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合集下载

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

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

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
摄影和绘画是两种艺术形式,它们之间有诸多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在融合上也有不少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摄影和绘画差异显而易见,摄影是通过光线记录图像,而绘画则是通过手工创造图像。

摄影更具权威性和真实性,因为它可以记录下客观存在的场景,所呈现的真实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而绘画则更显抽象、文艺和艺术性,因为创作者可以随意改变画面中的元素、表现手法和色调等,以表达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

而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也在艺术史中分别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其次,摄影与绘画的共通点也不容忽视,它们都是表现艺术,并且都具有视觉元素。

在审美上,摄影和绘画都需要把握构图、画面色彩、画家笔触与曲线等方面。

同时在表现方式上也有融合的趋势,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摄影师开始把摄影作品处理得更加抽象和艺术化,而绘画家则开始使用相机等新的工具,以更为真实和生动的方式绘制作品。

这种融合的趋势,也使得摄影与绘画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在摄影与绘画的融合上,可以采用数字绘画、CG、合成摄影等技术实现。

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和绘画家开始探索数字技术,将艺术表现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拓展。

例如,数字绘画可以使绘画更精致更生动,合成摄影则可以实现更丰富的想象和表达,CG技术也能够提高影像的逼真度和艺术效果。

总之,摄影和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特点,但在融合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无论是传统的绘制技巧,还是数字技术的应用,都创造了新的艺术表现可能,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观和需要。

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

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

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摄影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在技法、表现方式、创作手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艺术的跨界融合,摄影和绘画之间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交集和融合点。

本文将探讨摄影与绘画的差异以及它们可能的融合。

摄影和绘画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绘画可以通过色彩、形状、线条等维度来构建图像,艺术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来进行创作。

而摄影则更加注重于利用光线和镜头的变化来创造图像的效果。

摄影通过对光线的控制和镜头的调整来改变图像的色彩和纹理,从而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摄影和绘画在创作手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绘画是通过艺术家的手工绘制的,可以随意改变和调整图像的表现方式和外观。

而摄影则是通过摄影设备来完成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拍摄。

摄影需要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拍摄,并通过后期处理来调整图像的效果,以达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在摄影和绘画之间的融合中,数字摄影的出现为两者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如今的数字摄影设备配备了强大的后期处理功能,艺术家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来对照片进行编辑和处理,实现绘画效果。

将摄影作品转化为油画风格、水彩风格或素描风格等,以融合绘画和摄影的特点。

一些摄影师也会借鉴绘画的构图、光影和色彩等元素来提升自己的摄影作品。

摄影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在技法、表现方式、创作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两者之间的融合也愈发频繁。

无论是摄影还是绘画都是表现艺术家创作情感和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和绘画的差异和融合的研究,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推动艺术的发展。

肖像摄影与肖像绘画

肖像摄影与肖像绘画

肖像摄影与肖像绘画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发现美,摄影留住美丽而绘画是加工美丽。

一张肖像绘画作品或多或少凝聚了创作者的想法和观点。

对于画中的人进行了处理。

比如说更突出主体,削弱背景,模糊分界线,同样表现一个人,可以用直线,曲线表现,也可以用素描,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版画,在绘画形式上表现,而这一切,在选择以上的绘画语言或者是绘画形式方面,也是一种个人的理念或者是主观意识,绘画和摄影是对冤家,他们是一种辩证关系的存在。

绘画是一种人为的主观处理。

摄影是一种对真实物像的瞬间扑捉。

我认为摄影不能取代画画,绘画并不是对模特的完全照抄,而是对模特的艺术加工。

摄影艺术对于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在艺术史上非常有名,印象派画家都非常执着于摄影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照相机对肖像的明暗对比。

2,自由的构图。

3,背景描绘的虚化。

由1看出,印象派画家们对于光的性质所采取的科学态度,2,平面化的远近法。

3,对画面明确的处理。

肖像摄影也能体现人的精神,思想,却没有绘画这样自由,肖像摄影是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赋予我们一种形式感,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节奏感。

