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分析

(完整word版)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分析
(完整word版)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分析

(完整word版)2017-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分析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需求,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增长考生知识见识,提高考生能力素养,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

在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引导基础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如下特点:

1)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试题的命制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贴近现实、贴近考生,整体卷面设置以及分值分布与2018年试题基本保持一致,考查内容都在考纲范围内,考点稳中略有变化,以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与2018年全国Ⅱ卷试题相比,难度有所下降。

在考查内容上,继续体现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围绕语文学科的主干内容考查;与此同时,根据新版大纲突出对“思想道德素质”要求的考查,对于“作文”“诗歌鉴赏”两个版块的考查角度出现了新的方向,这体现了语文学科“对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

在考查形式上,基本延续2018年考查形式,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又在语言基础运用题型上创新试题设计,压缩新闻语段,灵活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给不同能力层级的考生充分书写自己所知所想的空间。在富有“新”和“变”的同时,突现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关注信息处理的内容考查方向。

变化一:

语言文字运用第(18)题,延续多年考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被多年未考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取代。

变化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变化三:

语言文字运用第(20)题由2018年的修改词语改为补写句子,(21)题由2018年的利用材料续写改为多年未考的新闻语段压缩。

变化四:

阅读文本的选材变化。其中论述类阅读文本内容由科技类转向历史文化类;文学类阅读文本由中国名家小说转向外国名家小说;文言文阅读文本选择了多年未用的《史记》中的节选内容。

变化五:

阅读题中,选择题的问题设置及选项内容的变化。例如,论述类文本题干中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由原来的第(1)题调整到现在的第(3)题,现在的第(1)题改为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中减少了图表,而在选择题中设置了图表类选项;文言文阅读第(11)题选项中,“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范围扩大。

作文特点:

题型:延续了使用多年的“材料作文”。

审题:对主旨的要求直接明了,审题难度不大,便于学生入手。

内容:全国Ⅱ卷作文精心选择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设置五种身份,由考生自主选择其中之一,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自觉接续奋斗,勇挑重担,勇克难关,争做时代先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弘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启迪新时代青年——“青春接棒,强国有我”,体现“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爱国精神”的时代特色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宗旨。

2)讲述奋斗故事,激励接棒青年

全国Ⅱ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1954年《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2018年的报道《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和研究报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三则材料。

无论新中国修建的万里长江第一桥,还是新时代竣工的港珠澳大桥,都是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中国速度”与“中国技术”,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国桥梁建设由技术落后、依靠外国援助到技术领先、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历史巨变,使考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为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和喜悦,自觉增强奋斗意识。

3)重视基础,增长知识见识下功夫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选取丰富素材,寓基础性考查要求于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融会贯通,引导考生增长知识见识。

1.顶层设计,追求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融会贯通。

全国Ⅱ卷试题继承以往成功经验,并不直接设置单独的知识考查试题。遵循顶层设计原则,分别设置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模块,以对语文学科最为核心的阅读素养、表达素养及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为导向,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融会其中。

命题引导考生系统掌握扎实的必备知识,诸如词汇、语法、文化常识、标点符号用法,各种文体及相关的修辞、表现手法、论证手法等,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优秀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整体布局,萃聚古今中外,引导考生增长学识见识。

全国Ⅱ卷试题取材覆盖古今中外,内涵丰富广博。论述类文本节选叶嘉莹论杜甫,实用类文本展示港珠澳大桥建成等反映国家进步的标志事件,忆往思今,国强民新。文学类文本选取莫泊桑的《小步舞》,经典荟萃,名家云集。

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要求考生对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祖国重要发展节点展开细节想象。

命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试题素材的载体优势,使考生在应试答题的同时领略文化经典、铭记革命历史、感受当代伟绩,进而增长学识见识,增强四个自信。

4)凸显应用,提高关键能力强导向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1.强化选材的实践应用导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试题重点选择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Ⅱ卷材料涉及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发展热点,中国书画文化热点。这种选材设计,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在应用语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2.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

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都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演讲稿、书信、观后感及慰问信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

这些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作文试题对中学写作教学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

