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挍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本质需要,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005年,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温家宝总理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法》以及国家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0—2020)均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大家都知道,上学期学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人的变更,人事的变动,工资体系的初步建立,一系列新举措的推出,都从不同程度上对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在这一系列改革进行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在观望,有的老师在寻找新的出路。经过半年的努力,事实证明,学校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也是这半年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存在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老师身上所存在的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学校想要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将大家凝聚在以铭鼎集团、校董会为首,以学生为本,为培养适应社会、有责任、有担当、懂感恩的有用之才这条线上来。

举办此次师德师风讲座是要让在座的所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树立学校形象,增强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信心的基础。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不仅关乎学校的整体形象,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国家、省、市相继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0—2020)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对学生、家长、社会和学校本身而言,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政策法制和全局思想教育,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成才,家长是否安心,社会是否放心和学校是否能够长期发展。因而,作为公

益事业的教育,作为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要为社会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必须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才能担当此任。

与此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我院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赢得学生、家长及学院领导的赞誉。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个别老师师德教育缺失,对自我言行管理缺位;个别处于领导岗位的老师因认识片面,自身缺乏示范作用,存在不管理、管不住、不敢管理的现象;在极少数教师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精神认识不清,自由散漫的现象突出存在,极端自由化的无政府主义现象越来越突出。有章不依、有纪不依、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行为给学生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

事实证明,一个教师师德不高,专业发展水平也会不高。所以我们要全面落实“德才兼备、才唯德用”的要求,没有德的教师,无论教学水平如何,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教师,对教师既要发挥教学专长,更要加强师德教育和管理。因此,必须下决心加强教师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我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这次的讲座我将和在座的所有老师共同探讨一下新形势下的师德师风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中西方的师德传统

二、师德建设的新时期、新形势、新阶段

三、新形势下应着重突出的师德内涵

四、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与重点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即是中西方的师德传统。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教育领域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的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师德规范的建立不应排斥传统师德中的合理部分,而是应把后者归并到当代师德体系之中。不知古就不知今,今是从古演化而来的。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及传承性,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师德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然顽强的发挥着作用,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师德文化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真正转化为现代师德,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既然师德具有专业性、示范性、传承性的特征,我们要想继承传统师德,就必须对传统师德中所体现出的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内涵有清楚的认识。

传统师德的价值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一些启发:

1、传道、授业、解惑。注意韩愈提出此三点的时代背景——他将传道排在了三者的首位,表明其关注的是道统的传承。

2、学习之道,有教无类。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无类”是指: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二、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所谓有教无类,是

指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区别,即不因为贫富地、贵践、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这类么说,也这么做。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有教无类——通过教育消除差别。

3、教学之道,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这句孔子的自白,让后人看到,这位万世师表的人物他也是有想法的,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教法。孔子重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不聪明,自己又讲的太玄妙。学生会去想啊想,想不出来,就“殆”了,殆是什么意思?危险。学生理解能力足够,就讲授适合他们学的东西,这就是孔子。

4、教育目标,君子不器。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子贡请问老师:「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你已成器了!」子贡进一步问:「那是怎样的器具呢?」孔子说:「你是宗庙祭祀时,盛放黍稷的珍贵祭器啊!」

因而君子不器是指君子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为有限的目的而使用。

相较于中国传统师德而言,西方的师德传统表现在追求真理上。(见PPT第12、13、14页)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

综上所述,中西方传统师德各有特点。中国的传统师德讲究的是教师立场、传授引领、师道尊严、人格健全;而西方的师德传统讲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