使得这些网络信息容易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露、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要保护这些信息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然而信息化的不断扩展,各类网络版应用软件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实现数据集中、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已逐步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征程顺利运转是基本前提,因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不同使用层次的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述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适用性受到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的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极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的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灾害,军事打击等对

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极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角度,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

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1)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

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理论基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曾建议计算机安全的定义为:“计算机系统要保护其硬件、数据不被偶然或故意地泄露、更改和破坏。”为了昂住计算机用户区分和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对多用户计算机系统安全级别的划分进行了规定。

在网络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网络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各项技术规范、设备类型、性能要求以及经费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一个比较合理、性能较高的网络安全级别,从而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安全应具备的功能

网络安全应具备的功能,为了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访问控制: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建立的访问控制体系,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到达攻击目标之前。

2.检查安全漏洞:通过对安全漏洞的周期检查,即使攻击可到达攻击目标,也可使绝大多数攻击无效。

3.攻击监控: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建立的攻击监控体系,可实时检测出绝大多数攻击,并采取响应的行动(如断开网络连接、记录攻击过程、跟踪攻击源等)。

4.加密通讯:主动加密通讯,可使攻击者不能了解、修改敏感信息。

5.备份和恢复:良好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可在攻击造成损失前,尽快的恢复数据和系统服务。

6.多层防御:攻击者在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延缓或阻断其到达攻击目标。

第四节网络安全策略

策略通常是一般性的规范,只提出相应的重点,而不确切地说明如何达到所要的结果,因此策略属于安全技术规范的最高一级。

一、安全策略分类

安全策略分为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和基于规则的安全策略。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是过滤对数据或资源的访问,有两种执行方法:若访问权限为访问者所有,典型的作法为特权标记或特殊授权,即仅为用户及相应活动进程进行授权;若为访问数据所有则可以采用访问控制表(ACL)。着两种情况中,数据项的大小有很大的变化,数据项的大小有很大的变化,数据权力命名也可以带自己的ACL。基于规则的安全策略是指建立在特定的,个性化属性之上的授权准则,授权通常依赖于敏感性。在一个安全系统中,数据或资源应该标注安全标记,而且用户活动应该得到相应的安全标记。

二、安全策略的配置

开放式网络环境下用户的合法权益通常受到两种方式的侵害: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包括对用户信息的窃取,对信息流量的分析。根据用户对安全的需求才可用采用以下的保护:

1.身份认证:检验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防止身份冒充、及对用户实时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鉴别、防止数据被伪造、修改和删除。

2.信息保密:防止用户数据被泄、窃取、保护用户的隐私。

3.数字签名:防止用户否认对数据所做的处理。

4.访问控制: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

5.不可否认性:也称不可抵赖性,即防止对数据操作的否认。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因素很多,但是可以把他们归纳为两大类:即外在的威胁和内在的脆弱性。从威胁的角度来看,潜在的威胁源增多,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如果把威胁看作外因,那么系统不安全的内因,也可以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脆弱性,而且这种脆弱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不安全性主要有几点: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是的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者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者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发布和获取各类信息。

第二节网络开放性带来的问题

众所周知,Internet是开放的,而开放的信息系统必然存在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黑客和反黑客、破坏和反破坏的斗争仍将继续。在这样的斗争中,安全技术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全球网络建设者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各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应用。然而,即使在使用了现有的安全工具和机制的情况下,网络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大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

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防火墙是很难发觉和防范的。

(二)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例如,NT在进行合理的

网络安全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网安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一)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为保护商务各方网络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墙。 (4)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 (5)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 (6)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 (二)保护应用安全。 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层对安全的要求最严格、最复杂,因此更倾向于在应用层而不是在网络层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虽然网络层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们不能完全依靠它来解决电子商务应用的安全性。应用层上的安全业务可以涉及认证、访问控制、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Web安全性、EDI和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安全性。 (三)保护系统安全。 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或网络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