3.强化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对接社会发展要求。

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高考语文加大了对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全国Ⅱ卷在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及文言文阅读部分专门设题,重点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不管是面对文学审美还是实用求知,不管是对材料进行信息筛选还是逻辑推理,都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求密切相关。

此外,全国Ⅱ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21题统一创新题型,要求考生对一则真实新闻报道进行关键信息提炼。这一创新题型引导考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信息的获取、筛选、提炼和表达,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实用导向。

5)创设情境,聚焦学科素养求创新

学科素养反映核心价值,是以情境为载体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聚焦语文学科素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扩展素材选取范围,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化设计,落实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1.将作答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

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设置五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中之一,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

这些任务要求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

第17—19题都是重点考查对词语运用、语篇衔接、语病修改或标点符号的运用,但这种考查并非孤立、简单、直接展开,而是被设置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之中,有助于考生结合人生体验进行理解,推动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的落地、落实。

2.将命题设置与生活现实相结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

全国Ⅱ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也引导考生从材料中迁移出来,结合中国当代的伟大成就来深刻理解考查内容。

这些试题设置都着力于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为考查和提升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6)强化审美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理念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全国Ⅱ卷命题突出美育导向,遴选艺术经典,培养审美能力,以美启真、以美向善,充分发挥美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功能,引领考生培养健康情趣,涵养浩然正气,升华人生境界。

1.徜徉艺术经典,享受审美愉悦。

2019年Ⅱ卷语文试题注重引导考生在艺术经典的审美熏陶中感受美、体悟美。既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物的形象美,也有《阿房宫赋》雄壮的建筑美,还有《赤壁赋》中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美。

全国Ⅱ卷莫泊桑《小步舞》以其“含而不露”的写作风格娓娓道来,塑造了酷爱艺术的舞蹈师夫妇形象,考生可以领略到文学大师深刻的艺术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2.以美启真,洞悉人文历史。

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阐释了伟大诗人杜甫的“健全才性”及诗歌成就,使考生在审美陶冶中认识到成就一代诗圣的原因。全国Ⅱ卷关于国画艺术的材料,加深了考生对民族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2019年高考语文Ⅱ卷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呼应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的重大时代主题,持续推进高考语文科内容改革,健全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高考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方法,为服务高校科学选才、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做出积极贡献。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分析

纵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为依据,在试卷整体结构与试题命制上继续秉承“稳中有变”、“稳中求变”的基本原则,认真落

实了高考考纲的精神理念,即“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试卷材料与命题以“立德树人”为重点,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的落实,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信息筛选等基础能力,也考查考生阅读鉴赏与概括表达等关键能力。试题着眼社会、关注人文,回归本色语文,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全面检测了考生的语文素养。试题突出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考生回归传统,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体现了命题人对课程改革的新的理解和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2018年高考语文Ⅱ卷试题与2017年相比,客观题部分取消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第8题)和诗歌鉴赏(第14题)的多选,分值43分降低到39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文本保持不变,选材是小说和非连续性新闻材料。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变化最大,连贯、成语、病句三个小题由一大段材料统领,考前非常热的逻辑连贯题未出现,补写句子的题也未出现,第20、21题分别由修改病句和仿写、扩展语句替代。

具体来说,2018年高考语文Ⅱ卷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文化性

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整套试卷都呈现出浓浓的文化色彩,回归传统,回归经典。论述类文本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以当下火热的概念——“大数据”为题材,文中对火热的大数据进行冷思考,是对当下机器工业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的成长的反思;文言文《王涣列传》和2017年一样,节选自《后汉书》,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第11题考查了“豪右”“顿首”“茂才”“京师”文化常识;诗歌鉴赏选材依然是名家的非名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7—19题的整体材料是关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很有文化韵味,极富情怀。

开放性

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第22题作文又避开了近几年的任务驱动作文,由材料6选3自主立意,转向了单一资料的深度解读,回归了新材料作文写作。本题错开了当下的社会热点和近几年热议的传统文化,选择《人民日报》的评论性文章片

