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原因

合集下载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

战争真正原因是什么?
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过去20年里,美国 是世界上唯一连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美国为什么要 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 因为这四场战争,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战的 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们与一张轻飘飘 的绿纸联系在一起?为美元而战,这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 秘密。
02 战争过程 War process
战争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 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 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 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为何取名为“斩首行动”?
美军不但把消灭萨达姆作为战争目的,而且也当做直接的 手段。在战争当日即发动代号“斩首行动”,向萨达姆的 官邸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美军认为,如果 能在第一天就击杀萨达姆,将对整个伊拉克产生毁灭性的 打击。遗憾的是,虽然小布什在战争开始后几个月内一直 美滋滋地幻想萨达姆已经被击毙了,实际上斩首并没有达 到最终目的。
03 启示与影响 War process
这场战争中,没有拯救太平洋岛屿的那种场面,没有诺曼 底登陆的那种名声,没有民众用花夹道欢迎士兵的影像记 录,它甚至没有攻城略地后的那种稳固,美军的敌人无处 不在。在这场历时8年多的战争中,所谓的战争“进展”无 非是一些数据,最有代表性的“进展”是,今年各种暴力 事件比去年下降多少多少,人员伤亡下降多少多少。美军 撤走后,逊尼派,特别是“基地”支持者,视什叶派为伙 同美国的敌人;而什叶派,则把逊尼派看作萨达姆的支持 者和同情者,断定他们想卷土重来。虽然形式上战争已经
伊拉克战争
内容大纲
Tab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资源争夺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资源争夺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资源争夺在当代历史中,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

这场战争发生在1990年至1991年期间,涉及到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和资源,对当地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资源争夺,以及相关的影响。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石油资源争夺以及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1.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入侵其邻国科威特。

伊拉克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并试图控制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并最终导致了多国军队的干预。

2. 石油资源争夺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地区之一。

石油资源的控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伊拉克在这场战争中试图通过控制科威特的石油资源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因其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而对此感到担忧。

3. 地缘政治利益第一次伊拉克战争还涉及到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对伊拉克的战争行动被视为西方国家在地区内部事务中的干预,这引发了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反对。

伊拉克战争成为了中东地区势力重新分配的一个关键节点。

二、经济与资源争夺的主要参与方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涉及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参与方包括:伊拉克、科威特和美国。

1. 伊拉克作为战争的发起者,伊拉克试图通过控制科威特的经济和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伊拉克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获得科威特的石油资源,并通过其销售来增加国家收入。

然而,伊拉克在战争中遭受了强大的反击,最终导致战争失败和自身经济的崩溃。

2. 科威特科威特是本次战争中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伊拉克的入侵导致科威特的石油产量急剧下降,并对其经济造成了重大破坏。

科威特在战争期间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请求援助,并最终得到了多国军队的干预,使其成功摆脱了伊拉克的控制。

伊拉克战争 PPT课件

伊拉克战争 PPT课件
伊拉克战争
背景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 间),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 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 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 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 规模军事打击。
美国发动战争的原因
• 表面: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中层:抢夺全球石油,压缩其他国家的生 存空间
• 深层:在意识形态上美国想在全球推广他 的美式民主,而伊拉克就是他的一个民主 样板
伊方:
伊拉克领
导人号召军队 和人民对美英 联军采取“同 归于尽”式的 袭击行动
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
收尾阶段
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 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 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 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主战
• 真正参战的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和波兰四国
• 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 艘军舰支援美军
开始
战争 收尾 进程 僵持
转折
开始阶段
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
• 美英联军: 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
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 伊方: 萨达姆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
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僵持阶段
供给线太长
僵 持
伊军的抵抗
转折阶段
美英联军:
凭借空中优
势和机械化部队, 兵分几路发起强 大攻势,先后攻 陷伊南部巴士拉 等重要城市和战 略要地,并对巴 格达形成合围, 从而使战事呈现 一边倒的态势
对中东格局的影响
伴随着伊拉克战争,美国推出了“邪恶 轴心国”、文明冲突论和大中东计划
• 对朝鲜和伊朗发出警告 • 文明冲突论和大中东计划:
把美国与伊拉克、伊朗人民的冲 突说成是文明的冲突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场就是伊拉克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2003年开始的,以推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为目标。

本文将从战争的前因后果、参与方的动机、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等多个方面探讨伊拉克战争的历史。

1. 背景与前因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可追溯至1990年,当时伊拉克入侵了其邻国科威特,并宣称其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

然而,伊拉克未能遵守决议,导致联合国实施了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

2. 参战方的动机2.1 美国美国是伊拉克战争中最主要的参与方之一。

其参战的主要动机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美国担心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到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其次,美国试图通过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以期在该地区塑造自己的利益格局;此外,美国还追求对伊拉克的战略控制,以确保其在石油资源方面的供应安全。

