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危机

合集下载

森林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森林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森林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发迫切。

森林作为地球上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森林的保护问题不仅关乎地球生态平衡,更牵动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今天我们将对森林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宝贵资源。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森林保护的现状。

全球范围内,森林遭受的破坏严重,并且正在加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森林破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农业用地。

而一些非法砍伐行为更加严重地加剧了这一问题。

2. 森林火灾。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森林火灾频发,给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 森林资源过度利用。

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部分地区的森林迅速减少,甚至出现了退化的情况。

4. 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失去。

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了森林保护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针对目前的森林保护现状,我们有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加大法律法规的力度。

应当严格禁止非法砍伐和激励合法经营的森林资源,同时加大对于非法砍伐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砍伐的成本,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维护森林资源的正当利益。

2. 合理规划森林用地。

在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森林用地,保留足够的绿地和森林资源,不断提高复垦和造林的效率,保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3. 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

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制度,提高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和预警机制,强化对森林火灾的监测和管理,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

4. 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大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推动开发利用林野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于原始森林的开发和破坏。

与此更需要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森林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森林保护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用实例说明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恶化的现状

用实例说明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恶化的现状

用实例说明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恶化的现状
中国资源匮乏,其中以森林资源最为紧缺,建国50余年来,原有的112亿立方米的森林储积量,因为人口膨胀,经济发展,以砍伐了100多亿立方米,剩余的12亿立方米仅够维持6年的采伐需求。

(中国煤炭剩余储量900亿吨,可供开发14年)。

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折合143.9928亿亩),约占世界总量的7%,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量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总量的4.6%。

我国森林总面积15894.1万公顷(折合23.84亿亩)
林木总储积量不足世界总量的3%
森林覆盖率16.55%,排世界第142位
人均森林面积0.12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排世界第121位
人均森林储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排世界第136位
年人均消费木材0.22立方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0.65立方米,比我国高近3倍多,差距十分明显
由于多种原因,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367完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2%,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的速度在不断扩展,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67完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8%,每年还在以100万公顷的
面积增加。

浅析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及措施

浅析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及措施

浅析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及措施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问题。

我们需要文明地利用森林资源,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这就导致了森林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砍伐、采集林产品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提出新的发展模式,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森林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就引发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林业开发模式通常会造成森林破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林业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对于林业发展的期待也在不断增加,要求林业产业更好地回馈社会。

这就引发了林业产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通常面临利益输送问题,很难真正让社会获益。

需要制定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林业发展规划,并加强林业公益性质的建设,实现林业产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针对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

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这就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合理确定林地使用权,并加强对砍伐、采集等行为的监管,防止森林资源过度开发。

还需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建立健全的森林保护制度,保护好每一片森林。

要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应该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的新型林业产业,推动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还要加强相关技术研发,提高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应该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提倡绿色林业生产方式,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森林保护现状及对策

我国森林保护现状及对策

我国森林保护现状及对策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同时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环保事业,同时对经济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分析我国森林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保护;现状;对策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了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温室效应、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解决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森林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具有空气净化、水源积累、气候控制等多种功能,必须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活动,深入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期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有效避免森林资源的不当使用等问题。

1认知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1.1优化空气质量,避免气候失衡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而森林由于有大面积的植物,因此,对其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有着良好的优化作用;此外,森林中植物还能增加空气的湿度,使人类呼吸更为舒适,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同时,大面积的树林可以挡住冬季的寒流,避免温度过低,可以看出森林的存在避免了气候的失衡,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居住在森林周围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2蓄水固土森林中大量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同时,各类植物在生命周期脱落的枯枝树叶会减缓雨水在地上的流速,从而使土壤有更多的时间留住雨水,雨水经过土壤的层层过滤汇为地下水积蓄起来,而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淡水来源之一;此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向土壤深处不断扎根,大量主根和根毛组成的根系会将土壤固定在植物周围,而森林中大量的树木也就能巩固住更为广阔的土壤,当发生洪水或者暴风时,森林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土壤的流失,也有效地减少了泥石流等伴生灾害。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森林砍伐、森林火灾、非法采伐、生境破坏以及监管不力等。

