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工作观察记录

蒙氏工作观察记录六篇

小其李睿: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2015年9月24日

今天李睿进工作室,第一个选择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他已经连续四天都选了此工作了。这次他用两分钟的时间把纺锤棒放入带有相应数字的格子中,停下来看了一会儿。然后他拿起“1”的格子中的纺锤棒,用纺锤棒点读纺锤箱上面的数字(指一个数字,读一个数字)。

读完后他停下来,目光呆滞的坐了三分钟,后拿起两个纺锤棒,像拿筷子一样拿在手里,去夹其他的纺锤棒。

我走过去,建议他把纺锤棒收回盒子中,再操作一遍。他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问他:“你想继续操作吗?”,他说:“不想”。我建议他不想操作就可以把它收回去,选其他工作。他收回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工作,选择了拼图。

赵洋:拼图

2015年9月16日

今天赵洋刚进工作室,就选择了100块的拼图。他开始认真、专注的拼拼图。在他拼到30块拼图时,苏家锐找他,让他跟他过去看

贺韵博搭建的棕色梯。他站起来看了一眼,又开始拼自己的拼图,拼图工作持续了三十五分钟,顺利拼完了整个拼图。

完成拼图后,他主动找韩老师,说:“老师,我拼完拼图了!”。因韩老师正在给一位幼儿上课,未能过来欣赏他的拼图。赵洋回到自己的位置,看了一会儿拼图,便把它拆掉,放入盒子中,再把教具放回原处。

收完拼图,他观察了一会儿正在拼拼图的苏家锐,当我走到他两旁边时,赵洋对我说:“老师,我拼完拼图了,他(指苏家锐)还没有拼完。”

张作岩:彩色串珠10的合成——纸张作业

2015年10月14日

今天蒙氏课时间,韩老师给张作岩演示了彩色串珠10 的合成——纸张作业的工作。后让我观察他独立操作的情况。观察发现:

1.当把两组彩色串珠分别从9到1和1到9的顺序放好,再让张作岩进行10 的合成的,他会操作的很熟练。

2.当把一组彩色串珠从9到1的顺序放好,再让他从盒子中的(无序)的彩色串珠中找合成十的串珠,张作岩也能很快的找到。

3.当两组彩色串珠都没有有序摆放,而都装在盒子中的前提下,桌子上随意出示一个彩色串珠,让他找能合10的另一个串珠时,张

作岩却很茫然。

老师在桌子上出示7的彩色串珠,让他找能跟几合成十。张作岩从盒子中拿出一个8的彩色串珠,放在7的后面,数了一下,发现不对,把8放回盒子中。就这样依次试了6、1、和7的彩色串珠。最后拿出3,数一下,发现正好是10,开心的笑了。

王子益:银行游戏加法

2015年10月19日

今天进工作室,王子益开始操作昨天新学的银行游戏的工作。她今天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铺工作毯、取教具,而是动作缓慢、东张西望的,用5分钟的时间才把教具取到工作毯上。

她把竖式加法的第一组数字的量取到工作毯上,后开始摆弄数字卡片,用6分钟时间才把第一组数字卡片放好。她开始在地上趴着、或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在老师的提醒下,她摆完第二组数字的量与数字卡片。但是她没有立马进行合珠的工作,而是拿金色串珠在工作毯上摆各种图形玩儿。这时韩老师介入,跟她一起完成后面的工作。整个操作过程(运算了一道题)用了25分钟。

松依宣:砂纸拼音板

2015年11月17日

宋依宣今天进工作室,选昨天学的砂纸拼音板a o u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她拿着拼音板a,问我:“老师,这是什么?”,就这样她问a的读音两次、o的读音三次、u的读音两次。

当她读完a o u的首位音册后,跟我说:“老师,我也想跟张智博一样在沙子上写拼音。”我告诉她:“明天让韩老师教你在沙子上写”,并且指着a o u的拼音问她是什么时,她都准确的说了出来。

她收完所复习的砂纸拼音板后在工作室里溜达了一会儿,走过来跟我说:“老师,你能再教我几个拼音吗?”

