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

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
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卷

命题人:陈够丽、李建国、杨树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Co-59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D.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2.下列与核酸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细胞分裂的核酸只有mRNA和tRNA

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核DNA遗传信息改变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DNA的水解

D.细胞癌变后mRNA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3.恶性血液病中一种罕见的因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引发的疾病,引起医学家的关注。下列与这种病产生原因相似的是

A. 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C. 猫叫综合征

D. 白化病

4.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

-RNA mRNA

蛋白质

-RNA

结构蛋白

依赖RNA 的 RNA 聚合酶 ③ 依赖RNA 的

RNA 聚合酶

子代

EBV

① 依赖RNA 的 RNA 聚合酶

② 翻译

④ 组装

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 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B .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 的种类、数量相同

C .EBV 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 .直接将EBV 的-RNA 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7.APEC会址选择在雁栖湖作为主会场是为了彰显绿色环保的理念,为此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 B.回收废弃的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 C.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C .ⅠA 族与ⅦA 族元素间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

9.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

①H 2 ②Cl 2 ③NH 3 ④O 2 ⑤CH 4 ⑥NO ⑦NO 2 ⑧SO 2 ⑨HCl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④⑥

B.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⑥⑦

C.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⑨

D.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10.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Mg2+、

Al3+、AlO2-、SiO32-、NO3-、CO32-。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X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B. 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C. 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D. CO32-和NO3-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11. 短周期元素X、Y、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R同

主族,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 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是X<W<R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

C.X、Y、W、R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 W﹥ X﹥Y

D.X、W的氧化物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时,克服相同的作用力

12.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 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

B. 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

C. 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

D. 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

1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若甲为Cl2,则丁可能是铁

B. 若甲为NH3,则丁可能是氧气

C.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氨水

D. 若甲为NaOH,则丁可能是SO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

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小

B.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在一条直线上

C. 学校餐厅的吊扇在工作时向下推压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向上的推力,减轻了吊杆对吊扇的拉力,所以,即使吊杆略有松动也是安全的。

D. 用弹簧连接两个小球A 和B ,其中弹簧对A 的弹力和弹簧对B 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

挂于O 点,如图所示。用力F 拉小球b ,使两个小球都处于 静止状态,且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60°,则 F 的最小值为

A . 3 mg/3

B .3mg

C . 3 mg/2

D .mg/2

16.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 、BC 两段,且1.5AB=BC .小物块P (可视

为质点)与AB 、BC 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 由静止开始从A 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 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A .tanθ= 5

3221μμ+ B .tanθ= 2μ1+μ23

C .tanθ=2μ1-μ2

D .tan θ=2μ2-μ1

17.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A 带电液滴不断地从静止开始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液滴到达A 球后将电荷 量全部传给A 球,设前一液滴到达A 球后,后一液滴才开始下落,不计B 点未下落的带电液滴对已下落液滴的影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第一滴液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后液滴做变加速运动,都能到达A 球 B .当液滴下落到重力等于电场力位置时,开始做匀速运动

C .能够下落到A 球的所有液滴下落过程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不相等

D .所有液滴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

18.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试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

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P a 、P b ,外电路电阻为R a 、R b ,由图可知,b

a P P

b

a

R R 的比值分别为

A .3:1 1:2

B .1:3 2:3

C .1:1 1:2

D .1:1 4:1

19.“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

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经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 B .“轨道康复者”

C .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

D .“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都看做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为r .闭合开关S ,当把滑动变阻器R 3

的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

A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大于V 2的示数变化量

D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小于V 2的示数变化量

21.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固定的、高度相同的粗糙斜面甲和乙,底边长分别为L 1、L 2,且

L 1<L 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 A 、B (可视为质点)与两个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相同,将小滑块A 、B 分别从甲、乙两 个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取地面 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则

A .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相同

B .滑块A 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一定比滑块B到达底端时的动能大

C .两个滑块从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对滑块A 做功的平均功率比滑块B 的大

D .两个滑块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到达同一高度时,机械能可能相同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

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

电源(电动势3 V ,内阻1 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1

(1)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 -I 图像如图a 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图a ,在图b 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3)若某次连接时,把AB 间的导线误接在AC 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可能获得的最小功率是 W (本小题若需要作图,可画在图a 中)。

23.(10分)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

(1)该同学是采用v ——t 图象来求加速度的,下图1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单位cm),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6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 的交变电源上.打点计时器打3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打这条纸带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2

