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坝体及坝基防渗问题

合集下载

水库渗漏原因及评价分析

水库渗漏原因及评价分析

水库渗漏原因及评价分析该水库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城镇附近,周边绿化较好,较大的库区水面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开发利用,带动周围经济发展。

但水库由于近年来开发利用,对库区进行清淤,导致水位下降明显,基本维持死水位上下,显然渗漏问题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1基本情况该水库总库容32.8万m3,控制流域面积19km2,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18mm。

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151m,坝顶平均宽4.0m,坝顶高程120.30m,最大坝高7.8m,坝顶设有防浪墙,防浪墙高0.3m,宽0.5m。

上游坝坡为干砌石护坡,下游无护坡;上游坝坡坡比自上而下为1:3. 6、1:4.3,在118.18m高程处设有5.0m宽马道;下游坝坡坡比为1:2.3。

坡脚无排水棱体,坝基未设粘土截水槽。

水库下游沼泽化严重。

为彻底摸清水库渗漏原因,在水库坝顶布置钻孔4个,在库区东侧边坡布置钻孔3个,在库区内布置钻孔2个。

主要揭露地层有元古界滹沱群东冶组(Ptdn)白云岩,第四系下更新统冰碛(Q1gl)粘土、泥砾,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坡残积(Q2-3del)粘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pal)壤土、中砂、砾砂、砾石等,第四系人工堆积(Qs)素填土。

通过本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坝址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其渗漏原因有两个:拦河坝坝体及坝基渗漏;库区岸坡地基渗漏。

2.1 拦河坝坝体及坝基渗漏原因及分析综合分析认为:坝基上部的中砂、砾石层,下部的全、强风化岩体多具中等透水性,局部破碎带密集,可达中等~强透水,由于库区壤土淤积层被人工清除(相对隔水层被破坏),致使上述岩层形成多条透水带与库区水相连,形成坝基渗漏的主要通道。

钻孔初见水位多位于上述岩层中以及水库下游沼泽化现象严重也说明了这一点。

2.2 库区、岸坡地基渗漏原因及分析由于水库西北为丘陵区,岩体裸露,风化程度高,东南为冲洪积平原,多为壤土,表层为耕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推测库水有可能依据地势高差通过渗漏通道流失。

浅析土石坝渗漏原因及防渗处理

浅析土石坝渗漏原因及防渗处理
实现节省投资。 排水减压设施加固。排水减压设施一般在大坝下游采用导
过检验之后发现抗剪指标方面明显 出现偏低的情况 , 坝体 抗滑 不够稳定。
排除上面提及 的原因之 外, 还可能是因为大坝 的排水 设施 出现破坏导致 的。对于大坝加高和培厚使排水体埋入坝体 内, 导致 排水系统 出现堵塞 的情况 , 还 可能是排 水的棱体 反滤 层淤
失修、 报废, 这也是导致 泄水建筑物出现破坏 的原 因。 ( 2 ) 渗漏性病害及其原因。
病 害的机理主要 是坝体的密实 度不足 以及其结合 体抗渗 性不够。主要有坝 体渗漏 、 坝基渗漏、 绕坝渗漏 , 涵洞周边渗漏 和 白蚁洞穴导致渗漏等。 土石坝的坝体 出现渗漏的情况 。因为斜墙或者心墙等 防渗 体出现裂缝或者是坝体施工质量等 问题形成渗流 的集 中通道 , 导致管涌等 问题的 出现 , 渗水溢出点在坝体下游侧 和坝脚 。 土 石 坝 的坝 基 出现 渗 漏 的 情 况 。主 要 是 历 史 原 因 导 致 的 , 有的土石坝没有设计就开工 建设,有 的是 一边 设计 一边 施工 , 这就容 易造 成坝基处理达 不到防渗要求 ,蓄水后 出现 渗漏现 象。 还有土石坝 出现绕坝渗漏的情况 , 这种渗漏主要是指渗水 绕过坝头两端 向下游岸坡溢 出的现象 。绕坝渗漏主要发生在坝 端松散的坡积层和岩石 的风 化层 以及渗水层 , 或者是裂缝 发育
的基 岩 处 。
2 土石坝危害的类型和渗 漏的原 因
参 阅这些年对于很 多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的相关资料 , 关于 土石坝 的病害 , 大致可 以根据其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 ( 1 ) 结构及构造性病害 。 病害 的机理主要是 结构 强度和稳定 以及 刚度 方面不足 , 还 有构造措施不够合理, 这些情况 多反映在其主体 结构稳定性 的 变化方面 。主要包含泄洪和滑坡、 沉 陷和裂缝 以及护坡和排水 设施 等 。 实际的工程标 准偏低 。这 主要体现在 原校核 洪水标准偏 低。部分大坝的坝项高程 以及大坝的坡 比和坝项的宽度、 防渗 体顶 部高程和泄水建筑物导墙顶 高程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 。 除了工程标准偏低之外 , 还有坝坡稳定方面不满足实 际的 要求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原先的设计标准很低 , 在施工 时筑坝 的土石料和坝体填筑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 , 坝体和坝基在 防渗 处理方面没有达到要求等导致的; 另一方面可能是 由于 实际施 工导致的 ,对于坝体的实际填筑并没有达到设计的干容重 , 经