李月涵:擦椅子

2015年11月30日

今天进工作室,李月涵跑过来问我:“老师,我今天操作什么?”。韩老师过来,领他到洗手间,给他示范了擦椅子的工作。示范完后韩老师让我观察李月涵独立工作的情况。以下是观察到的现象:他用量杯接水,倒在桌子上的盆里,再把盛有水的盆端到地上,把其他工具排放在盆子旁边。他拿起刷子,沾了水,停了片刻,从洗手间跑出去转了一圈,回来问我:“老师,椅子在哪儿?”。我告诉他

椅子在哪儿。他又跑出去搬了一把椅子,开始刷。他用20分钟刷了两把椅子。

在刷椅子的过程中他多次停下来,问老师:“老师,是这样刷吗?”“是刷这里吗?”“还需要刷哪里?”“这个椅子可以收了吗?”,其中“这个椅子可以收了吗?”这个问题问了四次。

李月涵在擦椅子时,多次寻求老师的意见或认可。只有老师给予他认可(不管是眼神还是语言),他才会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蒙台梭利班级情境观察记录与分析

情境一: 一幼儿操作感官区听筒的教具时,将听筒在耳边晃动两次,就去看错误控制,又看看老师, 最后依靠观察错误控制完成对教具的操作,他对这个教具的操作有意义吗? 分析:错误控制是让幼儿独立的一种标志,但并不是每种教具都需要这种错误控制,感官区 的教具是发展幼儿视听嗅味触的能力,听筒是锻炼幼儿听觉,他完全可以通过听力来辨别将 它们分类,就算是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幼儿操作这些教具不是为了结果,是在尝试中体现 的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听筒上错误控制的出现就干扰了他的工作,让他不信任自己,失去 了教具的实际意义。 情境二: 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有老师提出为让幼儿对一件事情更加有兴趣、更高效的去完成时,通常 会奖励幼儿一些东西,蒙氏教育摒除奖励的原则,在蒙氏班级就没有奖励了吗? 分析:幼儿对于自己做的事情的内涵,不是为一件物品或者别人的夸奖,物质的奖励不是完 全不可用,而是要慎用,因为这从长远的发展并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所以更多利用的 是延迟满足。奖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应该和精神上的有机结合,把握好度。 情境三: 在常规观摩的学习中,新教师来到蒙氏班级参观,认为蒙台梭利班级的混龄班内在环境特别好,与平行班完全不一样,疑问同样是幼儿教育,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距。 分析:因为蒙台梭利的理念与普通教育不一样,蒙氏班级的教师是经过专业的蒙台梭利教育 培训,所以教师在对教室的管理上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要理解这样的不同,就要从蒙氏的理 论开始接触,加深了解。 情境四: 下午起床后孩子们开始穿衣服,几名大班幼儿陆续穿完衣物,帅帅送完椅子后回到线上,在 乐乐的身边蹲下来,拿起他的裤子说:“哥哥来帮你穿吧!”,小胡也来到正在穿袜子的小然 身旁,对小然说道:“小然然,我帮你穿吧,这样快一些。” 于是,小胡开始帮助小然穿鞋袜。大彤在旁边看见后,快速送完自己的拖鞋和椅子,走道木木身边,看着没有动作的木木说:“木木,时间快到了,姐姐帮你吧!”木木回答道:“好!”就这样,大彤帮助木木穿起衣物来。在大班幼儿的帮助下,几名小班幼儿很快将衣物穿完。 分析:混龄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还是很薄弱。帅帅 在做完自己的事情后,主动去帮助弟弟,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其它两名大班在帅帅的影响下,也愿意去帮助他人,萌发了作为哥哥姐姐的责任感。 情境五: 工作时间,小胡拿着早上做好的计划小书,在科学区拿出了火山爆发的工作,他很清楚操作 的步骤,在最后一步倒入白醋之前,让这一桌的幼儿都看自己的操作,直到火山爆发成功, 露出惊喜的表情。收完材料,他拿来三项式的工作,他先将积木块按颜色分类摆放,再尝试 建构,用较长时间,顺利完成了工作,这个过程比较专注。计划小书上的第三个工作是金属 嵌板,他在画出双线的基础上,在图形内画出很多直线。这几个工作完成后,他开心的说道:“我的工作都做完了”,将计划小书放回原位,来到生活区,选择了夹蔬菜的工作,一直与瑞瑞、毛豆交谈。这个时候我想去告诉小胡不应该选择这么简单的工作,但是一看时间还剩下