2.2 其他参战方除了美国,还有一些国家派遣军队参与了伊拉克战争。

英国是美国的主要盟友,其参与战争的原因与美国类似。

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派遣了军队参战,多数是出于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和对反恐战争的支持。

3. 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3.1 伊拉克政权被推翻2003年3月20日,美军及其盟友发起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经过几个月的激烈战斗,伊拉克政权最终被推翻,萨达姆·侯赛因被捕。

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伊拉克的政治格局,也为战后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3.2 喀布尔战役2003年,伊拉克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各地出现了多起暴力冲突和恐怖袭击。

其中,对阿美利的喀布尔战役是战后伊拉克重建过程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军与伊拉克反对派武装激烈交战,最终收复了喀布尔,为喀布尔地区的稳定和重建提供了保障。

3.3 恐怖组织的兴起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了境内无政府状态的出现,为恐怖组织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

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

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也被称作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一场重大冲突。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霸权争夺和地缘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战争背景与原因伊朗伊拉克战争爆发于1980年,其背景与原因复杂而深远。

在此之前,两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形成鲜明对比:伊朗实行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共和国建立,推行什叶派伊斯兰教义,这与主要是逊尼派的伊拉克产生了明显的矛盾。

此外,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认为伊朗革命的扩张主义威胁到了伊拉克的国家安全和地区霸权地位。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

二、战争进程与战争类型伊朗伊拉克战争的战争进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伊拉克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空中袭击和地面进攻,试图迅速击败伊朗军队并占领其重要领土。

然而,伊朗军队展现出强大的抵抗能力,阻止了伊拉克的军事进攻。

此后,战争演变成为一场持久而残酷的战争,双方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伊朗伊拉克战争的战争类型主要包括游击战、阵地战和化学武器的使用。

双方采取了多种战术手段,包括地雷、导弹、飞机轰炸等。

而伊拉克在战争中多次使用了化学武器,对伊朗和伊拉克民众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也是中东地区霸权争夺和地缘变局的重要剧变。

1. 霸权争夺:伊朗和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两个重要的强国,其冲突直接涉及到地区霸权的争夺。

两国战争期间,它们争夺海湾沿岸地区和海上航道的控制权,试图在地区间建立自己的霸权地位。

2. 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战争加剧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宗教对立。

其次,战争破坏了中东地区的统一,导致地区内部力量的重新组合和调整。

两伊战争PPT课件1

两伊战争PPT课件1
1987年7月20日,联 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 号决议,要求伊朗和 伊拉克实现停火
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 居民庆祝两伊于当日正式 实现停火
两伊战争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一 名获释的伊朗战俘与家 人拥抱痛哭。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 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 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 骨后,一名伊拉克妇女伏 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萨达姆· 侯赛因
1937年4月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 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靠叔 父抚养成人。萨达姆18岁就积极投身 政治运动,20岁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 党,并很快跻身复兴社会党领导人之列。 1960年萨达姆在开罗大学攻读法律。此后,他在复 兴社会党内的职务迅速提升。1969年,他当选为伊拉克 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伊第二号人物。 1979年,萨达姆登上总统宝座,同时还担任伊拉克革 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总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 机构总书记的职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8年的战争使伊拉克经济遭受 巨大损失。 1990年,萨达姆派军队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 战争爆发后,联合国随即对伊拉克采取全面制裁。 萨达姆一直严密地控制着政权。美军2003年4月9日占 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包括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克 前高官突然集体“蒸发”。 4月11日,美军发布“扑克 牌通缉令”,55名伊拉克前政府高官榜上有名。在美军 和伊各政治派别的合力围捕下,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 和库赛7月22日被美军打死。“扑克牌通缉令”上的大部 分伊前政府高官已先后被捕、自首或被打死。驻伊美军 曾悬赏2500万美元抓捕萨达姆。
1.特点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
损失最惨重的战争
2.原因
①领土(石油)争端(最主要): 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21课 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教师用书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21课 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教师用书

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海湾战争正式爆发,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地中海上,美军战舰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精确击中伊拉克战略目标,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仅仅三个月,伊拉克就宣布接受美军提出的所有停火条件。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现代化局部战争,它是怎样爆发的?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具有怎样的特点?对现代战争理论产生哪些重大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教法案例1.“海湾战争”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波斯湾地区战略位置;(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3)国际社会和平解决的努力失败;(4)海湾战争的爆发极其经过;(5)海湾战争的特点。

本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讲述时可结合地图讲解战争爆发的原因,尤其需通过视频资料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伊拉克战争”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三个要点:(1)伊拉克战争的原因;(2)伊拉克战争的过程;(3)伊拉克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

