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声波时差计算盖岩排替压力
8、岩体声波测试(岩块声波速度测试、岩体声波速度测试)

岩体声波测试包括(岩块声波速度测试、岩体声波速度测试)岩体声波速度是指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
岩体声波速度,能较直观地反映岩体结构好坏、帮助划分岩体类别以及计算岩体的动弹性参数等。
岩石声波速度,又分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两种,测试方法一般有脉冲超声波法和共振法。
(一)岩块声波速度测试岩块声波速度测试是采用超声波法,测读声波在岩石试件中的传播时间和距离,进而计算岩石声波速度和动弹性参数的一种方法。
该测试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试件加工及描述应符合有关规定。
测试耦合剂可用凡士林、黄油、铝箔或铜箔等。
测试选用换能器的发射频率,应满足下式要求:=2v p/D式中ƒ———换能器发射频率,Hz;v p———岩石纵波速度,m / s;D———试件直径,m。
1、测试要点采用直透法或平透法布置换能器,量测两换能器中心距离。
将试件置于测试架上,对换能器施加约 O. O5MPa 的压力,测读纵波或横波在试验件行走的时间;如试件在受力状态下测试,宜与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
测试结束后,应测定超声波在标准有机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确定系统的零延时,或将发射、接收换能器对接,测读零延时。
2、测试成果整理按下列公式计算岩块的纵、横声波速度:V p=L/(t p-t0)V s=L/(t s-t0)式中v p———纵波速度,m / s;v s———横波速度,m / s;L———发射、接收换能器中心间的距离,m;t p———纵波在试件中行走的时间,s;t s———横波在试件中行走的时间,s;t O ———仪器系统的零延时,s。
(二)岩体声波速度测试岩体声波速度测试,是通过测定纵、横波在岩体中的传播时间,进而求得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及动弹性参数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各类岩体。
岩体声波速度测试可在钻孔、平洞、地表露头等部位,按工程需要布置测线,以电脉冲、锤击、电火花等方式激发声波进行。
测试耦合剂可用凡士林、黄油、铝箔或铜箔等。
测试前应对测试岩体进行地质描述。
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泥岩盖层综合评价

维普资讯
第l 3卷
第 5期
康德江等 : 贝尔断陷布达特 群泥岩盖层综合评价
2 井区出现环状 高值区 , 贝西洼槽 出现 了局 部低 在 值区 , 在其两侧厚度逐渐增大。 由于该 区天然气藏
பைடு நூலகம்
很少 , 因此布达特群泥岩可 以对其下伏 油藏形成理
想 的区域 性盖层 。
小 , 向连续性差 , 横 因此只能以相互叠合 累加的方式 对油藏进行 封盖。由图 1中可 以看 出, 5 德 一希 1 井 的西南方 向为泥岩厚度的低值区 , 甚至是缺失带 ; 向北 、 东两侧厚度变大 , 且变化幅度由小变大 ; 在贝
表 1 贝尔断 陷布达特群泥岩盖层 发育特征
维普资讯
油 气
20 0 6年 9月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第 1 3卷 第 5期
P R E ET OL UM EO OG AND R OVER E F C ENC G L Y EC Y F I I Y
贝尔 断陷布 达特群泥 岩盖层综合评价
康德江 , 付 广 ,吕延防
2 微观封闭特征
从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泥岩声波时差资料分析得 知, 该区泥岩不存在欠压实现象 , 故也不存在压力封 闭, 只存在毛细管封闭能力和烃浓度封闭能力。
2 1 毛细 管封 闭能力 .
