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块硬盘海量存储服务器组装过程

25块硬盘海量存储服务器组装过程
25块硬盘海量存储服务器组装过程

25块硬盘海量存储服务器组装过程

大家迫切需要存储容量

其实大家最迫切需要的主要是存储容量,只要容量够大,其他的都可以凑合,说白了就是希望在一台使用windows、linux等常见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上,尽量多挂硬盘,能挂多少挂多少,越多越好。至于能不能热插拔,有没有专用NAS操作系统,能不能设置层层权限分部门管理等等都可有可无,因为我们就是要多存东西,还得存得便宜,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存那么

多东西最终是为了盈利的,例如一个网吧要做一台电影音乐服务器,一个KTV点歌台要做一个歌曲库,一个超市要做一个硬盘监控器,一个刚创业的哥们儿想做一个软件下载服务器等等,您说他们会舍得用十几万元一台的NAS嘛那得那辈子才能盈利啊压缩成本寻求最佳性价比,对这些眼巴巴盼望跨过盈亏线的经营者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的好:省的就是赚的啊。

到底一台服务器可以挂几个硬盘呢

那么到底一台服务器上最多可以挂多少个硬盘呢

我说25个没问题。这答案您相信嘛不信不信没关系,下面我就亲手装一台给您看看,虽然我不敢说这是迄今为止能挂硬盘数量最多的服务器,但是我估计它至少是目前大家能亲眼看到的挂硬盘数量最多的一台服务器了。

动手筹建带25块硬盘的4U存储服务器

废话少说,动手吧(编辑:怎么听着像武侠啊这文章该发起点去)。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组装这台名副其实的“大型”存储服务器,别以为它像你家写字台那么大,其实只不过是一台标准19英寸4U机架式服务

y1t9d 广州硬盘回收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

器,就在这台仅有16厘米高的服务器上,咱们要给它挂上25块硬盘!其中包括5个400G硬盘和20个200G 的硬盘!如果做成raid0,那总磁盘容量已经达到骇人听闻的6000G,即6T,它的诞生将让所有观众震撼之余不禁要想,也许真的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人类所有的历史都将依靠硬盘代代相传(别扔板砖啊,总要允许抒情一下嘛,纯技术文章多枯燥)。

主板的选择

这台存储服务器是为某煤炭企业定制的,将用来储存海量的勘探开采数据,虽然对于一般存储服务器

来说,CPU的运算速度并不重要,但是最终用户还是指定了要使用这块超微EG2双至强主板,这块主板上搭载了两颗800外频的单核至强处理器,主频为2.8G,其实如果大家现在要自己组装类似服务器,我建议大家可以选用单颗P4双核CPU,配合单路入门服务器主板如intels3000,或者使用一线PC主板厂商出品的945、965芯片组的PC主板,可以获得更高的性价比。

选定超微eg2主板

这就是超微EG2主板,在双核至强出现之前,这可是一块在服务器DIY领域颇有名气的主板,是许多

y1t9d 广州硬盘回收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

人组装双至强服务器的首选,我也用过不少,感觉还不错。现在两个至强2.8的CPU已经装好在主板上,内存也已经插好,是两条1G的金士顿ECC内存。

看,主板边缘上超微x6dvl-eg2的型号清晰可辨。

选定纯铜CPU散热器

大家也许奇怪,不是要组装4U机架式服务器吗为什么在宽大的4U机箱内,还要装两颗这种超薄的1U 专用CPU涡轮散热器呢呵呵,这可不能怨唐华马虎,这些配件都是集成商买好带来的,这两个散热器确实

画蛇添足,因为在4U机箱内完全可以使用盒装CPU自带的普通CPU散热器,那个散热效果还更好并可以节约一笔银子,毕竟散热片体积大啊。

千万不要买急冻王的1U散热器

但是人家已经采购来了,不便退货了,只好就这样用吧,反正结合机箱内强劲的辅助风扇散热也没问题。不过,在此提醒大家一句,将来如果要买1U涡轮散热器,千万不要买图中这样的,这种名为急冻王的散热器现在市场里很少见了,它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就是安装特别费劲,容易戳坏主板,因为这种散热器

y1t9d 广州硬盘回收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

使用四个高高的圆柱形螺钉+强力弹簧钢片来固定,那个弹簧钢片的弹性很差,很大力气都压不下去,而四个圆柱螺钉又太高,改锥压在上面特别容易滑脱,老唐就见过有个兄弟用力过猛,改锥滑脱插在主板上,瞬间让一块几千元的服务器主板报销了,这种人为损坏的主板人家主板厂商是不会给你更换的。估计那兄弟一辈子都挥不去那心理阴影了,教训很惨痛,我们一定要汲取啊。