本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讲述时注意以下问题:一、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绕开联合国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严重挑战了联合国的权威,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二、略讲伊拉克战争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战争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三、比较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异同点,认识美国两次军事行动是“两极格局结束后建立单极世界的表现之一,其实质目的在于控制波斯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1.背景(1)海湾地区是世界石油主产地,战略地位重要。

(2)伊拉克与科威特在主权和边界问题上存在争端。

(3)1990年8月,伊拉克突袭并占领了科威特。

(4)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对联合国的决议置之不理,顽固坚持侵略立场。

2.过程(1)准备阶段:美国制定“沙漠盾牌”行动计划,以美国为主组成了攻打伊拉克的多国部队。

美国伊拉克战争

美国伊拉克战争

美国伊拉克战争在2003年,美国决定对伊拉克展开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引起了全球的争议和反对。

本文将就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原因、影响和教训进行探讨。

一、原因1.政治原因美国政府认为,伊拉克政权在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义等方面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美国还想通过对伊拉克开战,来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2.经济原因伊拉克是拥有世界第二大油田的国家,控制伊拉克就等于控制了重要的能源资源。

美国政府认为,通过占领伊拉克,可以确保自己在未来能够在全球能源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影响1.人员伤亡伊拉克战争中,双方的军人和平民都遭到了严重的伤亡。

据估计,伊拉克战争期间,大约有20万人左右的人死亡,其中包括约4万名伊拉克平民和约4,000名美国军人。

2.政治影响伊拉克战争导致伊拉克政权被推翻,这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中东地区的平衡。

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局势不断恶化,导致该地区的军事冲突和恐怖袭击频繁发生,使得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

3.经济影响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军事行动之一,据估计耗资4000亿美元。

这场战争不仅使得美国国内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三、教训1.不要随意对别国动武伊拉克战争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教训——国家应该尽量避免动武,更应该慎重考虑动武的后果。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决定其它国家的命运,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而无视国际法和人权。

2.发挥联合国作用伊拉克战争也表明了联合国的作用有多么关键。

在对整个事件进行处理时,美国明显地与联合国的决定背道而驰。

联合国不仅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机构,也是平衡国家权利和国际权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接续点。

3.保持战争的区别性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军队,保持战争的区别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被指责对平民实施了杀戮。

而事实上,这些事件并不是人们所说的“误杀”,而是有意的杀戮,这为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基解密”公开的文件证明,美国国防部登记的伊拉克人的死亡人数为10万9千人,其中有大约6万6千名平民百姓。

英国政府统计的伊拉克死亡人数为115,259人。

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借口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来证实伊拉克并没有所谓的“大杀器”之后,民主的美国人全体选择了沉默,没有人道歉。

实际上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因为萨达姆拥有“大杀器”,也不是为反对独裁、建立民主而战,美国对伊战争的真实目标就是为了“制止伊拉克采用非美元结算石油贸易”,因为这会动摇美国人继续印刷美元纸币消费全世界的根基。

美元在跟黄金脱钩之后,美国通过强权让美元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

说到底,利益才是根本的,民主自由人权都是骗人的。

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真实原因的分析
距离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了十年,人们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仍然扑朔迷离、莫衷一是,近来有为美国大唱赞歌的公知告诉我,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正义、民主和人道主义灾难,到底事实是如何的呢?试着分析一下。

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对外借口是“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理由成立吗?伊拉克被美国主导的禁运封锁和武器禁运多年,伊拉克到底是什么情况,伊拉克到底是什么情况,美国应该心知肚明,否则美国的中情局太失职了。

另外,即使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不足以对美国构成威胁,所以这个理由太牵强附会。

美国他们还没有找到确凿可信的证据,却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经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销毁的一些文件和人证。

2011年2月15日,当年向美国及德国透露伊拉克藏有大杀伤力武器,直接引发伊拉克战争的情报人员,首次承认一切其实均为谎言。

所以,这个原因只是美国能拿出来公开说的原因。

有网友告诉我说,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为了正义,是为了人道主义灾难。

其实,如果有这么好的借口,为什么美国不用呢?反而要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公知们为其辩护?就算有网友给我提出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确实发生过人道主义灾难,萨达姆杀死过许多平民,那个时候是美国在强力支持萨达姆期间,为什么美国当年不出手,而要事后多年才出手,并不敢以此为出兵理由。

但为何2002年美国非要除萨达姆而后快?
一种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借口,那就是伊拉克的石油。

伊拉克为世界第三储油国,匹夫无罪,怀玉其罪,这也符合中国的历史逻辑,也是一直被中国公知们嘲笑的理由。

但这也是被美国权威人士承认的:2007年9月16日,美国前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称,基于政治理由,他不方便承认众所周知的事,
进攻伊拉克是为了石油。

