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职业分类,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应用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产学合作机制。

4、高职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高职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数以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包含哪些内容?

答:(1)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6、《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3)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7)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

(8)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9)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10)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7、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把握方向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

(2)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任务。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内涵。

(4)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要求。【协调发展奠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6)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7)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整体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8)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9)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10)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

(11)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

(12)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

(13)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14)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

(1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

(16)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

(17)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保障营造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

(18)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统筹规划管理。

(19)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20)重视分类指导,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

(21)推进普职渗透,丰富学生发展途径。

(22)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协调发展环境。

8、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高职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

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9、为什么高职教育注重的是专业建设而不是学科建设?

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分专业进行的,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结构的基本单元;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

10、重庆市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何要求?

答: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理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以双元制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求实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更新教材结构、内容和形式,开发和遴选一批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创新性示范教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方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小班制教学。建设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职场化教学环境,推行仿真实训、模拟、案例等教学方法,落实学生技能实训和企业实习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培训。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共建共享共用。

11、重庆市对调整专业结构有何要求?

答:瞄准市场需求,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立足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加快建设支撑和服务“6+1”支柱产业、“2+10”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专业群,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石油化工、材料与能源、资源环境等类别专业。着眼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上档升级,积极发展物流、商贸、旅游、护理、学前教育、金融事务、家政服务等相关专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林牧渔等涉农专业建设。制定重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中、高职有机衔接、融合贯通的专业体系,实现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

12、如何理解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答: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要求学校融入社会,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按照社会需求变革、随着社会需求发展。以社会评价作为对人才培养工作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评价。

13、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什么?

答:(1)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全面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在办学理念上,强调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4)终身教育观念;

(5)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6)构建适应21世纪的新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7)强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树立全程质量意识,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8)在对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的评价中,接受社会的检验。

14、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增强什么意识?

答:一是定位意识,二是品牌、特色意识,三是创新意识。

15、学院教学中心地位如何体现?

答:教学中心地位应该体现在:

(1)学校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2)教学经费比重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稳定来源。

(3)非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服务的程度。

(4)学校有哪些体现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执行如何。

(5)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实得如何。

16、什么是教学目标?

答: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过程所追求的结果。

17、什么是教学文件?

答:教学文件至少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实验实训实习大纲及指导书、教学课程表、教学日历等。

18、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才培养方案”?

答: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19、如何考察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答: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是指:教学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执行情况是否吻合;教学计划变动是否频繁;必须调整时是否有规范的申报和审批手续。

20、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有何异同?

答: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采用的是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强调学习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课程标准突出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技能的形成与应用,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教学大纲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教学顺序、教学课时、教学方法的描述,陈述方式多采用的是“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强调教学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学大纲突出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在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现在主张采用“课程标准”一词来代替原来的“教学大纲”,目的是要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把原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与课程实施过程。

21、何谓“双证书”?

答:“双证书”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开考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或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22、什么是实践性教学?

答:实践性教学是指促使学生对专业理论加深理解、获得职业从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23、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答: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它在实现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上看,它规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从外延上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要素。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那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就是实质性要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凭借性要素。

2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六大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

课程体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占较大的比重(实践学时占50%以上)。

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养途径:学校与用人单位结合、师生与生产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26、高职教育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产学结合的基本含义

①产学结合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它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

②产学结合,不仅包括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层面的结合,又包括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过程与实践活动过程层面的结合,后者的结合是其核心部分。

③产学结合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双向性的特点,形式也有多样性的特点。

④产学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2)工学结合的基本含义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产教融合”。

27、为什么说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答:产学研结合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高职教育开放办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高职教育创新的突破点。

28、高等职业院校在“工学结合”与人才培养上应该如何做?

答:(1)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9、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上应该怎么做?

答:(1)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2)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30、什么是“订单式”培养?实施订单式培养,要抓住哪几个环节?

