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图与特点

七年级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图与特点
七年级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图与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雨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雨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将水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燥。

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极地气候特点:终年严寒干燥

极地气候又称寒带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两种类型。北极型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南极型极地气候(冰原气候)

极地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 2.认识11种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明确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 4.知道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水热情况不一样,各地的气候也就不相同。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世界的气候吧!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 从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介绍: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明显特征的自然植被类型。例如,在热带地区,一年持续高温,全年多雨,在热量和雨水充足条件下生长着热带雨林,据此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按此方法,柯本将全球气候从赤道到极地,划分为 5 个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 2.气候的地区差异 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演练场: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说说两地的气候差异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一年内降水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看图片,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11种) 分布在热带的气候有哪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的气候有哪些?(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寒带的气候有哪些?(寒带气候) 还有一个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2)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完成下列表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2、会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学过程: 1、阅读P57图 3.22,对照每幅景观照片和各位同学对自己地区气候的描述,思考下列问题: (1)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常用到 __________要素 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 (2)讨论谈话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 (3)请概括一下你对气候的理解?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4)结合书本中三位同学对气候的描述,尝试描述郧西地区的气候特点: (5)根据刚才我们对气候的理解和天气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从关注的时间、要素、和特点等方面作比较) 知识小结: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6)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2、气候的地区差异:(重点) (1)回顾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A、 B、 C、 (2)回顾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A、 B、 C、 D、 (3)阅读书本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完成表1、表2。 表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表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主要分布地区

2021年全球气候类型图高清版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世界气候类型

欧阳光明(2021.03.07) 1、①、热带雨林气候: 世界三大热带雨林气候区是?同在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是什么气候?形成的原因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有哪些?成因与其相似的地区还有哪些地区? 2、②、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③、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共同的成因有?北非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南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印度河平原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是? 4、④、热带季风气候: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成因与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有何不同? 5、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6、⑥、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是?最典型的地区是什么地区?典型的城市有哪些? 7、⑦、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最典型的地区?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和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分布上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及成因?大洋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小的原因?南北美 洲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8、⑧、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突出特点是?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9、⑨、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地区? 10、⑩、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地区?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原因? 11、苔原气候 13、冰原气候 12、高山气候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2、会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学过程: 1、阅读P57图 3.22,对照每幅景观照片和各位同学对自己地区气候的描述,思考下列问题: (1)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 ,常用到 __________要素 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 (2)讨论谈话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 (3)请概括一下你对气候的理解?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4)结合书本中三位同学对气候的描述,尝试描述郧西地区的气候特点: (5)根据刚才我们对气候的理解和天气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从关注的时间、要素、和特点等方面作比较) 知识小结: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6)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2、气候的地区差异:(重点) (1)回顾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A、 B、 C、 (2)回顾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A、 B、 C、 D、 (3)阅读书本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完成表1、表2。 表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表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计划学时 2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 的内容。气候包含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两大因素。 因此,教材在阐述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 分布之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世界气候的学习。气温和降 水是学习气候的前提,气候则是对前者的高度概况和加深。自然因素主要指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而气候因素又是自然因素的重中之重,因此,本节教材 的内容既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所在,是两大矛盾的焦点。从学习过程来看,气候知识贯穿于 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基础。学好这一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求 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 作为教师,吃透教材,正确把握教材,重视本节教学, 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地理相关的知识较缺乏,基础较差,但对学习有兴趣。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及其复杂多样。 2、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学习,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世界因此而丰富多彩。

(完整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专题练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由甲图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由甲图分析,乙图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A.6~18时 B.8~16时 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3—4题。 3.造成图中M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地形 C .大气环流,下垫面 D .洋流,地形 4.a 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 .0℃ B .-5℃ C .2℃ D .-8℃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5—8题. 5.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 .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 .上海 罗马 孟买 C .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 .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6.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40°~60°大陆西岸 B .25°~35°大陆东岸 C .大陆内部 D .30°~40°大陆西岸 7.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城市③河流( ) A .冬季有断流 B .季节变化大 C .有凌汛现象 D .年际变化小 城市 ① ② ③ 平均气温 ℃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 1月 47 75 1 7月 150 5 610

根据右图,回答9--10题 9.关于(右图)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10.关于(右图)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右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甲、乙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是()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读右图,回答13--14题: 13.图示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