段,援引了“幸存者偏差”这一逻辑谬误,突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强调学生对于自我思维的深度批判及其同生活现实的联系。在全国语文教育突出传统文化积累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大背景下,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材料以逻辑谬误入题,展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学科素养要求。审题立意具有很大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发挥个人特色。图文转化依旧“转移”到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核,更加突出语境中考核的特征,重在解读“图表”数据的变化规律,考查更加灵活。

时代性

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如前文所述,论述类文本阅读契合的是2017年以来非常火的“大数据”,并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个人隐私之间关系的冷思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的是幽默的“刀笔吏”——民国作家老舍的小说《有声电影》,第5题考查文中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心态,从试题设置看是隐喻当下社会中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肤浅理解和凑热闹的浮躁心态,困守自己的世界,缺少真正的学习和掌握。贴近现实,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四则材料,讲的是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语言文字部分的语段,材料是关乎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映射的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社会热点,第21题仿句题是中国梦强国梦的相关信息,强调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高度自信。其关注的大多是社会热点,让学生要关注社会热点,领悟时代精神,回归语文的化育本质。

导向性

高考语文“花开墙外,根在墙内”,纵观整套试题,非常强调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核,而阅读鉴赏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全都来自于课内的积累,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对回归语文课本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因为试题考查的材料题目,看似是课外的,然则知识点都是课内的。如,文言文阅读第11题A项“豪右”和D 项“京师”分别在必修四《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两句出现,课下注释有相关解释。又如,古代诗歌阅读第15题分析诗中“酒”的作用,根据所学,理解陆游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以及酒是宣泄情感的载体,不难得出“踌躇满志”的答案。

研究2018高考语文命题的特点和变化,对我们有效备考2019高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2019高考语文备考工作: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备考的原则是“基础第一,效率至上”,2017年和2018年连着两年文言文考查在《张衡传》中出现,一定要重视课本教材的功用。回归课本是高考语文备考的不二法门,特别是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在一轮复习前期,一定要回扣课本,将必修课本中的经典文言文和诗歌根据高考要求,从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翻译、文化常识、理解诗歌主旨等方面逐一梳理,夯实基础,让学生形成解读古诗文的方法体系,只有基础牢靠,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阅读鉴赏,提升能力

从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可以看出,现在的语文学习不是靠简单的识记就能应付的,更多考查的是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特别像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的民国老舍小说,阅读起来相当有一定的时代差异感,需要一定文学素养和生活感悟。在备考时可以让学生多读经典,特别是随教材配发的语文读本和名著导读指导书目,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整合、归纳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提升语文基本素养。另外,指导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和经典诗歌,如《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古代现代诗歌,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维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品悟能力,涵养气质。

注重练习,学以致用

高考能力是通过一套题凸显的,所以在备考时,一定要注重练习的效果。从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的题型变化可以考到,所有题型都是备考项,特别是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创新点和变化点比较多,复习时,结合课时作业、定时训练、周末辅导、月考等练习窗口,一定要让学生见到各种题型,不能有投机心理。再者,在练习时,一定要用心选题,教师要多费事,不让学生做废题,以经典模拟题和高考真题配套使用,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慢慢掌握知识点和答题的技巧,提升高考能力。

关注现实,开拓眼界

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教育,关注时事,所以,在2019高考备考时,力求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一心只读书或读死书,要睁眼看世界,倾听社会的声音,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如试题中的“大数据”“科技创新”“时代精神”,在备考时一定让学生多看新闻,浏览报

刊,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甚至央视公益广告,并理性思考现实生活,积极创新,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

总之,备考一定要以考试大纲为纲,以高考真题为领,吃透学情,制定精密的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关注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让语文活起来,提升能力,强化素养,取得语文复习的成功。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语文试卷二卷在命制上,遵循变化后的考纲要求,去掉了选做题,首次将文学类和实用类均列为必做,这种变化展现了教育部门高考改革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高考改革的曙光。变化后的试题,在试卷结构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形式,在个别试题适当调整的基础上更加凸显语文能力,着重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最为基本的应试能力。与2016年相比,均有较大的调整,改变了其多年来的固有特征。纵观整个试题的变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试卷的结构发生改变,由以往的六题变为了现在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表述更加规范,试题结构更加明晰。从整个布局来看,选择题的分量明显增加,增强了语文试题的区分度。