统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涉及网络支付结算的系统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 (1)在安装的软件中,如浏览器软件、电子钱包软件、支付网关软件等,检查和确认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系统具有最小穿透风险性。如通过诸多认证才允许连通,对所有接入数据必须进行审计,对系统用户进行严格安全管理。 (3)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商交措施 商务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 各种商务交易安全服务都是通过安全技术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等。 (一)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交易双方可根据需要在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1)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又称私钥加密,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同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如果进行通信的双方能够确保专用密钥在密钥交换阶段未曾泄露,那么机密性和报文完整性就可以通过这种加密方法加密机密信息、随报文一起发送报文摘要或报文散列值来实现。 (2)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又称公钥加密,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其中一个公开发布(即公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钥)。信息交换的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钥向其他交易方公开,得到该公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私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二)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是用电子手段证明发送者和接收者身份及其文件完整性的技术,即确认双方的身份信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过。 (1)数字签名。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本公司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公司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公司网络正常运行与信息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网络应用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本公司网络应急工作机制,保证公司网络安全应急工作迅速、高效和有序进行,提高公司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公司网络正常运行与网络信息安全。 第二条、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公安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广东省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广东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三条、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器、虚拟主机、及内部工作电脑等信息系统上的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工作。 2、在公司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或自然灾害,接上级部门通知时启动本应急预案。 3、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重要互联网通信保障任务。 第四条、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严密组织、协作配合,预防为主、

防处结合,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第二章公司互联网络安全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配合上级互联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做好领导、组织和协调校内互联网络安全应急工作。 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设在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互联网络安全工作的日常联络和事务处理。 第六条、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主任职责与任务是负责统一领导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灾害应急工作,负责处理公司网络、网站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 第七条、处置程序 灾害发生后,判定灾害级别,初步估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留相关证据,并在10分钟内上报公司领导(董事长或总经理),由董事长或总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应急预案,有关人员应及时到位,相关技术人员进入应急处置工作状态,阻断网络连接,进行现场保护,协助调查取证和系统恢复等工作。对相关事件进行跟踪,密切关注事件动向,协助调查取证。并将相关情况上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有关违法事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八条、处置措施 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区别灾害发生是否人为与自然灾害两种情况,根据这两种情况,把灾害处置措施分成两个流程: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在信息化社会建设中,随着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网络应用时代,网络安全和可靠性成为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的安全成了新信息安全的热点,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该文提出了合理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不同角度解析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情况,做到防范心中有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有效运行。 1、利用系统安全漏洞进行攻击的例子 假设局域网内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存在Administrator账户为空密码的典型安全漏洞。这是很多计算机都存在的安全漏洞,黑客往往就利用系统的漏洞入侵系统,对系统进行破坏。下面就是使用虚拟机模拟局域网内的某台计算机,本机计算机作为入侵的黑客,并使远程计算机反复重新启动的过程。 假设局域网内计算机的IP地址为,黑客在入侵远程计算机时首先要与该计算机建立连接,取得管理员权限,黑客在本机事先编辑好bat文件,文件名称为,文件内容是shutdown命令,作用是使计算机重新启动。文件编辑完成后,黑客将该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之后修改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的开机启动项,使其开机时就执行文件,这样远程计算机每次重新启动之后就会执行文件,并再次重新启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在本地计算机编辑批处理文件文件,打开记事本,写入命令如下的命令:shutdown –r –t 10。该命令表示计算机在10秒后重新启动。将文本文件另存为文件。 (2) 使用net use命令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前,对虚拟机需要做如下设置:开始——运行,输入打开组策略,找到“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将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置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再将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帐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设置为“已禁用”。设置完成后就可以使用命令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了。使用的命令是:net use \\ “” /user:”administrator”命令,用户帐户是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命令完成后如图所示:

村镇银行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村镇银行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提高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

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市性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总行及自治区联社的控制能力,需要由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小组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处置,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2)Ⅲ级(较大)。市内某一区域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在总行和有关主管部门控制之内的突发公共事件。 (3)Ⅳ级(一般)。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发生或可能导致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网络与信息系统主要是指核心业务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为保证做好我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到非涉密政务信息100%公开,同时严格执行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核制度,则必须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工作,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工作,确保信息与网络安全。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防火墙 在外部网络同内部网络之间应设置防火墙设备。如通过防火墙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对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进行控制和阻断;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监测和告警。禁止外部用户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机器;保证外部用户可以且只能访问到某些指定的公开信息;限制内部用户只能访问到某些特定的Intenet资源,如WWW服务、FTP服务、TELNET服务等;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据各部门的安全政策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使用硬件防火墙,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有效。防火墙技术的作用是对网络访问实施访问控制策略。使用防火墙是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 二、网络漏洞扫描入侵者一般总是通过寻找网络中的安全漏洞来寻找入侵点。进行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先于入侵者发现漏洞并及时弥补,从而进行安全防护。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网络结构

