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徐寿昌第二版第四章 炔烃、二烯烃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徐寿昌课后习题全解.pdf

3
H C 2 H C
3
) 3 H 3 C H ( C 3 C H H C 2C H H C C 2 H C 3 H C
3
1.
2-乙基丁烷 正确:3-甲基戊烷 2,4-2 甲基己烷 正确:2,4-二甲基己烷 3-甲基十二烷 正确:3-甲基十一烷 4-丙基庚烷 正确:4-异丙基辛烷 4-二甲基辛烷 正确:4,4-二甲基辛烷 1,1,1-三甲基-3-甲基戊烷 正确:2,2,4-三甲基己烷
3 3
2
3,3-二甲基戊烷
4 5 6
. 3
. 5
7
2,5-二甲基庚烷
3
. 7
1.2,2,3,3-四甲基戊烷
H C 2 H C 2 ) 3 H C ( C 2 H C 3 H C
3
2
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
2,2,3-二甲基庚烷
H C 2 2 H ) 3 C 2 H C H ( C H H C C 3 H H C 2 C H C 3 H C
△H2=-106 Jk/mol
13. 一个设想的甲烷氯代反应历程包括下列各步骤:
C l2 Cl· + CH4 H·+Cl2
2Cl· CH3Cl + H· HCl + ·Cl
△H 1 △H2 △H3
(1) 计算各步△H 值: (2) 为什么这个反应历程比 2.7 节所述历程可能性小?
解:
(1) △H1=+243 Jk/mole
CH3 CH3C=CHCH2CH3 CH3 CH3CHCH=CHCH3 CH3 CH3CHCH2CH=CH2 CH3 CH2=CHCHCH2CH3 CH3CH=C CH2CH3 CH3 CH2=C CHCH3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得结构与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 3)2CHC(CH 3)2CHCH 3CH 32.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CH 3CH(CH 3)22,3,3,4—四甲基戊烷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CH 3CH 2C(CH 3)2CH 2CH 34.CH 3CH 3CH 22CH 2C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312345678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12345676.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7.8.1234567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得结构式:1。
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CH 3C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2CH 2CH 3CH 33、 2,2,4-三甲基戊烷 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 3C CHCH 3CH 3CH 3CH 3CH 3CHCH 2CCH 2CH 2CH 33CH 3CH 35、 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3CHCH(CH3)2 CH2CH3CH3CH2CH C(CH3)3CH2CHCH3CH3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3CH2CCH32CH3CCH3CH31.0010111112CH342.43001323)3342.3.4.5.6.1.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得次序排列:(1)2,3-二甲基戊烷(2)正庚烷(3)2-甲基庚烷(4)正戊烷(5) 2-甲基己烷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 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正戊烷(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得增加,分子间得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得构造异构体中,分子得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有机化学第四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 广西工学院生化系

四.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
1. 烷烃
C-H 2900~2850cm-1
2. 烯烃
C-H 1465~1340cm-1
CH3 1380cm-1
C=C 1680~1600cm-1
=CH 3100~3010cm-1 =CH 1000~800cm-1
C=C 吸收峰的强度受分子对称性影响
HC C Na
2 n-C3H7Br
-
+
n-C4H9Br
CH3(CH2)3C CH
HC CH
CH3CH2CH2C CCH2CH2CH3
Ⅱ 共轭双烯(conjugated diene )
聚集双烯 双烯烃 共轭双烯 隔离双烯 CH2=C=CH2 CH2=CH-CH=CH2 CH2=CH-CH2-CH=CH2
“定位峰”
(芳环碳碳骨架伸缩振动)
5. 醇、酚类化合物 V-OH 3650~3600cm-1 (游离) 尖峰 V-OH 3550~3200cm-1 (缔合) 宽峰 VC-O 1260~100cm-1
6. 羰基化合物
1)酮 脂肪酮 VC=O ~1715cm-1 芳香酮 VC=O ~1695cm-1 不饱和酮 VC=O ~1675cm-1 2)醛