应该选用1U专用CPU涡轮散热器

对于至强专用的1U超薄涡轮散热器,大家应该买

下图这种,它的固定方式设计比较科学便于安装。这是千际新出的771改进版双核至强纯铜涡轮散热器,向下兼容单核至强,可以为单核、双核至强在1U机箱内提供良好散热,安装采用弹簧+螺丝钉,弹簧软硬合适,安装很轻松,不必担心戳坏主板。这算是题外话,想起来就提醒大家一下。

千际牌1U专用CPU涡轮散热器

千际牌散热器的底部完全是整块纯铜切削而成。

观察主板的扩展插槽

y1t9d 广州硬盘回收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

下面还是来看这块主板,主板上有一根64位3.3伏PCI插槽和3根32位PCI插槽,扩展性还可以,利于我们加插raid卡。

主板插槽

观察主板的风路布局

这种主板布局和PC主板完全不同,所有元件都是从前朝后平行排列,有点类似前一段热炒的BTX主板结构,这种排列有利于前后吹风的机架式服务器机箱的散热。对于主板的IO后窗挡板规格不用担心,因为

千际2U以上的机箱,都可以直接替换使用主板自带的IO后窗背板。

IO后窗背板

该主板采用24针+8针供电接口,要求服务器电源必须带有这种供电接口。两条内存为ECC内存,容量为单条1G,作为存储服务器,如果不做数据库运算查询,仅做存储,这样的内存容量是很富裕了。我曾经看到有些名牌NAS上才带256M或者512M内存而已。

两条内存为ECC内存

y1t9d 广州硬盘回收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

观察主板硬盘接口

主板上带有两个SATA硬盘接口和两个IDE硬盘接口,和目前主流的主板相比稍微显得少了点,因为这次用户选用的都是IDE硬盘,所以我建议用户将系统盘连接在主板上自带的IDE接口上,做系统的时候比较方便。主板自带的IDE接口是支持raid0,1,0+1的,作为系统盘接口,安全性也较好。在此也提醒大家,如果您装存储服务器,还是应该选用硬盘接口尽量多的主板,无论是SATA还是IDE接口,都是越多越好,因为独立的raid卡都较贵,而且大多数都是最多支持

一机双卡,所以如果主板自带硬盘接口多,不仅可以节省昂贵的raid卡费用,而且可以在raid卡接口不够用又不能再增加卡的时候,解决燃眉之急。

两个IDE硬盘接口

注意主板背面的金属垫片防止短路

哦,对了,别忘记,这类双至强主板背面自带金属垫片,比较容易短路,记住,安装散热器的时候,最好在金属垫片和主板电路板之间塞上一些纸板塑料的材料,可以有效防止主板短路造成故障,现在下图

y1t9d 广州硬盘回收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

就忘了塞纸板了,一会我拆开重新装。

主板电路板要加纸板塑料材料

服务器之磁盘阵列RAID——配置方法(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 (软件RAID) ● 硬件RAID (硬件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一、为什么要创建逻辑磁盘?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和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他们只是不同阵列卡产商的不同叫法。 二、创建逻辑磁盘的方式 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即阵列卡的BIOS。(一般用于重装系统或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去创建容器(Adaptec阵列卡)/逻辑驱动器(AMI/LSI 阵列卡)。 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 Array Manager。(这些软件用于服务器上已经安装有操作系统) 三、正确识别您的阵列卡的型号(本文以Dell为例,其实都大同小异) 识别您的磁盘阵列控制器(磁盘阵列控制器为可选项, 如果没有购买磁盘阵列控制器的话以该步骤可以省去) 如果您有一块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 2,PERC2/SI,PERC3/SI,PERC3/DI),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您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3/Di, BIOS V2.7-x [Build xxxx](c) 1998-2002 Adapte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Press CTRL+A for Configuration Utility! >>>

