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期末复习

教育法学期末复习
教育法学期末复习

《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教育法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的学生。

(一)考试范围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现行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法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教育法学》,杨颖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和本考核说明。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考核内容分两部分:一为平时作业,共24分;二为学习情况,共6分,详见《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终结性考核成绩即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凡未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形成性考核采用中央电大统一下发的考核册。终结性考核采取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在2008年1月12日上午8:30—10:00考试。

(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题结构

1.判断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识记程度。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题分数的10%。

2.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题分数的10%。

3.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题分数的10%。

4. 填空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识记程度。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题分数的10%。

5.简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共2道题,每题12分,占全部试题分数的24%。

6.论述题:主要考核学生对重要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共1道题(16分),占全部试题分数的16%。

7.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共1道题(20分),占全部试题分数的20%。

第一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绪论

1.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P5

2.教育法学的产生与发展。P6-8

3.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及基本方法。P9-10、P10-12

第二章教育法的基本原理

1.教育法的含义与特性。P18、P18-19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19-22

3.教育法的渊源、效力与体系。P23-25、P26、P26-27

4.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与结构。P27-28、P28-29

第三章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1.教育权(包括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家庭教育权)。P35、P36、P37 2.受教育权。P38

3.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关系。P45-47

第四章教育法律关系

1.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征。P54-58

2.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59-67

3.教育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P67-69

第五章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1.教育法的制定。P75-78

2.教育法的实施。P78-80

3.教育法制监督。P80-86

第六章教育基本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P94-97

2.义务教育制度。P97-101

3.国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扫盲教育制度。P101-105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P105-108 5.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P108-111

第七章学校

1.学校的法律地位。P118-121

2. 学校的设立。P121-125

3.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P125-133

4.学校内部权力划分及其运行。P133-137

第八章教师

1.教师的法律地位。P144-146

2.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P147-150

3. 教师专业化及其法律规定。P151-157

4.教师的考核、奖惩与培训。P157-163

第九章学生

1.学生的法律地位。P169-171

2.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P171-175

3. 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P175-P179

4.未成年学生的犯罪及其预防。P179-186

第十章学校与社会

1.学校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法律问题。P192-202

2. 学校与社会一体化中的法律问题。P202-209

第十一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不作考核要求)

第十二章教育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含义、类型、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与责任方式。

P234、P235-236、P236-237、P238-239、P239-241 2.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P241-250

3.义务教育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规定。P251-254

4.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P254-259

第十三章法律救济

1.法律救济的含义与途径。P266

2.教育申诉制度。P267-272

3.行政复议。P272-277

4.行政诉讼。P277-282

5.民事诉讼。P282-285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教育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并于2006年9月1日起实施。(√)

4.学生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和参加考试的受教育者。(×)

5.学校保险属商业保险性质,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双方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签订保险合同。(√)

二、单项选择题:

1.(C )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强制性

B.禁止性

C. 义务性

D.授权性

2.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专指国家(D )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A. 权力 B.行政

C. 教育 D.司法

3.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的社会关系的(A )。

A.行为规范 B,思想规范

C.学习规范 D.教育规范

4.不满(A)周岁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10 B.14

C.16 D.18

5.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的遵守和(C)。

A.法律的规范 B.法律的实现

C.法律的适用 D.法律的执行

6.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B)。

A.完成教学任务 B.具备教师资格

C.组织教学 D.教书育人

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B )。

A.知识分子 B.专业人员

C.公务人员 D.劳动者

8.下列各项中,(D)为《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A.严格的管理措施B.良好的教学仪器

C.稳定的学生来源D.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9.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不适用对象是(D)。

A.初、高中学生 B.中、小学生

C.14岁以上的大、中学生 D.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

10.教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C)。

A.科研能力 B.工作积极性 C.工作成绩 D.工作实效

11.教师考核的原则有(B)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A.公开性 B.客观性 C.公平性 D.正确性

12.操行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C)。

A.思想素质、日常行为 B.思想道德、日常表现

C.思想品德、行为表现 D.思想素质、行为表现

13.根据法律法规,残疾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A),二是有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

A.接受教育的权利 B.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C.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 D.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利

14.下列各项中(B ) 不属于法律范畴。

A.《学位条例》B.《教师资格条例》C.《教师法》D.《高等教育法》

15.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奖惩和(A )。

A.处理B.适应范围C.效力等级D.名称

16.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通过,法律的(D)。

A.实施B.适用C.解释D.公布

17.学校只有在符合(B)所规定的法人条件,并取得法人资格后,方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A.《宪法》B.《民法通则》C.《合同法》D.《教育法》