Fotografia del ritratto e pittura del ritrattoEmtrabi hanno in comune il carattere di trovare la bellezza. La fotografia si mantiene la bellezza e invece la pittura si procede la bellezza. Una pittura di ritratto è sempre più o meno incarna i pensieri e le opinioni del l’artista. Il personaggio della pittura di ritratto è spesso stato elaborato dall’artista. Ad esempio: si mette il maggiore rilievo sul soggetto (cioè ritratto del personaggio), si indebolisce lo sfondo del quadro, e si sfoca i confini, inoltre per eprimere un personaggio, si puòutilizzare varie tipi di presentazione formale: la linea retta, la linea curva, il disegno, la pittura cinese, la pittura ad olio, l’acquerello,il tempera, e l’incisione.L’artista come si sceglie tutti queti linguaggi di pittura o le forme di pittura, è anche una filosofia o consapevolezza personale, perciò, la pittura e fotografia sono come i nemici, che hanno un rapporto dialettico. La pittura è un processo soggettivo artificiale, e invece, la fotografia è come la cattura istantanea delle cose reale. Credo che la fotografia non può sostituire la pittura, la pittura non è una copia del modello completo, ma il processo artistico del modello. Effetto d’arte fotografica nella storia dell’arte era molto famoso, i pittori impressionisti sono molto persistenti nell’espressione fotografica, le seguenti aree:1.L'impatto della fotografia sul chiaroscuro del ritratto;2.L'impatto della fotografia sulla libertà di composizione;Come si può vedere dal primo punto, possiamo vedere l’atteggiamento più scientifico dei pittori impressionisti adottato in conformità della natura della luce, mentre il secondo punto, un metodo della distanza più schiacciata.Ritratto fotografia anche può incarnare lo spirito umano, il pensiero, ma non così la pittura libera, ritratto fotografia costituisce il proprio linguaggio di modellazione attraverso la luce, il tono e la linea tutto ciò dandoci un senso della forma, un senso di spazio, un senso tridimensionale, un senso di struttura e un senso del ritmo.。

论摄影对具象绘画的介入

论摄影对具象绘画的介入
它 们之 间却 总是 存 在 许 多 共 同 伟 不 同 的 艺 术 形 式 ,
格; 其 次, 他 的作 品与文 同的墨竹 图共 同开创 了“ 枯木竹 石” 等文
人 画题材。 以水 墨画为代表 的元代 文入 画的形成 与发展是 中国 绘 画美 学发 展 的历 史 转折 点。 中国绘 画美 学 由此 而实现 了由
论摄影对具象绘画的介入
的社会功 能就是记 录事 物形象。但是 随着 时间飞
逝, 近 现代科 学技 术飞速发展 、 形 式不断创新 、 观
念不 断变化, 材料技法和思维意识有新的飞跃 , 这
种古老 的绘 画方式遭到 了严 峻的挑 战。摄影术在
这个 时候扮 演 了一位绞 杀写实绘 画的挑战者 , 摄
影术 的特 质决定 了它与写 实绘 画终 究是 一对冤 家, 两者的厮杀在 那个年代被 升华到 了极致。但 是 当我们 冷静下来进行 客观 的分析 之后 , 就会发 现写实绘 画受到 的冲 击, 只是一个 时代对 一个 时代 的宣战, 科 学 的发展会 带来 生产力的发展 , 但是传 统和 历史不会 过时 , 它们更
理论 研 究
ART E D U CA T l o N R E 5E A R C H
质、 性情相 联 系。第一个 较全 面阐 明文入 画理论 的是 苏轼。首
先, 他提 出 了“ 士人 画” 这 一概 念 , 反 对完全 追 求形似 的写 真风
口 摘 要: 摄 影 是 对 客 观 世 界 的真 实 写 照 ; 绘 画 田 是 真 实世 界 艺术 的 再 现 。 绘 画 和摄 影 貌 似是 两 种

