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认识电子元件及应用说明

教你如何认识电子元件及应用说明
教你如何认识电子元件及应用说明

扫盲啦,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无论是无线电爱好者还是维修技术人员,你能够说出电路板上那些小元件叫做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想成为元件(芯片)级高手的话,掌握一些相关的电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在检修某硬件时用万用表测量出某个电阻的阻值已为无穷大,虽然可断定这个电阻已损坏,但由于各板卡及各种外设均没有电路图(只有极少数产品有局部电路图),故并不知电阻在未损坏时的具体阻值,所以就无法对损坏元件进行换新处理。可如果您能看懂电阻上的色环标识的话,您就可知道这个已损坏电阻的标称阻值,换新也就不成问题,故障自然也就会随之排除。

诸如上述之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元器件的正确选用等,笔者在此就不逐一列举了,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些非常实用的电子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向高手之路再迈上一步。注:下文内容最好结合图一和后续图片进行阅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一、电压,电流

电压和电流是亲兄弟,电流是从电压(位)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位)低的地方,有电流产生就一定是因为有电压的存在,但有电压的存在却不一定会产生电流——如果只有电压而没有电流,就可证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比如电路中设有开关)。另外有时测量电压正常但测量电流时就不一定正常了,比如有轻微短路现象或某个元件的阻值变大现象等,所以在检修中一定要将电压值和电流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用万用表测试未知的电压或电流时一定要把档位设成最高档,如测量不出值来再逐渐地调低档位。

注:电压的符号是“V”,电流的符号是“A”。

二、电阻器

各种材料对它所通过的电流呈现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具有集总电阻这种物理性质的实体(元件)叫电阻器(简单地说就是有阻值的导体)。它的作用在电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脑各板卡及外设中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它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用处分类有:限流电阻、降压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启动电阻、取样电阻、去耦电阻、信号衰减电阻等;如果按外形及制作材料分类有:金膜电阻、碳膜电阻、水泥电阻、无感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拉线电阻、贴片电阻等;如果按功率分类有:1/16W、1/8W、1/4W、1/2W、1W……等等。

以上这些电阻都是常见的电阻,所以它们的阻值标称方法我们一定要知道,下面我就以电脑主机内各板卡上最为常见的贴片电阻为例介绍一下(其它的电阻标称方法同样):贴片电阻的标称方法有数字法和色环法这两种。先说数字法,通常有电阻上有三个数字XXX,前两个数字依次是十位和个位,最后的那个数字是10的X次方,这个电阻的具体阻值就是前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乘上10的X次方欧姆,如标有104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100000欧姆(即100KΩ)、标有473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4700 0欧姆(即47KΩ);下面笔者再说一下色环法,这个标称方法是在所有电阻标称法中最普遍的(贴片外形的相对较少),常见的色环通常有四个环,我们把金色或银色环定为最后的那一环,前三个环的颜色都对应着相应的数字,我们知道数字后就要用上面说的数字法读其阻值了,但我们一定要先知道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数字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样一个口诀——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它们分别对应着0123456789,至于金色和银色分别表示10-1和10-2,这两色在四色环电阻中只是标明误差值而已,故只要了解就行了。下面我同样举两个例子说明,以便理解记忆,如标有棕黑黄银色环的电阻器的阻值是100000欧姆(即100KΩ)、标有黄紫橙金色环的电阻的阻值是47000欧姆(即47K Ω)。

还有一种五色环电阻,这种电阻都是一些阻值相对较小、精度相对比较高的电阻器,由于在电脑外设中也有应用,所以我也介绍一下:它是以金色或银色为倒数第二个环,前三个色环分别是百位、十位、个位,最后一个色环是误差值,这样的电阻器的具体阻值就是前三个色环代表的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乘上10的负1次方或负2次方欧姆,如标有棕紫绿银棕色环的电阻器的阻值是1.75Ω。

关于电阻的一些基础知识也就这么多了,只是在代换时还要注意电阻的功率,通常用1/4或1/8的电阻来代换贴片电阻是没什么问题的。

注:采用数字法的贴片电阻器多为黑色,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为“R”。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三、电容器

除电阻器外最常见的就是电容器了,简单地讲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对于电容的外形可能多数搞硬件的人都知道,所以笔者只简单说一说。常见的电容按外形和制作材料分类可分为:贴片电容、钽电解电容、铝电解电容、OS固体电容、无极电解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聚丙稀电容。其中贴片电容在电脑主机内的各种板卡上最为常见,但只有少量的贴片电容才有标识,有标识的贴片电容的容量读取方法和贴片电阻一样,只是单位符号为pF(1000000pF=1μF),至于多数贴片电容为什么多数都没有标识,我想可能与其不易损坏不无关系。在电脑电源盒和彩显以及很多外设中有很多瓷片电容和各种金属化电容,所以笔者也要说一下,这样的电容都属于无极性电容,它们的容量标称方法和数字型电阻一样,只是有的电容会用一个“n”,这个“n”的意思是1000,而且它的所处位

置和容量值也有关系,如标称10n的电容的容量就是10000pF(即0.01μF)、标称为4n7的电容的容量就是4700pF(即4.7n)而并非是47000pF,至于这两种电容的耐压值,都是在电容上标出来的,如65V、100V、400V……等(只有少数不标,但通常也都在65V以上)。

下面我再说一说铝电解电容器,它的特点就是容量大且成本低,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各板卡上和电源盒中以及绝大多数的外设中。有的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以采用了很多耐压值相对比较低的电容,比如给5V的电压用耐压6.5V的滤波电容。虽然也能用,但故障率却稍高了一些,再加上它的热稳定性不是很高,所以更换铝电解电容器是很平常的事。只是在更换时要用耐压值在实际电压1.5倍以上的电容器,而且还要注意正负极不能够接反,尤其是电源部分的电解电容更要注意这两点,否则就可能会发生电容爆裂事件。

另外电容还有一个品牌问题,不同品牌的电阻只是误差值不一样而已,但不同品牌的电容就是寿命和质量的不同了,比如各种损耗和绝缘电阻以及温度系数的不同等。下面笔者就介绍几个比较好的品牌给大家:PHILIPS(飞利浦)、RubyconBLACK GATE(黑金钢)、Rubycon(红宝石)、ELNA、ROE、SOLEN、Nichicon、DECON、WIMA(此品1μF以上容量的电容非常贵)、RIFA、ERO,如果您实在认不好的话您只要记住凡是电容上有C、D两个字母(均为前缀)的电容都不要买,这样的电容都不是世界名厂生产的,甚至有些电容用在电脑板卡中可能还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些电容只能用到对电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中(比如用到4元钱一个的收音机中),其在容量和其它一些性能指标上的误差非常大,就算是新出厂的产品也就能保证4年左右能有比较好的性能,所以根本就不能装到电脑配件中。

注:贴片电容器多为灰色,电容在电路中的符号为“C”。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电感器