盖层的毛细管封闭主要是依靠盖层与储层之间 的排替压力差封 闭油 气 - , 5 因此盖层 的排替压力 ] 越大, 其盖层的毛细管压 力封 闭能力越强 ; 反之 , 盖 层的毛细管压力封闭能力越弱。 由于该 区布达特群 泥岩 实测排替压力数 据太
人工作资料可 知① 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泥岩 与声波 , ’ 时差有如下的拟合关 系
徐深气田盖储压力配置类型与天然气聚集

子 组煤 系地层 , 储气 层 主要 为下 白垩 统 营 城 组一 段
和三 段发 育 的火 山岩 、 营城 组 四段 发 育 的 火 山 角砾 岩 储 层 , 层则 为 上覆 下 白垩 统 登 娄 库 组 二 段发 育 盖 的泥 岩盖层 和 营一 段 顶 部 发 育 的火 山 岩盖 层 , 者 前 与 营 三段 火 山岩 或 营 四 段 火 山 角 砾 岩 储 层 构 成 天 然 气储 盖组 合 , 分别 分 布 在 徐 家 围子 断 陷 北部 和南
该 气 田形成 条 件 和 指 导 该 气 田天 然 气 进 一 步 勘 探
均 具重 要 意义 。
压力差异较大 , 最大的芳深 9井气藏盖层排替压力
1 盖层及其压力特征
气 藏 的形 成 及 储 量 丰 度 的高 低 除 了 受 到 烃 源 岩供 气 能 力 ( 岩 生气 能 力 、 气 能 力 、 导 能 力 、 源 排 输 圈 闭容积 大 小 ) 的影 响 外 , 要 受 到 盖 层 封 闭能 力 还 的影 响 。对 于徐 家 围子 断 陷徐 深 气 田 中 l 气 藏 9个 来说 , 由于它们 均分 布 在 下 伏 沙河 子 组 煤 系 源 岩发 育 的 区内或 附近 。沙河子 组 除肇深 8井 、 深 9井 、 芳 芳深 7 1井 、 深 6井 、 2 1井 、 0 芳 升 0 汪深 1井 、 达深 3
到 盖高储低 压力配置类型最有利 于天 然气富集 , 其次是 盖高储低压 力配置类型和较强聚弱散配置类型 , 深气 田1 徐 9个 气藏盖 储压力 配置 类型有 5种, 以盖高储较 高压力 配置 类型最多 , 高储 中压 力配置类型次之。徐深气 田 1 盖 9个气藏 以中等储量丰度 的气藏个数 最多, 、 高 低储 量丰度 的气藏个数相对较少 。盖高储 中压力 配置 和盖较高储 中压力 配置类型是 徐深气 田形成 高储
利用声波时差检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新方法

利用声波时差检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新方法
梁红军;樊洪海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1998(020)002
【摘要】分析了声波时差资料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并根据有效应力定量,利用声波时差资料建立了地层岩石应力-应变关系的物理模型和压力计算的力学模型。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梁红军;樊洪海
【作者单位】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4
【相关文献】
1.利用CYT资料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探讨 [J], 田军;李建忠;杨仕会;魏芳友
2.利用流体测井检测调整井地层孔隙压力方法研究 [J], 纪宝华;宗欣
3.基于两种压实趋势线计算地层孔隙压力的新方法 [J], 桂俊川;陈颖杰
4.随钻地层孔隙压力检测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J], 杨进
5.泥页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 [J], 陈鸣;余立文;秦瑞;高云龙;王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思考题及答案要点

一、论述及思考题1.简述测井学或测井技术的基本特点。
答:测井学的特点是:(1)测量的特殊性;(2)方法多样性;(3)应用的广泛性;(4)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
测井技术的特点有:1)测量的特殊性:地下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测井仪器在测井时的分辨率或探测深度要受井眼和围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井得到的信息和真实地层信息有差异;2)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利用测井仪器测量地层的物理参数,从而解释地层的基本情况,由于地层物理参数如一个电阻率值对应的岩性是多样的,这就造成了测井解释结果的多解性;3)方法多样性:测井技术往往是测量多组地层参数的信息,然后综合多种信息对地层进行评价;4)应用的广泛性:测井技术的特点具有区域性,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构造的过程有所差异,而使得测井结果有所差异,但是曲线的相对变化差异并不大。
2.为什么说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应用的多解性?答: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误差以及测量方法的不匹配性决定了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
每种测井方法均有各自的探测特性和适用范围,每种测井信息都是地层某一种物理性质和物理参数的反映,都只是一种间接的信息,并且测量过程受井眼环境、测量装置性能等因素影响,故将测井得到的物理信息转换为各种地质和工程参数或信息时就存在多解性。
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的多解性,一方面要根据预定的地质任务,选择几种合适的测井方法组合综合测井系列,应用适当的解释方法,从多种物理特征上综合分析和认识地层的地质特征;另一方面要将测井同钻井、取心、录井、地层测试等其它来源的地质资料配合起来综合分析与判断。
3.概述测井资料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
答: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测井资料的应用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1)地层评价以单井裸眼井地层评价形式完成,包括单井油气解释与储集层精细描述两个层次。
前者的目的是对本井作初步解释与油气分析,即划分岩性与储集层,确定油、气、水层及油水分界面,初步估算油气层的产能,尽快为随后的完井与射孔决策提供依据。
《地球物理测井》ch7.声速测井

T
c
A
反射波TBR
t1 L / V1
t2 2 a 2
t 2tTA t AC V1 sin C VP
L
L 2
2
V1
B
滑行波TACR
a
L 2a tg C 2a V1 cos C VP
C
R
第7章 声波速度测井 © 2014 Yangtze University Production Logging Lab.