VC=O ~1725cm-1
3)酯 VC=O ~1740cm-1 4)羧酸
VC-H 2720cm-1 (鉴别-CHO)
VC-O-C 1300~1150
VC=O 1770~1750cm-1(单体) , 1710cm-1 (二聚体)
VO-H 3000~2500 (二聚体)
O-H
~1400 , ~920cm-1
产物比例取决于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受控于活化能大小, 活化能小反应速率快。
徐寿昌 有机化学 全部课后答案

第三章 烯烃2.写出下列各基团或化合物的结构式: 解:(1) 乙烯基CH 2=CH- (2)丙烯基 CH 3CH=CH-(3) 烯丙基 CH 2=CHCH 2- (4)异丙烯基CH 3C=CH 2(5)4-甲基-顺-2-戊烯C=C CH 3CH CH 3CH 3HH (6)(E )-3,4-二甲基-3-庚烯CH 3CH 2CH 3CH 3C CCH 2CH 3(7)(Z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CH 3CH 2C=C CH 3CH(CH 3)2CH 2CH 2CH 33.命名下列化合物,如有顺反异构现象,写出顺反(或)Z-E 名称:解:(1) CH 3CH 2CH 2C=CH 2CH 3CH 22-乙基-1-戊烯(2)CH 3CH 22CH C=CCH 2CH 33(E )-3,4-二甲基-3-庚烯(3)Cl C=CCH 3CH 2CH 3CH 3CH CH3(E)-2,4-二甲基-3-氯-3-己烯(4)C=C I Br(Z )-1-氟-2-氯-溴-1-碘乙烯(5)反-5-甲基-2-庚烯(6)C=C CHCH 2CH 3C 2H 5CH 3HHH CH 3(E)-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7) n Pri PrC=CEt(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8)C=Cn BtEt(E )-3,4-二甲基-3-辛烯6.3-甲基-2-戊烯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写出各反应式的主要产物:CH 3CH=CCH 2CH 3CH 3CH 3CH 3CH 22CH 33CH CCH 2CH 3Br OHCH 33CH CCH 2CH 3CH 3ClCH 3CHCCH 2CH 3CH 3OHOH3CHO+CH 3CCH 2CH 3O3CH 2CH 3CH 33CH CH 32CH 3C9.试给出经臭氧化,锌纷水解后生成下列产物的烯烃的结构:CH 3CH 2CHO HCHO ,CH 3CH 2CH=CH 2CCH 3CH 3CHOO,CH 3CH 2CH 3CH 2CH 33CH 3CHO,CH 2CHOCHO CCH 3CH 3O , CH 3CH=CH CH 2CHCH 3CH 310.试以反应式表示以丙烯为原料,并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备下列化合物: (1) 2-溴丙烷Br CH 3CHCH 3HBr+CH 3CH=CH 2(2)1-溴丙烷 3CH 2CH 2Br ROOR +CH 3CH=CH 2 (3) 异丙醇CH 3CHCH 3OH+H 2O+CH 3CH=CH 2(4) 正丙醇 CH 3CH 2CH 2OH26CH 3CH=CH 22(5) 1,2,3-三氯丙烷 Cl Cl CH 2CHCH 22ClCH 2CH=CH C0500Cl 2+CH 3CH=CH 2(6) 聚丙烯腈2C 0470NH 3+CH 3CH=CH 2nCN[CH -CH 2](7) 环氧氯丙烷CH 2O2CH 2ClCH ClCH 2HOCl ClCH 2CH=CH 2Cl +CH 3CH=CH 2CHClCH 211.某烯烃催化加氢得2-甲基丁烷,加氯化氢可得2-甲基-2-氯丁烷,如果经臭氧化并在锌纷存在下水解只得丙酮和乙醛,写出给烯烃的结构式以及各步反应式: 解:由题意得:CH33CHCH2CH3CH3CHCH2CHCH3Cl33COOH/H2OCH3C CH3O+CH3CHO则物质A为:CH3CCH3=CHCH312.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6,它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溶于浓硫酸,经臭氧化,锌纷存在下水解只得一种产物丁酮,写出该烯烃可能的结构式。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 3)2CHC(CH 3)2CHCH 3CH 32.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CH 3CH(CH 3)22,3,3,4-四甲基戊烷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CH 3CH 2C(CH 3)2CH 2CH 34.CH 3CH 3CH 2CHCH 2CH 2CCH 2CH3CHCH 3CH 3CH 2CH 312345678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12345676.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7.8.1234567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CH 3C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2CH 2CH 3CH 33、 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 3C CHCH 3CH 3CH 3CH 3CH 3CHCH 2CCH 2CH 2CH 3CHCH 3CH 3CH 35、 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CH 3CH 3CHCHCH 2CH 2CH 3CH 2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 3CHCH(CH 3)2CH 2CH 3CH 3CH 2CH C(CH 3)3CH 2CHCH 3CH 3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CH 3CHCH 2CCH3CH 3CH 2CH 3CCH 3CH 31.13411111122CH 2CH 32402.2401331111CH 3CH(CH 3)CH 2C(CH 3)2CH(CH 3)CH 2CH 324.