条 新 的 艺 术道 路 。
艺术发展 的 自律性使然 。千年传承 的写实绘画要继续生存和发 展, 要 固守传 统精华 , 但又 不能坚持传 统的方 式一成不变 , 这就

探讨摄影与绘画的内在联系

探讨摄影与绘画的内在联系

作 者对 生活感 悟 ,表 达创作 者 的思想 感 情 ,记录 世 间人物 、景像 、事件 的一 种 状 态 ,把 形象 固定在 画面上 以供 人们 观 察探 讨欣 赏 ,使 我们 从 中得 到 美的享 受 或是 产 生一种 感情 上的共 鸣。但 摄影 艺 术 与绘 画艺术毕 竟是 两个相 对独 立 的艺
提供精 确地模 仿 现实 的任务。 为此 ,画 家应深 表谢 意 ,就像 许多摄 影家在 此 之
前 和 从 那 以后 所 表 达 的那 样 . 将 这 种 篡 夺看 成 是 事 实 上 的 解放 。 ” 3 摄 影 与 绘 画 相 互 独 立 又 相 互 影 响 . 曼 雷 曾 经 就 摄 影 与 绘 画 之 间 的 关 系 做 过 如 下 的 阐述 :我 拍 摄 无 法 绘 制 的 东
2 摄 影 的 出现 和 发 展 对 绘 画有 着 深 .
刻 的影 响
念表达 的 随意性 与主体 再现 的真 实性 ,
在 表 现 上 ,绘 画 艺 术 的点 ,线 , ,形 , 面 色 可 能 由 于 创 作 者 的 主 观 意 念 表 达 不 同 而 有 较 大 程 度 的 不 同 。 而 摄 影 则 不 管 是 应 用 怎样 的后 期 制 作 ,最 后 制 造 出 一 些
彩不仅 是 画家 的学 问,而且也 是摄 影家 的学 问。摄影 从照相 机和 感 光材 料 的发 明和运 用 ,到今 天仅 仅只有 1 0多年的 0 历史 ,它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 ,作为 “ 视
觉 艺 术 ” 的 新 宠 ,就 不 能 不 与 绘 画产 生 千 丝 万缕 的联 系 。 摄 影 与 绘 画 都 是 用 画 面 形 象 来 反 映
可低估的影响和推 动作用。桑塔格在 《 论
摄影 》 中这样评 价摄 影对绘画的冲击 “ 摄

谈写实摄影与绘画摄影

谈写实摄影与绘画摄影

54艺术论丛谈写实摄影与绘画摄影赵连红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综合文化站摘要:摄影源于绘画,在摄影诞生的过程中,摄影技术的应用几乎都和绘画相关,如“暗箱”的发明,也只是为了更好地临摹风景,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

随着摄影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摄影的认识也渐渐发生改变,摄影不仅仅被用作“绘画式”的拍摄,更具有了纪实特性等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

即便如此,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还是很紧密,作为视觉艺术的两个分支,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共通点,这就使得在众多的摄影派别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和绘画的派别一致或者相似的。

关键词:写实;绘画;摄影一.写实摄影写实摄影是一种发挥摄影纪实特性的流派。

在审美价值上,写实摄影往往是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大于审美作用,感召性和见证性多于欣赏性。

写实摄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摄影流派,延绵至今,现在仍是摄影艺术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之一。

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该流派的摄影艺术家在创作中恪守摄影的纪实特性,在他们看来,一方面,摄影应该具有“与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实性,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具有“数学般的准确性”,作品才能发挥他种艺术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A.斯蒂格利茨曾说:“只有探讨忠实,才是我们的使命。

