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家园教案

快乐的家园教案
快乐的家园教案

第二课时:快乐的家园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认识1~10的数;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一猜

活动目标: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块儿学习,你猜它是谁?

2.到底是哪一种动物呢?它有两只长耳朵四条腿,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电脑出示:小白兔)

3.可爱的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略)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首先从创设“猜猜看它是什么动物”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

活动二:夸夸美丽的家园

活动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10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夸夸美丽的家园活动,启迪智慧,拓宽思路,培养观察能力,丰富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

1.(指着画面)这真是—个美丽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小白兔一定感到很快乐。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谁能说出图上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生自由说)

3.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的个数是“1”的事物,都可以用“1”来表示。(电脑出示“1”)“1”的威力可真大,它可以表示单个的一个萝卜;可以表示由许多个萝卜组成的一筐萝卜;还可以表示一座高山,一颗小草等。

(电脑同时闪动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座高山、一颗小草。)

4.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的身体和周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同时举起实物或做手势。)

5.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说得好,(抓住现场:举起一本书,说这是1本书,再拿来1本书,合起来就是2本书,可以用“2”来表示。)谁来说2还能表示什么?

6.那3能表示什么?4能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昨天我们认识了1——10的

数,请你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

[设计意图: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概括,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认数这个知识点。这个过程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也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零乱的认数顺序进行整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和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培养]

活动三:小小足球场

活动目标:通过小小足球场活动,理解基数和序数,初步培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刚才同学们说得挺好的,现在我们带着小白兔去足球场看看:(图略)足球场上正举行一场精彩的比赛,你们发现了没有,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数,这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2.老师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请同学们指着图,自己读一读运动员身上的号码。

3.问:有几个号码?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几个运动员?

4.思考: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要排队,他们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5.实际操作:现在我们按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请10个同学来当运动员(每人手中拿有一个数)。请运动员听口令,现在我们按1、2、3、4……的顺序排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请同学们看图,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你喜欢的运动员他排正确了吗?你自己上来数一数。(如有同学说他喜欢8号,当他数到8号运动员时,引导他说出:“8号运动员正好排队伍中的第8个。”)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从1号到8号共有8个运动员。

6.我们要向这些小朋友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的身体练得棒棒的。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小足球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基数和序数。这个过程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会判断正误的能力,同时渗透思想教育l

活动四:练一练

活动目标:通过练一练活动,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好啦,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图见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5页) 今天小聪和我们一块玩“找朋友”的游戏,小聪已经找到1的好朋友是一架飞机,问:“你们能帮其他数找到好朋友吗?”请同学们把好朋友用线连起来。,2.请同学们数一数、画一画。

3.每组图中,把与左边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4.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现在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请你们把教室或家里能用1-10的数字来表示的物体,记在小脑袋里,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在练习题设计上,注意兼顾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最后设计了一个小调查,因为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教师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式分解优秀教案

因式分解优秀教案 因式分解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因式分解的概念; 2、巩固因式分解常用的三种方法 3、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4、应用因式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因式分解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恰当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拓展练习2、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若a=101,b=99,求a2-b2的值 利用因式分解往往能将一些复杂的运算简单化,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因式分解和怎样来因式分解。 二、知识回顾 1、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因式分解?(让学生先思考,教师提问讲解,让学生明确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与乘法的关系) (1).x2-4y2=(x+2y)(x-2y)因式分解(2).2x(x-3y)=2x2-6xy整式乘法