电感是用线圈制作的,它的作用多是扼流滤波和滤除高频杂波,它的外形有很多种:有的像电阻、有的像二极管、有的一看上去就是线圈。通常只有像电阻的那种电感才能读出电感值,因为只有这种有色环,其它的就没有了。贴片电感的外形和数字标识型贴片电阻是一样的,只是它没有数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圆圈。由于电感的使用数量不是太多,故大家只要了解一下就行了。另外在一定意义上说各种变压器其实都是由电感器组成的。

注:电感在电路中的符号为“L”。

图为贴片电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五、二极管

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它由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构成,它们相交的界面上形成PN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就是单向导通,而反向截止,也就是正电压加在P极,负电压加在N极,所以二极管的方向性是非常重要的。

从二极管的作用上分类可分为:整流二极管、降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变容二极管;从制作材料上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无论是什么二极管,都有一个正向导通电压,低于这个电压时二极管就不能导通,硅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在0.6V~0.7V、锗管在0.2V~0.3V,其中0.7V和0.3V是二极管的最大正向导通电压——即到此电压时无论电压再怎么升高(不能高于二极管的额定耐压值),加在二极管上的电压也不会再升高了。

上面说了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特性,二极管还有反向导通特性,只是导通电压要相对高出正向许多,其它的和正向导通差不太多。稳压二极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但由于这个理论说下去可能篇幅会太长,所以只做简介,您只要记住反向漏电流越小就证明这个二极管的质量越好,质量较好的硅管在几毫安至几十毫安之间、锗管在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之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下面笔者再说一下不同的二极管的不同作用:彩显中有很多整流二极管,有四个整流二极管的作用是将220V的交流电变换成300V直流电,也就是最著名的整流桥电路,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彩显已将这四个二极管整合为一个硅堆了。不过无论是分立元件还是整合的,它们所使用的二极管都是低频二极管,但经过开关电源电路后输出的电压就要用开关二极管或快速恢复二极管了。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因为如果用低频二极管去对高频电压整流的话是会烧掉二极管的,甚至会烧坏其它元件。不过如果是将高频二极管用到低频电路中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二极管和电容一样是有耐压值的,所以只有耐压值高于实际电压的二极管才能放心使用。稳压二极管也很常见,它能将较高的电压稳定到它的额定电压值上,但是它的接法和二极管是相反的,因为它利用的是反向导通原理。

注: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为“VD”或“D”,稳压二极管的符号为“ZD”。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六、三极管

三极管的作用是放大或开关或调节,它在电脑主机中为数不多,但在显示器以及一些外设中的数量就不是很少了。它可按半导体基片材料的不同分为PNP型和NPN型,看到这大家不难理解三极管就是二个二极管结合到了一起而已。但是在这里P和N已经不是单纯的正或负极的关系了,而是分为B 极(基极)、C极(集电极)、E极(发射极),无论是PNP型还是NPN型,B极都是控制极,只是P NP型三极管的B极要用低于发射极的电压进行导通控制,而NPN型三极管的B极要用高于发射极的电压进行导通控制罢了。另外三极管也有最大耐压值和最大功率值的,所以要尽量避免小马拉大车的情怀发生,不然的话后果可能就会很严重了。

注:三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是“VT”或“Q”或“V”。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七、电位器

电位器也可理解成阻值可变的可调电阻,但它并不同于可变电阻,电位器的引脚都在3脚以上。电位器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各种信号或电压的值,除了主机中的各板卡以外,它的使用还是很广泛的,从彩显到有源多媒体音箱几乎所有设备都有电位器的存在。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去动电路中的电位器(机外各种调节旋钮电位器除外),尤其是电源部分的,因为很多值我们在手工条件下是根本无法调节到最佳值的。当然,如果是因为损坏而一定要更换时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也一定要选用同

一规格的电位器且要把它调到和原电位器差不多的条件下再试机,这样做就可保险一些了。另外电位器的制作材料也是不尽相同的,大体上分三类:金属膜电位器、合成碳质电位器、金属-玻璃釉电位器。

注:在电路中电位器的符号为“W”。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八、稳压块和保险管

稳压块的作用是将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并稳定为某一固定的值后输出,如三端稳压块7805可将小于35V的电压降成稳定的5V输出电压,它比只使用一只稳压二极管进行稳压的电路要好得多,成本也不是很高,所以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常见的三端稳压块可分为正电压稳压块和负电压稳压块两种,正电压的有78XX系列、负电压的有79XX系列,它们两个是不能互换使用的,所以大家在选用时不要弄混。当然,稳压块并非只有这两个系列,而且还有四端稳压块和五端稳压块,只是在电脑系统中这两个系列最为常见罢了;另外稳压块是有小、中、大功率之分的,在代换时不要用小功率的去代大功率的,但用大功率的去代换小功率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品牌方面也是有所讲究的,有些质量不好的稳压块的稳压值和标称值的误差是很大的,甚至有些品牌的稳压块的热稳定性能非常不好,常常引发奇怪的故障。在笔者用过的多个品牌的稳压块中有四个品牌的质量和性能算是很好的,它们分别是:ST(意法)、AN(松下)、LM(美国国半)、MC(摩托罗拉),它们具体的品牌可从型号的前缀中看出来。说到保险管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可说的啊?不就是细铜丝嘛!”。其实不然,保险管也是很有讲究的,保险管分为直流保险管和交流延时保险管两种,而且还有电流保险和电压保险之分,它们也是不能互换使用的,不然就很可能起不到保险作用了,甚至有时会一开机就烧保险,保险管的熔断电流一般在用电器额定电流的1.5~2倍之间才能起到较好的保险作用,所以在发现保险管熔断后应尽量采用和原保险管熔断电流相差不多的新保险管代替;另外保险管也是有耐压值,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不然可能会连烧保险管的。注:稳压块在电路中的符号是“IC”。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九、集成块

集成块可以说是电脑系统中各部件的主要核心部分,除了一些随处可见的模拟信号处理集成块以外,如CPU、RAM、ROM和南、北桥芯片以及显卡芯片等均属于集成块范畴。虽然集成块的数量多,作用最重要,但它的故障率却是最低的,如果没有高电压的“袭击”、外围元件的严重短路现象,基本上是不会损坏的,而且就算是坏掉了,有些集成块也是很难更换的。有很多人一听要更换集成块就会说万一不小心是会将新集成块被静电击穿的,其实不是所有集成块都怕人体或烙铁上的静电的,只有低电压的小信号处理COMS型集成块是怕这种静电的,所以大家不必太过于担心。

集成块的内部结构基本上全是半导体,它是将数以万计的晶体管集中制成一个何种很小的元件,正因为如此,有很多集成块是可以互相代换的,只要它们的引脚功能相同、工作电压一致、各引脚的电压也一样的话,就可以互换使用,这一特点对于某些在市场上买不到或售价过高的集成块的换新是非常有用的;另外集成块的质量是有产地之别的,进口货质量最好,合资产品次之,国产的集成块就最差了,所以它们的价钱也是相差悬殊的,最“悬”的时候会有10:1的差距;区分国产集成块并不是很难,型号前缀为“CD”的产品绝对是国产货,型号前缀为“OM”的可能是国产货也可能是合资产品。

注:集成块和我们常说的集成电路是一个概念,集成块在电路中的符号是“IC”或“N”或“U”。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十、晶振

