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对绘画的影响

合集下载

摄影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摄影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1939年摄影术在法国诞生以来,深深影响了人类的视图习惯。

摄影诞生初期以其逼真的影像效果及便利快捷的纪实功能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传播,与此同时也对当时以记录和再现为使命的写实绘画艺术形成了极大地威胁,致使很多当时技艺精湛的肖像画家纷纷失业,这是摄影对绘画带来负面影响,也迫使绘画不得不重新找寻自己的定位。

这正是摄影术为绘画带来危机的同时所带来了新的使命——抽象分离化。

摄影术取代了绘画的写实记录功能的同时也把绘画从具象写实的泥沼中解放出来,从而让绘画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之路,也使绘画以更为单纯的方式继续行使艺术审美的职能。

绘画从此从具象写实走向了抽象分离的阶段。

艺术家更加单纯的只关注绘画最根本的元素,点、线、面、形、空间等,绘画更加关注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摄影也为绘画带来了更多新的创作元素,将绘画推向一个全新也更为多样的阶段。

关键词:摄影绘画现代艺术可复制性平面化解放绘画抽象Abstract Key words:1摄影1.1摄影的含义:摄影俗称拍照,照相。

英文photography来源于希腊语φω phos(光线)和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大致可以解释为“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出自百度百科)摄影包括拍照和录像,本文中主要讲解的为拍摄静态的图片摄影。

1.2摄影技术的原理1.2.1 小孔成像的原理相机的成像原理其实就是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在物体与屏幕之间放置一个带有小孔的平板,由于光沿着直线传播,从而当光线穿过小孔后在屏幕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影像,移动中间带有小孔的平板,屏幕上的影像大小清晰度也将会发生变化。

其实对于光与影的发现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当时古希腊人发现当光线经过小孔时,经过小孔的光线会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景象。

论摄影对具象绘画的介入

论摄影对具象绘画的介入
它 们之 间却 总是 存 在 许 多 共 同 伟 不 同 的 艺 术 形 式 ,
格; 其 次, 他 的作 品与文 同的墨竹 图共 同开创 了“ 枯木竹 石” 等文
人 画题材。 以水 墨画为代表 的元代 文入 画的形成 与发展是 中国 绘 画美 学发 展 的历 史 转折 点。 中国绘 画美 学 由此 而实现 了由
论摄影对具象绘画的介入
的社会功 能就是记 录事 物形象。但是 随着 时间飞
逝, 近 现代科 学技 术飞速发展 、 形 式不断创新 、 观
念不 断变化, 材料技法和思维意识有新的飞跃 , 这
种古老 的绘 画方式遭到 了严 峻的挑 战。摄影术在
这个 时候扮 演 了一位绞 杀写实绘 画的挑战者 , 摄
影术 的特 质决定 了它与写 实绘 画终 究是 一对冤 家, 两者的厮杀在 那个年代被 升华到 了极致。但 是 当我们 冷静下来进行 客观 的分析 之后 , 就会发 现写实绘 画受到 的冲 击, 只是一个 时代对 一个 时代 的宣战, 科 学 的发展会 带来 生产力的发展 , 但是传 统和 历史不会 过时 , 它们更
理论 研 究
ART E D U CA T l o N R E 5E A R C H
质、 性情相 联 系。第一个 较全 面阐 明文入 画理论 的是 苏轼。首
先, 他提 出 了“ 士人 画” 这 一概 念 , 反 对完全 追 求形似 的写 真风
口 摘 要: 摄 影 是 对 客 观 世 界 的真 实 写 照 ; 绘 画 田 是 真 实世 界 艺术 的 再 现 。 绘 画 和摄 影 貌 似是 两 种

条 新 的 艺 术道 路 。
艺术发展 的 自律性使然 。千年传承 的写实绘画要继续生存和发 展, 要 固守传 统精华 , 但又 不能坚持传 统的方 式一成不变 , 这就

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

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

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摄影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捕捉光线和影像,将现实世界转化为静态的图像。

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的方式。

摄影术的出现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传统绘画到现代艺术,摄影术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摄影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工具。

在摄影术出现之前,艺术家们主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绘画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技巧的积累,而摄影术则相对容易上手,只需要按下快门即可捕捉到瞬间的画面。

这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摄影术的出现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其次,摄影术改变了艺术家们的观察方式。

摄影术要求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细节和构图,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来呈现主题。

这种观察方式也渗透到了其他艺术形式中,例如绘画和雕塑。

艺术家们通过学习摄影术,更加注重细节的表达和构图的创新,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张力。

