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暖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暖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刘向龙1

? 金 煦2

娄小铁1

(1 湖南工程学院 411101 2上海 约克空调)

【摘 要】 采暖制冷用能在建筑用能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及现代建筑物内的人们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病态

反应,环保节能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是暖通技术发展的方向。为此,本文介绍了几种节能环保暖通系统,以及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

【关键词】 环保;节能;空气品质

The Status and Prospect of HV AC Technology Liu Xianglong 1 Jin Xu 2 Lou Xiaotie 1

(1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411101, 2 Shanghai York )

【Abstract 】 Because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HV AC being a grea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the

people living in modem construction show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morbid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IAQ are the orientation of HV AC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systems about energy convers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ethods of elevating IAQ.

【Key words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versation; IAQ

?

刘向龙, 男,1978.5出生,讲师,湖南工程学院建工系建环教研室(北院)主任

1 引言

上世纪20年代,随着压缩式制冷机的加速发

展,暖通空调技术开始大量应用于以保证室内环境舒适为目的的公共建筑、商用建筑的环境控制中。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都使用了中央空调,它的使用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家用空调以及供暖开始普及。随着空调大规模的使用,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能源的供给满足不了社会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耗能在社会总耗能中占的比例相当大,发达国家的建筑用能一般占到全国总耗能的30%~40%,而采暖制冷用能在建筑用能中占有30% 左右。高能耗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近年来,中国的大气污染已经跨出国界,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在过去20多年来,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建

筑无内的人们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病态反应,这一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并提出了病态建筑和病态建筑综合症(SBS)概念。随着SARS 病毒的爆发,空调房间内空气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环保节能和室内空气品质是暖通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

2 环保节能

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源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尽几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维持在约10%,但能源的增长率只有3%~4%。在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0%左右。有资料表明,我国每1美元的GDP 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所以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这样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节能。建筑节能是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当然我们所说的建筑节能不是说不用空调或采暖系统,而是尽可能的设计和制造绿色空调以及节能的空调采暖系统。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低温地板辐射冷暖系统、蓄冷空调系统都是节能和环保的有效手段。

2.1 地源热泵空调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在冬季吸收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资源的能量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向天然资源释放热量,给建筑物供冷。地源热泵系统按天然资源形式可分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和地表水热泵系统。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土壤耦合地热换热器。土壤源热泵是以大地为热源对建筑进行空调的技术,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土壤源热原系统因节能、节水而普遍受到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等的关注。至1983年,瑞典就有6000多个水平埋管热泵系统,美国有1万多个此类系统在运行之中,主要用于居民住宅、别墅、学校、商业建筑[1]。我国至今还未有应用实例,但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注意该系统。我国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大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希望冬季供暖,因此,在我国开发、研究土壤源热泵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地下水热泵系统分为开式、闭式两种。开式是将地下水直接供到热泵机组,再将井水回灌到地下;闭式是将地下水输送到板式换热器,需要二次换热。地表水热泵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相似,用潜在水下关联的塑料管组成的地下水换热器代替土壤换热器。湖南的凌天科技的空调系统就采用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其共性是以水(或者其他液态媒质)作传媒,水源热泵是其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形式,地源热泵是目前正处于积极开发的机型。其制冷或制热工作性能系数均可达到 3.5~4.4,与空气源热泵(空气-空气或空气-水热泵)相比,要高40%左右。

虽然采用地下水、地表水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好、能耗低、性能系数高于土壤源热泵,但由于地下水、地表水并非到处可得,且水质也不一定能满足要求,所以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且水源的探测开采技术须进一步提高和降低开采费用。

2.2 太阳能空调

太阳能空调所需的能源部分或全部来自太阳能。太阳能空调是利用太阳光辐射为能源进行制冷工作的空调系统。通过使用太阳能空调,不仅可以弥补供电缺口,还可以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做出贡献。推广使用太阳能空调,既没有使用电空调所带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也由于不使用氟里昂等有害物质而不会破坏大气环境。所以说太阳能空调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节能空调。目前太阳能空调的主要型式有:太阳能电制冷空调、太阳能热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等。太阳能制冷空调主要包括:太阳能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空调。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于2002年研制出同时制冷和制热的太阳能冷管,的这项成果日前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 该太阳能冷管利用吸附热泵原理,用沸石分子筛作为主体吸附剂,采用整体成形新工艺使吸附性能比传统的颗粒床提高55%,传热性能提高100%以上;用水来作制冷工质,避免了化学药物(如氟利昂)一旦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其造价比同类设备降低了一半。 目前,这种“太阳能冷管空调”有望解决如别墅、活动房的全天冷气、热水供应的需要。如果应用在警察岗亭,可以大大改善警察的工作环境,而无需为电能供应而烦恼。

我国首台太阳能空调是浙江海宁斯泰德于2004年9月研制成功。该太阳能空调是以太阳能无穷的光热原理,采用化学能强化多级接收方法,收集和储存大量的能量,再由太阳能吸附器、热助器和冷助器,根据制冷、制热需要随时满足阴雨雪夜使用。实现了昼夜全优化高效运行,特点是热值高,升温、降温快,使用时无明火、无烟尘、无污染。通过光能高效产氧制冷、制热,比传统空调节约电能达60%左右。另外,在遇连续阴天和梅雨季节,该机会自动采用光电转换系统,以达到连续运行功能。从外观上看,该机与传统压缩机相差不大,目前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略高于一般家庭空调。

2.3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就是在地板中直接埋设热水管来加热地板,再由地面辐射热来加热室内空气的采暖形式。这种采暖方式辐射体表面温度不大于45℃,采暖介质常用热水,其辐射体一般是其中埋