舀水蒙氏工作观察记录

舀水蒙氏工作观察记录 工作描述: 蒙氏工作展示完毕后,在自由工作环节,士博小朋友选择了棕色 梯的工作,士博将棕色梯取来放在工作毯上,每取一块都要与前一块 棕色梯对齐摆放,摆整齐后再去取下一块,他将棕色梯按从窄到宽、从上到下的顺序整齐地排列在工作毯上。 士博在取到第九块棕色梯的时候停止了,他将比较窄的三块棕色梯从开始的位置转移到工作毯的左侧,然后在剩下的棕色梯上用小手从上到下做了一个下楼梯的动作,连续做了3遍。此时工作已经进行了10分钟左右。 随后士博又将三块比较窄的棕色梯重新放回到原来位置,并取来一块粉红塔放在棕色梯最宽的一面,试图让粉红塔滑落下去,粉红塔 没有动,他便用手轻轻推,粉红塔滚动到棕色梯的中间停住了,士博微微地笑了笑。 士博将粉红塔送回去,又取来一颗红色的珠子,同样放在最宽的 一面,松开手后发现珠子自然地滑落下去,并产生了连续撞击的声音。这样反复操作了十几次,每一次做完,士博都会流露出高兴满意的表情。 工作进行了20分钟左右,士博将珠子送了回去,又从教具架上取来刚才没有取的最宽的棕色梯,并放在了工作毯上,然后开始换方向 重新进行排序,按从窄到宽、从右到左的顺序排列到工作毯上。 完成排列后,土博做了一个检査,看棕色梯是否完全整齐,之后他

又用小手在棕色梯上做了一个下楼梯的动作,连续做了3次后决定收工作。 士博在收工作时,发现书涵小朋友想帮他收工作,他对书涵说:“不要动我的工作哦,我要自己收工作,谢谢你,书涵。”士博就这样从最宽的一块收到最窄的一块,整齐地排列在教具架上。 士博对棕色梯的操作总共进行了28分钟。 通过对士博小朋友的观察,我们发现他正处于延续秩序和审美的敏感期,这也符合他的年龄特点。从开始取工作到有序地摆放,能看出他的秩序感建立得很好,这也为他以后做事有条理奠定了基础。在摆放教具时认真地去观察和比较,我们能看出他的一颗细腻和追求完美的心。他在用小手和粉红塔、珠子在棕色梯上做创意时,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在摆放最后一块棕色梯时他将原有的从上到下的顺序换为从右到左的顺序,这样棕色梯就能完全摆放在工作毯上了,他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方向感。在28分钟的工作时间里,士博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认真、专注地去工作,没有寻求过帮助,同时体验着工作给他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流露在脸上的笑容以及礼貌拒绝他人的帮助,让我们看到士博内心的那份独立、自信和对自我的肯定。 在教具的延伸中老师要去引导孩子,也可以在得到孩子的允许后与他一起去工作、创造、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及时给孩子一个新的增长点,满足他高一层次的需要和发展。

蒙氏观察记录

蒙氏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贝贝 工作名称:昆虫的嵌板 工作描述:蒙氏自选工作开始了,贝贝首先走到了科学文化区,她双手端住嵌板的两端轻轻的回到了自己工作毯前 , 慢慢的把工作放下,又端端正正地 坐好了。 分析:今天我给孩子们展示了“蝗虫”的嵌板工作,此项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各部分名称 作用。贝贝第一个去选这份工作,看的出她乐于接受新事物,并有 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贝贝选取工作的整个(工作描述)动作过程 跟我的好相似,这说明她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也能 看出她对工作的热爱之情。 工作描述:贝贝开始工作了,她把“蝗虫的头部” 从嵌板里取出来了,把“胸部” 从嵌板里取出来了 ,, 2 分钟左右,一只蝗虫就从嵌板上爬到了地毯上, 贝贝满意的笑了。 分析:贝贝按蝗虫的组成顺序,从左往右把它从嵌板里取出来,可以看出她的秩序感比较好,这为她以后做事有条理奠定了基础。嵌板的圆满取 出都流露在她那张堆满笑容的小脸上。这是一种自我肯定,是培养幼 儿自信的一种内在动力。 工作描述:贝贝欣赏了一下爬在地上的“蝗虫”又向前推了推它,这次蝗虫各部 分有点解体了,她开始往回送。“蝗虫头部”放

