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完整版)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完整版)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本建成应急预案体系。2016年3月、2016年12月,按照县政府要求,在原林业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县级修订编制了《**县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县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通过修订林业应急预案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实用性;乡级也相应制订完成了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全县已初步建立起林业应急反应机制。

(二)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根据应急预案及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我局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2016年度举行杉肤小蠹应急防控大演练1次,森林防火应急防控演练10次(县级1次、乡级9次)。2016年还举办杉肤小蠹应急防治培训班1期、森林火灾防扑火培训13期、林业行政执法培训1期。

(三)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根据应急预案要求,林业局分别成立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处置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设前线指挥部、后勤保障部、宣传报道部、综合调度部等工作部门;乡级相应建立工作机构,村级设立管护员、森防员;并相应制订了应

急防控流程,逐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应急处置科学有序、反应快捷、效果明显。

二、近年来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开展情况

(一)林业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情况。为保护林业改革和发展成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控制林业突发事故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减轻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按照县政府的要求,2016年7月编制了《**县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县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2016年2月、2016年3月、2016年12月又分别进行了修订,乡级也相应编制修订完成了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全县林业应急反应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二)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根据应急预案及县委、县政府、市林业局的要求,结合林情,每年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十一五”以来,年均举行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大演练1次,森林防火应急防控演练10次以上(县、乡级两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2016年至今共演练2次。年均至少举办林业行政执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防扑火知识培训各1期,宣传《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年均至少4次。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1、统筹兼顾,科学编制预案。事故应急预案是事故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为确保林业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合理,我局统筹分析评估林情,从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着手,优化预案编制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按标准从指挥关系、管理流程、管理责任等方面科学修订完善林业灾害应急各类预案,确保预案在各类应急事故发生时起到真正发挥突发事件处置主导性作用,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事故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分级负责,强化应急管理。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局始终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成立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生态破坏事故处置等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县、乡、村职权和主要职责、责任,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不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生态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

3、注重宣传,构建预防体系。林业局始终坚持以构建预防为主、防处结合的生态安全应急机制为目标,从提高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意识

3/ 7

着力,加强林业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定期开展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强化重要生态区域(国家及省级公益林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极端脆弱地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区)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适时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执法检查和专项行动,准确掌握全县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信息,对突发林业灾害、事件的隐患,及时采取对应举措,防患于未然,全力维护生态安全及社会稳定。

4、畅通渠道,加强应急预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畅通突发林业灾害、事件、事故发生和发展信息报告渠道,逐步建立完善从县到乡、到村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信息体系及预警机制,及时、广泛、准确地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制定突发林业灾害、事件、事故报告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确保林业各类突发事件的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渠道畅通,为应急处置提供基础性保障。

5、周密部署,统一应急指挥。为确保遇突发生态事故,启动应急预案能指挥统一、反应迅速、处置得当,明确了相应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转为突发生态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协调工作。指挥部及时安排部署,相应工作组迅速做好事故控制、现场保护、群众安全和对有关责任人员的监控等工作,防止事态扩大蔓延,做到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处置迅速、快捷有效。

6、完善机制,突出应急保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根据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业改革及森林保护和应对林业生态事故的形势和要求,在资金保障上积极争取、多方筹资,装备、物资保障上提前购置、科学配备,在队伍建设上整合资源、加强管理,在技术保障方面组建技术骨干组、高效服务,为应急处置提供了坚强的基础。

7、重在提高,建设应急培训与演练体系。从提高综合素质着手,加强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生态事故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同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了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防范和处置林业生态事故的临战技能,增强了实战能力。

三、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应急体系建设资源整合难度大。由于突发事件涉及面广、工作发展不平衡,现有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各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

(二)应急体系建设经费严重不足。受财政困难的影响,加之应急体系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应急体系建设困难重重。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三)少数部门和干部认识不到位。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存在少数部门和干部对应急管理认识肤浅,遇突