答: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企业的“订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它还包括含有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实习实训等内容的订单培养计划。

实施订单式培养,首先要抓订单;其次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第三,要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中用好机遇,在国内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中创造机遇,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31、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改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是专业设置要与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纠正不考虑社会需求,而按照现有教师来设置专业的做法和只考虑专业建设的成本的做法。

二是专业建设要体现高职特色,可以对口一家单位、一个行业,也可以与单位、行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三是对就业不好的专业要及时调整方向,按照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型,可以与其他专业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32、高等职业院校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是什么?

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较大比例。

33、什么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管理职能可以归纳为“决策、规划、组织、指导、控制、协调、评估、激励”。

34、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35、教学管理制度完备、规范如何体现?

答:(1)教学基本文件完备: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表、学期教学计划、总结等。

(2)必要的工作制度健全: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等制度;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实

验室)守则、课外活动管理等学生管理制度。这些文件和制度要健全,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

36、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37、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8、高职院校如何加强思想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答:一是要转变人才观念,把实用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二是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第一线建功立业。

三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尊重实用人才的良好氛围。

39、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答: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3)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

(4)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0、何谓“教书育人”?

答:“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41、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答:在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形成严谨的治学作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

42、如何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答:“双师型”教师定义——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局先进水平。

一方面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43、国家对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任有何要求?

答:所聘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用原则上不少于160学时/岗位·年,每个兼职教师岗位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1位或多位兼职教师。

44、学校教师分哪些类?

答:分为四类:(1)校内专任教师:指学校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实训教师、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以从事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做其他管理工作人员。(2)校内兼课人员:指校内非专任教师,但是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在校内兼课的人员。(3)校外兼职教师:专指聘从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企业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有较高级别的非教师类专业技术职称,是行业或技术领域能手。(4)校外兼课教师:指聘请来校兼文化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其它院校的教师,要求有高校教师资格。来自机关、研究单位的应列为校外兼职教师。

45、教师应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答: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要补好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开设新课程要有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

(2)教师要认真研究和讨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或选用与标准(大纲)相适应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依据大纲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和教案。

(3)积极参加和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积极钻研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做出贡献。专业课教师要运用现代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

(4)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46、教师风范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师风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的体现,是教师德与才的集中表现。教师风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学校的品牌实

质是教师风范的品牌。教师风范表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等方面。

47、高校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高等学校的师德和师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48、如何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答: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优秀的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通过网络等手段公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学校教务部门要适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49、国家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什么要求?

答: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1)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4)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50、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答:(1)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2)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3)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4)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5)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1、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1)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2)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3)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4)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

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5)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6)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7)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8)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52、学习风气的内涵是什么?

答: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53、学校的学习风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风气好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学校的学习风气主要体现在:

(1)校园氛围。美丽幽静的校园环境,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外部条件,它们会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拼搏进取。

(2)学生管理。优良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具有优良学风的学校一定有完整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3)教育载体。学生的优良学风是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学校应创造一切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和其他素质教育活动。

(4)形象表现。透过学生群体的形象表现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到学生学习情况。

学习风气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2)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切合实际的措施,学生主动学习、勤奋进取。(3)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的人数多、效果好。

54、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容是什么?

答:文化素质的内容是广泛的、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外,还有以修养和人格魅力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其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心理、宗教、历史等,也包括科学素质和心理健康等,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

55、当代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素质?

答: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当代大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具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恒心和毅力;培养诚信守法、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完整版)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附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现行中、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确定。 二、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以5年为主。 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行学分制,完善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办法。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弹性学制的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体例框架 1