晶振是采用石英晶体的振荡器,它的精度很高,而且能产生非常稳定的频率,热稳定性也要好于分立元件式振荡器。在作用上来看,可以说晶振是各板卡的“心跳”发生器,人的“心跳”如果乱了就会生病,同样,如果电脑板卡的“心跳”乱了同样会出现各种怪故障。由于在电脑中的晶振频率普遍都比较高,环境温度又相对较高,所以晶振的故障率并不是很低,通常在更换晶振时都要用相同型号的新品,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电路对晶振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些电路不但要求新晶振的频率要和原晶振一致,甚至连后缀字母都要一模一样(晶振是有串、并联之分的),否则就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大家在更换晶振时要多留一下心,尽量用完全一样的新品来代换故障晶振。注:晶振在电路中的符号是“X”或“G”或“Z”。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十一、开关

开关是很常见的一种元器件,在所有的配件中都有开关,严格地讲,各种板卡上的跳线以及键盘和鼠标的按键也都属于开关。开关的分类笔者在此无法进行详细叙述,因为它的分类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笔者就将其大概分成电流型开关和电压型开关这两种,电压型开关只是用来进行信号电位的控制,比如跳线开关以及键盘和鼠标等的开关;电流型开关是用来对电源进行控制的,比如有源音箱的电源

开关和多功能插座上的开关等,这样的开关在闭合后会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瞬间较大的电流会在开关内产生火花,火花又会氧化开关,所以不要对电流型开关进行频繁的闭合、断开操作以保障其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注:开关在电路中的符号为“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十二、胶与线材

胶在DIY一族中是很常用一种物品,但是不同的物件是要用不同的胶来粘的,下面笔者就举几个例子:如果要粘比较薄的硬塑料或ABS塑料物品断面就要用502之类的快干强力胶,如果要粘相对较固定的物品最好选用强力氯丁胶(如加装散热片可在边缘上胶),如果要粘硬度较高的物品可用AB 胶(如彩显外壳或金属),如果要固定某一物品可用热熔胶(如固定机箱风箱或扬声器等)。

关于线材的选用也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您要买几米多媒体音箱用的音箱线时,就要选50芯以上的音响专用无氧铜线材,不然声音听起来就会有高频欠缺、低频力度不够的感觉,而且还会日渐严重;又比如您要买十几米电脑用的电源延长线,您就要买1.5mm2的优质多股铜线材了(1平方毫米的铜线安全电流在8A~10A左右),如果质量和线径比较凑合的话是可能会引发事故的;另外线材也是有最高耐压值的,所以在选购时也要注意一下。

注:胶与线材最好在规模相对大一些的五金公司购买,至于电脑上用的各种信号线也尽量选择那些大的电脑配件商家,只有这样才能尽量保证产品的质量。

结语

好了,不多说了,综上所述,掌握一些电子知识对于业余爱好无线电的人还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祝大家人人都成为业余无线电通联和制作改装修理方面的高手中的高手^O^!GOOD LCUK!

补充:帖片电阻

对讲机的PCB上有很多帖片电阻,怎样认识这些帖片电阻呢?

帖片电阻按形状分基本有两种:有长方形的和圆柱形的。

对讲机使用的大多数是长方形的。它的电阻值标注在表面,通常用三位数来表示。其中左边第一个数表示阻值的第一位有效值;第二个数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有效值;第三个数表示后面应加的0的个数,单位为欧姆。

圆柱形的帖片电阻现在已很少见。它在较老的录音机和电视机的高频头中可大量见到。它的样子好像是普通电阻剪去了两条引线,以色环来表示它的阻值,各颜色所表示的数字如下:

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

表示的方法和上面一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如何正确使用电烙铁(转载)

焊接技术是一项无线电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需要多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1、选用合适的焊锡,应选用焊接电子元件用的低熔点焊锡丝。

2、助焊剂,用25%的松香溶解在75%的酒精(重量比)中作为助焊剂。

3、电烙铁使用前要上锡,具体方法是:将电烙铁烧热,待刚刚能熔化焊锡时,涂上助焊剂,再用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使烙铁头均匀的吃上一层锡。

4、焊接方法,把焊盘和元件的引脚用细砂纸打磨干净,涂上助焊剂。用烙铁头沾取适量焊锡,接触焊点,待焊点上的焊锡全部熔化并浸没元件引线头后,电烙铁头沿着元器件的引脚轻轻往上一提离开焊点。

5、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烫坏元件,必要时可用镊子夹住管脚帮助散热。

6、焊点应呈正弦波峰形状,表面应光亮圆滑,无锡刺,锡量适中。

7、焊接完成后,要用酒精把线路板上残余的助焊剂清洗干净,以防炭化后的助焊剂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8、集成电路应最后焊接,电烙铁要可靠接地,或断电后利用余热焊接。或者使用集成电路专用插座,焊好插座后再把集成电路插上去。

9、电烙铁应放在烙铁架上。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

电子元器件的认识 开关电源(SPS)是由众多的元器件构成,因此,要了解开关电源的原理, 学会看电路图.首先必须掌握元器件的主要性能,结构,工作原理,电路 符号,参数标准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下面将作逐一介绍. 一.电阻器 电阻器简称电阻,英文Resistor 1.电路符号和外形. (a) (b) (c) (a)国外电阻器电路符号.(b)国内符号.(c)色环电阻外形 2.电阻概念: 电阻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公式R=U/I常用单位为欧姆(Ω),千欧(KΩ) 和兆欧(MΩ). 1MΩΩ 3.种类 电阻器的种类有:碳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绕线电阻,贴片电阻, 可调电阻,水泥电阻. 4.性能参数 (1)标称阻值与允许误差 (2)额定功率: 指在特定(如温度等)条件下电阻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当超过此功 率,电阻器会过热而烧坏.通用碳膜电阻Power Rating Curve (Figure 1) (3)电阻温度系数 (4). 工作温度范围 Carbon Film :-55℃----+155℃ Metal Film :-55℃----+155℃ Metal Oxide Film :-55℃----+200℃ Chip Film :-55℃----+125℃

5.标注方法: (1)直标法 (2)色标法 色标法是用色环或色点来表示电阻的标称阻值,误差.色环有四道环和五道环两种.读色环时从电阻器离色环最进的一端读起,在色标法中,色标颜色表示数字如下: 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金银 数字0 1 2 3 4 5 6 7 8 9 -1 -2 四色环中,第一,二道色环表示标称阻值的有效值,第三道色环表示倍数,第四道色环表示允许偏差,五色环中,前三道表示有效值,第四到为倍数,第五道为允许误差.精密电阻常用此法. 例1:有一电阻器,色环颜顺序为:棕,黑,橙,银,则阻值为:10X10 ± 10%(Ω) 6.误差代码 Tolerance ±1%±2%±2.5%±3%±5%±10%±20% Symbols F G H I J K M 7.电阻的分类 (1). 碳膜电阻 (2). 金属膜电阻(保险丝电阻) (3). 金属氧化膜电阻 (4). 绕线电阻 (5). 保险丝