5/ 7

发事件不重视,极易导致财产巨大损失、人员伤亡。

四、加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应急管理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发生突发事件的隐患和风险程度依然存在,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非法侵占国有林场林地等破坏林业生态的事件时有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下步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加强林业和生态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构建预防为主、防处结合的生态安全应急机制为目标,以保证不发生或少发生破坏生态安全事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前提,将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尽快督促乡级结合实际,相应修订各类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更强,确保政令畅通、指挥有序、流程顺畅、工作高效。

(二)尽快加大投入,向上级争取项目,县级增加经费预算,进一步改善防控基础设施、强化防控专业队伍建设。

(三)尽快启动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及森林生态状况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为及时发现和掌握突发林业灾害、事故提供信息保障,提高发现突发林业灾害、事故、事件的几率。

7/ 7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大全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大全 目录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2、防台风、防汛紧急预案 3、防火消防紧急预案 4、防突然停电预案 5、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6、食物中毒的紧急预案 7、高处坠落的紧急预案 8、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9、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10、砼施工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一、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并根据具体人员情况,组成了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应根据人员进出随时调整,在日常施工中,各应急工作小组应广泛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及时汇报分公司领导小组并及时组织有效、有序的救援工作。 二、伤害事故的应急抢救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危险因素的影响,会使人发生一些伤害事故,遇有伤害事故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否则就会使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1、创伤止血救护 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辗伤等。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遇有这类创伤时不要惊慌,可用现场品如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2、烧伤急救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一些明火、高温物体烧烫伤害。严重的烧伤会破坏身体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浆液体迅速外渗,血液浓缩,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产生难以抑制的疼痛。这时伤员很容易发生休克,危机生命。所以烧伤的紧急救护不能延迟、要在现场立即进行。基本原则是:消灭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侵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衣服火着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战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步治疗。 3、吸入毒气急救

关于应急值守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应急值守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国庆节期间,新区按照县政府的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节日政令畅通和安全稳定,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新区专门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制订了《2015年国庆节值班安排表》,就节日期间应急值守有关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并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各村场和部门单位。期间,由区领导亲自带班,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守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履行交接班程序并做好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必须当面交接班,接班人员到岗前,交班人员不得离岗。值班人员做到了全面、准确、 客观填写值班工作记录,确保了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认真落实突发情况报告制度。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要求,层层落实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各村场、部门单位每日在下午3点之前向区总值班室报告各辖区内的情况,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节日期间动态,再由总值班室进行信息汇总后,在每天下午4点之前报县政府应急办,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节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突发安全和应急处理事故,确保了辖区内的安全稳定。 三、全面做好保障工作。节日期间,严格执行单位车辆管理制度,每天,在正常使用公车进行督查各村场和部门单位的值班情况外,坚决禁止公车私用,车辆统一停靠在指定的地点,没有发生公车私用的违规行为。 我镇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编制完

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了我镇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现在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20** 年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为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我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负责研究制定全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决定和部署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协调辖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应急救援等工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协调与部队和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的关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镇党政办,主要负责管理全镇突发事件公共时间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相关组织工作。 2、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我镇深入组织开展应急体系建设调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东港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职责和应急程序,完善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工作机制。根据《东港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专项应急小组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积极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切实提高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涉及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等多个方面,累计制定25 个专项应急预案。 3、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并做好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工作,切实发挥了应急信息运转枢纽作用。加强应急资源保障建设,根据“整合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储备应急专用物资,做好关乎民生的水、电、油、汽、粮、盐、药品等应急专用物资、器材装备的生产和储备工作。完善应急处置工作程序步骤。

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接到《关于开展全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后,按照要求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相关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我局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基本原则及时制订了《*******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预案内容包括: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害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网络信息和保密安全事故等5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兼任办公室主任。成立了5个专项应急处置小组分别负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害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网络信息和保密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制订了相关的应急处置办法。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5个以班子成员为组长的专项应急处置小组。各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实行分工合作,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打总体战,确保了应急预案的高效有序运行,及时处置本局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二是加强学习培

