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元朝的统一同步练习 中图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第4课元的统一(中图版)

七年级下第4课元的统一(中图版)

元朝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统一多民族国家
元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 前的大一统,为多民族国 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
推动社会进步
元朝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和 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
促进中外交流
元朝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 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与 世界的联系和互动。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政治统治
元朝建立后,蒙古族成为统治阶级, 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迁徙与融合
元朝时期,蒙古族与汉族、畏兀儿族、藏族等民族之间的迁徙和融合现象十分普遍,促进了各民族之 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与影响
蒙古族的文化在元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蒙古族文化。同时,蒙古族的文化也对其他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蒙古族的服饰、饮食、 音乐等文化元素在其他民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借鉴。
课程总结
元朝的统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元朝通过武力征 服和政治手段实现对中国历史上 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
朝的过程。
元的政治制度
介绍了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官 僚体系以及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内 容,展示了元朝在政治制度上的
创新和特点。
元的经济与文化
概述了元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以及文化艺术的巨大成就,如元
元朝实行一省制,中央设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别负责政务、军事和监察三权分立。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格局
元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逐渐兴起,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市。同时,海上贸易也十分发达,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1.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其中属于东南地区的是()A.台湾府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安西都护府2.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以下关于台湾地区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抵达流求B.元朝设澎湖巡检司,首建行政机构C.郑成功击败日本殖民者,收复台湾D.康熙统一台湾,设置行省3.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清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

两代这样做主要是A.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B.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C.强化地方自治的需要D.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4.《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而元人赵天麟也认为行省“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由此可知,元朝设置的行省A.具有较强独立性B.设置在边远民族地区C.加强了中央集权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李治安提到: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

这反映了元代A.优化边疆治理B.削弱行省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君主专制6.“元代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的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由此可知,元代此举()A.以文化分流为行政划分原则B.客观上促进了文化融合C.有利于文化趋同制度的推行D.合理设置区划巩固统治7.在行省制度下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

可见这一制度着眼点是()A.顺应山川之势B.遏制地方割据C.发展南方经济D.推进民族交融8.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仔细观察,判断下列解读与之吻合的是A.该地图是清朝疆域图,都城在大都B.今天的西藏在地图中的宣政院辖地C.今天的山西省隶属于图中陕西行省D.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多民族国家9.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七年级下 第4课 元的统一(中图版)

七年级下 第4课 元的统一(中图版)

文天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既然元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那么文天祥组织抗元 斗争为什么又受到后人的敬佩?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是正义之举,兵败被俘后,囚禁大都, 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表现了反抗民族 压迫、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 敬仰和纪念。
一代天骄的崛起
成吉思汗及
其子孙凭借强大
的骑兵大举西征, 占领了今中亚直 到欧洲东部的辽 阔地区,建立了
横跨亚欧两洲的
蒙古帝国。
古代蒙古骑兵
北冰洋 波兰境内 (匈牙利
朝鲜半岛
4500万平方公里
波斯湾 西沙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统一全国
蒙古建立※
(1206年 铁木真)

灭西夏、金
忽必烈

元朝建立※
回族
社会经济 的发展
蒙古 兴起 统一 蒙古
统一 全国
行省制度
民族 融合
想一想:
(1)“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这段史料说明蒙古草原处于何种社会局面? 时间:12世纪 社会局面:混战不已
(2)左图人物是谁? 他是哪个民族的?
人物:铁木真 民族:蒙古
(3)后来,这种局面发生怎样的改变?成吉 思汗又是为何被称为一代天骄的? 社会局面:结束蒙古高原长期混战局面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唐宗宋祖, 只识弯弓射大雕。 稍逊风骚。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4441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4441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5分)1.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2. 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代表的朝代是()A.西晋B.隋朝C.唐朝D.宋朝3.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B.隋灭陈,完成统一C.隋炀帝登基D.开凿大运河4. 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在历史上称为()A.文帝之治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5.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水利工程是()A.隋大运河B.元大运河C.灵渠D.都江堰6. 德国科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中记录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起讫地应该是()A.北京到广州B.扬州至广州C.北京至杭州D.杭州至广州7. 我国的科举制,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开始于( )A.秦B.汉C.隋D.唐8. 唐高祖李渊于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和有一定功名者,通过地方预试后每年十月可赴朝廷应试。

次年再次下诏,布衣寒士得不到举荐者可以自由投考,不再需要官府举荐。

此举意在( )A.建立科举考试制度B.打击上层统治阶级C.选拔人才巩固皇权D.改革中央选官模式9. 隋末,他的暴政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他预感到末日临近,曾对着镜子说:“好头颅,谁当9. 隋末,他的暴政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他预感到末日临近,曾对着镜子说:“好头颅,谁当之!”这个皇帝是()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10. 隋炀帝统治晚年,国内普遍出现“虽有田畴,贫弱不能自耕”、“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严重情况。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今天的新疆、西臓、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它的统治范围之内,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是( )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2元朝有诗云:"胡人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该诗句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又有一个新的民族开始形成,它是( )A.维吾尔族B.满族C.回族D.藏族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更好地管理西藏,元朝设立了( )A .西域都护B .宣政院C .驻藏大臣D .伊犁将军4.“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 .台湾府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台湾省5.在元朝,直属于中书省的管辖区域被称为“腹里”。

当时被称为“腹里”的包括( )A .山东山西河北B .山东山西河南C .山东山西陕西D .山东山西北京6.下图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 )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7.《元史。