Dell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四种方法

Dell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四种方法 PowerEdge服务器手动安装操作系统.....................(适合有软驱软盘,硬盘有数据要保留的用户) Dell PowerEdge 1950 服务器Windows 2003安装手册 本文档介绍了在不使用Dell Open Manage Server Assistant (DOSA) 光盘引导的情况下,如何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 到您的Dell PowerEdge 1950 上。这个过程需要大约45 到60 分钟。 *通常不使用Dell Open Manage Installition 光盘引导安装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 原有的硬盘分区里有重要的数据, 倘若使用OMSA光盘安装, 将会删去硬盘上的原有分区; 2. 原有硬盘上有动态磁盘分区,DOSA光盘引导将导致系统自动重启, 而进入不了安装界面。 索引 步骤1. 识别您的Power Edge 服务器的系统配置 步骤2. 安装前的准备 步骤3. win2003安装步骤 步骤4. 驱动程序的安装 步骤1. 识别您的PowerEdge 服务器的系统配置 Note:具体信息随配置不同,请根据自己的配置正确安装。 常见1950 服务器集成的设备: ·集成两块网络适配器BroadCom 5708以太网卡; ·ATI Radeon(TM) ES1000显示卡; ·DRAC 5 远程控制卡(可选) ·常见使用的硬盘控制卡: - SAS5i控制器(安装内置磁盘)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SAS-Non-RAID/R122665.exe (32bit)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SAS-Non-RAID/R122666.exe (EMT64/x64) - SAS5E控制器(安装外置磁盘柜) - PERC 5I控制器(安装内置磁盘阵列)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SAS-RAID/R120960.EXE (32bit)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SAS-RAID/R120962.EXE (EMT64/x64) - PERC 5E控制器(安装外置磁盘阵列柜) 步骤2. 安装前的准备

Windows7下硬盘无损分区,合并超详细图解教程!

Windows7下硬盘无损分区,合并超详细图解教程! 该分区方法适用于VISTA以及WIN7。 分区有风险,任何号称无损分区的软件,都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真正无损,分区失败数据丢失的现象是有的。但仅属个别现象。该贴在我本人电脑上实际操作,证实安全,但本贴只是使用心得,只做为交流经验之用,任何数据丢失与本人无关! 当下针对系统的无损分区,霸主只有2个,XP下的PQ(即分区魔术师); 以及针对新系统构架VISTA、Windows7的ADDS,ADDS全称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451683.html,/driver/Acronis_Disk_Director _Suite.htm ADDS的安装和破解: 下载解压后可可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些文件,双击“安装”即可运行安装程序! 下载解压后,双击“安装”即可运行安装程序! 选择第一个“install acronis disk……”如下图所示!

安装过程会提示输入注册码,打开“注册机和汉化”文件夹,双击注册机,在“product”里选择“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 v10”就会自动生成注册码!把注册码复制到安装界面里即可。

我们复制刚刚生成的注册码即可

安装完成后,桌面会自动成生一个ADDS的快键方式!鼠标右键单击这个快捷方式,再点“属性”。

然后再点“打开文件位置”。把“注册机和汉化”文件夹里的“diskdirector”文件复制到这里,覆盖原文件。然后会弹出一个提示,我们选择复制和替换,如下图。至此,安装以及破解和汉化完成。

服务器硬盘基础知识

1服务器硬盘基础知识 1.1 服务器硬盘 服务器硬盘,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Hard Disk)。如果说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核心,那么服务器硬盘就是这个核心的数据仓库,所有的软件和用户数据都存储在这里。对用户来说,储存在服务器上的硬盘数据是最宝贵的,因此硬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硬盘能够适应大数据量、超长工作时间的工作环境,服务器一般采用高速、稳定、安全的SCSI硬盘。 现在的硬盘从接口方面分,可分为IDE硬盘与SCSI硬盘(目前还有一些支持PCMCIA 接口、IEEE 1394接口、SATA接口、USB接口和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接口的产品,但相对来说非常少);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个人电脑上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均为此类型硬盘。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SCSI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同时它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踪影。 1.2 同普通PC机的硬盘相比,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速度快 服务器使用的硬盘转速快,可以达到每分钟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它还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采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 等标准的SCSI硬盘,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硬盘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的硬盘都采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服务器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3)多使用SCSI接口