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 热 带 雨林气候南北纬10° 之间 1、亚马孙河流域。 2、刚果盆地 3、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流,多 对流雨【信风带迎风坡 成因不同】 热 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 1、非洲雨林两侧 2、南美巴西高原 3、澳大利亚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雨季(夏) 主要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干季(冬) 受信风带控 制,炎热干燥。 【澳大利亚南部和大分 水岭西侧、其它地区信 风带背风坡成因不同】 热 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 至南北纬 30°大陆内 部和西岸。 1、非洲北部撒哈拉 2、阿拉伯半岛 3、非洲南部西海岸 4、澳大利亚中西部 5、南北美洲副热带 西海岸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高气压带或信风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稀少。 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大陆 东岸。 1、亚洲中南半岛 2、印度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季(夏)受西南季风 控制,高温多雨; 旱季(冬)受东北季风 控制,高温少雨。 亚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 至35°之间 大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南地区。 2南北美洲和澳大 利亚东南部叫亚热 带湿润气候或季风 性湿润气候【典型 的季风气候只亚洲 有】 【亚洲】夏季受东南季 风控制,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温和少雨。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地 中海气候南北纬30°至 4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地中海沿岸。 2、南非开普敦一带 3、澳大利亚西南角 4、美国加利福尼亚 沿海 5、智利西海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高温少雨;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温 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至 6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欧洲西部 2、加拿大西海岸 3、智利南部 4、澳大利亚东南部 和新西兰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 年温和多雨。 温 带季风气候北纬35°至北 纬55°之间大 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北的华北和东 北地区。 2、朝鲜半岛和日本 群岛南部。 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 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至 南北70°间大 陆内部。 1、亚欧大陆内部 2、北美洲内陆地区 美国、加拿大境内。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寒冷,夏季暖热, 全年降水少。包括: ①温草原气候、 ②温带沙漠气候、 ③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 长严寒,夏短温暖。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地区 1、亚欧大陆北冰洋 沿岸地区。 2、北美大陆北冰洋 沿岸。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地球南北两极 地区 1、南极大陆 2、格陵兰岛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季风气候和温大陆性最冷月<0°C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 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等地。 *南美洲面积最大。 热带雨 林带 热带季风 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 侧,如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亚洲面积最大 热带季 雨林带 热带草原 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 侧。 *非洲的面积最大。 热带草 原带 热带沙漠 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 内部及大陆西岸地区。*非洲北部面积 最大 热带荒 漠带 亚热带季 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 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 等东部沿海地区。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 岸。 *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亚热带 常绿硬 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一年内降水均匀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最大、最典型。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 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亚洲面积最大。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大陆性 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 降水少。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0°的亚欧 大陆、美洲大陆的内部。 *亚洲面积最大。 温带草 原带温 带荒漠 带

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

七年级上世界的气候教学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世界的气候教学 参考教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世界的气候教学参考一 教学要求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内容点析 1. 对于“气候”这一概念,教材处理与第一节对“天气”一致,并通过活动1、2两题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并实际运用“气候”这一术语;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能区别“气候”和“天气”。 2.图是对不同气候景观的举例,并通过对气候特点的描述,使学生了解怎样去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该图三幅照片分别是:A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B为热带沙漠气候景观;C为温带季风气候景观。 3.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由于前两节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因此,教材讲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以气温和降水的组合为切入点。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都很大,由这两者组合成的气候的地区差异当然也大。 4.世界气候分布图(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借此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其二是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这里,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介绍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对于各气候类型的特征也没有系统讲述。 5.前两节已经讲述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而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解来看仍然是对气温或降水的影响。因此,教材编写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分别作分析,而是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也强化了人地关系这一主题。