浅谈直界水库坝基防渗处理

浅谈直界水库坝基防渗处理

浅谈直界水库坝基防渗处理作者:曹仁斌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5期摘要:以勘察、调查资料为依据,对直界水库坝基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坝后沸砂、涌泉现象消失,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效果。

关键词:坝基渗漏帷幕灌浆中图分类号:TV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128-011 工程概况直界水库位于山东省宁阳县柴汶河支流石崮河上,控制流域面积26km2,总库容1017万m3,兴利库容663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大坝为均质土坝,全长600m,坝顶宽6m,坝顶高程140.00m,最大坝高14.30m。

该水库于1966年11月动工兴建,1967年6月拦洪蓄水,后经过3次加固续建才达到现有规模。

该水库修建时未能按筑坝标准修建,遗留了坝体局部软弱、坝基严重渗漏、溢洪道无消能防冲设施等问题。

70年代初,大坝曾发生大面积沉陷和裂缝;90年代初,坝后坡脚出现大范围涌水等险情,虽经多次处理效果不明显,现坝后已形成较大范围沼泽地,为山东省重点病险水库之一。

2 坝基渗漏原因分析2.1 坝基灰岩地质条件是坝基渗漏的根本原因直界水库坝基为寒武系张夏组灰岩、崮山组页岩、灰岩,岩层产状NW288°NE从坝后出现的多处沸砂推断,坝基岩体内已形成多处连通性的渗漏通道。

坝后出现涌泉现象,表明坝前后已形成深层渗漏通道,且具有承压性。

在坝后坡脚处做简易测压管试验,结果发现,测压管水位比地面高1.95m。

2.2 施工质量差是坝基渗漏的直接原因主河槽段0+375断面钻孔与基岩接触部位有厚0.3m砂砾石层,且相邻粉质粘土层呈流塑状态,表明已产生接触冲刷。

由此可见,当初建坝时,清基不彻底,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施工质量差,清基不彻底是坝基渗漏的直接原因。

2.3 坝基渗漏计算经计算该水库坝基年渗漏量为305万m3,占兴利库容的46%。

戈枕水库大坝渗漏量异常分析及处理

戈枕水库大坝渗漏量异常分析及处理

戈枕水库大坝渗漏量异常分析及处理文章主要介绍戈枕水库大坝基本情况,对其渗漏增大的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渗漏处理措施。

本次采取的加固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大坝加固处理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标签:水库大坝;渗漏;扬压力1 戈枕水库简要戈枕枢纽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戈枕村,是昌化江的最后梯级,为大二型水利工程。

枢纽主要任务为拦蓄上游大广坝发电尾水灌溉、兼具发电和供水。

枢纽主要建筑物为挡水大坝、河床式主厂房及渠首建筑物。

挡水大坝分为混凝土重力坝和左岸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2m,挡水水头范围为27m~31.8m。

枢纽建筑物建于弱风化基岩上,设计的防渗帷幕灌浆深入相对不透水层(3LU)以下3m。

2 渗漏情况简要说明戈枕枢纽2009年8月下闸蓄水,2009年底全部机组发电,基础廊道于2010年8月全部贯通,发现结构缝和基础渗水,局部渗压计压力超标,截止2011年3月(查找这段时间大坝扬压力的观测数据),渗水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专业人员下工地现场察看,从现场察看结果和观测资料(9#/10#、13#/14#、16#/17#、24#/25#等接缝漏水,9#/、16#、18#、19#渗压计超出正常值,坝体渗流偏大(结构缝750m3/d,基础720m3/d)等)初步判断,大坝渗漏呈不正常状态。