设了加热管的建筑物构件,如墙壁、顶棚或地板,其中以地面辐射采暖应用居多。

由于地板层结构中有多孔介质,具有储热能力,因此该系统可以考虑采用间歇供暖方式,即通过降低日间温度来减小房间负荷,从而减小建筑物的能耗。)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是在地板上均匀布置散热盘管,热量以辐射对流的方式向上传递,室内温度下暖上凉,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热舒适性比较好,根据范格方程计算,在比正常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达到其他供暖正常室内温度的热舒适感[2]。地板供热具有舒适性好、减少扬程、节省空间、私密性好、易于计量改造、可利用低位热源和节省维修费用等特点。但是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造价高,维修度大,热媒适应性差给这种系统的普及带来了局限。 2.4 蓄冷空调

蓄冷空调的介质主要有冰和水两种。冰冷空调是指在夜间电价较低廉时,开启一部分制冷机组制冰,并将总能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电价较贵时,采用融冰提供的低温水,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满足用电高峰时空调的负荷,降低用电成本。冰蓄冷是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蓄冷技术,其蓄冷密度为335KJ/kg,占用空间只有水蓄冷的25%~30%,可以提供较低温度的空调供水,有利于提高空调的供回水温差,以减小水泵容量和配管尺寸。因此,冰蓄冷应用更加广泛[3]。但蓄冷机组在蓄冷时工作在制冰工况,其效率较低,而且蓄冷和释冷都必须用不冻液循环,其技术较复杂,投资及运行费用比水蓄冷高。此外,还有利用变温相变材料(如共晶盐)作为蓄冷介质的,但因技术尚待完善且成本高,任在开发研究之中。

水蓄冷技术十利用3℃~5℃的低温水蓄存冷量,发展于五六十年代。其优点是投资省,技术要求低,维修费用少,有事可以利用原有的消防水池兼作蓄冷水池,对于有些大型的蓄冷工程其投资比常规空调还低。同时水蓄冷系统在冬季还可以蓄热供暖,我国葛洲坝水电站的水蓄冷式中央空调,可兼顾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使用。但水蓄冷只能利用8℃~11℃的温差,蓄冷密度低,仅有334~

460KJ/kg,且水蓄冷占地面积大,保温性能差,冷损耗大。

还有一些环保节能的暖通系统例如说集中供热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3 空气品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3年定义,病态建筑综合症是因建筑物中央空调的使用而产生的症状,它包括眼睛发红、流鼻涕、困倦、头痛、恶心等。近年来,有些专家建议将人们对室内气味产生的不满也纳入病态建筑综合症中。大量分析表明,人们超过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在这种情况下,SBS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室内空气品质(IAQ-indoor air quality)不佳引起的。

由于室内空气品质的原因,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现代化密闭写字楼的工作人员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与此同时,由室内空气品质简介引起的社会工作效率降低和病休、医疗费用等社会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很可能需要增加建筑和空间系统的投资及围护费用。

空调系统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如果空调系统不能控制室外气体污染物,以及保障热舒适性(对大多数任而言的温湿度条件),那么对室内空气品质就会发生。针对以上原因,下面提出通过空调系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

3.1 充足的通风量和送风方式的改变

通风效率和换气效率评价指标这两个指标是

从发挥通风空调设备和系统的效应,进行有效通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出发提出来的。利用室外新风稀释与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或气味,仍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基本措施,并认为有效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通风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通风系统的评价指标。换气效率,定义为室内空气的实际滞留时间与理论上的最短滞留时间的比值。它是衡量换气效果优劣的一个指标,与气流组织分布有关。通风效率,定义为排风口处污染物浓度与室内污染物平均浓度

之比。它表示室内有害物被排除的速度的快慢程度[4]。

设计良好的空调系统应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及换气次数,提供足够的室外空气来满足通风要求,并消除异味和污染。在送风方式上,可由“置换式”代替传统的“上送下回”气流分布方式。

3.2 空调房间内合理的温湿度

在空调房间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对热舒适性很重要。在一个区域不同的房间中需要不同的供热和供冷温度时,可以在单个房间内设计不同的温度。此外,还可以实行“工位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人们附近设置送风的末端装置,个人的舒适性要求则可通过送风末端来满足。湿度也是热舒适性的一个因素,提高相对湿度削弱了蒸发散热的能力,因此相当于提高了温度。不正常的湿度也引起其他IAQ问题,湿度过高或高低会产生不舒适,而相对湿度高能促发霉和病菌的生长。

3.3 异味和污染物的控制

控制异味和污染物的一个技术是用室外空气稀释室内空气,只有连续用室外空气有效地与与室内空气混合才会起稀释作用。另外还可以用隔绝异味和污染物的方法。这可以通过设计和运行空调系统来控制房间之间的压力关系达到。第三个方法是使用局部排风系统,也就是说在污染物周围维持一个负压状态来隔绝和消除污染源。

4 结束语

空调的发展一来于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给空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健康的空调系统是本暖通技术发展的必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周亚素,张旭土.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前景[J].新能源,1999,第21卷第12期.

[2] 白静,黄书生.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分析山西建筑,2004,

第30卷第20期.

[3] 姜明健,郭航等.蓄冷空调运行经济性计算机分析系

统[J].FLUID MACHI NERY,2001,Vol . 29 ,No. 3 .[4] 耿世彬,杨家宝.室内空气品质及相关研究[J].建筑

热能通风空调,2001,第二期.

