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一)

合集下载

“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

“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

“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第一篇:“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一、重提医院为谁而办客观地说,目前各个医院工作中存在的这样那样问题,有体制性、机制性和政策性的因素。

但作为医院管理者、特别是院长,恐怕首先要问一问,为谁办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措施、手段有没有偏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否定这些年来医院取得的成绩,更不是否定广大医务人员所作出的贡献,而是希望管理者们把握导向、与时俱进,在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明确医院、医疗卫生事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人民的希望,从而使医院的各项改革能够方向目标更加明确。

其实,社会公众已经给出了简洁的衡量评判标准:就是看医院种种规章制度是不是为群众着想,就是看医院的大夫护士是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触及了医院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抓住了医院健康发展的关键。

通过管理年活动,形成医院管理的科学机制,使医疗活动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使医院建设和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20年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医院注重扩大规模,忽视了内涵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弱化社会效益的倾向;一些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漠,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执行不力,行为不规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一些医院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服务意识、服务作风、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都有待改进;一些医院管理滑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突出,医务人员“三基”、“三严”意识不强,训练不到位,医疗事故防范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存在漏洞和隐患;有些地方患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一些医院忽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医院发展后继乏力;有关医疗服务信息公示不够及时、公开和透明;有些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还存在一定问题,红包和药品、医疗器械回扣以及开单提成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职能缺位,对医院的管理、评价、检查和监督不到位。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看病难看病贵是社会问题中比较严重的一个方面,其中的原因也比较多样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探讨和解决。

本文将从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体制、医疗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是目前制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相对偏向于大城市以及发达地区,而一些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却非常匮乏,导致当地居民看病难度加大。

对此的解决需要一方面加强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时采取多种可行手段来提升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水平,比如鼓励医生在这些地区执业,完善医院设施等。

二、医疗体制的问题我国医疗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同级医院非常多,重复建设情况严重,而且传统的医疗体系中以治病为主,对于预防保健的推动程度不够强,导致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花费非常昂贵,同时无法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

改善这些问题,需要推动医疗体制的改革,加大对预防保健的经费投入,同时鼓励医疗机构进行合理合法的资源共享,以减少建设浪费。

三、医疗服务市场问题目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程度不够强,导致市面上有很多不合理、昂贵的医疗服务产品出现,让患者不得不越来越对医疗机构产生误解和不信任。

同时,我
国对医疗机构的审查及监管力度较弱,容易出现非法操作,进而带来医疗乱象。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医疗服务市场上推动市场化运作,提高机构之间的竞争度,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正规运作,避免出现乱象。

综上,看病难看病贵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商业力量的作用,加以协调,以提升我国的整体卫生保健水平,为广大人民民众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论述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论述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论述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医改不彻底、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等。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本文将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改不彻底。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医疗体制的改革力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高水平医院,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人民群众就医困难。

此外,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导致药品价格过高,增加了看病的负担。

其次,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设备、医疗技术和人才,导致就医困难。

此外,医生和护士的收入水平较低,很多人才流失到高水平医院或从事其他行业,使得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第三,患者就医意识不强。

由于医疗资源短缺,患者通常需要排长队等待看病,导致一些病情恶化。

此外,一些患者缺乏正确的就医指导,不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导致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完善医疗体制。

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推动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此外,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推动医疗机构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减少不合理的药品使用和医疗费用。

其次,提高医疗服务供给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其设备和医疗技术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基层从事医疗工作。

此外,要改革医生和护士的薪酬制度,提高其收入水平,增加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患者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患者就医指导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就医意识。

此外,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宣传,鼓励患者选择就近就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探析及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探析及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探析及缓解卫生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在住院患者中,主动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而提前出院的;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

这些数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城乡居民的就医困难。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是指人们在购买医疗服务时,对医疗服务提供的便捷程度、服务质量及价格不满意的一种评价。