教你认识电子元件

教你认识电子元件 在电子制作中,要使用到许多不同的电子元件。在这一节中,将简单地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同学们应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作用,记住它们的符号,以便于今后应用这些元件组装出各种实用的、有趣的电子制品。 一、电阻器和电容器 (一)电阻器?我们将电池、开关和灯泡用导线连接成图3-1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池正极流出,经开关和小灯泡流入电池负极,小灯泡发光。导线和小灯泡都能导电,它们称为导体。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是导体。导体在电流通过时,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电阻的文字符号是R。电阻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符号Ω),还有较大的单位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 1KΩ=103Ω 图3-1 照明灯电路 常用的电阻分两大类。阻值固定的电阻器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连续可变的电阻器称为可变电阻器(包括徽调电阻器和电位器)。它们的外形和图形符号见表3一1。?由于制作的材料不同,电阻器也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或线绕电阻等等。?电阻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表一常用电阻器 固定电阻器微调电阻器电位器 RRR 我们将图3-1电路中的开关换为1个470欧姆的电位器(如图3一2(A))。旋转电位器的转柄,小灯泡的亮度要随着电阻值的大小而改变。电阻值越大,小灯泡越暗。这说明电阻器在电路中可以控制电流的强弱。我们可以参考这个电路制成一个可以调光的玩具小台灯。

图3-2 电阻器和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两个: 1.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在电阻上标注的电阻数值叫作标称阻值。如1.5K,5.1Ω……。它的实际阻值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叫允许误差,分为Ⅰ级(±5%),Ⅱ级(±10%),Ⅲ级(±20%)。如电阻器上标“3KΩⅠ”,则表示这个电阻的阻值是3KΩ,误差为士5%。?电阻的标称值和误差也可以用色环来表示。在电阻上印有四条色彩鲜艳的园环,紧靠电阻左端的三条色环表示电阻值,最后一条色环表示允许误差。识别方法见表3一2。 微调电阻器和电位器的标称值是它的最大电阻值。如100K电位器,表示它的阻值可在零至100千欧内连续变化。?2.额定功率。 指电阻器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大功率。超过这个值,电阻器将过分发热而烧毁。在本章所涉及的电子制作中,如无特殊要求,电阻器均采用1/8w的碳膜电阻。?(二)电容器 两个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导体就构成了一个电容器。两个导体叫作电容器的两个极,分别用导线引出。电容器的文字符号是C。它的大小用电容量来衡量。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用F表示),还有较小的单位微法(μF)和皮法(PF),这三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F=106μF 1μF=106PF 表二色环表示法

电子元件基础认识第三章:各种集成电路简介

电子元件基础认识第三章:各种集成电路简介 电子元件基础认识(三) [作者:华益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7832 更新时间:2005-3-27 文章录入:华益] 第三章:各种集成电路简介 第一节三端稳压IC ? ? 电子产品中常见到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故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它的样子象是普通的三极管,TO-220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样子的TO-92封装。 ? ?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 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 ? 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有很多电子厂家生产,80年代就有了,通常前缀为生产厂家的代号,如TA7805是东芝的产品,AN7909是松下的产品。(点击这里,查看有关看前缀识别集成电路的知识) ? ? 有时在数字78或79后面还有一个M或L,如78M12或79L24,用来区别输出电流和封装形式等,其中78L调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0 0mA, 78M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A,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它的封装也有多种,详见图。塑料封装的稳压电路具有安装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用得比较多。 79系列除了输出电压为负。引出脚排列不同以外,命名方法、外形等均与78系列的相同。 ? ?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可以用来改装分立元件的稳压电源,也经常用作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源。电路图如图所示。 ? ? 注意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入、输出和接地端绝不能接错,不然容易烧坏。一般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约为2V,否则不能输出稳定的电压,一般应使电压差保持在4-5V,即经变压器变压,二极管整流,电容器滤波后的电压应比稳压值高一些。 ? ? 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元件识别指南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围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

电子元件的认识

电子元件 电源转换流程为交流输入→EMI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功率因数修正电路(主动或是被动PFC)→功率级一次侧(高压侧)开关电路转换成脉流→主要变压器→功率级二次侧(低压侧)整流电路→电压调整电路(例如磁性放大电路或是DC-DC转换电路)→滤波(平滑输出纹波,由电感及电容组成)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监控输出。 以下从交流输入端EMI滤波电路常见的组件开始介绍。 ■ 交流电输入插座 此为交流电从外部输入电源的第一道关卡,为了阻隔来自电力在线干扰,以及避免电源运作所产生的交换噪声经电力线往外散布干扰其它用电装置,都会于交流输入端安装一至二阶的EMI(电磁干扰)Filter(滤波器),其功能就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将交流电中所含高频的噪声旁路或是导向接地线,只让60Hz左右的波型通过。

上面照片中,中央为一体式EMI滤波器电源插座,滤波电路整个包于铁壳中,能更有效避免噪声外泄;右方的则是以小片电路板制作EMI滤波电路,通常使用于无足够深度安装一体式EMI滤波器的电源供应器,少了铁皮外壳多少会有噪声泄漏情形;而左边的插座上只加上Cx与Cy电容(稍后会介绍),使用这类设计的电源,其EMI滤波电路通常需要做在主电路板上,若是主电路板上的EMI电路区空空如也,就代表该区组件被省略掉了。 目前使用12公分风扇的电源供应器内部空间都不太能塞下一体式EMI滤波器,所以大多采用照片左右两边的做法。 ■ X电容(Cx,又称为跨接线路滤波电容) 这是EMI滤波电路组成中,用来跨接火线(L)与中性线(N)间的电容,用途是消除来自电力线的低通常态噪声。

外观如照片所示为方型,上方会打上X或X2字样。 ■ Y电容(Cy,又称为线路旁通电容器) Y电容为跨接于浮接地(FG)和火线(L)/中性线(N)之间,用来消除高通常态及共态噪声。

教你认识电子元件doc-教你认识电子元件

教你认识电子元件 在电子制作中,要使用到许多不同的电子元件。在这一节中,将简单地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同学们应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作用,记住它们的符号,以便于今后应用这些元件组装出各种实用的、有趣的电子制品。 一、电阻器和电容器 (一)电阻器 我们将电池、开关和灯泡用导线连接成图3-1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池正极流出,经开关和小灯泡流入电池负极,小灯泡发光。导线和小灯泡都能导电,它们称为导体。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是导体。导体在电流通过时,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电阻的文字符号是R。电阻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符号Ω),还有较大的单位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1KΩ=103Ω 图3-1 照明灯电路 常用的电阻分两大类。阻值固定的电阻器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连续可变的电阻器称为可变电阻器(包括徽调电阻器和电位器)。它们的外形和图形符号见表3一1。 由于制作的材料不同,电阻器也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或线绕电阻等等。 电阻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表一常用电阻器 固定电阻器微调电阻器电位器 R R R 我们将图3-1电路中的开关换为1个470欧姆的电位器(如图3一2(A))。旋转电位器的转柄,小灯泡的亮度要随着电阻值的大小而改变。电阻值越大,小灯泡越暗。这说明电阻器在电路中可以控制电流的强弱。我们可以参考这个电路制成一个可以调光的玩具小台灯。