(3).(5a-1)2=25a2-10a+1整式乘法(4).x2+4x+4=(x+2)2因式分解 (5).(a-3)(a+3)=a2-9整式乘法(6).m2-4=(m+4)(m-4)因式分解 (7).2πR+2πr=2π(R+r)因式分解 2、.规律总结(教师讲解):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过程. 分解因式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解的对象必须是多项式. (2).分解的结果一定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3).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 3、因式分解的方法 提取公因式法:-6x2+6xy+3x=-3x(2x-2y-1)公因式的概念;公因式的求法 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4、强化训练 试一试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1-x2=(1+x)(1-x)(2).4a2+4a+1=(2a+1)2 (3).4x2-8x=4x(x-2)(4).2x2y-6xy2=2xy(x-3y) 三、例题讲解 例1、分解因式 (1)-x3y3+x2y+xy(2)6(x-2)+2x(2-x) (3)(4)y2+y+例2、分解因式 1、a3-ab2= 2、(a-b)(x-y)-(b-a)(x+y)= 3、(a+b)2+2(a+b)-15= 4、-1-2a-a2= 5、x2-6x+9-y2 6、x2-4y2+x+2y= 例3、分解因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美丽的家园》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美丽的家园》教案 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 识越来越强.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是非辨别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电视中也时常有社会公益广告宣传,他们有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后,知道人类愿意生活在美好的绿色环境中,对于脏、乱、差要积极想法整治,并将自己喜欢居住在美丽家园的心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初步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鼓励幼儿创造画出美丽的家园,培养幼儿运用色彩表现美的能力。 2、知道地球是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初步培养幼儿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大胆运用绘画手法和协调的色彩表现人们喜欢居住的环境。 活动准备: 地球仪,有关地球的录象;范例,绘画用品。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感知、交流------体验表现------评价延伸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1、出示地球仪,问:“这是什么?是谁的家?” 2、小结:这是地球,是人类、动植物的家。 二、感知地球环境,交流环保经验。 观看两段录象(美好家园和脏、乱、差的环境),组织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小结:我们喜欢生活在花园般的地方,那儿空气清新,既干净又美丽。 2、你不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小结:我们不喜欢生活在又乱又脏的地方,那儿没有小鸟,没有花、草、树木。 3、怎么样将它变得既干净又美丽呢? 小结:废气、废水不可乱排放,不乱扔垃圾,多植树绿化,交通工具使用无污染的能源等。 4、总结:地球只有1个,我们人类只有保护好地球,才能生活在空气清新、干净、美丽的家园,人类和动植物才能快快乐乐。 三、体验美丽的家园,表现美好的愿望。 1、你想象中的美丽家园是怎样的?(幼儿介绍) 2、教师示范讲解:绿色的大地、树林;兰色的天空、海洋。绿、兰表示清洁、干净;红、黄、橙表示美丽、幸福。 3、幼儿绘画: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并用色彩来表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家园》教学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家园》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教学重点: 1: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本、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图画——快乐的家园(板书课题),愿意和老师一起欣赏吗?(出示主题图) 生:愿意。 师: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中有什么?数一数各有多少?把你的想法分享给你 的同桌吧。 学生认真看图后,交流汇报。 (学生预设) 生1:图中有1座房子。 生2:图中有2只小鸟。 生3:图中有1个小男孩。 生4:图中有3朵白云。 生5:图中还有5只小鸭子。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图中的小朋友跟小狗、小鸭子相处的多么和谐,以后我们也应该这样和小动物做朋友! 二、合作探究 1.说一说“1”可以表示什么。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1”可以用来表示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每个小组牌一个代表告诉大家,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师巡视指导,生交流汇报(学生预设) 生1:1可以表示1个萝卜。 生2:1可以表示1个太阳。

生3:1可以表示1座房子。 生4:1可以表示1筐萝卜。 生5:1还可以表示1群小鸭子。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了不起! 师小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可以表示1个萝卜,1座房子等,在这些物体中有没有很大的或是很小的? 生1:我发现房子很大,小狗很小 生2:我发现大树很大,萝卜很小。 师:1这个数字可真神奇,不但能表示1个萝卜,也能表示一筐萝卜。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生活中1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1:1可以表示1辆汽车。 生2:1可以表示1条马路。 生3:1可以表示我们的1个班。 生4:1还可以表示我们的1个学校。 …….. 师:同学说了1能表示这么多的东西,可真了不起呀! 2.2~10各数分别表示什么。 师:同学们,你能认真的看图,说说2、3、4、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吗? 学生看图后汇报(学生预设) 生1:2可以表示2只小鸟。 生2:2可以表示2扇门。 生3:3可以表示3个果子。 生4:4可以表示4朵小花。 生5:5可以表示5只小鸭子。 师:同学们刚才看图说的都很好,想想在生活中你能找到这些数吗? 学生同桌交流 师: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的书上也有这些数,让我们来数一数、认一认。(出示课本第5页数一数、认一认) 学生数、认 师:同学们,你们瞧,一排小鸭子游了过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鸭子?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手口对应。(出示试一试,说一说) 生数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看这些小鸭子,你最喜欢哪一只? 学生预设 生1:我最喜欢第5只鸭子。 生2:我最喜欢第2只头上有蝴蝶结鸭子。 生3:我最喜欢第1只。 ……….

