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设计
新版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新版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一项重要资产和战略优势。
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有助于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了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潜力,建设一套强大的大数据中心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新版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一、规划和设计1.分析需求:在开始之前,需要对企业或机构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
这包括数据的规模、类型、存储和处理需求等等。
2.基础设施: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来支持大数据中心的运营。
硬件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而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等。
3.安全性:确保大数据中心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采用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弹性扩展:设计可扩展的架构,以适应未来数据需求的增长。
这包括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技术,以及云计算和容器技术的应用。
二、数据采集和存储1.采集数据:建立稳定和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收集来自各个渠道的数据。
这可以包括传感器、网络日志、社交媒体和其他数据源。
2.数据质量:确保采集到的数据是准确和完整的。
通过数据清洗和数据标准化等技术,消除噪音和冗余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 存储数据:选择适当的存储技术来存储大量的数据。
这可以包括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大数据存储技术,如Hadoop和Spark等。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1. 批处理: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规模的数据。
通过MapReduce和Spark等技术,进行数据清洗、聚合和挖掘等处理步骤,获得有用的信息和分析结果。
2.实时处理:建立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及时地响应和处理来自各种数据源的数据。
这可以包括使用流处理技术和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实现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3.可视化分析:提供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数据可视化工具,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这可以包括仪表盘、图表和地图等图形化展示方式。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行各业数据的急剧增长,大数据中心建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项目。
下面是一个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方案,共700字。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各行各业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中心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大数据中心,为各个行业提供先进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
二、项目内容和设计方案1. 地点选择选取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城市作为大数据中心的地点,确保其能够满足对电力、网络和人才的需求。
2. 设备采购根据大数据中心的规模和需求,选择稳定可靠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并确保其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高安全性。
3. 网络架构设计建立高速、低延迟的本地区域网络(LAN)和广域网(WAN),以实现各个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4. 电力供应保障确保大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要建立备用电源系统,并与供电公司签订稳定供电协议,以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5. 安全防护措施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
6. 数据管理和备份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同时,可以根据需求提供数据灾备和数据恢复服务。
7. 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建立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提供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和机器学习等功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服务。