为了采用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措施,需要首先查明主要渗漏通道,分析其渗漏原因。

具体检查方案如下:(1)检查目的与重点部位a.结构缝面止水效果;b.廊道底板混凝土浇筑质量;c.基础接触面灌浆质量;d.帷幕幕体灌浆质量;e.帷幕幕底渗流情况(2)检查方案a.18#坝段布置两个坝基检查孔(JC1、JC2),JC1位于帷幕孔间,JC2位于帷幕孔下游侧;b.21#坝段布置一个坝基检查孔(JC3),JC3位于帷幕孔间;c.16#/17#坝段接缝处设置缝面检查孔(JC4),JC4应穿过缝面500mm。

缝面检查孔应严格按附图控制角度,防止损伤坝体止水;d.坝基检查孔(JC1~JC3)孔径不小于φ76mm,坝基检查孔(JC1~JC3及厂房检查孔)采用分段孔钻孔取芯、压水检查方法,并做好分段编号及记录,压水试验采取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

论水库坝基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论水库坝基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论水库坝基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摘要:水库是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设施,其不仅能够给农业发展、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水源,而且能够有效防御洪水灾害。

我国在建设水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历史悠久,导致现有的许多水库都出现了病险问题,尤其是坝基的渗漏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水库坝基的防渗漏处理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本文针对当前水库坝基的渗漏问题,对水库坝基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水库坝基;防渗露;施工技术当前,我国的多数水库都已经运行了好几十年,很多水库工程都出现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的现象,各种病害问题层出不穷,水库坝基防渗漏的处理成为当前水库建设的重点之一。

水库坝基在进行防渗漏处理时,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适当增加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工程项目的施工更加经济合理。

同时,还应该总结传统水库坝基防渗漏处理工程的实践经验,提高工程运行的管理水平。

一、水库坝基渗漏的主要原因(一)坝基设计不规范当前,我国许多的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同时进行,导致了一些工程的设计图纸非常不规范,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被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

许多工程项目在设计上盲目的追求速度,片面照搬经验,在没有经过认真地对放水、泄洪等需求进行认真的考虑之后,就采用坝下涵管、经济边坡等,这就很容易导致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的尺寸不合适,或者是坝身非常单薄,水库的防渗体明显偏小。

与此同时,一些小二型的水库工程项目往往还会出现没有在坝后进行反滤措施的设置,进而导致偏高的出逸点,或者大面积的漏水。

(二)先天性地质缺陷由于许多水库工程项目由于受到开工期限,或者是其他原因的制约,一些小型水库,以及重要的山塘等在建设之前,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地质勘查,有的水库建在熔岩,或者有很深的覆盖层的地区,而且在开工之前没有进行新鲜基岩的开挖工作,甚至在发现问题以后,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最终导致坝基渗漏,或者坝后沼泽化的发生。

也有一些水库为了能够降低投资额,没有对经过风化的山包等进行处理就直接应用为坝基的一部分,进而导致了坝基的渗漏问题。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处理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处理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处理摘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水库大坝的使用也不断增多。

而在水库大坝工程中,做好防渗加固工作十分重要,对此必须重视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设计,以有效的保障水库和河道的防洪安全。

关键词: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处理引言:水利工程的开展建设利国利民,水库大坝作为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建筑,针对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的重要性,要对以往修建的水库大坝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已建的水库大坝当出现渗流时,要进行加固防渗的设计,并进行加固、防渗处理,真正地将我国的水库大坝建设管理质量提升。

一、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的防渗设计具体处理方式1.加强大坝其他建设项目的结构维护要想稳定大坝结构,还需要加强护坡工作,做好涵洞危险灾情处理、排水棱体处理,从而提高泄洪道排水的能力,实现大坝改造除险加固的目的。

滑坡对于水库大坝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滑坡作用特点、自身性质、形成原因、滑坡范围、规模、滑坡的边界条件等,做好力学参考工作,从而实现滑坡有效处理,保证其安全稳定性。

2.混凝土防渗设计一般在对水库大坝进除险加固防渗施工的时候使用的施工材料大多为混凝土,并且在坝基的竖直面设置相应的防渗墙,这样能够加强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防渗性能。