因式分解教案

第四章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熟悉乘法的分配律及其逆运算,并且学习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因此,对于因式分解的引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它为今天学习分解因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于八年级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再者本节还没有涉及因式分解的具体方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任务分析 基于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因数分解的经验,但对于因式分解的概念还完全陌生,因此,本课时在让学生重点理解因式分解概念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数学能力,如:类比思想,逆向运算能力等。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即相反变形),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4.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学习代数式的变形和转化与化归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 难点: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板书课题

22222222 (1)a b b a (2)2a 2b 2(a b)(3)a(a b)a (4)2mR 2mr 2m(R r)(5)(a 3)(a 3)a 9(6)m 4(m 2)(m 2)(7)4x y 8xy 14(x y)1(8)a 2ab b (a b)ab xy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因式分解的概念. 2、知道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92-93页随堂练习以上的内容) 1、993-99能被100整除的依据是什么?并思考云图中的问题。 2、类比小明的做法完成议一议。 3、通过面积之间的关系填写92页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总结因式分解的概念。 4、填写93页做一做,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并想想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8分钟后,比谁能利用所学又快又准完成检测题。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变形是因式分解吗?为什么?(每题5分,共40分) 2、连一连(每题5分,共20分) 3、当 a=3.14,b=2.386,c=1.386时,用简便方法求ab-ac 的值。(10分) 2222292569x y x x x xy y --++-()23(x y)(35x)(35x)(x y)(x y)x y +--++-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育:《美丽的家园》教案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美丽的家园》教案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plan design of "Beautiful Hom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美丽的家园》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儿歌《美丽的家园》富有童趣,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一定的韵律美和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它幼儿提供了发散的思维空间,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都是幼儿熟悉的,除了儿歌中所提到的小鸟、小兔、小鱼等小动物,小朋友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认知水平说出许多相关的东西,让幼儿有话可说,有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 活动目的: 1、学习理解儿歌《美丽的家园》; 2、学习按儿歌的句式进行自由仿编;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图片小鸟、小鱼、小兔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游戏《拍手歌》 二、猜猜看看想想

出示大幅背景图,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提问:图上有哪些景物? 引导幼儿回答蓝天、小河、草地。 2师模仿小鸟的叫声,让幼儿猜是什么?幼儿回答小鸟后,把小鸟贴在相应的位置,引导幼儿说:“小鸟飞呀飞”;引出“蓝蓝的天上,小鸟飞呀飞;” 3英语fish引出“清清的河水,小鱼游呀游;” ,歌曲《小兔乖乖》引出“绿绿的草地,小兔跳呀跳;” 4接球游戏引出“快乐的幼儿园,我们笑呀笑。” 5这首儿歌里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复习理解儿歌。引出课题《美丽的家园》板书课题。 6、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三巩固儿歌 1儿歌接龙 2捉迷藏 3游戏《找小猫》 四、看图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1、蓝蓝的天上,除了有小鸟飞呀飞,还会有什么? 2、清清的河水,除了有小鱼游呀游,还有什么? 3、绿绿的草地上,除了有小兔跳呀跳,还有什么? 四、老师引导幼儿把仿编的句子变成一首儿歌,请幼儿自由朗诵儿歌。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家园教案第1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快乐的家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等,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各位小朋友,这节课老师想以导游的身份带大家去数学海洋旅游,大家愿意吗? 二、新授 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方法二 1、2、3、4、5、6、7、8、9、10 :1、3、5、7、9、2、4、6、8、10 方法三: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三、练习 课本第5页试一试。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 课本5页练一练第1、2、3、4题。 六、板书 快乐的家园