(上接第77页)开机、定时关机等),某个房间空调的起停与其它房间空调无关,控制器为线控,线控器的位置可设置在门后的墙壁上或集中在控制

室内,土建时留有接线盒即可。

5.3 高效节能:大型中央空调系统集中供热、供冷,长时间使用会带来高电费、高管理费;且一开全开、一关全关,运行费用高。而普通的分体式空调,在面积较大的房间内常发生室温不均。 VRV 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可根据房间内的空调负荷(如室内机开启的数量、房间的温度等)大小自动调整,在室内负荷大时压缩机在高频率运行,在室内负荷小时压缩机在低频率运行,压缩机的启动采用软启动方式,避免了普通压缩机的高启动电流。精细控制的实施使得节能运转得以真正实现,平均运行费用比传统的中央空调节约40%。

5.4 噪音小:每个空调房间里有1—3台室内机,室内机的风量小,噪音小,运行的噪音最低可为36dB(A)。

5.5 安装方便:安装所用的管道为细铜管,安装方便,施工时间短。 6 结束语

以上表明,VRV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兼具大型中央空调和普通分体式空调的优点,功能相当于小中央空调,运行费用低,节能明显,噪音小,安装方便,施工时间短,适合目前小型办公楼、商用房和住宅多居室等建筑。

参考文献

[1] G 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 何耀东,何庆.主编.旅馆建筑空调设计,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95

[3] 清华大学等四校合编.空气调节.第二版.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86

[4]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第二版.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 张强.某办公楼VRV变频风冷热泵空调设计[J].制冷

空调与电力机械,2004,(2):49-51

[6] 周秋珍.可变冷媒流量(VRV)小型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5,(7):63-65

暖通空调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暖通空调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暖通空调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暖通空调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就这些技术本身及其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从控制的角度看,空调从一开始就是对室内温湿度等参数的控制,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以前,人们只能采用手动控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空调设备上采用自动控制,例如典型的PID控制。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科学技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计算机不仅有惊人的运算速度和很高的计算精度,还具有记忆、判断等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的可靠性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从而在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用于空调系统控制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自动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如自适应控制、最优化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新的控制方法和技术,这些 控制方法已经或正在给空调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单片机和微型计算机,它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在空调技术实验室、空调设备生产车间、恒温恒湿空调房间及智能化大楼等空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微机巡回检测数据处理系统

2)微机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3)微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 (4)微机监督控制系统(SCC,Supervisory Computer Cntrol) (5)微机分布式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包括三个控制级别 DDC 级、SCC级禾口MIS 级(Ma nageme nt In formation System) : 现在,空调产品及空调系统中都或多或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空调设备如果能加上计算机控制,那么它的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就很明显,它的用户也就越多;现在,几乎所有的制冷机组都安装了计算机控制装置,以便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冷量和水量,从而保证节能和最优化运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变频技术相结合,在空调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VAV系统和VRV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飞速发展的;模糊控制家用空调器就是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预计不久的将来,将出现神经网络控制空调器。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要求根据室外气候条件的变化,调整空调房间的温湿度参数和空调设备的运行工况,因此,自动控制系统早就得到了应用,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很成功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空调控制系统与安全保卫系统、自动办公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成为大楼智能化控制系统,这样的建筑也就称为智能化建筑,此即所谓的楼宇自动化

暖通项目安装施工方案

微电子科研大楼及产业化项目科研大楼、总装 厂房、门卫工程 暖 通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编制单位: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1) 二:编制依据 (01) 三: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01) 四:施工内容 (02) 五:施工方案 (04) 六:劳动力安排、进度计划、施工机具 (35) 七:检验与调试 (33) 八: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35) 九:工程验收规范和标准 (40) 十:质量控制措施 (43) 十一:安全防护措施 (47) 十二:成品保护措施 (48) 十三:文明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措施 (49)

暖通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微电子科研大楼及产业化项目科研大楼、总装厂房、门卫工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东方红路559号,由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长沙华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科研大楼:五层,总建筑面积为11947.86m2,建筑总高度为23.25m;总装厂房:一层,局部夹层,总建筑面积为6259.46m2,建筑总高度为13.20m,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的厂房;门卫: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90.03m2,地上建筑总高度为5.40m;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防火规范要求划分防火分区。 二:编制依据 2.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 2.4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 2.5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 2.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35-2010 2.8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2.9 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合同书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工艺、土建等专业设计资料 三: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3.1