进嵌板里了 ,, “王老师,我放不回去了”,只见贝贝一脸求助的表情。 分析:贝贝收工作,遇到困难立即向老师求助,这说明她还没有养成 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依赖心理太强。 工作观察:面对贝贝的求助,我说:“你动脑筋想一想 , 有什么办法 ?”贝贝看了看我 , 又低下头看看地毯上的蝗虫,只见她把蝗虫的 头部从嵌板里取出来,把即将解体的蝗虫重新摆整齐,从头部先往回送, 胸部、腹部 ,.. 很快都送回去了,贝贝轻轻松了口气。 分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成人不要急于去帮助他,留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

蒙氏工作观察记录

蒙氏工作观察记录六篇 小其李睿: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2015年9月24日 今天李睿进工作室,第一个选择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他已经连续四天都选了此工作了。这次他用两分钟的时间把纺锤棒放入带有相应数字的格子中,停下来看了一会儿。然后他拿起“1”的格子中的纺锤棒,用纺锤棒点读纺锤箱上面的数字(指一个数字,读一个数字)。 读完后他停下来,目光呆滞的坐了三分钟,后拿起两个纺锤棒,像拿筷子一样拿在手里,去夹其他的纺锤棒。 我走过去,建议他把纺锤棒收回盒子中,再操作一遍。他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问他:“你想继续操作吗?”,他说:“不想”。我建议他不想操作就可以把它收回去,选其他工作。他收回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工作,选择了拼图。 赵洋:拼图 2015年9月16日 今天赵洋刚进工作室,就选择了100块的拼图。他开始认真、专注的拼拼图。在他拼到30块拼图时,苏家锐找他,让他跟他过去看

贺韵博搭建的棕色梯。他站起来看了一眼,又开始拼自己的拼图,拼图工作持续了三十五分钟,顺利拼完了整个拼图。 完成拼图后,他主动找韩老师,说:“老师,我拼完拼图了!”。因韩老师正在给一位幼儿上课,未能过来欣赏他的拼图。赵洋回到自己的位置,看了一会儿拼图,便把它拆掉,放入盒子中,再把教具放回原处。 收完拼图,他观察了一会儿正在拼拼图的苏家锐,当我走到他两旁边时,赵洋对我说:“老师,我拼完拼图了,他(指苏家锐)还没有拼完。” 张作岩:彩色串珠10的合成——纸张作业 2015年10月14日 今天蒙氏课时间,韩老师给张作岩演示了彩色串珠10 的合成——纸张作业的工作。后让我观察他独立操作的情况。观察发现: 1.当把两组彩色串珠分别从9到1和1到9的顺序放好,再让张作岩进行10 的合成的,他会操作的很熟练。 2.当把一组彩色串珠从9到1的顺序放好,再让他从盒子中的(无序)的彩色串珠中找合成十的串珠,张作岩也能很快的找到。 3.当两组彩色串珠都没有有序摆放,而都装在盒子中的前提下,桌子上随意出示一个彩色串珠,让他找能合10的另一个串珠时,张