18.(C )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A.行政裁决B.行政处分C.行政处罚D.行政强制

1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属于(B)。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20.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为(C)。

A.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校长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1.《教师法》中规定,教师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考核、工作成绩考核和(A)。

A.业务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B.学历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

C.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态度考核D.业务水平考核、职业道德考核

22.学生申诉方式属于(C)方式。

A.司法救济B.立法救济C.非诉讼救济D.诉讼救济23.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有必要的依据外,还可参照(D)审理。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规章

24.《教师资格条件》属于(B)。

A.法律B.行政法规C.规章D.地方性法规

2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至迟在新学年始业前(C)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

A.七B.十C.十五D.二十

26.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将行政复议的程序分(D)程序。

A.申请、受理、审理、执行

B.一审、二审、再审、执行

C.起诉、受理、审理、判决

D.申请、受理、决定、执行

27.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A )。

A.创造便利条件 B.采取强行措施

C.担任代理 D.收取手续费

28.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C)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A.10 B.14

C.16 D.18

29.对于相对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机关是(D )。

A. 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 权力机关 D.行政机关

30.下列哪种特征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B )。

A. 被告举证 B.主管不定

C. 诉权专属 D.不得调解

31.在民事诉讼中,不属于当事人起诉的实质要件是(A )。

A. 提交起诉状

B. 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有明确的被告

D.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发于(B)年。

A.1975

B.1980

C.1990 2

D.1991

33.下列各项中,(D)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A.学校资金

B.学校名誉

C.教师讲课

D.学生受教育权

34.教育法的(D)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实施

B.适用

C.解释

D.遵守

35.就现行法而言,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主要采取(B)责任原则。

A.公平

B.过错

C.严格

D.补偿

36.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C)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

A.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惩罚、任免等决定

D.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权主体包括(ABC )。

A.国家 B.社会

C. 家庭

D. 教学设施

2.教育法的正式解释主要有(BCD );

A.学理解释 B.立法解释

C. 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3.贯彻义务教育法,保证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是(ABCD)的共同职责。

A.国家B.学校C.学龄儿童D.家长

4.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BC)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B.“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C.“汉语言文学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D.“公民不发民族、种簇、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5.《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 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必须有符合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C. 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D.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6.按照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为(ABC)几个级别。

A.学士B.硕士C.博士D.博士后

7.教育法律义务通常有以下形式(ABC)。

A.不作为 B.积极作为

C.接受国家强制 D.自由作为

8.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国家监督可以分为(ABC)几种类型。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C.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D。人民政协的监督

9.(ABCD)依法保障适龄儿重、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家庭

10.教育法的效力包括(ABD)。

A.时间效力B.空间效力

C.对具体事件的效力D.对人的效力

11.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民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将其分为( ABD )。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12.下列各项中,(AD )是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A.土地B.智力成果C.学生D.隐私权

13.学生的权利包括(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B.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

C.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

D.提出申诉和依法起诉的权利

14.教师资格制度、( ABD )是加速教师专业化过程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A.教师考核制度B.教师职务制度C.教师培训制度D.教师聘任制度15.下列各项中,(AD)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A.教学场所

B.社会团体

C.教育机构

D.教学行为

16.社会监督包括(AD)等。

A.人民政协监督

B.卫生部门监督

C.司法机关监督

D.民主党派监督

17.下列各项中,(AD)为《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的权利。

A.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C.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D.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18.民主管理权是《教师法》中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一项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BD)A.教师有权参加有关的学术团体和学术交流活动

B.教师享有对学校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批语权和建议权

C.教师有权地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

D.教师有权引导学生培养民主与法制意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双方应遵循(ABCD)等基本原则签订保险合同,学校不得强行推销保险、代理保险或侵吞保险费。

A.自愿 B. 平等

C. 公平

D. 诚信

20.法律责任的特性有(ACD)。

A.它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

B. 它以社会舆论为基础,具有道义性

C. 它与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事实相联系,具有条件性

D.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21.根据各国立法现实状况,一般采取的规则原则有(ABC)原则。

A.过错责任B.严格责任C.公平责任D.过错推定2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包括(ABD)。

A.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B.携带管翎刀具,屡教不改

C.旷课,夜不归宿

D.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索要他人钱物

23.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包括以下环节(ABC)。

A.提出申诉 B.申诉受理

C.申诉处理 D.行政复议

24.《教育法》中的(BCD)规定是教育公共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B.“任何组织和工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C.“国家实行教育一宗教相分离”