解析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解析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9-07-03T14:41:27.7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翁敏亮卢荣信张散散 [导读] 本文阐述了机电安装工程中常用的暖通空调新技术,对暖通空调新技术中的CFD技术应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分析。 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温州办事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运而生,所以为了发挥暖通空调系统的作用,需要科学合理应用新技术,在应用暖通空调系统的同时,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符合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使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进行合理调节,为用户营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机电安装工程中常用的暖通空调新技术,对暖通空调新技术中的CFD技术应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应用;发展方向 暖通空调系统对于现代人们生活非常重要,其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质量,需要合理采用暖通空调技术。以下就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机电安装工程中常用的暖通空调新技术分析 1、储冷技术。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储冷技术应用能够将储存的冷量转化为能量,在实现能源节约的基础上,还有效的减少了空调的使用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在暖通空调系统储冷技术转化模式中,由于夜间耗电量较少,进入制冷模式后可以将冷水或是冰利用冷量方式进行存储,在白天耗电量多的时候对存储的冷量进行释放,既达到经济效果,同时还实现了节能环保护目的。而且储冷技术在夜间人们用电量少时候进入正常的制冷模式,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内减少用电,可以有效提高用电效率,并进一步对城市用电压力进行缓解,确保了电力资源的最大效率的利用。 2、地源热泵技术。暖通空调系统利用再生能源对空调运行所需的供冷供热条件进行满足时,地源热泵技术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通过输入少量电能,引导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形成热泵空调系统对空调采暖设备提供能量的方式,达到智能化节约能源的目的。作为有效节约机电安装工程体经济成本的技术,不仅具有较大的节能性能,在智能化方面也展示出较为便捷的应用。在寒冷的冬季,智能化的地源热泵技術将依照空气温度的数值将地下的热能进行提升,引导至地上,进而实现取暖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地源热泵技术还将会依照温度的变化,将地面上的热能转移至地下,进而降低机电安装工程体的温度,为机电安装工程体使用者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利用低位热量向高位热量转移的方式,在保障机电安装工程体能源消耗较低的同时,提升机电安装工程体的舒适程度。 3、太阳能技术。由于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便于开采,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具有较好的清洁性和环保性。针对于当前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许多资源的开采都避免不了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同时部分能源还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时既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同时还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太阳能作为最清洁和环保的能源,对其进行利用不会对环境带来破坏,同时也不会产生污染。当前利用太阳能最多的即为太阳能热水器。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也在不断增多,其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能,并对其进行转化,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利用热导循环系统将其传至换热中心,并进入以采暖系统,从而实现供暖。在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中利用太阳能资源,即通过集热器来实现热能的转换,并通过电子食品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在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中,通过使用太阳能资源,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同时还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进一步实现对人民生活环境的有效改善。 4、变频节能技术。暖通空调系统还要重视变频技术的合理运用,利用该项技术对空调系统的运行频率进行有效调节,使其运行性能和运行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避免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功能损耗,增加运行成本。此外,采用变频节能技术,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节能环保减排效果,使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优势得到彻底的发挥,进而为人们构建一个舒适、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暖通空调新技术中的CFD技术应用分析 暖通空调新技术中的CFD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际物体流动情况,以便通过有效的分析,来控制室内风力流动情况,使其通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因此现代暖通空调系统应用CFD技术非常重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具体表现为:(1)合理设计空调空间气流组织。暖通空调系统中的空间气流组织设计非常重要,做好该项设计工作,可以大大降低空调能耗,使整个暖通空调的运行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实际运行时,相关设计人员可以积极运用CFD技术,对建筑室内空间的空气分布情况进行科学测量,并充分考虑每个空间的应用性能,如:室内空间、客厅等,对于通风性的要求都是各有不释怀,因此设计人员在对暖通空调空间气流组织进行设计时,必须保证各空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提升居住者满意度。(2)分析建筑外环境。通常室内环境的温湿度都会随着室外环境所影响,进而出现小区热环境、二次风等不良现象。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设计人员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就要大力运用CFD技术对外部风环境进行充分的模拟,以便随时掌握室外通风情况,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提高室内自然通风效果。(3)研究建筑设备性能。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还要全面掌握各相关设备的流动情况和传热系数,如:风机、冷藏柜以及空调器等,以便可以进一步保障建筑设备性能,提高建筑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和通风性。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重视CFD技术的合理运用,通过该技术来模拟各建筑设备的流动情况和传热系数,并对相关数值进行有效的分析,进以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建筑设备的正常性能,从而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设计效果。 三、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在满足人们对环境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质量。其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1)加强自动化供热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断发展自动锅炉、自动化换热站以及其它自动化供热设备,进以在提高城市供热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保证整个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人们创建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2)结合国家相应的节约能源规定,在大范围内实施运行分户计量制度,即通过在建筑各单元中设立温控阀和热量表,来调节每个室内空间热舒适度,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供热需

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针对我国暖通空调这一基础设施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了该项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在发展道路上的挑战。根据当前国家发展的大形势下,提出了暖通空调的机遇及发展方向。 标签: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c47377528.html,ki.1672-3198.2017.19.103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巨大提高,国民经济也上升迅速,为了寻求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多工作、生活建筑采用中央空调来改善室内环境。在中央空调给人们带来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能源。据统计,用于控制室内温湿度的暖通空调能耗占据整个建筑能耗的50%~60%,由此可知,暖通空调的能耗是实现色绿节能生活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所以,关于中央空调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我国颁布了很多相关制度。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在健步如飞,中央空调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加上现有技术的制约,中央空调的能源消耗量还是居高不下。而制约我国暖通空调技术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1)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不准确。由于人们对暖通空调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人们产生了比较片面的思想,多数人认为暖通空调的存在就是在夏天降低室内的温度,让人们享受舒适的室内环境,更有甚者认为暖通空调制冷越好,其设计越好的理念。从专业角度来解析空调,其实就是空气调节,在合理的负荷条件下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而现在许多建筑内安装的暖通空调的负荷都存在设计计算问题,远远高于建筑实际需要的负荷,浪费空调设备和投资,没有合理的选择适合建筑的暖通空调设备,增加了运行成本,缺乏空调自我控制方面的设计,只是使用者在进行简单的人为操作。(2)缺少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暖通空调在我国是新兴的建筑设施,但是对于其广泛的应用率来说,暖通空调的设计人员是相对缺乏的,这就导致由较少的设计人员进行大量的暖通设计。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人员往往会缩短设计周期,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设计人员问题考虑不全面,设计计算不准确,从而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而由于开发商在暖通专业上的认识不足,也就无法对设计人员的设计进行校核和约束。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人均能源占有量更是远低于全球人均能源占有量。我国紧张的房源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开发,这就更加导致了设计人员设计得不合理,浪費了大量资源,污染环境,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相背驰。 1 暖通空调技术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调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服务于人民的不可或缺的行业,暖通专业现下的重点应该是围绕节能展开工作与技术开发。然而,我国暖通行业对于新技术的研发相当滞缓,这主要受影响于暖通行业在技术开发上的能力不足以及过高的研发成本。而传统意义上减少能耗的技术也只是在空调自身变频技术上达到的智能调节。因此,暖通专业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方针和社会发展的节能要