幼儿园蒙氏插彩棒工作观察记录

幼儿园蒙氏插彩棒工作观察记录 平面构图是一种理性的造型行为,它需要幼儿将两个以上的基本形在二维平面内,按一定比例拼摆组合,为丰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我适时出示一些动物玩偶给他们。孩子们借助玩偶展开讨论,拟定了“森林运动会”、“动物家园”、“动物迷宫”等多个主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慢慢地将商讨出的主题一一呈现。并将图案融入故事情节,相互之间大胆表述自己的作品。 拼摆持续一段时间后,紧接着孩子们又探索起新玩法,尝试立体造型——棒棒高楼。孩子们第一次进行棒棒高楼搭建时只求快,随意往上搭,好多都没成功,没搭多高就倒塌了,逐渐的就有人想放弃,于是我及时加入他们,和她们一起讨论、探究“如何把地基打牢”,“如何慢慢地把每层摆放整齐”……多次的尝试调整后,楼房越搭越高,并且相对稳定。我们还比赛看谁搭得又快又稳。 随着他们搭建的技巧越来越好,房子垒得越来越高,很快,彩笔棒告急,他们告诉我彩笔棒不够了。怎样在不影响他们的搭建热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进游戏的继续深入呢?我拿来了一根尺子,量了一下他们搭的房子高度,随后提出了新的比赛要求,每次我们搭同样高度的房子,比一比谁用彩笔最少或谁的搭建方法和别人不一样,这样的要求又激发了他们新一轮的游戏热情。瞧,在地基构造上,孩子们尽可能用到所学图形,真是创意无限。 分析与反思:

儿童兴趣和前期经验:中班孩子建构技能日趋成熟,喜欢与同伴交流、合作设计拼搭主题,自主性较强,愿意尝试不同的材料进行摆弄和搭建,目的性、持久性增强。 幼儿在运用彩笔棒进行组合拼摆过程中,能够不断尝试新的玩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力,同时体验到彩笔棒组合变化的乐趣,但在观察中我发现。多数幼儿已不满足于个体图案的拼摆,合作愿望强烈,个別幼儿遇到挫折(垒高中倒塌)会出现停滞现象,想放弃。 调整策略: 1、扩大场地,提供辅助物,让幼儿的操作空间更大更自由。 2、顺应孩子的意愿,鼓励他们寻找合作伙伴进行组合拼摆,完成简单、美观的平面构图设计。 3、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尝试探索中感知平面图与立体造型的对应关系,在打稳打牢地基的基础上进行垒高。 4、及时介入,适时引导。和孩子一起商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新的挑战,不断推进游戏。 活动价值所在: 将低结构材料(彩笔棒),做开放性的投放,使幼儿在自主作用于材料的过程中生发出更多、更综合的目标;在玩转彩笔棒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创造发挥废旧材料更大的价值,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蒙氏区域观察记录100篇中班

蒙氏区域观察记录100篇中班 1.观察日期:2024年1月10日 观察时间:上午9点30分至11点30分 观察地点:中班教室 观察目标:观察中班学生在蒙氏区域的活动和表现。 观察记录: -大部分学生在物品分类区域活动,他们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木块放入相应的槽中。 -一些学生在图形拼图区域,他们尝试将各种形状的木质拼图正确地放进图案板上。 -有几个学生在抓取盘区域,他们使用抓取工具来锻炼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 -一些学生在数字对应区域,他们用手指触摸数字牌,同时数出对应数量的彩色豆子。 -一位学生在盖房子区域堆叠木块,他集中注意力并试图制作一座大楼。 总结:中班学生在蒙氏区域展示了良好的自主性和专注度。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他们不仅锻炼了各种认知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集中注意力。 2.观察日期:2024年1月15日

观察时间:下午2点至4点 观察地点:中班教室 观察目标:观察中班学生在蒙氏区域的合作和社交表现。 观察记录: -学生们互相分享玩具和材料,一起在物品分类区域进行活动,他们 相互交流并互相帮助。 -一位学生在拼图区域请另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共同解决了一个挑战 性的拼图。 -在数字对应区域,两个学生一起数豆子并相互鼓励完成任务。 -有一组学生在搭建大楼的区域,他们分工合作,互相传递木块,并 尝试一起制造一座高楼。 总结:中班学生在蒙氏区域展示了合作和社交技能。他们学会了分享、合作和互相帮助,这对他们的社会和情感发展非常有益。 3.观察日期:2024年1月20日 观察时间:上午11点至12点 观察地点:中班教室 观察目标:观察中班学生在蒙氏区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现。 观察记录: -学生们利用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木块在物品分类区域创造了各种有趣 的结构和模型。