8. 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培训和选拔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保障大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三、项目实施计划和风险控制1. 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度,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资源调配、任务分配和时间安排,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 风险控制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及时处理和解决风险事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成果和效益评估1. 项目成果建设出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大数据中心,为各行各业提供先进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
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对于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
数据中心作为企业数据存储、处理、应用的核心,其建设方案已成为企业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意义、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
一、意义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数据中心建设,企业可以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数据安全保障、数据高效处理和数据智能应用,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需求分析在数据中心建设之前,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数据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来源、种类、数量、处理方式、安全需求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全面了解,企业可以制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三、设计原则1、高效性:数据中心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企业日常运营的需求。
2、安全性:数据中心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可扩展性:数据中心应具备可扩展性,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4、易管理性:数据中心应具备简单易用的管理界面,方便管理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5、绿色环保:数据中心应采用绿色环保的设备和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实施步骤1、制定建设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2、设计数据中心架构:根据设计原则,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数据中心架构。
3、硬件设备采购与部署:根据架构设计,采购合适的硬件设备并进行部署。
4、软件系统安装与配置:根据架构设计,安装并配置相应的软件系统。
5、数据迁移与备份:将原有的数据进行迁移和备份,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6、系统测试与优化:对数据中心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其稳定性和性能。
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调整。
7、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对数据中心的管理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和维护数据中心。
同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浪潮双活存储解决方案

浪潮双活存储解决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浪潮数据中心存储双活解决方案【需求分析】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各行业至关重要的核心资产。
传统的灾备方案中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可用性差、出现故障时停机时间长、数据恢复慢、风险高等问题。
数据是否安全、业务是否连续运行无中断成为用户衡量一个灾备方案的关键。
传统数据中心存储灾备一般采用主备模式,只有当生产数据中心存储故障后,灾备中心存储才会接管数据访问业务,并且此过程需要手动执行,将灾备中心对应的业务Lun手动激活读写服务;此外,主备数据中心的模式,在正常业务运转情况下,只有主中心发挥作用,备中心的资源一直处于“待命”模式,无法最大程度发挥所有资源的效率。
双活数据中心将是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而存储双活又是数据中心双活的重要基础。
【浪潮存储双活方案设计】浪潮AS8000-M3使用虚拟卷镜像与节点分离两个核心功能实现数据存储的双活构建:AS8000-M3虚拟卷镜像功能实现:浪潮AS8000-M3作为异构存储整合的专业设备,可以实现在两台存储设备之间实现逻辑卷的镜像。
保障单个磁盘的故障或单台存储的故障都不造成对前端服务器性能的影响,实现业务连续性。
上图是通过AS8000-M3实现两台阵列之间存储镜像的示意图,对于底层的磁盘阵列来说,其使用方式与现在相同,对其内部的磁盘先进行RAID,然后在RAID组上进行逻辑磁盘(LUN)的划分。
如上图的例子中,首先对两个阵列的磁盘做RAID5,然后在左边阵列中再作成LUNa和LUNb两个逻辑磁盘,同样在右边阵列中可以作成LUN1和LUN2两个逻辑磁盘。
AS8000-M3将从左边磁盘阵列获得的管理磁盘a和从右边阵列获得的管理磁盘1进行镜像后,形成了虚拟卷为虚拟卷1,然后再将虚拟卷1 映射给服务器。
服务器就像使用本地磁盘一样的使用虚拟卷1。
使用AS8000-M3进行跨阵列镜像后,对于服务器获得的虚拟卷来说,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后端磁盘存储系统的故障而出现问题。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统一运维平台负责对县级大数据资源平台内的所有基础资源,系统模块,系统运行行情况提供整体的监控告警,运维视图、巡检等工具承载,使得可以快速发现县级大数据资源平台上的各种异常,及时发现并告知维护人员,快速恢复,提升平台内外客户感知。
日常巡检管理
平台运维管理
平台故障管理
平台数据安全管理方案
数据治理子平台·数据应用开发整体流程
数据治理子平台·可视化、流程化数据开发
数据工厂
