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问答题(考试适用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问答题(考试适用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问答题(考试适用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问答题(考试适用版)

1、通过小鱼在水多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次数的多少,分析原因? (17页)

答: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水少时比较多。

2、云南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1页)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分水岭自然保护区●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中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3、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做?(20页)

答:努力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保护大自然的空气、土壤、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地下宝藏……

4、列举自然保护区。 (22页)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5、影子是怎样产生的?(25页)

答:点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不透明的物体被挡住去路而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因此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6、影子有什么特点?(26页)

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臵、方向的改变而改变。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近影子小,距离远影子大。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29页)

答:因为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物体只有向光的一面才是明亮的,而背光的一面是黑暗的,所以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26页)

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臵的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南,影子在西偏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南,影子就在东偏北。清晨和傍晚太阳位臵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臵最高,影子最短。

9、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车后面的情况,它利用了什么原理?(31页)

答:汽车反光镜能看到车窗外的情景,因为它是一种凸面镜,也叫凸镜。射到凸镜上的光,经凸镜反射后不能会聚于一点,而是变得发散开来。这样一来,它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

的范围大,可使驾驶员从镜中观察车后侧较大范围的空间,保证行车安全。所以它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0、医生借助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你知道额镜利用了什么原理吗?(31页)

答: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是一种凹面镜,也叫凹镜。就像手电筒小电珠后那个银亮的反光碗,它能把灯泡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到病人的耳中,使医生能看清楚耳道中的情况。因此,额镜也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11、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31页)答: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

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12、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31页)

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13、夏天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有规律的。(38页)

答:夏天我喜欢穿浅色衣服。因为不同颜色的衣服反光本领不同,颜色越浅的衣服反光本领越强。反光越强,吸收光的能力就越弱,吸收的热量就少,使人感到凉爽。所以夏天我喜欢穿浅色衣服。

14、你知道宇航服为什么要用白色且富有光泽的材料来制作吗?(38页)

答:因为白色反光能力最强,吸收光的能力就最弱,吸收的热量也最少;另外,白色有光泽又比白色无光泽的材料反光能力强,吸收光的能力弱,吸收的热量少。所以宇航服要用白色且富有光泽的材料来制作。

15、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38页)

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16、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40页)

答:制作材料:大纸盒、泡沫塑料、饮料瓶、锡箔纸、透明塑料纸、小棒。

升温和保温的措施:①背面用锡箔纸包起来,可以反射太阳光、升温快;②盒子倾斜摆放,使阳光直射、升温快;③盒子里面全涂成黑色、升温快;④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可以保温;⑤里面填充泡沫塑料可以保温;⑥瓶子放到盒子里,可以保温。 17、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54页)

答:因为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土壤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我们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18、说说雨水是怎样侵蚀土地的?(56页)答: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越带越多,最后造成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9、运用哪些方法可以驱动小车前进?(75页)

答:可以运用重力(小垫圈的重力)、拉力、推力、弹力(拉长的橡皮筋缠绕车轴)和反冲力(吹大的气球形成的反冲力)等方法驱动小车。

简答题目录

1、通过小鱼在水多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次数的多少,分析原因? (17页)

2、云南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1页)

3、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做?(20 页)

4、列举自然保护区。 (22页)

5、影子是怎样产生的?(25页)

6、影子有什么特点?(26页)

7、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29页)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26页)

9、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车后面的情况,它利用了什么原理?(31页)

10、医生借助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你知道额镜利用了什么原理吗?(31页)

11、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31页)

12、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31页)

13、夏天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有规律的。(38页)

14、你知道宇航服为什么要用白色且富有光泽的材料来制作吗?(38页)

15、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38页)

16、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40页)

17、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54页)

18、说说雨水是怎样侵蚀土地的?(56页)

19、运用哪些方法可以驱动小车前进?(75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1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P3 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P4 答:答案同第一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

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P7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尽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0、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

五年级科学问答题

四、回答问题: 1、小芳学了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后,她以“听到上课铃声后同学们都回到教室”为例分析整个反应过程,你能帮她填写完整吗? 答: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2、地球上的很多矿物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那作为我们来说,又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呢? 答:人类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枯竭,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我们应该做到节约使用,回收利用,保护好矿产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 1、大脑是怎样接收信号并做出正确反应的? 答: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各种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给脑,脑再将命令通过传出神经作出正确反应。 2、保护矿物资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人类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枯竭,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我们应该做到节约使用,回收利用,保护好矿产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 四、问答题: 1、矿物标本可分为哪三类? 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黏土矿物 2、大脑的管理范围有哪些? 中枢神经 3、空气有哪些物质构成的?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灰尘等物质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占绝大多数。 三、实验题 查阅有关资料,制定一份“科学护脑计划” 答:(l)用脑适度,注意适度休息。(2)加强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3)左右脑同用,眼、耳、口、手兼使④注意膳食平衡,及时给大脑补充营养⑤不吸烟、不醒酒。⑥定时对脑有效按摩。 四、你同意“未来人的身体素质比现代人好”的说法吗?如果你不同意,请写出你所有的质疑来。 答:不同意,质疑:①过度砍伐森林和放牧,影响生态平衡,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的身体素质。②农药、添加剂过度使用导致很多疾病发生。③膳食不均匀影响人的身体素质。④工作压力大,没有适度休息,影响人的身体素质。⑤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影响人的身体素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1.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2.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小草(生产者)→虫子(消费者)→麻雀(消费者) 3.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动物所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样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4.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所形成的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群落。如果生态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5. 我国的北方,有许多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除了人类放牧的牛羊,还生活着肉食性的猎隼,狐狸和狼;杂食性的鼠;植食性的兔;还有蝗虫,蚱蜢等昆虫,以及我们喜爱的百灵鸟。那里还生长着中药材甘草,远销国外的名贵特产发菜等,可是当地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6. 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7. 影子产生的3个条件:光、遮挡物、屏。 8.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但是,并非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只有投射到一个面上的影子才叫投影。 9. 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0. 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11.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古代人们利用日晷来测定时间。 12.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4.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物体颜色越深,吸热越快。 15. 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时比倾斜吸热快。 16.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它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7.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为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要8分钟。 18.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6、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7、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不一定能浮起来。 28、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不一定是盐。 2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上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每立方厘米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doc