蒙氏工作夹玉米观察记录

蒙氏工作夹玉米观察记录 蒙氏工作夹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备,用于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使用蒙氏工作夹观察玉米生长的记录和观察结果。 第一天,我准备了一颗玉米种子并将其放置在蒙氏工作夹中。工作夹提供了一个封闭的环境,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我将温度设置为25摄氏度,并保持湿度在70%左右。这样的条件有助于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第二天,我开始观察玉米种子。我注意到种子表面出现了一些裂纹,这是种子发芽的征兆。这些裂纹逐渐扩大,并且从中间部位冒出了一根幼苗。 第三天,玉米幼苗继续生长。幼苗的根部开始向下延伸,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幼苗的茎也在向上延伸,并逐渐变得更加坚实。幼苗的叶片也开始展开,以进行光合作用。整个幼苗呈现出绿色,显示出健康的生长状态。 第四天,玉米幼苗继续生长并变得更加茂盛。根部进一步延伸,并形成了更多的侧根。茎部变得更加粗壮,叶片也变得更加繁密。整个幼苗看起来非常健康,生机勃勃。 第五天,我观察到玉米幼苗的高度继续增加。茎部变得更加坚实,

并且开始向上生长。叶片的数量也增加了,整个幼苗呈现出浓密的绿色。根部进一步延伸,以获取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第六天,玉米幼苗的生长速度有所减缓。茎部继续向上生长,但变得更加细长。叶片仍然繁密,但没有新的叶片出现。根部继续延伸,但生长速度也有所减缓。整个幼苗看起来仍然健康,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第七天,玉米幼苗的高度没有明显的增加。茎部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没有继续向上生长。叶片仍然繁密,但没有新的叶片出现。根部的生长也几乎停止了。整个幼苗看起来仍然健康,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通过这一周的观察,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玉米种子从发芽到幼苗生长的过程。蒙氏工作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了玉米种子的生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玉米的生长非常重要。此外,适当的光照也对玉米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通过蒙氏工作夹的观察记录,我对玉米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实验设备提供了一个控制条件的环境,使我们能够清楚地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并且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蒙氏工作二项式观察记录

蒙氏工作二项式观察记录 背景: 蒙氏工作二项式是一个以观察孩子为核心的教育方法。它由意大利医生玛丽亚·蒙特 梭利于20世纪初提出,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蒙氏工作二项式注重发掘孩子的潜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旨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创造能力。 人物: 观察者:我 观察对象:一名3岁的男孩(以“小明”代称) 教育者:蒙氏教育专业人员 地点: 蒙氏教育中心的室内教室 观察记录: 在蒙氏教育中心的教室里,我观察到小明正在进行一项名为"自主穿绳环"的活动。他 面前放着一块木板,上面有许多孔,每个孔里都穿着不同颜色的绳环。小明蹲在地上,专 注地拿起一根绳索,试图将其从一个孔穿到另一个孔中。 初始时,小明试图随意穿梭绳索,但很快就发现无法完成任务。他停下来,用手指摸 索绳索的路径,试图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然后,他开始一步步试探。当绳索卡在孔里时,他鼓起勇气,用另一只手尝试推动绳索,最终成功穿梭到另一个孔。 小明完成了一次穿绳环的动作后,他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并开始重复这个动作。每次 他都更加熟练地处理绳索,从不同的角度和孔位开始,逐渐提高了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他也开始尝试用双手同时操作两根绳索。 在整个过程中,教育者静静地观察着,没有给予指导或者干预。她只是轻轻地触摸了 一下小明的肩膀,表示她的注视和支持。小明完全沉浸在这项任务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 周围的人和事。 总结: 通过观察小明进行"自主穿绳环"的活动,我意识到蒙氏工作二项式的力量。小明在这 个活动中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挑战,并通过试错的方式逐渐提升了技能。这个活动不 仅锻炼了小明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培养了他的耐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蒙氏砂子母板观察记录中班

蒙氏砂子母板观察记录中班观察记录:蒙氏砂子母板观察记录(中班) 观察时间:2021年X月X日 观察地点:幼儿园中班活动室 观察者:XXX(教师) 被观察者:中班学生 引言:本次观察记录是针对中班幼儿在蒙氏砂子母板活动中的观察。蒙氏砂子母板是一种教具,主要用于学生的触觉、视觉和听觉发展,并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字母的形状和大小。 观察内容: 1.学生对蒙氏砂子母板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在触摸蒙氏砂子母板时的动作和表情。 3.学生对不同字母形状和大小的觉察和理解。 观察记录:

1.学生对蒙氏砂子母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入活动室后,他们主动聚集在教师身边,期待着下面的活动。有些学生还表现出了好奇心,他们用手指轻轻触摸着砂子母板上的字母。 2.学生在触摸蒙氏砂子母板时,动作缓慢而细致。他们用手指指尖轻触字母的轮廓,并试图感受到字母的形状和凸起。有些学生还伸出舌头,仿佛在用触觉进一步理解字母的特征。他们的表情集中而且专注。 3.学生对不同字母形状和大小的觉察和理解有所差异。一些学生能够准确地指出字母的大小和形状,例如他们指着字母“a”说:“这个是小写的”。而其他学生可能只能感受到字母的相对大小,无法准确区分大小写。不过,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逐渐能够正确地辨认出字母的形状和大小。 结论: 通过对蒙氏砂子母板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蒙氏砂子母板对中班学生具有吸引力,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在触摸蒙氏砂子母板时表现出细致入微的动作,展示了他们较高的触觉感知能力。 3.尽管学生对不同字母形状和大小的觉察和理解有所差异,但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并辨认不同字母的特征。 观察反思: 1.观察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触摸蒙氏砂子母板时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力,但还有一些学生注意力较为分散,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2.在观察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的动作较为笨拙,需要加强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运动技能。针对这个问题,我会结合其他的活动来提升他们的细肌协调能力。 3.观察结果也提醒我,不同学生对字母形状和大小的理解有所差异。这一点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辨认字母的练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字母。 总结:

蒙特梭利儿童观察记录2

蒙特梭利儿童观察记录(二) 时间:6月8日 工作名称:点的游戏 直接目的:1、练习加法运算。 2、学习没有实物的计算方式,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工作过程:今天在自由工作中,宝宝需要练习点的工作,我给宝宝拿题纸,宝宝取了橡皮擦和铅笔,坐到桌子旁,看看题,小声读一读,从千开始画圆点,“1000、2000、3000---”,一边画一边数,再画百的圆点,将题纸上加数用彩色铅笔按颜色画好后,然后再看看题,思考了一会儿,慢慢的开始从1开始加,“1个、2个1---”默默的数着,一边用笔画点,然后是十位,满十了,“十个十,就是百”自言自语的说着进位,然后是百位千位,最后记录答案,完成后继续下一道题。 时间:5月28日 工作名称:1000串珠链 直接目的:1、了解1---1000的顺序。 2、并练习书写。 工作记录:今天我们的工作是1000串珠链,我拿出教具,将串珠链拿出来“这个我学过”悦悦说,“我们还需要操作练习哦!”点点头,看着我将串珠链在地毯上摆放好,然后到出标签卡,引导孩子认识。然后开始从1摆放标签卡,宝宝会很主动参与,和我一起数“12---9、10”“10----90--100”,然后我们一起数110------190---200”宝宝拿数字卡200摆放到串珠下,然后数量越来越大,宝宝开始有些觉得困难,后来慢慢的理解更容易了,注意力又能够集中起

来,积极性也提高了,完成了工作。 时间:3月2日 工作名称:长方形盒(一) 直接目的:练习用不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四边形。 锻炼孩子的图形概念。 工作记录:豆豆走到教具架,取长方形盒的教具,坐到地毯旁边,将盒盖打开,看了看,自己思考探索了一会儿,说“小贝老师,这个怎么做!”过走过去“我给你示范一下!”刚完成一个正方形,豆豆说“我知道了!”然后自己开始工作,先把相同的三角形找倒,再将相同的三角形,根据黑线的提示,组合成四边形,然后指着这些是边形,自言自语的说着它们的名字,完成后看了好一会儿,开始收工作。 时间:3月30日 工作名称:三项式 直接目的:1、加强幼儿分类、推理的能力。 2、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方式。 4、促进幼儿对三维空间的认知和理解 工作过程:今天自由工作豆豆选择了三项式的工作,先取教具到地毯上,然后打开盖子,将里面的方块倒出来,散放在工作毯上,然后将方块分类排列,开始取红色的放在控制板上,看看一样的,然后取另一个红色,放上去,发现高了,换掉刚才取的红色方块,换上全红色调,比对点点头,继续操作,取蓝色的方块,放上去不对,不合适太窄了也宽了,坐着久久都没有下一步的动作,我提醒先注意观察颜色,哦是黑色的,再取了黑色反复调整方位,底下身体比较,