D.“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25.下列各项中,(ABD)属于法律。

A.《民办教师促进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

D.《高等教育法》

26.下列各项中,(AB)为《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C.必须符合规定标准的实验场所

D.必须有相对稳定的生源

27.下列各项中,(ACD)为《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应履行的义务。

A.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B.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

C.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结构的管理制度

D.努力学习中,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8.学生申诉制度具有如下特征(ABD)。

A.法律性

B.特定性

C.诉讼性

D.非诉讼性

四、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是__《学校法学》_。

2.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事业。

3.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是德国黑克尔撰写的_《学校法学》_一书。

4.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他包括_时间效力_、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5.家庭教育权是指_未成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_,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7.社会教育权是指来自于行使国家教育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8.教育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

9.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_适用范围_,它包括_时间效力_、__空间效力__和_对人的效力_。

10.教育法是由_国家_制定或认可,并由__国家强制力_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_各种社会关系_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1.公民的受教育权是依照_法律规定_,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__受教育权_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12.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法律关系的__主体__、__客体__和__内容__。

13.教育法是由_国家_制定或认可,并由_国家强制力_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__各种社会关系_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4.根据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15.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处理和奖惩。

16.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教育法的适用和__教育法的遵守_。

17.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_违宪制裁_。

18.教育权的主体包括国家、学校、社会和__家庭__。

19.__教育法律事实_是指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20.教育法制监督主要分为__国家__和__社会_的监督。

21.根据《学位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学位分学士、_硕士__和__博士__三级。

22.教师聘任制度是指学校和教师在__平等自愿_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以签订聘任合同的方法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__教师任用_制度。

23.我国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为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教育培训权和管理学生权。

2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25.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是___中等__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6.按照《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设立学校,应当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_营利_为目的。

27.我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简称管理学生权。

28、学生的权利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指国家宪法和法律授予_所有公民_的权利;二是指教育法律、法规授予_学生_的权利。

29、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主要包括__人身权_和__受教育权__的权利保护。

30.所有权是物权体系的核心,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包括对财产的__占有__、__使用_、__收益_、___处分_四项基本权能。

31.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主要有分为__教育事业费__和__教育基建费__。

32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__民事法律责任_、_行政法律责任__、__刑事法律责任_和违宪法律责任。

33.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为__民事制裁__、__行政制裁_、_刑事制裁__和_违宪制裁__。

34.教师申诉制度由__申诉提出__、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组成。

35.《教师法》中明确规定:“受到__剥夺政治权利__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36.《教育法》中,对教育教学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法律责任做了相关规定:“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__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_,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假定处理奖惩三个要素密切联系,缺一不可,是法律规范的三个组成要素。

38.我国学业证书包括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两大方面。

39.融资方式,是指社会资金由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转移的形式、手段、途径和渠道。

40.严格责任原则,是指因行为或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1.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处理的期限为:在接到老师申诉的30日内。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法学与教育学的关系。P6

2.简述教育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P5

3.简述教育法的渊源。P23-25

4.如何理解“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社会关系和法的形式的统一”。P55-58

5.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依托。P46-47

6.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19-22

7.简述学校法律地位的含义。P118

8.简述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P122-123

9.我国主要对哪些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P43-44

10.学校教育权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P36

11.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P53

12.简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内容。P94-97

13.简述目前我国教育评估制度的类型。P110-111

14.简述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P56-57

15. 简述学校与社会间的主要民事法律关系。P194-196

16.简述教师的权利。P147-149

17.简述教师的义务。P149-150

18. 简述《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生的权利。P171-174

19.如何理解学生“获得公正评价”和相应证书的权利。P173

20.简述学生应履行“遵守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义务的具体内涵。P175

21.未成年学生犯罪预防措施有哪些?P184-186

22.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学生应当履行哪些义务?P174-175

23.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融资方式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P201-202

24.我国现行的教育投入体制是什么?P216-217

25.简述学校捐赠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P197

26.简述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类型。P82-86

27.简述法律责任的特征。P234

28.请分别简述教师、学生提起申诉的情形。P268-269、P270-271

29.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P45

30.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含义。P156

六、论述题:

1.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在我国教育法中是如何体现的?P20-21

2.试述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征。P54-58

3.公民受教育权是什么性质的权利?为什么?P38-39

4.你如何理解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是相互依托的?P46-47

5.试述教师聘任制度的运行机制。P156-157

6.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应如何保护?P175-179

7.试述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承担问题。P255-258

8.试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P278

9.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的权利的理解和认识。P125-130

10.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生的义务的理解和认识。P174-175

11.试论如何防范学生伤害事故。P258-259

1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生申诉制度的理解和认识。P270-272

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与实施的理解和认识。P151-157

1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享有“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权利的理解和认识。P128

七、案例分析题:

1.案情

教师能否让学生“牢记”答案

河北省某县小学期末统考,该校三年级某教师竟设法弄到了试卷,并作出了答案后让学生牢记,此举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极大不满。

据某家长反映,2月2日下午,到放学时间了,而孩子们却都没回家,家长们都十分着急。直到晚生7时30分,孩子们才回到家,并告诉家长,因为老师搞到了卷子,并作出答案后让他们抄下来牢记。次日早上临考前,这位老师竟然又加班,给同学们又抄了一道写作题。

家长们说,这位老师是公办教师,去年10月份才来该校执教。由于会驾驶,他经常晚上加班开车挣外快,甚至有时白天也不能正常给孩子们上课,因他如此不负责任,使得孩子们的成绩急剧下降,原来数一数二的优等生在大型抽考中竟然不及格。

为了让学生们“考个好成绩”,这位老师竟然采用了偷考题的手段。家长认为,教师除了教书之外,还要育人,而这位老师却如此做手脚,只会教给孩子们学会不劳而获,又谈何很好地育人呢?

这位老师的做法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并且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后果。据了解,某县教育局已委

派专人去调查此事。

试分析:

(1)本案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3)本案对你有哪些启示?

答: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该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

2、本案中,该教师的行为违反了以下法律、法规:

(1)《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而本案中,该教师身为公办教师,却未能很好地履行自身的义务,其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利用晚间开车,致使白天不能正常为学生上课,使学生成绩急剧下降,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这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应“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还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而本案中,该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好,却公然采取了偷考题、让学生背答案的手段,一方面,说明了他对工作极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未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而是引导学生弄虚作假,因而其缺乏作为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此外,他的做法还严重违反了学校关于考试工作的有关规定。(3)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人员奖惩暂行规定》中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所属工作人员有下列违法失职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应予以行政处分;如果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也可免予处分;……”,据此,可对该教师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开除等。与此同时,由于该校对此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管理不善,对其教学质量不高未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导致该事件的发生,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为此,学校有关领导也应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

3、由本案引发的思考:(1)教师应认真履行自身的义务,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师的教学管理,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教师的不良或违纪行为;(3)再此,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如有余力,是可以通过额外劳动取得符合规定的额外报酬的,但前提必须是做好本职工作。只有那些不劳而获,或置本职工作于不顾,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人,才是应该受到道德和法律谴责的。

2.案情:

教师挖苦学生,学生被迫辍学

某校初二(3)班的班主任齐老师讲课很认真,但为人十分傲慢,对学生更是不客气,讽刺、挖苦学生是常事。该班一女生徐莲平时学习很刻苦,但脑子反应比较慢。一次,她被齐老师提问,未能回答上来,

齐老师当场就是一顿讽刺:“哼,象你这样的还想上大学?我看你就能上家里蹲大学,修理地球系,拉锄钩子专业……”。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而徐莲却抬不起头来。一时间,齐老师的话被同学们竞相传开了。徐莲成了众人的笑柄。她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回到家又哭又闹,死活也不肯再上学了,一周后,徐莲退学了,而齐老师却在班上公开讲:“她早就该回家,再学也是白废!”

试分析: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3)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1. 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和学校。

2. 齐老师的言行违反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徐莲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1) 《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而齐老师则缺乏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观念,未能履行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职责和义务,给徐莲的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2 )《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此,齐老师不应妨害徐莲作为公民行使这一正当权利,不得因其学习有困难而进行讽刺挖苦,迫使其提早辍学,从而剥夺了她的受教育权。<3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教职员应当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而齐老师的言行显然是对徐莲的歧视和人格侮辱,侵犯了她的人身权。本案中,齐老师应承担主要的行政法律责任,向徐莲赔礼道歉,并劝其返校复学。而学校对教师管理不善,未能及时发现与制止齐老师的不良行为,因而对本案的发生也负有一定的行政责任。为此,学校应及时对齐老师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纠正错误,向徐莲赔礼道歉,并从此杜绝讽刺、挖苦学生等违法行为。同时,学校也负有动员徐莲返校复学的义务,以保证其继续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3.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为:<1 )教师应切实履行《教师法》中所规定的义务,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各项合法权利。<2)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个别老师的不良行为,确保学生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3 )当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勇于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8.案情

学校能否拒收家境贫寒的学生入学?