不断发生变化、主机软件不断更新和增添;所以,我们必须经常利用网络漏洞扫描器对网络设备进行自动的安全漏洞检测和分析,包括:应用服务器、WWW服务器、邮件服务器、DN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重要的文件服务器及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通过模拟黑客攻击手法,探测网络设备中存在的弱点和漏洞,提醒安全管理员,及时完善安全策略,降低安全风险。 三、防病毒系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传播、扩散,需要从Internet、邮件、文件服务器和用户终端四个方面来切断病毒源,才能保证整个网络免除计算机病毒的干扰,避免网络上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大量产生与传播。单纯的杀毒软件都是单一版系统,只能在单台计算机上使用,只能保证病毒出现后将其杀灭,不能阻止病毒的传播和未知病毒的感染;若一个用户没有这些杀毒软件,它将成为一个病毒传染源,影响其它用户,网络传播型病毒的影响更甚。只有将防毒、杀毒融为一体来考虑,才能较好的达到彻底预防和清除病毒的目的。 因此,使用网络防、杀毒的全面解决方案才是消除病毒影响的最佳办法。它可以将进出企业网的病毒、邮件病毒进行有效的清除,并提供基于网络的单机杀毒能力。网络病毒防护系统能保证病毒库的及时更新,以及对未知病毒的稽查。 四、要求办公全部使用内部网络系统,涉密文件数据传输必须加密,其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的数据失密。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各

浅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黑客网络入侵防护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人们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物质和文化享受的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诸如网络的数据窃贼、黑客的侵袭、病毒发布者,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尽管我们正在广泛地使用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侵袭探测器、通道控制机制,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黑客活动越来越猖狂,他们无孔不入,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更让人不安的是,互联网上黑客网站还在不断增加,学习黑客技术、获得黑客攻击工具变得轻而易举。这样,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互联网越发显得不安全。针对各种来自网上的安全威胁,怎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尤其是网络上重要的数据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对几起典型的网络安全事件的分析,以及对威胁网络安全的几种典型方法研究的结果,提出实现防护网络安全的具体策略。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近年来,威胁网络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国家和部门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越来越频繁和严重。一些国家和部门不断遭到入侵攻击,本文列举以下事例以供分析和研究之用。 2.1事件一: 2005年7月14日国际报道英国一名可能被引渡到美国的黑客McKinnon表示,安全性差是他能够入侵美国国防部网站的主要原因。他面临“与计算机有关的欺诈”的指控,控方称,他的活动涉及了美国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 可以看出,一方面尽管这位黑客的主动入侵没有恶意,但是事实上对美国国防部的网络信息在安全方面造成威胁,假如这位黑客出于某种目的,那么后果将无法估量;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很高的国家和部门也会被黑客成功入侵。 2.2事件二: 2005年6月17日报道万事达信用卡公司称,大约4000万名信用卡用户的账户被一名黑客利用电脑病毒侵入,遭到入侵的数据包括信用卡用户的姓名、银行和账号,这都能够被用来盗用资金。如果该黑客真的用这些信息来盗用资金的话,不但将给这些信用卡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侵犯了这些信用卡用户的个人隐私。 2.3事件三: 日本3家银行eBank、网络银行和瑞穗银行近日声称,有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存款被转账、盗领,在向银行查询后,才知道是遭黑客入侵。瑞穗银行已发生两件类似案件,遭到500万日元的损失。日本警视厅高科技犯罪对策中心接到报案后已展开调查,并从被害人的计算机中查到间谍软件,这种软件可自动记录输入计算机的资料,并透过网络传送给第三者。 入侵的黑客通常扮演以下脚色: (1)充当政治工具。非法入侵到国防、政府等一些机密信息系统,盗取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情报,危害国家安全。 (2)用于战争。通过网络,利用黑客手段侵入敌方信息系统,获取军事信息、发布假信息、病毒,扰乱对方系统等等。 (3)非法入侵金融、商业系统,盗取商业信息;在电子商务、金融证券系统中进行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我国证券系统接二连三发生的盗用他人密码进行诈骗的案件,已经引起了网民的不安。