2、论述类文本阅读增添了对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

3、取消了文学类和实用类的选考形式,均变为必考,阅读的文字量增加。

5、散文阅读涉及到了以叙事学为基础的关于叙述视角的考查,难度增加。

6、名句默写理解文本的难度增加,由以往的6分变为了5分。

7、语言文字运用增添了语言得体和逻辑推断的考查。

8、作文再次变脸,改变了传统形式,更加体现自主选择,写作空间增大。

试题的变化和2017高考考纲的变化相契合,针对这八大变化,现具体分析如下。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了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着重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论证方式的的能力。和以往的社科文阅读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明显增强,改变了以往肢解文本的命题方式,考查的方式更加着眼于文本的整体阅读,有助于真正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了五四才女林徽因于一九三四年九月五日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的《窗子以外》,从文本上来看,属于散文阅读,改变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小说阅读,让考查的形式更加趋于全面,能够有效考查考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从分值上来看,试题由以往的25分变为了14分,从命题形式上来看,客观题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结构和艺术手法,主观题主要考查了理解词语含义和以人称为基础的叙事视角问题。而视角作为叙事学的重要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难度较大。

实用类文本阅读改变了以往以人物传记为基础的命题形式,采用了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基础的新闻阅读这一命题形式,充分印证了2017年高考考纲对新闻和传记在表述过程中调整次序的现实。就试题难易度来看,难度不大。

文言阅读依然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唯有不同的是2017年将文本选择的视角转向了《汉书》,改变了以往从《宋史》、《明史》中选材的命题思维。2017年文言文选择了《后汉书·赵憙传》),对于问题的设置和2016年相当,依然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细节辨别和文言翻译。从试题难度上来看,下车,收考,车驾,京师等四个文化常识和以往相比,难度稍大。文言翻译相对较为简单。

诗词鉴赏题采用了主观加客观的命题形式,命题走向综合性。从文本上来看,选择了宋代诗词作家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属于送别诗,难度相对较小。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观题侧重于对于诗词内容、手法以及情感的综合性考查,主观题是一道常规题型,要求考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难度较小。

名句默写所给的两道题虽然均未超出考纲要求的64篇的范围,但却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两道默写题分别是《庄子·逍遥游》和刘禹锡的《陋室铭》,一道属于高中知识,一道属于初中知识,虽然所填空中均没有易写错的字词,但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稍不留神就会填错。

语言运用题稍作调整,由以往的成语、语病、关联词语、句子衔接、图文转换等基本题型,变为了成语、语病、得体、连贯、语言逻辑推断等题型,相对较难的是21题,这是一个新的题型,着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考生难度不会多大。成语辨析所给的“巧夺天工”、“望尘莫及”“博学审问”、“充耳不闻”、“左支右绌”、“温文尔雅”六个成语辨析起来难度不大。病句题主要涉及到了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暗换主语等常规错误类型,难度不大。

2017年课标二卷的作文形式新颖,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价值取向更加多元。2017年课标二卷作文题目一改传统性作文命题的思维定势,在命题形式上寻求创新,让作文的命制形式更加多元,充分展现了命题人努力改变传统作文形式的创新性思维,让人有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总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1、展现传统,拥有厚重。题目所给的六句名言分别出自于先秦、唐代、宋代、清代、民国和现代,这是一条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线性脉络,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从而引导考生树立起文化自信的时代风尚,增强自我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周易》中的名言引导我们要拥有自信,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杜甫的名言勾起我们的思乡情怀,引导我们关注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月亮”意象;鲁迅的名言指引我们正视现实,拥有担当意识,从小处讲,担当起家国重任,从大处讲,担当起民族及国际重任。

2、把握内涵,有效阐释。题目所给的六句名言均蕴含着丰厚的精神内蕴,在作文过程中,考生要学会从下位概念上升到上位概念的思维形态,从名言的文字背后发现精神价值,进而进行有效阐释。如《周易》中的名言主要展现了自强不息,由此可延伸出中华民族历史上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杜甫名言主要传达了思乡情怀,由此可联系传统诗词中的乡情观念,以及当下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现实问题;李清照的名句着眼于淡泊情怀,逍遥心态,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生存观念之一;魏源的名言展现了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鲁迅和毛泽东的名言则展现了直面现实,勇于担当的精神风尚。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发掘每个名言的内涵,进而运用联想思维,让传统情怀和现实生活有效结合。