/m 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U /V

2.4

2.8

(a )

A

B

C

- +

(b )

(2)该同学把各点的速度都算出来,标在了v-t 坐标系中,如图2甲所示.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 图线;利用图线求出小车此次运动的加速度a=_____2

/m 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最终所得小车运动的a-F 图线如图2乙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根据该图线可以确定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B. 小车的加速度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g

C .可以确定小车的质量约为2kg D. 实验中配重的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4.(14分)

如图所示,微粒A 位于一定高 度处,其质量m=1×10-4

kg 、带电荷 量q=+1×10-6

C ,塑料长方体空心盒 子B 位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μ=0.1.B 上表面的下方 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 强度的大小E=2×103

N/C.B 上表面

的上方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

1

E.B 上表面开有一系列大于A 的小孔.孔间距满足一定的关系.使得A 进出B 的过程中始终不与B 接触.当A 以1v =1m/s 的速度从孔1竖直向下进入B 的瞬间,B 恰以2v =0.6m/s 的速度向右滑行.设B 足够长,足够高且上表面的厚度忽略不计.取g=10m/s 2

.A 恰能顺次从各个小空进出B.试求:

(1)从A 第一次进入B 至B 停止运动的过程中,B 通过的总路程s ; (2)B 上至少要开多少小孔,才能保证A 始终不与B 接触; (3)从右到左,B 上表面各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多大?

25.(18分)

如图所示,将质量均为m厚度不计的两物块A、B用轻

质弹簧相连接,只用手托着B物块于H高处,A在弹簧弹力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将弹簧锁定.现由静止释放A、B,

B物块着地时解除弹簧锁定,且B物块的速度立即变为0,

在随后的过程中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物块运动的速度为

v0,且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己知弹簧具有相

同形变量时弹性势能也相同.求:

(1)从B物块着地到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的过程中,A物块运动的位移△x;

(2)第二次用手拿着A、B两物块,使得弹簧竖直并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距离也为H,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A、B,B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0.求第二次释放A、B后,B刚要离地时A的速度v2.

26.(16分)

Ⅰ.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B装置制取氨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____ ____(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②颜色③溶解性④热稳定性⑤与氧气反应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以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

①CO2②NO③Cl2④H2 ⑤HCl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

(1)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

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 1 mL c l mol·L -1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 2 mol·L -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 2 mL NaOH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①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7.(14分)

X 、Y 、Z 、R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 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Y 和R 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 2,Z 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X 在W 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Z、R、W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 X 、Y 、Z 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 、 。(填化学式)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此化合物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 -

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Z、R三种元素组成的盐,R的质量分数为40.5%,其水溶液与W 单质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3分)

下图中A~K分别代表有关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F、K是固体。已知A是一种

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受热分解得到三种产物物质的量....之比..

为2︰1︰1的;A加热后生成的混合气体若通过碱石灰,只剩余气体B(B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若通过浓硫酸则只剩余气体D(D为无色无味气体);C为淡黄色固体。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 D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C的电子式,

B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J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

(4)在标准状况下4.48L的H与I恰好被100mlNaOH溶液完全吸收,所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5)工业尾气中含有各种氮的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表示为NO x),NO x是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处理这些废气方法之一是通入适量的B,反应后会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NO x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9分)

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使线粒体成为具有双层膜“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将线粒体分解,请回答与线粒体有关的问题。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进行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答“是”或“不是”)处于生活状态。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人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此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对终产物进行检测时,所用的试剂是。

30.(8分)

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X和Y),请分析回答:

(1)表示其鲜重变化的曲线是,M→O时间点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将(填增大或减小)。

(2)曲线a→c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3)曲线c→d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4)大豆萌发一个月后,植物通过细胞呼吸,为物质吸收、细胞分裂、生长发育提供了和各种原料。

31.(9分)

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和Oct-3/4、Sox2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如图所示,为自体细胞移植带来了曙光,请分析回答:

(1)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处于状态(答活跃或沉默)。依据上图所示的原理,体细胞癌变是__ __等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在图中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 __过程。(基因填英文缩写)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该过程的实质是。

32.(13分)

某油料植物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植物(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

(2)分析上图可知,该油料植物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阶段。

(3)该油料植物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用A、a表示),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用B、b 表示)。黄花低芥酸和白花高芥酸植物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F1自交得到的F2有白花高芥酸和