“看病难”一般是指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不方便、不快捷,难以得到满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由于医疗资源不足或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难以覆盖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看病难”这一问题时有发生。

而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大医院车水马龙,人满为患,仍然造成优质的医疗资源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导致“看病难”。

“看病贵”一般是指实际医药费用高于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所期望的费用。

表现为患者对医疗费用的认知和相对于患者自身承受能力的贵,患者对医疗服务价格的预期较低,而现实医疗服务价格高于其心理预期,心理形成强烈反差,自然认为“看病贵”。

看病贵,贵在检查和药品。

切实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对形成这一症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正确理解“看病难、看病贵”成因的复杂性,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有:(一)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人口老龄化中国在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国家。

目前我国劳动人口和老人的比例已经从15年前的10:1上升到了3:1。

论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论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论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分析看病难、看病贵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其本质是什么?其主要矛盾是什么?必须通过认真分析,抓住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主要矛盾,才有可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一困扰政府、社会和医院3方的社会问题。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社会层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

与改革开放前整齐同一的社会相比,现在的社会有了贫困人群、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

改革开放前整齐同一的社会,其医疗服务需求也基本同一,这种情况下,只需供给无差别的医疗服务,就能满足全社会的医疗服务需求。

在这种单一的需求-供给模式下,其医疗服务的价格是以社会平均承受水平为准来制定的,因而在社会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加之社会的均衡同一,就不会出现无法承受的社会阶层,也就不会酿成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后,社会层化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出现,不同的社会阶层产生了不同的医疗服务需求(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然而此时,我们的医疗服务供给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仍然以单一的医疗服务供给(非层化的医疗服务供给)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且在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服务供给的模式向中高档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今日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单一的过度医疗服务模式,酿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问题。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探讨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主要矛盾,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对策。

比如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加大政府投入,构建“金字塔”型医疗卫生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卫生资源配置方向,向农村、基层、预防倾斜等。

这些对策都属于基础性对策,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部分原因问题。

但由于没有针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象的主要矛盾,因而,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只是程度会有所缓解而已。

镇江模式是用社会保障的高覆盖率来暂时掩盖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于没有抓住矛盾的实质,因而效果只能是暂时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医药费快速增长最终将把镇江模式逼入困境(美国模式就是最好的例证,美国的经济不可谓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谓不完善,在这种条件下,尚且难以承受过快增长的医疗费,何况中国!);杭州模式主要靠行政措施来强行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由于其不加区别的“一体抑制”,必将使医院的运行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浅议“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一)

浅议“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一)

浅议“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一)【论文关键词】医疗费用医疗成本药品价格医药收费卫生消耗补偿机制医德医风社区服务【论文摘要】目前导致“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的增长,但药品费用、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乱收费等现象也导致“看病贵”。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控制乱检查、乱收费是当前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卫生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而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2004年12月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医疗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综合医院业务收入比1998年增加66.4,每个门诊病人医疗费用增加了57.5,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增加了76.1。

1993-2003年1O 年间居民每年支付的医疗保健费用上升2868亿元。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看一次病平均花费163.5元,农村群众看一次病花费97.7元,这个价格比1998年的第二次调查时分别上涨38.O和75.0,平均上涨55。

1导致看病难问题的原因1.1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医疗资源80.O集中在城市,2O.O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只奔大城市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门诊的海洋中。

1.2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卫生支出曾经一度占到政府总支出的6.0,而到2002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4.O。

在今年3万多亿元的财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

乡镇以上医院投入不足,社区服务体系没有健全,即使在大型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流程不优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导致了看病难的问题。

1.3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身处农村基层的群众有了多余的钱,便有边远的农村向集中的县级及其以上的医疗机构集中,导致了求大于供的暂时局面,医疗机构便顺势把医疗服务、药物价格上扬。

全方位剖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全方位剖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全方位剖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府、社会、机制、体制、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主导,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措施。

标签:卫生投入;医疗保障近几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反應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其关键是“看病贵”的问题。