MA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V )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三、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3分,共36分) 1、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③),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①自身的重量②体积③颜色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②)。 ①加盐②加清水③加糖 3、下面的(①)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①往水里加盐②水倒掉一些③水里加纯净水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③)有关。 ①物体的重量②物体的颜色③物体排开的水量 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①)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①轻重②大小③体积

6、下面液体中, 能使鸡蛋下沉的是( ①盐水②油③水银 MA 7、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③)它受到的重力。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 8、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到的浮力(①)它受到的重力。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 9、如果以下三个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那么重量最轻的是(①)。 ①木块②石块③铁块 10、如果以下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那么重量最重的是(③)。 ①水②油③水银 11、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 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②)有关。 ①大小②轻重③形状

12、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②)。 ①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②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③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MA 四、我的探究(共32分) 1、一片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的薄铁片,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 让薄铁片浮起来吗?( 6分) ①做成船状或各种空心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 来。(6分) ①_______ 放入马铃薯,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 —采用蒸发的方法,观察其在铁片上的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4单元问答题

第一单元:沉与浮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 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 答:答案同第一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心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0、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块放主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11、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 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 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15、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要上浮些。 第二单元:热 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 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2、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 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P27)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 这说明了被子不能产生热,如果被子能产生热,那被窝应该一直是热的。 4、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卷一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向上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受冷时体积___缩小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 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 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 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复习课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 题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名词解释: 1、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2、弹力: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4、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5、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6、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7、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8、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9、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10、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 1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1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简答题 1、影子有什么特点? 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 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能反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答:有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或轻重)的大小.在水中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练习】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关系。 2.将一段铁丝没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_________;将一块木块放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 ________. 3.橡皮块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成原来的八分之一甚至更小.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时() A.浮 B. 沉 C. 半浮半沉 D. 悬浮 4、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由不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为什么潜艇能够在水里自由浮沉? 答:潜艇有压载舱.当其中充满水时.潜艇就会下沉;当潜艇将其中的水排出时.潜艇就会上浮。所有潜艇时靠改变自身的重量大小改变浮沉的。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练习】 1.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体积大小相同的物体.________的容易上浮.________的容易下沉.轻重一样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_______,体积小的容易_______.(填“轻”或“重”.“下沉”或“上浮”) 2.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潜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沉浮的。 3.要使沉在海里的潜水艇上浮.正确的方法是() 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B.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C.抛弃潜水艇的压载舱.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4、在水中沉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浮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 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 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 (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

五年级科学问答题整理

问答题整理 第一单元 一、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②落叶→蚯蚓→小鸟 4、自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二、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 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 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第二单元 一、举例。 1、你所知道的光源。

科学问答题五年级

1、种子萌发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我们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胀裂、长出胚根、长出胚芽四个阶段。以后,胚根长成植物的根,胚芽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三种土壤的性质?。 ①沙土。结构松散,通气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干燥。因此,用沙土作为盆栽基质时,应多施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沙土性质。 ②粘土。质地细密,通气性差,容易积水、板结。用这种土壤作盆栽基质,不利于根系生长,必须要掺入适量的腐殖土、沙土或腐熟煤灰,经改良后才能利用。 ③壤土。壤土是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的土壤,具有较理想的团粒结构,通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土温和肥效发挥稳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盆栽基质。可在菜园地、瓜地里选取。 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适当的气温,适当的水分,适当的光照,丰富的营养。 4、根据动物的食性将动物分为三类? ①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马。②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如:老虎。③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如:大猩猩。 5、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其实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对于这三类动物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大家想一想,它们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呀? ①草食性动物需要生活在广阔的草场上。②肉食性动物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动物。③杂食性动物也要在森林中和草原上获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6、探究活动——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①选两株大小相同、生长情况相近的同种植物的幼苗。②将盒子一侧的上方剪出约2厘米见方的窗口。③将植物同时放在向阳处,其中一株扣上盒子遮光。④几天后,将盒子取走,观察两株小苗的生长情况有何区别。 7、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8、为什么有些动物在冬天会冬眠?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这也是动物对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9、除了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还有哪些过冬的办法? 1、熊、狮等皮毛增多,脂肪增厚; 2、有的动物体表颜色变为灰白色,与雪地颜色接近; 3、树叶落地。 10、观察鱼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①流线形的身体有利于在水中运动。②鳍可以在鱼游动时划水,尾鳍如船舵和螺旋桨发动机。③鳃帮助鱼呼吸。 11.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 ①驼峰:固体水库,隔热。②蹄肥大,有肉垫:防陷、耐高温。③眼耳鼻:辨方向、挡风沙。 12、解释保护色和拟态。 保护色: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 拟态: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它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拟态。 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15、什么是热的良导体,什么是热的不良导体? 像实验中的金属那样,传热能力强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竹子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