训。组织学习了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学习了应急管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全局干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三是积极演练。严格落实了应急值班制度。在元旦、春节、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启动了相关应急预案。为确保假期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全局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局领导班子和值班人员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机制,切实加强了对危险源的排查和监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治理大隐患,预防大事故。 (三)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应急预案防范范围不广。在制订应急预案时一般都站在单位的角度上,没有上升到全局或大范围的程面上,制定的应急预案在防范程度和范围上不能达到全方位整体防范的要求。二是综合演练次数相对较少,因部门人员少事情多,在综合性的应急演练方面就相应开展的少,只是针对特定时期启动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三是整体联动不强。应急预案以部门为主,没有形成几个部门联合的态势,协同作战配合能力不强,在一个部门出现紧急情况后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呼应和密切配合。 (四)加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认识。在领导层面上应积极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53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正式样本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件)或灾 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 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 应急预案以及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 一、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衡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水平的标准有四个,即: 全(覆盖全面)、细(可操作性)、练(经过演 练)、改(经常更新)。一个应急预案体系如果能全 面体现全、细、练和改着四个方面,就能切实发挥在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应发挥的提供应对指南的作用。

仔细研究我国目前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不难发现,并没有完全体现这几个方面。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其目的是解决"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的问题。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一)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依据缺乏科学性 预案编制工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序、科学、有效的救援,可以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把损失降到最低。我国应急预案制定的主要依据并非建立在结合实际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其内容往往直接来源于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编制者往往只满足于对上述内容的简单梳理、排列组合甚至重复、抄袭,而缺少对时间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提炼,以及与同类预案的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其目的是解决“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的问题。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以及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 一、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衡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水平的标准有四个,即:全(覆盖全面)、细(可操作性)、练(经过演练)、改(经常更新)。一个应急预案体系如果能全面体现全、细、练和改着四个方面,就能切实发挥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应发挥的提供应对指南的作用。仔细研究我国目前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不难发现,并没有完全体现这几个方面。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依据缺乏科学性 预案编制工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序、科学、有效的救援,可以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把损失降到最低。我国应急预案制定的主要依据并

非建立在结合实际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其内容往往直接来源于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编制者往往只满足于对上述内容的简单梳理、排列组合甚至重复、抄袭,而缺少对时间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提炼,以及与同类预案的比对,更谈不上通过实战演练实现预案的循环更新,从而使应急预案丧失了作为一种具体工作方案应当具备的可操作性。 (二)应急预案的内容规定比较粗略 一个完备的应急预案,应当详细规范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问题及等级;二是确定目标和任务;三是做好方案的执行规划;四是做好各种预算等。我国的应急预案,在“确定问题及等级”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确定目标和任务”方面,总体目标规定较为详细,而对于细化目标领域和关键目标领域的规定就显得较为粗糙,甚至有些预案干脆没有规定。绝大多数预案规定了“执行方案”,但并不是可供选择的“多种”执行方案;在“方案的执行规划”方面,并未明确规定执行计划的具体方法或方法体系;在“做好各种预算”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规定,但不够细化,不够具体。 (三)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较差 应急预案作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计划或方案,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操作性。纵观我国现有的应急预案,因其制定的主要依据并非建立在结合实际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而是主要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政府文件,绝大多数的预案内容只是对上述内容的简单梳理、排列组合甚至重复、抄袭,因而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差。 (四)应急预案内容更新缓慢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19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标准版本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从文体角度看,应急预案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

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应急预案的类型 应急预案的类型有以下四类: ¨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针对已辨识的危险制定应采取的特定的应急行动。指南简要描述应急行动必须遵从的基本程序,如发生情况向谁报告,报告什么信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这种应急预案主要起提示作用,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培训,有时将这种预案作为其他类型应急预案的补充。 ¨应急响应预案。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应急响应预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这类预案仅说明处理紧急事务的必需