结合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五二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施工经验和茂名化州市长湾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情况分析,在进行混凝土防渗设计的时候,首先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而选择相应的施工设备,当坝基出现渗流现象时能够对该位置进行造槽作业,在此之后就可以进行清孔换浆作业,将之前设置好的槽孔按照顺序进行连接,最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渗墙的设置施工也就完成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对槽孔进行设置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方案进行,而且孔内的泥浆面不能够低于导墙最顶端30cm,也不能高于导墙最顶端50cm,槽孔位置的偏差不能高于3cm,经过清孔后孔内的泥浆厚度不能超过10cm,在确定工作完成之后的4个小时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水库工程坝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水库工程坝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水库工程坝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防渗结构形式,尤其在水库坝基防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本文以水库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水库坝基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并针对施工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了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质量。

标签:水库;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造孔;质量控制水库大坝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设工程,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水库大坝的防渗漏问题一直是难以根治的技术难题。

而近年来,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库工程坝基防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凝土防渗墙是在地面上进行造孔施工,在地基中以泥浆固壁开凿成槽形孔或联锁桩柱孔,回填防渗材料筑成具有防渗性能的地下连续墙。

为了更好的应用该技术,下面,就结合水库工程实例,就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某水库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电枢纽工程。

挡水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2.1m,坝顶长62m,宽2.8m,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最大墙深12m,墙厚0.5m。

左右坝坡趾板、连接板下基岩进行固结灌浆;防渗墙下、左右岸坡趾板下基岩和水库两岸向上游延伸段基岩进行帷幕灌浆。

2 工程地质情况库区两岸基本为岩质岸坡,基岩裸露,岩性为常州沟组石英砂岩,岩性坚硬。

左岸岸坡较缓,岩层倾向河谷,为顺向岸坡,受卸荷、风化影响,岸坡处岩体中的节理裂隙较发育。

右岸岩层倾向上游偏岸坡内部,为逆向岸坡,岩体整体性较好。

防渗墙轴线位置河床覆盖层为混合土卵石,混合土卵石层内局部存在孤漂石;河床比现有围堰低3m,且围堰内水位过高,在混合土卵石层中造孔难度大,易塌孔,泥浆流失严重,并且防渗墙入岩深达5m,冲击钻钻凿基岩困难。

3 施工总体布置3.1 供水系统施工供水主要取自围堰基坑内集水坑渗透水,采用2台IS100-65-250型离心式清水泵(Q=100m3/h,H=80m,N=37kW)在集水坑中提水,用DN100钢管向场内的各施工工作面供水。

水库土坝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渗加固设计

水库土坝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渗加固设计

水库土坝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渗加固设计摘要:渗漏作为水库土坝坝体及坝基常见的病害之一,是影响水库功能发挥及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分析了土坝坝体渗漏产生的原因,着重围绕水库土坝基础防渗及坝身防渗设计工作进行探讨,并阐述了防渗加固处理方法,以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水库土坝;渗漏问题;复合土工膜;防渗设计水库是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乡供水、发电、防洪、灌溉和养殖等重任,在促进城乡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许多水库为均质土坝,由于受到地质条件、人为活动和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大坝填筑质量普遍较差、坝基处理不彻底等情况,水库工程建成后土坝坝体时常会出现渗漏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到水库整体的质量安全及功能的发挥,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及财产的损失。

因此,水库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土坝的防渗加固工作设计工作,采取必须的防渗处理方法,以确保水库的安全。

1 工程概况广东梅州市睦贤水库自建成蓄水以来,一直存在坝基和坝体渗漏的问题。

本次工程设计的目的是对坝身和坝基进行防渗堵漏及加高大坝,除险加固后,坝顶高程为46.2m,坝顶宽4.8m。

2 渗漏原因分析坝体填筑土为黄褐色碎石粘土,碎石含量15%~25%,钻探发现坝体在坝轴线的浸润线高程为98.5m,土的状态在浸润线以上为坚硬~硬塑状,占55%,以下呈可塑土,占45%。

土的干容重为13.57kn/m3,孔隙比为0.998,渗透系数为1.695×10-5cm/s,土的密实差,这是造成坝身渗漏的主要原因。

填筑土以下为第四系残坡积层,成份以粘土为主,局部含碎石及铁锰结核,上部为耕植土,系坝基清基所残留,厚度0.5~4.5m,硬塑土占43%,可塑~软塑土占57%,土的干容重为13.66kn/m3,孔隙比为1.01,渗透系数为2.16×10-5c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工程坝体及坝基防渗问题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水库
大坝在常年运行及泄洪的巨大压力下,会出现漏渗及坝体本身破坏的情况,因此
有必要采取相应方案,来进行坝体、坝基的防渗加固。