支持可视化的程序编排,数据处理流程开发,使程序开发更简便,降低数据开发周期、开发成本;平台提供数据处理各项能力的开发功能,提供包括数据采集、处理、装载、分发、校验等功能开发平台具备执行标准的开源 Hadoop 接口调用能力,以及基于个性化 Hadoop 接口封装能力;根据不同的数据生产环境,具备不同的数据处理能力,可根据自身需求,基于平台扩展自主的数据处理功能可视化程序开发可结合数据标准化体系,整体数据开发流程与标准化管控切实对接。
信息资源平台
逐步实现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服务体系有效支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横向协同
纵向联动
专主题建设规划·支撑精准社会服务与科学管理
宏观数据分析应用
城市R口分析规划
R口迁移分析人群特征分析人群发展预测……
社会安防
环保数据
金融数据
公共服务
交通数据
医疗数据
社保数据
公共安全分析预测
建筑安全评估人流分析预警……
公共数据
社会数据
通过平台数据开放应用,形成“公共数据服务社会应用、社会数据反哺公共数据”的良性循环促进机制
金融机构
航空公司
延误旅客数据
出行数据
个人信用评级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平台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包括硬件设施、网络架构、数据存储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一、硬件设施一个稳定、高效的数据中心平台必须有可靠的硬件设施支持。
首先,需要选择具备良好性能和可扩展性的服务器,以满足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要求。
其次,必须配置高速、低延迟的网络设备,确保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具备高效的冷却系统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网络架构数据中心平台的网络架构是构建一个高速、安全的环境的关键。
首先,需要采用分层结构来实现网络的隔离和管理,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其次,需要建立负载均衡系统,平衡网络负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同时,还需要采用流量测量和监控技术,实时监控网络性能和带宽利用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三、数据存储数据中心平台的数据存储方案是核心的部分。
首先,需要选择可靠的存储设备,如高性能硬盘阵列和闪存存储,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存储的读写速度。
其次,需要进行数据备份和灾备,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采用数据压缩和去重技术,提高存储利用率和节约成本。
四、安全措施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中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数据。
其次,需要建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数据免受外部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同时,还需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补漏洞和加强安全性。
五、运维管理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平台需要有科学的运维管理方案。
首先,需要建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硬件设备和网络的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需要建立故障处理和紧急响应机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此外,还需定期进行性能优化和容量规划,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设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数据中心建设 (3)1.1 建库原则 (3)1.2 逻辑结构 (3)1.3 数据中心模型设计 (3)1.4 数据编码标准规范设计 (5)1.4.1 数据编码体系总表与明细表 (6)1.4.2 编码规则编写格式说明 (6)1.4.3 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7)1.4.4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8)1.5 数据资源整合 (9)1.6 数据处理流程 (11)二数据存储及管理 (11)2.1 数据存储 (11)2.2 数据库性能调整优化策略 (12)2.3 数据库管理 (13)三数据管控 (14)3.1 元数据管理 (14)3.2 数据交换 (14)3.3 数据整合 (14)3.4 数据质量控制 (14)3.5 数据资源管理 (15)四数据应用 (15)4.1 数据应用架构 (15)4.2 服务和应用架构规划 (16)4.3 应用技术架构规划 (17)4.4 数据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实施 (17)4.5 管理机制与体制建设 (18)五数据共享与服务 (18)5.1 资源目录管理 (18)5.2 数据检索服务 (18)5.3 分布式请求服务引擎 (19)5.4 数据权限管理 (19)5.5 数据服务管理 (19)一数据中心建设1.1建库原则信息资源库用于梳理系统内部、外部各种数据资源,对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并进而为各职能部门提供数据服务。
信息资源库设计是否合理,对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开展起极其重要作用,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的数据不可能一次性获得,是分批分次的进行,本次建设信息库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统筹规则、分期实施”的原则展开。
1.2逻辑结构资源库逻辑结构资源库包括ODS层、缓冲层、基础层、应用层四个层次,具体如下:(一)ODS层:资源层是数据的源头,根据系统的资源特点,主要包括部门提供的内部资源,以及其它部门提供的共享资源。
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心可以支持企业的各项业务运营,提高运营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下面是一个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概述。