服务器硬盘知识

服务器基础知识(5)——服务器硬盘 服务器硬盘,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Hard Disk)。如果说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核心,那么服务器硬盘就是这个核心的数据仓库,所有的软件和用户数据都存储在这里。对用户来说,储存在服务器上的硬盘数据是最宝贵的,因此硬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硬盘能够适应大数据量、超长工作时间的工作环境,服务器一般采用高速、稳定、安全的SCSI硬盘。 现在的硬盘从接口方面分,可分为IDE硬盘与SCSI硬盘(目前还有一些支持PCMCIA接口、IEEE 1394接口、SA TA接口、USB接口和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接口的产品,但相对来说非常少);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个人电脑上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均为此类型硬盘。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SCSI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同时它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踪影。 同普通PC机的硬盘相比,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速度快 服务器使用的硬盘转速快,可以达到每分钟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它还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采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标准的SCSI硬盘,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硬盘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的硬盘都采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服务器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3、多使用SCSI接口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 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 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是IDE接口所不能比拟的。 4、可支持热插拔 热插拔(Hot Swap)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式,可以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拔出或插入一块硬盘,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硬盘的改动。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DELL,服务器,RAID5,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DELL服务器RAID5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 (软件 RAID) ● 硬件RAID (硬件 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

戴尔+DELL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

戴尔DELL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 注意:采用DOSA光盘引导和安装服务器系统,将使您服务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丢失,因此此方法仅供全新的服务器和确认数据有备份前提下的服务器安装 此安装方式仅支持零售版操作系统,如果是盗版光盘,如市面上常见的WINDOWS2003 3IN1版本则无法使用(DELL强烈建议您采用正版软件)安装前请确认您的服务器光驱为DVD 首先,将随机配送的Systems Management Tools and Documentation version6.0光盘放入服务器光驱,将服务器设置为光驱引导。 注:此版本dosa支持相应系统为: 1、Server 2003 sp2 ; 2、Server 2003 sp2 64 bit ; 3、windows 2003 SBS sp2; 4、Server 2008; 5、windows 2008 SBS\EBS x64; 6、Red hat Linux4.7 32bit; 7、Red hat Linux 4.7 64bit; 8、Red hat Linux5.2 32bit; 9、Red hat Linux 5.2 64bit; 10、Suse Linux10 sp2 64bit;11、ESX 3.5 U4 操作系统光盘版本一定要和DOSA 安装时选择的版本一致,否则DOSA会报告插入无效光盘。 支持的服务器类型: PowerEdge M610 PowerEdge M710 PowerEdge R610 PowerEdge R710 PowerEdge T610 PowerEdge T710 PowerEdge R410 PowerEdge T410 DOSA6.0 下载地址: pport/downloads/download.aspx?c=us&l=en&s=gen&releaseid=R215376&Syste mID=pwe_r710&servicetag=CLQRN2X&os=WNET&osl=en&deviceid=17861&devlib=0

将U盘分区合二为一的方法

将U盘分区合二为一的方法 导读:现在U盘的价格异常便宜,很多公司会将U盘当作赠品活动送给大家,而通常这些U盘会拥有两个分区,一个分区是被写保护的,容量也比较小,里面会存储一些活动软件;另一个分区就是正常的空白的,供你自身使用。这时候若使用普通的方法是没办法合并分区的,只能使用特殊的方法才能将两个分区合二为一,让你不必每次看到其中一个分区里那些没有用处的软件。下面为大家提供两种方法。 第一、使用磁盘管理工具,首先将U盘的所有数据备份到硬盘;然后使用磁盘管理工具删除U盘的分区,比如在Windows XP中,可以依次点击“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在计算机管理窗口中依次选择“存储”、“磁盘管理”,分别通过右键快捷菜单“删除磁盘分区”命令删除U盘对应的两个分区。然后,右键单击基本磁盘的未分配区域,选择“新建分区”,通过向导新建一个主磁盘分区、再格式化即可。 第二、使用U盘自带的管理工具,首先安装好驱动程序(包括UFD加密程序),比如笔者使用的奥美嘉“心钥”U盘为例,运行自带的“UFD Utility”工具,在“磁盘切割/格式化”标签页中勾选“启动分割为双槽磁盘功能”复选框,然后将滑块移动到最右侧。点击“执行”按钮,在弹出的警告窗口中单击“确定”按钮,接着在确定格式化窗口中单击“确定”按钮,下面将进行分区合并、格式化操作。操作完成后,U盘的分区将合并变成一个。 电脑的硬盘分区一般是4个,分的区越多对硬盘损害大,而且损失的空间也越大,而U盘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使用U盘一般还是只分一个区为好。如果你的U盘是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分区,就赶紧使用上面的方法将它合二为一吧。