去年7月,12岁的刘鹏毕业于某工业大学附属小学,经某市招生办分配到该工大附中,并下发了入学通知。但工大附中拒绝无条件接收刘鹏入学,校方的理由是:去年6月17日,工大校长办公室根据校长的报告出台了“校长会议决定”,其中规定,像刘鹏这样的工大第三代子弟升入初中,需要交费3000至3200元.并决定举行初中招生考试。刘鹏同学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交不起这笔钱,被迫在家失学达一年之久。

今年4月30日,小刘鹏拿起了法律武器,捍卫自己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起诉至该市人民法院.受案后,法院行政审判庭给予了高度重视,办案人员从保护和关心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找有关部门调查、走访。他们了解到,该市1995年初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中曾明确规定:“对企业、事业办学单位读书的非子弟升入初中,可根据本人意愿,要求升入子弟学校就读的,不能收取费用;普通初中招生不准举行招生考试,凡小学毕业考试中语文、数学和综合成绩都及格的,都准予毕业,升人初中。”而工大附中的这一决定则违反了此招生规定。

法院采取先防预后执行等措施,令被告工大附中立即接受刘鹏入学。

就在开庭的前一天,工大及工大附中的领导在充分认识自身错误的基础上,真诚、无条件地接受了刘鹏入校.考虑到问题已圆满解决,刘鹏也主动地撤回了起诉。

试分析: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3)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学校和学生。

2.本案是一则侵犯学生受教育权案。学校及有关领导应承担相应的行政与民事责任。(1)《宪法》申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据此;学校不得妨害刘鹏作为公民行使这一正当权利,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学生人校学习。(2)《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义务教育法实施细

则》中规定:“……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因此可知,该校的收费规定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3)《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由此,刘鹏状告工大附中的侵权行为符合我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在本案中,工大及工大附中的领导虽然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并真诚、无条件地接受了刘鹏入学.但其侵权行为已造成刘鹂失学达一年之久,理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而学校有关领导也应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

3.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为:(1)学校应正当行使自身的权利,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向学生乱收费。并应对自身的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当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勇于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教育法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3、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5、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6、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必须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 8、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是? 答:(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依法接受监督。

教育法心得体会篇

《教育法》心得体会6篇 《教育法》心得体会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求知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与能力,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因地制宜,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称得上不辱使命。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二字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

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也是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宣布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多方面研究表明,国民的高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今天,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抱着过去的应试教育一套而不放,应该让学生走进更广阔领域学习,力求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师德风范,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识。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为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而出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爱岗敬业,

自考法学概论的所有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的实施 是指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实施的方式有两种: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37.(我国的)国家公务员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38.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39.上市公司 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40.条约 指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结缔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法律适用 2.国家机构 3.继承权 4.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5.外交机关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 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限制、搜查、审问和侵害。广义的人身自由则除包括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与公民人身相联系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以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7.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38.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9.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40[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 当事人故意制造另一个连结点,以避开依有关冲突规范指定本应适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并取得自己所希望的准据法的适用,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关系的成立或确认的脱法行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意识 36 是统治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它包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 任何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37.行政处罚 37 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

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图文稿

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 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5、凡年满(b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A、5 , 6 B、 6 , 7 C、7 , 8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 )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1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

2018教育法心得体会4篇

2018教育法心得体会(4篇) 为了更好的贯彻、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为了使学校和老师领会党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新精神、新要求,对照新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学生和自己的权益,切实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1、教师应继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师德风范,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识,必须传为人之道”,解学生之惑”,才能具备广博的知识,紧跟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 2、教师应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坚决贯彻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做什么?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让孩子们全面发 展,不是简单的应试教育、分数教育,而是以素质为导向,培养有思想、有道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潜能开发,使学生的知识、人格、智力、能力、个性等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我们教师一定要明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到依法从教.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在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又一次让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提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们从教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学习中认真对照,自我反思;在寻找差距与不足中正视自己.下面就个人学习所得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贫