由于看病费用高,造成病人觉得找到一家可靠且相对便宜的医院很难。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已进行了多项尝试,比如推出“药品集中招标”、“药品收支两条线”、“四降一升”等,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老百姓的反响依然十分强烈,且这部分责难几乎都一致指向了医院。

笔者认为,导致“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医院的责任,还涉及政府、社会、机制、体制、心理等诸多层面的因素,必须齐抓共管,采取综合措施与对策。

1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1.1 国家对非营利性医院的补偿不足,导致医疗机构必须依赖市场,自谋生路据测算,目前国家对一家医院的拨款只占该医院支出的10%左右,只能勉强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医院要维持正常运作,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就必须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添置先进设备,建设和修缮高质量病房,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部分投入得不到国家的拨款,医院只能将其转嫁给病人,增加了病人的费用负担。

1.2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辐射面还不广据统计,至2004年4月底,我国享受公费和劳保医疗的约11 350万人,仅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

绝大多数城乡居民享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屡见不鲜。

1.3 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个人承担部分明显提高,居民普遍感觉到难以承受。

据统计,198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个人的支出构成分别为:36.40%、40.40%、23.20%,2002年该构成分别为:15.21%、26.45%、58.34%。

看病难看病贵意见和建议

看病难看病贵意见和建议

看病难看病贵意见和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看病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尤其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许多人发现看病变得越来越难,而且费用也越来越高。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来解决问题。

一、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首先,要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解决医疗服务不平衡的问题。

目前,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促进医生的流动和医疗设备的更新,以提高这些地区的医疗水平。

另外,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医疗资源分配机制。

现在,很多患者需要通过排队或者花费高昂的费用才能看到好的医生。

这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因此,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公正的机制,确保医疗资源能够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需要的人,不再出现看病难的问题。

二、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其次,要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医生是看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他们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体验。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医生素质不高、服务态度恶劣的情况,这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水平。

同时,还应该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及时对医生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鼓励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此外,要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药品的研发,医疗费用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

这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

一方面,可以采取价格管制的政策,限制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价格。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监控,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四、推动健康保险制度的完善最后,要推动健康保险制度的完善。