影响网上银行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对策参考文本

影响网上银行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对策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影响网上银行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对 策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网络时代为大家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在这个追 求效率的社会,(略) 一、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势 正当传统银行仍陶醉在开设众多分行以扩张版图之 际,看不见摸不着的网上银行正悄悄攻占市场。冲击着整 个金融业的网上银行革命已经展开,网上银行的产生把传 统银行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是时代的要求,也将是时 代的结果。 (一)网上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现状 1995年10月,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 全球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Securty First Network Bank),它通过互联网提供全球范围的金融服务,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以办理存款、取款、转账、付款等业务,网上银行由此诞生。 网上银行就是信息技术、互联网与传统银行等三要素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实时金融服务的银行形态。 网上银行实际上是银行业务在网络上的延伸,是信息革命在世纪之交贡献给金融电子化领域的最新创意。网上银行(略) (二)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存在的显著优势 网上银行从一诞生,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美国和欧洲是网上银行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和地区,其网上银行业务量之和约占整个市场的90%以上。网上银行之所以飞速发展,是因为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第一、网上银行具有“3A”式服务的特点,即任何时

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XX银行 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银行(下称“本行”)信息安全管理,防范信息技术风险,保障本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等,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在本行信息化项目立项、建设、运行、维护及废止等过程中保障信息及其相关系统、环境、网络和操作安全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行信息安全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由分管领导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部门与个人信息安全责任。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所有使用本行网络或信息资源的其他外部机构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保障 第五条常设由本行领导、各部室负责人及信息安全员组成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决策信息安全重大事宜。 第六条各部室、各分支机构应指定至少一名信息安全员, 配合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颁布的相关管理制度及要求在本部室的落实。。第七条本行应建立与信息安全监管机构的联系,及时报告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并获取专业支持。 第八条本行应建立与外部信息安全专业机构、专家的联系,及时跟踪行业趋势,学习各类先进的标准和评估方法。 第三章人员管理 第九条本行所有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岗位或工作范围,履行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职责。日常员工信息安全行为准则参见《XX银行员工信息安全手册》。 第一节信息安全管理人员 第十条本办法所指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包括本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成员。 第十一条应选派政治思想过硬、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人员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凡是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行有关规定受到过处罚或处分的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第十二条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信息安全相关培训。 第十三条安全工作小组在如下职责范围内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一)组织落实上级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协调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工作,监督检查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二)审核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安全方案,组织实施信息安全保障项目建设。 (三)定期监督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检查运行操作、备份、机房环境与文档等安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预警,并提出整改意见。 (四)统计分析和协调处臵信息安全事件。 (五)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信息安全检查、评估与培训工作。 第十四条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在如下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 (一)负责本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二)负责提出本行信息安全保障需求。(三)