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对吗?如有错误的话,指出错在那里?试正确命名之。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 3)2CHC(CH 3)2CHCH 3CH 32.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CH 3CH(CH 3)22,3,3,4-四甲基戊烷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CH 3CH 2C(CH 3)2CH 2CH 34.CH 3CH 3CH 22CH 2CCH 2CH3CHCH 3CH 3CH 2CH 312345678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12345676.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7.8.1234567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CH 3C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2CH 2CH 3CH 33、 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 3C CHCH 3CH 3CH 3CH 3CH 3CHCH 2CCH 2CH 2CH 33CH 3CH 35、 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CH 3CH 3CHCHCH 2CH 2CH 32CH 3CH 3CH 2CHCH 2CH 32CH 3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 3CHCH(CH 3)2CH 2CH 3CH 3CH 2CHC(CH 3)3CH 2CHCH 3CH 3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3CH 2CCH 32CH 3CCH 3CH31.1111112CH 3402.431323)334.2.3.4.5.6.1.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 (1) 2,3-二甲基戊烷 (2) 正庚烷 (3) 2-甲基庚烷 (4) 正戊烷 (5) 2-甲基己烷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 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 正戊烷(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课后答案全解

徐昌寿编《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交叉式最稳定重叠式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 eH H i-P rE t M en-P rM e M e E t i-P rn-P 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 H 2CH 3CH 3CH 2CCHC H 3CH 3OH BrCH 3CH 2CCHC H3CH 3Cl ClCH 3CH 2C CHC H3CH 3OH OHCH 3CH 2CHCHC H 3CH 3OHCH 3CH 2COCH3CH 3CHOCH 3CH 2CHCHC 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有机化学 徐寿昌 第二版

由于Ni、Pt、Pd等催化活性很高,生成的烯烃 极易继续加成生成烷烃。
选用活性较低的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控
制反应条件,可使炔烃的加氢停留在烯烃阶段。
Lindlar催化加氢
常用的Lindlar催化剂:
Pd-CaCO3/Pb(Ac)2 或 Pd-BaSO4/喹啉
CH3 C C CH3
2.邻二卤代烷或偕二卤代烷脱卤化氢:
同。
C-C
C-H
叁键 0.1203nm 0.1061nm
双键 0.1340nm 0.1076nm
由于sp杂化碳的电负性比sp2、sp3碳电负性大,因此CHσ键中的共用电子对与烯烃、烷烃相比,更靠近C原子。 C-H键易断裂,使乙炔中的炔H有微弱的酸性。
§4—3 炔烃的物理性质
C2—C4是气态,C5—C15为液态,C16以上为 固态。
原因解释
sp杂化中s成份较多, 炔烃C-H 极性较大, 使炔氢较易离解,显一定酸性。 事实证明:
乙烷
乙烯
乙炔
水
PKa
50
44
25
15.7
注意:炔氢的酸性是相对烷、烯烃而言,从Pka值 来看,其酸性比水还要弱得多。
二、加成反应
1、催化 加氢:
常用催化剂为Ni、Pt、Pd、等。加成产物—烷烃。
碳架 官能团
构型异构 直线型 无顺反异构
二、 炔烃的命名
1、衍生物命名法。 以“乙炔”为母体,其它作为取代基。如:
CH3CH2C≡CH CH3-C≡C-CH3 CH2=CH-C≡CH
乙基乙炔 二甲基乙炔 乙烯基乙炔
2.系统命名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乙烷,乙烯,乙炔 解:
乙烷
乙烯
乙炔
Br2/CCl4 硝酸银氨溶液
不变
褪色
褪色
不变
2.CH3CH2CH2C三CH和CH3C三CCH3 解:分别加入硝酸银氨溶液,有炔银沉淀的位1-丁炔.
