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选修一高考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

二、PCR技术
例: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DNA半保留复制的前提下,利用热变性原理,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很短的时间内,将DNA大量扩增,使实验室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PCR每次循环可分为 、 、 三个步骤。 (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 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两DNA分子,此过程中原料是 ,遵循的原则是 。 (3)PCR技术的必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外以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 、 ,前者由PCR仪自动调控,后者则靠 维持。 (4)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
1、概念: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理化方法,把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发挥作用的技术。
酵母细胞活化:1g干酵母10ml水
配制CaCl2溶液:0.05M
配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钠10ml水
海液与酵母细胞混合成A液(吸入注射器)
固定化酵母细胞:把A液滴入CaCl2形成凝胶珠
冲洗凝胶珠(蒸馏水)
(2)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选择培养基:碳源--纤维素 [2]原理:纤维素→ 纤维二糖→ 葡萄糖 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刚果红→红色物→纤分解→透明圈
实例: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01
分离:(1)凝胶色谱法
02
原理:根据分子量大小分离蛋白质
03
不同蛋白质通过多孔凝胶通道时:
04
→大分子路程短、流动快→先收集
05
→小分子路程长、流动慢→后收集
06
电泳法
07
原理:根据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电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选修一和选修三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012浙江)6.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B.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2.(2012福建)32.[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答题(10分)肺细胞中的let7基因表达减弱,癌基因RAS表达增强,会引发肺癌。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let-7基因导人肺癌细胞实现表达,发现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
该基因工程技术基本流程如图1。
请回答:(1)进行过程①时,需用酶切开载体以插入let-7基因。
载体应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驱动let-7基因转录,该部位称为。
(2)进行过程e委时,需用酶处理贴附在培养皿壁上的细胞,以利于传代培养。
(3)研究发现,如let-7基因能影响癌基因RAS的表达,其影响机理如图2。
据图分析,可从细胞中提取.进行分子杂交,以直接检测let-7基因是否转录。
肺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细胞中(RASmRNA/RAS蛋白质)含最减少引起的。
3.(2012安徽)31.(24分)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
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
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1)根据图1,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Ⅳ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Ⅲ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
(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Ⅷ(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中所用菌种及控制条件的比较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所用菌种酵母菌醋酸菌主要是毛霉乳酸菌分类真核原核真核原核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控制条件O2的有无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有氧有氧无氧最适温度18℃~25℃30℃~35℃15℃~18℃常温时间控制10~12天7~8天腌制8天左右腌制10天左右其他条件封闭充气口适时充气控制盐酒用量控制盐水比例★注意事项:(1)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菌种来自葡萄皮上附着的野生酵母菌。
(2)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3)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空间,目的是①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并进行快速繁殖;②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4)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实验装置·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制作果酒时,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消毒与灭菌的比较条件结果常用方法应用范围消毒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煮沸消毒法日常用品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剂消毒法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接种工具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及容器★常用器具的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培养皿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3.1《菊花的组织培养》高考领航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选择题1.(2016•乐山二模)将菊花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可以培育出菊花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B.将菊花外植体培育成试管苗,其原理是细胞分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同时使用,既有利于细胞分裂,又有利于分化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组织或器官在人工控制的培养基及环境条件下增殖分化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无菌培养技术;基本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解答】解:A、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需要添加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作用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A正确;B、将菊花外植体培育成试管苗,其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B 错误;C、细胞分裂素量多于生长素量,有利于芽的分化;细胞分裂素量少于生长素量,有利于根分化;细胞分裂素量与生长素量相当,有利于细胞分裂,C错误;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形,D错误.故选:A.2.(2016•江苏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植物芽尖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植物新品种B.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调节作用在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C.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必须经过灭菌才能接种到组织培养基中D.在组织培养中,可将未分化状态的细胞诱导形成高度分化的愈伤组织【分析】植物组织培养: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快速繁殖优良品种、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解答】解:A、植株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特征,不能获得植物新品种,A错误;B、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尤其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节作用在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B 正确;C、体的植物组织、器官必需经过消毒才能接种到组织培养基中,C错误;D、在组织培养中,可将高度分化的细胞诱导形成未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D错误.故选:B.3.(2016•江苏二模)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时,只能分离大肠杆菌但不能对其进行计数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向腐乳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配制植物组培的培养基时,用等量葡萄糖代替蔗糖不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与高中生物教材实验有关的综合性题目,可以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或分类微生物时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解答】解:A、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防止水蒸气倒流,A正确;B、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B正确;C、含水量过大时腐乳不易成形,进行腐乳制作所选豆腐含水量不宜超过70%.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使豆腐含水量增大,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C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蔗糖用葡萄糖代替后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CD.4.(2016•青浦区二模)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一定不会同时发生的是()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解析版)

选修一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在糖源和氧气都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2.在大小两个容器内加入等量的乳酸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然后密封瓶口,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定量分析,应得到的结果是()A.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多B.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少C.大容器的葡萄糖比小容器的少D.大容器与小容器中乳酸的量相等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必须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及发酵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4.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
