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精)

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精)
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精)

VNaNO 2(ml吸光度

A

0.40.0590.80.116

1.20.182

1.60.239

2.00.307

亚硝酸钠分析方法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亚硝酸钠(NaNO2)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DMF溶剂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 –1000 mg/kg. 2方法概要: 亚硝酸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再与α-萘胺偶合形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可用比色法在波长530nm 处测定,计算试样中亚硝酸钠的含量。 3仪器和试剂 3.1??7230型分光光度计(或其他类似分光光度计):备有1cm 比色皿。 3.2 二甲基甲酰胺(稀释样品用) 3.3 对氨基苯磺酸钠—α-萘胺混合显色剂 3.4 NaNO2浓度为4 mg/L左右的DMF标准样品 3.5硫酸铝 4 操作步骤 4.1 试剂和标准样品的配制 4.1.1对氨基苯磺酸钠—α-萘胺混合显色剂 4.1.1.1对氨基苯磺酸钠溶液 称取1g研磨细的对氨基苯磺酸钠,溶于30 mL1:1冰醋酸中(边加热边搅拌),加入270mL蒸馏水,摇匀备用。 4.1.1.2α-萘胺溶液 称取α- 萘胺0.2g溶于4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过滤,滤

液中加入15mL冰醋酸和245 mL蒸馏水,摇匀备用。 4.1.1.3将上述两液以1:1比例混合即为显色剂。(注意:显色剂应在使用时临时混合配制。) 4.1.2NaNO2标准样品的配制 称取0.2g于105℃下烘2~3h的NaNO2(称准至±0.0002g),用DMF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液为A液(浓度约2000mg/L左右)。 A液浓度C A为: C A= W×Cx×104 mg/L 式中:W —— NaNO2称样量,g Cx —— NaNO2的纯度(NaNO2纯度测定见附一) 移取A液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DMF?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液为B液。(浓度为100 mg/L左右) 移取B液2mL于50mL容量瓶中,以DMF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液为Co液,该液即为制作工作曲线所用的标准溶液。Co?液浓度为:?Co=C A×1/500 (mg/L)(约为4 mg/L) 4.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Co?液0.0、2.0、4.0、6.0、8.0、10.0、12.0mL于50mL 容量瓶中,各加入硫酸铝约50mg,加入对氨基苯磺酸钠——α-萘胺显色剂10.00mL,用两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于室温下显色30?min,过滤后于1cm比色皿中,在波长530nm 处测定吸光度。 作溶液浓度C与吸光度A的工作曲线,求出斜率K值。 ??Co×Vo ?? K=───── ?? Ao ?? 式中: Co —— NaNO2标准溶液的浓度, mg/L ?? Vo ——吸取的NaNO2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 Ao ——对应于NaNO2标准溶液该吸取体积下的吸光度4.3 样品分析 吸取1mL样品于50mL容量瓶中,用DMF稀释至刻度。?从稀释后

亚硝酸钠纯度检测方法

亚硝酸钠纯度检测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亚硝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硝酸生产过程中由氧化氮气体制得的工业亚硝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作制造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等的原料和织物染色的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水泥早强剂和防冻剂等。 分子式:NaNO2 相对分子质量:69.00(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结晶。 3.2 工业亚硝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3之规定配制。 4.1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4.1.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钠含量。 4.1.2 试剂和材料 4.1.2.1 硫酸(GB625):1+29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 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2 硫酸(GB625):1+5溶液。配制方法同4.1.2.1条; 4.1.2.5 高锰酸钾(GB643):c(1/5KMn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4.1.2.4 草酸钠(GB1289):c(1/2Na2C2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

N-(1-萘基)-胺光法(GB 13580.7-92) 1、原理 在Ph1.7一下,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在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于54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根据试样吸光度和亚硝酸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即可进行定量 2、仪器 2.1,分光光度计 2.2, 25ml比色管 3、试剂 3.1,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液:1.000ug/ml,标准称取1.4998g亚硝酸钠(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溶于水,并定容至1000ml 3.2,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10ug/ml,标准吸取5.00ml亚硝酸盐的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使用时稀释配制。 3.3,盐酸溶液,(1+6),量取50ml浓盐酸加入到300ml水中,摇匀。 3.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0g/L,称取5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350ml(1+6)盐酸溶液中,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剂可稳定数月 3.5,盐酸N-(1-萘基)-乙二胺1g/L:称取0.5g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于500ml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里保存,此时