2018年4月自考00453教育法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3)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法最早起源于 A.文艺复兴后的西方国家 B.19世纪下半叶 C.二次大战前 D.二次大战后 2.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A. 《高等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3.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是 A.国家举办的中等及以下学校 B.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 C.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 D.中外合作举办的学校 4.我国教育法的最高法源是 A.<(中华人民共和冒教育法》 B.《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酶决定》 5. 教育行敢法律关系反映的是冒家与教育的 A.纵向关系 B.横向关系 C.平等关系D.非从属关系 6.接照《教掰法》的规定,目前我国教师的身份是 A.公务员 8.国家千部 C.专业人员D.普通劳动者 7.下列应当丧失教师资格的情形是 A.受到行政处分 B.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C。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 D. 被行政拘留. 8.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童工是指从事雇佣性劳动,但年龄 A.来满l2周岁的人 B.未满l4局岁的人 C.未满l6周岁的人 D.未满18周岁的入 9. 13周岁的壬莱有多次偷窃行为,家长、学校已无法有效管教,可以

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a)领导,( ) 统筹规划实施,( ) 为主管理得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得,其父母或者其她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d)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得工资水平应当(b )当地公务员得平均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得( c),加强对薄弱学校得建设。

A、学习与培训 B、沟通与合作 C、培训与流动 D、交流与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得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d),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得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得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与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与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得教师享有( c)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得未成年人与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得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a教育得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得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a),制定本法。 A、宪法与教育法 B、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与补课得同志可以去其她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b )。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020《教育法》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大国优势,我们就务必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义务教育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此次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代背景。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理解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职责和义务。 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也是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透过实施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宣布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多方面研究证明,国民的高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大国优势,我们就务必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好处的大事。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用心的作用。 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学校办学带给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义务教育法》中,四处提到特殊教育,充分体现了这届政府人文化的关怀和亲民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让这些有残障的孩子、这些家庭看到期望,看到党对他们的这种关怀。从这一点上看,新《义务教育法》凸显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和欣慰。 作为一所普通小学学校老师,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不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和学校条件的差距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从这个好处上说,我们是新《义务教育法》的最大受益者。农村蕴含着超多的人才,还有待开发的人力,从法律的角度给他们一个平等就学的机会,未来,国家和民族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读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条到最后一条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新的《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

2017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试题与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法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98年制定的教育法律是() A、《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 C、《职业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2、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的政府规章 C、教育部门规章 D、教育法律 3、我国的地方权力机关是() A、各级党组织 B、各级人民政府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政协 4、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是() A、学籍管理 B、教育管理 C、行政管理 D、经费管理 5、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A、教育部门规章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法律 6、下列教师资格中,可以与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通用的是() A、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B、小学教师资格 C、初中教师资格 D、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7、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小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一小时半 D、两小时 8、下列虽从事雇佣性劳动,但不属于童工的是() A、12周岁的人 B、14周岁的人 C、15周岁的人 D、17周岁的人 9、依照我国现行学制,高中阶段的修业年限为() A、2年 B、2至3年 C、3年 D、4年 10、设立实施本科教育的高等学府,其审批机关是()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11、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年 B、9年 C、10年 D、12年 12、下列选项中,有权确定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的是()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13、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B、培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C、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 D、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4、成人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是() A、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B、企业和事业单位 C、其他社会力量 D、公民个人 15、对地区成人高等学校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是()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各部委和各行业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及成人教育管理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及成人教育管理部门 16、将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列入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法律是() A、《教育法》 B、《学位条例》 C、《义务教育法》 D、《高等教育法》 17、我国的“学位法”是() A、《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 C、《考试法》 D、《学位条例》 18、我国设立教育督导机构的最低行政区划级别是() A、省 B、市(地) C、县(区) D、乡(镇) 19、教育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主要是()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关系 C、诉讼法律关系 D、刑事法律关系

职业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2、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4、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6、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 7、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8、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9、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力。() √ 2、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3、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 4、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 6、国家不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 × 7、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不给予劳动报酬。()

教育法心得体会6篇

教育法》心得体会 6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等事宜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本文是《教育法》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育法》心得体会??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尊重他们的人格, 在求知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与能力,因材施教地 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因地制宜,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称得上不辱使命。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 法治化轨道。20 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就。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二字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 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 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