”另一方面,他们又反对像镜子那样冷漠地、纯客观地反映对象,主张创作应该有所选择,对所反映的事物应该有艺术家自己的审美判断。

著名写实摄影大怖刘易斯·海因就说过这样的名言:“我要揭露那些应加纠正的东西;同时,要反映那些应予表扬的东西。

”可见,他们崇尚艺术应该“反映人生”的观点。

他们敢于正视现实,创作题材大都取于社会生活。

艺术风格质朴无华,但具有强烈的见证性和提示力量。

最早的写实摄影作品当推英国摄影家菲利普·德拉莫特于1853年拍摄的火棉胶纪录片。

稍后,则是罗斯·芬顿的战地摄影和19世纪60年代末的威廉,杰克逊拍摄的黄石奇观。

1870年以后,写实摄影渐趋成熟,开始把镜头转向社会,转向生活。

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作者:关晓娜来源:《活力》2013年第16期[摘要]绘画和摄影作为平面视觉传达艺术的同胞兄弟,在构图、审美,表现方式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实质表现。

两者不仅不能相互替代,而且两者都在进行着各自的发展。

[关键词]绘画;摄影;构图;审美;表现方式摄影和绘画同属于平面范畴的视觉艺术,虽然绘画存在的时间远比摄影要久远的多,但是摄影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会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者在表现美,再现生活和记录生活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绘画和摄影作为创造视觉对象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人类对此方面的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地位,体现着人类不同的生活理念。

世界上包括音乐、美术、建筑、摄影、设计、书法、雕塑、文学等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

虽然这些艺术门类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了解了这些,将更加有助于人们的审美修养的提高。

一、摄影与绘画的构图和技法毛泽东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多样化,就像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但是仔细看,每片叶子又略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

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

”构图一词,是常用的绘画术语,学习西画这是一门基本课程。

构图在中国画论中叫“布局”,也有称“章法”、“置阵布势”等。

中国画的意思就是把形象在画面上组织起来加以安排,更加艺术化、条理化。

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构图都不能脱离内容,为构图而构图,必然陷入形式主义。

中国画论上讲,先立意后为像就是这个道理。

构图是画面中“形”的处理和安排,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正如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不仅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而且两者也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如绘画艺术中画面的分割方法、画面中虚实疏密之间的关系、画面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的穿插关系;绘画色彩方面的相似、互补、对比;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摄影艺术领域中。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10-15T10:30:17.7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刘从蓉[导读] 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摄影卓越的再现能力对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创作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绘画带来了观察世界的新感受、新视野和新方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摘要: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摄影卓越的再现能力对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创作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绘画带来了观察世界的新感受、新视野和新方式。

摄影和绘画创作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

关键词:再现;观念;现代绘画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方传统绘画一向把模仿自然作为唯一的目的,逼真地再现现实始终是画家不懈追求的目标。

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西方画家通常使用一种叫做“绘画暗箱”的绘图装置准确地再现景物的比例和透视,以此来获取影像作为辅助绘画的工具。

绘画作为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发展到十六世纪时,其造型技艺已臻完善。

相对于有悠久历史的绘画而言摄影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伴随着工业文明而到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摄影在诞生之初,只是记录“描图镜箱”的成像一种手段,是一种精确复制客观对象的技术手段和逼真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形式。

1839年当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摄影术诞生后,摄影以其迅速﹑逼真地捕捉形象的能力使画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最初一部分从事绘画创作的画家对摄影采取了抵制和抨击的态度,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曾提出了这样的书面提议:艺术作品产生于智慧以及对艺术的学习,相机永远无法与之相比。

他们甚至认为摄影的出现侵犯了绘画的尊严。

迫于摄影技术的问世给画家们带来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去探索摄影无法替代的领域,同时也在思考绘画存在的意义,摄影对绘画观念的改变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绘画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视觉文化之一,当它发展到十六世纪时,其造型技艺
已臻完善。画家可以用画笔描绘出客观世界的各种物质属性,形体、质感、包
彩和空间透视等等。摄影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伴随着工业文明而到来,是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摄影技术的直接性和科学性实现了比画
家的描绘更真实的视觉形象的新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种直接性和科学性掩盖
了其艺术价值,从而使摄影在最初只能以模仿绘画来争取自己的艺术身份