机可稳定数周,如变成深棕色则弃去重新配制。 4、方法 校准曲线的绘制,取25ml比色管6只,分别加入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0,0.50,1.00,2.50,5.00,10.0,ml,用水稀释至标线。各加入1.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摇匀后放置2~8min,加1.0mlN-(1-萘基)-乙二胺溶液,摇匀,以水作参比,用10nm吸收池在540nm 波长处测量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样品测定,根据水样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吸取10.0~15.0ml水样于25ml比色管中,加水至25ml,以下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操作,测量试样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5、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样中亚硝酸盐(按NO2-计)浓度以mg/L表示,按下列计算式中:C-----------------水样中亚硝酸盐浓度mg/L M----------------冲校准曲线上查得亚硝酸盐含量,ug V-----------------取样体积

HPLC 法测定桑叶中芦丁的含量

228 第12卷 第5期 2010 年 5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 No. 5 May,2010 桑叶为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 叶,味苦甘、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能,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版中[1] , 桑叶中芦丁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是HPLC 法梯度洗脱,其操作重复性差,对实验设备要求相对较高,旨在建立以等度洗脱,采用HPLC 法测定桑叶中芦丁的含量。 1 仪器 试剂和药材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10A,日本), 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 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3 药材 桑叶经辽宁中医药大学植物教研室王冰教授鉴定为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 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醋酸-水(15:10:2.6:72.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8nm,流速: 1mL·min -1 。理论塔板数按芦丁计算应不低于3000。芦丁与相邻成分色谱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见图 1~2。图1 芦丁对照品溶液HPLC 色谱图 图2 桑叶供试品溶液HPLC 色谱图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 10.32mg,置100mL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 含0.1032mg 的溶液,作为芦丁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桑叶1g, 置25mL 容量瓶中,甲醇超声提取30min,放冷,加甲醇至刻 HPLC 法测定桑叶中芦丁的含量 周美环1,赵书楷1,陈 淼2,张东方3 (1.沈阳东北大药房连锁店,辽宁 沈阳 110023;2.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3;3.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收稿日期:2009-10-05 作者简介:周美环(1975-),女,辽宁大连人,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药品质量管理。通讯作者:张东方(1975-),男,辽宁朝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复方研究及新药开发。E-mail: syzdf@https://www.360docs.net/doc/c411832689.html,。 摘 要: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桑叶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的是HPLC 法梯度洗脱,其操作 重复性差,对实验设备要求高,旨在建立以等度洗脱,采用HPLC 法测定桑叶中芦丁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 法,以甲醇-乙腈-醋酸-水(15:10:2.6:72.4)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以建立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采用HPLC 法测定桑叶中芦丁的含量稳定性良好,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良好,芦丁含量为0.46%~0.49%。结论:采用HPLC 等度洗脱测定桑叶中的芦丁方法可行。 关键词:桑叶;HPLC;芦丁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0) 05- 0228- 02 Content of Rutin from Follium Mori is Determined by HPLC ZHOU Mei-huan 1, ZHAO Shu-kai 1, CHEN Miao 2, ZHANG Dong-fang 3 (1.Shenyang North-East Drug Store Chain, Shenyang 110023, Liaoning, China; 2.Shenwei Pharmaceutical Company, Shenyang 110003, Liaoning, China; 3.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Content of rutin from Follium Mori is determined by HPLC in China Ph.,but gradient elution is difficult to repeat and equipment is not public. Methods :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d content of rutin from Follium Mori, and its mobile phase is methanol-acetonitrile-acetic acid -water(15:10:2.6:72.4). Results : Stability, Precision, repetition of HPLC all were better .Content of rutin was 0.46%~0.49%. Conclusion :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rutin from Follium Mori are feasible. Key words:Follium mori; HPLC; rutin DOI :10.13194/j.jlunivtcm.2010.05.230.zhoumh.097

亚硝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硝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597 CAS No.:7632-0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