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邱林微

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邱林微 发表时间:2017-10-16T11:04:24.6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作者:邱林微 [导读] 随着建筑业的大力发展下,也带动着空调迅猛发展。只有发展环保,健康,节能的空调系统,才是暖通技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在不断提升,其中建筑工程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室内空气的质量、温度多由暖通进行调节,因此空调在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暖通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提升建筑使用的舒适性,更好地实现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暖通技术;现状;发展前 引言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因为压缩式制冷机的发展,暖通技术也在大范围地使用,开始大量运用于商业建筑和公用建筑中,并且是为了保证建筑内环境舒适为前提,所以这个技术在国内外都在快速使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都在使用这种技术。暖通技术的发展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管理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1暖通技术发展的现状 1.1国内暖通空调设计投入少 暖通空调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设计投入少,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人事,在暖通空调与建筑设计结合方面的投入很少。这就导致暖通空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影响到建筑的舒适性和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 1.2暖通技术缺乏一定的科学评价方案 在暖通技术的发展中,暖通技术的设计方案可谓是“百花齐放”,所以怎样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选择做最合适的,成本最低利用率最大的方案,就成为了一个待于解决的问题。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暖通是能源消耗的最大“凶手”,所以暖通很依赖国家的能源。关于如何减轻污染,减少能耗成为了暖通技术设计发展的关键之处。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的提出,对这些关键之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需要暖通技术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案,用这些评价方案来指导暖通技术的设计方案更合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3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不受重视 在建筑的建造中,很多企业为了实现自己自身的最大利益化,所以他们往往注意的是建筑的设计而不是暖通的设计,很多的建筑管理者认为,建筑的设计才是决定着建筑成败的关键,而暖通的设计往往只是加分项目,不用受到很高的重视。还有个原因导致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不受重视是因为暖通的设计费用使用不合理。在暖通的现状中,暖通的资源使用和设计需要的优化与现状相差很远,在人员的使用不足和不受重视以及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暖通技术的方案自然是不能做好的。 2解决暖通技术问题的措施 2.1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要想促进暖通技术的发展,政府应当加大对暖通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职能,对暖通行业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应当引导暖通技术向节能性、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应当规范招标和投标工作,为暖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针对于节能企业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助,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更好地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2培养暖通空调人才 要想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应当注重培养暖通空调技术冉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对于建筑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技术都有所了解。同时应当注重对于空调人才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深入了解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3暖通技术的发展前景 3.1蓄冷空调系统 蓄冷空调系统的介质主要由水和冰组成。它是指空调在夜晚电价比较低的时候,把水冻成冰块,把总能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时,把冰融化成水,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降低用电成本,控制用电高峰期时能源的消耗。蓄冷空调技术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来的新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泵容量和配管尺寸,提高空调的供回水温差。所以,冰蓄冷的技术运用很广泛,但是由于释冷和蓄冷都必须使用不冻液循环,这种技术很复杂,并且运行和投资的成本都比水蓄冷要高。而水蓄冷技术是发展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使用低温水蓄存能量。它的优点是技术要求低,维修费用低,投资少。对于大型的蓄冷工程,它的投资比常规的空调还要低很多,而且水蓄冷在冬天还可以蓄暖,在我国的葛洲坝水电站中,其系统就用的水蓄冷式的中央空调,可以在冬天供热夏天供冷,但是水蓄冷的缺点是保温性能差,占地面积广,损耗也很大。 3.2太阳能空调系统 太阳能是十分重要的清洁能源,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这种能源来发挥自身的作用。使用太阳能系统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能够节约国家能源。同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保证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整体湿度。太阳能空调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减少对于大气的污染,能够降低使用成本,更好地提升空调设计建设的效率,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太阳能空调是空调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方式。 3.3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环保的,可再生的能源空调系统。它在夏天可以向天然建筑释放它的能量,给建筑物提供冷的能量;在冬天它吸收地下水,土壤以及地表水等资源的能量,来给建筑物供暖。而地下水热泵系统也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用比较多的形式。地下水热泵系统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种。闭式是属于把地下水传送到板式换热器,需要第二次的换热。而开式是属于把地下水直接灌入