DELL服务器RAID配置教程

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按CTRL+R 进入RAID 设置见面如下图 名称解释: Disk 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 VD(Virtual Disk):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 PD(Physical Disk):物理磁盘 HS:Hot Spare 热备 Mgmt:管理 【一】创建逻辑磁盘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单(可以通过CTRL+P/CTRL+N 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虚拟磁盘时必须返回VD Mgmt创建(可以参考第13步,会有详细说明)。VD Name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为空。 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RAID1=2,RAID5=3,RAID10=4,RAID50=6 5、修改高级设置,选择完VD Size后,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Tab键,将光标移至Advanced Settings处,按空格键开启(禁用)高级设置。如果开启后(红框处有X标志为开启),可以修改Stripe Element Size大小,以及阵列的Read Policy与Write Policy,Initialize 处可以选择是否在阵列配置的同时进行初始化。 高级设置默认为关闭(不可修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不要修改此处的设置。

系统是动态分区导致无法删除合并

系统是动态分区导致无法删除合并 博客分类: Windows 7 安装win7系统diskpartwin7disk 今天给一个朋友维修电脑的时候发现,硬盘所有分区都变成了动态分区,而不是我们常见的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无从下手,考虑重新安装Win7。 重装的时候,居然发现分区居然无法调整,不能删除,不能合并,郁闷啊。插入XP系统盘去玩光盘直接蓝屏了。于是在网上搜索资料,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特分享给大家。利用Diskpart命令 为Windows7安装分区的方法进行解析,解决Windows 7下的分区麻烦。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在安装Win7的时候,当安装程序运行到创建磁盘分区界面时,按下 “Shift+F10”启动DOS命令窗口 2.键入Diskpart命令,进入“Diskpart”的命令环境 3.键入List Disk命令,显示本机的所有磁盘 4.键入Select Disk 0命令,选择0号磁盘(硬盘)(可以用List Partition 去查看分区情况) 5.键入Clean命令,清除0号磁盘(硬盘)上的所有分区或者用Convert BASIC 命令去把所有动态分区转换成基本分区 关闭当前窗口,进入创建磁盘分区界面,点刷新按钮发现解决了问题。 另外Acronis Disk Director这款软件可以在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间自由转换,而且是无损数据的,转换速度也非常快,基本是重启一下操作系统就搞定。转换前:动态磁盘;转换后:基本磁盘,分区毫发无损。最后祝大家好运。 在DOS下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我本来是按照这个一步一步来的,第1步,进入命令提示符状态(系统下的命令提示符不可用,这是关键),键入:diskpart命令。第2步,在DISKPART 提示符下,键入:list disk命令,显示当前所有磁盘信息。并记下要转换成基本磁盘的动态磁盘号。第3步,在DISKPART提示符下,键入:select disk n(n代表磁盘号)。第4步,在DISKPART提示符下,键入:detail disk 命令,显示当系统所有磁盘的详细信息。第5步,对于磁盘上的每个卷,在DISKPART提示符下,键入:select volume=n命令,选择要转换的磁盘卷。第6步,在DISKPART提示符下,键入:delete volume命令,删除磁盘卷。第7步,重复以上第5步和第6步,直到动态磁盘上的所有卷都删除了。第8步,在DISKPART 提示符下,再次键入:select disk n命令,指定要转化为基本磁盘的磁盘号。第7步,在DISKPART提示符下,键入:convert basic命令,即可完成动态磁盘到基本磁盘的转换。 到了第七部就出现这个问题了。现在应该怎样在DOS下显示?我进不去windows现在,用

Dell服务器硬盘安装

DELL服务器 RAID 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 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 (软件 RAID) ● 硬件RAID (硬件 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DELL服务器BIOS设置