因式分解教案示例

6.4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因式分解将被除式分解且能被除式整除的多项式除法。 2、会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能化成AB=0形的简单一元二次方程。 3、体验运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及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探索过程。 4、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5、初步具有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本节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应用,即多项式除法与解方程。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涉及较多推理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分好合作交流的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a2b-ab2)÷ab的结果。 生:运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方法,可得结论为a-b。 师: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其他做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通过将被除式分解成ab(a-b)然后再除以除式ab得到结果。老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突出强调这里可将ab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计算。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除法和运用因式分解解方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多项式与多项式的除法。 (1)探索多项式除以多项式的方法、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看(a2b-ab2)÷(a-b)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让学生尝试着回答,教师板书示范,突出强调将被除式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关系ab(a-b),将其中的(a-b)可看作是被除式的一个因式,结果可得。 (2)范例讲解: 下面式子能进行计算吗?怎样计算。 ⑴(2ab2-8a2b)÷(4a-b) ⑵(4x2-9)÷(3-2x) ⑶(x2+2xy+y2)÷(x+y)⑷[(a-b)2+(b-a)]÷(a-b) 这是四种不同形式的的多项式的除法,其中(1)(2)(3)分别运用提取公因式、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对于(4)可由学生思考后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进行多项式除以多项式的除法时,通常可以将被除式化成几个因式的乘积关系,然后再将除式看成一个整体,由被除式除以除式,得到结果。 2、应用因式分解解方程。 (1)合作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讨论确定结论。)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快乐的家园) 推荐教案

《快乐的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 2、 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 2、 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1、2、 3、4代表什么。 教学难点: 了解1、2、3、4代表什么。 课前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二、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6、教师小结: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7、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 三、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四、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 2、4、6、8、10 方法三: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家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3页“可爱的校园”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1—10的符号表示方法。 2、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含意义,能正确、有序地数数,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上课前我们来猜个谜语吧? 头上没有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学生猜一猜。(鸭子) 师:我们一起同可爱的小鸭子一起去快乐的家园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情境图) 二、互动新授 1、说一说,认一认。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棵树......)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数一数,认一认。 师:谁能说出图上哪些东西的个数是“2”? (1)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组织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还认识哪些数) (3)集体交流。 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第几)。 3、试一试 (1)说一说。 出示小鸭子的情境图。 师:一共有几只鸭子,戴帽子的小鸭子排在第几?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2)师小结:同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3)数一数,认一认。(出示6、7、8、9、10的物体情境图) 师:数一数,你认识了哪些数?它们可以表示什么数? 引导学生去发现:7再多一个数是8,8在多一个是9,9在多一个是10. 三、巩固拓展 1、数一数,画一画。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练一练”的第1题情境图) 先请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2、照样子,圈一圈。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练一练”的第2题情境图) 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请学生自己完成。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3、数一数,连一连。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一练”的第4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4、看一看,说一说。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区分“几”和“第几”。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六、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最新人教版因式分解教案

案例研习:因式分解 一、案例背景 设计者:尹振强,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衢州市新星初中八年级一班 45人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式乘法运算,对乘法分配律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对整式的运算比较熟悉,对互逆过程也有一定的感知,但因式分解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原因在于分解因式的方法很多,变化技巧较高,且没有一种一般有效的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教学要求,防止随意拓宽内容和加深题目的难度。教科书对于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要求仅限于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教学中则应让学生牢固地掌握。 三、知识分析 。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上引入的,本教科书安排了多项式因式分解比较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它包括因式分解的有关概念,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区别与联系,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共3课时,其中提公因式法1课时,公式法2课时。因式分解是解析式的一种恒等变形,学习分解因式一是为解高次方程作准备,二是学习对于代数式变形的能力,从中体会分解的思想、逆向思考的作用。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事实上,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向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密切的联系.分解因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一种“化归”的思想,而且也是解决后续——分式化简、解方程、恒等变形等学习的基础,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分解因式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综上所述,本节课无论是在知识传承,还是在对学生数学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懂得寻找公因式,正确运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等手段,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方法,加强学生的直觉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2)由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过渡到因数分解,再由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3)寻找出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例问题情境的创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对比等手段,培养学生善于类比归纳,发展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通过有一定梯次的变式训练,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用提公因式法提公因式。