(完整版)教育法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复习题本科 一、单选 ( A ) 1.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_____。 A.《教育法》 B.《教师法》 C.《宪法》 D.《义务教育法》 ( C ) 2.教育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 A.条件、内容和处理 B.假定、责任和制裁 C.假定、处理和制裁 D.处理、责任和制裁 ( C ) 3.根据宪法和法律(包括教育法律)授权,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_____。 A.教育基本法 B.单行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 A )4.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_____。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 B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 B )6.一般说来,教育法规的解释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A..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B.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 C..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D..学理解释和司法解释 ( C )7.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是著名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是_____。 A.加尔文 B.胡格诺 C.马丁·路德 D.林肯 ( D )8.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权的结构一般由_____组成。 A.家庭教育权、学校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 B.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生教育权组成的 C.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 D.国家教育权、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组成的 ( A ) 9.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__。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 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 D ) 10.《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系指______到______岁的中国公民。 A.0——16 B.0——.14 C.0——15 D.0——18 ( D )11. 1995年,_____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 B )12.《教师法》属于______。 A. 法律 B.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规章 ( D )13.《教育法》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____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

【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 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C、农村学校 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凡年满(b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 ,6 B、6 ,7 C、7 ,8 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 )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1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A、引咎辞职B、受到党纪处罚C、追究行政责任1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B、题海式C、启发式 1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1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A、初中B、普通学校C、小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1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 障。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 1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 1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B、不低于C、高于 1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A、工人B、医生C、公务员 2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A、低于B、不低 于C、高于 二、填空题。

《教育法》的心得体会6篇

《教育法》的心得体会6篇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等事宜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本文是《教育法》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育法》心得体会??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求知的过程,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与能力,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因地制宜,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称得上不辱使命。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义务教育的义务二字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其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 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

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也是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宣布实