文章主要以某水库工程的
漏渗作为案例,对坝体、坝基的防渗方案进行讨论,包括灌浆、塑性混凝土防渗
墙等技术,最终选择最适宜的水库防渗处理与加固策略。

关键词:水库工程;坝体;坝基防渗问题
引言
近年来我国针对存在病险的水库,提出《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方案,并对水库工程坝体、坝基的渗漏问题进行加固。

对于中小型水库的防渗处理,
需要根据区域的地质状况、水库大坝渗漏情况,选择合适方案来完成坝体、坝基的
防渗加固。

文章主要探讨水库工程坝体及坝基防渗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
水库坝体及坝基防渗方案。

1水库项目工程概况及防渗加固方案选择
1.1水库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况
某水库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工程处于北汝河支流黄涧河上,水库控制流
域面积89km2,总库容1530.27万m3,属中型水库。

某水库大坝坝长295m、最
大坝高36.55m,水库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坝顶流槽等组成部分。

坝址区两岸山高坡陡,基岩裸露,均为白云质灰岩,坝址区河谷成“V”字形,底宽200m左右,河床上层为砂卵石层和粉质粘土,下伏白云质灰岩。

某水库于1959
年9月动工至1960年完成坝高32m,1974年续建加高。

建坝时没有形成连续的
防渗体系,坝基砂卵石层厚约13m,采用截水槽防渗,但截水槽未挖至基岩,截
水槽下尚有8m厚的砂卵石未截断,为悬挂式,蓄水后漏水严重,坝下游有多处
渗水点明流和冒水翻砂现象。

右岸坡下伏岩体和坝基下伏强风化白云质灰岩,渗
漏量大,存在接触冲刷现象,坝体、截水槽与砂卵石接触面未设反滤,坝基渗漏
严重。

1988年河南省水利二总队在大坝桩号0-060~0+005段,在灰岩中作水泥
帷幕灌浆,其平均深度约为深入基岩10m,虽经检验质量合乎要求,但经蓄水证明,渗漏并未减轻。

1993年对河槽段0+000~0+125砂卵石层进行高喷灌浆处理,工程完工蓄水后渗漏现象并没有明显改观。

1.2水库坝体及坝基防渗加固方案的选择
通过勘察对坝体土体进行了渗透试验,对坝基砂卵石层进行了注水试验。


坝坝体壤土实验渗透系数为6.70E-05~1.29E-04,属弱~中等透水,副坝坝体壤土试验渗透系数为6.08E-05~1.27E-04,属弱~中等透水,坝基砂卵石层的渗透系数为4.75E-03,属中等透水。

根据渗透试验结果大坝整体抗渗性能较差,并且坝体
填土天然干密度合格率31%小于规范规定的90%,填土质量与密实度很不理想,
同时结合大坝渗流分析坝体渗透横断面过高,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最大渗透
坡降不满足规范要求,在发生高水位泄洪、水流冲击等状况时影响工程运行安全。

在对某水库大坝渗漏进行分析后,可知需要进行垂直防渗以解决大坝的漏渗难题。

水库大坝垂直防渗,主要包括劈裂灌浆、高喷灌浆、帷幕灌浆、塑性混凝土防渗
墙等。

劈裂灌浆是运用坝体应力分布规律,用一定的灌浆压力,将坝体沿坝轴线
方向劈裂,同时灌注合适的泥浆,形成铅直连续的防渗泥墙,堵塞漏洞、裂缝或
弱层,以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提高坝体变形稳定性。

据现场查勘,某水库坝面
出现数条横向裂缝,其中有几条贯穿性裂缝,在劈裂灌浆形成帷幕的时候,因为
这些横向裂缝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漏浆、冒浆现象,而且这些横向裂缝的存在,
也会使所形成的浆体帷幕质量较差。

并且劈裂灌浆无法解决水库底层坝基的渗漏,所以某水库大坝不适合使用劈裂灌浆进行防渗。

因此考虑使用高喷灌浆防渗、塑
性混凝土防渗墙等防渗措施,解决某水库坝体、坝基的渗漏问题。

2高喷灌浆在水库坝体、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
2.1高压喷射灌浆的分类
高压喷射灌浆作为钻孔灌浆的方式,存在单管灌浆、双管灌浆、多管灌浆等,通常应用到坝体、坝坡边缘的渗漏加固。