声系的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即换能器,是由压电陶瓷晶 体制成,利用这种晶体具有的压电效应的物理性质,以其反 效应发生声波,以其正效应接收声波。 源距(space):声波发射器中点至声波接收器中点的距离; 间距(span):两个接收器中点的距离。
第7章 声波速度测井
© 2014 Yangtze University Production Logging Lab.
© 2014 Yangtze University Production Logging Lab.
§7.2 时差记录声系
二 单发双收声系
原理:
工作原理:由一个发射探头和两个接收探头组成 (T1.0R10.5R2,T为发射探头,R1和R2分别为近、远接收探 头,源距为L,两个接收探头之间的距离为间距l),发射探 头发射一次信号,两个接收探头分别接受信号,记录两个 接收探头接收时间之差。
§7.2 时差记录声系
二 单发双收声系
曲线定性分析:
de段:当声系自下向上移动测量,直到R2到V2、V1顶界面为止。在测量过 程中,R1与R2之间的介质速度为V2和声波时差为t2, 所以 t=106/V2=t2=144μs/m,R1R2的中点正对d点。
第二节:声波测井

第二节声波测井1.普通声波测井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幅度衰减及频率变化等声学特性是不同的。
声波测井就是以岩石等介质的声学特性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研究钻井地质剖面、评价固井质量等问题的测井方法。
声波测井分为声速测井和声幅测井。
声速测井(也称声波时差测井)测量地层声波速度。
地层声波速度与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及孔隙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根据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确定地层孔隙度、岩性及孔隙流体性质。
1.1岩石的声学特性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是由物质的机械振动而产生的,通过介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将振动由近及远的传递而传播的,所以,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根据声波的频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每秒振动的次数)可将声波分为: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可闻声波(20Hz至20kHz);超声波(频率大于20kHz)。
各类声波测井用的机械波是可闻声波或超声波。
1.1.1岩石的弹性1.1.1.1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1)物体是连续的,即描述物体弹性性质的力学参数及形变状态的物理量是空间的连续函数;2)物体是均匀,即物体由同一类型的均匀材料组成,在物体中任选一个体积元,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整个物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3)物体是各向同性的,即物体的性质与方向无关;4)物体是完全线弹性的,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取消外力后物体恢复到初始状态。
应力与应变存在线性关系,并服从广义的胡克定律。
满足以上基本假设条件的物体称为理想的完全线弹性体,描述介质弹性性质的参数为常数。
当外力取消后不能恢复到其原来状态的物体称为塑性体。
一个物体是弹性体还是塑性体,除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作用其上的外力的大小、作用时间的长短以及作用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外力小且作用时间短,物体表现为弹性体。
声波测井中声源发射的声波能量较小,作用在地层上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对声波速度测井来讲,岩石可以看作弹性体。
因此,可以用弹性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来研究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特性。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超压气藏盖层封盖机制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超压气藏盖层封盖机制汪洋;裴健翔;刘亿【摘要】莺歌海盆地是一个典型的高温超压盆地,盖层能否及如何有效封闭该盆地内中深层高温超压气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为此,以该盆地东方区为例,通过气田实际资料及理论分析盖层的宏观地质特征及微观封闭能力.研究表明:该区高温超压气藏盖层的封盖机制包括低构造倾角、厚层泥岩封闭、浅海泥岩盖层中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频繁互层、超压间接封闭、高温超压引起的高突破压力与排替压力比值;其中前3者是决定该区高温超压气藏盖层对天然气封闭能力的主导因素和先决条件,后两者则是中深层浅海相泥质碎屑岩盖层具备优质封盖条件的基础.进而对比剖析了DF-A、DF-B超压气田及DF-C含气构造等典型实例,认为:DF-B气田气体充满度高的原因在于上述五个要素的最优配置;而高构造倾角的岩性气藏储层能量相对较高,对盖层封闭能力的要求高,在其他盖层条件相似甚至更差的情况下,气藏遭到破坏的风险大,这也是DF-C含气构造尚未取得商业性突破的重要原因.【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9页(P397-405)【关键词】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浅海泥岩盖层;封盖机制;宏观地质特征;微观封闭能力;低构造倾角【作者】汪洋;裴健翔;刘亿【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局,湖北武汉43002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2莺歌海盆地处于一个持续生烃、持续逸散的动平衡成藏环境。