此外,摄影术还对艺术的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摄影术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触和理解。

相比于绘画和雕塑,摄影作品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使得观众更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

摄影术通过记录现实世界的瞬间,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此外,摄影术还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启发和影响。

例如,在电影和广告等领域,摄影术的运用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电影摄影师通过选择不同的镜头和光线来塑造电影的氛围和情感,广告摄影师通过构思创意和拍摄技巧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摄影术的运用使得电影和广告等艺术形式更加生动和有趣。

然而,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摄影术过于注重现实的呈现,忽略了艺术家的主观表达。

他们认为摄影术过于依赖技术和机器,缺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摄影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例如后期制作和数字艺术等,使得摄影术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综上所述,摄影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浅析摄影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浅析摄影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在摄影术被发明后,1874年,一群年 轻的印象派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 一所名为纳达尔的摄影师工作室内举办 了第一届画展,印象派绘画开始进入公众 的视野。
法国小说家尚弗勒里对绘画的模仿 功能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对自然的再 现永远不是再现,不是模仿,而是解释。”
相机作为机器已经具有了模仿自然的功 能,因此,画家更多的是让相机成为辅助 其创作的工具,从摄影中汲取营养。印象 派画家运用自然科学研究光与色的原理, 并将自己的理论结合实践,到户外写生。 印象派画家“追求真实地描绘自然,直接 绘画阳光下的万物和现实生活,追求光与 色的瞬间印象,抛弃了 16世纪以来传统 灰暗色调”,用自己的画面诠释了其理解 的自然。
印象派画家除了努力展现画面与照 片的区别,也一直在向摄影学习,借鉴摄 影术中新的理论与思想,将其融入自己的 绘画创作。在爱德华•马奈和他的朋友看 来,传统艺术中所谓再现自然的方法实际 上是错误的,那只是在人工条件下描绘人 与各种事物的方法而已。马奈作为印象
图1
52
理研究
ART EDUCATION RESEARCH
图2 象原本的面貌表现自身所见。
与摄影相同,印象派绘画也强调光线 对人视觉的主导作用,追求瞬间的景象。 摄影术降低了普通民众接触艺术的成本, 那个时期的艺术已经不是富人的专属物 了,很多表现普通民众或日常事物的摄影 作品随之出现,印象派绘画也受此影响。 同时,为了快速捕捉户外光线稍纵即逝的 变化,画家必须快速地将颜色铺到画布 上,这就使他们不再像创作古典油画一 样,先画草图、概括明暗关系再画上油画 颜料。在印象派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清 晰的笔触和颜料缝隙后的画布,这给画面 添加了一丝活力。在《维特尼艺术家的花 园》(图3为作品局部)中,人们可以看到 丰富的笔触和没有覆盖上颜料的画布。

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

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

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也在逐渐的发生的变化。

绘画艺术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彰显着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而发展进步。

摄影艺术作为依赖于现代科技产生的新技术,在不断发展中也逐渐的向艺术的方向迈进,成为了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使其具有有绘画的同样的艺术特征。

因此,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摄影艺术为绘画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有用的艺术素材,绘画艺术丰富了摄影艺术的艺术内涵,增强了摄影作品的艺术性。

1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联系1.1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艺术共性摄影艺术是以绘画为基础产生与发展的平面化艺术,二者之间同根同源。

许多摄影作品的创作都吸取了绘画文化的审美经验,在摄影场景的布置,光影的设计,实物摄影角度的选择,以及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等方面都有意的借鉴了绘画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

另外,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作为现代生活中以主要视觉观感来表达艺术语言的艺术形式,都是对某一客观现实的实物在某一瞬间的外在状态进行表达,受众通过这一瞬间事物的形态主观的感受事物的所表达的美。

1.2 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的差异首先,摄影技术是一种客观实物状态的记忆重现,着重将某一物体的光影艺术形态进行画面的定格。

而绘画艺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某一状态进行艺术性的创作,作者将自身的艺术风格与艺术元素融合到绘画作品的创作中,使绘画作品呈现出更好的艺术美感。

其次,二者采用的创作器具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绘画艺术主要以各种画笔为主要创作器具,而摄影作品主要以更为先进的数码相机等科技器材为工具。

再者,两者在场景的艺术状态,光影选择,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要求也各不相同。

绘画创作对于这些要求较低。

通常绘画作家在创作时,往往只是抓住某个场景瞬间的光影状态,以及任务瞬间的动作神态,通过对主要场景人物的记忆,对场景和人物进行描绘并根据个人的艺术风格进行艺术性创作。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摄影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10-15T10:30:17.7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刘从蓉[导读] 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摄影卓越的再现能力对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创作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绘画带来了观察世界的新感受、新视野和新方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摘要: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摄影卓越的再现能力对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创作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绘画带来了观察世界的新感受、新视野和新方式。

