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诗歌教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语言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我国素有“诗教”的传说。那么“诗教”的目的是什么呢?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就是高度的概括。在古代,“言”不仅指“说话”的艺术,它的内容要宽泛得多,也深刻得多,主要有“言论”和“说话”两重意思,“言论”偏重观点,即诗是道德的源泉,行为的准则;“说话”偏重技巧,要说得动人,也要诗来帮忙,典籍动不动就会引用“诗云”的原因就在这里。典籍中的“诗云”,不仅为文章的观点找到了理论依据、传统依据,而且因为古诗词中丰富的名物、恰切的比兴、优美的旋律,使得文章波澜起伏、绘声绘色,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因此,古诗词的教学目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第二,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第三,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把握古诗词的意蕴乃至灵魂。

二、古诗词教学中美育任务的实施

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并与听、读、写紧密结合,这样既能给学生知识,又能教会学生审美。

1.朗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真正意义上的吟诗已经基本失传,我们现在说的吟诗,可以说就是朗读。朗读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对于美育尤其重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好处,从而抉择作者的意境和形象。朗读还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另外,朗读还可读出作品内的神韵,读出作品流动的美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朗读有多种形式,可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也可以分角色读等。对好的文章要反复吟诵,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想像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句话道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而富有画意的特点之一。当我们读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句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几颗稀疏的星星挂在天空,几点飘动的雨珠洒在山前,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人们仿佛与词人一起沉浸于这清新宁静的乡村夏夜里了,我们的心都陶醉其中了。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的是夫妻之情,男女之爱,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理解这种感情,但可以比照一些爱情故事加以想像,以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此外,举办朗读会等,也可以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用心爱心专心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