黄花低芥酸两种,比例约为3:1。

①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

②请在右侧圆圈中画出F1的染色体组成并标出基因的位置。

1

芥酸植株与植株杂交,如果子代,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如果子代,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 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D.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

E.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

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10分)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

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气体最初的体积

为V0,气体最初的压强为P0/2.;气缸内壁光滑且气缸是导热的。

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

后活塞停在B处。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为

P0,,重力加速度为g,求:活塞停在B点时活塞下落的距离h。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两列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图中M 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

y/cm

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 发生干涉的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相同的

B. 图中M 、P 、Q 是振动加强的点 N 、O 是振动减弱的点

C. 图中N 点的位移始终都是零

D. 由图中时刻经T /4,质点M 和O 点处在平衡位置

E. 两列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 (2)(10分)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 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

[Ⅰ]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点,且再经过0.6s ,P 点也开始起振, 求:①该列波的周期T ;

②从t=0时刻起到P 谷的过程中,O 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 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 0各为多少?

[Ⅱ]若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 ,且波形由实线变为虚线需要经历0.525s 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要写出具体判断过程)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 .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B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 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C .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 波粒二象性。

D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E .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 光电效应。

(2)(10分)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发现质子的核反应为:H O He N 1

117842147+→+。

已知氮核质量为m N =14.00753u ,氧核的质量为m O =17.00454u ,氦核质量m He =4.00387u ,质子(氢核)质量为m p =1.00815u 。(已知:1uc 2

=931MeV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求:(1)这一核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反应?相应的能量变化为多少?

(2)若入射氦核以v 0=3×107m/s 的速度沿两核中心连线方向轰击静止氮核。反应生成的氧核和质子同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之比为1:50。求氧核的速度大小。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实验室里用某工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来制备绿矾(FeSO4·7H2O)和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其过程如下:

(1)若用浓硫酸配制过程①所需的250 mL 3.0 mol·L-1的稀硫酸,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

(2)过程②用到多种硅酸盐质的仪器,除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外,还有(填仪器名称),该过程产生的尾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吸收。

a.浓硫酸

b.蒸馏水

c.NaOH溶液

d.浓硝酸

(3)过程③中,需要加入的物质名称是,检验溶液X中金属阳离子是否完全转化的试剂为(填试剂名称)。

(4)过程④的操作是将溶液、、过滤、洗涤,即得到FeSO4·7H2O晶体。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80℃,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为测定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①用分析天平称取样品3.200 g;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盐酸后,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3.495 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Fe(OH)SO4]n,则该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配位氢化物、富氢载体化合物是目前所采用的主要储氢材料。

(1)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在基态Ti2+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N 2+3H2 2NH3,实现储氢和输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NH3分子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b. NH4+与PH4+、CH4、BH4-、ClO4-互为等电子体

c. 相同压强时,NH3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

d. [Cu(NH3)4]2+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3)已知NF 3与NH 3的空间构型相同,但NF 3不易与Cu 2+

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 2分子中,Sn 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SnBr 2分子中Sn —Br 的键角 120°(填“>”“<”或“=”)。

(5)NiO 的晶体结构与氯化钠相同,在晶胞中镍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 nm ,NiO 的摩尔质量为b g ·mol -1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NiO 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 ·cm -3

。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下图所示:

某酯类化合物A 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A 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 、C 、D ,转

化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相关问题:

(1)CH 3COOOH 称为过氧乙酸,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2)写出B +E→CH 3COOOH +H 2O 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F 可能的结构简式 。 (4)①写出A 的结构简式 。

②A 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填写字母编号) A.缩聚反应

B. 消去反应

C. 取代反应

D.加成反应

(5)1摩尔C 分别和足量的NaOH 、金属Na 反应,消耗NaOH 与Na 物质的量之比 。 (6)写出D 和浓硫酸加热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图表示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R —C —OH R —C —O

O

R —C

R —C O

O

O +H 2O

3—C —O —O

HO —C —

CH 2COO CH 2COO

+ H 2O C

(1)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期

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时期的花药,通常选择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色

(2)图中所示的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①的基因型为,②的基因型可能为。

(3)⑦、⑧所指的结构依次是、;两者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39.【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抗凝血酶Ⅲ蛋白是一种血浆糖蛋白,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液性疾病的治疗。下图为培育转基因奶牛获得抗凝血酶Ⅲ蛋白的流程。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该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扩增抗凝血酶Ⅲ蛋白基因经常采用技术能。