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亚硝酸钠的检测方法

亚硝酸钠纯度检测方法 分子式:NaNO2 相对分子质量:69.00(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亚硝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硝酸生产过程中由氧化氮气体制得的工业亚硝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作制造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等的原料和织物染色的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水泥早强剂和防冻剂等。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结晶。 3.2 工业亚硝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3之规定配制。 4.1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4.1.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 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钠含量。 4.1.2 试剂和材料 4.1.2.1 硫酸(GB625):1+29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2 硫酸(GB625):1+5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3 高锰酸钾(GB643):c(1/5KMn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4.1.2.4 草酸钠(GB1289):c(1/2Na2C2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a) 配制称取约6.7g草酸钠,溶解于300mL硫酸溶液(4.1.2.1)中,用水 稀释至1000mL,摇匀。 b) 标定移取30ml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加入10ml硫酸溶液(8+92), 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接近终点时加热至65℃,滴定至浅粉色保持30s,同时 做空白试验 c)计算 (V1?V2)C1 C= 式中: V1——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数值,ml V2——空白试验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数值,ml C1——高锰酸钾的准确浓度,mol/L V——移取草酸钠的体积数值,ml 4.1.5 分析步骤 称取2.5~2.7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 全部移入500mL(v3)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00mL锥形瓶中, 用滴定管滴加约40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用移液管加入25mL(v4)试验溶液,加入10mL硫酸溶液(4.1.2.2),加热至40℃。用移液管加入10mL草酸钠 标准滴定溶液,加热至70~80℃,继续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 浅粉色并保持30s不消失为止。 4.1.6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2水分的测定 4.2.1 仪器、设备 4.2.1.1 称量瓶:φ50×30mm。

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化学化工学院2009级本科科研训练项目实验报告 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指导老师: 实验成员: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 2、了解亚硝酸盐的用途和危害。 3、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其他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亚硝酸盐有护色、抑菌作用,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香肠、火腿等肉制品中。但若一次性食用0.2到0.5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是一种有毒致癌物质。根据GB2760,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3g/kg,若过量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火腿是人们常吃的一种肉制品,因此对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环境和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的主要方法是光谱法和示波极谱法。因光谱法所用仪器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又比较高,所以应用较广。光谱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发光法:包括化学发光法、荧光法;2)分光光度法:包括催化光度法、偶合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共振散射光度法。 本实验采用的是偶合分光光度法。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红色偶氮苯染料。通过测定红色偶氮苯染料的吸光光度可以确定亚硝酸盐的浓度。 先用草酸钠标定出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定出

亚硝酸钠储备液的浓度,通过测定由储备液配制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的吸光度作出亚硝酸钠的标准曲线。火腿样品经亚铁氰化钾溶液与乙 酸锌溶液沉淀蛋白质,弃去溶液上层的油状脂肪液,过滤,通过测定 滤液的吸光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测定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仪器和药品 1、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型号产地规格漏斗 量筒100mL,10mL 电热炉 容量瓶50mL 吸量管1mL,2mL 玻璃棒 漏斗架 洗耳球 胶头滴管 分析天平 电子天平 分光光度计 碱式滴定管50mL 酸式滴定管50mL