县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在上级领导、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部署下,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妥善处置,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掌握之中,较好的完成了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确保了学校财产、师生的安全。现将我校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1年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校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及班主任任组员。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安监办,安监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建立完善高效快捷运转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全面落实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责任。安监办明确相关单位部门组承担具体工作,如水、火、毒、电由总务处负责,安全教育、课间管理、体育活动由教导处负责,值班由安监办、门卫负责。按照分组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的作用。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现有预案。重新修订系统了《东平县聋哑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公共突出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汛抗灾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食堂食品中毒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汇总。二是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使全校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各班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 (三)建立健全值班值守机制,完善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 明确了学校保卫人员工作职责,制定、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值班制度和门卫管理制度。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上课期间,关闭学校大门,严禁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入学校,确需进出学校的,要查验相关证件,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放行。要对带入、带出学校的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对人员和车辆进行认真核对和登记。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要加强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和治安事件,确保不发生一起针对学生的伤害事件。 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要排出值班表,安监办要按照工作职责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根据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配齐2名专职保安人员。进一步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形成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要为保安人员和学校值班人员配备警棍、强光手电等必要的警用器械,积极筹措资金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及时更换不能正常工作的器械。 (四)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校建立了一支以所有男教工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伍。紧扣直接关系学校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从抵御自然灾害,预防事业灾难,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安全事故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隐患排查,防疫防灾,矛盾化解工作。二是组织应急救援演练。2011年我校共举行应急演练共4次,其中举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2次,防踩踏疏散及防震各一次。加强演练,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急预案简述及应急预案提纲

应急预案简述及应急预 案提纲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应急预案简述及应急预案提纲 一、应急预案简述 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应急预案提纲 1.综合应急预案提纲 总则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预警及信息报告 预警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信息报告 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a)信息接收与通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

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 关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本建成应急预案体系。2016年3月、2016年12月,按照县政府要求,在原林业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县级修订编制了《**县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县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通过修订林业应急预案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实用性;乡级也相应制订完成了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全县已初步建立起林业应急反应机制。 (二)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根据应急预案及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我局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2016年度举行杉肤小蠹应急防控大演练1次,森林防火应急防控演练10次(县级1次、乡级9次)。2016年还举办杉肤小蠹应急防治培训班1期、森林火灾防扑火培训13期、林业行政执法培训1期。 (三)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根据应急预案要求,林业局分别成立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处置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设前线指挥部、后勤保障部、宣传报道部、综合调度部等工作部门;乡级相应建立工作机构,村级设立管护员、森防员;并相应制订了应 .

急防控流程,逐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应急处置科学有序、反应快捷、效果明显。 二、近年来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开展情况 (一)林业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情况。为保护林业改革和发展成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控制林业突发事故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减轻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按照县政府的要求,2016年7月编制了《**县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县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2016年2月、2016年3月、2016年12月又分别进行了修订,乡级也相应编制修订完成了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全县林业应急反应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二)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根据应急预案及县委、县政府、市林业局的要求,结合林情,每年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十一五”以来,年均举行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大演练1次,森林防火应急防控演练10次以上(县、乡级两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2016年至今共演练2次。年均至少举办林业行政执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防扑火知识培训各1期,宣传《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年均至少4次。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应急预案报告

关于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局切实做好食品药品突发事件日常预防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着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开展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我局全面完善了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原则、程序、方法及保障措施。在应对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方面,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县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县餐饮服务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明确了职责分工,力求从制度上落实监管责任,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根本目标,严格遵循“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应急工作方针,扎实做好事故应对基础工作,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人员和措施保障。妥善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了

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应急工作联络员;二是健全队伍和配备必要设备。建立了3个应急处置分队,明确了应急车辆,配备了必要的通讯工具,进行了内部演练活动。三是加强应急网络建设。在县政府网站上公布了应急管理工作职能和联系方式。 (二)完善应急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近年来,我们在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上进行了有效探索,努力加强涵盖应急管理在内的长效机制建设。将风险管理体制建设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和重点考核项目,对风险隐患排查、评估、预警、处置等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作为突破口,我们重点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建设,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工作例会制度、病例报告质量督查和认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督促医疗机构实施药师进临床制度,通过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监测站点的调度和现场督导,实现“五个及时”:及时收集整理各类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及时总结、分析、评估全市药品安全风险状况,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预警信息,及时上报、反馈省、国家局,及时将不良反应大的药品清除出市场。 (三)进一步做好事故救援准备。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小组,召开重点医疗机构座谈会,提高医疗机构对食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二、危险性分析 2.1项目概况 本工程名称为飞跃·兰溪尚品,包括设备用房、商场、住宅、停车场等。本工程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大道西段南侧、德宏南路西侧,德月南路东侧;建筑占地面积:3958.00㎡,总建筑面积:60201.60㎡(地上建筑面积51002.74㎡,地下建筑面积9198.86㎡);地下2层,建筑高度7.5m;地上:1栋28层,建筑高度90.90m;2栋23层,建筑高度75.90m;3栋18层,建筑高度60.90m。