与要求制订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有关总体要求,对接行业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具体参考以下表述,结合中、高职实际和专业实际研究确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需要,具有......素质,掌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在素质方面,对照以下总体要求,并结合专业特点研究确定。在知识、能力方面,对应人才培养目标,对照有关课程标准、专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总汇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总汇 (语素)—最小的语言单位,如:人、椅、巧克力等。 词— 最小的语法单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如:人民、椅子、巧克力蛋糕等。 短语— 又称词组,由两个或两个词组成。如:人民幸福、椅子破了、巧克力蛋糕很甜等。(句子)— 语段 一,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 A.单音节,例如:天、地、写、看、我、啊等 B.多音节:连绵词——双声的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如;参差仿佛伶俐崎岖 ——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如;彷徨窈窕蟑螂翩跹 ——其他的蝴蝶鸳鸯玻璃芙蓉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构成 姥姥悄悄纷纷往往 音译外来词—葡萄咖啡沙发巧克力马拉松尼古丁 (2)合成词 A.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例:途径体制价值美好寒冷始终买卖国家干净人物 B.偏正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例:冰箱小说火红蜡黄笔直 C.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例:提高说服延长车辆书本纸张 D.动宾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支配的对象 例:司机管家动员保健达标美容 E.主谓式——前一个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主谓名动形 例:地震霜降年轻眼热心酸自动 F.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 词缀+词根:老虎老乡第一第五阿姨阿毛 词根+词缀:刀子扳子石头木头作者读者 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红通通的笑嘻嘻的 (3)重叠式

姐姐哥哥仅仅刚刚偏偏 二、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由此可与看出短语的特征:一是由词语与词语组成,二是能够独立运用。要注意的是,短语与词语和句子有相像之处。像词语,是说有些短语具有词语的语法功能;像句子,是说短语只是书面上没有标点,口语中没有语气。比如“多么迷人的九寨沟”这是短语,可口语里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句话——“多么迷人的九寨沟洼!”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复指短语 [口诀]短语看结构,十种莫忧愁。并偏动介补,主的兼连复 1、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雄伟壮丽、报纸杂志。民俗风情、吃喝穿戴、这个那个、和谐幸福 2、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他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 1)名词性偏正短语——定语+名词(或代词) 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作定语。例如: 名+名:中华情赤壁赋出师表兰亭集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之 战 代+名:我们家这个人之二虫这只黄鹂那只白鹭这条纱巾那根拐 棍 动+名:发言稿止痛片美发厅调查提纲训练计划运动规律游览路 线 形+名:黑牡丹红太阳白玫瑰绿色食品经典作品优秀分子永恒 魅力 ②指示代词、数词、量词组合作定语。例如: (指+数+量)+名:这支笔这一位委员那一个书包这两个人那一年六月(数+量)+名:七根火柴一年四季一件小事一曲窦娥冤千古关汉卿 (2)动词性偏正短语——状语+动词 ①状语表示的意义 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时间、频率、范围、处所、对象等。例如:表示情态:努力进取认真研究大力发展倾情奉献喜闻乐见娓娓动听 表示时间:猝死马上出发立刻行动现在开始从眼前抓起于拂晓结束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高职公共基础课 的重要作用;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 用实行探讨,其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 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持续变化之中、高职教育除要 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增强公共基 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把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作为教学重点、 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注重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对高 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等。具体 材料详见: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摘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 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 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实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 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 作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 《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作者均 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 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理解,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实行商榷。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电工识图口诀巧记忆 一,通用部分 1,什麽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麽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麽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麽?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麽?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当电压为1伏,电流为1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1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7,什麽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部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互关系,它是分析和计算部分电路的主要依据。 8,什麽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汇总(2021新高考)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性、 性、 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 或 两种,用符号 或 表示.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是 或 两种,用符号 或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1.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 ,真子集的个数为 . 2.A ?B ?A ∩B =A ?A ∪B =B . 3.A ∩(?U A )=?;A ∪(?U A )=U ;?U (?U A )=A . 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q p ?,p 是q 的________条件,q 是p 的________条件;若q p ?,p 是q 的________条件。