健康保险是解决看病贵的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的健康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健康保险的推广力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卫生服
务工作中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已成为全国普通存在的热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不仅是一
个民生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综合性、体制性的社会问题。重点阐述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
而且也详述了它的成因及揭示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医疗保险
1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显现越来越凸显了。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几
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从病人的方面来剖析。中国病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约占37%
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他们缺乏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和法规,没有对医疗保险有一个正确的
认识和预见,所以一去到医院,就总觉得看病难看病贵,那些病人就被这样一个事实所吓倒,
同时心理为这笔昂贵的医药费用而产生崩溃。所以像这种情况也就犹然而产生了。
其次,从国家的方面来看,不但有政策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不够严格和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政策方面,我国关于医疗立法还存在很多的缺陷,立法还
很不健全,法律监测也很不完善,所以当病人在上医院看病接受治疗时只能是心理感觉价格
高而无法用法律来得到根本的保障,况且,医院以及一些卫生院或诊所是属于事业单位,也
是具有赢利性质的,所以患者就更加受蒙蔽了。同时,国家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严,还没有
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人,所以这就大大地主张了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状况。至于财政投入方
面,在2007年我国用于医疗救助的各级财政投入达7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城乡
医疗救助资金33.4亿元,比2006年的14.3亿元增长了13.3%,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城乡
医疗救助资金37.8亿元,较2006年27亿元增长了40%。其中江西、上海、辽宁、浙江、
江苏等地的地方各级财政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投入超过2亿元,江西、上海和河南等地省级财
政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广西、安徽、重庆等地今年财政投入比2006年增长了2倍以上。
我们可以看出,这还是很不足,这么大一个国家投入这么的少,不仅让我们老百姓看病难,
同时也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此外,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只占世界的2%,但是我国的人
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左右,用2%的医疗费用去解决22%的人口健康问题肯定会觉
得看病难,看病贵。据前几年统计部门称,中国有病而不去就诊的老百姓约占49.2%,这一
数字看了的确令人吃惊啊。面对这种压力,我觉得国家和政府应该要高度的重视,不要让这
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
关于医疗保险方面,目前中国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特别的窄。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
要覆盖的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农民、城镇非正式就业人员、弱势群体(低收
入或下岗、失业职工)还没有被保险制度所覆盖,医疗保险制度应有的公平性和优越性没有
充分体现出来。在有的农村,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非常的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没充分凸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经常从电机屏幕中看到农民工因工
伤或意外伤害而没有钱治病,就算给农民保险,但仍还是不够充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方面:首先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随着基层社区集体经济力量的下降向农民集
资成为建立合作医疗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向农民投资的难度,重要取于农民对医疗的满意程
度。但是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甚少。然后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不稳定。因为国家对医疗合
作大多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但是地方政府行政官员为了各自的利益,使得他们对执行政
策的主动性大大降低,没有足够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此外,近期国家实行一些惠民政
策而取消了合作医疗项目,这一政策与国家支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因而加大
发展国家医疗政策的难度。接着是农村卫生体制难以适应农民从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我国
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区域内部因乡村劳动力的急剧分化和大规模的非农化、职工化,农
民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也不相同,这给建立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即农村保障的主体、方
向、管理方法方面都构成了障碍。最后就是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衡,难以发挥最大的效
益。一是农村的行政区域设置的卫生医疗网点业务不足。不少地方的农民基本可以做到小病
不出乡,大病直接去县或乡级医院。因此县或乡的医疗布局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二是卫生机
构重叠,人员臃肿,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还有卫生人员的分布非常不协调。总之
这些都是产生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不足之后自然就产生病人看病难看病
贵。
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有所淡化对病人看病产生了麻烦。首先医疗机构没有充分保障每一个
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就是县域经济困难,特别是很多西部的一些
县域非常贫因,所以这有可能导致公立医疗的公益性有所淡化。然后,很多不发达地区财力
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到医疗卫生及药品上去,这样一些公立医疗机构(大型医院或
地市级医院)就只重视经济效益来使自己继续发展下去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从而导致公立医
疗的公益性有可能淡化。最后就是对卫生投入普遍不足,我刚在说财力有限时,与这是一回
事。因为投入卫生的不足,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没有足够人力那也就没有专业人才来做
先导,没有充分物力证明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设备仪器、床位、常用药品或者急救药品等等,
没有充分的财务也就说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新的医药设备,药品以及吸引一些特
别有名的专家,所以,对卫生投入不足。对卫生投入不足,一些医疗机构为了使自己能够得
到生存和发展,那些医院的工作人员故意抬高药价和医疗费用,使得患者觉得看病越来越难,
甚至出现有病不去医的现象。因此,公立医疗的公益性质有所淡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缘由。
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进行分析。一提到医疗服务的经济效益,我们可
以引用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一概念。同时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
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反映医院的经济效益越好。
它的公式就是: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比如一家医院的就
诊人数是300人,平均每人就珍的费用是400元,而医院为每个人就诊的实际成本是150
元,但它提高医疗价格时说受益得就越大。再者还可以用成本效益法来阐明它的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政府投资的项目投资要持续许多年,发生效益和成本必须加总的效益流和成本流,
计算公式如下:NSB=PV(B-C),我们可以把NSB看成是经济效益,从这公式中我们可以明
显的看出来如果它通过提高B的价格是B的数量远远超过C,那么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
所以医院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比如看大处方或给病人提供不必要的检查等,这只会更加增
大病人看病的负担,从而造成病人看病难看病贵。
2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途径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但是近几年我们国家正
逐步实施了一些政策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使东部和西部的卫生资源以及城镇之间的更加的合理。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
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