D E L L服务器B I O S设 置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系统设置程序是一种BIOS程序,使您可以管理系统硬件和指定BIOS级的选项。通过系统设置程序,您可以: 在添加或删除硬件后更改NVRAM设置 查看系统硬件配置 启用或禁用集成设备 设置性能和电源管理阈值 管理系统安全 选择系统引导模式 系统设置程序也能供您指定引导模式,以便于安装操作系统: BIOS引导模式(默认)是标准的BIOS级引导接口。 UEFI引导模式是一种基于一体化可扩展固件接口规格(UEFI)(高于系统BIOS)的增强64位引导接口。有关此接口的详情,请参阅。 在系统设置程序BootSettings(引导设置)屏幕的?BootMode(引导模式)字段中选择引导模式。请参阅。指定引导模式后,系统将以该模式引导,然后即可通过该模式继续安装操作系统。然后,您必须将系统引导为同一引导模式(BIOS或UEFI)以访问安装的操作系统。试图从其它引导模式引导操作系统将导致系统在启动时立即停机。 注:操作系统必须兼容UEFI(例如,Microsoft??WindowsServer??2008x64版)才能通过UEFI 引导模式进行安装。DOS和32位操作系统不支持UEFI,只能通过BIOS引导模式进行安装。 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1.打开或重新启动系统。 2.系统显示以下信息时按键: =SystemSetup(=系统设置) 注:系统会在激活USB键盘后才响应。 如果按键之前已开始载入操作系统,请让系统完成引导过程,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并再试一次。 响应错误信息

DELL服务器RAID配置中文手册

对RAID进行操作很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请在操作之前务必将重要数据妥善备份,以防万一。 名称解释: Disk 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 VD(Virtual Disk):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 PD(Physical Disk):物理磁盘 HS:Hot Spare 热备 Mgmt:管理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单(可以通过CTRL+P/CTRL+N 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

win7无损分区和调整合并

win7无损分区和调整合并 一、前言 格掉双系统,C盘用来装win7之后,一直感觉C盘有点小,才15G,当初分区时估计考虑一直会用双系统,所以分得有点小了,虽然win7装下来才8G多一点,但个把月用下来,就会扩张到12G左右,到这个时候,剩余空间小了,系统运行总会有点影响,就只好还原系统了,还真麻烦。 早就知道有这么个在win7之下可无损调整分区大小的软件,看网上的教程,感觉好像很完美,安全。不过呢,当初在家里的台式机上,用Partition Magic调整分区的教训,始终有阴影。可能当时经验不足吧,弄得损坏了分区表,无法进入系统。后来进入PE后,整个硬盘格式化,仍然没法重装系统,总之是一团糟。后来才用diskfix修复好了分区表。 这次考虑了良久,才决定再尝试一下。最初的想法是,从D盘分5G到C盘。 二、软件简介: 1. 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是目前唯一的一款能在vista和WIN7下完美工作的无损分区软件。大家熟悉的Partition Magic (分区魔术师) 无法读取vista和WIN7特殊的3+1分区方式,无法使用。 2. 中文界面,操作方便。能够方便的无损调整、移动、复制、拆分、合并磁盘分区;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不会有任何风险。 3、分区操作不会破坏隐藏分区(拥有系统恢复功能本本一般都有隐藏分区),不会导致丢失任何数据。它对分区的操作不会破坏你的原系统,不会破坏你硬盘上的文件,甚至连OEM本本的系统恢复程序都能完美保留下来。当你分区完以后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卸载了它,不会对你电脑有任何影响的。 4、兼容XP、Vista、WIN7等操作系统,支持台式机、袖珍机、笔记本等各种机型。 5、支持对大容量硬盘进行有效操作。 6、另集“多重启动管理”“丢失分区恢复”“磁盘高级编辑”功能,对安装双系统很有用! 7、该软件集合了四大工具包: (1)、Acronis Partition Expert : 这个软件用来更改分区大小,移动硬盘分区,拷贝复制硬盘分区,硬盘分区分割,硬盘分区合并,绝对无损硬盘数据。 (2)、Acronis OS Selector : 硬盘安装多系统有福了,用它来控制多启动界面。 (3)、Acronis Recovery Expert : 强悍的工具,用来扫描和恢复丢失的分区。 (4)、Acronis Disk Editor: 硬盘修复工具,比较专业,允许对硬盘磁盘进行高级操作,利用硬盘引导记录表操作和16进制编辑。 三、安装方法 过程很简单。偶是鸟语白痴,但有无数次装软件的经验,更有辅助的翻译软件,也就能对付下来了。说到翻译软件,顺便唠叨几句,用了好几款东东,金山词霸当然是好的了,可惜没有免安装版,而且软件