摄影和绘画创作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

关键词:再现;观念;现代绘画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方传统绘画一向把模仿自然作为唯一的目的,逼真地再现现实始终是画家不懈追求的目标。

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西方画家通常使用一种叫做“绘画暗箱”的绘图装置准确地再现景物的比例和透视,以此来获取影像作为辅助绘画的工具。

绘画作为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发展到十六世纪时,其造型技艺已臻完善。

相对于有悠久历史的绘画而言摄影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伴随着工业文明而到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摄影在诞生之初,只是记录“描图镜箱”的成像一种手段,是一种精确复制客观对象的技术手段和逼真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形式。

1839年当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摄影术诞生后,摄影以其迅速﹑逼真地捕捉形象的能力使画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最初一部分从事绘画创作的画家对摄影采取了抵制和抨击的态度,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曾提出了这样的书面提议:艺术作品产生于智慧以及对艺术的学习,相机永远无法与之相比。

他们甚至认为摄影的出现侵犯了绘画的尊严。

迫于摄影技术的问世给画家们带来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去探索摄影无法替代的领域,同时也在思考绘画存在的意义,摄影对绘画观念的改变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摄影和绘画的比较和相互影响

摄影和绘画的比较和相互影响

摄影和绘画的比较和相互影响摄影和绘画互相影响,是艺术领域中常见的现象。

两者都是表达艺术和情感的手段,但用不同的技术和媒介传达信息。

摄影可以捕捉现实的影像,或是艺术家所构思的形象,而绘画则可以让艺术家用创意和色彩表达出内心的世界和感觉。

本文将分析摄影和绘画两种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并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摄影与绘画的区别摄影和绘画的最大区别是媒介。

摄影是通过相机捕捉物体的图像,并保存在胶片或数码储存器内。

相机将现实直接“拍摄”到图像上,展现出物体的真实面貌。

与之不同的是,绘画艺术家需要使用画笔和颜料,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

摄影和绘画的技术也各有不同。

拍摄一张优秀的照片需要艺术家掌握拍摄技巧、构图和光线等,而这些技能都可能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而受制约。

但是,摄影可以使用诸如后期制作等技术手段来修复和优化照片。

绘画则需要艺术家掌握独特的技术来塑造形象,描绘和激发丰富的情感。

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摄影和绘画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互相的影响。

首先,许多摄影师从绘画中汲取创意,构思出新的拍摄主题和构图,如风景摄影,动物摄影等。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摄影师可以学习如何应用色彩和光线来模拟景观空间的深度和层次感。

此外,摄影和绘画还可以相互促进,提高技能。

例如,在拍摄人像时,艺术家可以借鉴人像绘画中的技巧来拍摄更加有个性和刻画能力的照片。

而绘画也可以从摄影中获得灵感。

很多画家可以通过照片来构思新的形象,如表情,身体肌肉张力等,从而创造更加真实的画面和形象。

进一步的,两者还可以相互融合,开创新的艺术形式。

例如,一些艺术家采用摄影作为基础,将不同的照片合成为一个影像,并且使用绘画技术来增强和改变影像的整体效果。

化学摄影可以在胶片上进行手工的涂抹和染色,然后将影像扫描到计算机上进行数码后期制作。

同样,一些画家将摄影作为参考素材,将其与绘画相结合,表达更加鲜明和生动的主题和图像。

然而,摄影和绘画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摄影性”风格——探究早期摄影术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摄影性”风格——探究早期摄影术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影术 的发 明 持 积 极 的 欢 迎 态 度 并 宣 称 它 是 画 家 的 得 力 工

摄 影 的成像方 式 和 纪 实 功 能 使 绘 画 作 为 视 觉 纪 录这

个社


他 赞美 摄 影 说 : 绘 画 的某 些 细 部 在 描 绘 自然 的 素 描 中


会功 能大 受 挑 战

。 ”
“ ”
几 乎 全 部被 忽 视 而 照 相 中 却 获 得 特 别 的 重 要 性



(照相 )
( 二 ) 从 叫 嚷排 斥 到 欣 然接 受
18 3 9
引 导 艺 术家获 得 ( 对 象 的 ) 结 构 之 全 面 知 识
, ,


除 了在言论 上


8
月 法 国人 达 盖 尔发 明 的 摄 影 法 公 布 后 震 撼 了



重 视 透 视 比例 及 光 影 是 西 方
-

摄 影 术 给绘 画 以 致 命 打击


历 史 上 重 要 的 画 家 如 达 芬 奇 伦 勃 朗等 大 师


都利 用 暗 箱 作 为 绘 画 的 工 具 和 造 型 手 段 初 实 际上 是
到了



绘 画 暗箱 最



个 暗室



面 墙上 有

个 小 孔 光束 通 过 这

个 小孔使外 面 的 景 物 在 对 面 的 墙 上 形 成
16
个影像

暗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对绘画的影响
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一开始还真不习惯,便收起话题。