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 二界岭中心学校(初中部)许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因式分解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式子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2、熟练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体会类比思想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现实情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提高学生关注生存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因式分解的含义及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合理分组,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类比、探究式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组织学生先观看一段有关沙尘暴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并请学生谈谈看后

有何感想。(2至3人) 二、 提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严重,很多城市受到沙尘暴的侵袭,但狂沙埋不住希望,有一些青年志愿者向沙漠宣战,组织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 如图,在沙漠边上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共开了三块,从左到右,它们的长分别是a ﹑b ﹑c,宽是m ,那么一共开垦荒地的面积是? 方法一得: mc mb ma ++ 方法二得: ()c b a m ++ 总结:因此mc mb ma ++=()c b a m ++ 利用整式乘法验证: ()c b a m ++=mc mb ma ++ 我们把mc mb ma ++=()c b a m ++这一变换过程称作因式分解。 出示课题:因式分解 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称作因式分解。 对象:多项式 结果:整式的乘积形式 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因式分解) 思考: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 1 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法 2、利用整式的乘法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辩一辩: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⑴ 12x 3y 2=3x 3·4y 2 ⑵ 5x-5y+5z=5(x-y+z) ⑶ax+bxy-xy=ax+xy(b-1) ⑷a 2-b 2=(a-b) ·(a+b) 说明:1、等式左边是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形式; 2、因式分解一般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三、 引入新知

4.1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铁厂中学高效课堂数学教学设计 4.1 因式分解 铁厂中学李兴林 一.教材分析: 因式分解是代数的重要内容,它与整式和它在分式有密切联系,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有理 数和整式四则运算上进行的,它为今后学习分式运算,解方程及方程组及代数式和三角函数 式恒等变形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 义. 本节是因式分解的第1小节,它主要让学生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过程,让学生 体会数学思想——类比思想,分解的思想,逆向思考的作用,体会数学思维之间的整体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熟悉乘法的分配律及其逆运算,并且学习了整式的乘法运算, 因此,对于因式分解的引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它为今天学习分解因式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 对于八年级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再者本节还没有涉及因式分解的具 体方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即相反变形)。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变形与化归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复习回顾(整式乘法),自主探究概念,小组合作学习, 检测巩固,小结。 (一)复习回顾 1.整式乘法有几种形式?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3a?4ab=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a(m+n)=_______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a+b)(m+n)=_____________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一年级:数学教案-快乐的家园(参考文本)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一年级:数学教案-快乐的家园 (参考文本)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一年级:数学教案-快乐的家园(参考文 本) 教案设计示例 快乐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难点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准备 课件、补充资料“结绳计数”,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老师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点评:以结绳计数的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点评: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1”的概念.)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家园》教案

快乐的家园 【教学内容】 快乐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3.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4、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二、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1)同学们,你能认真地看图,说说2、3、4、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有了前面的“1表示什么”做基础,这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对于能独立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小结:2可以表示2只小鸟、2个人;3可以表示3朵白云、3个苹果;4可以表示4朵野花;5可以表示5只鸭子。这里的每一个数我们都可以像画图形表示1一样,画出自己喜欢的相应的图形来表示。(板书:2、3、4、5。) (2)同学们刚才看图回答问题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不看图,好好想想: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事物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呢?用数字来表示一下我们身边的事物吧! 小组交流汇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1扇门、2个凳子、5张桌子、3个小朋友等。 (3)同学们,抛开情境图,照着刚才那样,谁能说说6、7、8、9、10在我们的生活中各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6只小熊、7朵鲜花、8棵树、9只小鸟、10只蝴蝶……只要合理就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板书:6、7、8、9、10。)

【同步讲练】1.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详解+分层训练

一生活中的数 1 快乐的家园 1.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渗透对应的思想。 2.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数量,初步体会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个)的含义。 重点:初步认识11~10各数,能用11~10各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及物体的顺序。 难点:理解11~10各数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义。 ★学点1当物体的数量是1,2,3,4,5,6,7,8,9,10时,可以用1,2,3,4,5,6,7,8,9,10来表示。 ★学点2数可以表示数量(几个),也可以表示顺序(第几)。“几个”表示物 体数量的多少;“第几”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例题数一数,认一认,涂一涂。 ★分析我们首先要能认识“4”和“5”,然后在上面的图形中数出相应的个数,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解答示例:

误区1判断:“☆☆☆☆☆☆☆☆”一共有7个数字。()错误解答:√正确解答:× 1.数一数,圈一圈。 2.数一数,连一连。 3.数一数,画一画。

4. 照样子,圈一圈。 5.数一数,涂一涂。 (1)涂出6个绿苹果。 (2)涂出7朵红色的花。 (3)给第5只小狗涂上黑色。 (4)给第8只鸭子涂上黄色。

素养提升我最强6.小红身边有10个球,请你把没画完的都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生活中的数 1 快乐的家园 基础知识我最行1.数一数,圈一圈。 2.数一数,连一连。

3.数一数,画一画。 4. 照样子,圈一圈。 5.数一数,涂一涂。(1)涂出6个绿苹果。 (2)涂出7朵红色的花。

(3)给第5只小狗涂上黑色。 (4)给第8只鸭子涂上黄色。 涂色略 素养提升我最强 6.小红身边有10个球,请你把没画完的都画出来。 提示:再画7个球。

公开课因式分解教案、反思

教学案例:初中八年级代数 课题:13.5 因式分解(1) 教材:华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第五节 授课教师:德化县第六中学林荣辉 【教学目标】 1.能区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会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来判定一个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2.通过与算术中的因数分解相比较,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与多项式的乘法相比较,发展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因式分解在简化计算中的作用等,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增强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多项式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类比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初中八年级代数 课题:13.5 因式分解(1) 教材:华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第五节 授课教师:德化县第六中学林荣辉 【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共二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节课以类比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数学过程设计中,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入,从生活场景中提炼数学知识,设置疑问,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最后又运用新知解决疑问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2.设计问题化、发现化的“概念形成”、“探究新知”,通过“做一做”、“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利用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自我思考归纳总结,体会数学的价值。 3.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由此,本课组织学习因式分解概念与提公因式法时,让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因数分解及整式乘法相类比,进行探索新知,自我小结归纳,再给出一系列辨析题。在最后的环节中,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问题全部展现,为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让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化解难点。 4.本课教学流程图: 情境激趣 复旧孕新 自主小结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02《快乐的家园》说课稿【新版】

《快乐的家园》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几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快乐的家园”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开端,学生将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体会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找、想、画、说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使他们看到实物的数量能迅速想到数字符号,看到数字符号能联想到各种具体的实物,从而生动形象的理解数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1~10的数,初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活动,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输出数量是1-5的物体,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境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四、说学法: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快乐的家园》说课稿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快乐的家园》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操作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理解数“1、2、3、4”的含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老师1-10的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二)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漂亮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漂亮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三)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四)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假如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快乐的家园教案

快乐地家园 教学内容10以内数地认识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地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地练习. 2.在数数过程中,初步认识1-10符号表示方法. 3.通过在具体情景中活动,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地量. 重点难点1.看图理解数“1” 2.理解基数和序数地含义. 关键学生对十个数地掌握 教学准备教科书、小黑板、彩粉笔,小棒 环节时间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5’二、新授 20’ 三、 巩固练习 10’ 四、 总结 5’ 复习:两人一组,用1分钟地时间数数,从1开始,能数多少就数多少. 按要求拿小棒. 拿出1根小棒,举起来.拿出2,3,4根小棒,举一举.拿出5根小棒,让同桌看一看.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地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那里有数字小灵童,看小朋友能不能找到他们? 1.请用你学过地数字小灵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在这里见到次数最多地数字小灵童是谁? 3.游戏:越多越好. 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 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 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4.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地集合, 可以表示很大地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地物体.)5.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6.建小足球队:学校地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 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7.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地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8.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地数表 示什么? 9.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10.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地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1.看到这些数字,你知道了什么? 练一练 出示小黑板(书5页习题1) 1.学生在教师地指导下观察. 2.点名说,同桌说一说. 3.连一连. 同样方法做习题2、3.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10各数,知道了一个数不仅可以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1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群物体;可以表示一个大地物体,也可以表 示一个小地物体.这些数多有意义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