1.硬件设施:首先,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的硬件设施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电力设备等。
为了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必须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
此外,还需要考虑数据中心的容量和扩展性,以便在业务扩展时能够轻松增加设备。
2.网络连接:大型企业数据中心需要确保其与外部网络的高速连接。
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选择多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使用多个网络连接点以提高网络可靠性。
此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中心应采用高级的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3.数据存储和管理:一个好的数据中心应具备强大的存储和数据管理能力。
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分布式存储系统,以便在硬件故障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也可以使用虚拟化技术来提高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效率。
为了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可以考虑使用备份和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4.系统监控和管理: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和运营效率,必须建立有效的系统监控和管理机制。
通过使用监控软件和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并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可以使用自动化工具来管理数据中心中的各种任务和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5.环境控制:为了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必须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这包括恒温恒湿的空气条件、合理的空气流通和过滤系统以及防止灰尘和静电的措施。
此外,还需要建立灭火和电力供应备份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
6.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保护企业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窃取,可以采取多种安全措施。
这包括物理安全措施,如监控和访问控制系统,以及逻辑安全措施,如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中心系统建设方案 。。。。。。。。。。。。。 第一章:计算中心系统方案-服务器方案(1)单机 一:系统设计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设计的前瞻性。 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确保在系统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2)系统设计的先进性。 在经费的技术许可的范围内,引进、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在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和存储网络设计以及存储设备选择上采用目前国际先进方案,在建立先进的存储结构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数据系统运行效率。 (3)开放性原则 系统采用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均遵循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及国际流行标准,符合开放性设计原则,使用权其具备优良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灵活性。 (4)安全性原则 数据备份系统构成应用系统的保障子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故障恢复机制,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这一系统安全体系。 (5)稳定性原则 在采用国际先进的存储技术的同时,着重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其中又重点考虑系统可靠的平滑升级方式,使系统的运营风险降低到最小。这样,系统能够充分享受先进的存储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 (6)系统设计的可扩展性 在考虑各子系统的设计中,均按业务要求对系统扩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考虑。 (7)经济性 在满足所有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存储管理软件,存储设备和相关存储设备,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二:系统产品选型说明 鉴于用户业务性质需求。在本方案设计中所有设备完全使用冗余架构确保系统任意一点出现故障时业务的可持续运行。 (1)产品选型 基于性能价格比和目前的应用,以下三个品牌的服务器:IBM SystemX 3650 M4, HP ProLiant DL388p G8 , 浪潮英信 NF5280M3。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高性能计算和用户数据安全性。 双路处理器,高达8G的内存,紧凑式的2U结构设计,更高的机柜密度和强大管理功能设计的机架优化服务器,占用更小的计算中心空间,因此有助于合理摆放,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浪潮等国产品牌在单路和双路CPU的服务器上技术达到或接近国外品牌,在四路和四路CPU以上级别不具有竞争力。所以在选型产品中我们列举了浪潮。 (2)主要部件 三款都是配置双CPU 至强E2620, 8G内存核,3块300G硬盘做RAID5,实际可用容量为600G,双冗余电源。 CPU: 英特尔至强Xeon E5-2600系列系列服务器处理器,其基于32纳米工艺制作,采用LGA 2011接口,核心代号为Sandy Bridge-E,内置六个运算核心,提供十二线程计算能力,原始主频2.0GHz,动态加速最高2.5GHz,三级缓存15MB,热设计功耗95W。 内存:8GB (2x4GB) PC3L-10600R (DDR3-1333) ;有24个内存插槽,最大支持128GB 硬盘:300G x 3块 SAS 10K rpm SFF (2.5-inch) SC 热插拔硬盘 电源:两台冗余电源,确保其中一台出现故障也允许服务器继续运行 三:各品牌的特性及规格 IBM SystemX 3650 M4 要点 • 针对成本和性能进行优化的创新性设计,可以支持业务关键型应用程序和云部署