下文将分别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森林砍伐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木材的需求量巨大,以及森林资源的商业利用,大量的森林被砍伐。

这不仅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减少,也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1.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非法砍伐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砍伐活动的监管和检查,提高依法打击的效果。

2.倡导可持续采伐:引导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规划和管理森林资源,确保森林的可再生性,同时加强公众对可持续采伐的意识和认知。

森林火灾也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一大难题。

森林火灾不仅会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1.提高防火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防火的认识和意识,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火灾,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加强监管和管控:加强对木材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木材流通监管体系,阻断非法木材的流通。

生境破坏也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森林地区的生境被破坏。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1.加强保护区建设:建设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生境的保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对于已经受损的森林生境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和复苏。

1.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增加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管人员数量,提高监管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2.加强跨部门合作:各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只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好我国珍贵的森林资源。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我国森林资源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森林砍伐速度过快。

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需要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森林资源,导致森林砍伐活动过度频繁。

这种过度砍伐不仅导致了森林覆盖率的下降,还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限制森林砍伐,并加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加强森林执法力度,鼓励人们使用替代性材料,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第二个问题是森林火灾频发。

森林火灾不仅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产生了严重威胁。

我国森林火灾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引起,如农民的农田清理及非法放火等。

我们应该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并对违法者加大处罚力度。

还应该建立健全森林火灾监测和控制系统,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扑救工作,提高火灾事故的处理能力。

第三个问题是非法木材贸易。

由于木材价格高昂,一些人为了牟取利益而进行非法砍伐和木材贸易。

这种非法行为不仅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还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木材贸易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木材来源追溯系统,加大对非法木材贸易的打击力度,并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人们不再购买非法木材。

第四个问题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

由于自然灾害,过度开发和其他人为因素,我国一些森林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和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管理政策,并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教育宣传和社会活动,引导公众尊重和保护森林资源,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

林业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林业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林业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林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了木材、纤维和能源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同时还具备水土保持、生态平衡以及气候调节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林业资源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

一、现状和问题的概述1. 森林砍伐速度加快: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许多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明显加快。

大片的原始森林被非法砍伐、滥伐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濒临灭绝。

2. 森林火灾增多:气候变化引发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高温,进一步加剧了林区火灾的风险。

全球各地的森林火灾越来越多,不仅导致大量的生物物种灭绝,还造成大量的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

3. 退化森林问题:由于不合理的森林管理,许多地区的森林存在退化现象。

过度的砍伐和林地开垦,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无法正常发挥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土地生产力的功能。

4. 非法伐木问题:非法伐木是全球森林资源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削减了林业资源,还给当地社区带来了社会和经济负面影响。

非法伐木导致破坏性砍伐,无法进行可持续的林业管理,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失去恢复的机会。

二、解决林业资源问题的措施1. 加强立法和执法:各国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非法伐木行为,保护森林资源。

更加严格的法规将对森林资源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遏制非法伐木的现象,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推广可持续林业管理:可持续林业管理是保护林业资源的基本前提。

各国应大力推广可持续林业管理模式,采取合理的砍伐措施,确保森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仍能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3. 提倡植树造林:为了缓解森林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国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活动。

通过植树造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范围内的林业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解决。

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科普惠农惠农观点HUI NONG GUAN DIAN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资源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具有提供森林产品、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

森林资源的发展,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又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我国森林资源概况辽阔的地域,复杂的自然气候条件,繁多的植物种类,明显的地域特征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为208万km2,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为151.37亿m3。

森林主要类型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季雨林以及雨林构成,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涉及包含8000余种树种,其中超过1/8具有优良材质,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例如:水松、水杉、金钱松、银杉、银杏、福建柏、珙桐、台湾杉等为中国特有珍稀品种[1]。