银行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银行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银行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建行北京分行石景山支行郭亚力 随着金融业务的拓展与金融电子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与此同时,金融电子化也带来了高科技下的新风险。计算机系统本身的不安全和人为的攻击破坏,以及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都潜伏着很多安全隐患,严重的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影响银行的业务和声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加强银行网络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保证其正常运行,防范犯罪分子对它的入侵,已成为金融电子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保密、完整、可用、可控和可审查。从技术角度讲,银行网络系统的安全体系应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攻击监控、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备份和灾难恢复等。从管理角度看,应着力健全计算机管理制度和运行规程,加强员工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感,杜绝内部作案的可能性,建立起良好的故障处理反应机制。 网络系统技术安全措施 1.操作系统及数据库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控制和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是计算机的指挥中枢。目前银行网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 NT等,安全等级都是C2级,可以说是相对安全、严密的系统,但并非无懈可击。 许多银行业务系统使用Unix网络系统,黑客可利用网络监听工具截取重要数据;利用用户使用telnet、ftp、rlogin等服务时监听这些用户的明文形式的账户名和口令;利用具有suid权限的系统软件的安全漏洞;利用Unix平台提供的工具,如finger命令查找有关用户的信息,获得大部分的用户名;利用IP欺骗技术;利用exrc文件等获得对系统的控制权。针对这些安全缺陷,我们应定期检查日志文件;检查具有suid 权限的文件;检查/etc/passwd是否被修改;检查系统网络配置中是否有非法项;检查系统上非正常的隐藏文件;检查/etc/inetd.conf和/etc/rc2.d/*文件,并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2)将系统的安全级别设置为最高,停止不必要的服务,该关的功能关闭;3)安装过滤路由器;4)加强账号和口令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经常更换各账号口令,查看su日志文件和拒绝登录消息日志文件。 对于Windows NT网络系统,可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NTFS文件系统,它可以对文件和目录使用ACL存取控制表;2)将系统管理员账号由原先的“Administrator”改名,使非法登录用户不但要猜准口令,还要先猜出用户名;3)对于提供Internet公共服务的计算机,废止Guest账号,移走或限制所有的其他用户账号;4)打开审计系统,审计各种操作成功和失败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前兆,定期备份日志文件;5)及时安装补丁程序。 数据库的安全就是要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完整、保密和可用。通常用安全管理、存取控制和数据加密来实现。安全管理一般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种方式。集中控制就是由单个授权者来控制系统的整个安全维护,分散控制则是采用不同的管理程序控制数据库的不同部分。存取控制包括最小特权策略(用户只能了解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信息,其他信息被屏蔽)、最大共享策略(信息在保密控制条件下得到最大共享,并不是随意存取信息)、开放与封闭系统(开放:不明确禁止,即可访问;封闭:明确授权,才能访问)、按名存取策略、按上下文存取策略、按存取历史的存取策略等。数据加密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库内加密(库内的一条记录或记录的某一属性作为文件被加密)、整库加密(整个数据库包括数据结构和内容作为文件被加密)和硬件加密。 2.网络加密技术 网络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的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技术防止网络本身及网上传输的信息呗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认、控制。 计算机网络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向客户提供信息,而建立安全的网络系统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保证网络连通的同时,对网络服务、客户应用进行管理,以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正确性不受影响。 2、网络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告便的特性。及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政策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3、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现状分析 互联网和网络应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并更加复杂,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各种方法相互融合,使网络安全防御更加困难。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更强,攻击目标从单纯的追求“荣耀感”向获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方向转移,网上木马、间谍程序、恶意网站、网络仿冒等的出现和日趋泛滥;手机、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功能通用性提高,使其日趋接近个人计算机,针对这些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已经开始出现,并将进一步发展。总之,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影响将不断扩大,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全面解决。总之,安全问题已经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网络安全如果不加以防范,会严重的影响到网络的应用。 4、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4.1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1)系统漏洞。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系统漏洞带来的威胁。系统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系统漏洞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而各种网络软件都不可避免存在缺陷和漏洞,甚至安全工具本身也避免不了有安全漏洞的存在,如果计算机网络缺乏安全控制,攻击者有可能通过网络系统的漏洞,使自己具有管理员的权限,从而任意改变网络系统的设置,给用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一般没有相应的日志记录,通常没有证据可查。软件公司的编程人员为了方便维护而设置“后门”,但是我们常用的安全工具很少会考虑网络系统“后门”的因素,所以当黑客恶意入侵网络系统的“后门”,很容易通过防火墙的限制,并且不易被用户发现,因此,网络系统的“后门”也是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后门”被黑客利用,就会给用户带来损失。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80666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与本预案定义的I-IV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导致I-IV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4、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网络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或故障,不良信息在网站乃至整个互联网的传播,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紧急网络安全事件。 事件分类根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划分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

统的损坏;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目的或有组织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歪曲事理的不良活动或违法活动。 (1)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 (2)事故灾难是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者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 (3)人为破坏是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主义活动等事件。 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具体级别定义如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I级(特别重大):造成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大规模瘫痪,事态的发展超出区一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2)II级(重大):造成网站或其它上一级部门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需要上级政府或公安部门协助,乃至需跨地区协同处置的突发事件。 (3)III级(较大):造成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只需在本区政府或区信息中心协同处置的突发事件。 (4)IV级(一般):造成网站网络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一

银行外联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全攻略(doc 15页)

银行外联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全攻略(doc 15页)