最新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法学》名词解释

1、教育法:教育法是调整国家行使行政权力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以国家机关所实施的教育管理活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进行的办学活动、公民的学习活动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所从事的与教育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国家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学生或其家长、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的规范内容。 2、依法治教:就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各方主体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依法享有教育方面的权利,同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自己做出的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则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 3、政策:就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以整个社会代表者的身份,为实现对社会的国家领导和为处理国内外事务而制定的行动方针、路线和原则。 4、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由法律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具有如下特征:(1)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和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5、基本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发布的,通常规定和调整某一方面带根本性、普遍性的法律。 6、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这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行使其职权的一种表现,也是使其行政权得以通行的必要措施。 7、教育法律体系: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它是国家制定的,以教育内外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8、广义的立法:是泛指有关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9、狭义的立法:是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特定、具体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10、立法程序:法律制定的程序又称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法律制定的法定程序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步骤:(一)法律议案的提出。(二)法律草案的审议。(三)法律的通过。(四)法律的公布。11、学校的法律定义: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机构。其中既包括学制系统以内,以实施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括各种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12、组织机构:是指一群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根据其活动本身的性质要求而在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各个成员之间形成的权责分工和相互关系结构。 13、学校及领导体制:有时也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它反映的是学校内部的管理权力与责任在党、政、群之间不同的分配关系。在这种分配的教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分工是建立在法规原则的基础之上,协作是建立在利益原则、情感原则、指令原则的基础之上。一般来说,学校领导体制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关系。14、办学自主权: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不同于民法上的或行政法上的权利,它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一般叫做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专有的权利,是教育机构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 15、学业证书:是对受教育者学习经历、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等的证明,是国家承认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文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一经批准设立,就具有了依法颁发学业证书的权利,对经考核成绩合格的受教育者,按其类别,颁发毕业证书、结业证书等学业证书。 16、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的主要内容,它具有普适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特点。法律规范的普适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特点是通过它的特点的逻辑结构而实现的。具体的讲,法律规范是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即假定、处理和奖惩。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只有合乎特定的条件,出现特定的情况,才能适用特定的法律规范。 同时假定必须明确,否则,就不能得到正确的适用。 17、教育法体系:法律体系是以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为基 础,以部门法为主体,以适用范围和效力等级不同的法律 规范构成的不同层次为结构,以和谐一致的内容和完整统 一的形式所构成的法律规范的有机整体。教育法体系是法 律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它是国家 制定的,以教育的内外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 综合。同法律体系一样,教育法体系并不是一国现行法律 规范的简单相加,教育法必须反映国家的意志,反映教育 发展规律的要求,反映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 其他要素的关系。教育法要正确的反映这些关系和要求, 就不能随意制定,就必须是以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为 指导思想,以不同内容的法律规范组成的若干部门法为横 向结构,以不同适用范围和效力等级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不 同层次为纵向结构的严密、完整、协调发展的一套法律规 范。 18、法律文本:法律文本是法律文件的主体内容,文本中 的规范性内容和非规范性内容必须经过一定的结构才能 形成完整的法律。文本按层次可分为章、节、条、款、项 等,按性质可分为总则、分则、罚则、附则等。总则一般 是法律文件的开端部分,主要规定该法律的立法目的、立 法依据、任务、原则、使用范围和实践效力等内容。总则 是整个理论的法律概括。分则是法律文件的实质性部分, 一般规定该法律的具体的各个部分内容,如支持、保护、 发展或者禁止、限制、取缔的内容,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允 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等等。罚则是对分则中禁止实施 的行为所规定的制裁措施。在教育法律、法规文件中,由 专设法则部分的,也有只用相应条款加以规定而不设专章 的,也有把奖励和处罚合起来单设专章的。附则是关于法 律的实施规定,如法律的公布时间和生效日期,法律的废 除、修改程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有的法律文件 有负责专章,也有的仅用最终条款来规定这些内容。 19、法律渊源:法律渊源简称法源,人们往往从不同的意 义来理解法律渊源这一概念。在法学著作中,人们一般是 从形式意义来使用法律渊源这一概念,它指的是根据法律 效力的来源不同而形成的法律类别。法律渊源是法律规范 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社会组织规范的一个重 要标志,只有体现国家意志并具有代表这种意志的某种特 定形式的社会规范,才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 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20、法律实施:法律实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 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实施法律规范 的活动。因此法律实施的过程就是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的具体运用、贯彻和实现的过程,就是将法律中设定的权 利与义务关系转化为现实中的权力与义务关系,并进而将 体现在法律中的国家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的过程。法律 的实施具有两种方式,即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21、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法律实施的一种基本方式。广 义的法律适用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 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将法律 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的活动。法律适用的专门机 关可以是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 判机关。 22、法律的遵守:法律的遵守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国家 机关都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它们的 行为都是合法的行为,而不是违法的行为。 23、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条的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 命。”这是教师的法律概念。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l)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对教师身份特征而言的。教 师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条件。主要有:一是 教师要达到规定的学历;二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 识;三是教师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有关规定,如语言表 达能力、身体状况等。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这是对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 的。只有直接承担教育教学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 本的条件。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承担其他职责的同 时,也承担教育教学职责,并达到教师职责基本要求的人 员,也可以认为是教师。(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 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这是 对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的。 24、教师权利:教师权利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法享 有的权力,是国家对教师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 及要求他人相应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法 律上教师的权利包括教师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以及要求 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当教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 诉诸法律,要求确认和保护其权利。 25、教师义务: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 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 定行为。教师做义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1)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是指必须做出一定行 为的义务,消极义务是指不做出一定行为的义务。(2)绝 对义务和相对义务。绝对义务是指一般人都应承担的义 务,相对义务是指特定人承担的义务。(3)第一义务和第 二义务。第一义务是指不侵害他人的义务,第二义务是指 由于侵害他人的权利而产生的义务。 26、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的一种继续教育。教师培训是相 对于职前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帮 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二是了解教育科研的新成果,充实 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教师培训制度是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 27、教师培养:教师培养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各级各类学 校教师的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学历教育,属于教 师的职前教育。在当前世界范围而言,师资培养教育大体 上可分为以下三类:“定向型”师范教育,即在独立设置 师资培养机构培养师资,其培养目标是定向,以前苏联为 代表。“开放型”师范教育,即在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师资, 以美国为典型。“混合型”师范教育,即在一个国家同时 采用“定向型”、“开放型”两种师范教育体制。日本、欧 洲都采用这种制度。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定向型”师 范教育,各级师范院校成为师资培养的主体。但根据我国 《教育法》的规定,非师范学校也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的 任务。 28、教师考核:教师考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教师考核制度是教师规 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法》第34条 规定,通过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法》还规定, 由教师所在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的主管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 29、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 位等多因素构成的总体性范畴。其中经济地位决定了教师 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该项职业的积极性 和责任感;政治地位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在 政治上应享有的各种待遇;文化地位体现了教师在社会文 化、观念、道德等构成的综合形态中的地位。 30、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 基本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31、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 许可制度。 32、教师职务:是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设 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业务 知识和相应的学术技术水平能担负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 33、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 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包括 职务设置、任职条件、职务评审。 34、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 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 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专用制度。 35、学生:学生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 育机构按照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 的公民。它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学生是国家社会成员,是 国家公民;学生是在依法成立或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 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获得学籍的公民;学生是在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