盆地已钻探地层压力最高达104.7 MPa,压力系数达2.32,最高地层温度达251.7℃,平均地温梯度为4.55℃/100 m,属于典型的高温超压环境。
对于具有持续生烃条件的莺歌海盆地来说,决定中深层高温超压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盖层[1]。
关于盖层对超压气藏成藏的影响,许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石油勘探与开发
第卷第期
利用
声波时差计算盖岩排替压力
吕延防陈章明万龙
贵
大庆石油学院摘要本文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孔隙度建立了不同砂质含量泥质岩声波时差与
排替压力的关系并依据此关系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了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盖岩排替压力剖面与平面的变化规律主题词盖层测井信息压力声波时差大庆长垣
目日舀
排替压力是盖层封闭能力评价中最直观最重要的参数过去人们只能通过取心样品测
试来了解盖层岩石排替压力的大小然而由于大量取样测试困难有的地区和层位根本无法取到岩样用有限个实验数据代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盆地内盖层的封闭能力这种以点代面的研究方法势必给盖层评价和油气勘探带来较大的风险为此笔者在利用声波时差测井资料
求取盖岩排替压力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为在大区域内详细研究盖层岩石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宏观研究盖岩的微观封闭性变化将盖层宏观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找到了新方法
并以大庆长垣以东地区为例利用声波时差研究了区内盖岩的剖面与平面变化规律
地质
概
况
本研究区位于大庆长垣以东西邻大庆长垣南至松花江沿岸东到阿拉布勒北近安
达市面积约‘天然气储存在下白奎统泉头组四段,和三段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中气
源岩为深部上侏罗统煤系地层石油储层是下白奎统姚家组,的葡萄花油层和泉四三段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源为下白奎统青山口组下部青一段的暗色泥岩两套区域性泥质岩盖层—下白奎统嫩一二段和青山口组分别覆盖在葡萄
花
油层和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之上泉头组及其以下的登娄库组和上侏罗统中的
泥
质岩层为局部盖层
声波时差与盖岩排替压力的关系
泥质岩排替压力随泥质岩压实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泥质岩压实程度的增加过程是岩石孔
作者简介吕延防男岁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博士现从事油藏地质研究工作收稿期石油勘探与开发年
径减小孔隙度降低的过程因此泥质岩排替压力应与孔隙度存在负相关性在测试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泥质岩样排替压力的同时也测泥质岩孔隙度经饱和煤油排替压力与饱和水排替压力转换以后做饱和水排替压力与孔隙度关系散点图见图由图可见泥质岩排替压力与孔隙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孔隙度越高排替压力越低反之亦然这是由于高孔隙度的泥质岩相同砂质含量条件下压实程度相对低岩石孔径相对大排替压力就自然低若泥岩孔径小则岩石的排替压力高此外在相同孔隙度的情况下砂质含量越高排替压力越低反之越高因此相同孔隙度的泥岩排替压力最高泥质粉砂岩
最小对图中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的排替压力与孔隙度进行回归分析分别
得出二
者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人一人一。人。
一
恤一
式中如如嘛、九,—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气驱水排替压力人凡
弧—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孔隙度凡,凡—上述三种岩石排替压力与孔隙度关系的拟合度
在以往的研究中利用声波时差计算泥质岩孔隙度已是成熟的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实测数
据统计法建立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即由实验测得岩石孔隙度后从测井曲线上读相应样品点的声波时差值然后按样品的砂质含量分别做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关系散点图见图
。么”
泥洲
粉砂玉,吐丫