因此从一开始,摄影与绘画便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得今
日,在进行摄影评判或欣赏时仍有人不忘用绘画的标准来衡量摄影。摄影发展
到今天,始终未完全从绘画的阴影中走出来。因此理清摄影与绘画的关系对于
理解摄影艺术的本质就显得相当重要。

下面对摄影与绘画的异同作一个分析:
相同点:
1.都是视觉艺术。摄影和绘画都是读者用眼睛直接看到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2.都是瞬间艺术。这是将摄影与绘画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而方言的。如话剧、
音乐等,它们展示的都是时间的过程,而摄影和绘画是表现某一固定时刻的。
3.都是平面艺术。摄影和绘画都用二维的平面展示艺术形象。它们不同于雕塑
和舞蹈。

4.造型元素一致。摄影和绘画的造型元素是—致的,都是用色、线、形、等形
式要素将要表现的事物凝固起来展示给观众。

不同点:
1.摄影偏向于现场感、客观性;绘画偏向于假定性、理想化。
摄影的现场感、客观性是由摄影器材如照相机,感光片等的物理特性决定的。摄
影整个过程中,要多次借助科学技术,要运用机器作助手,离开照相机本身的机
械作用,离开暗室工艺,摄影作品的产生便不可能。而绘画则不然,一枝画笔一
张纸(或一块布),加上颜料,作者便可随心涂抹,欣然命笔。
2.瞬间的表现。
摄影与绘画都要凝固瞬间,然而摄影对瞬间凝固的方式是受天、地、人的严格限
制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村没这店”便是指此而言。“摄影
家只能在顷刻之间完成,不能拖延,不能停顿,不能修改,不能再作考虑。在他
打开镜头的一刹那,所有细节全被记录,甚至比他用脑筋记忆还要快。”威斯顿
《以摄影的方式看摄影》绘画则不同,它虽然也只能表现某一个历史瞬间、某一
个生活断面,但它显得从容自由,画家完全可以将反复构思的瞬间凝结,存之于
心,随后在画室胸有成竹地反映出来。绘画中的瞬间是经过画家感受生活、决定
主题、构思画面、打出草稿、反复修改、最后固定下来的。而摄影的画面瞬间则
是摄影家现场看到、想到、抓到的。绘画的着眼点,受人眼自然的、生理条件的
制约。画家只能画人眼所见到的。如对奔跑的骏马四蹄的画法,就曾为哪个蹄子
着地争论不止。而摄影是科学的记录,它往往能摄到人眼看不到的,因为在观察
事物上,相机的镜头要比人眼来得精确。人眼的视觉只能停留在第—认知层次上,
而镜头视觉甚至可以延伸到原子核的内部。
3.光与影的应用。
光的记录作用,是摄影的特长。可以说,摄影是用光来表达思想和记录感情的。
而绘画对光的表现就略逊一筹。摄影就是用光的语言来造型,所以有人称摄影
为“光画”。在光的运用上,摄影影响了绘画,也提高了绘画的技能,完善了
绘画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彩色摄影技术,提供了画家眼睛所感觉不到的光。
4.真实感
摄影依靠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对其所要表现的对象给予最直接最真
切的描绘,这是绘画所无法比拟的。同是表现一个人,照片可以是其人,绘画
只能像其人,绘画可以达到“逼真”,而摄影却可以做到“纪实”。在摄影中,
被拍摄在画面里的人张三就是张三 不能为李四,画面中的景,桂林即桂林,不
会是太湖。因此,摄影无论如何不能像绘画那样用虚构、塑造的手法,创造摄
影的“典型”。虽然摄影与绘画都借助于工具,但照相机比画笔对作者的约束
限制性更大。违背相机现场捕捉客观纪实特性企图用掌握画笔的办法是不行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摄影与绘画确实在物化形态上和形式法则上有着先
天的密切联系和客观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使得这两种艺术在各自表现方法上
存在着某种交叉式体现。美国凯尼思大学哲学系主任奥尔德里奇曾这样说:“摄
影机和对胶卷的加工与冲洗好的照片的关系,就如同画笔及其运笔与已在画布
上布置好的颜料的关系。”
然而摄影与绘画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各自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不能
混为一谈。