图解服务器硬盘接口

现在服务器上采用的硬盘接口技术主要有两种,SATA和SCSI,使用SAS硬盘的产品目前也已经上市,当然还有高端的光纤硬盘,其中前两种是最常见的。下面我们就SATA、SCSI、SAS等接口技术作简单介绍。 SATA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串行ATA的缩写,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对应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50MB/s和300MB/s。SATA主要用于已经取代遇到瓶颈的PATA接口技术。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先进,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其次,从数据传输角度来看,SATA比PATA抗干扰能力更强。 SATA-1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50MBps,信号线最长1米。SATA一般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即一头连接主板上的SATA接口,另一头直接连硬盘,没有其他设备可以共享这条数据线,而并行ATA允许这种情况(每条数据线可以连接1-2 个设备),因此也就无需像并行ATA硬盘那样设置主盘和从盘。 另外,SATA所具备的热插拨功能是PATA所不能比的,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更加方便的组建磁盘阵列。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相比较起并口安装起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散热。

SCSI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专门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存储单元接口模式,可以对计算机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动态分工操作,对于系统同时要求的多个任务可以灵活机动的适当分配,动态完成。 SCSI规范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六代技术了,从刚创建时候的SCSI(8bit)、Wide SCSI(8bit)、Ultra Wide SCSI(8bit/16bit)、Ultra Wide SCSI 2(16bit)、Ultra 160 SCSI(16bit)到今天的Ultra 320 SCSI,速度从1.2MB/s到现在的320MB/s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的主流SCSI硬盘都采用了Ultra 320 SCSI接口,能提供320MB/s的接口传输速度。

DELL双路服务器图解安装全过程

DELL双路服务器图解安装全过程 不管企业规模如何一般来说企业内部都会有自己的网络服务,任何网络服务的运行都离不开服务器。那么对于企业网络管理员来说如何安装服务器呢?相比普通计算机来说服务器在设置上又有哪些不同呢?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前要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相比这些问题是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所关心的话题,那么今天就请各位IT168读者跟随笔者一起零距离体验DELL服务器安装全过程。 一、设备简介: 笔者使用的是DELL公司出品的机架式服务器PowerEdge 2950,他属于双插槽、四核2U机架式服务器,处理类型为Intel Xeon 5310,速度是1.6GHz,内存容量是2G。(如图1) 图1 正面能够看到电源按钮以及设备型号标识信息,在正面板有一个显示屏可以随时显示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同时在前面板依次提供了光驱和VGA接口,还有两个USB接口,下面则是硬盘架。(如图2)

图2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点正面“i”按钮可以让显示屏在不同状态下进行切换,从而显示不同信息。(如 图3) 图3 PowerEdge 2950后面板提供的接口更多,从左向右依次是VGA接口,USB接口和两个千M以太网卡接口,同时在右边提供了双电源接口,保证设备具备双路供电系统让PowerEdge 2950可以更稳定的运行,电源的冗余也是服务器有别于普通计算机的一大特点。(如图4)

图4 除了常规接口外在下排接口上方提供了扩展插槽,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写有PCI 2,PCI 3的字样,在日后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插槽针对PowerEdge 2950服务器进行升级。(如图5) 图5 在PowerEdge 2950上部有一个锁扣,通过他可以将前面板锁死,同时PowerEdge 2950提供了三个SAS 接口的硬盘,这些硬盘都支持热插拔。(如图6)

DELL服务器RAID配置详细教程

DELL服务器RAID配置教程 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按CTRL+R 进入RAID 设置见面如下图 名称解释: Disk 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VD(Virtual Disk):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 PD(Physical Disk):物理磁盘 HS:Hot Spare 热备 Mgmt:管理 【一】创建逻辑磁盘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单(可以通过CTRL+P/CTRL+N 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虚拟磁盘时必须返回VD Mgmt创建(可以参考第13步,会有详细说明)。VD Name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为空。 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RAID1=2,RAID5=3,RAID10=4,RAID50=6 5、修改高级设置,选择完VD Size后,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Tab键,将光标移至Advanced Settings处,按空格键开启(禁用)高级设置。如果开启后(红框处有X标志为开启),可以修改Stripe Element Size大小,以及阵列的Read Policy与Write Policy,Initialize 处可以选择是否在阵列配置的同时进行初始化。 高级设置默认为关闭(不可修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不要修改此处的设置。

win7磁盘分区与合并简介

如何在Win7系统下对硬盘进行分区合并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技巧,如何在Win7系统下对硬盘进行分区。很多时候我们出于某些原因需要在硬盘上划分一块新区域,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到了很多第三方的硬盘分区工具,其实在Win7中不需要繁琐的操作和第三方软件就可以在系统下直接进行分区。 首先点击“开始”,右击“计算机”进入“管理”。会进入到一个叫做“计算机管理”的界面,找到左边目录中“存储”下的“磁盘管理”并且选中,这时候中间的界面就会出现磁盘的详细信息。 图1 调出“计算机管理”界面