口诀: 方法: 五、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求否定的口诀: ) :);(,:p x p A x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x p A x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函数 一、函数定义域的常见求法 (1)分式的分母 ;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 ; (3)对数函数的真数 ; ()若函数()f x 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定义域为使各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 合的 集; 二、求函数解析式的常见求法 ①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f (x ),且满足172)1(2)1(3+=--+x x f x f ,求f (x ) ②配凑法:,1 )1 (2 2 x x x x f +=-求f (x );③换元法:x x x f 2)1(+=+,求f (x ) ○ 4消元法: 三、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增函数:)()(],,[,x 2121 21x f x f x x b a x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试题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试题 (不定项选择) 1、高等职业教育提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是(A )。 A敬业、诚信教育B求实、创新教育 C责任、奉献教育D诚信、创新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ABCD )。 A职业针对性B大众性 C产业性D社会性(地方性与行业性) 3、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ABCD )。 A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 B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半学格局。 C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半学水平和质量。 D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4、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C )。 A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B以就业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C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D以就业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5、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格局是(B )。 A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省级政府予以配合的两级管理格局。 B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的两级管理格局。 C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省级政府进行调控和质量监控的两级管理格局。D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省级政府进行质量监控的三级管理格局。 6、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ABCDE )。 A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 B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C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D以学生“双证书” 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E产学结合、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7、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是(ABD )。 A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设计性、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B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学科建设,高职教育注重的是专业建设。 C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的是专业建设,高职教育注重的是学科建设。 D普通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师资队伍的高学历层次,而高职教育则更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 8、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包括(ABCD )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基本知识问答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基本知识问答 1、什么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对高等职业院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息式的综合性评估。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在2003年评估试点工作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第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试点工作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 2、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4、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有重点的考察,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5、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3)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4)评价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 (5)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6)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6、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7、申请评估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高等职业院校自有毕业生起至有3届毕业生前必须参加一次人才培养评估,但须符合以下条件: (1)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并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有关要求; (2)核算教师总数时,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专兼教师之比无限制; (3)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含合作共建)及附属用房生均占有面积(平方米/生)达到下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知识·积累 专题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字音) 多音字及其读音识记 一、常见多音字及其读音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叫多音字。 A 阿①ā阿婆阿姨②ē阿附阿胶 腌①ā腌臜②yān腌肉 挨①āi挨个儿挨近②ái挨打挨说 拗①ào拗口②niù执拗③ǎo拗断 B 扒①bā扒开扒车②pá扒手扒糕 把①bǎ把握把持把柄②bà茶壶把儿花把儿 膀①bǎng臂膀②páng膀胱③bàng吊膀子④pāng膀肿 蚌①bàng蚌壳②Bèng蚌埠 薄①báo薄饼②bó单薄稀薄薄情薄礼③bò薄荷 堡①bǎo碉堡堡垒②bǔ堡子③pù十里堡 暴①bào暴露②pù(同“曝”) 背①bèi脊背背景②bēi背包背债 奔①bēn奔跑奔波②bèn投奔 臂①bì手臂臂膀②bei胳臂 辟①bì复辟②pì开辟 扁①biǎn扁担②piān扁舟 1 / 130

便①biàn方便便利便宜从事②pián便宜 骠①biāo黄骠马②piào骠勇 屏①bǐng屏息屏气②píng屏风③bīng屏营 剥①bō(书面组词)剥削(xuē)②bāo(口语单用)剥皮 泊①bó淡泊停泊②pō湖泊 伯①bó老伯伯父②bǎi大伯子(丈夫的哥哥) 簸①bǒ颠簸②bò簸箕 卜①bo萝卜②bǔ占卜 C 参①cān参观参加②cēn参差③shēn海参人参 藏①cáng矿藏②zàng宝藏 曾①céng曾经不曾未曾②zēng曾孙曾祖 差①chā(书面语)偏差差错②chà(口语)差点儿③cī参差④chāi差遣差事出差交差 刹①chà刹那②shā刹车 禅①chán禅师②shàn禅让封禅 场①chǎng场合冷场②cháng场院一场雨 朝①cháo朝代朝阳(向着太阳) ②zhāo朝夕朝阳(早晨的太阳) 嘲①cháo嘲讽嘲笑②zhāo嘲哳 车①chē车马车辆②jū(象棋棋子的一种)弃车保帅 称①chèn称心对称②chēng称呼称道 乘①chéng乘车乘机②shèng史乘千乘之国 盛①chéng盛饭盛器②shèng盛产盛开盛况盛名 澄①chéng(书面语)澄清(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②dèng(口语)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匙①chí汤匙②shi钥匙 冲①chōng冲锋冲击②chòng冲床冲劲儿 2 / 130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柯东林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5期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其他综合素养的形成。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目标上,所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都非常注重专业课程设置,而对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压减课时或干脆砍掉的方法。这直接影响到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无论怎么样,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需要,合理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既为专业发展服务,更为整体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服务。 一、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 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乃至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都应该根据《纲要》的精神,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并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改革,涉及公共基础课程安排、课堂教学及专题讲座、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方面。可以说,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公共课部都十分关注的事情。结合笔者所从事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首先必须弄清高职学生这个特定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基本知识目标任务;然后结合专业特点,确立技能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确立拓展目标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对象”施教。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具有当代青年的共同特点,但又有其特殊性。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其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和学习习惯不好,人生的目标还较模糊。但是这一特定群体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又不同于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侧重于高技能培养目标,所以在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高技能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高职学生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接受实践的反应能力较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依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对实践知识的需求,这对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从教学计划安排、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每节课堂教学要做到服从和服务学生的实际和专业发展的实际、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未来就业方向等,由此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架起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桥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七大高考数学必考内容复习汇总