图3-2 电阻器和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两个: 1.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在电阻上标注的电阻数值叫作标称阻值。如1.5K,5.1Ω……。它的实际阻值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叫允许误差,分为Ⅰ级(±5%),Ⅱ级(±10%),Ⅲ级(±20%)。如电阻器上标“3KΩⅠ”,则表示这个电阻的阻值是3KΩ,误差为士5%。 电阻的标称值和误差也可以用色环来表示。在电阻上印有四条色彩鲜艳的园环,紧靠电阻左端的三条色环表示电阻值,最后一条色环表示允许误差。识别方法见表3一2。 微调电阻器和电位器的标称值是它的最大电阻值。如100K电位器,表示它的阻值可在零至100千欧内连续变化。 2.额定功率。 指电阻器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大功率。超过这个值,电阻器将过分发热而烧毁。在本章所涉及的电子制作中,如无特殊要求,电阻器均采用1/8w的碳膜电阻。 (二)电容器 两个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导体就构成了一个电容器。两个导体叫作电容器的两个极,分别用导线引出。电容器的文字符号是C。它的大小用电容量来衡量。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用F表示),还有较小的单位微法(μF)和皮法(PF),这三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F=106μF1μF=106PF

SMT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换算培训

S M T电子元器件的认识 和换算培训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SMT换算培训资料 一、电阻是一种无方向之分的元件。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符号“Ω”。 常用单位有 M Ω KΩΩ 兆欧千欧欧姆 换算方法如下: 1MΩ=1000KΩ 1KΩ=1000Ω 常见贴片电阻换算分两种: (1)三位数换算,例如: 103=10×103=10000Ω=10KΩ 471 471=47×101=470Ω 100100=10Ω 换算原则是:前面两位数为有效数字(即照写),第三位为倍数(即零的个数)(2)四位数换算,例如: 1001 1001=100×101=1000Ω=1KΩ 16321632=163×102=16300Ω=16.3KΩ 换算原则是:前三位数为有效数字(即照写) 第四位为倍数(即零的个数) 二、电容:有两种之分 (1)无极性(无方向)电容 (2)有极性(有方向)电容 电容之符号是用“C”表示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用“F”表示 常见单位有: F UF NF PF

法拉 微法 拉法 披法 换算方法是: 1F=106 UF 1UF=106 PF=1000000PF 1NF=10×102 =1000PF 电容换算方法如下: 104=10×104=100000PF= 0.1UF 103=10×103=10000PF= 0.01UF 10NF=10×103=10000PF= 0.01UF 电容的误差表示,如: J ±5% D ±0.5% 330J:33PF ±5% K ±10% F ±1% 102K:1000PF ±10% M ±20% Z -20%+80% 104Z=0.1UF -20%+80% 三、电感 电感之符号是用“L ”表示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简称亨),用字母"H "表示 常用的单位: H mH μH nH 亨 毫亨 微亨 纳亨 换算方法是:1H=1000mH;1mH=1000μH;1μH =1000nH

常见电子元件认识

常见电子元件认识 常见电子元件认识 目录 1. 电阻 (2) 2. 电容 (2) 3. 电感 (2) 4. 晶体二极管 (3) 5. 晶体三极管 (3) 6. 双栅极场效应管 (3) 7. 集成电路 (3) 8. 印刷电路板 (3) 9. 电解电容 (3) 10. 磁棒 (3) 11. 中周 (3) 12. 滤波器 (3) 13. 晶振 (3) 14. 开关 (3) 15. 线圈 (3) 16. 连接插座 (3) 制订者:批准者: 日期: 日期:

常见电子元件认识 常见电子元件认识 在我们生产的产品中,PNP,插件接触的元器件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双栅极场效应管、IC、PCB板等,下面分别对其简单说明。 1、电阻(RESISTOR 简称RES) 1-01.分类 (1)固定电阻: 按材料分有金属皮膜,碳素皮膜等电阻; 按外形分有插脚电阻,表面电阻等电阻; 按名称分有热敏电阻,压敏电阻,色环电阻,贴片电阻等电阻 (2)微调电阻:亦称半可调电阻 (3)可调电阻:亦称电位器或可变电阻 一般情况下(1)类电阻值不变化,(2)(3)类电阻阻值可随调整而变化,我们常用的有色环电阻,代号类电阻,表面电阻等,此类电阻没有方向性 1-02.基本单位及换算:

常见电子元件认识 如右图(二)所示: A=第一色环(十位数) C=第三色环(幂指数) B=第二色环(个位数) D=最末环(误差值色环) 电阻值计算:R =(A ×10+B )×10C A=红色=2 C=黄色=4 B=黑色=0 D=银色=±10% 电阻值:R=(2×10+0)×104 =200 K Ω 误差值:=±10% (二) 即该阻值180=200-200×10%≤R ≤200+200×10%=220内均为OK 注:区分最末环 1)一般金色、银色为最末环 2)与其它色环隔离较远的一环为最末环 特例:五色环电阻的计算方法与四色环计算方法相同,五色色环前三位 为有效数字,如右图(三)所示: A=第一色环(百位数) A=红色2 (三) B=第二色环(十位数) B=红色2 C=第三色环(个位数) C=棕色1 D=第四色环(幂指数) D=橙色3 E=最末环(误差值色环) E=红色=±2% 电阻值计算:R=(A ×100+B ×10+C )×10D R=(2×100+2×10+1)×103 误差值:=±2% 注:由于五色环电阻阻值准确,通常只有两种误差代号:±1%及±2% 1-03-02 代号类电阻,如右图(四)所示: 其阻值用三位代号数值来表示。 计算方法有两种:a )用LCR 测试仪直接读出其电阻值; b )根据表面数值来计算 (四) 代号 电阻值 101 10×10=100Ω 102 10×100=1K Ω 103 10×1000=10K Ω 104 10×10000=100K Ω 271 27×10=270 B A C D 分隔开 B A C D E 103

认识线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件有着不同的封装类型,不同类的元件外形一样,但内部结构及用途是大不一样的,比如TO220封装的元件可能是三极管、可控硅、场效应管、或双二极管。 TO-3封装的元件有三极管,集成电路等。二极管也有几种封装,玻璃封装、塑料封装及螺栓封装,二极管品种有稳压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隧道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微波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这些二极管都用一种或几种封装。贴片元件由于元件微小有的干脆不印字常用尺寸大多也就几种,所以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区分,但贴片二极管及有极性贴片电容与其它贴片则很容易区分,有极性贴片元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性标志。 每当电路板不能按照正常情况来运行了,经过检查线路又没问题,这时候很有可能有电子元件坏掉了,如果想要修复就必须找到问题元件,再更换一个,但是查找到问题元件是个技术活,也有一定的技巧,今天就教给大家去如何用万用表检测一些常用的电子元件。 万用表 电阻检测 检测电阻最直接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电阻档进行测量,一般在电阻上都会标注电阻大小,选择合适的电阻档,把红黑表笔接在两端,若读数接近则正常,否则坏掉,在测量大电阻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双手去触摸红黑表笔,不是会有出点危险,而是确保测量电阻的准确性,用手触摸其中一个表笔是可以的。 电阻 电位器检测