暖通专业项目手册

暖通专业项目手册

一.工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空调冷、热源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空调水系统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空气处理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冷却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通风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消防防排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节能环保.......................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自动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计量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施工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安装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设备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主要设备说明及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冷水机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空调箱.........................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风机盘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冷却塔.........................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水处理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水泵...........................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诱导风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板式过滤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主要设备维修保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冷水机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空调机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风机盘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冷却塔.........................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水处理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维修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供应商联系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培训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暖通空调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暖通空调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发表时间:2017-12-06T10:33:32.4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作者:李鑫[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环境恶化问题,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控制建筑使用时的能源消耗的重要性。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环境恶化问题,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控制建筑使用时的能源消耗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暖通空调技术的创新,充分贯彻绿色建筑理念,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暖通空调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 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暖通空调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暖通空调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培养暖通空调人才、促进暖通空调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暖通空调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蓄冷空调系统的发展、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发展、低温地板辐射空调系统的发展,这些空调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呈现节能和可持续性,能够在我国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暖通空调技术发展概述 暖通空调是兼具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大功能的空调器。因为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为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因此对这三个功能进行综合得出简称,即为暖通空调。暖通空调的存在在节能、环保以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充分贯彻了热冷计量政策。具体来说,暖通空调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1)供暖技术:实施分户热计量;改造供暖系统;新型供热器的应用;低温底板辐射供暖;区域热供、冷供、冷热电联供技术;(2)制冷技术:新型制冷型、含氟氯烃制冷剂替代物、天然制冷剂以及新型制冷循环;(3)通风技术:冬夏季住宅通风、医院疾病控制通风、医院空调洁净通风技术、地铁或商场公共场所通风等;(4)蓄能技术:低温送风技术、冰蓄冷空调、水蓄能技术、蓄热供暖等。具体来说,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还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是围护结构作用。围护结构按照内外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外围护结构主要是外墙、屋面与窗户,而内围护结构主要是内隔墙、室内地面与天棚等。在北方,采暖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损失比例较大,因此要想促进暖通空调节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改善。第二是规划设计的作用。建筑规划设计能够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指导,规划节能设计需要考虑建筑选址、功能分区、道路布局、建筑走向、主导风向、太阳辐射等,即对建筑物微气候环境进行优化,尽量应用主导风、地形地貌与太阳能的优势。节能规划设计要对环境小气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辐射方面、地理方面以及大气环境方面,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变不利为有利,让微气候环境能够对节能带来便利。 2提高暖通空调技术水平的措施 2.1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要想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政府应当加大对暖通空调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职能,对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应当引导暖通空调技术向节能性、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应当规范招标和投标工作,为暖通空调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针对于节能企业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助,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更好地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2培养暖通空调人才 要想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应当注重培养暖通空调技术冉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对于建筑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技术都有所了解。同时应当注重对于空调人才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深入了解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2.3促进暖通空调企业的发展 暖通空调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在获取更多利润的同时,要注重树立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初次之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有较为长远的眼光,要抓住相应的发展机遇,不断壮大自身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政府应当对节能型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来更好地促进暖通空调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3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前景 3.1采用蓄冷系统 因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所以存在着电负荷峰谷差很大的实际情况。表现在用电高峰期时电量供应明显不足,而在用电低谷期却存在着电量供应过剩的实际情况。针对电力峰谷电价地区可以在低电价时段应用冰蓄冷系统吧水制作成冰,以将冷量加以储存。而在高电价时段则可以释放出储存的冷量。充分应用蓄冷系统能够在移峰补谷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产生非常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2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发展 太阳能是十分重要的清洁能源,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这种能源来发挥自身的作用。使用太阳能系统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能够节约国家能源。同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保证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整体湿度。太阳能空调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减少对于大气的污染,能够降低使用成本,更好地提升空调设计建设的效率,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太阳能空调是空调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方式。 3.3低温地板辐射空调系统的发展 低温地板辐射空调系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空调系统,这种系统主要是以热水为主要材质,在建筑物的地板下面铺设热水管,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地面升温,以达到加热室内空气的目的。但是这种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整体的建设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技术进行探究。 结束语 所谓建筑能耗,指的是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建筑在使用时无论是采暖通风,还是热水供应以及居民在炊事或电器用电时都需要使用较多的能耗。其中能耗最高的部分为建筑的采暖与空调能耗。现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就让我国建筑的能耗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地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也会过多地遭受机电安装工程的剧烈影响,尤其对于暖通空调的使用而言,其不仅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最大程度提升其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但是,由于此类空调的复杂性较高,所以,相关人员务必要对加强研究其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开展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而促使此类空调的质量得以确保。因此,本文就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 如今,我国正极力倡导发展建筑工业化,而只有提升此类安装工程的施工效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同时缩减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才能切实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此类安装工程的工业化道路实现长远发展。在建筑中能源耗损最大的为该项空调系统,当其处于此类安装工程中,室内后期使用过程的环境调节和系统能耗水平都将会遭受此类系统设备和管路施工效果的直接影响。因此,只有立足于此类安装工程的角度,长期对该项空调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才能持续获取最佳的施工质量,进而实现此类工程的延續性发展。 一、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 (一)BIM技术 第一,此类技术首先运用虚拟手段优化设计,然后在有关机电构件的帮助下构建三维信息模型,该项工程总体的虚拟建造和演示须在其安装之前完成,借此全面凸显其施工效果,有利于施工方做任何决策、管理之前密切联系当前的施工情况,进而促使此类空调的安装协调与工程的其他项目中;第二,管线,每一条管线的碰撞试验中都会用到BIM软件,借此提升其调整效果,以期获得最佳的布局效果,借此也能防止碰撞点出现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也能缩减其施工成本,有助于在工程技术的安装基础上完成施工周期;第三,三维可视化,此类软件的应用可全面凸显其总体安装效果、机电安装关系、设备空间关系等。平面图、剖面图直观、具体地展现在三维模型中[1],借此不仅能顺利开展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还能有效避免发生相关的实际施工问题。 (二)集成式制冷机房核心技术 三维仿真技术的应用可改进此类机房的设计,借此主要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机房节能目标。工厂中汇集换热机组、水力模块、压缩机组和电气控制系统[2],然后对其进行装配,促使设备的选型配置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产品经历工厂预制、模块运输和现场拼装过程,就需选取不同的制冷量,也可确保其选取的室内或者室外安装型具备24小时维护结构,上述方法在制冷机房的解决过程中具备新型特点,此类机房除了促使空调系统实现最优运转过程的同时达到节能目标之外,还需确保其运转过程中可同步开启此类系统的关联控制系统。借此一方面促使此