2019年七大高考数学必考内容复习汇总 高考在即,考生们都在紧张备考,关于数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9年七大高考数学必考内容复习汇总,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数学解答题部分主要考查七大主干知识: 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数学高考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原理、法则、

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 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所有数学考试最终落在解题上。考纲对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考查要求,而解题训练是提高能力的必要途径,所以高考复习必须把解题训练落到实处。训练的内容必须根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

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部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部非常重视开展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在公共教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化“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意识,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1、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作风严谨务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学院课程设置的状况,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为专业课教学服务,公共基础课要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整理了一些常考常用知识,这些知识看似简单,却很容易在关键时刻混淆。 1. 文化常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国:魏、蜀、吴。 “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

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五金:金、银、铜、铁、锡。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行:金、木、水、火、土。 “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电工基础知识概述(doc 42页)

第一章电工基本基础 第一节直流电路和分析方法 本节主要讨论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定律,以及应用它们来分析与计算各种直流电路的方法,包括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计算电路中的电位等。这些问题虽然在本节直流电路中提出,但也同样适用于后文介绍的线性交流电路与电子电路中,是分析计算电路的重要基础。 一、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1.电路和电路图 电路是由电工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总体,它提供了电流通过的路径。如居室的照明灯电路、收音机电子电路、机床控制电气电路等。随着电流的流动,在电路中进行能量的传输和转换,通常把电能转换成光、热、声、机械等形式的能量。 电路可以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实际的电路由元件、电气设备和连接导线连接构成。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通常把实际的元件加以理想化,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路图形符号表示;用这些简单明了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称为电路图。 例如,图1—1(a)所示的符号代表干电池(电源),长线端代表正极,短线端代表负极。图1—1(b)所示的符号代表小灯泡(负载)。图1—l(c)所示的符号代表开关。用直线表示连接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电路,如图1—2所示。 一般电路都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的。电源是把非电能能量转换成电能,向负载提供电能的设备,如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负载即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元器件。如电灯可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电炉可将电能转变为热能,扬声器可将电能转变为声能,而电动机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器件。连接导线的作用是输送与分配电路中的电能。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电荷有规则的运动就形成电流。通常在金属导体内部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在 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而形成的。而在电解液中(如蓄电池中),电流是由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相反方向的运动而形成的。