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6.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封B.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接种纯种的酵母菌D.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10~12天8.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的正常繁殖都离不开氧气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生产酒精,醋酸菌则不能生产醋酸C.两者都是异养生物,生存都离不开葡萄糖D.醋酸菌可以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来合成醋酸9.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A.血红色染料B.棕色染料C.玫瑰红色染料D.桃红色染料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直接对蛋白质等的分解11.食醋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是()①曲霉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醋酸菌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2.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如下图),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阀bD.把发酵装置放到4 ℃冰箱中进行实验13.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绝对不需要氧,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酵母菌C.变形虫D.固氮菌14.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发挥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15.分别将四份100 mL混有乳酸菌的牛奶装入甲(500 mL)、乙(250 mL)、丙(150 mL)、丁(100 mL)4个锥形瓶中,密封保存,其中发酵最好的是()A.甲瓶B.乙瓶C.丙瓶D.丁瓶16.在酿制果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需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后密封B.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发酵效果最好C.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而酿制成果醋D.以上说法都正确17.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提高,关键的操作是()A.泡菜的选择B.样品的处理C.标准显色液的制备D.比色18.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1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D.卤汤中香辛料的作用仅仅是调制风味,且越多越好20.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揲作,叙述错误的是()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2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2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23.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综合练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综合练习题高中生物选修一可是很有趣的内容呢,那咱们就来做做综合练习题相关的知识梳理吧。
选修一主要涉及到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
比如说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这其中的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就特别好玩。
你想啊,水果能变成酒,再变成醋,是不是像魔法一样?制作果酒的时候,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呢,需要合适的温度,一般是18 - 25摄氏度。
如果温度不合适,酵母菌要么不干活,要么就不好好干活,就像人在不舒服的环境下工作效率低下一样。
而果醋的制作则是利用了醋酸菌。
醋酸菌是好氧菌,它能把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
这时候温度就需要控制在30 - 35摄氏度了。
这就好比不同的小生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我们得按照它们的习性来,才能让它们好好发挥作用。
还有腐乳的制作。
豆腐变成腐乳,这里面有毛霉的功劳。
毛霉会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蛋白酶能把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呢,能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这样一来,原本白白嫩嫩的豆腐就有了独特的风味。
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美食革命,不起眼的微生物把平淡无奇的豆腐变得超级美味。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也是重点内容。
在实验室里培养微生物,那可是很讲究的。
要先配制培养基,就像给微生物做一顿专属的美食。
培养基里要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有的还需要特殊的生长因子。
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不一样,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
然后要进行灭菌,这是为了把其他杂菌都干掉,只留下我们想要培养的微生物。
接种的时候也要小心翼翼,就像把一个小宝贝送到它的新家一样。
植物的组织培养也很神奇。
取植物的一小部分组织,比如说一片叶子或者一段茎,在合适的条件下,就能让它长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这个过程需要植物激素的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很关键。
如果生长素多一点,可能就会促进根的生长;要是细胞分裂素多一点,说不定就会多长出芽来。
这就像在指挥一场植物的生长交响乐,激素就是指挥棒。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选修一生物复习资料1、酵母菌:(1)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2)应用:食品加工:酿酒、面包、饼干、豆腐乳、酱油等医药保健品:干扰素、核糖核酸、胰岛素等化工原料:生产食用菌、生产有机酸、生产酵母蛋白、生产沼气、生产生物塑料等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垃圾资源化、制作生物肥料等(3)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2、霉菌: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氧型;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典型代表:曲霉、青霉、毛霉(注意: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与毛霉无关)21、细菌: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或自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二分裂;典型代表:硝化细菌(自养需氧型)、大肠杆菌(异养需氧型)等211、放线菌: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二分裂;典型代表:链霉菌等2111、蓝藻:代谢类型:自养需氧型;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典型代表:颤藻、念珠藻、发菜等(注意:蓝藻不具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乳酸菌: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生殖方式:二分裂;典型代表: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等。
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哪种物质被光解,并释放出氧气?A.叶绿素B.叶绿体C.水分子D.氧气分子2、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哪个过程需要氧气参与?A.糖酵解B.柠檬酸循环C.电子传递链D.以上都不是3、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A.糖原B.脂肪C.蛋白质D.葡萄糖4、在人体的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个物质不参与循环?A.柠檬酸B.草酰乙酸C.谷氨酸D.硫酸二、简答题5、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51、请描述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在人体中的必要性。
511、请阐述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和储存方式。
5111、请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生成过程和主要功能。
请描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和区别。
请简述蛋白质合成的步骤,以及这个过程在生命延续中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选修一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综合测试附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综合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3.醉氧即低原反应,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B.与醛固酮、血红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5.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下列物质一般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醛固酮、神经递质B.胰蛋白酶、钠钾泵C.白细胞介素、干扰素D.CO2、尿素6.图1表示向清水中分别滴加HCl、NaOH后,清水pH的变化;图2表示向血浆中分别滴加HCl、NaOH后,血浆pH的变化(图中HCl、NaOH的浓度均为0.1mol/L)。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所用HCl、NaOH的浓度为无关变量B.本实验的因变量为清水和血浆pH的变化C.清水组随着滴加HCl量的增加,pH减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变化D.实验结果表明,血浆对pH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7.图中甲为红细胞,A、B、C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精选- 可编辑 选修一、三高考真题
1、(2013全国课标卷Ι)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 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和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 2、(2013全国课标卷Ⅱ)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 ___法或______ 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 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 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3、(2014新课标Ⅱ卷)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教育精选- 可编辑 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
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4、(2014新课标Ⅰ卷)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
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5、 (2016全国卷II)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教育精选- 可编辑 6、(2016全国卷III)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
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7、(2016全国卷Ι)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 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2NaClXHO、、);
② 制作无菌平板; ③ 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 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若将30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8、(2017•新课标Ⅰ卷)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9、(2017•新课标Ⅱ卷)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教育精选- 可编辑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2全国卷1)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__________DNA连接酶和__________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__________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也可作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 11.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