然而,奇怪的是当你不谈了,却有很多人依然惦记着那个话题,从我箱底下挖出东西来质问:“到现在为止你依然未把该说的问题说清楚?”
他指的问题是: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既然依然有人惦记,那么我就干脆再谈一谈吧,至于对与错,暂且不去管它了。

绘画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视觉文化之一,当它发展到十六世纪时,其造型技艺已臻完善。

画家可以用画笔描绘出客观世界的各种物质属性,形体、质感、包彩和空间透视等等。

摄影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伴随着工业文明而到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摄影技术的直接性和科学性实现了比画家的描绘更真实的视觉形象的新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种直接性和科学性掩盖了其艺术价值,从而使摄影在最初只能以模仿绘画来争取自己的艺术身份。

因此从一开始,摄影与绘画便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使得今日,在进行摄影评判或欣赏时仍有人不忘用绘画的标准来衡量摄影。

摄影发展到今天,始终未完全从绘画的阴影中走出来。

因此理清摄影与绘画的关系对于理解摄影艺术的本质就显得相当重要。

下面对摄影与绘画的异同作一个分析:
相同点:
1.都是视觉艺术。

摄影和绘画都是读者用眼睛直接看到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2.都是瞬间艺术。

这是将摄影与绘画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而方言的。

如话剧、音乐等,它们展示的都是时间的过程,而摄影和绘画是表现某一固定时刻的。

3.都是平面艺术。

摄影和绘画都用二维的平面展示艺术形象。

它们不同于雕塑和舞蹈。

4.造型元素一致。

摄影和绘画的造型元素是—致的,都是用色、线、形、等形式要素将要表现的事物凝固起来展示给观众。

不同点:
1.摄影偏向于现场感、客观性;绘画偏向于假定性、理想化。

摄影的现场感、客观性是由摄影器材如照相机,感光片等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摄影整个过程中,要多次借助科学技术,要运用机器作助手,离开照相机本身的机械作用,离开暗室工艺,摄影作品的产生便不可能。

而绘画则不然,一枝画笔一张纸(或一块布),加上颜料,作者便可随心涂抹,欣然命笔。

2.瞬间的表现。

摄影与绘画都要凝固瞬间,然而摄影对瞬间凝固的方式是受天、地、人的严格限制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村没这店”便是指此而言。

“摄影家只能在顷刻之间完成,不能拖延,不能停顿,不能修改,不能再作考虑。

在他打开镜头的一刹那,所有细节全被记录,甚至比他用脑筋记忆还要快。

”威斯顿《以摄影的方式看摄影》绘画则不同,它虽然也只能表现某一个历史瞬间、某一个生活断面,但它显得从容自由,画家完全可以将反复构思的瞬间凝结,存之于心,随后在画室胸有成竹地反映出来。

绘画中的瞬间是经过画家感受生活、决定主题、构思画面、打出草稿、反复修改、最后固定下来的。

而摄影的画面瞬间则是摄影家现场看到、想到、抓到的。

绘画的着眼点,受人眼自然的、生理条件的制约。

画家只能画人眼所见到的。

如对奔跑的骏马四蹄的画法,就曾为哪个蹄子着地争论不止。

而摄影是科学的记录,它往往能摄到人眼看不到的,因为在观察事物上,相机的镜头要比人眼来得精确。

人眼的视觉只能停留在第—认知层次上,而镜头视觉甚至可以延伸到原子核的内部。

3.光与影的应用。

光的记录作用,是摄影的特长。

可以说,摄影是用光来表达思想和记录感情的。

而绘画对光的表现就略逊
一筹。

摄影就是用光的语言来造型,所以有人称摄影为“光画”。

在光的运用上,摄影影响了绘画,也提高了绘画的技能,完善了绘画的表达方式。

特别是彩色摄影技术,提供了画家眼睛所感觉不到的光。

4.真实感
摄影依靠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对其所要表现的对象给予最直接最真切的描绘,这是绘画所无法比拟的。