其中单管灌浆是在20~25MPa压力下,
使用高压泥浆泵进行旋转喷射,土层在喷射压力作用下会与泥浆液、水进行混合,并凝结成为硬度高、板状固结体。

双管灌浆法也在20~25MPa压力下进行喷射,
但其主要依靠压缩空气机、高压泥浆泵的相互作用,进行空气、浆液的喷射,从
而改变土层中的物质含量的配比。

多管灌浆包含高压水泵、泥浆泵、压缩空气机
等施工工具,从多个施工机械中喷射出水、泥浆液和空气,泥浆液、水、空气在
喷射过程中完全混合,并迅速凝固成为板状固体。

2.2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方案
在对水库坝体进行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加固过程中,可以运用高压喷射定喷、
摆喷、旋喷方式,对坝体特定位置进行渗漏加固。

某水库大坝壤土的粒径粗细适中,可采用旋转喷射,垂直提升,形成圆柱桩,起防渗抗渗作用。

防渗墙轴线布
置于坝顶轴线上,造孔桩号自0-050~0+204.50m,全长254.50m,共布孔255个。

坝身造孔布置在坝顶,造孔自坝顶至基岩面以下1m,防渗墙采用单排旋喷桩连接,由于深度较大,考虑到孔斜的影响,孔距可定为 1.00m,影响范围为 1.10m,分两序进行旋喷灌浆施工。

2.3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流程
利用合金喷嘴所开展的高压喷射灌浆施工,主要包括钻孔和排孔、喷射管浆
液灌入、喷射提升、析水或冒浆分析、灌浆复喷等流程。

在水库坝体完成钻孔后,将浆液输送至特定位置,再利用高压泥浆泵、水泵,对防渗位置土质进行破坏,
并进行土粒、浆液、水之间的混合搅拌。

在使用高压泥浆泵进行喷射灌浆时,需
要对喷浆设备的喷射压力、单位时间内灌浆量进行控制。

对于灌浆深度较大的喷
射情况,应加大高压泥浆泵的灌浆量、喷射压力,降低其在摆喷、定喷、旋喷过
程中的摆动和升降速度。

但也要对钻孔灌浆的喷射速度进行适当控制,以免喷射
浆液过多引起冒浆。

最后按照一定的土浆质量比,对土层中的各种物质含量进行
重新排列,浆液凝固后具有较高的强度与防渗性能。

3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库坝体、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
3.1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案
某水库工程最终采用构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来完成既定的防渗加固任务,本工程坝体和坝基覆盖层厚度,最深可达51m多,可采用液压抓斗进行开槽成墙法和冲击钻机造孔成墙法构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相结合方案,即坝顶至30m深度以内采用开槽成墙法构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超过30m深度的防渗措施采用造孔成墙法构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

3.2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库坝体、坝基防渗中的施工应用
3.2.1防渗墙槽段划分与成槽验收
在水库坝体、坝基防渗墙施工中,首先要根据区域土质、地下水位、施工高
程等,进行施工场地、防渗墙中轴线等的确定。

然后通过导墙构筑,进行挖槽精
确度的控制,再进行防渗墙槽段的划分,液压抓斗能够将防渗墙分为多个不同槽
段。

每个槽段运用跳槽法进行槽板造孔、在槽段内按照主孔、副孔顺序,对具有相同间隔的成槽打孔。

在完成槽段施工后,对成槽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并焊制适合成槽尺寸的矩形钢筋探笼,对成槽进行验收。

3.2.2防渗墙清孔换浆、泥浆护壁
在防渗墙泥浆搅拌站设置完成后,可以借助泥浆泵进行成槽孔位清理。

其主要通过槽内泥浆液灌注,来进行槽板或成槽中渣滓的清除,直至泥浆密度达到1.20t/m3、含砂率控制在5%左右,之后使用膨润土、粘土混合而成的泥浆,进行壁面土体护壁操作。

结语
在水库坝体、坝基的漏渗处理中,通常采用“上防下排”方式,上防包含防渗帷幕、防渗铺盖、截水槽、迎水面防渗层、土坝粘土防渗等措施,下排包含坝体侧防渗层排水管排水、防渗体反滤排水等。

文章主要选用高喷灌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渗方式,进行水库坝体、坝基的防渗施工,其不需增设下排措施,且防渗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的实现度高,所产生的防渗加固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房利挺,黄建超.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J].浙江水利科技,2012(6).
[2]傅绍娟,刘庆安.水库坝体混凝土防渗墙成槽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