通常情况下电位器有三个引脚,先用万用表选择电阻档测试电位器三个引脚中是否有两个引脚之间的阻值为或接近电位器所标注阻值,若相差很多说明电位器已损坏,若正常万用表继续测这两个引脚,然后将电位器逆时针旋转至接近关的位置,此时阻值是越小越好,然后再顺时针旋转,电阻若逐渐增大,旋转到最后阻值接近所标注阻值,则电位器正常。 电位器 固定电容器检测 除了用万用表选择电容挡合适的量程测量电容值之外还可以用电阻档来测量,测量时要选择合适的电阻档位,用两表笔分别接电容器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出现阻值为0,则电容器损坏。 固定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检测 电解电容器与固定电容器测量方法有点不同,当然你可以选择用电容挡来检测,这个大家都会,说一下用电阻挡来测量的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电阻档,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电容器的两极,这时显示值将从0开始增加,直至显出溢出符号1,若始终显示0,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若始终显示1则说明电容器极间开路,也有可能选择电阻档不合适,这里一定要注意,在测量的时候由于电解电容器有正负极之分,所以这里一定不要接反,通常情况下红表笔接电容器阳极(脚长的那个),黑表笔接电容器阴极(脚短的那个),指针万用表恰好相反。 电解电容器 电感检测 同样选择万用表的电阻档,把表笔接在电感两端,若测得电阻值为零则电感内部短路,正常情况下被测电感器直流电阻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漆包线径,线绕圈数有直接的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电感正常。 电感 二极管检测 把万用表调到检测二极管档位,用红表笔接二极管的阳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阴极,若显示屏上显示二极管的压降(通常硅管,锗管)则说明二极管正常,调换表笔,若显示屏显示1则正常,否则被击穿,若两次测试结果均为0或1则说明二极管已损坏。 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检测 同样把数字万用表调到检测二极管挡,用红表笔接触发光二极管阳极,黑表笔接触发光二极管阴极(和上面二极管一样),若看到它发光则说明正常,否则已损坏。

教你认识电子元件(有图)

硬件高手必备电子知识——看图识元件 无论是硬件DIY爱好者还是维修技术人员,你能够说出主板、声卡等配件上那些小元件叫做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想成为元件(芯片)级高手的话,掌握一些相关的电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在检修某硬件时用万用表测量出某个电阻的阻值已为无穷大,虽然可断定这个电阻已损坏,但由于电脑各板卡及各种外设均没有电路图(只有极少数产品有局部电路图),故并不知电阻在未损坏时的具体阻值,所以就无法对损坏元件进行换新处理。可如果您能看懂电阻上的色环标识的话,您就可知道这个已损坏电阻的标称阻值,换新也就不成问题,故障自然也就会随之排除。 诸如上述之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元器件的正确选用等,笔者在此就不逐一列举了,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些非常实用的电子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向高手之路再迈上一

一、电压,电流 电压和电流是亲兄弟,电流是从电压(位)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位)低的地方,有电流产生就一定是因为有电压的存在,但有电压的存在却不一定会产生电流——如果只有电压而没有电流,就可证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比如电路中设有开关)。另外有时测量电压正常但测量电流时就不一定正常了,比如有轻微短路现象或某个元件的阻值变大现象等,所以在检修中一定要将电压值和电流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用万用表测试未知的电压或电流时一定要把档位设成最高档,如测量不出值来再逐渐地调低档位。 注:电压的符号是“V”,电流的符号是“A”。 二、电阻器 各种材料对它所通过的电流呈现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具有集总电阻这种物理性质的实体(元件)叫电阻器(简单地说就是有阻值的导体)。它的作用在电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脑各板卡及外设中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它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用处分类有:限流电阻、降压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启动电阻、取样电阻、去耦电阻、信号衰减电阻等;如果按外形及制作材料分类有:金膜电阻、碳膜电阻、水泥电阻、无感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拉线电阻、贴片电阻等;如果按功率分类有:1/16W、1/8W、1/4W、1/2W、1W……等等。 以上这些电阻都是常见的电阻,所以它们的阻值标称方法我们一定要知道,下面我就以电脑主机内各板卡上最为常见的贴片电阻为例介绍一下(其它的电阻标称方法同样):贴片电阻的标称方法有数字法和色环法这两种。先说数字法,通常有电阻上有三个数字XXX,前两个数字依次是十位和个位,最后的那个数字是10的X次方,这个电阻的具体阻值就是前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乘上10的X 次方欧姆,如标有104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100000欧姆(即100KΩ)、标有473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47000欧姆(即47KΩ);下面笔者再说一下色环法,这个

常用电子元件的认识

常用电子元件的认识 第一节电阻的认识 (一). 电阻的特性 电子在物体内做定向运动会遇到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 物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L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S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R=pl/s 式中的比例系数p叫做物体的电阻系数或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物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二). 电阻的作用 电阻在电气装置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降低电压、分配电压、限制电路电流,向各种电子器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电压或电流)等多种功能。 (三). 符号 1. 电阻在电路图中用英文字母“R”表示 2. 线路符号 半固定电阻电位器 (四). 电阻的阻值单位 1. 基本单位:欧姆,用字母“Ω”表示 2. 辅助单位:千欧和兆欧,分别用字母KΩ和MΩ表示 3. 相互间的换算关系 1MΩ=103KΩ=106Ω 注意:(1)阻值上了1000Ω的要换算成多少个KΩ来表示 (2). 阻值上了1000000Ω的要换算成多少个MΩ来表示 (五). 电阻的型号和命名方法

(六). 电阻的表示方法 1. SMT 料字标电阻 (1). SMT 的意义:微型电子元件贴装技术 (2). SMT 字标电阻的常用型号 1608(1/12W )、2125(1/10W )、3216(1/8W )(按体积大小与功率有关) (3). 标称阻值:电阻表面所标的阻值 A. 三位数表示法 AB 为有效数 C 为倍乘数 例:由公式AB ×10C =10×105=1000000Ω=1M Ω B. 四位数表示法 ABC 为有效数 D 为倍乘数 例:代入公式ABC ×10D =100×100=100Ω C. 直标法 例: 读作A.B Ω读作4.7Ω 读作A.BK Ω 读作1.5K Ω 读作A.BM Ω读作2.3M Ω 读作0.AB Ω读作0.56Ω 另: 读作0Ω,起导线接通的作用.