银行外联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全攻略 网络的发展,正在引发一场人类文明的根本变革。网络已成为一个国家最为关键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成为国家实力的新象征。同时,发展网络技术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不可缺的一个必要条件。能否把握网络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将会直接影响21世纪中国的生存。另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更加高效、迅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主要是通过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和丰富多彩的服务,增强金融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影响力来实现的。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银行在改进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功能、完善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实现金融电子化,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和进步,银行外联网络的建设为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服务手段,促进银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势必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它的反面效应也随着产生。通过网络使得黑客或工业间谍以及恶意入侵者侵犯和操纵一些重要信息成为可能,因而引发出网络安全性问题。正如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沈昌祥院士指出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二十世纪未,美国一些著名网站、银行、电子商务网站造受黑客攻击;黑客入侵微软窃取源代码软件等重要案件,都证明了网络安全的严重性,因此,解决银行外联网络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一银行外联网络安全现状 1、银行外联种类 按业务分为: 银行外联业务种类繁多,主要有:证银联业务、社保IC卡、房改公积金管理系统、代收中联通话费、代收移动话费、同城清算、人行税银库企系统、人行银行信贷登记系统、金融统计数据报送、国际收支数据报送、电子口岸、代收电费、代扣社保费、代收国税、代收地税、代收固话费、财局国库集中系统、统发工资系统、代收财政罚款、物业维修基金、非税系统、重要客户系统等等。 按单位分: 随着外联业务的不断扩大,外联单位也不断增加,主要有:各个证券公司、社保局、房改办、联通公司、移动公司、海关、电力公司、国税局、地税局、电信公司、供水公司、政府政务网、人行金融网、银行的重客单位等等。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文档修订记录 序号修改时间修改人审核人版本号备注1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站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和本预案定义的I-IV级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导致I-IV级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4.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的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网络信息系统突

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或故障,不良信息在网站乃至整个互联网的传播,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紧急网络安全事件。 事件分类根据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划分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引起的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损坏;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目的或有组织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歪曲事理的不良活动或违法活动。 (1)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 (2)事故灾难是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者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 (3)人为破坏是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主义活动等事件。 事件分级 根据我省对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具体级别定义如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I级(特别重大):造成网络和信息系统发生大规模瘫痪,事态的发展超出区一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2)II级(重大):造成网站或其它上一级部门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需要上级政府或公安部门协助,乃至需跨地区协同处置的突发事件。

银行业网络安全现状审批稿

银行业网络安全现状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银行业信息化现状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在以网络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时代到来之际,金融界率先引进了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不仅深入了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也使我们在注入银行卡、网上交易等业务中,越来越多的享受到了信息化所带来的高效和便利。网络银行的出现,使得银行客户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能得到银行的服务,它拓展了银行的业务发展空间,使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大约有85%的主要银行已经建有自己的业务网站,中国银行,,%)界实现银行机构信誉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可以说开拓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金融业业务,已经成为国内金融界发展的战略重点。据报道,中国银行业金融电子化建设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在银行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银行系统的存款贷款、代理、结算,ATM,信用卡同城清算,已经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和网络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计算机化已经达到了100%,中国建设银行达到了90%以上,中国交通银行达到了85%以上,农业银行也达到了80%以上。 我国金融业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PC 服务器、刀片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通信系统,开发了大量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数据集中工程基本完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

表的各金融机构实现了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统一、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重新设计了营运流程。建立了集中式的数据中心,有效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整体可靠性,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下一步实现经营集约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核心业务系统成功投产。以数据集中为依托,部分商业银行研制开发了涵盖全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决策分析和服务渠道的全功能银行业务系统。部分保险公司陆续启动了“集中的财务系统”、“保险数据仓库”、“集中的IT运行平台”、和“网络安全系统”等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未来几年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1.加强IT治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未来几年,银行业要建立起适应数据大集中技术环境和银行组织变革要求的信息组织体系,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努力构建面向业务、服务导向、分工合理、协作紧密、运作高效的专业信息化组织架构。 要建立IT战略和计划的流程,保证IT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确保IT技术投资决策符合本行远景。建立统一的项目管控组织和制度流程,加强项目协调和管控,加强需求、方案设计、投产验证等关键阶段的管理,确保项目过程的有效控制。建立统一的IT策略,推进企业IT技术标准化,统一IT架构、规范IT技术采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完善供应商管理机制,加强供应商的有效控制,为银行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的外部资源支持。