(2)过程②包括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可用技术获得多只与该转基因奶牛遗传物质相同的牛犊。

(3)若要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抗凝血酶Ⅲ蛋白,可采用技术。

(4)如果检测发现抗凝血酶Ⅲ蛋白基因被导入了受精卵,但却没有检测到抗凝血酶Ⅲ蛋白的存在,那应该考虑分别位于目的基因首端和端的没有设计好,应从这方面考虑改善。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部分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答案7.C 8.A 9.D 10.B 11.B 12. D 13.C

26.(16分)[答案] (每空2分)Ⅰ(1) 2NH 4Cl +Ca(OH)2

2+2H 2O +2NH 3↑

(2)②④ (3) ③ 吸收尾气,防止产生污染

Ⅱ (1) +3 2CoCl 2+2NH 4Cl +10NH 3+H 2O 2===2[Co(NH 3)6]Cl 3+2H 2O (2)①当A 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 瓶中压力稳定 ②%1001710)(32211???--W

V c V c

27.(14分)(每空2分)

(1)第三周期 ⅥA 族 HClO 4 (2) NaOH Na 2O 2

(3)H 2O 2 H 2O 2+CN -+OH -===CO 2-3+NH 3 (4) 4Cl 2+S 2O 32-+5H 2O=== 2SO 42-+10H ++8Cl -

28(13分)【答案】

(1) 共价键 (1分)

(2分) 三角锥形(2分)

(2) NH 4+

+OH -

2NH 3 ↑+ H 2O (或NH 4+

+ OH -

== NH 3·H 2O) (2分) (3) C+4HNO 3(浓)4NO 2 ↑+ CO 2 ↑+2H 2O (2分) (4) 2 mol ·L -1

(5)2NH 3+NO 2+NO====2N 2+3H 2O 或4xNH 3+6NO x ==== (2x+3)N 2+6xH 2O(2分) 36. (15分)

答案:(1)25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坩埚 c (3)铁 硫氰化钾溶液

(4)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促进Fe 3+

的水解 (5)26.25% 37.【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答案: (1)M (1分) 9(2分) (2)cd (2分)

(3)N 、H 、F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为F ﹥N ﹥H ,在NF 3 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氟原子,偏离氮原子,使

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难以与Cu 2+

形成配位键(2分)

(4)SP 2杂化,(2分) <(2分) (5)6 (2分)(4b ×1021)/(a 3

×N A )(2分) 38.【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杀菌消毒

(2)

(3) (4)①

② C

(5)3︰ 4 (6)

△ △ CH 3CH 2CH 2CH 2OH 3CH 2CH=CH 2+H 2O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部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A

2、C

3、C

4、A

5、B

6、B

7、B

8、D

9、B10、A11、B

二、必答题

36.(1)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位于40°N----60°N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2分);但西面有高山阻挡,受海洋(西风)影响弱,形成温带大地性气候(2分)。(从图5看出A市位于北纬40°N----60°N大陆,属于温带。由图6可以看出A市年降水量小于500mm,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相符)

(2)水位季节变化大(2分);含沙量小(2分);有结冰期(2分);含盐量低(2分)。(答对三点可得满分6分)

(3)位于温带高山深谷地区,地形复杂,区域内部差异大(2分);垂直地域差异显著,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多样(2分);农业科技水平高,新品种培育多(2分);市场需求的多样化(2分)。(答对三点可得满分6分)

(4)冰酒生产原料消耗大,产量低(2分);生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2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市场距离远(2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2分)。(答对四点可得满分8分)

37、(1)草原面积广阔,跨南北半球(2分).野生动物丰富、种群庞大(2分);干湿季分明,水草条件季节差异大(2分);跨南北半球分布,南北半球干湿季相反(2分),动物迁徙于两个半球可获得充足的水草保障。(2分),(满分10分)

(2)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能丰富(2分);发展中国家,电力缺口大(2分);地价低(2分)。太阳能开发技术难度大,投资大(2分);当地水能和地热开发潜力大(2分)。(满分10分)42.(10分)【旅游地理】