ICkey-认识电子元器件教学文案

I C k e y-认识电子元器 件

认识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电子元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因为它本身不产生电子,它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所以又称无源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 电子元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 电子器件:对电压、电流有控制、变换作用(放大、开关、整流、检波、振荡和调制等)。 电子元器件行业主要由电子元件业、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业等部分组成。 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电子元器件在质量方面国际上面有中国的CQC认证,美国的UL和CUL认证,德国的VDE和TUV以及欧盟的CE等国内外认证,来保证元器件的合格。 发展史

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电子元器件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在20世纪出现并得到飞速发展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使整个世界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电子工业的发展历史。 1906年,李·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用来放大电话的声音电流。此后,人们强烈地期待着能够诞生一种固体器件,用来作为质量轻、价廉和寿命长的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 教案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授课日期2014年2月19 日课时数 4 教学内容常用电子器件的认识及焊接授课班级电子电器2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的结构原理.了解二极、三极管、集成电路的结构、电路符号。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万用表测试常用电子器件的.掌握不同元器件的测量及焊接方法. 素质目标: 通过多种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能识别出基本电子元器件的类型 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简易测试方法 3.正确焊接基本电子元器件 学习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权重% 万用表测量正 向特性 电压、电阻值测量准确20 万用表测量反 向特性 电压、电阻值测量准确20 示波器测量波形正确20 操作规范 能正确使用设备、仪器、元件,工作过程中保持 工位整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20 工作热情 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5 解决问题方法 积极认真地和老师交流 10 交流合作能力 有团队协作能力 5

工作(实训)任务单 工作(实训)任务常用电子器件的认识及焊接实训室电子装配工艺 学生实训前准备知识准备 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集成电路的结构、分类、命名资料收集 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集成电路的结构、分类、命名设备、材料 1. 直流稳压电源 2. 万用表(500型) 3. 电流表10mA×1 ±100μA×1 4. MOS---620CH示波器 实训器材 1. 电阻若干 2. 电位器 3. 晶体二极管4007 任务 标准 任务量任务标准要求所有时间 任务操作步骤 1.测试识别元器件种类、如电阻、电容、二极管 2.用万用表、示波器测试常用器件的好坏 3.特殊器件的鉴别,如发光二极管、稳压管、光敏管、集成电路 4.焊接练习,基本要求 A.建立基本单元电路,会根据原理图正确安装焊接。 B.元件焊点平滑光亮、均匀、无毛刺、直径在2MM(根据情况)以内。 C.焊接手法快速、无虚焊假焊脱焊堆焊等现象。 D.无焊接时烧坏元件的现象。 E.元气件的拆焊迅速,会进行集成电路的拆焊操作。 F.器件弯脚插接、布局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1、教学中应结合相关电子生产工艺标准和流程进行,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2、注重元件、电路焊接和检测等基本工的培养。 3、注重整装调试能力的培养。 4、注重电路原理和故障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常用电子元件介绍

常见电子元件认识 在我们生产的产品中,PNP,插件接触的元器件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双栅极场效应管、IC、PCB板等,下面分别对其简单说明。 1、电阻(RESISTOR简称RES) 1-01.分类 (1)固定电阻: 按材料分有金属皮膜,碳素皮膜等电阻; 按外形分有插脚电阻,表面电阻等电阻; 按名称分有热敏电阻,压敏电阻,色环电阻,贴片电阻等电阻 (2)微调电阻:亦称半可调电阻 (3)可调电阻:亦称电位器或可变电阻 一般情况下(1)类电阻值不变化,(2)(3)类电阻阻值可随调整而变化,我们常用的有色环电阻,代号类电阻,表面电阻等,此类电阻没有方向性 1-02.基本单位及换算: 如右图(二)所示: A=第一色环(十位数)C=第三色环(幂指数) B=第二色环(个位数)D=最末环(误差值色环)

电阻值计算:R =(A×10+B)×10C A=红色=2C=黄色=4B=黑色=0D=银色=±10% 电阻值:R=(2×10+0)×104 =200KΩ 误差值:=±10% (二) 即该阻值180=200-200×10%≤R≤200+200×10%=220内均为OK 注:区分最末环 1)一般金色、银色为最末环 2)与其它色环隔离较远的一环为最末环 特例:五色环电阻的计算方法与四色环计算方法相同,五色色环前三位 为有效数字,如右图(三)所示:A=第一色环(百位数)A=红色2(三) B=第二色环(十位数)B=红色2C=第三色环(个位数)C=棕色1D=第四色环(幂指数)D=橙色3E=最末环(误差值色环) E=红色=±2% 电阻值计算:R=(A×100+B×10+C)×10 D R=(2×100+2×10+1)×10 3 误差值:=±2% 注:由于五色环电阻阻值准确,通常只有两种误差代号:±1%及±2%1-03-02代号类电阻,如右图(四)所示: 其阻值用三位代号数值来表示。 计算方法有两种:a)用LCR 测试仪直接读出其电阻值; b)根据表面数值来计算 (四) 代号电阻值 10110×10=100Ω10210×100=1KΩ10310×1000=10KΩ10410×10000=100KΩ271 27×10=270 B A C D 分隔开 B A C D E 103

教你如何认识电子元件及应用说明.

扫盲啦,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无论是无线电爱好者还是维修技术人员, 你能够说出电路板上那些小元件叫做什么, 又有什么作用吗? 如果想成为元件(芯片级高手的话,掌握一些相关的电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在检修某硬件时用万用表测量出某个电阻的阻值已为无穷大,虽然可断定这个电阻已损坏, 但由于各板卡及各种外设均没有电路图(只有极少数产品有局部电路图,故并不知电阻在未损坏时的具体阻值,所以就无法对损坏元件进行换新处理。可如果您能看懂电阻上的色环标识的话,您就可知道这个已损坏电阻的标称阻值,换新也就不成问题,故障自然也就会随之排除。 诸如上述之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元器件的正确选用等,笔者在此就不逐一列举了,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些非常实用的电子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向高手之路再迈上一步。注:下文内容最好结合图一和后续图片进行阅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一、电压,电流 电压和电流是亲兄弟,电流是从电压(位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位低的地方,有电流产生就一定是因为有电压的存在,但有电压的存在却不一定会产生电流——如果只有电压而没有电流,就可证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 (比如电路中设有开关。另外有时测量电压正常但测量电流时就不一定正常了, 比如有轻微短路现象或某个元件的阻值变大现象等,所以在检修中一定要将电压值和电流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用万用表测试未知的电压或电流时一定要把档位设成最高档,如测量不出值来再逐渐地调低档位。 注:电压的符号是“V”,电流的符号是“A”。 二、电阻器 各种材料对它所通过的电流呈现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具有集总电阻这种物理性质的实体(元件叫电阻器(简单地说就是有阻值的导体。它的作用在电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脑各板卡及外设中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它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用处分类有:限流电阻、降压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启动电阻、取样电阻、去耦电阻、信号衰减电阻等;如果按外形及制作材料分类有:金膜电阻、碳膜电阻、水泥电阻、无感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拉线电阻、贴片电阻等;如果按功率分类有:1/16W、1/8W、1/4W、1/2W、1W……等等。 以上这些电阻都是常见的电阻,所以它们的阻值标称方法我们一定要知道,下面我就以电脑主机内各板卡上最为常见的贴片电阻为例介绍一下(其它的电阻标称方法同样:贴片电阻的标称方法有数字法和色环法这两种。先说数字法,通常有电阻上有三个数字 XXX,前两个数字依次是十位和个位, 最后的那个数字是 10的 X 次方,这个电阻的具体阻值就是前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乘上 10的 X 次方欧姆,如标有 104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 100000欧姆(即100KΩ、标有 473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 4700 0欧姆(即47KΩ;下面笔者再说一下色环法,这个标称方法是在所有电阻标称法中最普