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暖通系统是伴随建筑整个生命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暖通系 统的节能设计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节能设计不但能为建 筑节省一大笔费用,还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在暖通系统的节能设 计中,设计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 计出合理、可操作的设计方案,以实现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经济、节能、安全等 目的,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设计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下,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 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如何 进行空调负荷的设计,如何选择空调水泵,如何对能源进行选择利用,以提高能 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在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时避免对室外环境造成过多的不良 影响,已成为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1 分析建筑物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前,要对建筑周围的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埋设方式进 行全面分析,以设计合理的供热入口;在设计空调负荷时,要综合考虑高度、日照、风力等外部环境因素,结合室内人员、设备、照明等内部环境因素,按照设 计步骤逐步计算,最终得到切合建筑物实际负荷特性的空调设计负荷。 1.2 分析建筑物内部使用情况 要对建筑物的基本使用情况、人员居住的具体数量、废气排放基本情况等进 行考虑,在充分了解建筑内部的相关情况后,通过计算得出各不同区域实际的运 转负荷,以便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合理分区。 1.3 划分防烟区和防火区 由于建筑的楼层数量比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对居民进行疏散,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时,要划分具体的防烟区和防火区,要对防 火区、防火墙、防烟区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有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在最短的 时间内逃离事故现场。 2 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2.1 空调负荷设计 在《采暖空调制冷手册》和《制冷与空调技术手册》中指出,商用建筑夏季 的冷负荷概算指标为210w/m2 ~ 240w/m2,旅馆办公类的冷负荷指标为 94w/m2 ~ 163w/m2。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由于一些问题导致空调装机 容量增加,导致空调系统初期的投资金额增加。一是在设计空调系统时,个别设 计人员只是使用负荷指标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导致制冷机的装机容量增加,造 成了不必要的投资浪费,严重时会对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造成影响;二是在设 计的过程中,考虑各种安全系数,导致空调单位制冷面积超出手册中冷负荷概算,超过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单位空调面积的峰值冷量。从全年的角度来看,建筑负荷 真正处于峰值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大多数时间段,冷机负荷率是处于一种比较 低的状态,COP 并不高。根据经验,一般办公室单位冷负荷指标取70W/m2 ~ 90W/m2,商场单位冷负荷指标取100w/m2 ~ 150w/m2 之间就可以达到日常使用要求(均指建筑面积)。 2.2 选择空调循环水泵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程设计的意义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自己拥有一定的暖通空调设计能力;了解一些相关的规范和条例;熟悉并掌握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同时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的严谨,态度更加的认真,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文献综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而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份的暖通空调业,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更是层出不穷。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因此,如何结合设计的需要,重视相关技术,并有选择而合理的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中,满足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水平,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 2.1.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及能量管理探讨 2.1.1.工况点优化控制 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被重视。S.W.Wang 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个系统环境的预测响应及能量运行来改变暖通空调系统控制,设定点的系统方法,并用遗传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同时优化多个设定点来改善系统响应和降低系统能耗[1],后来他又采用自适应性控制理论对某海水冷却。空调系统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采用带指数遗忘的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方法和基因遗传优化算法,对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单元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2]。罗启军等人提出了一项动态的优化技术在一个指定期间内,能得到使目标函数( 运行成本或者峰值能耗) 最小的房间温度曲线,该算法还给出了暖通空调设备的最佳开/关时间[3]。K.T.Chan 等人提出用遗传算法对风冷制冷机的冷凝温度设定点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制冷机的效率[4]。此外,有许多研究者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暖通空调系统中各个设备的非线性特性,用于实现对整个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目前,研究者们将更多先进的建模方法和智能优化方法引入到了暖通空调的优化控制中,更加注重变工况点的在线优化控制。何厚建等人对已建的暖通空调各关键设备的静态模型采用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建立了水系统工作点优化控制策略[5]杨晓平等人采用模糊聚类和RBF方法建立了空气处理单元的动态数学模型,以最终舒适性为目标优化空气处理单元的温湿度和送风压力[6]。孙一坚根据空调负荷变化对一级泵水系统进行变流量控制,取得了显著效果[7]。总之国内的学者更多探讨的是把智能方法引入控制系统的优化中,仿真研究多,实践成果少。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概述 韩文刚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概述韩文刚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机电安装工程的快速进步,然而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更高 的需求,暖通空调的新技术便是随之出现了,在种情况下本文研究机电安装工程 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关键词:机电安装;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引言:现如今对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也是让我国进入到快速发展的 阶段,根据其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可以打得出,我国在总能耗中建筑能耗便是占 据了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然而随着我国的综合能力在逐渐的 提高和现如今我国制定的发展策略来分析,我国必然会经过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所以要想实现我国机电安装的现代化,将建筑工程走向工业化道路是十分必 要的。所以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诞生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 全新发展机遇。 1.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BIM技术而言,在进行碰撞试验的时候,自身可以进行自动检查和分析,同时也可以得出相应数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得到顺利进行,并且也具 有着相应的准确性以及针对性,降低其盲目施工概率,帮助管理人员获得更加准 确的施工信息,保证成本能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工和材料浪费,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暖通空调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个项目的合作能力,从而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能够提高人力和材料以及机械 设备的应用效率,促进其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并且各个施 工环节也是提高相互联系,降低因为合作困难导致其施工进度缓慢和施工效率低 下的问题,提高机电安全工程的集成化程度,甚至是可以促进企业之间快速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然而现如今伴随着供热系统的自动化升级速度在不断的提高,各种设备的自 动化水平也是在快速的提升,使其锅炉机制等也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应用,这 样更好的去保证供热系统能够保持在更加稳定以及平稳的状态下去运行。在此之 外伴随着分户计量的快速应用,从而使其我国在环保工作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的 法律规划变得更加的完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相关的环保 意识,使其分户计量的应用也是具有着更加广阔的使用空间。在此之外锅炉节能 工艺的快速应用推广,也是带动了相关自动化的机械设备研究工作,从而使其煤 炭的燃烧变得更加的无害化,这样也是对其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与此同时 清洁能源也是会被扩大自身的应用范围,并且随着人们自身的环保意识在逐渐的 提高,太阳能等一些清洁的能源将会逐渐取代传统能源,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 稳定的发展。 2.机电安装工程暖空调新技术的分析 2.1集成式的制冷机房核心技术分析 针对于集成式的制冷机房核心技术而言,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采用先进 的三维仿真的技术,从而对其现如今的设计做出了一定改进,对其中央空调系统 的机房节能做出一定设计。将其换热器组以及压缩机组等在工厂进行相应的集成,