地理志》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之边,唐所谓羁糜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 .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B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 .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D .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8.元朝疆域“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司制D .行省制9.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A .防止分裂割据B .实现国家统一C .强化思想控制D .开发边疆地区10.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选择题1.“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这主要反映了()A.宋朝军事力量强大B.元朝疆域辽阔C.元朝社会经济遭到破坏D.汉唐阶级矛盾尖锐2.“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这句话反映的史实是()A.我国对外交往频繁,中外联系日益紧密B.宋朝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C.民族交融,民族之间没有任何差异D.宋元时,我国各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发展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地图(局部)中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的是()兴虾〉©,成_人中都4.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填入()ownr?iA.中书省B.宣政院C.枢密院D.御史台5.元朝时,在中央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A.枢密院B.通判C.节度使D.御史台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元朝时设立什么机构来管辖琉球()A.市舶司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西域都护7.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

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8.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

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9.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其中一张只能依稀看车出“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字迹;另-张图例中有''省界”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

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两个朝代的疆城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A.徐杰:西汉和唐朝B.李红:明朝和清朝C.刘君:元朝和清朝D,陈民:元朝和明朝10.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含解析)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含解析)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 夏朝B. 秦朝C. 唐朝D. 元朝2.元朝时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分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是( )A. 太尉B. 枢密院C. 御史台D. 禁军3.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 )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中央王朝在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政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是( )A. 西周B. 秦朝C. 元朝D. 南宋6.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7.元朝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一份重要遗产。

以下对这份遗产叙述正确的是( )A. 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B. 创新了中央官职的设置方式,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C. 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D. 实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的分权,使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8.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宋朝政府D. 元朝政府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

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政权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③灭掉西夏政权④在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④10.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朝时设立的机构是( )A. 宣政院B. 御史台C. 澎湖巡检司D. 枢密院二、非选择题11.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相对应的名称:A(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________B(都城):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1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1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选择题1.元朝的建立者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完颜阿骨打D. 蒙哥2.“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3.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在《元朝疆域图》中,我国某一地区被称之为“琉球”,这是该地区是我国领土的历史见证。

该地区指的是()A. 西藏B. 新疆C. 台湾D. 南海5.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A. 行省制度B. 八旗制度C. 郡县制度D. 三省六部制6.《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

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A. 统一蒙古草原B. 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C. 建立蒙古国D. 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7.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

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A. 辽B. 金C. 元D. 清8.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A. ①②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④9.《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下列四幅疆域图,属于元朝的是()A. B.C. D.1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行中书省 D. 理藩院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元朝的统一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世纪,蒙古高原生活着很多部落,以______为首的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了蒙古各部。

2.蒙古大汗国的建立
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___,统一的______正式建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灭掉西夏、金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西夏和金,形成对南宋的包围之势。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年,______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

忽必烈就是______。

____年,元军攻下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丞相______坚持抗元,被俘后,慷慨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3.元世祖发展经济
(1)措施:______重视____,多次禁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做法。

招抚____,鼓励____,在中央设立______,管理全国的农田水利等事务。

(2)影响:他统治期间,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____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

4.巩固统一
(1)设立______,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立________,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2)设立______,负责____地区的行政事务。

(3)在澎湖设______,加强了对____(台湾)的管辖。

三、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和民族融合
1
目的保证________的统治地位
第一等级______
第二等级色目人(蒙古人以外的西北和西域人)
第三等级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
第四等级原____统治区的各族人
2
(1)元朝的____,促进了周边民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大量信仰________的外国人迁入我国,和汉、蒙古等民族长期通婚杂居,形成了新的民族——____。

答案:一、1.铁木真
2.1206 成吉思汗蒙古国
二、2.1271 忽必烈大都元世祖1276 文天祥
3.(1)元世祖农业流民垦荒劝农司(2)大都国际大都市
4.(1)中书省行中书省(2)宣政院西藏(3)巡检司琉球
三、1.蒙古贵族蒙古人南宋
2.(1)统一(2)伊斯兰教回族
【问题1】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影响?
探究: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有效的管理,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先,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其次,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再次,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问题2】有人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探究: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
第一,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

第三,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1.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 D.蒙古族
2.元军南下进攻临安时,南宋抗战派大臣是()。

A.文天祥 B.李纲C.岳飞 D.韩世忠
3.(2011·湖北十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西周C.秦朝D.元朝
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台湾B.夷洲C.琉球 D.大都
5.清真餐馆里面有许多回族人民的特色菜,味道鲜美可口。

回族作为一个民族开始形成是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6.某电视台拟定拍摄《忽必烈风云传》的电视连续剧,其中编剧编写了有关忽必烈的一些台词,如果你是此剧组的历史顾问,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着哪些错误,并说明理由。

台词一自成吉思汗建元以来,国土不断扩张,我身为其孙更应励精图治。

台词二近日来一些贵族经常圈占农田做牧场,我认为此事不足为怪,放牧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应大力提倡。

台词三最近朕见到了许多来自外邦的朋友,其中来自西班牙的马可·波罗,朕印象颇深,可留在朕的身边。

台词四有关国家的治理,朕认为仿照前朝实行州县制为佳。

(1)错误: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A 3.D 4.C 5.C
6.参考答案:(1)错误:自成吉思汗建元以来;理由:元朝是忽必烈建立的,不是成吉思汗。

(2)错误:我认为此事不足为怪,放牧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应大力提倡;理由:元世祖忽必烈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3)错误:来自西班牙的马可·波罗;理由: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

(4)错误:仿照前朝实行州县制为佳;理由:元朝采取的是行省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