可惜的是,摄影与绘画的共同性从古至今受到很多人的重视,然而对于其
特性的研究却为数不多,这就必然造成了摄影理论界的混乱。具体表现在很多
摄影艺术家大量照搬和沿用绘画理论,并坚持“以画为师”直到今天。本课题
研究的郎静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生都致力于对摄影的“共同性”的研究,
将绘画与摄影中相似的东西拿来作为创作的准则,模糊了摄影与绘画的界限,
从而使摄影在他的世界里失去了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的权利。

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说:“每一门艺术遵循艺术的一般规律,但又有各自
的独特规律;艺术的一般规律,正是通过各艺术部门的特殊规律表现出来的。”
因此,要想促进摄影艺术的发展,就应该更多地从摄影艺术的特性思考问题,
而不是从各门类艺术的共性中寻找拯救摄影艺术的灵丹妙药。摄影界必须建立
摄影金质奖章艺术品种的专门理论体系,必须从摄影的历史与现状、理论和实
践的全面掌握中,找到属于摄影艺术的自身规律。

对于摄影与绘画的关系,爱德华·韦斯顿就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他认为
用绘画的标准去看待摄影或者用摄影的方法去追求绘画的结果是愚蠢行为。他
曾在《按照摄影的方式看待摄影》一文举出了摄影不同于所有艺术的两个基本
特性:一个是摄影的瞬间记录过程的特性;一个是影像的特征――令人惊慌的
精确性,特别是在记录细节方面,并具有从黑到白、连续不断、无穷变化的层
次。“这两个特征构成了照片的特有标志,它们是机械工作的结果,是任何手
工也做不到的。”所以韦斯顿指出:绘画主义摄影其实是对摄影本质的一种误
解,它真正的危害在于树立了一个虚伪的标准,致使艺术努力的目的不是产生
摄影,而是产生摄画。这种态度是和摄影的真正特性背道而驰的。“是画家传
统的影响耽误了对摄影赋予的真正创作天地的认识。那些本应该更加关心发现
和运用新的创作潜力的人们,却完全忽视了它们,在他们一心追求假绘画的先
入之见的唆使下,越来越远离摄影的价值。”
“人们都认为不能拿筛子到井里去打水,却看不出用相机去作画的愚蠢行
为”。威斯顿对绘画主义摄影的评价虽然有点偏激,但却为我们指明了要学会
以摄影的方式看待摄影的正确道路。

“就本质而言,“画意摄影”是一种违反摄影本性的创作手法,也可以说
是一种对摄影本质的误认。”可见顾铮对摄影与绘画的态度也是十分明确的。

德国著名摄影和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论证摄影美学原则时指出:“可以认为,
如果某一特定手段的成就是在这一手段本身的特性界限内取得的,这些成就在
美学上就能使人感到满意,反过来说,如果一种作品违反了创造它的那一手段
的本性,譬如说,是模仿了某些对另一手段说来更为自然的效果,它就很难叫
人接受了……一般说来,遵守摄影的方法拍摄出来的照片才有可能成为美的照
片。”
所以说,摄影作为一种瞬间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也因此赋予了自
己独特的审美特性和美学价值。如果始终将他与其他艺术混在一起,用其他艺
术的美学标准来衡量,就只会模糊摄影艺术的概念,对其发展产生束缚与制约。
因此只有当把摄影艺术同它最亲近的姐妹艺术绘画区别开来的时候,才能清晰
地勾划出摄影艺术的特性。一味地强调摄影与绘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摄影艺术的特性就永远模糊不清。

是啊,我们无法否认摄影艺术这种与生俱来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为何不
正确的面对并挖掘它的独特魅力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