本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乙类高层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防火设计为一类高层建筑,其耐火等级为一级。 2.2危险源分析及预防监控措施 按照有关要求,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在施工中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制度,同时,系统辩识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对危险设备和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加强危险源监控。具体预防监控措施如下: 坍塌事故预防监控措施: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撑。基坑深度超过5m必须制定专项支护设计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后实施。对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对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造成土方坍塌;及时观察观测边坡土体情况,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及时反应到上级部门,并立即停止施工,撤出影响范围内所有施工人员。 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预防监控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

应急预案编修情况汇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编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项目工程现场指导本工程安全生产和应急预案修编工作! 下面,就本工程基本情况及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工程基本情况 二、应急预案修编工作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本工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工程安全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2017年6月份,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编,以进一步规范本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 1、成立修编领导小组: 我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为组长,职能部门和各参建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预案》修编领导小组。 2、应急预案的修编准备及程序: 修编小组在本着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的要求进行了预案修编工作。一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工程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源,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二是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严密、统一、完整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三是在应急预案内容中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

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四是广泛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要的资料。 3、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本工程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共分为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及。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在总体上阐述了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共分九个方面的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等基本要求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了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共十三个专项应急预案。 4、应急资源、物资准备和演练情况: 为有效利用社会应急资源,我公司与人民医院、消防支队签订了相关应急救援协议。并在现场公布应急电话和联系方式。同时,各参建单位按照本工程应急救援需求,在工程现场准备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2017年6月下旬,公司组织了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修编小组,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对《预案》进行了修订。

2020年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法学院六月份学生工作情况报告 1、学术思辨方面 六月二日,首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落下帷幕。我院法科学子不负众望,拔得头筹,为校增光。 与此同时,《南湖法学》第五期再创佳绩,共收稿202篇,为历届之最。《南湖法学》关注学术前沿,培育创新精神,其各大版块均为广大法科学子开辟了畅所欲言之路,真正打造了属于我们法学院本科学子自己的刊物。

我院学术部适当地开展了一些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使我院学术气息更加浓厚,为我院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的氛围。此外,学术部指导各团支部开展了选课以及期末复习的准备工作,各团支部也将逐步组织开展复习动员,引导并帮助同学们积极备考。 2、文艺活动方面 六月,法学院文艺战线即“xx 爱律一生”大型送毕晚会成功拉下了帷幕后,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亦对下学期新生才艺晚会和其他工作制定了初步计划,以保证下学期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体育活动方面

学期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法学院体育战线为总结一学期工作的得与失,举行体育部内部学习、工作经验交流会,回顾本学期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展望下学期法学院体育工作新计划。 4、劳动生活方面 由于院团委仓库堆积物甚多,遗失物品较多,各部门在举办活动前期租借各项活动物资较为费时费力,为促进仓库的有效管理和物资的高效使用,院生活部在本月对文治304仓库进行了一次大整顿。此次清理活动让之前的脏乱堵问题得到了 ___解决,为日后部门取用物资提供了方便,也为生活部日后的管理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日 法学院四、五月份学生工作情况报告 1、学术思辨方面 由法学社主办的xx年“邓析杯”模拟法庭新型抗辩赛于4月11日开赛,以“梁万山不忍母亲受病痛折磨杀母”事件为蓝本,有效丰富了我院学术文化形式。19日,我院“法律知识竞赛”决赛拉开序幕,参赛队伍激烈角逐,以生动的形式向广大学子普及了法律知识,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结构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43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结构 正式样本