七年级上《世界的气候》教学参考教案

世界的气候教学参考一 教学要求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内容点析 1. 对于“气候”这一概念,教材处理与第一节对“天气”一致,并通过活动1、2两题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并实际运用“气候”这一术语;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能区别“气候”和“天气”。 2.图 3.22是对不同气候景观的举例,并通过对气候特点的描述,使学生了解怎样去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该图三幅照片分别是:A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B为热带沙漠气候景观;C为温带季风气候景观。 3.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由于前两节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因此,教材讲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以气温和降水的组合为切入点。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都很大,由这两者组合成的气候的地区差异当然也大。 4.世界气候分布图(图3.23)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借此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其二是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这里,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介绍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对于各气候类型的特征也没有系统讲述。 5.前两节已经讲述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而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解来看仍然是对气温或降水的影响。因此,教材编写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分别作分析,而是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也强化了人地关系这一主题。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多侧面或多角度来讲。教材主要抓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地域观念;其二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1. 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苔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冰原气候 3.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读图分析: (1)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2)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印度半岛 C.亚马孙河流域 D.澳大利亚中部 6.非洲有明显干湿季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 7.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8.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 A.亚洲中部 B.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C.欧洲西部 D.澳大利亚中部 9.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气候 10.亚洲、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营原气候 11.拥有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B.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非洲D.亚洲、北美洲 12. 世界各大洲中气候类型最多的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13.世界上具有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地中海四种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非洲 B.南美洲、北美洲、亚洲 C.北美洲、欧洲、非洲 D.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3、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完整word版)世界气候类型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热带______气候及其自然带 、 1多分布于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等地。2.气候特征:全年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热带______气候及其自然带 1.多分布在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中部、南美洲巴西。 2.气候特征:全年______,干湿季________。 三、热带______气候及其自然带

1.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北部、东亚南部局部等地区。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 2.气候特征:全年______,分_____两季。 五、___________气候及其自然带 1.多分布在南北纬25°到35°间的亚热带大陆,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2.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 六、__________气候及其自然带

1分布在亚洲北纬35°到55°左右间的大陆______岸。2.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 八、__________气候及其自然带 1多分布在中纬度大陆______。如:中国西北、蒙古国、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阿拉斯加与 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2.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_____________气候及其自然带 1.位于亚寒带,多分布在亚欧、北美大陆北部(南半球缺失),形成亚寒带针叶林带。2气候特征: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 十一、寒带气候 寒带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两种类型。 (一)苔原气候及其自然带 1. 位于寒带,多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南半球缺失),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等植物,形成苔原带. 2.气候特征:常冬无夏,全年酷寒. (二)冰原气候及其自然带 1. 位于寒带,多分布在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形成冰原带 2.气候特征;全年酷寒。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气候类型的成因 (1)气候类型的成因模式图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以形定位——根据温度确定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布不均,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确定其所在的半球。

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7~8月1~2月凸形(峰形) 南半球1~2月7~8月凹形(谷形) (2)气温分析——以温定带 解析:温度带的判断,看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0℃为温带;出现极端气温为寒带。 解析: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判断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3)降水的季节分配与气候——以水定型 雨型特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年雨型全年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 冬雨型降水集中冬季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雨型降水集中夏季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4.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时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如: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描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5.比较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 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 些群岛等。)在我国没有分布。 2、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 分布: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 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在我国没有 分布。 3、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 分布: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 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在我国没有分 布。 4、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季和雨季。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 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在我国分布在台湾南 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特点是: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即少雨)。 分布: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 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 带。主要分布在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在我国 分布在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6、地中海气候: 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 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 智 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在我国没 有分布。 。 7、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在 我国没有分布。 8、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稀少。 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 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在我国分 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人教版

《世界的气候》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列表对比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位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A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高温多雨,植物茂密,四季花开,长年结果;B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干燥,一片黄沙,上面只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C 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多雨,郁郁葱葱,冬季寒冷干燥,一片枯黄。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样气象万千、奇妙无穷的差异变化呢?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讲授新课] 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入手。通过与学生谈话,使学生认识到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很大,因而由这二者组合成的气候特点的地区差异也就很大。各地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师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 学生气温和降水。 教师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学生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同一纬度带内,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教师谈的很好,这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也同样差异很大,谁能具体说说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学生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降水少,雨热同期欧大陆、美洲大陆内部。 *南半球没有。 带苔原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短暂 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 岸、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南半球没有。 苔原 带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岛 屿,南极洲。 *南极洲最大、最典型。 冰原 带 高山、高 原气候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山地高原所处纬度越低, 海拔高度越高,分层越明 显,越多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 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 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典例剖析: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 ; B ; C ; D 。 分析:A地纬度为46°N,可知该地为温带,148°E为东亚季风区,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地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地为地中海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C地纬度为6°S,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134°E为东南亚,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51°S为温带,75°W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