十二,试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志除去
1,除去粗乙烷中少量的乙炔. 解:将混合物通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乙炔生成乙炔银而沉淀除 去. 2,除去粗乙烯中的少量乙炔. 解:将混合物进行Lindlar催化加氢,则乙炔变为乙烯.
十三, 1. 1,3-丁二烯和溴化氢的1,2-加成和14-加成,那种速度 快?为什么? 解:1,2-加成速度比1,4-加成速度快.因为1,2-加成生成 B 的中间体稳定,说明活化能抵,反应速度快. B + C 3 rC C 3 C C r 2 1,2- 2 H H H H H 加成 H C = C 2 = B H 2 C H C r = H+ B H C 3CC B r C 3 C C 2 2 1,4-加成 H HH r H H H = = = C C C H H H 1,2-加成生成的中间体正碳离子为P-л共轭和有三个C-H键与 C C H 其超共轭,而1,4-加成的中间体比其少三个C-H键超共轭. H
CCH CH3 2
(4)
1,5-己二炔
(5) 异戊二烯
(6)乙基叔丁基乙炔
四,写出1-丁炔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
1.热高锰酸钾水溶液
2.H2/Pt
3.过量Br2/CCl4 低温
4.硝酸银氨溶液
5.氯化亚铜氨溶液
6.H2SO4,HgSO4,H2O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 热高锰酸钾
2
C H
3
C O O H B
3 2
H2/Pa-BaSO4 喹啉 C
C H
3
/ C C l
4
B C H
3 3
C
C H
C
3
H
2
3
C H = C H C C H H
3
r C C H C
C B C r H H
r C H
3
K O H
H2 S O
4
, H
2
O , H g S
4
C H
3
C O H
C
2
C H
3
O 硝酸银氨溶液
2.为什么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 解:1,2-加成产物有一个C-H键与双键超共扼,而 1,4-加成产物有五个C-H键与双键超共扼.与双键 超共扼的C-H键越多,产物越稳定.
十四,1,3-丁二烯和氯化氢在醋酸中室温下加成,可以得到 78%的CH3CH(Cl)CH=CH2和22%CH3CH=CHCH2Cl的混合物, 此混合物再经过长时间加热或和三氯化铁一起加热,则混合物 的组成改变为前者仅占25%,后者占75%,解释原因. 解:低温反应,为动力学控制反应,由中间体的稳定性决定反 应主要产物,为1,2-加成为主. 高温时反应为热力学控制反应,由产物的稳定性决定主要产 物,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稳定.
�
第四章
1
炔烃, 炔烃,二烯烃
二,用系统命名法或衍生物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 C C ( ) C C
C .
2 3 3
C H
2
H
H C .
2
H C C = C H C H
2
2
B r C H
2
H C
3
C H
4
2,2-二甲基-3-己炔 (乙基叔丁基乙炔) 3-溴-1-丙炔 1-丁烯-3-炔
C H
.
= C H C H C C
不反应
六,以反应式表示以丙炔为原料,并选用必要的 无机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丙酮
2.2-溴乙烷
3.2,2-二溴丙烷
4.丙醇
5.正己烷
七,完成下列反应式.
八,指出下列化合物可由那些原料通过双烯合成而得.
九,以反应式表示以乙炔为原料,并可选用必要无机试剂合成下列 化合物
十,以四个碳原子以下烃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C H C C H C H
2
C
1-己烯-5-炔
3
5
. H
C
3
C l C
3
H
2
C H
2
2-氯-3-己炔
6
. C H .
C
=C C= HC H C H
2
C H
3
4-乙烯基-4-庚烯-2-炔
7
1,3,5-己三烯
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CH3 CH C C CH CH3
(3) 二异丙基乙炔
CH32CH C
十五,一个碳氢化合物,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催化加氢时, 10mg 样品可吸收8.40mL 氢气.原样品经臭氧化反应后分解,只 得甲醛和乙二醛.问这个烃是什么化合物?
解:10mg样品为0.125mmole 8.40mL 氢气为0.375mmole.可见化合物 分子 中有三个双键或一个双键,一个叁键.但 是根据臭氧化反应产物,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 CH2=CHCH=CHCH=CH2 分子式:C6H8 为1,3,5-己三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