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元朝的统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元朝的统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之元朝统治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里的元朝统治哈!元朝啊,那可是个相当厉害的朝代呢!元朝的疆域那叫一个广啊,老辽阔啦!简直就是超级大帝国。
你想想,那么大的地盘,管理起来可不容易啊。
元朝就整了个行省制度,把全国分成好多块来管理。
这行省制度可重要啦,影响深远呢!就好比现在咱们国家的一些行政区划,说不定都有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子呢。
还有啊,元朝对民族关系也挺有特点的。
那时候有个四等人制度,把人分成了好几等。
虽然这制度有点不太公平,但是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嘛。
不过咱也不能光看这不好的一面,元朝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呢。
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生活、贸易,文化也相互影响,多有意思呀!元朝的经济也挺发达的哟!商业可繁荣啦!那时候的大城市,比如说大都,那可热闹了,人来人往的,各种买卖都有。
而且元朝还开通了大运河,这可方便了货物的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老大了。
元朝的文化也不能小瞧啊!元曲那可是相当有名的。
那些剧作家们写的故事可精彩啦,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那些演员们,表演得可生动了,能把人都带进故事里去。
再来说说元朝的军事。
元朝的军队那可是很厉害的,能打下那么大的江山,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不行。
他们的骑兵那叫一个勇猛,在战场上那可是威风凛凛的。
哎呀呀,元朝统治时期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呢。
比如说元朝的皇帝们,他们也有自己的故事和个性。
有的皇帝很有作为,有的可能就稍微差点意思啦。
元朝虽然统治的时间不算特别长,但是它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可深啦!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和变化的时代。
咱学习元朝统治这段历史啊,可不是光为了考试哟!这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知道咱们的老祖宗们都经历过啥,这样我们就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啦。
你看哈,元朝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太好的地方。
咱就得吸取经验教训,把好的发扬光大,不好的就别再犯啦。
这就是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嘛。
好啦,关于元朝统治就先唠到这儿吧。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元朝的统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面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那么“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何时呢?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疆域面积最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二、新课讲授(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1.教师提问:观察《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和《元朝疆域图》,说说与唐朝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哪些拓展?学生回答:通过比较可知,元朝疆域面积比唐朝疆域面积大很多。
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元朝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
2.教师提问:阅读课本第52页。
概括元朝的疆域范围。
学生回答: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3.教师讲解: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如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经同汉族融合在一起。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1.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其中属于东南地区的是()A.台湾府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安西都护府2.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以下关于台湾地区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抵达流求B.元朝设澎湖巡检司,首建行政机构C.郑成功击败日本殖民者,收复台湾D.康熙统一台湾,设置行省3.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清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
两代这样做主要是A.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B.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C.强化地方自治的需要D.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4.《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而元人赵天麟也认为行省“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由此可知,元朝设置的行省A.具有较强独立性B.设置在边远民族地区C.加强了中央集权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李治安提到: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
这反映了元代A.优化边疆治理B.削弱行省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君主专制6.“元代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的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由此可知,元代此举()A.以文化分流为行政划分原则B.客观上促进了文化融合C.有利于文化趋同制度的推行D.合理设置区划巩固统治7.在行省制度下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
可见这一制度着眼点是()A.顺应山川之势B.遏制地方割据C.发展南方经济D.推进民族交融8.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仔细观察,判断下列解读与之吻合的是A.该地图是清朝疆域图,都城在大都B.今天的西藏在地图中的宣政院辖地C.今天的山西省隶属于图中陕西行省D.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多民族国家9.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29张PPT)

D 3 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 )
A.汉朝政府 B.唐朝政府 C.宋朝政府 D.元朝政府
行省制是元朝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
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 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二、行省制度
1、背景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 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 助下,参照中原历代 王朝的统治方式,逐 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主专制和中央集 权。 (1)君主专制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 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 特点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 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 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 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 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 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
的统治。
元朝时,在西藏 设立宣慰使司都 元帅府,通过宣 政院管辖西藏。
西南地区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东南地区 澎湖巡检司
元宣政院印
元朝及以前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
(1)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文 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并专门刻 “唐蕃会盟碑”,汉藏两族关系友 好密切。
(2)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标志着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版图历史最大
元 民族融合:回族
朝 统
行省制度
中书省、枢密院御 史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解析)中考历史考点一点一练(七年级下册)

中考历史考点一点一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的疆域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疆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尔等族,长期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制度建设1、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行省制度(1)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2)在地方: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后继续沿用。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原则: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1)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3)西藏:①1247年蒙古王子与吐蕃首领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②元朝建立后,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朝廷还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③意义: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考点1:元朝的疆域】1、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的()王朝。
2、疆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课时安排】本课时为历史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建议课时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元朝的统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2.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图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材P33-P38《元朝的统治》;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元代文物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简单谈一谈自己对元代的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元朝的基本情况,并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元朝的统治来展开。
第二步:讲授(45分钟)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1)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创业(2)元朝的建立和统治(3)元代的重要政治制度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1)政治上的变化(2)军事上的变化(3)文化上的变化(4)经济上的变化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1)统治上的特点(2)文化上的特点(3)对世界的影响第三步:案例分析(15分钟)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元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2.元代在什么方面表现出独特性?3.元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元代为后世所留下的遗产有哪些?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结合学生的案例分析,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介绍元代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历史,你认为在元代历史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和具体是何种价值?2.面对全新的元朝时期,你认为自己该如何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并传承历史文化?【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讲述元朝的统治,侧重于元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包括疆域、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等方面。