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及特点我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与丰富的总量不成正比关系,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且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其他区域森林资源相对比较贫乏。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区,以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区内现有林地面积30.94km2,森林蓄积量28.9亿m3,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

西南地区作为中国第二大林区,以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林区森林海拔落差比较大。

森林资源根据地形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区,海拔4000m以下的山坡中下部。

全区共有林地面积2245万hm2,森林蓄积量35.8亿m3。

西南林区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因此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尤为重要。

南方林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区域,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比较分散,主要是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南方林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条件良好,树木种类繁多,经济林木更是丰富多彩,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宝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危机
【摘要】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需
要,森林的采伐逐年增加,加上违背森林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和林业经济规律,
导致重采轻育,过量采伐,造成了对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破坏,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无形当中也给经济造成了极大浪费和损失。
【关键词】森林 环境 经济可持续发展
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水源涵养、水
土保持、吸收二氧化碳、提供游憩、保护野生生物等多种环境效益,并且这些环
境价值远大于木材的经济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森林的采伐逐年增加,加上违背
森林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和林业经济规律,导致重采轻育,过量采伐,造成了对
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破坏,故而危机重重,环境问题不断,无形当中也给经济造成
了极大浪费和损失。然而这一切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
“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到照顾的事物。人们关心着自己的
东西,而忽视公共的东西。”
在新世纪,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对森林造成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人们应
当对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
据悉,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低。全国第六次森
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32 公顷,不到世界 1/4,仅相当
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61.52%,居世界第 134 位,而且森林总体质量不高,分布
不均。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一带;西南的西南林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
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东部的
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山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近些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面临巨大的危机。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在过去四十年
中由1300多万亩减至367万亩,森林覆盖率也由26%降至7.2%。由于大量垦
荒,种植橡胶等,热带雨林被砍伐面积达500多万亩,其中利用292亩,200
万亩被沦为不毛之地;我国宝贵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
火灾与病虫害的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5千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50%的西部
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酸雨带来的酸沉降
正在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128.1万公顷,年木材损失6亿元,
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
森林火灾频频不断,损失严重。2004年2月14日,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
下厂组大窠山场,因农民在菜地烧杂草引发森林火灾,火灾延烧19小时,受害
森林面积27.5公顷;2004年2月28日,福建省德化县上涌镇下涌村葫芦坂山
场,因针式绝缘子脱离高压电杆横杆,产生碰击引发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
151公顷;2004年3月9日,福建政和国有林场(隶属南平市林业局)西表下
村工区,因村民烧蚂蚁窝引发森林火灾,火场面积1283亩,受害面积1283亩;
2005年12月21日,永安市安砂镇石碧村赖岭山场,因村民朱云玉烧田埂草跑
火引发森林火灾;火场过火面积51.7公顷,受害森林面积26公顷。
由此带来的后果还远不止这些,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气候异常,物种灭绝和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侵蚀加剧,水源涵养减少,洪涝灾害加剧。没有了森林,
水从地表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
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
区的气候恶化,如降雨减少,风沙增加。森林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重要
作用。科学家认为,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森林砍伐减少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把原本贮藏在生物体及周围土壤里的碳释放了出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
于砍伐热带森林,每年向大气层释放了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森林生态系统
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种受到
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包括了已知物种的一半,但它正在以每
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大规模森林砍伐通常造成严重的水土侵蚀,加剧土
地沙化、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森林破坏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
加之土壤侵蚀造成的河湖淤积,导致大面积的洪水泛滥,加剧了洪涝的影响和危
害。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立足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所谓可持续
发展就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故而保护森
林资源刻不容缓。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
人类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
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
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
本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应分期分阶分不同地区来实现。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森林小气候作用,
抗御自然灾害。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生产
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城市绿化面积
很低,上海市仅为人均0.5m2,距国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国外差距更大。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
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
间相对协调发展。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伤害,
影响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
产生影响,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只有处理好了森林、环境和经济的关系,才能立足长远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