信息中心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中心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一、机房漏水防治应急预案 ⑴发生机房漏水后,第一目击者应立即通知网络安全领导小组领导。 ⑵若空调系统出现渗漏水,应立即停止故障空调,将机房内的积水清除干净,并及时联系设备供应方进行处理,必要情况下可以临时用电扇对服务器进行降温。 ⑶若为墙体或窗户渗漏水,应立即通知服务中心,及时清除积水,进行墙体或窗户维修,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设备发生被盗或人为损害事件应急预案 ⑴发生设备被盗或有人为损害设备情况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立即报告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同时保护好现场。 ⑵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接报后,通知安全保卫部门及公安部门,一同核实审定现场情况,清点被盗物资或盘查人为损害情况,做好必要的影像记录和文字记录。 ⑶事件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将有关情况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⑷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讨,事态严重时,应向局领导报告,请示进一步处理的决策。

三、机房长时间停电应急预案 ⑴接到长时间停电通知后,应及时通过OA发布或电话通知停电通告,要求用户在停电前停止业务、保存数据。 ⑵打电话询问供电部门询问停电原因及具体停电时间。 四、通信网络故障应急预案 ⑴发生通信网络故障后,计算机操作员应及时将信息告知网络安全领导小组。 ⑵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及时查清通信网络故障位置,或告知相关通信网络运营商,请求协助查清原因。 ⑶相关责任人负责写出故障分析报告,上报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备查。 五、不良信息和网络病毒事件应急预案 ⑴当发现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时,网络管理员应立即断开网线,终止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传播,并告知信息网络事件应急小组。 ⑵接到报告后,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通告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用户防病毒方法,隔离网络,指导各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杀毒处理,直至网络处于安全状态。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专业 指导教师分校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进入21世纪,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不断进步的。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引言 (4)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5)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5) (二)IPv6协议 (5)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7) (一)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7) (二)操作系统方面 (7) (三)软件方面 (8)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防范措施 (10) (一)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10)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11) 第四章结论 (13) 第五章致辞 (14) 第六章参考文献 (15)

引言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如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着,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应用到各个行业,普及到千家万户;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计算机网络故障也让我们烦恼,本此课题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计算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正是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通信系统的远距离传输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以主机为中心的主机——终端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客户机/服务器、基于多种协议的局域网方式,再到现在以Internet TCP/IP 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模式,短短的30多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共享全人类所共有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热点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要实现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以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网合一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推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业务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学、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和在线咨询等,使人们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坐在家中就可以工作、学习和娱乐。 (二)IPv6协议 IP协议开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广泛使用的IPv4。不可置疑,它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20多年中,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但是日益增长的对多种服务质量业务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而IPv4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银行系统网络安全方案

银行系统网络安全方案 第一章前言 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性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逐渐地得到普及和广泛。随着应用层次的不断深入,应用领域开始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比较典型的如政府部门业务系统、金融业务系统、教育科研系统等。 与此同时,这股强劲的Internet旋风也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各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主要是通过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和丰富多彩的服务,增强金融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影响力来实现的。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银行在改进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功能、完善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实现金融电子化,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的建设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势必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银行主要应用有:储蓄、对公、信用卡、储蓄卡、IC卡、国际业务、电子汇兑、电子邮件、电子公文、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系统、新的综合对公业务、国际业务信贷系统等。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事务的两面性,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风险也会不断暴露出来。原来由单个计算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损害可能传播到其他系统和主机,引起大范围的瘫痪和损失。而且由于银行属于商业系统,都有一些各自的商业机密信息,如果这些机密信息在网上传输过程中泄密,其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金融业网络安全方案的解决不容忽视。 第二章银行网络安全需求 通过以上对银行网络系统应用与安全风险分析,我们提出防范网络安全危险的安全需求: 1) 采用相关的访问控制产品及控制技术来防范来自不安全网络或不信任域的非法访 问或非授权访问。 2) 采用加密设备应用加密、认证技术防范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而造成信息的泄露,并通过认证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 3) 采用安全检测技术来实时检查进出网络的数据流,动态防范各种来自内外网络的恶意攻击。 4) 采用网络安全评估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对网络系统或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性扫描,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