、卜久
代
少
图戈艺二娇泥质岩排替压力与孔隙度关系图图图例同图泥质岩声波时差与孔隙度关系图从图可见泥质岩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将其拟合成数学表达式为人一山卜一人‘匀一第卷第期
吕延防等利用声波时差计算盖岩排替压力
人、一仪一
式中人汽丸—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孔隙度山山卜山—泥
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声波时差拌将式分别代入式可得到泥质岩排替压力与
声波时差
的关系式
,叮了只
山一一
‘八八。、,
任—任
一
山、一
一
一代、帐
心
为能通过测井资料确定泥质岩中的砂质含量以便细分岩性根据样品实测
砂质含量
及样品对应的自然伽马值绘关系图见图发现泥质岩中砂质含量与自然伽马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拟合成数学表达式为一式中—泥质岩中的砂质含量
—测井自然伽马值
在实际工作中先根据自然伽马值确定泥质岩的砂质含量细分岩性再根据声波时差求得盖岩排替压力此排替压力为地表温度条
件下的气驱水排替压力按式进
叭图岩石中砂质含量与自然伽马关系图
行温度校正吕延防修改后即可求得地层条件下盖岩的实际排替压力。,
,。式中—地层条件下岩石气驱水排替压力九—地表条件下岩石气驱水排替压力。—地表年平均温度℃,—地层温度℃—地层埋深—地温梯度
盖岩排替压力的变化规律
盖岩排替压力的纵向变化规律
根据上述方法利用声波时差求得单井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地层条件下排替压力并编制各岩性排替压力与深度关系图见图从图可见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盖岩排替压力在纵向上有如下变化规律各井各岩性的排替压力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泥岩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速率最大泥质粉砂岩最小粉砂质泥岩介于二者之间
在相同深度条件下泥岩排替压力最高泥质粉砂岩最低充分反映了不同砂质含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
量泥质岩层封闭能力的差别
尸入
义训一扮入任娜送
三咨送
岁、一芳深井一肇深井一朝深井
图地层条件下泥质岩排替压力随深度变化特征图
在大套泥质岩层段内由于泥质岩的欠压实作用岩石孔径的增大排替压力不按
正常埋深规律变化而是出现低值这一现象在泥岩中最明显表现为在欠压实段内排替压力大幅度降低粉砂质泥岩稍差泥质粉砂岩基本按正常规律变化不同地区不同井泥岩排替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图中肇深井和芳深井无大
的差别但此二井与朝深井间差别较大如同是埋深芳深井与肇深井泥岩排替
压
力分别为和而朝深井泥岩排替压力则为排替压力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后期构造变动史不同所致朝深井所在的朝长地区自嫩江组沉积末期以后大幅度
抬升并遭受剥蚀原来具深埋史的地层变浅由此出现目前相同埋深且岩性相同的泥质岩
在该区的排替压力较其它区域高的现象盖岩排替压力的平面变化规律正常压实情况下同一岩性的地层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压实程度增强孔径减小排
替压力增加因此厚度较大的泥质岩层其底部盖岩的排替压力最大油气穿过盖层向上部储层运移首先受到盖层底部岩石排替压力的阻碍所以盖层底部岩石的排替压力大小对油气运移影响最大
统计分析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多口井的测井资料在确定青山口组底部和嫩一二段
底
部盖岩岩性的基础上利用声波时差计算了该两套盖岩地层条件下的排替压力并编制了排替压力等值图见图
由图可见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底部盖岩的排替压力均在凹陷中部最大向周边变小在南部的长春岭地区其盖层排替压力都显示低值这主要是由于长春岭地区盖层砂质含量增加地层埋藏深度较浅的缘故
总体上看两套盖层底部岩石的排替压力在长垣以东地区均很高按表的评价标准两套盖层均具级极强封闭能力这两套盖层全区分布稳定厚度一般大于尽管两套盖层第卷第期吕延防等利用声波时差计算盖岩排替压力
均被大量或,断层所错动但断移这两套盖层的断层断距最大不超过即断层没将盖层错开尤其断移青山口组的断层绝大部分向上消失在青山口组二三段中部表明断层
对盖层没起破坏作用盖层分布的连续性好是两套具有极强封闭性的区域性盖层事实上
嫩一二段底图盖层岩石排替压力等值图青一段底
青山口组盖层形成之后上侏罗统排运的天然气
余杨大城子油层中青一段向上排运的油气花油层中表盖岩封闭性能评价表
基本均被封盖于青山口组区域盖层之下的扶均被封盖在嫩一二段区域盖层之下的葡萄
玄古宁喜
尹曰犷】月
地下饱和水泥质岩
排替压力封闭能力封闭级别
极强
盖岩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关系的建立是以实
测数据为基础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利用声波时
差
求取盖岩排替压力方法的应用解决了井中不取心即无法测知排替压力的难题使认识盖岩排替压力平面变化规律及编制图件有了现实可行的方法
强中弱
极弱据吕延防等年编辑马燕丽
参考文献
刘方槐盖层在油气藏保存和破坏中的作用及其评价方法天然气地球科学陈章明等泥岩盖层封闭性的确定孕其与源岩排烃史的匹配大庆石油学院学报游秀玲天然气盖层评价方法探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吕延防等松辽盆地朝长地区青山口组天然气盖层封闭特征及封闭有效性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