蒙氏观察记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蒙氏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贝贝 工作名称:昆虫的嵌板 工作描述:蒙氏自选工作开始了,贝贝首先走到了科学文化区,她双手端住嵌板的两端轻轻的回到了自己工作毯前,慢慢的把 工作放下,又端端正正地坐好了。 分析:今天我给孩子们展示了“蝗虫”的嵌板工作,此项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 习性及各部分名称作用。贝贝第一个去选这份工作,看的 出她乐于接受新事物,并有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贝贝选 取工作的整个(工作描述)动作过程跟我的好相似,这说 明她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也能看出她对工 作的热爱之情。 工作描述:贝贝开始工作了,她把“蝗虫的头部”从嵌板里取出来了,把“胸部”从嵌板里取出来了……2分钟左右,一只蝗虫 就从嵌板上爬到了地毯上,贝贝满意的笑了。 分析:贝贝按蝗虫的组成顺序,从左往右把它从嵌板里取出来,可以看出她的秩序感比较好,这为她以后做事有条理奠定了基

础。嵌板的圆满取出都流露在她那张堆满笑容的小脸上。这 是一种自我肯定,是培养幼儿自信的一种内在动力。 工作描述:贝贝欣赏了一下爬在地上的“蝗虫”又向前推了推它,这次蝗虫各部分有点解体了,她开始往回送。“蝗虫头部”放 进嵌板里了……“王老师,我放不回去了”,只见贝贝一脸 求助的表情。 分析:贝贝收工作,遇到困难立即向老师求助,这说明她还没有养成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依赖心理太强。 工作观察:面对贝贝的求助,我说:“你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 贝贝看了看我,又低下头看看地毯上的蝗虫,只见她把蝗虫的 头部从嵌板里取出来,把即将解体的蝗虫重新摆整齐,从头部 先往回送,胸部、腹部…..很快都送回去了,贝贝轻轻松了口 气。 分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成人不要急于去帮助他,留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

蒙氏蝴蝶三段卡的观察记录

蒙氏蝴蝶三段卡的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贝贝; 工作名称:昆虫的嵌板; 工作描述:蒙氏自选工作开始了,贝贝首先走到了科学文化区,她双手端住嵌板的两端轻轻的回到了自己工作毯前,慢慢的把工作放下,又端端正正地坐好了。 分析:今天我给孩子们展示了“蝴蝶”的嵌板工作,此项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各部分名称作用。贝贝第一个去选这份工作,看得出她乐于接受新事物,并有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贝贝选取工作的整个(工作描述)动作过程跟我的好相似,这说明她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也能看出她对工作的热爱之情。 工作描述:贝贝开始工作了,她把“蝴蝶的头部”从嵌板里取出来了,把“胸部”从嵌板里取出来了?2分钟左右,一只蝴蝶就从嵌 板上爬到了地毯上,贝贝满意的笑了。 分析:贝贝按蝴蝶的组成顺序,从左往右把它从嵌板里取出来,可以看出她的秩序感比较好,这为她以后做事有条理奠定了基础。嵌板的圆满取出都流露在她那张堆满笑容的小脸上。这是一种自我肯定,是培养幼儿自信的一种内在动力。 工作描述:贝贝欣赏了一下爬在地上的“蝴蝶”又向前推了推它,这次蝴蝶各部分有点解体了,她开始往回送。“蝴蝶头部”放进嵌板 里了?“王老师,我放不回去了”,只见贝贝一脸求助的表情。

分析:贝贝收工作,遇到困难立即向老师求助,这说明她还没有养成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依赖心理太强。 工作观察:面对贝贝的求助,我说:“你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贝贝看了看我,又低下头看看地毯上的蝴蝶,只见她把蝴蝶的头部从嵌板里取出来,把即将解体的蝴蝶重新摆整齐,从头部先往回送,胸部、腹部?很快都送回去了,贝贝轻轻松了口气。 分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成人不要急于去帮助他,留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