职高数学基础知识点

职高数学基础知识点 一.集合: 1.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练: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A={1,3,5,9},集B={2,5,7,9} 求A ∩B, C U (B ∪A) 答案:{5,9},{0,4,6,8} 2.弄清集合的关系符号:???∈ ,,,以及常见数集:R 、Q 、Z ,N 练: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___Φ, 0___{0}, a___{a,b,c}, {a}___{a,b,c}, 2____Z, {0}___N, 0___Q, {-2,3}___[-2,3], 0 {x<5}, 0 {x/x<5}, 0 (-2,5), 0 [-1,5]. 答案:∈∈∈??∈?∈?∈∈?;;;;;;;;;;; 3.充分与必要条件:q p ?则p 是q 的 条件;q p ?则p 是q 的 条件。 练:1、“集合A ∩B=A ”是“集合A 是B 的子集”的 条件。 2、“x 2 -4=0”是“x=2”的 条件。 答案(充要,必要) 二.不等式: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c a c b b a >?>>, ;c b c a b a ±>±?> ; d b c a d c b a +>+?>>{;0{0{>>?>>c bc ac c b a ;0{0{<c bc ac c b a bd ac d c b a >?>>>>0 { ;n n b a b a >?>>0 2.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不等式1432 2411{->--+ <--x x x x x 的解集为 答案:)54,1(- 一元二次不等式:变正(二次项系数化正);求根(求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写解(不等式是大于0,解集为两根之外;不等式是小于0,解集为两根之间) 绝对值不等式:) 结果是两不等式的或并(m b ax m b ax m b ax -<+>+?>+ )(交结果是两不等式的m b ax m m b ax <+<-?<+(m 〉0) 练:求下列不等式的解: 022<-x x ; 092≤-x ; 0432>+-x x ;答案:)4,1(];3,3[);,2()0,(--+∞-∞Y 25≥-x ; 412<+x ; 0)23)(2≥+-x x (;答案:]2,2 3 [);23,25();,7[]3,(--+∞-∞Y 三.函数: 1.函数定义域(一看分母:分母不为零,二看根号,开偶次方被开方数非负,三看对数: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底数不等于1) 2.求函数值:已知223)(x x x f --=,则=-)1(f 答案: 4 3.函数奇偶性:)()(x f x f =-则函数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x f x f -=-则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练: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x x f x x x f x x f x x f 2)(;531)(;)(;2)(2 2 =-==-= 答案:偶、非奇偶、奇、非奇偶 4.函数单调性:图象上升,函数在对应x 区间上是增函数,x 、y 的大小关系一致。 图象下降,函数在对应x 区间上是减函数,x 、y 的大小关系相反。 5.二次函数:一般式:c bx ax y ++=2 ,其中顶点)44, 2(2 a b a c a b -- 顶点式:k h x a y +-=2)(,其中),(k h 为顶点坐标。 交点式:))((21x x x x a y --=,其中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为)0,(),0,(21x x 附: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根的判别式ac b 42-=?(0>?方程有二个不等实根; 0=?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0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篇一: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语文知识点涵盖高考语文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考察内容 包括多音字、成语、古诗词阅读等高考语文常考考点 帮助考生从语文知识点的角度进行高考语文复习 从而达到更好的语文复习效果 【篇二: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成语易错五百个汇总2017年02月27日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海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贵州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广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西藏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新疆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宁夏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吉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黑龙江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内蒙古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青海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甘肃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山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 【篇三: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

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公共课教学部是学院公共课与基础课的教学部门,下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6个教研组,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音乐欣赏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部非常重视开展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在公共教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化“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意识,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1、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我公共课教学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作风严谨务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我们根

(完整版)电工学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点 1. 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2.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正方向, 实际的电流方向与规定的相反。 公式:q I t = (,,A C s ) 36110,110mA A uA A --== 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并且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的电流。 3. 电阻:表示物体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公式:l R S ρ= (2,,,m m m ΩΩ*) 导体的电阻是由本身决定的,由它本身的电阻率和尺寸大小决定,还与温度有关。对温度而言,存在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变化。 4.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U I U RI R ==或(导体的电阻是恒定的,变化的是电流和电压) 5. 电阻的福安特性曲线:如果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阻的U-I 关系曲 线。 电阻元件的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叫做线性电阻。如果不是直线,则叫做非线性电阻。(图:P8) 6. 电能:W UIt = (,,,J V A s ) 实际中常以110001kW h W h *=*,简称度。 7. 电功率: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用P 表示。 公式:2 2W U I R t R P =P =或=UI=(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可见,一段电路上的电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成正比。用电器上通常标明它的电功率和电压,叫做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8. 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的规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 阻和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公式:2 Q RI t = (,,,J A s Ω) 阅读P12,13页的‘阅读与应用’的三和四 9. 电动势:表征电源做工能力的物理量,用E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 时两极间的电压。它是一个标量,但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10.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 阻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