教你如何认识电子元件及应用说明

扫盲啦,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无论是无线电爱好者还是维修技术人员,你能够说出电路板上那些小元件叫做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想成为元件(芯片)级高手的话,掌握一些相关的电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在检修某硬件时用万用表测量出某个电阻的阻值已为无穷大,虽然可断定这个电阻已损坏,但由于各板卡及各种外设均没有电路图(只有极少数产品有局部电路图),故并不知电阻在未损坏时的具体阻值,所以就无法对损坏元件进行换新处理。可如果您能看懂电阻上的色环标识的话,您就可知道这个已损坏电阻的标称阻值,换新也就不成问题,故障自然也就会随之排除。 诸如上述之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元器件的正确选用等,笔者在此就不逐一列举了,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些非常实用的电子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向高手之路再迈上一步。注:下文内容最好结合图一和后续图片进行阅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一、电压,电流 电压和电流是亲兄弟,电流是从电压(位)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位)低的地方,有电流产生就一定是因为有电压的存在,但有电压的存在却不一定会产生电流——如果只有电压而没有电流,就可证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比如电路中设有开关)。另外有时测量电压正常但测量电流时就不一定正常了,比如有轻微短路现象或某个元件的阻值变大现象等,所以在检修中一定要将电压值和电流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用万用表测试未知的电压或电流时一定要把档位设成最高档,如测量不出值来再逐渐地调低档位。 注:电压的符号是“V”,电流的符号是“A”。 二、电阻器

各种材料对它所通过的电流呈现有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具有集总电阻这种物理性质的实体(元件)叫电阻器(简单地说就是有阻值的导体)。它的作用在电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脑各板卡及外设中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它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用处分类有:限流电阻、降压电阻、分压电阻、保护电阻、启动电阻、取样电阻、去耦电阻、信号衰减电阻等;如果按外形及制作材料分类有:金膜电阻、碳膜电阻、水泥电阻、无感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拉线电阻、贴片电阻等;如果按功率分类有:1/16W、1/8W、1/4W、1/2W、1W……等等。 以上这些电阻都是常见的电阻,所以它们的阻值标称方法我们一定要知道,下面我就以电脑主机内各板卡上最为常见的贴片电阻为例介绍一下(其它的电阻标称方法同样):贴片电阻的标称方法有数字法和色环法这两种。先说数字法,通常有电阻上有三个数字XXX,前两个数字依次是十位和个位,最后的那个数字是10的X次方,这个电阻的具体阻值就是前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乘上10的X次方欧姆,如标有104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100000欧姆(即100KΩ)、标有473的电阻器的阻值就是4700 0欧姆(即47KΩ);下面笔者再说一下色环法,这个标称方法是在所有电阻标称法中最普遍的(贴片外形的相对较少),常见的色环通常有四个环,我们把金色或银色环定为最后的那一环,前三个环的颜色都对应着相应的数字,我们知道数字后就要用上面说的数字法读其阻值了,但我们一定要先知道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数字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样一个口诀——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它们分别对应着0123456789,至于金色和银色分别表示10-1和10-2,这两色在四色环电阻中只是标明误差值而已,故只要了解就行了。下面我同样举两个例子说明,以便理解记忆,如标有棕黑黄银色环的电阻器的阻值是100000欧姆(即100KΩ)、标有黄紫橙金色环的电阻的阻值是47000欧姆(即47K Ω)。 还有一种五色环电阻,这种电阻都是一些阻值相对较小、精度相对比较高的电阻器,由于在电脑外设中也有应用,所以我也介绍一下:它是以金色或银色为倒数第二个环,前三个色环分别是百位、十位、个位,最后一个色环是误差值,这样的电阻器的具体阻值就是前三个色环代表的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乘上10的负1次方或负2次方欧姆,如标有棕紫绿银棕色环的电阻器的阻值是1.75Ω。 关于电阻的一些基础知识也就这么多了,只是在代换时还要注意电阻的功率,通常用1/4或1/8的电阻来代换贴片电阻是没什么问题的。 注:采用数字法的贴片电阻器多为黑色,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为“R”。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三、电容器 除电阻器外最常见的就是电容器了,简单地讲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对于电容的外形可能多数搞硬件的人都知道,所以笔者只简单说一说。常见的电容按外形和制作材料分类可分为:贴片电容、钽电解电容、铝电解电容、OS固体电容、无极电解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聚丙稀电容。其中贴片电容在电脑主机内的各种板卡上最为常见,但只有少量的贴片电容才有标识,有标识的贴片电容的容量读取方法和贴片电阻一样,只是单位符号为pF(1000000pF=1μF),至于多数贴片电容为什么多数都没有标识,我想可能与其不易损坏不无关系。在电脑电源盒和彩显以及很多外设中有很多瓷片电容和各种金属化电容,所以笔者也要说一下,这样的电容都属于无极性电容,它们的容量标称方法和数字型电阻一样,只是有的电容会用一个“n”,这个“n”的意思是1000,而且它的所处位

常用电子元件的认识

常用电子元件的认识 第一节 电阻的认识 (一). 电阻的特性 电子在物体内做定向运动会遇到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电阻。 物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L 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S 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R=pl/s 式中的比例系数p 叫做物体的电阻系数或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物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二). 电阻的作用 电阻在电气装置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降低电压、分配电压、限制电路电流,向各种电子器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电压或电流)等多种功能。 (三). 符号 1. 电阻在电路图中用英文字母“R ”表示 2. 线路符号 固定电阻 半固定电阻 电位器 (四). 电阻的阻值单位 1. 基本单位:欧姆,用字母“Ω”表示 2. 辅助单位:千欧和兆欧,分别用字母K Ω和M Ω表示 3. 相互间的换算关系 1M Ω=103K Ω=106Ω 注意:(1) 阻值上了1000Ω的要换算成多少个K Ω来表示

(2). 阻值上了1000000Ω的要换算成多少个MΩ来表示 (五). 电阻的型号和命名方法

表示的意义规则见下表: (六). 电阻的表示方法 1. SMT料字标电阻 (1). SMT的意义:微型电子元件贴装技术 (2). SMT字标电阻的常用型号

1608(1/12W )、2125(1/10W )、3216(1/8W )(按体积大小与功率有关) (3). 标称阻值:电阻表面所标的阻值 A. 三位数表示法 AB 为有效数 C 为倍乘数 例: 由公式 AB ×10 C =10×10 5=1000000Ω=1M Ω B. 四位数表示法 ABC 为有效数 D 为倍乘数 例:代入公式ABC ×10D =100×100=100Ω C. 直标法 例: 读作A.B Ω 读作4.7Ω 读作A.BK Ω 读作1.5K Ω 读作A.BM Ω 读作2.3M Ω 读作0.AB Ω 读作0.56Ω 另: 读作0Ω,起导线接通的作用. 2. MT 料色环电阻 (1) 色环表示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