• 卓越的 RAS 和超凡的正常运行时间可以实现更佳的业务环境
• 易于部署、集成、维护和管理 • 针对成本和性能进行优化 IBM® System x3650 M4 将超凡的正常运行时间、性能和 I/O 灵活性融为一体,以实现卓越的成本效益和坚如磐石的可靠性。强大的服务器凭借按需购买设计提供经济实惠而又易于使用的节能智能型机架式解决方案,从而帮助降低成本和管理风险。凭借更高的计算能力功耗比、最新的英特尔至强 E5-2600 系列处理器、先进的内存支持、针对需要极致存储容量的企业的更高磁盘容量,x3650 M4 可以提供均衡的性能与密度。 超凡的正常运行时间 x3650 M4 凭借冗余热插拔风扇、磁盘和电源,可以提供非常适合业务关键型应用程序的弹性架构。预测性故障分析和光通路诊断可以提供先进的电源、风扇、VRM、磁盘、处理器和内存警告。冗余热插拔组件使得可以简易地替换故障组件,而无需使您的系统停机。 x3650 M4 的指定配置是 IBM 易捷产品组合™ 的一部分,其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小型企业的需要。易于管理的易捷版® 型号可能会因国家/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IBM SystemX 3650 M4技术规格 特性 优势
每个通道 2 个超快速的 DIMM (1600 MHz),采用 24 个 DDR3 RDIMM/UDIMM/LRDIMM*/HCDIMM 内存 DIMM 插槽
• 内存可扩展性非常适合于计算密集型、一般业务应用程序和虚拟化环境 • 新一代高性能内存与英特尔至强 E5-2600 系列处理器的速度完美结合,从而优化吞吐量 • 采用交错式内存的更高应用程序性能 • 快速内存带宽,凭借受支持的 RDIMM 每个通道能运行 2 个 DIMM (1600 MHz) • 与前一代内存的热设计相比,1.5 V 内存能以低出 17% 的能耗工作。采用 1.35 V 内存,内存功耗预算可再节省多达 10% • 采用新的负载降低内存 DIMM (LRDIMM*),高达 768 GB* 内存容量
支持多达 16 个小型 (SFF) 2.5 " 热插拔或 6 个大型 (LFF) 3.5 " 热插拔或易插拔串行连接 SCSI (SAS) 和串行 ATA (SATA) 硬盘驱动器(因型号而异),16 个 2.5 ” 或 32 个 1.8 ” 易插拔或热插拔固态驱动器 (SSD)
• 凭借大容量 3.5 " SATA 驱动器降低成本,凭借 2.5 " SAS/SATA 驱动器提高性能 • 3.5 " 硬盘驱动器型号上高达 18 TB 的存储容量,2.5 " 硬盘驱动器型号上高达 16.0 TB 的存储容量 • 简易的现场升级灵活性,凭借易于安装的可选硬盘驱动器无需插槽即可将驱动器数量从 8 个增至 16 个 • 整合服务器设计,针对存储密集型工作负载进行优化 • 支持 16 个 2.5 " 或 32 个 1.8 " 高 IOPS 固态驱动器* (SSD),具有更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存储产品 • 支持可选的 DVD 和磁带驱动器
主板上的集成式 6 Gbps 硬件 RAID
• 高速 6 Gbps 接口 RAID 支持,可实现更高性能 • 高级 RAID 保护可为您的硬盘驱动器高效提供先进的高可用性,而无需牺牲性能 • 相对于电池典型的 1 年更换,新的闪存技术可将使用寿命延长至将近 7 年 • 支持高达 1 GB 的闪存恢复或 512 MB 的缓存 • 跨 System x® 产品组合的通用 RAID 管理工具 • FoD 可以帮助您升级 RAID-5、-50 或 -6、-60,而无需打开机箱
多达 6 个用于系统扩展的新一代 PCIe 3.0 I/O 插槽。
• 广泛 I/O 带宽,可实现更高性能和生产效率 • 凭借更低的延迟提供 PCIe 2.0 两倍的带宽 • 通过升级为 2 个处理器,视需要纵向扩展以拥有更多 I/O 插槽 • 支持多达 2 个 x16 + 2 个 x8 插槽,或 1 个 x16 + 4 个 x8 或 6 个 x8 插槽
可选的 PCI-X 插槽和双宽 PCIe 3.0 插槽*(通过特殊报价)
• 在您过渡到 PCIe 标准期间,支持多达 4 个 PCI-X + 2 个 x16 PCIe 3.0 插槽,使您可以继续使用旧式 PCI-X 适配器 • 支持多达 2 个双宽 x16 + 2 个 x8 PCIe 3.0 插槽*
集成式四端口千兆以太网和可选的嵌入式双端口 10 GbE • 凭借可降低处理器工作负载的功能将网络吞吐量增至两倍 • 凭借内置的智能管理工具降低功耗,实现更为可靠的网络 • 无需插槽的 2 个嵌入式 10 GbE 端口
可选的热插拔、冗余电源和热插拔散热组件
• 凭借第 2 个热插拔电源消除其他的潜在故障点,从而延长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时间;即使一台风扇发生故障也允许服务器继续运行 • 选择以下高效电源中的一个(因型号而异):550 W AC、750 W AC、900 W AC 或 750 W DC* • 热插拔双电动机散热风扇通过使内部组件保持低温,可以帮助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并确保您的业务关键型应用程序安全运行
下拉式光通路诊断面板 • 无需打开机箱和中断系统运行即可提供有关故障组件的信息 • 加快硬件修复速度,从而显著缩减维修时间 • 可提供通往系统内部故障组件的光通路 符合 NEBS 1/ETSI 标准 • AC 和 DC* 电源二者均符合*(因型号而异)
符合节能标准 • AC 电源符合 80 PLUS® Platinum • ENERGY STAR® 节能标准*(因型号而异)
IBM 集成管理模块 2 (IMM2) • 持续监控您的系统并通知潜在的系统故障或变化,从而提高服务器可用性 • 远程在线支持可以提供全天候的远程管理能力(FoD 可选);无需中断系统运行即可提供有关故障组件的信息
IBM Systems Director Active Energy Manager™ • 提供全面的系统管理工具 • 凭借先进的服务器管理功能,帮助延长正常运行时间、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 允许持续地实时监控、测量和管理功耗
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 (UEFI) • 此新型 BIOS 通用于所有新一代 IBM 服务器,易于配置和部署 • 与旧式 BIOS 相比可提供更多功能,而且可通过用于管理所有机器的通用基础架构促进易管理性的提高 • 更快速的操作系统启动和重启可以提高服务器效率,可信平台模块 (TPM) 1.2 支持高级加密功能,例如数字签名和远程证明 • 用于安全启动的 CR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