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结构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总体预案 一级文件——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主要阐述企业的应急方针、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与职责、预测与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报告与应急指令、应急处置、应急终止与后期处置、新闻发布、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 二级文件——各专项应急预案,即特殊风险预

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地震灾害、洪涝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所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是在总体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附件 三级文件——说明书和应急行动的记录。说明书是供应急组织或个人在履行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时使用的详细指导材料(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监测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应急救助协议、应急预案各种操作程序中可能的支持附件、附图、附表等);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页脚内容1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 页脚内容2

建筑施工企业专项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企业施工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及分级 1.1事故类型 公司系统内发生的各种施工安全事故。对于建筑施工常见的事故类型有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触电、中毒、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1.2事故分级 按照施工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分为Ⅰ级(国家和省)施工安全事故、Ⅱ级(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和Ⅲ级(二级单位(部门))施工安全事故。 1.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Ⅰ级施工安全事故: (1)一次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00万元以上的性质特别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 (2)超出公司应急处置能力的各类施工安全事故,或上级部门要求公司配合其进行应急处置的各类施工安全事故。 1.2.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施工安全事故: (1)一次死亡10-29人,或重伤50-9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9999万元; (2)涉及公司系统内两个以上二级单位(部门),需公司统一指挥,进行应急处置的施工安全事故。 1.3.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施工安全事故: (1)一次死亡10人以下,或重伤5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下; (2)事故发生单位能够应急处置的施工安全事故。 2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响应;依靠科技,精细管理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指挥机构 公司施工安全应急组织机构由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和支持保障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支持保障力量、专家组、相关单位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等组成,如图3.1所示。

企业应急预案落实情况总结

企业应急预案落实情况总结 根据《仙居县环境保护局文件仙环保(2012)35号仙居县 环保局关于在重污染行业企业中开展“放心企业”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公司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注重以预案为指导,以实践完善预案为方针,进一步加强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着重抓好以下环节:一是制订完善事故应急预案。二是由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一套《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在制订预案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事故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应对事故的响应程序、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为我公司事故的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加强应急网络建设 我公司成立了安环科小组,公布了应急管理组联系方式和日常管理工作职能,与各车间、各办公室和仓库建立了通畅的网络信息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 三、完善应急预案机制体系建设 今年5月4号,通过组织市级专家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作出了相应整改,形成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版),并在6月22号报送县环保局备案。 四、应急物资普查情况 对全厂应急物资进行了统计排查,按规定进行了经常性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保证了应急物资的完好。 五、应急管理宣传情况 每年开展2次或2次以上事故应急演练,并通过事故演练掌握了应急常识和应急措施,贯彻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观念,提高员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应急预案的编制上,对应急预案体系认识不足,仅限于制定上、部门安排的预案,结合实际制定的不够完善,部分制定预案内有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比如消防事故应急演练等;另外一个不足是在应急演练上,效果有待提高。 七、下步工作安排 1、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版),要求各部门、各车间明确职责,细化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2、有计划的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演练的实效,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序开展应急工作。 虽然我们在完善应急体系,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跟政府的要求相比,跟其他单位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一定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维护企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台州源众药业有限公司 2012-7-04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度【最新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度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和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动态化的预案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按照省、市和县应急管理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系统性。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大体一致,主要内容有机结合,预案之间无缝衔接,与上级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保持一致。 (二)科学性。深入研究、分析和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机理、影响的范围和发展的规律,科学设定预案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吸取以往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教训,广泛听取专家意见,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针对性。预案的制订要符合实际,要根据地区特点和部门自身的特殊要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四)应急性。应急预案的程序设计、组织结构和内容体系要体现高效率,突出反应的快速性和处置的果断性。 (五)操作性。应急预案内容具体规范,情况预想合理准确,处置程序措施切实可行,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环节的流程和执行主体明确。 第三条县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应急办)是全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预案的起草编制和修订的组织计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预案管理工作。县直各单位(部门)和各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机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分为五类三级,即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社会单元应急预案和大型活动应急预案五类。 第五条县级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县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县人民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按照以下编制审核程序制定和公布实施。 (一)立项。由县应急办提出书面立项报告,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后正式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