图2 磁盘管理界面 下面我们以D盘为例,介绍一下怎样分区以及合并分区。点选D盘的那个方块区域然后右击,会出现一个菜单,选择“压缩卷”。系统会计算可压缩的空间,稍等片刻会出现一个空间分配的界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第三栏输入需要压缩的空间大小(单位是MB),比如我想分出1G的空间, 那么我输入1024,然后点击“压缩”就好了。

图3 选择“压缩卷”准备进行划分 图4 设定新划分空间的大 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D盘右边多了一块区域,这就是我们刚才分出来的那1G空间。就好比一块空地只有盖了楼大家才能住进去一样,这1G的空间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建立成磁盘卷以后才

能使用。 图5 硬盘中多出了一块新的未分配空间 下一步就是建立新的磁盘卷,右击新划分出来的区域,选择“新建简单卷”会进入“新建简单卷向导”,首先要选择新建分区的大小,这里我选择将刚才压缩出的空间全部划分为一个分区,也就是1024。然后按“下一步”,会让我们选择新建卷的驱动器号,选择“T”好了。继续“下一步”,在这里可以选填卷标,就在“示例1”的地方,比如新分区用来存放音乐,可以填“音乐”,不填的话也没有影响,其他的设置默认就可以了。在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以后,新的分区就建立好了!

服务器增加硬盘实施方案样本

精细化服务器增加硬盘实施方案 一、 Raid配置( 进机房操作) 1、停止服务器上的进程 用xsmgss用户登录, 执行httpd.sh stop 2、停数据库 ( oracle用户) /home/oracle/>sqlplus /nolog SQL> conn / as sysdba SQL> shutdown immediate SQL>exit 3、停数据库的监听 /home/oracle/>lsnrctl LSNRCTL> stop 4、停服务器插入硬盘 5、重启服务器 6、Raid配置过程 ( 1) 开机自检到阵列卡界面, 在阵列卡初始化完成之后, 会出现配置阵列的快 捷键, 如图示

( 2) 上面提示信息说明, 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需要按 F8 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能够看到机器阵列卡的配置程序有4个初始选项: ●Create Logical Drive 创立阵列 ●View Logical Driver 查看阵列 ●Delete Logical Driver 删除阵列 ●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 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注意: 最后一个选项,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这样设置后, 重新启动机器, 就会没有该选项。 注: 如果按F8键不能进入上面的阵列配置主页面而是进入此页面

用键盘方向键选择”Exit”, 按”Enter”进入 按”Enter”后服务器检测RAID卡, 这时一直按”F8”也会进入阵列配置页面

如图: ( 3) . 选择"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选择此选项, 服务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是阵列卡(SmartArray 642),按"F8"进行确认。

服务器磁盘阵列详细图解

服务器磁盘阵列详细图解 RAID 0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如图1所 示: 从理论上讲,三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速度提升了3倍。但由于总线带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提升速率肯定会低于理论值,大量数据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比较,提速效果显著显然毋庸置疑。 RAID 0的缺点是不提供数据冗余,因此一旦用户数据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得到恢复。 RAID 0具有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个人用户,RAID 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 容错性:没有冗余类型:没有 热备盘选项:没有读性能:高 随机写性能:高连续写性能:高 需要的磁盘数:一个或多个 可用容量:总的磁盘的容量 典型应用:无故障的迅速读写,要求安全性不高,如图形工作站等。 RAID 1 RAID 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 RAID 1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当读取数据时,系统先从RAID 0的源盘读取数据,如果读取数据成功,则系统不去管备份

盘上的数据;如果读取源盘数据失败,则系统自动转而读取备份盘上的数据,不会造成用户工作任务的中断。当然,我们应当及时地更换损坏的硬盘并利用备份数据重新建立Mirror,避免备份盘在发生损坏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 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 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 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其具有的高数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容错性:有冗余类型:复制 热备盘选项:有读性能:低 随机写性能:低连续写性能:低 需要的磁盘数:只需2个或2*N个 可用容量:只能用磁盘容量的50% 典型应用:随机数据写入,要求安全性高,如服务器、数据库存储领域。 RAID 0+1 RAID 0+1:正如其名字一样RAID 0+1是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也称为RAID 10。以四个磁盘组成的RAID 0+1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