3、明确要求,有效勾连。作文题目明确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拥有勾连意识,找寻某两三句名言之间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多种关系的形式,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相反关系,递进关系等,进而在两三句名言之间提炼出文章的主题。如,《周易》和毛泽东的名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信自强;李清照和魏源的名言构成了相反关系,一个是兼济天下,一个是隐逸情怀,这样组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文人“儒道互补”的生存观念。同样,三个名言也可以相互勾连,如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4、运用素材,有效论证。这道作文题目很容易写成议论文,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擅长运用名人事例以及典型的历史素材,特别是思想素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严密的逻辑思维中展现自己的观点,努力实现有理有据。

总体而言,这道作文题目将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当下的时代精神进行了完美结合,有助于引导考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思想情感,同时能够激发考生的写作思维,因为六句名言组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考空间和思维方式。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能够拉开写作的层次,让不同写作水平的同学能够得到有效区分。

结尾处,小编送给大家一段话。米南德曾说过,“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在每个精彩的人生中,学习都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专业文员教职,我更加懂得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才能开拓创新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档也是由我工作室专业人员编辑,文档中可能会有错误,如有错误请您纠正,不胜感激!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2017年高考语文高考试卷全国二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XX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7年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 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

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完整版)2017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 1.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

(完整版)2017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关系。 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 B. C.17 D. 2. A. B. C. D. 3. A. 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 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 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 也可能消亡。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全国卷2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试题与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 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 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 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 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 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 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 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 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 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 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 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 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 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在活力,也失去 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 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

2017全国语文高考课标二卷文言文赵憙重点词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一、赵憙详细注释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堂兄)为人所(被)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为……报仇)之。乃挟兵(依仗兵力)结客(结交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遂往(前去)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他)距(通“拒”,抵抗)者(……的人)。憙以(认为)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释放)之而去。顾(回头)谓仇曰:“尔曹(你们)若健(康复),远相(我)避也。” 更始(汉帝刘玄年号)即位,舞阴(地名,属南阳郡)大姓李氏拥(环抱,把守)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说)闻(听说)宛之赵氏有孤孙憙,(省略“以”,因为)信义著名,愿得降(为\向……头像)之。更始乃(于是)征憙。嘉年未二十,既 (已经,……之后)引见,即除(授予官职,任命)为(担任)郎中,行偏将军事,使(省略“之”,他)诣(到)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遭受)创,有战劳,还拜(授予官职,任命)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状语后置,在南阳),憙素(一向)和奉善(交好),数遗书(wèi,送信)切责(严词斥责)之,而谗者(进谗言的人)因(趁机)言憙和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信),乃惊曰:“赵憙真长者(德高望重的人)也。”后拜怀令(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做,担任)琅邪相,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并兼(合 并、并吞),为人所(被)患(憎恶,讨厌,害怕)。憙下车 ..(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被发现觉察,暴露,败露),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 收考 ..(拘捕拷问)(李)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为了)(省略“之”,他) 请者数十,终不听(被允许)。时赵王(刘)良疾病将终,车驾 ..(皇帝)亲临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完整版.doc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 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 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 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A 【解析】B选项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第二段意思相反。C选项明代应为“明初”。D选项强加因果 2.【答案】A 【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 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 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据全文尾句中“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 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可知,作者认为,外出旅行未必能深入认识事物人情,故选 项B中“通过……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的表述曲解文意。 5.【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④ 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 主要抓住“窗子”的本意和比喻义,如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 的象征。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 “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情景。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这三段细腻描写了“我”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 现了作者对“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理性审视。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 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7.【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题中,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 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D项说法的错误。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卷二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2017高考语文全国三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全国II 卷,2017.06)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 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 时代。 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 关系。 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 进步。 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 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 关系。 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 过程。 C .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 例证。 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 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 起。 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 快。

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