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亚硝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 51525 英文名:Sodium nitrite UN编号:1500 分子式:NaNO2分子量:69.01 CAS号: 7632-00-0 理 化性质 外观与 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熔点 (℃) 271相对密度(水=1) 2.17 沸点 (℃) 320(分解) 饱和蒸气压 (kPa) /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毒 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 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85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 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 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 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燃 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燃烧分解物氮氧化物。 闪点(℃) / 爆炸上限% (v%): / 自燃温 度(℃) / 爆炸下限% (v%): / 危险特 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 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建规火 险分级 乙 稳定 性 稳定 聚合危 害 不聚合禁忌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 灭火方 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急 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摘要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国家食品标准对不同的食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不同的规定,食品中所含亚硝酸盐如果超过了国家标准,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和危,本文通过对亚硝酸盐常规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可得知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指导生产及市场流通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方法;展望 A fast detection method of Nitrite in food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 suzhaoling Supervisor Fu Man Abstract The nitrite points to nitrous acid sodium mainly , nitrous acid sodium is extremely V aseline white powder or granulate, taste is tiny salty , easy to dissolve in water the country food standards nitrite contents to different food regulation having diversity , food is hit by had contained a nitrite if exceeding national standard , health that can direct on the human body produces the threat and danger,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passed to routine nitrite detecting method and speedy detecting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 may be informed that test paper follows the detecting method being one kind of fleetness, The mass under the control of circulating to direction childbirth and the marketplace, ensures food safety having certain actu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Nitrite, The fleetness checks, Principle, Met, Look into the distance 1 前言 亚硝酸盐系剧毒物质,但对肉制品具有发色和防腐保鲜作用,在肉制品加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题目: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前言 (3) 1 槐米的简介 (3) 2 芦丁的简介 (4)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5) 1.1 实验材料 (5) 1.1 实验仪器 (5) 1.2 实验试剂 (5) 2 实验原理及实验条件 (5) 2.1 实验相关原理 (5) 2.2 实验条件的选择 (7) 3实验方法和结果 (7) 3.1芦丁的提取 (7) 3.2芦丁的精制 (7) 3.3芦丁的鉴定 (7) 3.3.1呈色反应 (7) 3.3.2薄层色谱检识 (8) 3.4芦丁的含量测定 (8) 3.4.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8) 3.4.2标准曲线的制备 (9) 3.4.3样品测定 (10) 3.4.4样品稳定性试验 (10) 3.4.5加样回收率实验 (10) 4 讨论与小节 (11) 5 参考文献 (11) 6综述 (12)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测定槐米中芦丁的含量,掌握芦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获得芦丁粗提物,利用多次碱提酸沉法获得较纯的芦丁,再通过显色实验以及薄层色谱鉴定槐米提取液中的芦丁,并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定提取物中芦丁的含量。结果: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0.1081C+0.0184,采样率为96%,没有太大的区别。结论:该方法易于操作,实验原理比较简单,薄层色谱与分光光度相结合实现了槐米提取液中芦丁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关键词:槐米芦丁碱提酸沉法含量测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luding in acacia an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luding.Methods: alkali, acid sinking method to obtain crude extract rutin using multiple alkali acid sinking method to obtain a more pure rutin, again through the color experiment and TLC identification of rutin in the sophora japonica extract, and through the standard cur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rutin in extracts.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 and absorbance ha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A = 30.1081 + 0.0184 C, R = 0.9997, the sampling rate is 96%, not much difference.Conclusion: this method, easy to operate, the experiment principle is simpl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a spectrophotomet Key Words:Sophora japonica rutin alkali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HPLC法测定芦丁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HPLC法测定芦丁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李启彬1,刘涛2,曹晓庆,李青丽(1.河南省驻马店市药品检验所,驻马店463000;2.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利用HPLC测定芦丁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ox SB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水-甲醇-乙酸(45:50 :5),流速1.0ml ·min-1,检测波长256nm。 结果芦丁在60 ~ 140μg · ml-1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 000,槲皮素在2.4 ~ 5.6μg ·ml-1 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芦丁的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6%,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4%。结论本法结果 准确,重复性良较好,方法简便可行。 关键词:芦丁;槲皮素;HPLC Determinaition of Rutin and Its Quermination by HPLC LI Qi-bin1,LIU Tao2,CAO Xiao- qing,LI Qing-li(1. Zhumadian Institute of Quality Control of Drug, Zhumadian 463000,China;2. Henan Topfond Pharmaceutical Co.,Ltd Zhumadian4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utin and its quermination was established. METHODS A zorbox SBC18 column was used,with the mobile phase of water-methanol-Vinegar(45:50:5),at the flow rate of 1.0ml · min-1,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56nm.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rutin (r=1.00000) was 60~140ug·ml-1,and quermination (r=0.99998) was 2.4~5.6μg ·ml-1,The average recovery of Rutin was 99.3%,RSD0.6%,and quermination was 99.6%,RSD0.4%.CONCLUSION It was accurate and rapid. KEY WORDS:rutin;quermination;HPLC 芦丁又名芸香苷、芸香苷是从槐米中提取的一种浅黄色或微绿色针状结晶或粉末。它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高血压病的辅 助治疗。同时,它又是合成曲克芦丁的主要原料。现行卫生部药品标准采用紫外分 光光度法测芦丁含量,用纸层析法测槲皮素的含量,方法复杂,操作费事,并且槲 皮素无法定量,而用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亚硝酸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硝酸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亚硝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597 CAS No.: 7632-0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钠 ?99.0% 7632-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 1 -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亚硝酸钠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亚硝酸钠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 制定亚硝酸钠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 )的配制和标定。 责 任:检验室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 序: 1.仪器及用具 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干燥箱、永停滴定仪、容量瓶、烧杯、刻度吸管、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及试液 亚硝酸钠、无水碳酸钠、蒸馏水、基准对氨基苯磺酸、浓氨试液、盐酸(1→2)、溴化钾。 3.配制 取亚硝酸钠7.2 g ,加无水碳酸钠(Na 2CO 3)0.10g ,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 ml ,摇匀。 4.标定 4.1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对氨基苯磺酸约0.5 g ,精密称定,加水30 ml 及浓氨试液3 ml ,溶解后,加盐酸(1→2)20 ml ,搅拌,在30 ℃以下用本液迅速滴定,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2/3处迅速定,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用永停法(按药典附录项下的SOP )指示终点,至电流计指针持续1分钟不回复,即得。每1ml 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 )相当于17.32mg 的对氨基苯磺酸。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2如需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05 mol/L )时,可取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 )加水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5. 结果计算: ))((/) )((3246232462SO NH H C NaNO H SO NH H C NaNO T V W F ?=