⑴春秋季节气温适宜、天气晴好(2分);暴雨、洪涝等影响旅游行程的自然灾害少(2分);春季的庙会和秋季的国际旅游文化节都是具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2分)。(答对三点可得满分6分)⑵河南比陕西人口多,客源市场大(2分);河南比陕西经济发达(2分);虽然都是邻省但陕西由于秦岭的阻隔,距离稍远,交通不便(2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满分4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乐山市冬季雾日多(11月—次年1月雾日多),峨眉山各月雾日差别不大(2分);峨眉山年均雾日比乐山市多(2分)。原因:乐山市和峨眉山位于我国湿润地区,空气湿度大(2分);乐山市海拔低,夏季气温高,不易成雾;冬季气温低,水汽易饱和而多雾(2分);峨眉山海拔高,全年气温低,水汽易饱和而多雾(2分)。

44.【环境保护】(10分

(1)从地区看,北方比南方严重(2分);从时间看,冬季比夏季严重(2分)。

(2)河谷地形,空气流通性差(2分)冬季气温低,空气对流弱(2分)冬季降水少空气干燥(2分)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物理部分答案及评分标准

(2)如图…,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之间的导线接到滑动变阻器上端任一接线柱都对,电流表量程选择不作为评分标准,但导线有其他连接错误的即不给分 (2分)

(3)0.32W (0.30~0.34都对)…(2分)

23.(1)0.23m/s 0.54m/s 2 (每空2分,共计4分)

(2)v ——t 图线如图所示(2分) 1.0(0.95~1.1都算对)(2分) (3)AD (2分) 24.(14分) 解析:(1)(2分)A 在B 内、外运动时,B 的加速度大小:

g M Mg

a μμ===1m/s 2

B 全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总路程:a

v s 22

2

==0.18m

(2(7分))A 第二次进入B 之前,在B 内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m mg

Eq a -=

1=10m/s 2 运动的时间:1

112a v t ?==0.2s 在B 外运动的加速度大小:m

mg

Eq a +=21

2=20m/s 2 运动时间:2122a v t ?==0.1s A 从第一次进入B 到第二次进入B 的时间:t=t 1+t 2=0.3s

A 运动一个周期

B 减少的速度为3

.

==?at

v m/s

从小球第一次进入B 到B 停下A 运动的周期数至少为:v

v n ?=

2

=2 所以,要是小球不与B 相碰,B 上开的孔个数至少为:2n+1=5 (3)(5分)逆向思维可知B 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0.6s ,每经过0.1s ,其位移大小之比为1:3:5:7:9:11,共有36份。所以,从右向左B 上表面各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U A B C - +

s s 361191+=

=0.1m s s 3672==0.035m s s 365

33+==0.04m s s 3614==0.005m

25. (18分)设AB 下落H 的时候速度为v 1,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122

1

2mv mgH =

得:gH v 21= (2分) B 物块恰能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大小等于mg ,B 物块刚着地解除弹簧锁定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等于mg ,因此,两次弹簧的形变量相同,则这两次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设为E p 。……(2分)

又因为B 恰能离开地面又不上升,此时A 物块的速度为0.从B 着地到B 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的过程中,A 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p p E x mg mv E +?=+

2

12

1 ……(3)分 得:H x =?…….(1分) (2)弹簧形变量x x ?=21

…..(2分)

第一次从B 物块着地到弹簧回复原长过程中,弹簧和A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0212

121mv mgx mv E p +=+

……(2分) 第二次释放A 、B 后,A 、B 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得刚着地时A 、B 系统的速度为

gH v 21=……(2分)

从B 物块着地到B 刚要离地过程中,弹簧和A 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p E mv mgx mv ++=22212

121…….(2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2

022v gH v -=……….(2分)

33.(1)BCD (2))

(2)2(000mg s P s mg s P V h ++=

34.(1)ADE

(2)、由图象可知:λ=2m ,A=2cm

1.当波向右传播时,点B 的起振方向向下,包括P 点在内的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向下。

波速 s m t x v /106.061==?=

T v λ=

得T=0.2s 由t=0至P 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止,经历的时间

)

T s T t t 43

375.04312+==+?=?(,而t=0时O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故经Δt 2时间,O 点振动到波谷,即y 0=2cm

S 0=(3+1/4)×4A=0.26m

2.当波速v=20m/s 时,经历0.525s 时间,波沿x 轴方向传播的距离x=vt=10.5m=(5+1/4)λ,故波沿x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