但战争后期,美国并没有垄断伊拉克的石油开采,甚至中国的公司也获得了一部分合同。

这被中国公知们当作美国正义的理由。

如果美国不是为了石油发动这场战争,那么格林斯潘要掩盖的是什么呢?
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萨达姆要用欧元结算石油,这严重威胁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基础,所以萨达姆必须被除掉。

那么有什么事实支持这个推断呢:
1、在2000年11月,萨达姆要求伊拉克的石油使用欧元计价。

他的决定提升了美元当时的最主要竞争者欧元的作用,并威胁到美元的地位。

2、美国财政部前部长保罗?奥尼尔⑨,在布什政府2001年上台后的第一次部长会议中,主要的议题竟是如何清除萨达姆——尽管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对美国的安全造成了任何的威胁。

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按说支持清除萨达姆的人应该是中情局局长或者国防部长这样角色的人,而不是财政部的人提出要清理萨达姆,要么是萨达姆的行为让这位前部长非常头痛。

3、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英国虽然参加了欧盟,但他并不使用欧元,波兰是2004年参加的欧盟,并且现在也不使用欧元,澳大利亚和美国更不使用欧元。

4、作为欧元的主导两个国家法国、德国的反应。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阿拉伯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
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由于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

这是法国、德国对美国的行动罕见地反对美国,可见美国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其利益。

5、在美国赢得军事成功之后不久,所有伊拉克的石油重新使用美元交易,欧元则被彻底废除。

6、2010年以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则是另外一个例子。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质疑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美元的主导地位时,欧元开始受到世界各国央行的青睐,并在各国央行的外汇比例中逐步上升。

欧元对美元汇率更是上升到了1比1.6的高位。

美国政府在经济严重衰退的背景下,正需要外国慷慨解囊,为政府的巨大赤字融资。

欧元的强势对美国政府的财政计划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因此,为了摧毁欧元所提供的避险港,或者欧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名誉,美国对欧元再次发动了战争。

不过这次是华尔街领衔的对冲基金和美国的媒体。

先是美国媒体大肆渲染报道欧洲各国的庞大债务,尤其是希腊的财政问题和倒债风险,再是美国的对冲基金集中做空欧元,打击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并推高希腊国债的收益率,使得希腊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成功制造欧债危机,并导致大量天真的投资人重新选择美元和美债作为避险地。

【因为这会动摇美国人继续印刷美元纸币消费全世界的根基】这种观点比较糊涂
我来给你科普一下!
一。

货币的增发分为合理和不合理两种,譬如你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你如果不增发货币,你的货币就会升值也叫坚挺。

因为,产品和服务多了5%,货币量少了5%,对吗?
所以合理的货币增发是这样的,基于下一年的经济增长的预期,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这个预期增发约=这个预期的货币。

譬如,经济报告显示下一年的经济增长是5%,那么中央银行就可以增发5%左右的货币,那货币体系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不合理的货币增发就是用远高于经济增长预期的百分比超发货币,譬如中国经济增长8%(先假定没有水分,但是生产效率是很低下的,就是增长的品质很差,以后要还债的,要形成银行呆账的)然后,中国的中央银行却超发了17%的货币。

这种不合理的超发在欧美国家现在是绝对不会被议会批准的,因为,基于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原则,这种公开的掠夺是违宪的。

即使在中国也同样是违宪的,但是中国比较特殊,没有宪法法院。

那么,欧美国家如果政府预算的钱高于它的收入,怎么办?只有发行国债,国债就是政府给定一个回报的预期,其实就是给定购买国债的人一种预期,我政府会有办法增加收入并用这个盈余的收入回报现在支持我这个预算同时购买我这个政府债券的人。

一个出卖这种预期,一个愿意购买这个预期,两厢请愿,谁都不欠谁,完全是生意伙伴。

所以说,因为,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而张口闭口美国欠中国多
少钱,那是不懂经济的说法
二。

美国的货币增发比例是需要国会批准的,每年都要谈判解决,不是美联储可以随便想发就发的。

如果,美国也可以没钱了就开机印美元的话,它哪里来那么多国债?一粉钱的国债都没有必要发,还给利息?做你的大头梦去!
所以,美国国债虽然数字比较庞大,接近他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美元一直是比较强势和坚挺的货币,原因就是他不滥发货币!美元相对坚挺是美国国债比较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克林顿时期,财政是盈余的,那时候的税率比现在高。

现在的美国税率是小布什搞的,那是个败家子,到处耍横就是不懂经济,给了老百姓一点实惠就马上要人家跟他去创造他的新世界,胡闹!当然,911是个因素,但是总体上比较失败。

最近奥巴马要增税就是这个原因,仗不打,钱该要的还要要,这位就聪明很多。

我们这里瞎宣传,越宣传老百姓越盲流,真的害死下一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