同是表现一个人,照片可以是其人,绘画只能像其人,绘画可以达到“逼真”,而摄影却可以做到“纪实”。

在摄影中,被拍摄在画面里的人张三就是张三,不能为李四,画面中的景,桂林即桂林,不会是太湖。

因此,摄影无论如何不能像绘画那样用虚构、塑造的手法,创造摄影的“典型”。

虽然摄影与绘画都借助于工具,但照相机比画笔对作者的约束限制性更大。

违背相机现场捕捉客观纪实特性企图用掌握画笔的办法是不行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摄影与绘画确实在物化形态上和形式法则上有着先天的密切联系和客观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使得这两种艺术在各自表现方法上存在着某种交叉式体现。

美国凯尼思大学哲学系主任奥尔德里奇曾这样说:“摄影机和对胶卷的加工与冲洗好的照片的关系,就如同画笔及其运笔与已在画布上布置好的颜料的关系。


然而摄影与绘画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各自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不能混为一谈。

可惜的是,摄影与绘画的共同性从古至今受到很多人的重视,然而对于其特性的研究却为数不多,这就必然造成了摄影理论界的混乱。

具体表现在很多摄影艺术家大量照搬和沿用绘画理论,并坚持“以画为师”直到今天。

本课题研究的郎静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生都致力于对摄影的“共同性”的研究,将绘画与摄影中相似的东西拿来作为创作的准则,模糊了摄影与绘画的界限,从而使摄影在他的世界里失去了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的权利。

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说:“每一门艺术遵循艺术的一般规律,但又有各自的独特规律;艺术的一般规律,正是通过各艺术部门的特殊规律表现出来的。

”因此,要想促进摄影艺术的发展,就应该更多地从摄影艺术的特性思考问题,而不是从各门类艺术的共性中寻找拯救摄影艺术的灵丹妙药。

摄影界必须建立摄影金质奖章艺术品种的专门理论体系,必须从摄影的历史与现状、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掌握中,找到属于摄影艺术的自身规律。

对于摄影与绘画的关系,爱德华·韦斯顿就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

他认为用绘画的标准去看待摄影或者用摄影的方法去追求绘画的结果是愚蠢行为。

他曾在《按照摄影的方式看待摄影》一文举出了摄影不同于所有艺术的两个基本特性:一个是摄影的瞬间记录过程的特性;一个是影像的特征――令人惊慌的精确性,特别是在记录细节方面,并具有从黑到白、连续不断、无穷变化的层次。

“这两个特征构成了照片的特有标志,它们是机械工作的结果,是任何手工也做不到的。

”所以韦斯顿指出:绘画主义摄影其实是对摄影本质的一种误解,它真正的危害在于树立了一个虚伪的标准,致使艺术努力的目的不是产生摄影,而是产生摄画。

这种态度是和摄影的真正特性背道而驰的。

“是画家传统的影响耽误了对摄影赋予的真正创作天地的认识。

那些本应该更加关心发现和运用新的创作潜力的人们,却完全忽视了它们,在他们一心追求假绘画的先入之见的唆使下,越来越远离摄影的价值。


“人们都认为不能拿筛子到井里去打水,却看不出用相机去作画的愚蠢行为”。

威斯顿对绘画主义摄影的评价虽然有点偏激,但却为我们指明了要学会以摄影的方式看待摄影的正确道路。

“就本质而言,“画意摄影”是一种违反摄影本性的创作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摄影本质的误认。

”可见顾铮对摄影与绘画的态度也是十分明确的。

德国著名摄影和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论证摄影美学原则时指出:“可以认为,如果某一特定手段的成就是在这一手段本身的特性界限内取得的,这些成就在美学上就能使人感到满意,反过来说,如果一种作
品违反了创造它的那一手段的本性,譬如说,是模仿了某些对另一手段说来更为自然的效果,它就很难叫人接受了……一般说来,遵守摄影的方法拍摄出来的照片才有可能成为美的照片。


所以说,摄影作为一种瞬间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也因此赋予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性和美学价值。

如果始终将他与其他艺术混在一起,用其他艺术的美学标准来衡量,就只会模糊摄影艺术的概念,对其发展产生束缚与制约。

因此只有当把摄影艺术同它最亲近的姐妹艺术绘画区别开来的时候,才能清晰地勾划出摄影艺术的特性。

一味地强调摄影与绘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艺术的特性就永远模糊不清。

是啊,我们无法否认摄影艺术这种与生俱来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为何不正确的面对并挖掘它的独特魅力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