式中:F表示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W表示基准物的取样量。 V表示基准物消耗滴定液的体积。 T表示滴定度。 6.注意事项 6.1 因亚硝酸钠液(0.1 mol/L)在PH=10左右最为稳定,故此在配制1000ml 溶液时加入0.1gNa2CO3作为稳定剂。 6.2在标化中,将滴定尖端插入溶液下,于室温进行快速滴定,其反应随温度升 高而加快,而能缩短滴定时间,并能防止NaNO2分解的HNO2逸出,但应注意 温度不得超过30℃,若温度高时,重氮盐易分解。 6.3重氮化滴定所需酸度很强,否则,生成的重氮盐不稳定,可与游离氨类生成 偶氮氨基化合物,使滴定结果偏低,故加入盐酸的量约需超过理论量 2.5-5倍。 6.4凡重氮化较慢的样品,都可加溴化钾以促进反应速度,一般样品0.3—0.5g 约需溴化钾1.5-3 g,在30℃以下滴定,则HNO2不致损失。 7.技术要求 7.1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7.2复标规定:每一个月标化一次。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方法一:亚硝酸盐快速检测管使用说明: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 做成的速测管,与标准色卡比较定量。 操作方法: 1. 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快速鉴别:用袋内附带小勺取食盐1平勺,加入到检测管中,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至1ml刻度处,盖上盖,将固体部分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国标规定食盐(精盐)中亚硝酸盐的限量卫生标准应≤2 mg/kg)。当样品出现血红色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黄色时,可判定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或样品本身就是亚硝酸盐。 2. 液体样品检测:直接取澄清液体样品1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找出与检测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L(以NaNO2计)。(牛乳及豆浆也可直接检测,结果不得超过L ,有颜色的液体样品可加入一些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测定)。 3.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检测:取粉碎均匀的样品或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纯净水)至刻度,充分震摇后放置,取上清液(或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L(以NaNO2计)。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定量稀释后测定,并在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如从10ml比色管中取出转入另一支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从中取加入到检测管中测定,测试结果乘上100(倍稀释)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方法二:通过镀铜镉粒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测其吸光度来计算牛奶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可以检测市售牛乳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方法三:检测硝酸盐有试纸条法,检测亚硝酸盐可应用硝酸根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奈胺偶合呈紫红色染料,根据颜色深浅来判定牛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但是两种方法准确度低,因而该方法还不够完善。 方法四:光度法 测定亚硝酸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除经典的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及其改良法外,又有一些报道如催化(褪色)光度法流动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顺序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导数光度法等分光光度法主要有3种: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方法五:示波极谱法 示波极谱分析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电解分析以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电流- 电压曲线来做定量定性分析的电化学方法示波极谱法是新的极谱技术之一,该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检出限低和测量误差小等优点示波极谱法的原理是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去除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在弱碱性条件下再与8-羟基喹啉偶合成染料,该偶合染料在汞电极上还原产生电流,电流与亚硝酸盐浓度成线性关系,可与标准曲线定量在示波极谱仪上采用三电极体系,即以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进行测定测定时要注意显色条件的严格控制8- 羟基喹啉