培养学生思考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对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内容,然后提问:元朝在巩固统治方面采用了什么方法?引出本课主题“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的疆域教师介绍元朝的基本情况,包括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
然后提问:这么大的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二、行省制度教师介绍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包括XXX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地方设行XXX由中央派官吏进行管理,共设11个行省。
然后引出问题:这种制度在我国历代上产生了哪些影响?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教师介绍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包括在中央设立XXX,负责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以及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和澎湖列岛的管辖。
然后提问: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什么意义?结语: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包括疆域、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等方面。
同时,培养学生思考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对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海内外华人所不容许的。
在元朝时期,实施的行省制度在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这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行省制度的确立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地的管辖。
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行省一直沿用至今。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1)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阅读量和见闻,对台湾有个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研读课文、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产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
使学生明白该机构设置的伟大意义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明白元对西藏采取的统治措施
难点升华突破,使学生明白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
使学生有立体的感知,全面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建立的
C.文明初露曙光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4.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3、“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举办期间,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政要参加了此次论坛。元朝时,开始将哪些边陲地区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①云南 ②岭北 ③新疆 ④辽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元朝时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行省制度对现代 地方行政制度有什么历史借鉴价值?
关系:今天中国的省,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是今 日中国省制开端。
历史借鉴价值:1、注重对边疆地区管理。 2、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3、合理调整对地方行政区划。
行中书省官印
行省制度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
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 影响: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我国省 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世影 响深远。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 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 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 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 湖广,曰征东。……唐以前以 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 州、县四等。”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材料: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 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 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 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 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 列岛64个岛屿。
元朝时的台湾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 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 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 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 建立的行政机构。
3 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课堂练习
1.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 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A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 2.我国对全国实行省级行政区划管理,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 设立开始于( D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元朝疆域图
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 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 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 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行省 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 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和山西) 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 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阿拉 伯人
波斯 人
畏兀 儿人
蒙古 人
汉人
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 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民族融合的意义:促进了 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 融合,巩固了空前统一的 国家。
二、行省制度
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 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 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 权制度。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表明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 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径都不能得逞, 必将遭到失败。
作为中华儿女、中国公民必须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 团结和祖国统一,拥护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宣传“一国两制”政 策 ……
小结
元朝的 统治
1 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 2 行省制度
回顾元朝及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 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 一次明确记录。
(2)隋朝时期,台 湾称作流求,大陆商 人常到流求贸易。
(3)元朝时期,台湾 称作琉球,设置澎湖巡 检司管辖。
元朝时的西藏
1260年,蒙古汗国派官员到西藏,清查西藏及沿途各地户口,共设27个大驿站。 1264年,蒙古汗国在大都(今北京),设释教总制院,专管全国佛教和藏区事 务。 1268年,忽必烈派人入藏,清查人口、土地。 1287年,元朝再次补查西藏人口、资源。 1288年,元朝更名释教总制院为宣政院,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平级,成 为元朝中央最高权力的行政机构之一。
七年级历史RJ版·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新课引入 回族男女结婚照
新课讲授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 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 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提问: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白塔寺 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始 建于元朝,位于北京西城区阜 成门内大街,是一座藏传佛教 寺院。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 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 大的喇嘛塔。
本课结束
元代中书省和印章
元朝与秦朝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的比较
秦朝中央机构
唐朝中央机构
元朝中央机构
中书省 行中书省
腹里 (山东、山西和河北)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地方机构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
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维吾尔)
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这一行政区划与管 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
阅读材料,找出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 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wèi wù ér)等族, 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蒲文成、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
宣政院印
唐朝
唐蕃和亲
和为一家
西
藏
自
元
元朝
宣政院统辖
有效管辖
朝
正
式
纳
清朝
驻藏大臣
强化管理
入
中
国
版
新中国
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朝以来分裂割据、政权分立的局面,奠定了元 明清6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格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边疆的开发,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 交通的发展,加速了蒙古汉化,有利于社会进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边疆各族大量进入中原和江南,汉族大量迁居边疆,民族交融进一步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