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趋势

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趋势 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郑重承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正是代表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趋势的环保节能、气候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何为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 PPR毛细管网是理想的高效换热器,这是由其结构特点和材料特点决定的。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是指利用毛细管作为采集能量的前端采集器或释放能量的末端散冷散热器。热泵空调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水源热泵主机,也可以采用空气源热泵主机。在冬季毛细管辐射供热工况,供水水温只需30℃-35℃即能达到室温 20℃±2℃;夏季毛细管辐射供冷工况,辅以置换新风的除湿系统,供水水温只需18℃即能达到室温 26℃±2℃。为了区别于传统工况的空调系统,特命名为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 该系统包括三个独立系统: 1、低品位能量采集系统:毛细管网作为水源能量采集器可以置于海洋、江河湖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高效提取能量,把传统开式取水系统变成闭式循环系统,不必考虑水质的影响。毛细管网土壤能量采集器埋置在浅层土壤中采集能量,解决了传统打深孔技术受地质条件影响大和效率低的问题。这样,从初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上都会大大节省。 2、热泵主机能量转换系统:水源热泵主机从低温水源中提取能量,向室内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供冷供暖,夏季运行时能能效比可达1:10,冬季供暖运行时可达1:8 ,远远高于传统的空调系统。如果没有适用的水源,也可以采用空气源热泵空调,直接从空气中提取能量。由于冬季供水水温只需28℃,所以空气源热泵空调的运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室内毛细管能量释放系统:如果仅用于供暖,超薄的毛细管网也可以当散热器,不占空间,不占层高,可以在地面、墙面和顶棚因地制宜安装,热反应时间10-30分钟,舒适性很强。与地板采暖相比,可以节省50mm豆石蓄热层,减轻建筑荷载,与传统地暖的综合造价相当。毛细管网可以用小温差辐射采暖制冷两用,但是为了避免湿度大露点高辐射供冷产生凝露,就要配套除湿系统。常规采用毛细管网恒温辐射+置换新风方案,实现高舒适低能耗达到最高健康环保要求,称为毛细管网生态空调系统,造价与传统中央空调+地板采暖相当,但是节省了空间和能耗,实现的舒适度则是传统空调技术无法比拟的。

浅析暖通空调前景与现状

浅析暖通空调前景与现状 发表时间:2019-03-07T12:17:40.3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作者:张秋爽[导读] 现阶段,我国消耗的能源绝大部分由非可再生资源提供,而随着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人们开始关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对暖通空调的方案进行优选设计,提高暖通空调的综合效益。张秋爽 哈尔滨金隆启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消耗的能源绝大部分由非可再生资源提供,而随着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人们开始关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对暖通空调的方案进行优选设计,提高暖通空调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暖通空调;现状;前景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供热事业也随之有了长足发展,全国范围内已经达到了86540万平米的供热面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供热新技术、供热新设备和供热新工艺等都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应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加快科技成果不断的转化和应用,使得供热系统的设计工艺和供热系统的施工管理等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将缩小与发达国家供热所存在的差距,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环境保护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期待国家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美好。 二、暖通空调技术概述 随着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暖通空调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绿色节能建筑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暖通空调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推出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节能的需要。暖通空调业发展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遵循暖通空调技术的原则。节能、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是暖通空调技术应该遵循的原则。随着不同地域空调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筑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为了使能源结构得到合理化的调整,国家已经贯彻了热、冷计量政策,在政策的指引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空调技术得到了创新,节能建筑因此得到了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应建立智能自控系统,将建筑内所有设备集成一个系统来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综合管理。在实践中还要综合分析各种材料和设计特点不断的改进结构设计,克服热桥的影响,使建筑物适当的采用温度分区来降低小型独立式住宅的耗能量。 三、暖通空调现状 1、方案设计是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问题往往是方向性的问题,造成的损失通常较大,而且修改困难、影响时间长,设计方案既关系到建筑的室内环境参数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又与建筑的工程投资、运行能耗和费用、安全性、系统可靠性、维护费用、操作方便性、调节性能、环境影响、人员舒适性、建筑层高、机房面积、建筑美观性等诸多指标参数有直接关系,因此方案设计是暖通空调设计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暖通空调方案设计容易被忽视 建筑设计方案关系工程设计投标中能否中标,关系到效益和生存,因此受到了各方的重视,但是对于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有关方面往往重视不够,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对方案设计也往往重视不够,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图纸绘制上。造成这一设计现状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周期普遍偏短、建筑设计收费和分配体制不合理,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在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时,多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技术创新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通常成倍增加、风险增大、设计周期大幅度增加,而限于偏短的设计周期,不可能在方案设计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第二,目前的设计费按总投资的固定比例来收取,与设计质量和水平无关,而且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第三,目前各专业分配比例对暖通空调专业也很不利,这与目前实际的工作量比例不相称,从而大大挫伤了暖通空调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暖通空调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确定暖通空调设计方案常用凭经验、采用甲方指定的方案、专家评审法、采用最节能的方案、采用最经济的方案等方法。其中凭经验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用得最多,大约占60%以上。尽管设计经验对暖通空调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完全依靠经验来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也难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专家评审法是目前在重要工程项目中常用的、被认为比较科学的方法,但要求专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对一些复杂问题作出决断,往往也是勉为其难,加之其他一些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问题,这种方法有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最经济的方案、最节能的方案也未必是最佳可行的方案,因此这些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上投入精力和时间太少,加上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的一些技术难题没有解决,方案设计成为目前暖通空调设计工作中比较薄弱、问题较多的一个环节,出现了一些简单化、主观性、片面性等问题。但由于评价手段的落后,人们往往对此难以察觉,更谈不上如何优化和改进。 四、暖通空调前景探讨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意识到了能源的重要性,从那时起真正的注意到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建筑业的节能环保开始兴盛起来。在能源危机前,建筑业暖通空调主要采用的是双风管、定风量系统,其能源的消耗量较大。能源危机后,人们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技术,暖空调的运行观念及设计理念发生的根本的性的改变。新的风量降到了最低,室内温度舒适感较强。虽然降低了能耗,但又使空气质量恶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出现,新型能源的使用,环保和节能的有机结合,暖通空调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中,暖通空调技术仍将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改进,并以新的姿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在当今社会的角色以非常重要。至于暖通空调专业做得是否理想,不需要有关标准的界定。而且还要从建筑行业中各专业的横向比较来看,这样你就会发现暖通空调在建筑节能领域走在了最前列,其发展前景可观,将来计算机会在暖通空调领域发挥着不可估计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