实验九 HPLC法测定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

实验九HPLC法测定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反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外标定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芦丁,即芸香苷,是中药饮片中较见的种黄酮类成分,有抗炎、降血脂、抗病毒及维生素P样等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淋洗液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试样随着流动相进入色谱柱中后,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103-106)的分配(吸附-脱附-放出),由于固定相对各种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即保存作用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信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 三、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仪器: LC100高效液相色谱仪(UV检测器;二元梯度泵),上海五丰。 样品:桑叶、芦丁标准品。 试剂:甲醇(HPLC纯) ,重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1. 标准液制备及标准曲线制备: 准确称取制备好的芦丁标准样品10mg,加蒸馏水溶解后移人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晃使其浓度均匀,制得1mg/ml芦丁标准液,分别取该标溶液2μL, 4μL, 8μL, 16μL进样,分别测出峰面积, 不强制过原点,以浓度对峰面积进行回归, 得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数据处理机给出峰面积值,以标准品进样量(μ g) 为纵坐标( Y) ,峰面积为横坐标( X) ,得标准曲线。 2. 样品液制备:精取桑叶叶粉末(过20目筛) 5.00 g置于250ml烧瓶中,加入50ml甲醇水浴回流提取30min,过滤,取续滤液20ml,氮气吹干后,用甲醇定容至5.00ml,用滤头过滤后即为供试液。 3. 色谱测定 用微量注射器吸取大2倍20uL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取得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对照定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实习六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熟悉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卫生标淮,掌握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测定方法:亚硝酸盐测定格里斯试剂比色法 1、原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比较定量。 2、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者,均为分析纯试剂。 ①氯化铵缓冲液:1L容量瓶中加入500m1水,准确加人20.0ml盐酸,振荡混匀,准确加入50mI氢氧化铵,用水稀释至刻度。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铵调试至pH9.6~9.7。 ②硫酸锌溶液(0.42mol/L ):称取120g硫酸锌(ZnS04·7H2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1。 ③氢氧化钠溶液(20g/L):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L。 ④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1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0m1水和300m1冰乙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室温保存。 ⑤N—1—萘基乙二胺溶液(1g/L):称取0.1g N—1—萘基乙二胺,加60%乙酸溶解并稀释至l00ml,混匀后,置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一周内稳定。 ⑥显色剂:临用前将N—1—萘基乙二胺溶液(1g/L)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⑦亚硝酸钠标淮溶液:准确称取250.0m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1容量瓶中,加l00ml氯化铵缓冲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4℃避光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μg 的亚硝酸钠。 ⑧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00m1,置于100m1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μg亚硝酸钠。 3、仪器 ①小型粉碎机。 ②分光光度计。 4、操作方法 ①样品处理:称取约10.00g (粮食取5g) 经绞碎混匀样品,置于打碎机中,加70m1水和12m1氢氧化钠溶液(20g/L),混匀,用氢氧化钠溶液(20g/L)调样品pH=8,定量转移至200m1容量瓶中加10ml硫酸锌溶液,混匀,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再补加2~5ml氢氧化钠,混匀。置6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后冷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0.5h,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1,收集滤液备用。 ②测定: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0,0.5,1.0,2.0,3.0,4.0,5.0m1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2.5,5,10,15,20,25μ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25m1带塞比色管中。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4.5m1氯化铵缓冲液,加2.5m160%乙酸后立即加入5.0ml显色剂,加水至刻度,混匀,在暗处静置25min,用lcm 比色杯(灵敏度低时可换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5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低含量样品以制备低含量标准曲线计算,标准系列为:吸取0,0.4,0.8,1.2,1.6,2.0m1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2,4,6,8,10μg亚硝酸钠)。 样品测定:吸取10.0m1上述滤液(样品处理滤液)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自上述“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4.5m1氯化铵缓冲液”起依法操作。同时做试剂空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